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
4.(2020·石家庄高中毕业调研)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
四、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8
2.树状分类法 (1)分类的关键——明确分类标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9
氢化物:HCl、H2S、H2O、NH3等
(2)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
(4)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 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 3.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式中氢原子的个数,如 CH3COOH 不是四元酸, 而是一元酸。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5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教材改编题)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 ①水玻璃 ②氨水 ③汽水 ④氯水 ⑤重水 ⑥紫水晶 ⑦水银 ⑧溴水 ⑨硬水 ⑩软水 ⑪王水 ⑫卤水 ⑬生理盐水 ⑭水煤气 ⑮石灰水 ⑯油水 ⑰矿泉水 ⑱蒸馏水 ⑲水泥 ⑳钢水 答案:⑤⑦⑱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5
3.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由同种__单__质________或___化__合__物_____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固定的熔、沸点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9
解析:选 B。淀粉属于混合物,CuO 属于氧化物,HClO 属于弱电解质,Cu 是单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 错误。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组成的 混合物,H2O 属于氧化物,Fe(SCN)3 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B 正确。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aO·Na2O·6SiO2 是硅酸盐,属于盐类,AgCl 属于强电解质,SO3 属于非电解质, C 错误。KAl(SO4)2·12H2O、KClO3 均属于盐类, NH3·H2O 属于弱碱,是弱电解质,CH3CH2OH 属于非电解质, D 错误。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5
三、常见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2)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3)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4)加热 NH4Cl 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移动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5)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6)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Na2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 √) (× ) (√ ) (× ) (√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2
(3)正确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 ①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②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③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④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⑤已知 NaH2PO2 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 H3PO2 属于一元弱酸。
两性氧化物:Al2O3等
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一元酸:HCl、HNO3等
按电离出的H+个数 二元酸:H2SO4、H2S等
三元酸:H3PO4等
酸
按酸根是否含氧元素无 含氧 氧酸 酸: :HHCCllO、4H、2SH等2SO4等
无机化合物
按酸性强弱强 弱酸 酸: :HCHCl3、COHO2SHO、4、HHF等NO3等
21
学习任务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概念及相互关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2
2.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分馏、蒸馏
干馏
四色 焰色试验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八 熔化、汽化、液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
2.原子构成物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4
二、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__游__离__态______ 和___化__合__态_____。 (1)游离态:元素以____单__质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___化__合__物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 元素―组―成→单 化质 合: 物同 :种 不元 同素 种组 元成 素的 组纯 成净 的物 纯净物
(√ )
④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 )
⑤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 √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1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断 ①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 ③花生油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的混合物。 ④冰水共存物为纯净物。 ⑤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均属于混合物。 ⑥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0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及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①“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 )
②Na、NaCl、SiO2、H2SO4 都称为分子式。
(× )
③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D.清·乾隆“瓷母”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解析:选 D。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A 项正确;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
白质,B 项正确;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C 项正确;瓷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 项错
误。
上一页
返回导航物质及其变化
课题5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
学习任务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一、原子、分子和离子 1.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___化__学__变__化___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______保__持__物__质__化__学__性__质__________的最小微 粒,一般来说,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7
解析:选 BD。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 等,都属于烃类,A 项正确;加碘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是 KIO3,B 项错误;84 消毒 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碘酒、84 消毒液、75%的酒精都可用于消毒,C 项正确; 淀粉、蔗糖和葡萄糖都属于糖类,组成元素都是 C、H、O,而蛋白质的组成中还含有 N、P 等元素,D 项错误。
( ×) ( ×) (× ) (× ) (√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3
1.熟悉常见的混合物 (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 和 H2)、爆鸣气(H2 和 O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 焦炉气(主要成分是 H2 和 CH4)、出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 (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 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植物油、胶体。 (3)固体混合物:大理石、碱石灰、漂白粉、煤、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 铝热剂。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4
2.正确理解几个“一定”和“不一定”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为酸 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物、Na2O2 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 物,如 CO、NO 等。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Fe2O3 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6
(× ) (× ) (√ ) (× ) (√ ) (× )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7
(7)Na2CO3·10H2O 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 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8)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9)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10)用铂丝蘸取 Na2SO4、Na2CO3、NaCl 溶液进行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11)激光法蒸发石墨得 C60 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2)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6
2.(双选)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沼气、液化石油气都是清洁能源,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 B.加碘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是 KI C.碘酒、84 消毒液、75%的酒精都可用于消毒 D.生活中常用的淀粉、蔗糖、葡萄糖、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按有无挥发性挥难发挥性发酸性:酸:HNHO2S3、O4H、CHl等3PO4等
碱 按水溶性难可溶溶性性碱碱::MNagO(HO、HK)O2H、、CuB(a(OOHH))2等2等 按碱性强弱强 弱碱 碱: :NNHaO3·H、H2BOa等(OH)2、KOH等
正盐:BaSO4、KNO3、NaCl等
盐 酸式盐:NaHCO3、KHSO4等 碱式盐:Cu2(OH)2CO3等 复盐:KAl(SO4)2·12H2O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8
3.(2020·临沂第三次调研)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
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淀粉、CuO、HClO、Cu
B.普通玻璃、H2O、Fe(SCN)3、葡萄糖
C.水玻璃、CaO·Na2O·6SiO2、AgCl、SO3
D.KAl(SO4)2·12H2O、KClO3、NH3·H2O、CH3CH2OH
化
化、升华 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
注:焰色试验又叫焰色反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3
升华、萃取、分液、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电离、渗析等均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 质变性、同素异形体互变、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均为化学变化。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无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6
三、同素异形体 1.概念:_由__同__种__元__素__形__成__的__不__同__单__质___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1)原子个数不同,如 O2 和 O3; (2)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____物__理______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化__学________ 变化。
24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按反应中__有__无__离__子__参__与__分为离非子离反子应反应
按反应中_有__无__电__子__转__移_分为氧非化氧还化原还反原应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__可不____逆可____反逆____应反____应______ 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__放__热__热__反__反__应__应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