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eb33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c.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2.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滴水成冰C.铁钉生锈D.酒精挥发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B.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C.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D.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5.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受热易熔化B.密度比水小C.较软,硬度不大D.不溶于水6.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B.易溶于水C.不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7.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石蜡受热会熔化C.酒精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B.用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9.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
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10.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b2e8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2.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化学是一门研究 _______ 变化的科学。
A. 物理B. 生物C. 化学D. 数学2. 最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_。
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粉末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
A. 融冰B. 蒸发C. 燃烧D. 溶解4. 在下列物质中,双氧水的燃烧属于 _______ 变化。
A. 物理B. 化学C. 核反应D. 无法判断5. 下列物质中,能形成氧气的是 _______。
A. 氧化锌B. 氧化钙C. 氧化钠D. 氧化铁6. 将铁丝放入盐酸中,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
A. 氧气B. 氢气C. 氮气D. 氟气7. 下列物质中,可以使蓝色石蕊指示剂变红的是 _______。
A. 碘酒B. 醋C. 碱溶液D. 石蕊溶液8. 与金属反应能产生氢气的物质是 _______。
A. 银B. 铜C. 碳D. 锌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
A.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B.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增加C.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减少D.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无法确定10.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所生成的物质称为 _______。
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分解物D. 反应物和生成物1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_______。
A. A + B → ABB. AB → A + BC. A + O2 → AOD. 通过观察反应物质颜色改变12. 化学方程式中,用于表示气体生成的符号是 _______。
A. (g)B. (l)C. (s)D. (aq)13. 酸性物质的电离产生 _______ 离子。
A. H+B. OH-C. Cl-D. Na+14. 这是下列物质的分子式:H2O,它代表 _______。
A. 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的化合物B. 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氢分子C. 一个氧离子和两个氢离子的化合物D. 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的化合物15. 绿色植物是通过 _______ 吸收阳光能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3741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5.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B.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C. 化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D. 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的沸腾B. 玻璃破碎C. 铁生锈D. 雪融化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酱油C. 纯水D. 矿泉水4.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 分子是具有原子性质的最小粒子C. 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D. 分子是具有原子性质的最大粒子5.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6.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B.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量数的原子C. 元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D. 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原子7.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 化合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C. 化合物中的元素可以以任意比例组成D. 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学键相结合8.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氧化物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C. 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一定是负价D. 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一定是正价9.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B.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C. 质量守恒定律是由原子守恒定律推导出来的D.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置换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B.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C.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D. 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1.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以下物质:(1)氢元素:________(2)氧气:________(3)水:________(4)二氧化碳:________1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2)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________13.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75671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3.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A. 物质的颜色B. 物质的气味C. 物质的可燃性D. 物质的密度2.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碳B. 氧C. 钠D. 镁3.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来源是:A. 光能B. 电能C. 化学能D. 机械能4. 以下哪个是纯净物?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果汁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若氧气的质量是32g,则生成的水的质量是:B. 4gC. 18gD. 28g6. 以下哪个是化合物?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哪种量不变?A. 元素种类B. 元素质量C. 原子种类D. 分子种类8. 以下哪个是氧化还原反应?A. 碳酸钙分解B. 水的电解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D. 铁与硫酸反应9. 以下哪个是单质?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氧化铁10.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 + H2O → Ca(OH)2,若氢氧化钙的质量是74g,则消耗的氧化钙的质量是:B. 74gC. 28gD. 44g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
12. 原子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13.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若水的质量是36g,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______。
15.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若葡萄糖的质量是180g,则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变化,并举例说明。
17. 请简述什么是物理变化,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 → FeSO4 + Cu,若反应中消耗了56g铁,求生成的铜的质量。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0c61e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4.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单位是:A. 摩尔B. 千克C. 升D. 米答案:A2. 以下哪个是纯净物?A. 空气B. 蒸馏水C. 矿泉水D. 河水答案:B3.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正确的做法是:A. 随意写B. 必须配平C. 可以不写条件D. 可以不标状态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性质?A. 可燃性B. 氧化性C. 颜色D. 还原性答案:C5. 根据原子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什么不变?A. 原子种类B. 原子数目C. 原子质量D. 原子大小答案:B...(此处省略其余选择题,可根据需要添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答案:生成新物质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答案:元素质量8.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______。
答案:物质的量...(此处省略其余填空题,可根据需要添加)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9. 描述一下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10.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它是所有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没有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某化学反应中,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该反应中氧气的摩尔质量。
答案:化学方程式为:2H₂ + O₂ → 2H₂O。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克/摩尔。
12.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H₂O,计算1摩尔该化合物的质量。
答案:1摩尔CH₂O的质量为(12 + 1*2 + 16)克 = 30克。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e170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b.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颜色变化C. 是否有气体生成D. 是否有热量放出2. 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3.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电子层数的关系是()A. 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B. 原子序数越小,电子层数越多C. 原子序数与电子层数无关D. 原子序数与电子层数成正比4.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5. 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需要使用的是()A. 原子序数B. 原子质量C. 原子个数D. 元素的化合价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7.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不变。
9.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_________。
10.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I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变化,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实例。
12. 请解释什么是元素的化合价,并给出一个化合物的例子,说明其化合价。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SO4,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14.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废水中的硫酸含量为0.5%,若废水总量为1000升,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C5. B二、填空题6. 质量守恒定律;客观事实7. +38. 元素种类9. 能量最低原理10. 1三、简答题11. 化学变化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生活中的一个化学变化实例是铁生锈,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精选全文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b2369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1、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3、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采集野果B、钻木取火C、狩猎捕鱼 D 、缝制衣服4、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地热发电B、核反应发电C、火力发电D、风能发电6、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1、用指针向右摆动幅度小于向左摆动幅度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7、量取76 mL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7、用托盘天平称量5 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 )A、增加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平衡螺母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9、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B、通入澄清石灰水C、用带火星的木条D、用燃着的木条10、取3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 石棉网⑧滴管⑨量筒A.①③④⑦⑨B.①③④⑧⑨C.②④⑥⑧⑨D.④⑤⑥⑦⑧⑨二、填空及简答题11 、(6分)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48594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d.png)
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新鲜空气B. 液态氧C. 水泥砂浆D. 汽水答案:B2.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是描述分子的()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自然性质答案:A3. 下列哪种容器不能用来加热()A. 试管B. 烧杯C. 量筒D. 燃烧匙答案:C4. 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 火焰变大B. 火焰变小C. 火焰立即熄灭D. 没有变化答案:C5. 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 氮B. 氧C. 氢答案:B6. 以下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 MnO2B. CO2C. O2答案:C7. 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最好的例证是()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救治病人B.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 利用化学指导人们科学饮食,有益身心健康D. A、B和C都是答案:D8. 化学是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研究活动A. 研究原子核的变化的基础上B. 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基础上C. 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基础上D. 元素符号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基础上答案:B9.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含下面的涵义:①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微小粒子;②所有原子在质量和形态上完全相同;③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③D. ①②答案:B10.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洁净的空气、液氧、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洁净的空气B. 液氧C. 冰水混合物D. 五氧化二磷答案:A二、填空题1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自然科学。
它关注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答案: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12. 向锌粒中加入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708b7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e.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B 实验C 运动D 性能答案:A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熔化B 冰雪融化C 纸张燃烧D 酒精挥发答案:C解析: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冰雪融化、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B 密度C 可燃性D 熔点答案:C解析: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颜色、密度、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4、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A 镊子B 药匙C 纸槽D 手答案:B解析: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
5、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A 1/2B 1/3C 2/3D 3/4答案:B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6、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烧杯B 试管C 蒸发皿D 燃烧匙答案:A解析: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都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 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D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答案:C解析: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A 错误;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试剂,B 错误;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C 正确;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D 错误。
8、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 集气瓶B 量筒C 烧杯D 试管答案:D解析:集气瓶和量筒不能加热,烧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试管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初三化学一章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一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14b7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d.png)
初三化学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B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A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混合物B. 矿泉水C. 河水D. 氯化钠答案:D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答案:B5.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钠答案:A6.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铁B. 铜C. 银D. 钾答案:D7.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B. 二氧化碳C. 碳酸钠D. 氧气答案:B8.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B.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燃烧C.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D.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一定不会燃烧答案:B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1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13.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14.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15. 根据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cb28b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b.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 计算B. 实验C. 测量D. 推理。
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所以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实验,答案为B。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酒精挥发C. 蜡烛燃烧D. 矿石粉碎。
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冰雪融化、酒精挥发、矿石粉碎都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答案为C。
3.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B. 密度C. 可燃性D. 溶解性。
解析: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密度、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答案为C。
4. 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试管B. 烧杯C. 蒸发皿D. 燃烧匙。
解析: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都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答案为B。
5. 实验室取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A. 1 2 mLB. 3 4 mLC. 5 mLD. 10 mL.解析: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 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答案为A。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直立起来。
C. 将块状固体药品直接投入垂直放置的试管中。
D. 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先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再挤压胶头。
解析:A选项,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C选项,将块状固体药品投入垂直放置的试管中,容易打破试管,应该先将试管横放,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直立起来;D选项,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不能先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应该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后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B选项操作正确,答案为B。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43344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e.png)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化合物?A. 氧气B. 水C. 铁锈D. 空气2.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哪种物质来检验二氧化碳?A. 火焰B. 石蕊试液C. 澄清石灰水D. 铜片3.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盐酸B. 氢气C. 硫酸铜D. 纯净水4. 下列哪种反应是化合反应?A. 燃烧B. 分解C. 置换D. 复分解5. 下列哪种物质是混合物?A. 氧化铁B. 硫磺C. 食盐D. 氢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总是保持不变。
()2. 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3.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4.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 金属只能与某些特定的酸反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____、____、____。
2. 化学方程式中的箭头表示____。
3.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____。
4.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____反应速率的物质。
5.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2. 什么是化学反应?3. 什么是元素?4. 简述原子和分子的区别。
5. 什么是催化剂?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气和氧气反应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2. 铜和硝酸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3.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4. 硫和氧气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5. 铁和硫酸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如何检验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2. 如何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babc8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f.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A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空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A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数目不变D. 原子质量不变答案:A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河水D. 果汁答案:B5.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使用的药品是()A. 过氧化氢溶液B. 高锰酸钾C. 氯酸钾D. 以上都可以答案:D6.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C.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D.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但不一定燃烧答案:C7.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氢气C. 氧气D. 氮气答案:A8.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C.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D.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但不一定燃烧答案:C9.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数目不变D. 原子质量不变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河水D. 果汁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的现象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12.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1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4.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5.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使用的药品有: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等。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f7c7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f.png)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物质中存在的最小的化学单位是: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核答案:B. 原子2. 以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燃烧B. 溶解C. 摩擦D. 发酵答案:C. 摩擦3. 下列物质的状态变化中,不涉及物质变化的是:A. 水汽变成水B. 冰融化成水C. 汽水蒸发成水汽D. 汤沸腾成水汽答案:C. 汽水蒸发成水汽4. 含有一定比例糖分的鸡蛋,经过加热后呈现棕色脆皮,这是一种: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冰融化D. 液化答案:A. 化学变化5. 下列物质中,是单质的是:A. 水B. 氧气C. 盐D. 夕电答案:B. 氧气2. 填空题:1. 离子是由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 __原子___组成的。
2.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 __熔化___。
3. 含有水果味的口香糖被口水咀嚼后,味道逐渐变淡,这是一种 __物理变化___。
4. 钠和氯结合形成盐,这是一种 __化学变化___。
5. 无定形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过渡状态叫做 __凝固___。
3. 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化学变化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过程。
例如,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当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产物与原物质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2) 什么是物理变化?请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状态或性质的改变,但并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
例如,将水加热到100℃时,它从液态转变为水蒸气,这是一种物理变化,但水和水蒸气仍然是由H2O分子组成的。
(3) 解释以下术语:原子、分子、离子。
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它是能保持化学性质稳定的单位。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的粒子,它是能够保持化学特性的单位。
离子是原子或分子中失去或获得了电子的粒子,带有正或负电荷。
4. 计算题:当将0.2克某物质加热到150℃时,观察到它发生了物理变化,变成了液体。
已知该物质的融化热为120J/g,计算该物质的融化热。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6b476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5.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分类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铁C. 空气D. 水2.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铁(Fe)B. 氧(O)C. 铜(Cu)D. 氢(H)3.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方式是:A. 2H2 + O2 → 2H2OB. H2 + 1/2O2 → H2OC. 2H2 + O2 → H2OD. H2 + O2 → 2H2O4.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氯化钠5.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是:A. 电解水B. 加热高锰酸钾C. 电解氢氧化钠D. 燃烧硫磺6.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是:A. 改变溶液的pH值B. 指示溶液的酸碱性C. 使溶液变无色D. 使溶液产生沉淀7.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醋酸B. 硫酸C. 碳酸D. 氢氧化钠8.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是:A. 铜B. 铁C. 铅D. 锌9. 在化学反应中,能够作为催化剂的物质是:A. 反应物B. 产物C. 催化剂D. 杂质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 金属与酸反应时会生成______和______。
3.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会生成______和______。
4.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5. 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__。
6. 在化学反应中,______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关系的式子。
7. 物质的溶解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8. 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9.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与______反应生成氢气。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62d1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35.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A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空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答案:A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答案:B4.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空气答案:A5.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的条件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D.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答案:B6.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C7.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C8.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的条件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D.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答案:D9.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盐酸B. 氢氧化钠C. 硫酸D. 碳酸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2.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3.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4.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5. 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三、实验题(每题5分,共20分)16. 实验名称: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fcb54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7.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食盐水C. 铁D. 纯净水2. 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下列哪项不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质量守恒3. 以下哪个选项是纯净物?A. 空气B. 二氧化碳C. 河水D. 果汁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会改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会减少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变5. 根据物质的分类,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空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纯净物由一种________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组成。
7.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8.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9. 单质是由同种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
10.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12.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13.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
()14. 氧气和臭氧混合后属于混合物。
()15.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17. 请举例说明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8. 已知化学反应式:2H2 + O2 → 2H2O,若反应物中有8g氢气和32g氧气,问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19.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求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六、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20.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一章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一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19edc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b.png)
初三化学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空气B. 蒸馏水C. 纯碱D. 碳酸钙答案:A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A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氯化钠D. 氢氧化钠答案:B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氧化铜C. 二氧化碳D. 碳酸钙答案:B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答案:D6.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7.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8.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D9.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二氧化碳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 甲烷B. 二氧化碳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现象有:发光、发热、_________、变色等。
答案:产生气体12.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_________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答案:化学变化13. 单质是由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答案:一种14.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_。
答案:氧15. 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氢离子16. 碱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氢氧根离子17.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b834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c.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每小题2分, 共40分)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B. 物体C. 运动D. 实验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研究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A. 计算B. 测量C. 实验D. 推理3.下列衣物面料属于人造纤维制成是A. 纯棉面料B. 蚕丝面料C. 涤纶面料D. 羊毛面料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 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A. B. 1~2 ml C. 3~4 ml D. 5~6 ml5.实验室中,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 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 用水冲灭B. 用书本扑打扑灭C. 用嘴吹灭D. 用湿抹布盖灭6.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B.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C. 气蒸XXX, 波撼岳阳城。
(《洞庭湖赠张丞相》)D.忽如一夜春风采, 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火焰分三层B. 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蜡烛不能被点燃8.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 正确的操作是A.用手紧握试管, 用臂晃动 B.用手捏住试管, 用腕摇动C.用手紧握试管, 上下晃动 D.用拇指堵住试管, 上下晃动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把鼻子凑到口去闻气体气味B.要节约药品, 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 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10.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 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 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A. 极易溶于水B. 不易溶于水C. 易溶于水D. 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11.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 ⑤⑥B. ②③C. ②③④D. ②⑤⑥12.物质是变化的, 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白雪缓慢消融B. 葡萄酿成红酒C. 植物光合作用D. 铁生锈13.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 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 烛炬成灰
C. 花香四溢
D.滴水成冰
3、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
A.0.5mLB.1mL~2mL C.3mL~4mL D.5mL~6mL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9、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 B.②③C.②③④ D.②⑤⑥
10、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
A.看颜色B.闻气味C.尝味道 D.测密度
11、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2、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14、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
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
B.15.0g
C.14.5g
D. 14.0g
1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蒸发
B.冰雪融化
C.动植物的腐败
D.山体滑坡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填“<”、“>”或“=”)。
2、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3、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a.酒精能挥发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
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①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 ②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③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1-4所示,根据仪器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 ____。
②用于盛放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③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____。
④用作提供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
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
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
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三、活动与探究
1.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探究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取一瓶空气,一瓶呼
出的气体,各滴
入5滴澄清的石灰
水,振荡
燃着的小木条插入装
有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继续燃烧;插入
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
瓶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比呼出气体中
的多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
片,对着其中一块哈
气,观察两块玻璃片
上发生的现象
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
变的模糊,玻璃片上
有一层水雾,另一块
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