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 宋朝的历史[ 高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宋朝的历史
一、课程标准
列举宋朝政治制度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概述宋朝商业发展的情况、特点及影响,了解手工业与海外贸易发展的史实。
知道宋词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概述三大发明在宋朝发展完善的情况,认识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贡献
列举宋代理学、心学的代表,说明儒学的发展。
二、近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方向分析
宋朝政治制度与唐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原因的分析
综合认识、全面认识宋朝
宋朝文化发展情况、特点及原因
宋朝科技发明外传概况、科技发展与文化教育、政治管理的关系
宋朝所处的时段及时代特征、科技发展与经济、政局关系
宋朝经济特点、宋朝商业革命的综合认识
三、宋朝历史重要知识点整合
综观宋朝
(一)宋朝政治:
1.北宋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中央集权:兵权收归中央,各地精兵强将
抽调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2)加强皇权: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参知政事(行政)、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分割相权。
2、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
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2.北宋王安石变法:(见选修一)
(二)宋朝经济:
1.农业:宋朝以后,我们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高转筒车(宋)等灌溉工具
2.手工业:宋朝时,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
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3.商业:北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没有了严格的地域
限制和时间限制;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海外贸易发达。
(3)宋朝思想文化
(一)思想:宋朝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复兴时期。
此时期,儒、道、佛三教汇合,形成了理学这一哲学形态。
它有理学和心学两个流派。
理学形成后,被统治阶级奉为官方哲学,成为六七百年间(宋、元、明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社会思潮。
1、理学:
(1)背景: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儒家学者的努力(儒学复兴运动)。
(2)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3)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理学集大成者,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心学
(南宋)陆九渊的思想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二)科技: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宋朝,即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与完善,为推进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
字印刷术
2、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3、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三)文学: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奇葩。
1、宋词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人物苏
轼、辛弃疾
2、宋词繁荣的原因: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3、宋朝,民间兴起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四)艺术
1、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等。
2、两宋宫廷画最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为最大亮点,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是风俗画的代表作。
侧观宋朝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等。
农业革命:租佃关系普遍,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高转筒车应用,麦稻轮作下一年两熟或三熟,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同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等。
信息革命:宋朝雕版印刷术普及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存储与信息的传播。
金融革命:商业发达使得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北宋有交子,南宋有会子。
商业革命:商业兴旺超越了唐朝,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有增强。
对外贸易发达。
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商税,能源革命:宋朝煤作为生活与生产的燃料应用范围扩大,尤其是煤开始应用于生活。
四、配套训练
一、选择题
1、(10年广东卷 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
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2.(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的局面。
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3.(2008年上海高考A7题)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清朝
4.(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8题)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5.(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4题)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4题)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8.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9.(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3题)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10.(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1题)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
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11.(2009年上海高考13题)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
”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12.(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5题)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13.(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3题)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14.(2008年上海高考A8题)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15.(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14题)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C.陆游 D.辛弃疾
16.(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13题)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7.对右图所提供的各阶段信息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中西方世俗政权的专制均强化导致①
B.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和军事需要导致②
C.东方的专制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导致③
D.西方的启蒙运动与东方的专制导致④
18.(2012江苏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清明上河图》(局部)
19.(2012安徽)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20.(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 B.宋 C.元 D.明
21.(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5题)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22.(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2题)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二、材料题
23.阅读材料:
材料一、宋代中国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
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德国经济学史家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上一个中国世纪是11世纪。
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
······从技术上的发明到工业企业的兴起和管理良好的农业,从普遍的教育和行政管理试验的传统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耶鲁大学乔纳森・斯彭斯在2000年1月1日《新闻周刊》
材料三、“10世纪、11世纪、12世纪的后起蛮族,也强烈地为中国文明所吸引”“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国文化学者余秋雨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史论结合)24. 阅读材料: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把宋朝商业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商业革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土球通史》中指出:宋朝除了在文化成就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上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对整个亚欧大陆有重大意义;
漆侠在《宋代经济史》中认为:宋朝商品流动有两种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球心运动,即粮食、布帛来自农村的产品通过市镇向城市集中,二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产地大批量生产以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
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时代,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1%,南宋则高达22.4%。
在《国史十六讲》中也指出:宋朝商业方面的收入要占到整个中央财政收入的1/3强。
其纸币发行比欧洲纸币的发行使用早600年(欧洲瑞典为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时间为1661年);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宋朝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7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财货流通,在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宋朝的“商业革命”(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兴起,市民阶层扩大,文学艺术日渐世俗化;
商业革命仅仅是农耕文明下的商业活动,推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作用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