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创建农村特色品牌示范小学”
——客家学校特色发展三年规划“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学校特色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学校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县教育局关于编制学校特色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潜在优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办出好人民满意的的教育,特制订客家学校特色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分析:
1、学校所在辖区情况:学校地处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与客家祖地百家公祠仅一路之隔,且门对门,遥相呼应。
2、生源情况:本校现共有教学班17个,小学生504人,幼儿175人。
3、发展趋势:随着宁化大打客家品牌,客家始祖文化园的建设
以及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本校的生源将会逐年增加,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好。
(二)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校园硬件建设及配套设施较为完备,形成教学区、生活区、专用活动区等几大功能区块,功能完备,优良的环境,中学撤并后学生寄宿条件,后勤服务,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和好评,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后力。
3、学校是全县唯一一所客家学校,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是学校内涵发展,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
4、地理优势,离县城近,交通便捷,信息便捷,理念更新快。
5、学校创立了以“心正、业精、体健”为核心的,具有独特内涵的校训。
6、学校缘于区位优势,今后教师流动性小、稳定性强,人人都能安心工作。学校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工作稳重、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中流砥柱,拥有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
(三)文化背景分析:
1、地域文化:
学校地处客家祖地,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一笔得
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客家人的民族文化内涵相当丰富。“一个民系一首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善良的客家人以自己的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的特色的文化艺术,成为我国文化历史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尤其是客家人的民歌民俗是最富色彩的,她在客家人民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力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她陪伴客家人从古代到今天,奔向未来。
客家文化是这样的灿烂,这样的贴近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对于这种时刻都会接触到的文化却知之甚少,丰富的客家文化,正面临着淡化的危机。作为一所客家学校,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吸纳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文化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特色文化培育一代新人,是创办客家特色学校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2、学校文化:
客家学校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文特色的学校,现共有17个教学班,小学生504人,幼儿175人,教职员工47人。作为全县唯一的一所客家小学,秉承着客家民系的文化底蕴。结合地方特色及学校发展实际,尝试课程整合的思路,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挖掘客家的人文特色,利用客家祖地、祭祖大典、民间艺术活动的有利条件和资源,营造我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教育的“影响场”,让全体少年儿童都能受到这个“影响场”强大的、独特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并留下深刻的痕迹,乃至对他们做人做事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应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0年8月,我校改办成一所独立的完全小学,为我校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创立了以“心正、业精、体健”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通过“争做苏区有为少年”的这个载体,让学校在探究学习客家文化的同时,受到熏陶,获得成长。
通过对客家历史、客家传统文化、客家风俗习惯、客家歌曲、客家传统项目的传承,结合客家祖地的独特文化蕴含,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客家”体艺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逐步营造具有浓郁客家风格,独具个性,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在传承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同时也为学校的品牌建设打下基础。
有了传承的这块品牌,学校就有了知名度,这种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其实就是一种潜在的旅游资源,在不与学校正常知识文化学习相冲突的情况下,结合宁化县政府客家祖地旅游项目开发思路,利用客家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融进闽西北旅游开发项目上来,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做成特色旅游项目,不但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情商,而且能实现学校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因而,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品牌学校,构建“心正、业精、体健”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苏区有为少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设想,更是一个具有继承性、发展性、操作性、实践性的可长远规划、能促进学生和谐成长的双赢战略。
二、指导思想
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强化“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理念,以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培植和发扬学校特色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推进教育与管理改革,提升学校品位,形成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态势,结合我校实际,挖掘现有资源优势,通过“客家文化传承”的品牌打造,并以“争做苏区有为少年”为载体,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品牌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的整体实力。
三、总体目标
秉承“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传承客家优秀文化争做苏区有为少年”为培养目标,以“苏区有为少年成长工程”为载体,注重校本课程开发,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客家特色鲜明,独具个性文化,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教育品牌。
1.成立学校品牌打造管理机构,确立专项目标,确定专人负责,促进学校品牌打造过程在制度化、规范化中发展。
2.把握特点,找准特色。重视普及工作,提高普及质量,将品牌建设打造工作落实渗透到学校学校的每项工作当中,不断形成合力,通过“苏区有为少年成长工程”为载体活动,培养苏区有为少年,使之和谐发展。
3.确立全力打造“客家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为特色发展目标的战略思想,制订学校特色发展规划开发《客家祖地》校本课程,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