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内: ✓ 1981年中国水利电力部颁布《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 1983年成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 ✓ 1996年成立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
6.1.3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1) 目标和任务
➢ 目标: ➢ 保证电力系统的充裕度; ➢ 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 保证电力系统的完整性; ➢ 保证停电后系统迅速恢复运行。
特卡罗模拟法。
6.2.2 简单系统
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本质是计算服从一定概 率分布的两个随机变量(即发电容量和负荷需求) 之间的差值。这就是数学上的卷积概念。
6.2.2 简单系统
➢概率卷积
设两个随机变量X和Y具有下述离散概率密度函数:
p X Xi pi
p Y Yk pk
(i 1, , n)
对离散卷积,公式为:
nm
wk.baidu.com
max0, X i Yk pi pk
i1 k 1
即使X和Y是连续随机变量,他们的概率密度函 数也可离散化,以便于使用上式。
➢串联和并联网流法
串联系统:
1 1
2 2
→
se se
串联网络等效图
由串联网络的定义可得出如下关系:
U se U1 U 2 U1U 2
se 1 2
(k 1, , m)
则随机变量 Z X Y 的均值由下式计算:
nm
Z
X i Yk pi pk
i1 k 1
此即数学上的离散卷积概念
简单系统——概率卷积(续)
对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风险指标通常是在给定 条件下的Z的均值。例如,如果X代表负荷需求,Y代 表发电容量,则期望缺供电力为在给定X大于Y的条 件下的Z的均值。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 任务: ➢规划阶段:对未来电力系统和电能需求进行预测;收集设备 的技术经济数据;制定可靠性准则和设计标准,依据准则评估 系统性能,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选择优化方案。 ➢设计阶段:当遭受超过设计规程规定的大扰动时,不利影响 扩散的风险最小;应使系统有足够备用容量来限制扰动后果的 蔓延,避免停电范围扩大,保护运行人员免遭伤害,保护设备 免遭损坏。 ➢运行阶段:以便在可接受的风险度下建立和实施各种运行方 式,确定运行备用容量,安排计划检修,确定购入和售出电量, 确定互联系统的输送电力和电能量。
复杂系统(续)
状态枚举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是两种不同的选择系 统状态的主要方法。
两种方法的指标计算公式有不同的表达式,但这两 种方法中的系统分析是相同的,而且不依赖于系统状态 的选择方法。
6.2.3 复杂系统
对于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评估,主要有两类方法: 状态枚举和蒙特卡罗仿真,后者可分成序贯和非序 贯抽样方法。
对于复杂系统使用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 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的迭代过程实现可靠性评估:
1. 选择一个系统状态; 2. 分析系统状态,判断其是否是失效状态; 3. 计算失效状态的风险指标; 4. 修改累计指标。
2) 评估手段
3)
主要有4种:
➢ 建立可靠性评估模型
目前主要有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法(模拟法)
➢ 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
➢ 建立重大事故监测装置
➢ 区间分析
3)故障准则及故障严重性评估
故障认定准则
➢ 一旦发生下列情况,便认为系统处于各种故 障状态:负荷越界;频率越界;电压超过极 限;有功功率不足;无功功率不足,电压下 降;不可控的解列;连锁反应;电压崩溃; 频率崩溃;
故障严重性评估
➢ 进行可靠性预测时,应考虑所有可能的故障 模式,并对系统严重性作出评估。
6.2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数学基础
6.2.1概述 可靠性评估需要两个关键过程: 第一是选择系统状态并计算状态概率; 第二是针对选择的状态所引起的系统问题及其校
正措施进行分析。 系统选择主要有两种主要方法:状态枚举法和蒙
马尔可夫方程是以状态空间图为基础,也被称为状 态空间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所有状态及其相 互转移有着很清晰的图形表示;缺点是对大系统的 应用相当困难。对于由N个两状态(运行和停运)元 件组成的系统,其系统状态数为2N。当N较大时, 状态空间图的建立几乎是不可能的。
➢频率-持续时间法
频率-持续时间法是由状态频率和转移率计算频 率和持续时间的基本方法,尽管频率平衡的概念也可 用于建立极限状态概率的状态空间方程式,但可将其 看成马尔可夫方法的派生。
第六章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主要内容
6.1 概述 6.2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数学基础 6.3 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6.4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6.1 概述
6.1.1基本概念 ➢ 电力系统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
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供应电力和电能能 力的度量。包括充裕度和安全性两个方面。
Ase A1 A2
式中,A为可用率;U为不可用率; 为失效率。
并联系统:
1 1 2 2
简单系统——串联和并联网流法(续)
→
pe pe
并联网络等效图
由并联网络的定义可得出如下关系:
U pe U1U2
pe 1 2
Ape A1 A2 A1A2
式中,A为可用率;U为不可用率 为修复率。
➢马尔可夫方程
➢ 充裕度(adequancy,也称静态可靠性),是指 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给用户总的电力需求和总的电 能量的能力,同时考虑系统元件的计划停运及合理 的期望非计划停运。
➢ 安全性(security,也称动态可靠性),是指电力 系统承受突然发生的扰动的能力。
基本概念 (续)
➢ 电力系统可靠性可分成:发电系统可靠性(HL1)、 发输电系统可靠性(HL2)、输电系统可靠性、配 电系统可靠性及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可靠性;
第一层次 (HL1)
电力系统可 靠性评估
第二层次 (HL2)
第三层次 (HL3)
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可靠性评估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6.1.2发展过程
➢ 国外: ✓ 20世纪50年代,可靠性概念开始用于工业; ✓ 1968年美国电力可靠性协会(National 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NERC)成立; ✓ 1981年加上加拿大和墨西哥,北美电力可靠性协会 (NERC)成立; ✓ 1997、1998年NERC推出《规划标准》和《执行细则》 (电力系统可靠性执行标准); ✓ 西欧和俄罗斯也相继制定各自标准。
6.1.3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1) 目标和任务
➢ 目标: ➢ 保证电力系统的充裕度; ➢ 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 保证电力系统的完整性; ➢ 保证停电后系统迅速恢复运行。
特卡罗模拟法。
6.2.2 简单系统
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本质是计算服从一定概 率分布的两个随机变量(即发电容量和负荷需求) 之间的差值。这就是数学上的卷积概念。
6.2.2 简单系统
➢概率卷积
设两个随机变量X和Y具有下述离散概率密度函数:
p X Xi pi
p Y Yk pk
(i 1, , n)
对离散卷积,公式为:
nm
wk.baidu.com
max0, X i Yk pi pk
i1 k 1
即使X和Y是连续随机变量,他们的概率密度函 数也可离散化,以便于使用上式。
➢串联和并联网流法
串联系统:
1 1
2 2
→
se se
串联网络等效图
由串联网络的定义可得出如下关系:
U se U1 U 2 U1U 2
se 1 2
(k 1, , m)
则随机变量 Z X Y 的均值由下式计算:
nm
Z
X i Yk pi pk
i1 k 1
此即数学上的离散卷积概念
简单系统——概率卷积(续)
对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风险指标通常是在给定 条件下的Z的均值。例如,如果X代表负荷需求,Y代 表发电容量,则期望缺供电力为在给定X大于Y的条 件下的Z的均值。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 任务: ➢规划阶段:对未来电力系统和电能需求进行预测;收集设备 的技术经济数据;制定可靠性准则和设计标准,依据准则评估 系统性能,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选择优化方案。 ➢设计阶段:当遭受超过设计规程规定的大扰动时,不利影响 扩散的风险最小;应使系统有足够备用容量来限制扰动后果的 蔓延,避免停电范围扩大,保护运行人员免遭伤害,保护设备 免遭损坏。 ➢运行阶段:以便在可接受的风险度下建立和实施各种运行方 式,确定运行备用容量,安排计划检修,确定购入和售出电量, 确定互联系统的输送电力和电能量。
复杂系统(续)
状态枚举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是两种不同的选择系 统状态的主要方法。
两种方法的指标计算公式有不同的表达式,但这两 种方法中的系统分析是相同的,而且不依赖于系统状态 的选择方法。
6.2.3 复杂系统
对于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评估,主要有两类方法: 状态枚举和蒙特卡罗仿真,后者可分成序贯和非序 贯抽样方法。
对于复杂系统使用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 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的迭代过程实现可靠性评估:
1. 选择一个系统状态; 2. 分析系统状态,判断其是否是失效状态; 3. 计算失效状态的风险指标; 4. 修改累计指标。
2) 评估手段
3)
主要有4种:
➢ 建立可靠性评估模型
目前主要有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法(模拟法)
➢ 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
➢ 建立重大事故监测装置
➢ 区间分析
3)故障准则及故障严重性评估
故障认定准则
➢ 一旦发生下列情况,便认为系统处于各种故 障状态:负荷越界;频率越界;电压超过极 限;有功功率不足;无功功率不足,电压下 降;不可控的解列;连锁反应;电压崩溃; 频率崩溃;
故障严重性评估
➢ 进行可靠性预测时,应考虑所有可能的故障 模式,并对系统严重性作出评估。
6.2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数学基础
6.2.1概述 可靠性评估需要两个关键过程: 第一是选择系统状态并计算状态概率; 第二是针对选择的状态所引起的系统问题及其校
正措施进行分析。 系统选择主要有两种主要方法:状态枚举法和蒙
马尔可夫方程是以状态空间图为基础,也被称为状 态空间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所有状态及其相 互转移有着很清晰的图形表示;缺点是对大系统的 应用相当困难。对于由N个两状态(运行和停运)元 件组成的系统,其系统状态数为2N。当N较大时, 状态空间图的建立几乎是不可能的。
➢频率-持续时间法
频率-持续时间法是由状态频率和转移率计算频 率和持续时间的基本方法,尽管频率平衡的概念也可 用于建立极限状态概率的状态空间方程式,但可将其 看成马尔可夫方法的派生。
第六章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主要内容
6.1 概述 6.2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数学基础 6.3 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6.4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6.1 概述
6.1.1基本概念 ➢ 电力系统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
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供应电力和电能能 力的度量。包括充裕度和安全性两个方面。
Ase A1 A2
式中,A为可用率;U为不可用率; 为失效率。
并联系统:
1 1 2 2
简单系统——串联和并联网流法(续)
→
pe pe
并联网络等效图
由并联网络的定义可得出如下关系:
U pe U1U2
pe 1 2
Ape A1 A2 A1A2
式中,A为可用率;U为不可用率 为修复率。
➢马尔可夫方程
➢ 充裕度(adequancy,也称静态可靠性),是指 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给用户总的电力需求和总的电 能量的能力,同时考虑系统元件的计划停运及合理 的期望非计划停运。
➢ 安全性(security,也称动态可靠性),是指电力 系统承受突然发生的扰动的能力。
基本概念 (续)
➢ 电力系统可靠性可分成:发电系统可靠性(HL1)、 发输电系统可靠性(HL2)、输电系统可靠性、配 电系统可靠性及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可靠性;
第一层次 (HL1)
电力系统可 靠性评估
第二层次 (HL2)
第三层次 (HL3)
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可靠性评估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6.1.2发展过程
➢ 国外: ✓ 20世纪50年代,可靠性概念开始用于工业; ✓ 1968年美国电力可靠性协会(National 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NERC)成立; ✓ 1981年加上加拿大和墨西哥,北美电力可靠性协会 (NERC)成立; ✓ 1997、1998年NERC推出《规划标准》和《执行细则》 (电力系统可靠性执行标准); ✓ 西欧和俄罗斯也相继制定各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