药食同源药膳标准 20151024

合集下载

药食同源——药膳

药食同源——药膳

药食同源——药膳吃对于国人来说是最大的事情,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有意识的利用饮食来养生保健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

中国的食疗药膳是建立在中医药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在实际的应用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药食同源的现象,很多中药材同时又是香料(卤肉的必备),很多食材同时又可以当药材,因此药食同源的理念自然就产生了。

在食物烹制的过程中加香料常常被称为秘制,就好像中医里的一些秘方一样,那种神秘感让人近乎痴迷。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疾病谱也在无限的蔓延下去。

讲养生的节目几乎每个电视台都会有,关于美食的节目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关于药食同源的书籍多如牛毛,那吃出来的疾病真的能吃回去么?如果可以,那就太扯淡了。

食疗药膳的方法一共有四种,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和峻补法。

所谓平补法即使用的中药大体上是平和的,既不凉也不温,清补法所使用的中药偏于寒凉,温补法所使用的中药带有温性的特点,而峻补法属于那种强烈的大补之品。

平补法常用食品有多数的粮食、水果、蔬菜猪肉、牛肉。

清补法常用食品有萝卜、冬瓜、西瓜、小米。

温补法常用食品有核仁、大枣、猪肝、海虾。

峻补法常用食品有羊肉、狗肉、鹿肉、甲鱼等。

在此不得不说国人好补的特点,原因无非就是总认为自己很虚。

所有的食材都默认对身体有益。

李敖曾调侃过中医,就是关于吃什么补什么,吃动物的肾脏、生殖器就可以补自己的肾虚,这完全不科学,现实中却在发生着,还有温肾壮阳的药酒也是一个道理。

药食同源在理念上是非常好的,让人们在日常饮食过程中有了参考。

食疗药膳除了滋补人体外,还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过千百年的实践,中国人在食疗保健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保健原则。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疗药膳的保健原则一共分为四种,即所谓的四因制宜。

第一是因人制宜;第二是因时制宜;第三是因地制宜;第四是因证制宜。

所谓因人制宜,就是表现在个体的差异性。

解读药食同源物品

解读药食同源物品

龙源期刊网 解读药食同源物品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5年第04期我们前面谈到“药食同源物品”位于“中性”附近,同时具有给予人体营养及治愈疾病的双重功效。

那么,“药食同源物品”都有什么呢?2002年,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

其中,药食同源物品共87种,有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对于上述中药材,我们并不陌生,像山药、山楂、白扁豆、木瓜、桂圆、金银花、菊花、赤小豆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

基于药食同源理论,有病者利用药食物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品种,对某些病证进行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康复;无病者利用性平之物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这就是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养生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无毒副作用。

也就是说,中医食疗养生主要在于弥补阴阳气血的不断消耗,即便是辨证不准确,食物也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的危害。

正如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药食同源”话药膳

“药食同源”话药膳

“药食同源”话药膳作者:德子来源:《祝您健康》2003年第09期很久以来,药膳就是我国医苑的一支奇葩,历经了数千年的沧桑岁月。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内经知要》中就有“半夏粳米粥”、“当归羊肉汤”的记载。

后经历代医药学家的整理,逐步走向完善。

如今药膳已发展成内容丰富、疗效肯定、影响深远的独特保健方式。

药膳是药物与食物巧妙结合而配制的营养食品,经过烹调加工,达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

既有食物的美味,又有药物作用的上等佳肴,满足了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口味,是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色。

从营养学角度看,药膳食疗有以下几个特点:(1)药膳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注重辨证用料。

气虚者用补气药膳,血虚者用补血药膳。

作为辅助治疗,使食物与药物互补,相得益彰,起到异曲同工效果。

(2)选择食品因病而异。

如热性病(中暑等)宜选择寒凉食品,像苦瓜、绿豆、冬瓜等。

寒性病(腹中冷痛等)宜选择具有温热性食品,像肉桂、茴香等。

血虚者宜选择补血食物大枣、花生等。

阴虚者宜选择滋阳食品,像枸杞子、百合等。

(3)药膳以传统的烹调方法,通过蒸、煮、炖等,尽量减少食物营养成分的破坏,充分发挥食品、药物的医疗保健作用。

(4)药膳以辅助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不同于服药治病,只能通过适当的进食,对疾病加以调养。

中药素有“药食同源”之说,我们吃的五谷杂粮以及蔬菜水果都具有不同的药性。

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中药的某些理论也适用于食物,即中医所说的“四性五味”。

“四性”有寒、热、温、凉之别,“五味”即甘、酸、咸、苦、辛。

“气味合”指“四性”要适宜,“五昧”要调和。

中医讲的“十八反十九畏”,是指食物与药物之间,食物与食物之间的禁忌。

凡是与四性五味、归经等理论相悖的药食配伍,均属禁忌之列。

因此,药膳不可随意吃。

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禁忌如猪血忌地黄、何首乌;猪肉反乌海、桔梗、黄连、百合等;羊肉忌丹砂、铜、反半夏、菖蒲;狗肉忌杏仁,反商陆;鲫鱼忌麦冬、萝卜,反厚朴……食物之间的配伍亦有禁忌,如猪血忌荞麦、黄豆;鲤鱼忌狗肉;鸭蛋忌李子、桑椹;鸡肉忌芥末、糯米;鳖肉忌猪肉、兔肉;狗肉忌蒜;羊肉忌醋;蜂蜜忌葱、莴苣;鸭肉忌木耳、豆豉等等。

药食同源标准

药食同源标准

药食同源标准
药食同源标准是一个用于确定某种草药或食物是否具备药食同源性质的标准。

药食同源指的是某些食物具有药物的作用或草药具有食物的特性。

这些草药或食物可以滋补身体、消除疾病、改善健康等。

药食同源的理念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强调药物和食物之间的辨证施治。

药食同源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原材料:草药或食物必须选择天然、无污染的原材料,如无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

2.生产工艺:草药或食物的加工工艺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标准,不使用任何有害物质。

3.功效评价:草药或食物的功效必须经过科学评价和临床实验验证,确保其药用或食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功能鉴别:草药或食物的功能必须明确,属于药品或食物的范畴。

5.用法用量:草药或食物的用法用量必须明确,以保证药食同源的有效性。

药食同源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消费者购买到具备药食同源功能的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也有助于整合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的优势,推广药食同源理论的应用。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 通用要求》团体标准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 通用要求》团体标准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团体标准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是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布的,旨在规范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的生产和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该标准规定了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生产加工要求、标签标识要求、贮存和运输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该团体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推动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该标准也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是一个重要的
行业标准,对于推动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产业的发展和规范具有积极的作用。

最全“药食同源”名单

最全“药食同源”名单

最全“药食同源”名单'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展开剩余95%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

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

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

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而新资源食品是指在中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品,如叶黄素酯、嗜酸乳杆菌等。

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区别在于:1.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而且申请审批时也必须明确指出具有哪一种保健功能,并且需要在产品包装上进行保健功能标示及限定,而新资源食品具有一种或者多种功能则不在产品介绍中详细标示。

2.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的适用人群不同,前者适用于任何人群,而后者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卫计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2002)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海带)、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药食同源标准(一)

药食同源标准(一)

药食同源标准(一)药食同源标准引言药食同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些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等具有药用价值的食品材料。

针对这些食物,药食同源标准被制定出来,以确保人们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食物,并从中获得最大的营养和健康益处。

药食同源标准的意义1.保证食物的安全性:药食同源标准要求对产地、生长环境、生长方式和生产工艺等进行严格监控,以确保食物的安全性。

2.提供明确的使用指南:药食同源标准会详细说明每种药食同源食物的适宜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帮助人们正确使用这些食物,避免误食或滥用。

3.保护消费者权益:药食同源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商必须提供真实的信息,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药食同源标准的制定过程1.研究和调查:制定药食同源标准前,需要对各种药食同源食物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调查,了解其营养成分、功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情况。

2.专家评审:专家组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和讨论,确定每种药食同源食物的适宜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并最终形成标准草案。

3.公众意见征集:将标准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接受各方反馈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

4.最终发布: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后,药食同源标准最终发布,并开始实施。

药食同源标准的应用范围药食同源标准适用于各类药食同源食物,如中草药、菌类食品、果蔬类食品等。

这些标准旨在保证人们正确选择、使用和享受药食同源食物所带来的健康益处。

药食同源标准的发展趋势1.多学科研究的融合:药食同源标准的制定需要依靠多学科的研究和专家的合作,未来将更加注重学科间的融合,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国际标准的统一:药食同源标准将越来越趋向于国际统一,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药食同源食物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3.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药食同源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结论药食同源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食物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完善和推行这些标准,人们能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药食同源食物,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健康益处。

《中华药典》里面的药食同源香料

《中华药典》里面的药食同源香料

采收:秋季果实由嫩绿色变深绿色时采收,晾数 罗汉果皂苷V(C60H102O29)不得少于
天后,低温干燥。
0.50%
气微
味甜
采收: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 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 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8% 干燥。炮制:栀子除去杂质,碾碎。
气微
味微酸而苦
反式茴香脑(C10H12O)不得少于1.4%
有特异香气
味微甜、辛
≤4%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桉精油(C10H18O)不得少于3.0%
原豆蔻:气芳香 印尼豆蔻:气味较弱
原豆蔻:味辛凉略似樟脑 印尼豆蔻:气味较弱
原豆蔻≤1% 印尼豆蔻≤2%
采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 低温干燥。
挥发油不得少于1.4%(ml/g)
采收: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胡椒碱(C17H19NO3)不得少于2.5%
有特异香气
味辛辣
≤3%
采收: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收。干燥: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丁香酚(CH10H12O2)不得少于11.0%
气芳香浓烈
味辛辣、有麻舌感
≤4%
采收:多于秋季剥取,阴干。炮制:除去杂质及 粗皮。用时捣碎。
高良姜素(C15H10O5)不得少于0.7%
气香
味辛辣
采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须,晒干。炮 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甘草苷(C21H22O9)不得少于0.50%, 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2.0%
气微
味甜而特殊
采收: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和杂 质。炮制:花椒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

药食同源类食品质量要求团体标准

药食同源类食品质量要求团体标准

药食同源类食品质量要求团体标准背后的深度和广度1. 引言药食同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指的是食物与药物可以相辅相成,起到滋补身体、保健强身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药食同源类食品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确保药食同源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相关的团体标准也相继制定出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药食同源类食品质量要求团体标准的深度和广度,并就此展开全面的文章撰写。

2. 概念和定义2.1 药食同源类食品药食同源类食品是指那些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并且可以作为日常膳食的食品。

这类食品通常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对于促进健康、调节身体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枸杞、灵芝、人参等都属于药食同源类食品的范畴。

2.2 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是指由行业团体或专业组织制定的,用于规范某一行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要求的标准。

团体标准的制定通常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 药食同源类食品质量要求团体标准的制定意义3.1 保障消费者权益药食同源类食品的特殊身份和功能要求其质量和安全有着更高的标准。

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同时可以规范企业生产,保障消费者权益。

3.2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团体标准的出台可以为整个药食同源类食品行业建立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提升整个行业的声誉和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 药食同源类食品质量要求团体标准的深度4.1 原材料选择和质量要求在团体标准中,应当详细规定药食同源类食品的原材料选择和质量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种植地点、采摘时间、生长环境、化肥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要求。

4.2 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团体标准还应当对药食同源类食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加工方式、生产设施、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4.3 包装和标识要求团体标准还应当对药食同源类食品的包装和标识进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包装材料选择、包装规范、产品标识、使用说明等方面的要求。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1. 药食同源的概念。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

使用范围
此品用于补肺补气,乏力盗汗
黄 芪
黄芪白菜
制作方法
黄芪9克,白菜1棵,干贝2个,干香菇8个,盐、酒适量。干贝洗净,入热水浸泡 一夜。干香菇用水发透,去掉菌柄,对半切开。白菜冲洗干净,从根部10公分处 切入刀,去掉半部叶子,根芯部划成十字口,白菜的叶柄中放黄芪和香菇,中央放 干贝,入较深的煮锅内,加干贝汁和香菇汁及适量的水,加盖用武火烧沸后,改用 文火将菜煮软,放盐、酒调味,盛盘后淋上煮汁,即可食用。
使用范围
本品可用于气虚体弱,中气不足者。

党参胡桃汤
制作方法

党参、胡桃肉各15克。将党参、胡桃肉一同水煎,煎成浓汤后,饮汤食胡 桃肉。
使用范围
此汤适用于治疗老年人尿失禁症。

归参炖母鸡
制作方法

母鸡一只,去毛及内脏,洗净,腹腔内装当归、党参各15克,葱、姜、黄 酒、食盐少量。把鸡放在砂锅内,加水以小火煨炖,熟烂即可。
使用范围
本品可治疗贫血面色苍白,消瘦,疲倦等症。

党参茯苓益气粥
制作方法

党参30克,茯苓15克,米、盐少许。将党参、茯苓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 6碗,用小火煎煮,煮至约剩4碗水分的量,去掉药渣,留下药汁。把米洗 净,同药汁一同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慢煮,煮至成粥时,加入盐,即可。
使用范围
此粥有和胃、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病后身体虚弱等症。
使用范围
本品治气血不足的畏寒怯冷,浮肿,更年期综合症等。

当归羊肉羹
制作方法

羊肉500克洗净,切成小块,黄芪、党参、当归各25克,包在纱布里,放在沙锅里, 加水适量,以小火煨煮至羊肉将烂时,放入生姜片25克,食盐少许,待羊肉熟烂 即可。分顿随量喝汤为主,也可吃肉。

药食同源执行标准

药食同源执行标准

药食同源执行标准药食同源执行标准是指对于一些既有药用价值又有食用价值的生物资源,制定针对其用途的一套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使用。

药食同源被视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大量药食同源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如枸杞、石斛、灵芝、人参、熊掌、鱼翅等,这些资源不仅能用于药物制备,还能用于食品加工。

药食同源的使用已成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一。

然而,在不恰当的使用情况下,这些资源可能会造成健康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药食同源执行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标准能够确保人们正确地使用药食同源,避免对健康造成伤害。

同时,执行标准还能够保护生物资源,确保其持续利用。

1.资源鉴别和准备药食同源资源的鉴别和准备是执行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别要求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以区分真伪和优劣。

准备要求在资源采集、处理、储存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药食同源的使用方法药食同源的使用方法应包括使用途径、用量、频率、副作用等内容。

药食同源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加以明确。

3.质量标准药食同源的质量标准是执行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标准应对药食同源的外观、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以确保安全有效。

4.营养保健功能评价药食同源的营养保健功能评价应包括对其功效的科学分析和评估。

评估应涵盖多个方面,如药理学、毒理学、营养学、食品安全学等。

评估结果应作为该药食同源的使用参考。

药食同源执行标准的实施应采取多种手段,如法律、科技、市场、宣传等手段。

在法律方面,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和监管机构,并加强执法力度。

科技方面,应加强食品安全科技研发和监测技术研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市场方面,应加强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宣传方面,应加强对药食同源文化的宣传普及和知识的普及教育。

最后,药食同源执行标准的实施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企业应遵守规定和加强自身管理,消费者应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在食品购买和使用方面要谨慎。

药食同源标准

药食同源标准

药食同源标准摘要:一、药食同源的定义与起源1.药食同源的概念2.药食同源的起源与发展二、药食同源的标准1.药食同源的分类2.药食同源的安全性评价3.药食同源的功效评价三、我国药食同源的管理现状1.法律法规体系2.监管部门的职责3.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四、药食同源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科技创新推动药食同源发展2.国际化市场前景3.健康产业与药食同源的融合正文:药食同源,是指药物与食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可以同时作为药物和食物使用的天然产物。

药食同源的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和饮食文化,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食同源,以食为药”的观念。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同源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健康养生方式。

药食同源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食同源的分类:药食同源物质主要包括药材、食材和保健品。

药材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产物;食材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食品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产物;保健品是指以药食同源物质为主要成分,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2.药食同源的安全性评价:药食同源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毒理学评价、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试验、致癌试验、生殖毒性试验等。

只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证明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才能作为食品或保健品使用。

3.药食同源的功效评价:药食同源的功效评价主要包括药品功效评价和食品功效评价。

药品功效评价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相关法规进行;食品功效评价主要依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进行。

只有经过严格的功效评价,证明其对人体具有确切保健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才能作为药品或保健品使用。

我国药食同源的管理现状相对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包括《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为药食同源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监管部门的职责明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药食同源的监督管理工作。

然而,我国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市场开拓不够等。

药食同源 养生食谱

药食同源 养生食谱

药食同源养生食谱
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中常提到的概念,它指的是药物和食物具有同源性,即药物和食物来源于相同的天然植物或动物物质。

药食同源的理论认为,在适量的情况下,某些食物具有类似药物的功效,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是一些药食同源的养生食谱供大家参考:
1. 青木瓜汤:将绿色的木瓜剥皮切块,加入适量水和冰糖煮沸。

此汤有利于消化和排毒,对于胃痛、肠胃不适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红枣山药粥:将红枣和山药切丁,加入糯米和适量水一起熬煮。

此粥具有补肺脾阴、润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口渴等症状。

3. 黄豆煮猪蹄:将黄豆和猪蹄一起煮,加入适量的生姜和葱段。

此汤有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对于容易疲劳、失眠等人群有一定的帮助。

4. 蜂蜜柚子茶:将柚子切片和蜂蜜一起冲泡成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冰糖。

此茶具有清热润肺、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口腔溃疡等症状。

5. 海带煮银耳:将海带和银耳一起煮,加入适量的冰糖。

此汤有清热利尿、润肺止咳的效果,对于高血压、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以上都是一些常见的药食同源的养生食谱,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口味进行选择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药食同源食物虽然有一定的功效,但并不能替代药物,对于重大疾病仍需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药食同源之药膳

药食同源之药膳

1.何为药食同源?药食同源即药与食物相同。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滋养身体为“补”,排泄体内废物为“泻”,这些“补”或“泻”的药,都取自于食物。

“补”药大多含在谷物、果实、豆类、蔬菜类、动物性食物和矿物质食物之中。

“泄”也有“补”性,称为“泄”胜强的食物。

如:红小豆、黑豆、绿豆、冬瓜、黄瓜、海带、鲤鱼、葱、姜、薏米等,都具有利尿、消肿(发汗、解毒等作用。

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谷物、水果等所有的食物,都既是食物又是药物。

2.你知道一些食物的“属性”吗?属寒性的食物:动物性——马肉、螃蟹、牡蛎、蛤蜊。

植物性——茄子、莲藕、黄瓜、白菜。

水果——柿子、西瓜、菠萝、梨。

调料——粉丝、盐、黄酱、酱油。

属凉性的食物:动物性——鸡蛋、鹌鹑蛋。

植物性——竹笋、菜花、萝卜、菠菜、薏米。

水果——桔子、甜瓜、香瓜、苹果。

饮料——茶。

属平性的食物:动物性——蛋黄、牛奶、鲤鱼、平鱼、鳕鱼、海胆黄、乌贼。

植物性——胡萝卜、洋白菜、蚕豆、豌豆、山药、白薯、马铃薯、玉蜀黍、蘑菇类、粳米、小麦、大豆、红小豆。

水果——花生、白果、无花果、草莓、李子。

调料——蜂蜜、砂糖。

属温性的食物:动物性——牛肉、鸡肉、羊肉、猪肝、鳝鱼、大马哈鱼、青鱼、沙丁鱼、金枪鱼、虾、海扇贝。

植物性——韭菜、大蒜、葱头、南瓜、芦笋、芝麻。

水果——核桃、栗子、杏、梅子、陈皮。

调料——大茴香、芥未。

)属热性的食物:动物脂肪、干酪、火腿、肉肠。

调料——姜辣椒、花椒、胡椒、酒、咖啡、醋。

3.辨别“寒”、“热”、虚”、“实”正确运用药膳“寒症”脸色苍白、怕冷、喜热饮、不渴或热饮不多、尿清长、便稀、月经推迟、脉迟缓等。

“热症”则面红赤、发热、口渴喜冷饮、尿少呈红色或黄色、便秘、月经提前、脉数(快)等。

“虚症”和“实症”是表现病情的一种状况。

“虚症”是指正气虚弱,邪气不盛的病变和症候,“多见久病体虚者。

药食同源标准

药食同源标准

药食同源标准一、原料选择1.1 药食同源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来源合法、安全可靠。

1.2 药食同源原料应尽可能选择天然、有机的原材料,以保障产品的天然性和健康性。

1.3 药食同源原料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二、加工方法2.1 药食同源产品的加工方法应遵循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2 药食同源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应避免原料的污染和变性,确保产品的卫生和质量。

2.3 药食同源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应对原料进行合理的提取、浓缩、干燥等处理,以保障产品的有效成分和纯度。

三、质量要求3.1 药食同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药食同源管理办法》等。

3.2 药食同源产品的质量应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口感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3.3 药食同源产品的质量应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召回。

四、功能成分鉴定4.1 药食同源产品的主要功能成分应进行科学、合理的鉴定,以确保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

4.2 功能成分的鉴定应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生物鉴定等,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功能成分的鉴定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分析,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五、标识与说明5.1 药食同源产品的标识和说明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如《食品安全法》等。

5.2 标识和说明应包括产品名称、主要成分、功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和理解产品。

5.3 标识和说明应采用清晰、易懂的文字和图案,避免误导消费者或产生歧义。

5.4 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中,应提供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等必要的信息。

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

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

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1.引言药食同源是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些食物具有类似药物的功效。

药食同源药膳是指利用这些具有药物功效的食材,结合中医药理论和食疗原则,制作出具有保健和治疗功效的食谱。

为了确保药食同源药膳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通则。

本章将介绍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的内容。

2.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的目的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药食同源药膳的制备和使用,保障其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制定标准通则,可以确保药食同源药膳的功效真实可靠,食材的选择合理科学,制备过程符合卫生要求,并对使用者进行适当的警示和提示。

3.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的内容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食材选择、加工制备、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3.1食材选择-选择药食同源食材:根据中医药理论和食物功效,选择具有明确药用价值的食材作为主要原料。

这些食材应当来源可靠,质量良好,不含有害物质。

-根据病情选择食材:根据个体的体质和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药食同源食材,以达到预期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3.2加工制备-制备方法:根据不同的药食同源食材,制定相应的加工方法,包括烹饪、蒸煮、炖煮、研磨等。

制备过程中要注重温度、时间和火候的控制,以保持食材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活性。

-配伍方法:在药食同源药膳的制备过程中,要遵循中医药理论中的药物配伍原则,合理搭配食材,提高药食同源的药效和疗效。

3.3使用方法-适量使用:在药食同源药膳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适量原则,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需求,合理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合理时间:根据中医药理论中的时间调节原则,选择适当的时间点进行药膳的摄入,以增强药效和疗效。

3.4安全注意事项-食材安全:对于使用的药食同源食材,要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使用过期、变质或有害物质超标的食材。

-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对药食同源药膳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药食同源药材目录(2015版)

药食同源药材目录(2015版)

药食同源药材目录(2015版)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注:排序按照植物、动物;再按笔划备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新增物质纳入依据:一、人参。

《原卫生部2012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中国药典》记载;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与《中国药典》记载一致。

二、山银花。

金银花列入2002年原卫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金银花来源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confuse DC.、毛花柱忍冬Loniceradasystyla Rehd.,金银花和山银花在《中国药典》中二者未分开,遵循药典的处理方法;经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山银花在南方种植时间悠久,在当地有食用历史,且无毒副反应报道。

三、粉葛。

《中国药典》(2005版)为甘葛藤葛根基源之一。

四、玫瑰花。

《原卫生部2010年第3号公告》将玫瑰花作为普通食品;《中国药典》记载;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与《中国药典》记载一致。

五、松花粉。

《原卫生部2004年第17号公告》将松花粉作为新资源食品;《中国药典》记载;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与《中国药典》记载一致。

六、布渣叶、夏枯草。

《原卫生部2010年第3号公告》允许夏枯草、布渣叶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中国药典》记载;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与《中国药典》记载一致。

七、当归。

美国联邦法典21CFR 182.10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将当归作为香辛料(每天食用3-15克的当归根或3-6克的根粉);日本将当归列入“源自植物或动物的天然香料名单”作为食品的香辛料使用;《中国药典》记载;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与《中国药典》记载一致。

八、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列入《香辛料和调味品标准》(GB/T 12729.1-2008 );《中国药典》记载;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与《中国药典》记载一致。

药食同源的配方成方

药食同源的配方成方

药食同源的配方成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药食同源配方一、药食同源分类及应用1. 温里(寒症)丁香小茴香花椒肉桂高良姜黑胡椒荜茇吴茱萸2. 清热(热症)马齿苋金银花鱼腥草栀子淡竹叶蒲公英鲜芦根土茯苓玄参生地地骨皮牡丹皮赤芍知母苦丁茶金荞麦绞股蓝3. 滋阴(肾阴虚)百合桑椹女贞子天冬沙参白芍石斛西洋参麦冬龟板旱莲草鳖甲4. 壮阳(肾阳虚)白扁豆大枣益智仁人参巴戟天白术当归沙苑子杜仲补骨脂何首乌葫芦巴韭菜籽骨碎补淫羊藿黄芪熟地5. 平补(阴阳双虚)山药玉竹甘草阿胶枸杞子黄精黑芝麻蜂蜜太子参党参菟丝子蛤蚧6. 美容玉容葆春方西洋参枸杞子黄精当归合欢皮佛手茯神远志白芍当归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香附木香砂仁桂圆枣仁石菖蒲甘草7. 健肾固本健肾方补骨脂茯苓鹿茸枸杞子人参沉香首乌杜仲肉苁蓉五加皮沙苑蒺藜远志石斛怀牛膝淫羊藿茯神生地韭菜子山茱萸当归身锁阳益智仁8. 抗衰老长春益寿方天冬麦冬熟地山药牛膝生地杜仲山萸云苓人参木香柏子仁五味子巴戟川椒泽泻石菖蒲远志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覆盆子地骨皮9. 抗疲劳扶元和中方党参白术茯苓砂仁归身续断香附生芪谷芽鸡内金半夏佩兰生姜熟地红枣10. 促消化调中畅脾方连翘银花茯苓白术陈皮厚朴山楂鸡内金木香半夏槟榔神曲麦芽黑丑白蔻瓜蒌甘草菊花青皮莱菔子注:以上食品取三至五种搭配,熬汤或煮粥即可(40分钟以上)。

二、成方1.四君子汤人参9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益气健脾)2.四物汤熟地9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9g(补血调血)3.八珍汤人参9g 白术9g 茯苓9g 当归9g 川芎9g 熟地9g 白芍9g 甘草5g(补益气血)4.六味地黄丸熟地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泽泻9g 牡丹皮9g 茯苓9g(滋补肾阴)5.金匮肾气丸六味加桂枝3g 附子3g(补肾壮阳)6.归脾汤白术9g 茯神9g 黄芪12g 龙眼肉12g 酸枣仁12g 人参6g 木香6g 甘草3g 当归9g 远志6g(心脾同调)7.复脉汤甘草12g 生姜9g 桂枝9g 人参6g 生地50g 阿胶6g 麦冬10g 麻仁10g 大枣10枚(脉细难寻)8.补中益气汤黄芪18g 甘草9g 人参6g 当归3g 橘皮6g 升麻6g 柴胡6g 白术9g(中气不足)9.小柴胡汤柴胡24g 黄芩9g 人参9g 炙甘草6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枚(疏肝理气)备注:文章仅供参考!END。

药食同源药膳标准 20151024

药食同源药膳标准 20151024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食同源类药膳酒定义
药食同源类药膳酒是指在中医药学、烹饪学和营 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食同源类中药和酒按照一定 比例浸制,或将药食同源类中药和谷物、清水混合, 利用发酵剂发酵而成的一种澄清液体制剂。
湖南中医药大学
3 术语、定义及分类
按照加工方法分类
按药膳作用分类
•炖
•炒
•焖
•卤
•煨
•熘
药食同源药膳团体标准
LOGO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年10月25日
主要内容
1 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
2 团体标准制定的目的及意义
3 团体标准拟定工作开展
4
标准主要内容简介
5 特色及创新
湖南中医药大学
背景
❖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 案》,国家标准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开展团体标准试 点工作。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食同源类药膳汤定义
药食同源类药膳汤在中医药膳学、食品学、营养学理论指导 下,按照中医药膳组方配伍,以普通食材为原料,配以药食同 源目录内的药材,以煮、炖、煲等方式制作而成的汤液。通常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需经过水处理这一关键工序,一般去渣取 药汁而成,常见的商品形式有汤包、膳食、罐头、食物汁液等, 它是药物、食物和水三者的巧妙结合。
湖南中医药大学
4 制备和使用的指导原则
❖ 遵循中医药学、营养学理论,选择安全可靠的配方, 古书文献记载的药膳配伍禁忌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 所用中药材原料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对药性、剂 量等有所认知了解的情况下,咨询中医医师、中药师 等相关人员使用。
❖ 根据使用者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宜自身的药膳类别 使用,有相应忌口者或食品过敏者慎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食同源类药膳酒定义
药食同源类药膳酒是指在中医药学、烹饪学和营 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食同源类中药和酒按照一定 比例浸制,或将药食同源类中药和谷物、清水混合, 利用发酵剂发酵而成的一种澄清液体制剂。
湖南中医药大学
3 术语、定义及分类
按照加工方法分类
按药膳作用分类
•炖
•炒
•焖
•卤
•煨
•熘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食同源类药膳茶分类
❖ 按产品制作工艺分类 ❖ 传统药膳茶 ❖ 袋泡药膳茶 ❖ 速溶药膳茶 ❖ 饮料药膳茶 ❖ 按产品最终形态分类 ❖ 固态类药膳茶 ❖ 液态类药膳茶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食同源类药膳汤分类
❖ 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分类 ❖ 例如:金银花露饮、桔红百合汤饮、江西瓦
罐汤、玉竹肉桂饮、小羊桃安味汤包、草语窈 窕汤包等。 ❖ 按照中药材制备工艺的不同分类 ❖ 例如:煮剂、煎剂、煮散、沸水泡药等。 ❖ 按照食品的外在感官形态分类 ❖ 例如:汤包、汤饮、罐头等。
药食同源药膳团体标准
LOGO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年10月25日
主要内容
1 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
2 团体标准制定的目的及意义
3 团体标准拟定工作开展
4
标准主要内容简介
5 特色及创新
湖南中医药大学
背景
❖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 案》,国家标准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开展团体标准试 点工作。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食两用中药材
根据国家卫生部2014 年11 月发布《按照传统既 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 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在之前被列入《既是食品 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的 86种药食同源目录基础上, 新增人参、山银花、当归、 夏枯草等15 种药食同源品 种,现共计有101种药食同 源品种 。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食同源类药膳团体标准编制小组
•蒸
•炸
•煮
•熬
•滋补药膳:补气、 补血、补阳
•保健药膳
•治疗药膳
按性状分类
•流食类:①汁②饮③ 汤④酒
•半流食类:①膏②粥 ③糊 ④羹
•固体类: ①糖果②饭 食 ③菜肴④茶
创新点 ● 结合药膳治疗依据中医八法,提出以适应九种人体体质的 药膳分类: 补气、滋阴、温阳、理气、活血化瘀、化痰祛湿 、清热化湿 、特禀 、平和
药膳之食、药、器、法
湖南中医药大学
5 原料——食材
❖ 选用范围 肉、蛋、五谷杂粮、豆类、水果、蔬菜以及海 鲜、食用菌等常用食物原材料。
❖ 选用原则 所选取的食物原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该 食材的质量要求。
湖南中医药大学
5 原料——中药材
❖ 选用范围 应用的中药材为“药食同源”的物品。
❖ 选用原则 所选取的中药材原料必须符合《中国药典》对该药材的质量要求, 中国药典未收载的,可参照部颁或地方标准。
湖南中医药大学
标准拟定
根据文献调研结果,及相关研究结果,拟定药食同源药膳标准 通则
药膳标准
通则
范围
制备过程
质量控制
规范性引用文 术语、定义、 原料、器具选 方法选取及工

分类
用原则
艺参数控制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湖南中医药大学
标准主要内容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定义和分类 ❖ 4 制备和使用的指导原则 ❖ 5 制备原料、器具及方法 ❖ 6 技术要求 ❖ 7 试验方法 ❖ 8 标签 ❖ 9 包装 ❖ 10 贮藏与运输
❖ 《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 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列出的四项重点行业团体标 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接并开展标准研制与试点 工作,中医药团体标准为四项重点行业团体标准之 一。
湖南中医药大学
目的及意义
❖ 制订药食同源类药膳团体标准,规范药膳行业发展; ❖ 突出团体标准特点、发挥团体标准作用、响应技术
示例
湖南中医药大学
示例
湖南中医药大学
示例
湖南中医药大学
示例
湖南中医药大学
示例
湖南中医药大学
特色及创新
❖ 界定了药食同源类药膳的概念范畴; ❖ 规范了药食同源类药膳的分类指导; ❖ 首次制订了整体性与系统性兼具的药食同源
类药膳团体标准通则; ❖ 以市场化为主导,制订的标准对产业化具有
指导及推广作用。
药食同源类药膳是在中医药学、烹饪学和营养学 理论指导下,将药食同源类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 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 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效的特色食品。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食同源类药膳茶定义
药食同源类药膳茶是指以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 合现代营养学知识,以药食同源类物品及茶叶为原 料,通过传统(或现代)工艺制作而成的符合饮茶 习俗的单品或者复方产品,并具备一定功效的一类 固态(需冲泡)或液态膳饮。
❖ 使用药膳时,要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 正确处理好药疗与食疗的关系。
湖南中医药大学
5 制备原料、器具及方法
1. 常用食物原料
食材
器具
4.砂锅、搪瓷器 皿、不锈钢锅、 紫砂锅、玻璃器 皿
中药材
2. 药食同源类
3. 防腐剂、抗氧 化剂、营养补充 剂、矫味剂
添加剂
方法
5. 炖、焖、煨、 蒸、煮、炒、煎 、炸、熬、卤等
10 贮藏与运输
❖ 根据包装要求,药食同源类药膳产品在贮存过程中 按照GB 10790标准规定执行。
❖ 尽量选择低于室温,且温度变化不大的阴凉干燥处 存放,远离热源。在保管时可定期检查,防止变质。
❖ 在规定贮存条件下,贮存期不得超过产品的保质期。
湖南中医药大学
示例
湖南中医药大学
示例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药食同源类药膳的定义、产品 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的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 加工和销售的所有形态的药食同源类药膳食 品。
湖南中医药大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湖南中医药大学
3 术语、定义及分类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物和食物的相反和禁忌
❖ 药食相反 ❖ 食物禁忌
湖南中医药大学
5 器具
❖ 药膳的质量直接跟使用器具相关,一般采用非金属容 器,如可用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锅、紫砂锅等, 忌用铜、铁、铅制品。
湖南中医药大学
5 方法
❖ 炖:将药物和食物同时下锅注入清水,放入调料置于无货上烧开 撇去浮沫,再置文火上加热至熟烂。
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对现有部分标准进行整合、 提升; ❖ 建立药食同源类药膳团体标准有利于凝聚产业链, 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地发 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品创新、推 动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 是中医药膳学术发展的需要,是药膳行业规范管理 的需要,是促进国际传播的前提。
湖南中医药大学
立项
湖南中医药大学
团体标准拟定工作开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团体标准试点项目启动会
药食同源类药膳团体标准编写工作及专项 研讨会在省中医药研究院会议室召开。
湖南中医药大学
文献研究
中国知网2006年~2015年关于药膳文献调查结果
归纳统计
0.8%
制备工艺
1.2%
质量标准
1.6%
现状分析
历史考证
参考 GB 16740 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 保健食品
湖南中医药大学
7 实验方法
❖ 营养成分 ❖ 标志性成分 ❖ 重金属 ❖ 农残药残 ❖ ……
按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或权威机 构认可的方法测定。
湖南中医药大学
8 标签
❖ 药膳名称 ❖ 配料表 ❖ 营养成分及标志性成分 ❖ 功能与适用范围 ❖ 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 ❖ 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 ❖ 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 ❖ 贮藏方法(条件) ❖ 使用方法 ❖ 产品标准号和省批文号
湖南中医药大学
4 制备和使用的指导原则
❖ 遵循中医药学、营养学理论,选择安全可靠的配方, 古书文献记载的药膳配伍禁忌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 所用中药材原料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对药性、剂 量等有所认知了解的情况下,咨询中医医师、中药师 等相关人员使用。
❖ 根据使用者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宜自身的药膳类别 使用,有相应忌口者或食品过敏者慎用。
生要方》 ❖ 唐代:《急备千金要方》、《食疗本草》、《外台
秘要》、《食医心镜》、《食性本草》 ❖ 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 元代:《饮膳正要》 ❖ 明代:《本草纲目》、《古今医统》 ❖ 清代:《养生随笔》 ❖ 近现代:《道家药膳》、《中国药膳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市场调研
❖ 药膳产品 种类丰富、 形态多样
❖ 蒸:利用水蒸气加热烹制。 ❖ 煮:将药物和食物一起放在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武火再文火
煮熟。 ❖ 熬:将药物和食物经初加工炮制后,放入锅中,加清水,用武火
加热至沸后改用文火加热浓缩。 ❖ 卤:将经过初加工后的食物,先按一定的方法与药物结合后,放
入卤汁中用中火逐步加热,使其渗透卤汁。 ❖ 浸:药酒常用的制备方法,将药材粉碎后,加入较高度的白酒浸
湖南中医药大学
9 包装
❖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的有关规定;应按GB 10790标准中第5章规定执行, 同时应符合绿色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
❖ 销售包装外观形态:瓶身整洁、标签端正,瓶盖不得 有明显的锈斑;罐身外表不得有明显擦伤,封口严密, 商标图案清晰。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食同源类药膳汤定义
药食同源类药膳汤在中医药膳学、食品学、营养学理论指导 下,按照中医药膳组方配伍,以普通食材为原料,配以药食同 源目录内的药材,以煮、炖、煲等方式制作而成的汤液。通常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需经过水处理这一关键工序,一般去渣取 药汁而成,常见的商品形式有汤包、膳食、罐头、食物汁液等, 它是药物、食物和水三者的巧妙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