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1:鲁本的秘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初读课文,理清课的顺序,知道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很多同学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这一天,许多国家的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向自己的母亲表示祝福和感谢。相信你们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本的秘密》,就讲述了一个与你们同龄的小男孩与母亲之间的动人故事。

2、板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 读准生字,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2) 在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3) 思考: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2、汇报:鲁本的秘密是什么?(秘密赚钱为妈妈买胸针)

3、理清课文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板书)心愿的萌生——秘密赚钱——心愿实现

4、学生划分意义段

三、自主合作,感悟情感

(一)赏读“心愿实现”部分

1、你觉得课文中最温馨的是哪部分?

2、学生看插图,听老师朗读,想象这温馨的一幕,分享鲁本的快乐

3、齐读体验鲁本实现心愿的快乐与幸福

过渡:

为了这一天,为了向日夜操劳的母亲表达自己的爱,鲁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秘密赚钱”部分,体会鲁本为实现心愿所付出的艰辛。

2、从故事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一些赞美母爱的格言。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过渡):鲁本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为了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秘密赚钱”这部分,看看他是怎样实现这美好的心愿的。

(二)细读“秘密赚钱”部分

以小组合作学习

(1) 在文中勾画出能体现鲁本捡麻袋艰辛的句子。

(2) 有感情地读一读。

(3) 老师相机出示重点句,指导朗读。

(4) 分角色朗读“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情节(感悟鲁本捡麻袋的艰辛和对妈妈的深切的爱,为实现心愿的迫切心情)

(三) 展延伸,体验情感

1、你们读得那么有感情,一定是被鲁本对母亲的爱所感动,此时此刻,假如鲁本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都在哪一天吗?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

3、展示收集到的赞美母爱的格言

(四) 结束语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当我们渐渐懂事,我们应学会感恩,学会关爱。让我们齐背孟郊的《游子吟》,再来回味母亲给予我们的无私而伟大的爱。

板书:

27_鲁本的秘密

心愿的萌生——秘密赚钱——心愿实现

鲁本妈妈

100条麻袋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2:挑山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挑山工挑着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原因。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懂得只有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挑山工话里的深刻含义,能从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教学方法:

1、以读促思、以读促解。

2、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泰山的风景。有什么感受?泰山虽然雄伟,但是我们游人要想登上泰山,只有一条陡直的山路。

一、复习导入、引发质疑

1、谈话激趣:同学们,泰山以它奇特的景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但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来到泰山,更让他难以忘怀的并不是那雄浑的景色,而是一位挑山工。

2、板书课题。

3、谈谈对挑山工和作者的了解。

4、对“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这句话进行质疑。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通过对重点句的质疑,既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品读课文、感知“不同”

1、初读挑山工说的话,谈谈读懂了什么?

2、学习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上山时负重不同。

①体会“沉甸甸”。(播放课件)

①指导朗读: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

(2)上山时路线不同。

①什么是折尺形路线。

①动笔在书上画一画折尺形路线图。

①体会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3)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游人走走停停。

3、引读: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走着折尺形的路线,不声不响地从我们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我们前头去了。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思、画”相结合的方法,感悟挑山工和游人的不一样,为下文“悟理”做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挑山工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理儿呢?请大家再读挑山工的话,说说感受到的理儿。(全班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