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交底_secre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或者用镀锌铁丝绑扎吊起,用以满足钢筋排距的设计要求。
(四)板钢筋绑扎
施工工艺:
清理模板 模板上画线 绑板受力筋 绑负弯矩钢筋
1、绑扎前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
5、墙横向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墙模板合模后,必须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一次修整,在连接处绑一道临时定位横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有人随时检查和修整,以保证竖筋位置正确。
(三)梁钢筋绑扎
1、模外绑扎: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柑上画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柑落骨架于模板内
三、作业条件
1、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图纸要求,已签发钢筋制作和安装任务单,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钢筋制作安装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2、钢筋加工机械已安装检修完毕,并试车运转可以使用。
3、模板已全部或部分安装好,并支撑牢固,办好预检;模内木屑及垃圾杂物已清理干净,板缝已堵严密。
4、加工好的钢筋已运进现场,并按施工平面图中确定的位置,按型号、规格、部位、编号分别设垫木整齐堆放。
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2、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交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本工程所有的箍筋弯钩应为135o。
3、在焊好的柱主钢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宜用缠扣绑扎。
4、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o,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箍筋直径,下同)。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5、根据弹好的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对不符合要求的预留筋必须进行处理。对伸出的预留筋进行处理,将钢筋上的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扫干净。对基层混凝土表面松散不实之处进行清除,清理干净并湿润。
6、配合钢筋绑扎安装的脚手架已搭设。
四、施工操作工艺
(一)柱子的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竖向受力钢筋焊接→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3、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梁的受拉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0mm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小于20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结头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10d,接头不宜设在梁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各种连接方式的接头区段长度和同一区段接头百分率应符合GB50204-2002的规定。
工程名称
X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
交底编号
02
交底部位
办公楼、宿舍、食堂主体结构
分部工程名称
主体结构
交底提要
本技术交底按照施工规范及图纸进行交底,各施工班组人员必须严格按此Baidu Nhomakorabea术交底施工
交底内容:
01、钢筋制作与安装
一、材料要求
1、钢筋
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好,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向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
2、暗柱采用电渣压力焊向上接入,焊前检查钢筋的接头,包括是否弯折、表面锈斑、离地尺寸(50MM)等。注意接头位置,注意在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比,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的规定时,必须调节接头的位置后才能施焊。焊好的钢筋必须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竖筋、横筋设在里面或设在外面应按设计要求。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3、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的绑扎接头上下、内外都应错开。在钢筋外皮及时绑扎垫块或塑料卡,以控制保护层厚度。
4、墙配有双排钢筋,在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撑铁,成梅花布置,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
2、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再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注意在施工的过程中短方向的受力筋放在下部,长方向的受力筋放在上部。
5、框架梁中的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6、柱筋控制保护层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成梅花形状形式,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二)剪力墙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立2~4根竖筋与搭接筋绑牢→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
钢筋。
1、一般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连接,划好水平筋间距,然后在下部及中部绑两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划下竖筋间距,接着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
2、铁丝
钢丝采用20~22号镀锌铁丝或绑扎钢筋专用火烧丝,铁丝不得有锈蚀和过硬情况。
3、其他
水泥砂浆垫块、花岗石厚度等于保护层;塑料卡、或Ф6~10㎜铁马镫等,焊剂等。
二、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
调直机、切断机、变曲成型机、对焊机、点焊机、手工电渣压力焊设备等。
2、主要工具
钢丝刷、工作台、手摇板、卡盘、钢筋板子、各种起拱板子、小撬杠、骨架绑扎架、钢筋钩、滑轮、夹具、粉笔和管钳等。
5、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均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6、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必须支承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
7、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
(四)板钢筋绑扎
施工工艺:
清理模板 模板上画线 绑板受力筋 绑负弯矩钢筋
1、绑扎前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
5、墙横向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墙模板合模后,必须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一次修整,在连接处绑一道临时定位横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有人随时检查和修整,以保证竖筋位置正确。
(三)梁钢筋绑扎
1、模外绑扎: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柑上画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柑落骨架于模板内
三、作业条件
1、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图纸要求,已签发钢筋制作和安装任务单,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钢筋制作安装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2、钢筋加工机械已安装检修完毕,并试车运转可以使用。
3、模板已全部或部分安装好,并支撑牢固,办好预检;模内木屑及垃圾杂物已清理干净,板缝已堵严密。
4、加工好的钢筋已运进现场,并按施工平面图中确定的位置,按型号、规格、部位、编号分别设垫木整齐堆放。
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2、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交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本工程所有的箍筋弯钩应为135o。
3、在焊好的柱主钢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宜用缠扣绑扎。
4、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o,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箍筋直径,下同)。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5、根据弹好的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对不符合要求的预留筋必须进行处理。对伸出的预留筋进行处理,将钢筋上的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扫干净。对基层混凝土表面松散不实之处进行清除,清理干净并湿润。
6、配合钢筋绑扎安装的脚手架已搭设。
四、施工操作工艺
(一)柱子的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竖向受力钢筋焊接→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3、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梁的受拉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0mm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小于20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结头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10d,接头不宜设在梁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各种连接方式的接头区段长度和同一区段接头百分率应符合GB50204-2002的规定。
工程名称
X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
交底编号
02
交底部位
办公楼、宿舍、食堂主体结构
分部工程名称
主体结构
交底提要
本技术交底按照施工规范及图纸进行交底,各施工班组人员必须严格按此Baidu Nhomakorabea术交底施工
交底内容:
01、钢筋制作与安装
一、材料要求
1、钢筋
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好,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向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
2、暗柱采用电渣压力焊向上接入,焊前检查钢筋的接头,包括是否弯折、表面锈斑、离地尺寸(50MM)等。注意接头位置,注意在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比,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的规定时,必须调节接头的位置后才能施焊。焊好的钢筋必须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竖筋、横筋设在里面或设在外面应按设计要求。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3、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的绑扎接头上下、内外都应错开。在钢筋外皮及时绑扎垫块或塑料卡,以控制保护层厚度。
4、墙配有双排钢筋,在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撑铁,成梅花布置,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
2、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再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注意在施工的过程中短方向的受力筋放在下部,长方向的受力筋放在上部。
5、框架梁中的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6、柱筋控制保护层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成梅花形状形式,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二)剪力墙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立2~4根竖筋与搭接筋绑牢→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
钢筋。
1、一般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连接,划好水平筋间距,然后在下部及中部绑两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划下竖筋间距,接着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
2、铁丝
钢丝采用20~22号镀锌铁丝或绑扎钢筋专用火烧丝,铁丝不得有锈蚀和过硬情况。
3、其他
水泥砂浆垫块、花岗石厚度等于保护层;塑料卡、或Ф6~10㎜铁马镫等,焊剂等。
二、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
调直机、切断机、变曲成型机、对焊机、点焊机、手工电渣压力焊设备等。
2、主要工具
钢丝刷、工作台、手摇板、卡盘、钢筋板子、各种起拱板子、小撬杠、骨架绑扎架、钢筋钩、滑轮、夹具、粉笔和管钳等。
5、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均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6、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必须支承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
7、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