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项目一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一、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二)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性及监测规范确定监测内容, 监测项目和监测测点的布置应能够比较全面反映监测的工 作状态。
监测内容 基坑围护桩(墙)、坑边建筑物、地表等
监测项目 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内力、建筑物位移等
项目一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一、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监测测点的布置
1次 /2d
1次 /1d
2次 /1d
2次 /1d
1次 /1d
1次 /2d
1次/3d
1000
500

目 每25m布置一处,每边不宜
4
周边地表竖 向位移
水准仪
少于3个垂直基坑边向外每4 米布置一个,二级放坡坡顶
1次 /2d
1次 /1d
2次 /1d
2次 /1d
1次 /1d
1次 /2d
1次/3d
25
处应设一处
项目一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CONTENTS 目录
任务一 基坑施工监测基本知识
任务二 巡视检查
任务三 围护桩(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任务四 围护桩(墙)顶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任务五 围护桩(墙)内力监测
任务六 支撑轴力监测
任务七 土层锚杆轴力监测
任务八 地表沉降监测
项目一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CONTENTS 目录
每25m布置一处,基坑内每
5
坑底隆起 (回弹)
回弹监测标
处设3个观测点 基坑中间、距坑宽度4分点
1次 /2d
1次 /1d
2次 /1d
2次 /1d
1次 /1d
1次 /2d
1次/3d
25
2
处及特征变形点处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围护桩(墙)内力监测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围护桩(墙)内力监测
➢⑵ 连接监测传感器的电缆线需要金属屏蔽线, 减少外界因素对信号的干扰。
➢⑶ 由于地下工程的特殊性,选择监测传感器的 量程时应比最大设计值大50%~100%。
➢⑷ 直接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出来的轴力值和弯矩 值,有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支护结构的受力状 态,应对计算公式中未能考虑的结构温度变化、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围护桩墙内力监测 基本知识
一、基坑内力认识
二、监测目的
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围护桩墙的弯矩及轴 力,
判定最大弯矩、轴力是否超过设计值,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
稳定。
围护桩墙内力监测 数据处理及分析
钢筋应力计算
➢1.钢筋计的监测应力
➢(1)钢弦式
i K1i f 2 f02
6.监测记录
围护桩墙内力监测 钢筋计的布设及监测
一、监测仪器及原理
➢结构内力监测采用钢筋计。
钢弦式钢筋计
电阻应变式钢筋计
工程 中最 常用
➢应变式钢筋计 ➢可与主筋串联,也可与主筋保持平行, ➢绑扎或点焊在箍筋上, ➢但传感器两边的钢筋长度应不小于35d, ➢以备有足够的锚固长度来传递黏结应力。
➢(2)应变式
i K2i ( 0 )
2.弯矩计算
Mc
Ec Es
1
2 d
Ic
➢3.轴计算
Nc
S
Ec Es
AC
AS
➢4.安全判别条件
➢(1)弯矩安全判别条件 ➢ 弯矩安全判别公式为
i f y
f
' y
Mc M
➢5. 监测注意事项
➢⑴ 无论哪一种监测传感器,在埋设前都应进行 严格标定,并观察其埋设后至开挖前的稳定性, 一般以开挖前的监测值作为初始值。

土木工程知识点-怎样监测建筑施工深基坑水平、竖向位移?监测频率是怎样的?

土木工程知识点-怎样监测建筑施工深基坑水平、竖向位移?监测频率是怎样的?

土木工程知识点-怎样监测建筑施工深基坑水平、竖向位移?监测频率是怎样的?一、监测方法1、竖向位移观测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

坑底隆起(回弹)宜通过设置回弹监测标, 采用几何水准并配合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进行监测, 传递高程的金属杆或钢尺等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等项修正。

围护墙(边坡)顶部、立柱、基坑周边地表、管线和邻近建筑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按下表确定。

竖向位移监测精度(mm)(表格出自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水平位移观测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 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 采用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当测点与基坑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 可采用GNSS 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基坑围护墙(边坡)顶部、基坑周边管线、邻近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水平位移报警值按下表确定。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表格出自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3、其他监测支护结构内力可采用安装在结构内部或表面的应变计或应力计进行量测。

混凝土构件可采用钢筋应力计或混凝土应变计进行量测;钢构件可采用轴力计或应变计等量测。

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宜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 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

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0.25mm/m, 分辨率不宜低于0.02mm/500mm。

建筑倾斜观测应根据现场观测条件和要求, 选用投点法、前方交会法、激光铅直仪法、垂吊法、倾斜仪法和差异沉降法等方法。

裂缝监测应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 必要时尚应监测裂缝深度。

裂缝监测可采用以下方法:裂缝宽度监测宜在裂缝两侧贴埋标志, 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也可用裂缝计、粘贴安装千分表量测或摄影量测等;裂缝长度监测宜采用直接测量法。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指的是围护墙在土体作用力的影响下,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现象。

围护墙是指用于抵抗土体侧压力和保护后方土体的结构。

深层水平位移是围护墙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对围护墙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的控制。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的发生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土体侧压力、土壤的力学性质、围护墙的结构形式与材料特性等因素。

首先,土体侧压力是导致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土体侧压力是由土壤重力和土体内部的水分压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土壤水分压力会导致土体侧压力的增加,使土体对围护墙产生更大的水平推力,从而引起围护墙的位移。

其次,土壤的力学性质也会影响围护墙的深层水平位移。

土壤的物理性质、水分含量、密实度等因素都会对土体侧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粘性土因其黏粘性能较强,容易形成塑性流动导致围护墙位移;而砂土由于其内摩擦角较大,相对比较稳定,但在水分含量过高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位移。

另外,围护墙的结构形式与材料特性也对深层水平位移产生影响。

围护墙分为刚性围护墙和柔性围护墙两种形式,刚性围护墙由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结构较为坚固,对水平推力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而柔性围护墙一般由深层挖孔桩、橡胶挤压阻力桩等形式构成,结构相对较为灵活,但对水平推力的承载能力较弱。

围护墙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也会影响深层水平位移的产生,材料强度较低或柔软度较高的围护墙容易产生位移。

为了有效控制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针对土体侧压力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的排水措施降低土壤水分压力,以减轻围护墙所受水平推力。

其次,选择合适的围护墙结构形式和材料,提高围护墙的承载能力和位移抗力。

此外,还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背挡墙、加固土体支护等方法来增加围护墙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是围护墙工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土体侧压力、土壤力学性质、围护墙结构与材料等因素都会对深层水平位移产生影响。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数据处理及分析PPT资料优秀版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数据处理及分析PPT资料优秀版
将测斜管分成n个测段,每个测段的长度为Li(500~1000mm)),在某一深度位置上所测得的是两对导论之间的倾角,通过计算可
得到每一区段的变形△i,计算公式为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数据处理及分析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数据处理及分析
自下而上累计即可得到某高度处的水平位移值。
△i= Li sinθi
的变形△i,计算公式为 得到每一区段的变形△i,计算公式为
将测斜管分成n个测段,每个测段的长度为Li(500~1000mm)),在某一深度位置上所测得的是两对导论之间的倾角,通过计算可
得到每一区段的变形△i,计算公式为
△i= Li sinθi △i= Li sinθi
△i= Li sinθi
➢自下而上累计即可得到某高度处的水平位移值。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数据处理及分析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 测 数据处理及分析
主讲教师 贾良
五、资料整理
五、资料整理
➢1.记录表填写
➢2.水平位移计算 △i= Li sinθi
将测斜管分成n个测段,每个测段的长度为Li(500~1000mm)),在某一深度位置上所测得的是两对导论之间的倾角,通过计算可
得自到下每 而一上区累段计的即变可形得△到➢某i,将高计度算测处公的式斜水为平管位移分值。成n个测段,每个测段的长度为Li
3.测斜曲线绘制 将测斜管分成n个测段,每个测段的长度为Li(500~1000mm)),在某一深度位置上所测得的是两对导论之间的倾角,通过计算可
得到每一区段的变形△i,计算公式为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数据处理及分析
➢以位移为横轴(单 △i= Li sinθi
△i= Li sinθi

围护桩墙顶面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

围护桩墙顶面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

围护桩(墙)顶面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闵科峰(南京新华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日蠢要】目前情况下,深基坑围护桩㈤顶面水平位移监测的技术方法较多,但大多实用性不强,着重介绍一种水平位移测试方法~综合控制线偏离法。

通过对该方法理论的叙述、现场的操作使用和内业数据处理,作者认为该方法既能保证精度,又不使外业工作量加大,而且鲐自视条件限制较小,.-Q-操,4/F性较强。

巨键词】综合控制线偏离法;围护桩(培);顶面水平位移;监测围护桩(墙)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是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的一项基本内容。

通过围护桩(墙)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可以掌握围护桩(墙)在基坑挖土施工过程中,围护桩(墙)顶面的水平位移情况,用于同设计比较,分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围护桩(墙)顶面水平位移测试一般选用精度为级的经纬仪。

监测设计的技术依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城市测羹规范》(G J J8—8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 J/T}_97)、<工程测量规范》(G B50026__93)。

平面位移测试精度设计一般为:平面位移最弱点观测中误差M(平均)为2.1m m:平面位移最弱点观测变形量中误差M (变)为3m m。

1测点布置和埋设围护桩(墙)顶面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沿其结构体延伸方向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点间距宣为1O一15m。

水平位移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数,水平位移监测应在基坑开挖当日起实施。

水平位移观测点可以用测量道钉,道钉当中刻有“十”字标志,埋设在围护桩(墙)顶面的冠梁上。

2测试方法平面位移测定方法较多,有准直法,控制线偏离法,小三角法,交会法等。

上述这些方法,有的精度较高,但外业工作量大;有的工作量小,但测量精度难以达到,而且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测点在施工现场内,易受堆物和设备放置等影响,不通视情况经常发生,影响观测。

下面介绍一种水平测试方法,既能保证测试精度,又不使外业工作量加大,而且受通视条件限制较小,称综合控制线偏离法。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围护桩(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围护桩(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基坑为直线边的水平位移的监测。
视准线法监测示意图 A,B为基坑两端的工作基点;a,b,c,d为位移监测点
➢3.小角度法
➢适用范围
– 适用于观测点零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
➢量测方法
– 在离基坑两倍开挖深度距离的地方,选设测站A,若测站 至观测点T的距离为S,则在不小于2S的范围之外,选设 后方向点A’。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β角,一般测2~4测 回,并测量测站点A到观测点T的距离,
观测方法
➢直接测量法 ➢视准线法 ➢小角度法 ➢控制网法 ➢极坐标法
➢1.直接丈量法
➢适用范围
– 直接丈量法适用于边长不大于50m的小型基坑。
➢钢尺的要求
– 钢尺鉴定时的拉力(49N)并记录现场气温,对距离进行 温度修正。
➢相对位移
– 将测量结果与初始值相比较,其差值即为测点间的相对位 移。
➢2.视准线法
基坑
A'
A
T
>>22S S

SS
小角度法观测示意图
位移量的确定公式
T S
Δβ——β角的变化量(); ρ——换算常数,ρ=3600*180/π=206265; S——测站至观测点的距离(mm)。
任务三 围护桩墙顶部位移监测 控制点布设
三、测点布设
测点的分类
➢基准点、 ➢工作基点、 ➢变形监测点,
其中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均为变形监测的控制 点。
➢基准点
➢基准点用于检查和恢复工作基点的可靠性, 一般埋设于距基坑开挖深度3~5倍范围以外 的稳定位置。用冲击钻钻孔,清水冲洗干净, 并灌入水泥浆,插入直径不小于22mm的螺 纹钢筋,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0m,钢筋顶部 锯十字小槽并涂防锈漆做标记。基准点应尽 可能长期保护,稳定不动。

实训项目2-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表

实训项目2-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表

班级小组成员实训项目1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知识目标:小组学生能正确使用测斜仪,熟悉规范中基坑桩墙测斜的规定,掌握测斜仪的监测方法。

能力目标:能对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进行监测;编制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报告。

一、使用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测斜仪。

二、监测内容、要求与方法1.测斜仪的使用学会测斜仪连接、测度,以及水平位移值的角度转换。

2.地下水位监测(1)测斜仪每隔3~6个月标定一次;(2)初始值是在开挖前的3~5d内重复监测2~3次,处于稳定状态后,将其作为初始值;(3)正式测定。

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500mm或1000mm测读一次,做好记录,每次测量时,应将探头稳定在某一位置上后再开始读数。

待探头提升至管口处即完成一遍测量;(4)重复测定。

将探头旋转180度插入同一对导槽,测点在同一位置上的两个读数应数字接近、符号相反,记录数据。

3.编制测斜仪监测报告三、基坑测斜监测报告小组学生完成以下任务,自编监测报告,并要求进行数据分析,给出结论。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表工程名称:孔号:时间:监测单位孔深: m 日期:本次变化(mm)累计变化(mm)位移曲线图深度m 初始值上次偏移(mm)本次偏移(mm) 正值为面向基坑方向位移偏移值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记录:复核:四、教师对学员的评价。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原理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原理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原理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别担心,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我会尽量把它讲得轻松有趣。

其实,它就像我们平时关注的地基情况,只不过是给那些“扎根”在地下的桩子们装上了“监控器”,让它们能够“说话”。

那么,什么是桩体呢?简单来说,桩体就是用来支撑建筑物的那些长长的“柱子”。

它们就像一根根蜡烛,插在土里,支撑着我们心爱的家、办公楼,还有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2. 深层水平位移的意义2.1 监测的重要性说到深层水平位移,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走在路上,发现旁边的墙面有些歪了,或者地面有点凹,心里肯定会咯噔一下。

对吧?这可不是小事,稍有不慎,整个建筑就可能面临危险。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就像给建筑装上了“健康监测仪”,时刻关注着它们的“身体状况”。

如果一旦发现桩体在地下“扭动”,立刻就能采取措施,避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悲剧发生。

2.2 常用监测方法那么,这种监测是怎么进行的呢?其实有几种方法,比如说“倾斜计”,听起来就像是个高科技玩意儿,其实就是个能测量角度变化的工具。

它会在桩体上安个小装置,像是在给桩体安装“眼镜”,让它看得更清楚。

还有“水准测量”,简单来说就是用水准仪测量桩体的高低,看看有没有下沉的趋势。

你想,谁不想随时知道自家房子有没有“长高”或者“变矮”呢?3. 监测原理的趣味解读3.1 监测原理说到监测原理,咱们可以把它比喻成一场“追踪游戏”。

想象一下,桩体就像一位在地下偷偷行动的“特工”,而监测设备就是它的“伙伴”,随时关注着它的动态。

通过各种传感器,这些设备可以“听到”桩体的“心跳”,记录下它们的每一次“移动”。

就像我们用手机追踪运动步数一样,桩体的每一次微小变化都不会被遗漏。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接下来,数据处理就像是为这场游戏总结经验。

通过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工程师们可以判断出桩体是不是在进行不正常的“舞蹈”。

浅谈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浅谈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浅谈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常用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全站仪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和计算位移量的方法。

关键词:水平位移极坐标法基准线法前方交会法中误差一、引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受地质、地下水、周边环境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施工带来的难度及风险也越来越大。

为了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避免人员伤亡和和事故发生,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保障服务,基坑监测已成为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受到了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方高度的重视。

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比较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基准线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是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具有简便、高效、精度可靠等特点,本文将重点介绍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

二、常用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简介2.1 基准线法(测小角法)基准线法就是在基坑外建立工作基点,两个工作基点可以确定一条基准线,然后将监测点尽量设置在基准在线,通过高精度经纬仪测定监测点与基准线间的微小角度变化,从而计算位移量。

2.2 前方交会法利用施工场地内的两个工作基点分别架设全站仪或经纬仪观测监测点,通过解算三角形的方法计算监测点坐标,从而计算出水平位移量。

2.3 极坐标法在一个工作基点上加架设高精度全站仪,另一个工作基点为后视点,通过观点角度和距离测定监测点坐标,通过每次观测坐标值与初始值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水平变化量。

三、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方法3.1 工作基点的布设因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工作基点的选定应考虑点位的安全、稳定,受施工影响较小的地方。

布设2-4个带有强制对中观测墩,观测墩地上高度为1.2-1.3米,地下部分深度就大于1.2米,互相通视或组成三角形,方便检核。

3.2 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基坑冠梁、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固定、不易破坏、设置方便的地方,基坑围护桩顶每20米布设1点,有水平横撑时测点尽量设置在两水平横撑跨中位置。

深层水平位移检测项目培训ppt17页

深层水平位移检测项目培训ppt17页


3 测斜管埋设-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埋设
测斜管绑扎图
测斜管安设大样图
3 测斜管埋设-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埋设
测斜管绑扎图
测斜管绑扎图
3 测斜管埋设-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埋设
钻孔要求定位准确,倾斜度小于1度,钻孔直径与测斜管匹配(比测斜管略大)。由于 在软土中钻孔易发生塌孔、缩孔等问题,需要采用泥浆钻进,条件许可时采用下套管 跟进,以保证不塌孔,确保测斜管能顺利下入孔内。 测斜管选取ABS塑料或PVC材质;测斜管外径Φ70mm,内径Φ60mm。测斜管绑扎固定在 成型钢筋笼内侧通长的主筋上,在围护结构吊装下放前绑扎完成。测斜管长度应根据 围护结构深度确定,相邻节应对接良好、紧密无缝隙, 内壁导向凹槽顺畅;相邻管接头三重防护(螺丝紧固,密封胶密封,胶带保护), 螺丝长度不得穿透测斜管内壁;底部应采用尖端橡胶材质堵头封堵,并包裹密封。测 斜管通长应确保垂直,避免纵向扭转。
4 观测方法
测斜仪探头必须经过率定,数据采集仪、电缆等应预先检查合格。应同一个人, 同一仪器观测同一测斜孔,且应将电缆放置在同一槽口处观测。每次观测时,应先将 探头放入孔中一段时间,以消除温差影响(特别是在夏天和冬天)。应从管道自下而 上进行,一般每隔 50cm 为一个测点,同一方向的观测应正反测试,将 测点的误差 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保证每次提拉时严格对准电缆标尺或标记。同一轴线正反向读 数偏差不得大于规定要求,偏差过大时应进行复测,仍过大时应 寻找原因并及时纠 正。观测时及时做好记录或储存好数据,检查合格后方可收线,否则要分析原因并及 时纠正。观测时应同时测量测斜管孔口高程。
深层水平位移测点
测斜仪
2 工作原理
在土体或桩体中预埋一根能随土体或桩体协调变形的测斜管,首先,必须 设定好基准点,围护桩桩体变形观测的基准点一般设在测斜管的底部。当土体 或桩体发生变形后,整个测斜管随之产生倾斜。将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底部, 提升电缆使测斜探头沿测斜管导槽滑动,自下而上每隔0.5m距离逐点量测每个 测点相对于铅重线的偏斜。当被测土体或桩体产生变形时,测斜管轴线产生挠 度,用测斜仪确定测斜管轴线各段的倾角,便可计算出桩体的水平位移。设基 准点为O点,坐标为(X0,Y0),测斜管轴线各测点的平面坐标由下列两式确 定: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基本知识.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基本知识.

3.测读仪
与测斜探头配套的读数仪, 数字显示为倾斜角或其正弦值。
4.电缆。
作用有: (1)向探头供电; (2)给读数仪传递量测信息; (3)作为量测探头所在位置距孔口的深度尺; (4)提升和下放探头的绳索。要求电缆具有很高的 防水性能和一定的不可伸缩性。
四、量测方法
量测方法
测斜管在基坑开挖前埋设于围护桩墙和土体内; 测斜管内设有导槽, 测量时,将测斜探头沿管内导槽插入测斜管内, 并由电缆线将测斜管的倾斜角或其正弦值显示在测 读仪上,即可获得桩墙轴线的水平位移。
仪器各部分组成及性能
1.测斜管
由塑料(PVC)或铝合金材料制成,管长分为2m和 4m两种,管段间用外包接头管连接,管内设有四条 相互垂直的凹形导槽,管径有60mm、70mm、 90mm等多种规格。
2.测斜探头
它是倾角传感元件,为细长金属鱼雷状,上下两端 有两对轮子,上端有与测读仪连接的绝缘量测电缆。
一、监测目的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基本知识
获知桩墙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及桩墙身最大水平 位移, 判定基坑的稳定程度, 调整基坑支护与开挖参数, 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二、监测仪器
二、监测仪器
采用测斜仪 测斜仪由测斜管、测斜探头、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测点布设与量测方法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测点布设与量测方法

任务二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测点布设与量测方法
1 量测仪器
测斜仪
2 测点布设
围护桩体测斜孔布设原则和围护桩顶垂直位移测点布设原则一致,并与之一一对应,紧靠桩顶位移监测点。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个监测孔。

3 埋设方法
测斜管埋设分绑扎埋设和钻孔埋设两种方式。

以绑扎埋设为例,在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上绑扎Φ70mm测斜管,钢筋笼入孔后浇筑混凝土,见图1。

图1 围护桩体测斜管安装示意图
4 量测方法
采用全自动测斜仪进行读测,测头的高轮对准施工隔堤方向,作为测试的正方向,测斜仪探头沿测斜管垂至于测量面的导槽缓缓沉至孔底,在恒温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以0.5m为间隔,逐段测出该方向上的位移;转换测斜仪探头180°再测一次,同一测点的误差不应超过0.1mm,并保证每次观测的测点在同一高程;在埋设初期,连续测读数次待数据稳定后,确定初始值。

同时观测临近的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的位移值,作为测斜管管口位移值。

深层水平位移计算方法:采用管口为起算点,围护桩体水平位移采用由上向下叠加推算各点的位移值。

5 监测报表
表1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报表
表1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报表。

围护桩_墙_顶面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

围护桩_墙_顶面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

围护桩 (墙) 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是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的一 项基本内容。通过围护桩 (墙) 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可以掌握围护桩 (墙) 在基坑挖土施工过程中,围护桩 (墙) 顶面的水平位移情况,用 于同设计比较,分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围护桩 (墙) 顶面水平位移测试一般选用精度为级的经纬仪。监 测设计的技术依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GJ J 8— 85)、《建 筑 变 形 测 量 规 范》(J GJ /T8—97)、《工 程 测 量 规 范》 (GB50026—93)。平面位移测试精度设计一般为:平面位移最弱点观 测中误差 M (平均) 为 2.1m m;平面位移最弱点观测变形量中误差 M (变) 为 3m m。
δp1=
ab c
sinα
(2)
这里当 P1 点发生位移时,由于 a、b 变动的数量级与原长度比可以 忽略不计,c 又固定不变,故均按常数处理,上式 (2) 可写成:
δp1=K*s inα
(3)
130 2009 年 7 月 ( 上 )
1 测点布置和埋设 围护桩 (墙) 顶面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沿其结构体延伸方向布设, 水平位移观测点间距 宜为 10~ 15m。水平位移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数,水平 位移监测应在基坑开挖当日起实施。水平位移观测点可以用测量道钉, 道钉当中刻有“十”字标志,埋设在围护桩 (墙) 顶面的冠梁上。 2 测试方法 平面位移测定方法较多,有准直法,控制线偏离法,小三角法, 交会法等。上述这些方法,有的精度较高,但外业工作量大;有的工作 量小,但测量精度难以达到,而且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测点在施工现场 内,易受堆物和设备放置等影响,不通视情况经常发生,影响观测。下 面介绍一种水平测试方法,既能保证测试精度,又不使外业工作量加 大,而且受通视条件限制较小,称综合控制线偏离法。测试方法简介如 下: P1、P2、……Pn— ——水平位移观测点; A、B— ——基坑外不受挖土施工变形影响的固定点,可选取建筑物 或构筑物的边角线等; a、b、c— ——为△Ap1B 各边的长度,a、b 通过丈量取得,c 根据余 弦定理求出,即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是指在支护桩深层支护过程中,支护桩
的水平位移量。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是支护桩深层支护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支护桩深层支护的效果。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采
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支护桩的水平位移量。

激光测距仪可以准确测
量支护桩的水平位移量,并且可以在支护桩深层支护过程中实时
监测支护桩的水平位移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测量仪来测量支护桩
的水平位移量。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测量仪可以准确测量支护桩
的水平位移量,并且可以在支护桩深层支护过程中实时监测支护
桩的水平位移量。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的测量结果可以为支护桩深层支护的设
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从而确保支护桩深层支护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是支护桩深层支护的重要指标,
可以为支护桩深层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从而确保支
护桩深层支护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在支护桩深层支护过程中,应该重视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的测量,以确保支护桩深层支护的
质量和安全性。

基坑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技术要点

基坑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技术要点

基坑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技术要点摘要:桩体水平位移是围护桩机构基坑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管预埋、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各个环节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采取一系列有效控制措施后,可有效提高桩体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使桩体水平位移监测过程更加规划化、标椎化,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更加真是可靠。

关键词:基坑;桩体水平位移;测斜仪;测斜管;数据修正[中图分类号]:TU196.4 文献标识码:A为确保基坑开挖期间自身结构的稳定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制定了技术规范,要求对基坑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基坑监测项众多,桩体水平位移是最直观反应基坑变形情况的测项。

在基坑监测中,如何保证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则显得十分重要。

为提高监测精度,国内众多学者对桩体水平位移监测各方面进行了研究。

何钦等通过对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的优势进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人工和自动化监测协调发展的工作模式[1];许锋等对膨胀性地层基坑桩体水平位移进行研究,得出了桩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和施工建议[2];张子真等对固定式测斜仪在基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3]。

刘猛等对基坑变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4]。

综上所述,在桩体水平位移监测工作中,监测频率、地质条件、仪器设备、温度等众多影响因素均会对监测结果造成不同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管埋设、仪器设备、频率及周期、数据采集、安全巡视、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反馈、项目管理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控制措施。

1.监测目的及原理1)监测目的:随着基坑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桩在外部作用力下发生变形,通过对桩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可及时了解基坑安全状况,当桩体变形过大时,可及时通知参建采取加必要措施,控制变形速率,避免基坑安全事故发生。

将桩体变形结果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可为设计单位验证和优化调整设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总结

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总结

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总结一、前言。

嗨,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唠唠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这事儿。

就像给建筑物的“地下保镖”做个体检,看看它们有没有好好站岗,有没有被周围的压力挤得“站不稳”。

这可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呢,就像我们得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一样。

二、监测目的。

为啥要做这个监测呢?简单来说,就是要知道围护桩在地下到底有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那样“规规矩矩”的。

要是它水平方向跑得太偏了,那就可能导致地面塌陷、旁边的建筑物跟着倒霉,那可就“闯大祸”了。

所以通过监测,我们就能提前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就像提前发现身体有点小毛病,赶紧治,别让它发展成大病。

三、监测方法。

1. 仪器设备。

我们用的那些仪器啊,就像是给围护桩看病的“小医生”。

有专门的测斜仪,这家伙可灵敏了,能精确地测出围护桩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情况。

就好比医生用听诊器能听出身体里的各种声音一样,测斜仪能感知到围护桩在地下的微小变化。

2. 测量原理。

这测量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是把测斜仪放进预先埋在围护桩里的测斜管里,测斜仪能感知到不同深度的倾斜角度,然后根据三角函数这些数学魔法,就能算出水平位移了。

这就像是根据地图上的角度和距离关系,找到我们想去的地方一样。

四、监测结果。

1. 整体趋势。

在监测过程中啊,我们发现大部分围护桩的深层水平位移还是比较正常的。

就像大多数人身体都还比较健康,偶尔有点小波动。

不过呢,也有几个地方的围护桩有点调皮,水平位移有点大。

这就像身体里有几个小零件有点小毛病,得重点关注。

2. 典型部位分析。

比如说在靠近某个大型机械设备施工的地方,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就明显比其他地方大。

这就好比在嘈杂的工厂里,人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一样。

那机器施工的震动和压力,就给围护桩造成了比较大的干扰,让它有点“站不住脚”了。

还有在靠近地下水位变化比较大的区域,围护桩也有点不安分,水平位移也有波动。

这就像在潮湿的环境里,东西容易受潮变形一样。

五、结论与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测读仪
与测斜探头配套的读数仪, 数字显示为倾斜角或其正弦值。
4.电缆。
作用有: (1)向探头供电; (2)给读数仪传递量测信息; (3)作为量测探头所在位置距孔口的深度尺; (4)提升和下放探头的绳索。要求电缆具有很高的 防水性能和一定的不可伸缩性。
四、量测方法
量测方法
一、监测目的
任务四 围护桩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基本知识
获知桩墙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及桩墙身最大水平 位移, 判定基坑的稳定程度, 调整基坑支护与开挖参数, 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二、监测仪器
二、监测仪器
采用测斜仪 测斜仪由测斜管、测斜探头、数字式测读仪及 电缆四部分组成。
三、仪器组成
仪器各部分组成及性能
1.测斜管
由塑料(PVC)或铝合金材料制成,管长分为2m和 4m两种,管段间用外包接头管连接,管内设有四条 相互垂直的凹形导槽,管径有60mm、70mm、 90mm等多种规格。
2.测斜探头
它是倾角传感元件,为细长金属鱼雷状,上下两端 有两对轮子,上端有与测读仪连接的绝缘量测电缆。
测斜管在基坑开挖前埋设于围护桩墙和土体内; 测斜管内设有导槽, 测量时,将测斜探头沿管内导槽插入测斜管内, 并由电缆线将测斜管的倾斜角或其正弦值显示在测 读仪上,即可获得桩墙轴线的水平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