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第四讲佛教传入中国及其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7、刘向(前77-前6)知佛:宗炳《明佛论》:“刘向《列仙叙》 ,七十四人在佛经”(《弘明集》卷二)。僧祐《出三藏记集》说 :“昔刘向校书已见佛经,故知成帝之前佛法久至矣。”
8、汉哀帝知佛:“曹魏鱼豢所撰《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浮 图经》。曰复立(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 伯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三国志·魏 书》卷三十裴松之注)
返回
9、汉明帝求法: 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以“世 传”记载:“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 ‘西方有神,名曰佛 ,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 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明帝乃遣使往西域求佛。 永平十年(67年),得经像以归,并修建白马寺。
《后汉书.楚王英传》Fra Baidu bibliotek“楚王(汉明帝异母兄弟:主徐州地区) 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词。”桓帝亦造佛像,与老子并立。
返回
3、绝嗣问题:
下弃妻孥,上废宗祀。嗜欲之物,皆以礼伸;孝敬之典,独 以法屈。悖礼犯顺,曾莫之觉--顾欢《夷夏论》
問曰。夫福莫踰於繼嗣。不孝莫過於無後。沙門棄妻子捐財貨。 或終身不娶。何其違福孝之行也。自苦而無奇。自極而無異 矣。......許由栖巢木。夷齊餓首陽。舜孔稱其賢曰。求仁得仁 者也。不聞譏其無後無貨也。沙門修道德。以易遊世之樂。(《眸 子理惑论》)
返回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聞佛制戒得度人, 輒度小年童女,不知有欲心、無欲心,後便與染污心男子共立共語 調戲。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 者,嫌責諸比丘尼言:「世尊制戒聽度人,汝等云何乃度小年童女, 與染污心人共立共語調戲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以 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 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乃度小年童女,不知有染 污心無染污心,後與染污心人共立共語調戲耶?」以無數方便呵責 比丘尼已,告諸比丘尼言:「汝等諦聽!若欲在寺內剃髮者,當語 一切尼僧令知,若作白已然後與剃髮。當作如是白:『大姊僧聽! 此某甲欲從某甲求剃髮,若僧時到僧忍聽,為某甲剃髮。白如是。』 作如是白已,然後與剃髮。(《四分律》)
有諸比丘鼻中毛長,佛言:聽畜鑷拔之。(《五分律》)
應學知留頂上周羅髮、學剃髮剃鬚剃腋下毛、剪爪甲鑷鼻毛 (《十诵律》)
►与儒家文化的冲突:
返回

問曰。孝經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曾子臨沒。 啟予手啟予足。今沙門剃頭。何其違聖人之語。不合孝子之道也。 吾子常好論是非平曲直。而反善之乎。牟子曰。夫訕聖賢不仁。平 不中不智也。不仁不智何以樹德。德將不樹頑嚚之儔也。論何容易 乎。昔齊人乘舡渡江。其父墮水。其子攘臂捽頭。顛倒使水從口出。 而父命得蘇。夫捽頭顛倒。不孝莫大。然以全父之身。若拱手修孝 子之常。父命絕於水矣。孔子曰。可與適道。未可與權。——《眸 子理惑论》(和尚救落水姑娘)
返回
3、孔子知佛:《列子.仲尼》云:“丘闻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 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
4、战国时知佛:王嘉的《拾遗记》中记载说:燕昭王七年(前305 年) “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问其 年,云:百三十岁。荷鍚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衔惑之 术,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又吹指上浮屠,渐入云里。”
明孔老是佛。結章就議則與奪相懸。何搢紳擎跽為諸華之容。 稽首佛足則有狐蹲之貶。端委罄折為侯甸之恭。右膝著地。增狗 踞之辱。請問。若孔是正覺,釋為邪見。今日之談吾不容聞。— —常侍朱昭之:《难顾欢道士夷夏论》
5、火葬问题: 见上文
返回
返回
返回
6、效验问题: 慧远《三报论》,三报:现报,生报,后报。
4、唐玄奘法相宗:亦称唯识宗。五种性说,一种不能成佛。过于 繁琐,三代而衰。
5、唐道宣律宗:鉴于当时佛教乱象纷呈。《四分律》
6、唐法藏华严宗:以《华严经》为经典。法界缘起,圆融无碍, 华藏世界。
7、密宗:咒语、真言、灌顶;地、水、风、火、空、识“六大”。 前五为“胎藏界”,后一为“心法”,为金刚界。身、口、意 “三密相应”(即瑜伽)。仪轨复杂,秘密传授。
返回
三、西行求法
►法显:东晋时期,佛教经典大量译出,但律藏残缺,戒律为备。 于是很多僧人西行求法,其中法显成就最大。他西涉流沙,越葱 岭,去印度求法。前后15年,历近30国。后经狮子国(今斯里兰 卡)、爪洼岛,由海路回国。历经艰辛,各部派的“律藏”及 《阿含经》的传入,是他的功劳。提出“一阐提”人不能成佛。
返回
5、秦始皇知佛:唐法琳《对傅奕废佛僧事》:“释道安、朱士行 等《经录》云:始皇之时,有外国沙门利防等一十八贤者赍持佛经 来化始皇。始皇弗从,乃囚防等。夜有金钢六人来破狱出之。始皇 惊之,稽首谢焉。”
6、汉武帝知佛:《史记·匈奴列传》:“元狩二年春,以冠军霍 去病为镖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冀获单于子,转战六日, ......收休屠祭天金人。”
返回
爾時諸比丘亦學如來善來,度人出家鬚髮故在。佛語諸比丘: 何處一切得如來無畏口鬚髮自落?從今已後應剃髮。剃髮時諸比丘 剃髮不剃鬚,有比丘剃鬚不剃髮。諸比丘以是因緣往白世尊。佛言: 應一切剃。(以须为美)(《摩诃僧祗律》)
彼比丘不知髮長幾許應剃?佛言:極長長兩指,若二月一剃, 此是極長。(《四分律》)
六、隋唐时代佛教的继续发展,宗派兴起。
1、隋智顗天台宗:以《法华经》为经典,故又称法华宗。一心三 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2、隋智行三阶教:正法、像法、末法;林葬,兽时。苦行、乞食, 又藏财。
3、隋吉藏三论宗:宗“什,肇”,以《百论》、《中论》、《十 二门论》为经典。真俗二谛,借名说有,达到“中道”。
第四讲 佛教传入中国及其相关问题
一、佛教传入的几种说法:
1、三代知佛:宗炳《明佛论》云:“伯益述《山海经》:天毒之 国,偎人而爱人。郭璞传:古谓天毒即天竺,浮屠所兴。偎爱之义, 即如来大慈之训矣。固亦闻于三五之世。”
2、周代知佛:《列子》云:“周穆王时西极有化人来,反山川, 移城邑。千变万化,不可穷极。穆王敬之若圣,此则佛化之初也。”
8、唐代善导净土宗:前有慧远、昙鸾、道绰。经典有《阿弥陀经》、《无量寿 经》、《观无量寿经》。不强求通经,不强求禅修。称念佛号即可。由于简单 易行,与其它宗相比,在后世颇为流行。
9、唐慧能禅宗:顿悟、不立文字、祖师禅。 七、五代而下,佛教在衰微中延续。
五、南北朝佛教之不同
1、南重义理:南朝人文化水平高,尚玄谈。大乘涅槃,成实、三 论宗比较流行。 造像不多。
2、北重践行:禅观、律学、净土比较发达。大量雕造石窟佛像。 今天所见石窟百分之八十都在北方,其中著名的四大石窟全在北 方。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 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 又誣云。石崇奉佛亦至。而不免族誅云云。 ❖ 答曰。石崇之為人。余所悉也。驕盈耽酒放僭無度。多藏厚斂不
恤惸獨。論才則有一割之利。計德則盡無取焉。雖託名事佛。而 了無禁戒。即如世人貇清心穢色厲內荏。口詠禹湯而行偶桀跖。 自貽伊禍。又誰之咎乎。——《正诬论》
7、沙门不敬王者: 慧远之前争论不休。东晋桓玄下令沙太沙门,并命其尽敬王者。
►北魏太武帝:寺院经济太过发达,侵占了大量财富,收拢了大量 劳动力。在社会矛盾冲突下,僧人参与谋反嫌疑:在寺内发现兵 器、酿酒具、妇女。崔浩见之,建议灭佛(438-446)。于是太武 帝下令诛杀长安沙门,焚毁佛像。好在太子拓跋晃信佛,提前通 信,保留了大量的金银佛像和典籍
崔浩:习阴阳术数,通才 寇谦之:道士(排斥佛教,但不建议用暴力)
►北周武帝灭佛: 北魏末年僧尼二百万,1/16人口。佛寺三万余所。寺院僧人免租, 免徭役,占有大量肥沃土地,腐败贪婪之风盛行。北周时期,佛 教继续发展。仅周武帝时(577年)毁寺就有四万,还俗僧尼有三 百万。佛道二教并废,提倡儒教。毁坏寺塔,焚烧经典,然未杀 沙门。
►唐武宗灭佛(842-846):“洎于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 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遗君亲 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 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 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 僭拟宫居。晋、宋、梁、齐,物力凋瘵,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 致也。”他认为,废佛是“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 利众”(《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的唯一办法
返回
二、佛教传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佛老孰先问题:
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 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 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此出《玄妙内篇》
問曰: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孟子譏陳相, 更學許行之術。曰:吾聞用夏變夷,未聞用夷變夏者也。...... 牟子曰:此吾未解大道時之餘語耳。......禹出西羌而聖哲...傳 曰:北辰之星,在天之中,在人之北。以此觀之,漢地未必為天中 也。佛經所說,上下周極含血之類物皆屬佛焉。是以吾復尊而學之。 (《眸子理惑论》)
返回
2、剃发问题:
佛、菩萨有头发;世尊四月一日剃髮。 爾時菩薩擎彼乳糜,出優婁頻螺聚落,往尼連河置鉢岸上, 剃除鬚髮入河而浴。 佛告諸比丘:「菩薩澡浴之時,百千諸天散 天香花遍滿河中。菩薩浴竟,競収此水將還天宮,所剃鬚髮善生得 已起塔供養(《方广大庄严经》)
……白者,白一切眾僧,下至白上座八人,應語令使如法白 剃髮,不白出家得越比尼罪;若俱白出家俱無罪。若都不白出家、 不白剃髮,二越比尼罪;二俱白者無罪。若出界度者無罪。是名剃 髮。(《摩诃僧祗律》)(严禁私自出家)
案:三个月时间可以跨越太平洋
►宝云、智严:与法显同时西行求法,都学有所成。法显西行四年 后,又有智猛等15人去印度求法。
►玄奘求法:随着佛教的发展,各宗派对佛性解释不一,玄奘深感 疑惑,于是决定亲自去印度求法,一探佛法本来面目。
四、灭佛事件:
“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 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三武灭佛”指的 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 称。
►《摩诃僧祗律》卷六中对禁止僧人说媒有详细的表述。
返回
4、踞坐问题: 剪发旷衣,群夷之服。擎跽磬折,侯甸之恭;狐蹲狗踞,荒流
之肃。棺殡椁葬,中夏之制;火焚水沉,西戎之俗。全形守礼, 继善之教;毁貌易姓,绝恶之学。......下弃妻孥,上废宗 祀。......又夷俗长跽,法与华异,翘左跂右,全是蹲踞。...... 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顾欢《夷夏 论》
有违佛制。慧远写《沙门不敬王者论》调和。慧远认为,佛家自有 佛家的宗旨,不必随俗。但对王者亦应礼敬,因诸王有可能是佛的 化身,是成佛之阶段。
返回
8、沙门袒服: 或問曰。沙門袒服出自佛教是禮與。答曰然。問曰。三代殊制
其禮不同。質文之變備於前典。而佛教出乎其外。論者咸有疑焉。 若有深致。幸誨其未聞。(当因印度太热)答曰。玄古之民。大朴 未虧其禮不文。三王應世。故與時而變。因茲以觀。論者之所執。 方內之格言耳。何以知其然。中國之所無。或得之於異俗。其民不 移其道未止。是以天竺國法。盡敬於所尊。表誠於神明。率皆袒服。 (慧远《沙门袒服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