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生态学-考试重点精品
《养殖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养殖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716e9a0722192e4436f621.png)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6)一、名词解释1.限制因子:。
2.临界氧量:3.拥挤效应:4.生态位:5.水呼吸:6.赤潮生物:7.内禀增长率:8.窒息点:9.营养级:10.生态学:11.生态系统:12.生态因子:13.生境:14.阈:15.生态幅:16.指示生物:17.种群:18.环境容纳量:19.生物群落:20.群落演替:21.库:22.积温:23.有效积温:24.生物群落:25.生态平衡:二、选择题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___ ____提出的。
A. Odum E.P.B. Haeckel E.C. ForelD. Tansley2.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_________。
A.指数式递减 B. 指数式递增 C. 不变 D.算术级数递减3.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__ _____。
A. B型 B. C型 C. A型 D.其它型4.以下呈C型存活曲线的生物是______。
A. 熊猫 B. 鲸鱼 C.鲤鱼 D.人5.以下哪种生物更倾向于K-对策者____ ___。
A.轮虫 B.枝角类 C. 桡足类 D. 原生动物6.海洋硬骨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 ____。
A. 等渗调节 B. 低渗调节C.高深调节D.随渗调节7.淡水硬骨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_ ___。
A. 等渗调节 B. 低渗调节C.高深调节D.随渗调节8.天然淡水温带湖泊中氧气的主要由___ ___消耗。
A.鱼类呼吸 B.逸散入空气 C.底栖生物呼吸 D.水呼吸9.林德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_____ ______。
A. 10% B. 10-20% C. 50%D. 15%10.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_____ _____。
A. 互利共生B. 原始合作C. 竞争D. 中性作用11.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 ______。
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
![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be89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4.png)
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水域生态学是研究水体中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哪项不属于水域生态学的研究范畴?A. 水体中的养殖生态学B. 水体中的食物链和营养循环C. 水体中的物种多样性保护D. 水体中的沉积物与污染物的分布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A. 洋流影响B. 过度施肥C. 废水排放D. 气候变化3. 碧藻水华是水域生态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碧藻水华产生的原因是:A. 水体酸碱度的改变B. 过量的光照和营养盐C. 水中的浮游动物过度捕食D. 外来生物入侵4. 比较河流和湖泊的特点,下列哪项不是二者之间的区别?A. 有无定向流动的水流B. 水体面积大小C. 周边环境的影响D. 生物特征的多样性5. 水域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是最主要的生态过程?A. 能量转换B. 物质循环C. 生物群落演替D. 生境破坏与修复二、填空题1. __________ 是指水体中溶解的氧气气体的浓度。
2. __________ 是指水体中各种溶解固体的总量。
3. 水体中的氮和磷是 __________ 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4. 生物群落的 __________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各种生物个体按照特定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5. 水体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通常由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组成。
三、简答题1. 解释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和专性。
2. 指出水体中藻类水华形成的原因,并讨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试述水体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及维持多样性的方法。
4. 说明水生生物与水体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5.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四、论述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际案例,撰写一篇文章,探讨水域生态学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 结构和排版一、引言介绍水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性,引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92fa1748d7c1c709a14562.png)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养殖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是研究养殖水域中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3.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限制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4.耐受性定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受限度的法则5.浮游昼夜垂直移动:无论是海洋或淡水水体中,都可以见到浮游生物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在水层上下往返游动的情况6.范霍夫定律:体温决定有机体的代谢强度,一般温度每升高10℃,化学过程的速率加快2-3倍。
即Q10=2-37.积温:生物特别是植物生长发育时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活周期8.周期性变性(季节变异):是指同一种浮游生物在一年不同的季节或经过若干个世代以后在形态上发生的变化9.贝格曼定律: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由于性成熟的延缓,动物可以活得更久些,故同类的恒温动物,在较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温热地区的个体,个体大有利于保存体温,个体小便于散热10.随渗生物(变渗生物):体液的化学成分和渗透压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海水的盐度高而稳定,并且各种离子的比例稳定且和生物体液相近,不需要复杂的调节机制和额外的能量消耗即可保持正常的体液浓度11.呼吸系数(呼吸熵、RQ):有机体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和所消耗的氧气量之比1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有机体的量13.阿利氏规律:每一物种都存在着最适的种群密度,并按照环境的具体条件而改变其最适密度,也就是说种群密度也是物种的适应特征之一14.r-选择:这类生物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环境所能负载的最高负荷量–K值。
一般保持在S型生长曲线的上升段。
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15.K-选择:它们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但一般扩散能力也较低16.生殖对策(繁殖策略):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保证种群延续的策略,是生态对策的一部分17.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18.竞争:指两个或多个种群当所需的环境资源或某种必需的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时所发生的相互关系19.物种多样性:指群落是哪些动植物组成的、组成群落的物种名录及各物种种群大小或数量,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衡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20.红树林生态系统:以红树林为主的生物群落与生境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21.鱼产力(鱼产潜力):指在水域中不投饵、不施肥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水域中天然饵料生物、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可以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22.渔获量:单位时间内从水域中捕获鱼类的总重量,又称鱼类捕捞量23.水华(水花、藻花):是指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物环境下,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导致某些藻类异常增殖,使水体呈现明显藻色,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的现象24.赤潮:是海洋或近岸海水养殖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而引起海水变色并使海洋动物受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25.生物入侵(生态入侵、生物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引入历史上该区域尚未出现过的物种,从而可能造成入侵地生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巨大变化二、名词解释或填空1.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2.饱和光强(饱和照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大甚至减弱而至于停止时的光照强度,称为饱和光强3.最适光强(最适照度):饱和光强的起点就是最适光强4.光补偿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时的光照强度叫该种植物的光补偿点5.窒息点(氧阈):动物在环境含氧量降低到较临界氧量更低的某个界限时开始死亡,这个界限为动物的窒息点6.群落演替:这种在一个区域内,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7.高斯原理: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8.共生现象:两个物种在一起生活,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不同,有的是对双方无害,更多的情况是对双方或其中一方有利,这种两个不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总称为共生现象9.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10.生态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改变。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affca13c77da26925c5b0e0.png)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2012.04.30)1养殖水域生态学:是研究水体中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2乔丹定律:鱼类一般生长在低温条件下趋向于脊椎增多和身体加大。
3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生态工程的目的就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g,1840) 提出的“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的观点,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也就是说,生物基本的必需物质随种类和不同情况而异,在稳定的情况下,其所能利用的量紧密地接近所需的最低限度时,就起到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
5耐受性定律亦称为谢尔福德耐性定律,是美国生态学家V.E. Shelford 于1913年提出的。
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作用,趋向这两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
这就是耐受性定律。
任何接近或超过耐受性限度的因子都可能是限制因子。
6生物学零度:是指生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下限或生物发育的起点温度。
7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随时间而改变称为生态演替,亦即生态演替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有规律的渐次取代直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为止的过程。
8生态系统是群落和生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群落中进行的一系列过程必然对生境产生影响,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定向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演替。
9全球变化:是指地球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出现的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
10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现象。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84c030ad51f01dc381f1c9.png)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1、生态学2、次级生产力3、生态锥体4、环境5、半自然生态系统6、食物网7、最小种群原则8、次级生产力9、生态对策10、优势种11、OSY 12、初级生产力 1 3、生物能量谱14、生存因子15、自然生态系统16 、MER 17、生存因子18、生物能量谱19、生态位20、.自然生态系统21、生物能量谱22、优势种23、养殖水域生态学24、耐受性定律25、营养级26、群落演替27. 生态效率27、限制因子28.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29、CO2 补偿点与饱和点30、生活型和生态型31、生物多样性32、生态因子33、盖度34、群落结构35 、生物入侵36、丰富度37、边缘效应、38、群落39、生态系统40、生物富集二、填空题、选择题I. 从种群调节的角度,可将生态因子分为_______ 和_______ 二类。
2.种群动态的最基本研究方法有 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 等。
3.按锥体形状,可将种群划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_ 三个基本类型。
4. 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有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 内禀增长力决定于___ 、和。
6. ______ 、______ 是物种进化的两种动力。
7. 按照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经典生态学又可划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和__________ 等分支学科。
8. 生态因子作用具有 ________ 、 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__ 等特点。
9. 生物群落最终的演替系列称 ______ 。
10.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和岛屿化等。
II. 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构成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群。
水域生态学
![水域生态学](https://img.taocdn.com/s3/m/9441231fbcd126fff6050b0e.png)
(2)对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影响
适度的有机污染能促进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 生长,缓解藻类和高等植物的营养物质的竞争。 然而如有过量的氮和磷,藻类会大量繁殖,甚 至产生“水华”,由于藻类遮阴影响光线的射 人,藻毒素能排斥其他生物,高等水生植物如 Elodea、聚草Myriophyllum、黄丝草 Potamogeton能因而消亡。氮磷营养物质的增加, 虽能促进藻类生长,然而种类组成有很大改变。 饶钦止等(1980)研究藻类随东湖富营养化的过 程而产生的变化,其中重要的标志是由以甲藻 和硅藻占要紧比例演变为以蓝藻和绿藻占要紧 成分。
水污染的定义
早在18世纪时,人们从实践中认识了水污染(water pollution)。最初认为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外来物 质,其量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它只 强调了外来物质的量,而忽视了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发展,美国藻类学家Patrick(1953)认为水 污染的定义是指任何带进水体的物质能使水生生物 多样性指数下降,以致破坏接受系统中生命的平衡 状态。现在对水污染的理解比较强调人类经济活动 的因素,强调损害水生生物资源和危害人类的健康。 水污染比较完整的定义:由于人为的缘故使水质发 生变化,导致水的任何有益的用途受到现实的或潜 在的损害。即水体进入某种污染物使水的质量恶化 并使水的用途受到不良影响,称为水污染。
背景值
背景值:是指未受人为影响或者差不多 未受污染的环境中某种物质的天然含量 或浓度。 又称为本底值。
影响河流水生生物的5种污染途径
Patrick (1967)提出5种污染途径能够影响河流水生生物。 ①由于还原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或非生物氧化作用而使 溶解氧的含量下降。 ②化学物及其降解产物可能有毒,如农药、杀虫剂、表面 活性剂等。 ③工厂排放的废水带有余热,由于温度的冲击和波动可能 有害于水生生物,因为它能影响其临界的生理活动,如酶 的活性等。 ④废水的生理性能,如因沉淀作用而引起水体底部产生剥 蚀或光滑的变化。 ⑤由于混浊度的增加以及其他缘故而导致生境的改变。
水域生态学习题
![水域生态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660dccaa00b52acfc7cab0.png)
绪论习题一、生态学定义、其研究对象是什么?二、环境与环境因素作用的一般规律。
三、最小因子限制定律及辅助原理,限制因子的概念。
四、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及补充原理。
五、水的重要性。
六、流水、静水水体的特征。
七、水体的分区和水生生物的生态分类是如何划分的?八、环境因子是如何划分的?第一章物理因子的生态作用习题一、水环境的光照条件特点及其生态意义。
二、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三、光谱成分对藻类的色素组成有何影响?四、光对水生动物的生命过程有哪些影响?五、什么叫吸收系数?影响吸收系数的因子有那些?六、补偿点及补偿深度,补偿点与温度的关系?七、光与水生生物行为关系。
这种关系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八、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有何特征?其原因和适应意义如何?九、试述海洋生物发光的类型、机制和生态意义。
十、环境温度对水生生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十一、极限温度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有哪些行为、形态和生理的适应?高温致死的原因是什么?十二、生物学零度。
十三、阐述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水生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积极意义和原因(变化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十四、根据对温度的要求,水生生物怎样划分?十五、季节变异(周期变态)及引起季节变异的原因和生物学意义。
十六、水流对水生生物有何影响?十七、水生生物怎样适应水位和水体干涸的变化。
十八、水中悬浮物的来源及生态作用。
十九、底质对水生生物的生活有何影响?二十、水体容积大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第二章水化学因子的生态作用习题一、水体是如何按盐度划分的?根据渗透关系的特点水生生物可分为哪几类?它们是如何保持体液化学组成的稳定性?二、水生生物对于防止渗透脱水或充水的适应方式。
三、水生生物盐代谢的途径。
四、影响生物耐盐性的因素。
五、为什么说盐度5---8是水生生物耐盐性的生理界限?六、离子的拮抗与协同作用。
七、水体的盐类成分有何生态作用?八、水体的化学分类体系如何?九、各类水体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水中溶解氧含量的特点和垂直分布及消耗,影响水中溶解气体含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十、好气生物和嫌气生物及水生生物的呼吸机制。
水域生态学——精选推荐
![水域生态学——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876472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3.png)
⽔域⽣态学养殖⽔域⽣态学绪论⽣态学的定义⽣态学(Ecology)是研究⽣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上述⽣态学的定义是德国⽣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1866(9))⾸次提出的。
⽣态学诞⽣以来出现的三次飞跃:个体⽣态学种群⽣态学群落⽣态学⽣态系统⽣态学养殖⽔域⽣态学(Aquatic Ecology for Aquaculture)就是研究养殖⽔域中⽔⽣⽣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章个体⽣态学1.⽣态因⼦分类及其基本作⽤规律⽣态因⼦: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种或⼏种⽣命有机体的任何部分或条件称为⽣态因⼦。
限制因⼦:在众多环境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物的耐受性极限⽽阻⽌其⽣存、⽣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称为限制因⼦。
适应:是物种的特性,即⽣物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也就是说当外界条件变化时⽣物能保持本⾝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最适度:⽣物平均产量最⾼⽽变异系数最⼩时的某环境因⼦的量称为最适度。
⽣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称⽣态价(ecological valence)、耐性限度或适应幅度,是指每种⽣物有机体能够⽣存的环境变化幅度,即最⾼、最低⽣态因⼦(或称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2.光能影响有机体的理化变化,从⽽产⽣各种各样的⽣态学效应。
(1)光对动物和植物的⽣存提供能量的来源。
(2)光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和⾊素的形成。
没有光,绿⾊植物难以⽣存。
⽔环境的光照条件远远不及陆地,即使在⽔的上层,光照强度也较空⽓中⼩得多,在⽔体的深处则是永远⿊暗的。
因此光在⽔⽣植物的⽣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态意义。
(3)动植物对光的刺激都会产⽣⼀定的反应,如视觉、繁殖、发育、⾏为、分布等。
(4)光对于动物的重要意义,⼀⽅⾯是通过植物和影响其他环境因素的动态⽽产⽣的间接关系,另⼀⽅⾯主要起着信号作⽤,对于动物的⾏为和⽣理上有很⼤影响。
在有些情况下光是动物⽣活中所需要的环境因⼦之⼀。
养殖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养殖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a811d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a.png)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6)一、名词解释1. 限制因子:。
2. 临界氧量:3. 拥挤效应:4. 生态位:5. 水呼吸:6. 赤潮生物:7. 内禀增长率:8.窒息点:9.营养级:10.生态学:11.生态系统:12.生态因子:13.生境:14.阈:15.生态幅:16.指示生物:17.种群:18.环境容纳量:19.生物群落:20.群落演替:21.库:22.积温:23.有效积温:24.生物群落:25.生态平衡:二、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_______ 提出的。
A. Odum E.P.B. Haeckel E.C. ForelD. Tansley2.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
A.指数式递减B.指数式递增 C.不变 D.算术级数递减3.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
A. B型B.C型C.A型D. 其它型4.以下呈C型存活曲线的生物是______ 。
A.熊猫B.鲸鱼 C.鲤鱼 D.人5.以下哪种生物更倾向于K-对策者。
A.轮虫B.枝角类C.桡足类D.原生动物6.海洋硬骨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
A.等渗调节 B.低渗调节 C.高深调节D.随渗调节7.淡水硬骨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
A.等渗调节 B.低渗调节 C.高深调节D.随渗调节8.天然淡水温带湖泊中氧气的主要由消耗。
A.鱼类呼吸B.逸散入空气C.底栖生物呼吸 D.水呼吸9. 林德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 ___________ 。
A. 10% B. 10-20% C. 50%D. 15%10.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
A. 互利共生B. 原始合作C. 竞争D. 中性作用11.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______ 。
A. C=P+R+F+U B.PG= PN+RA C.P = PNC +R D. PNC = PG - RA-RH= PN-RH12.有机物质的分解包括破碎(C)、降解(K)和淋溶(L),则有机质分解(D)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9453257375a417866f8fae.png)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是什么?2、水域生态学的定义什么?养殖水域生态学与水域生态学有什么不同?3、水产养殖与水域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章:个体生态学1. 解释名词:个体生态学、生态幅、环境、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最适度、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补偿点、补偿深度、真光层、适应性、乔丹定律、有效积温、活动积温、离子系数、临界氧量、窒息点、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2. 简述水体的光照特点。
3. 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4. 何谓极限温度? 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有那些适应?5. 周期性变温对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为什么?6. 水体的化学分类体系如何? 对淡水的含义有几种观点?7. 试述水生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机制。
8. 何谓呼吸系数(R.Q.)? 何谓二氧化碳平衡系统?9.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水生生物有何作用?10. 水生生物怎样适应呼吸条件的变化?11. 水中悬浮物有何生态作用?12. 简述水体降氨措施和氨毒性利用。
13. 水中溶解有机质有何生态作用?第二章种群生态学1.解释名词:阿利氏原理、领域制、内禀增长率、生态对策、拥挤效应、环境容纳量、最小种群原则、社会等级。
2.何谓种群?说明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决定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哪些?试予以说明。
4.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5.什么是存活曲线?它有那几种基本类型?举例说明。
6.简述动物集群的生态学效应和生态学意义。
7.什么是r-对策者和K-对策者?试比较两者种群动态特征的区别。
8.什么是内禀增长率?它与周限增长率有何关系?为什么?9.种群数量变动的方式有哪几种形式?什么原因?10.试述北温带湖泊浮游生物种群的季节消长规律。
第三章群落生态学1.解释名词:高斯原理、边缘效应、共位群、生态等值者、抽彩氏竞争、营养级、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锥体、大群落、小群落、Tilman模型、原始合作、优势种。
水域生态学重要复习资料
![水域生态学重要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e0470016fc700abb68fcd8.png)
题型与分值绪论与术语水环境生态学基础非生物环境水体类型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分值12 48 40名词2*10 3 2 2 1 1 1填空1*10 1 4 3 1 1选择1*10 4 4 1 1简答5*8 1 2 1 2 1 1论述10*2 1(B)1(A)1(B)1(A)论述题,每套试卷上2个,其中A卷分别在水体类型、群落,B卷的在水环境、种群复习重点绪论:生态学是什么?定义: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实验设计✧有没有对照组?control 排除其他因子的影响✧有没有重复?replicate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采集了正确是数据吗?最好的建议是尽可能多的收集数据as much data as possible ,然后在以后的分析中选择select✧数据的解释正确吗?正确解释实验结果并非我们通常所预期的那样简单术语:条件Conditions:引起有机体对之作出反应的可变环境因子为条件,如温度、酸度、盐度等。
条件是不可消耗的not depletable资源Resources:有机体利用或消耗deplete的任何东西属于资源,如:花蜜是蜜蜂的资源,光是所有植物的资源,水是所有生物的资源…环境变化Environmental variation:大多数有机体都面临着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外部环境的连续变化,有些环境因子每秒或每分钟都在改变,如光照强度;另一些因子则有日变化、季节变化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变化(如冰川周期)生境/栖息地Habitat:动物或植物正常生活的地方,通常以优势植物类群或特定物理特性为特征,如溪流生境、森林生境适应Adaptation:有机体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或繁殖的任何可遗传特征,可以是行为、形态或生理的特征。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顺应/驯化Acclimation:较长时间暴露于特定条件下,个体的生理速率或行使某一功能的能力发生的改变适应环境Acclimatization:对于环境条件变化,有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形态的改变趋同Convergence: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有机体产生彼此相似的特征的过程;或者是对特定的选择性条件产生相似的适应性反映。
养殖水域生态学重点笔记
![养殖水域生态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bf80fc80722192e4436f6da.png)
养殖水域生态学(Aquatic Ecology for Aquaculture)绪论一、生态学内容、任务(一)生态学(ecology)泄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生物)和其环境之间互有关系科学。
它属于生物学。
生物学研究向着微观和左观两个方向发展:1、个体一系统一器官一组织一细胞一细胞器一亚细胞器一分子……:2、个体一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一生物圈一太阳系(宇观世界)……。
(二)生态学分类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重要研究生物个体发冇和系统发育与环境互有关系。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ecology):重要研究同种个体构成种群与环境互有关系。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重要研究由各种种群构成群落构造与功能、形成和发展等方而与环境间互有关系。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重要研究由群落与英周边理化环境构成生态系统构造与功能、系统平衡与调控机制等。
生态学也可按研究生物类别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藻类生态学、鱼类生态学……: 按栖息地特点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此外可分为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经济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资源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放射生态学……等等。
(三)水域生态学基本概念1、水域生态学泄义水域生态学作为生态学重要分支学科之一,重要是研究内陆水中生物与苴环境之间互有关系科学。
研究对象涉及个体、种群、群落和系统。
2、养殖水域生态学任务通过对内陆水体生态系统构造和功能研究,阐明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特点及生态系统演替和平衡规律,为合理开发和运用内陆水生生物资源、挖掘生物生产潜力以及加强水质管理防止水质污染等方面提供科学根据。
二、水域生态学产生、发展和现状20世纪以来,水生生物学从形态分类逐渐向生态方向发展。
20世纪50年代更注重生态系统研%. 1964年成立“淡水群落生物生产力组”重要研究淡水生态系统中生产力现状、潜力和展望以及人类对环境变化适应等。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19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13精选文档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19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13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823421cb8f67c1cfbd6b8b8.png)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01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01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一、名词解释(20分)1.胞外产物:2.限制因子:3.临界氧量和窒息点:4.全球变化:5.拥挤效应:6.生态位:7.水呼吸:8.新生产力:9.赤潮生物:10.内禀增长率: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0分,每题1分)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_______ 提出的。
A. Odum E.P.B. Haeckel E.C. ForelD. Tan sley2 .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A.指数式递减B.指数式递增C.不变D.算术级数递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生长效率是指oA. PG/AtB. PG/CC. PN/LD. Pt/Pt-14.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_________ oA. B型B. C 型C. A 型D.其它型5.林德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_____________ oA. 10%B. 10-20%C. 50%D. 15%6.环境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方面。
A.生态破坏和全球变化B.赤潮现象和环境污染C.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D.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7.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 oA.互利共生B.原始合作C.竞争D.中性作用8•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 oA. C二P+R+F+UB. PG= PN+RAC. P = PNC +RD. PNC = PG - RA-RH二PN-RH9.有机物质的分解包括破碎(C)、降解(K)和淋溶(L),则有机质分解(D)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oA. D = KCLB. D = K —C+ LC. D = KC/LD. D = K + L—C10. "Q10=2-3"所表示的生态学意义符合______________ 。
养殖水域生态学(题库20171214)(1)
![养殖水域生态学(题库20171214)(1)](https://img.taocdn.com/s3/m/f97e18edf12d2af90342e661.png)
一、术语解释题1、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2、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3、生命表:描述种群中个体死亡与存活过程,预计种群中个体存活情况的一种工具。
4、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按照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排列而形成的链状顺序。
5、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6、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紧密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
7、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8、社会等级: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等级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从属关系。
社会等级的优越性还包括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
9、复合种群: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群。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10、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和隐蔽条件,故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所特有的种,故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11、环境容量: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种群数量最大值。
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
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
12、内禀增长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和密度的种群,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种群最大增殖速率。
1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水域生态学复习题.
![水域生态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fa01acf524ccbff12184e9.png)
《绪论》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世界水产业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捕捞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低,养殖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高。
2、填空:(1)生态学的定义是由德国的动物学家赫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的。
(2)有害水华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影响海水养殖或人体健康,即大量消耗水体的溶解氧气、产生毒素和损伤鱼鳃。
3、简答题:(1)简述自养型养殖系统和异养型养殖系统的特征。
(2)养殖水域生态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哪些?(3)海水养殖与近海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判断题:(1)世界水产业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捕捞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低,养殖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高。
(√)第一章个体生态学1、个体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organisms)及栖息地(habitat)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的科学。
2、生态因子: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一种或某几种生命有机体的任何部分或条件称为生态因子。
3、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4、水污染:是指任何带进水体的物质能使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以致破坏接受系统中生命的平衡状态。
5、补偿点: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恰好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这时的光辐射强度叫补偿点。
2、填空:(1)水体中的无生命有机质包括腐质、胶态有机质和溶解有机质三类。
3、问答题:(1)简述水体的降氨措施有哪些?1.利用微生物净化氨2.移植或接种水生植物3.人造水藻4.杀灭水蚤5.换注新水6.斜发沸石(2)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生态作用?1.有利作用:(3)水中溶解有机质有哪些生态作用?第二章种群生态学1、种群的主要特征:(1)空间特征(2)数量特征(3)遗传特征2、种群的数量取决于出生与死亡,迁入和迁出两组对立的过程。
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则是种群减少的原因。
2、填空:(1)种群密度可以用个体数、生物量、有机质干重或能量等来表示。
水域生态学复习题.
![水域生态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3f2d994b35eefdc9d333af.png)
《绪论》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世界水产业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捕捞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低,养殖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高。
2、填空:(1)生态学的定义是由德国的动物学家赫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的。
(2)有害水华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影响海水养殖或人体健康,即大量消耗水体的溶解氧气、产生毒素和损伤鱼鳃。
3、简答题:(1)简述自养型养殖系统和异养型养殖系统的特征。
(2)养殖水域生态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哪些?(3)海水养殖与近海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判断题:(1)世界水产业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捕捞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低,养殖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高。
(√)第一章个体生态学1、个体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organisms)及栖息地(habitat)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的科学。
2、生态因子: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一种或某几种生命有机体的任何部分或条件称为生态因子。
3、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4、水污染:是指任何带进水体的物质能使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以致破坏接受系统中生命的平衡状态。
5、补偿点: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恰好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这时的光辐射强度叫补偿点。
2、填空:(1)水体中的无生命有机质包括腐质、胶态有机质和溶解有机质三类。
3、问答题:(1)简述水体的降氨措施有哪些?1.利用微生物净化氨2.移植或接种水生植物3.人造水藻4.杀灭水蚤5.换注新水6.斜发沸石(2)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生态作用?1.有利作用:(3)水中溶解有机质有哪些生态作用?第二章种群生态学1、种群的主要特征:(1)空间特征(2)数量特征(3)遗传特征2、种群的数量取决于出生与死亡,迁入和迁出两组对立的过程。
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则是种群减少的原因。
2、填空:(1)种群密度可以用个体数、生物量、有机质干重或能量等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化学、活动、地理、生物、情况、方法、条件、动力、空间、领域、质量、模式、增长、问题、系统、机制、有效、密切、主动、继续、整体、平衡、透明、合作、保持、统一、发展、建立、提出、研究、规律、特点、位置、关键、稳定、力量、根本、基础、需要、环境、竞争力、活力、倾向、资源、能力、方式、作用、结构、水平、最大限度、速度、关系、增强、调控、调节、形成、制约、丰富、保护、推广、保证、调整、加快、方向、促进、加强1.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869年haeckell提出2.水域生态学:研究水体中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3.种群Population: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同种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4.群落Community:生活在同一区域当中的彼此相互影响的多个生物种群所组成的集合体5.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6.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面有生命的部分。
它通常包括空气、水体、陆地7.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研究生物的个体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8.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研究种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9.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研究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形成与发展等方面以及环境之间相互关系10.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机制11.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环境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因子。
12.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的生态因子。
13.驯化:通过长期暴露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个体的生理节律和功能发生改变以在这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现象14.生理有效辐射: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并不能利用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紧紧可见光的大部分光能可以被植物色素吸收和利用,这部分辐射称之为生理有效辐射15.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the minimum factor):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16.谢尔福德耐受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都会使这种这种生物种群衰退或不能生存17.饱和照度(光强):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大直至开始↓时的光照强度18.环境: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生物周围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19.种群密度制约因子:有些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种群自身的数量密切相关,称之为种群密度制约因子20.非密度制约因子: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种群身身的数量没有关系21.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称其为限制因子22.生境(habitat)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23.适应(adaptation)生物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而当外界条件在一定荡围内变化时生物体能保持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这一现象称为适应性24.生态价:或称生态幅每种生物有机体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荡围,即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最低点,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25.生物学零度(biological zero):指生物生长发育温度下限即生物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界限以上才开始生长发育这一界线称为生物学零度26.范霍夫定律(Vaut Hoff’s law):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温度每升高10度代谢作用的速率加快2-3倍,这一现象称为范霍夫定律27.积温常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某一时间段内平均温度减去某一种生物的生物学零度再乘以该时间段的天数,所得结果称为积温常数28.乔丹定律:鱼类一般生长在低温条件下,趋向于脊椎骨增多和躯体增大29.贝格曼定律:同类的恒温动物生活在较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在温热带地区的个体大30.艾伦定律:生活在较寒冷地区的哺乳动物,四肢,尾和耳朵有明显趋于缩短现象31.协同作用:两种溶混合后产生的毒性大于或等于同浓度两溶液之和32.水生生物水盐代谢:水生生物为了保证渗透压稳定,防止体内过分的脱水或充水,以及化学组成发生变化,细胞不仅需要保有大量离子,不被外液冲淡,还需要按照生理需要,有选择的调节各种离子浓度的过程。
33.耗氧率:有机体单位体重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量称为耗氧率34.呼吸系数:有机体在呼吸时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与所消耗的氧气的比值35.窒死:水生生物由于氧气不足或完全缺氧而大量死亡的现象36.窒息点:有机体在环境含氧量下降到比临界氧量更低的某个界线是开始出现死亡该界线称为窒息点37.自养性生物:能够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质以构成自身身体把这类生物称为、也叫生产者38.异养型生物:以现成的有机质作为营养,从所涉取的有机质分解过程中获得能量而生存39.光能自养型:借助色素利用日光光能把二氧化碳,水,和其它无机质合成为自身有机质的生物40.化能自养型:不需要光能,利用某些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质41.消费者:依靠所摄食的其他有机体或其代谢产物作为营养,把一种有机质转变为另外一种有机质42.分解者:通过自向的生命活动把有机质分解为无机质,供自养型生物利用43.水质白化:水中光合作用旺盛时,出现二氧化碳不是而抑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现象,此时水体逐渐失去鲜绿色而发白,即为水质白化44.光合强度:单位植物重量或单位叶绿素量在单位时间内所合成的有机质的量称为光合作用强度45.光能利用率: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光能与照射到植物体总光能的比值46.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与环境生态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47.种群动态:种群密度在时间上,空间上下变动规律,它是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
48.种群密度:单位面积人或单位体积骨有机体的量称为种群密度。
它是一个瞬时值;不同表示方法的差异;会影响个体的生理活动49.艾利氏规律:种群密度过大,会恶化自身的食物氧气和其他生活条件,但种群密度过小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繁殖时难寻找异性配偶等。
因此,每个物种都存在最适的种群密度,并按照环境下具体条件改变最适密度。
这一现象称为Allee’s law50.个体分布型:在一定区域内,种群中个体的分布方式它是种群在环境中的空间分布结构,是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对环境条件适应的结果51.年龄锥体: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堆制而成的图形,横柱的位置高低表示从老龄到幼龄的不同年龄组,横柱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所占百分比52.最大出生率:种群处在最适环境条件下,不受任何生态因子限制是的出生率53.绝对出生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量。
2、相对出生率:新出生的个体数量有个体数量的比值54.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的具体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出生率55.最低死亡率:种群处在最适环境条件上下,种群个体因年老而死亡,动物都活到生理寿命而死亡所造成的死亡率。
56.实际死亡率:种群处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平均死亡率,即动物都活到生态寿命时的死亡率57.生理寿命:种群处在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58.生态寿命: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平均寿命59.存活率:种群中存活的个体数和种群原有数量的百分比60.存活曲线: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个数为纵坐标所绘出的曲线61.个体异质性:种群中的个体不仅在年龄,性别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而且同一年龄群的个体或同一性别的个体在形态、生理上有所差别62.P/B系数:该比值表示一定时间内新生成的生物量占原有生物量的百分比63.B/P系数:生物量的周转期64.周限增长率:表示经过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是原有种群数量的倍数65.瞬时增长率r:表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瞬时出生率和瞬时死亡率的差值,它表示种群在无限条件下呈几何奇数的瞬时增长能力66.剩余空间:种群尚未利用的可供种群继续增长的空间67.岸线发育系数:河岸线长度与湖泊面积相同的圆的周长的比值68.补给系数:湖泊的年来水量与去水量的比值69.浮游生物的周期变态:同一种浮游生物在一年的不同季节或经过若干世代以后在形态上所发生的变化70.耗氧率:有机体单位体重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量称为耗氧率。
71.呼吸系数:有机体在呼吸时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与所消耗的氧气的比值72.临界氧气量:环境含氧量下降到一定界限时,生物对氧气的呼吸率发生显著改变,以致不能维持正常呼吸强度。
73.同化指数:动物每天所同化的有机质的量与自身有机质的量的比值。
74.生态对策: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各种生物都具有独特的出生率,大小,存活率,寿命等生态特征,这些相互联系的生态特征是物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并能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适应于不同的栖息环境并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的适应策略。
75.种间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物种为了争夺空间等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通常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被抑制或消灭。
76.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以及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
77.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
78.随渗生物:体液的化学组成和渗透压随外界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79.调渗生物:外液化学成份波动很大时,内液化学成分和渗透压仅有较小的变化,显示出一定的调节能力。
二、水域生态学的目的:研究水生生物个体、集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规律,以便受控制的最大限度的为人类社会谋福利三、水体的分类(一)按流动性1.流水水体(江、河、溪流)2静水水体(湖泊、池塘)3.半流水水体(水库)(二)按盐度划分1)淡水水体:含盐量<3g/kg2)半咸水水体:3-10 g/kg 入海口、河口3)咸水水体10-40 g/kg海洋4)内陆盐湖:>40 g/kg 死海四、河流的生物区系1.河源:植物以少数着生藻类为主,只有少数刮食性鱼类2.上游:植物以着生藻类为主,出现一些肉食性鱼类,但仍然以刮食性鱼类为主,都是一些喜集游性鱼类3中游: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开始出现,但仍然很少,出现滤食性动物4.下游出现大量滤食性动物,底栖生物特别是高等水生植物大量出现,出现一定数量的半咸水水生生物5.河口: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出现很多半咸水生物和海洋生物五、湖泊的分区及生物(一)分区1.水底区:水底底部土壤部分(1)沿岸带:水边向下延伸到大型植物生长下限区域(2)亚沿岸带:沿岸带和深水带过度区一般无大型植物分布湖盆较陡,深度急剧下降(3)深底区:亚沿岸带以下的全部湖盆2.水层区:沿岸带以上水层部分(1)沿岸带:沿岸带以上水层部分(2)湖心区: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3.水面区:水体与空气交接部分(二)生物1.水底区:底栖生物(benthos)2.水层区:自游生物(nekton),浮游生物(plankton)3.水面区:漂浮生物(nenston)六、光照强度的影响:1.一般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随光照强度↑光合作用↑,超出此范围光合作用不再↑甚至↓2.饱和照度(光强):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大直至开始↓时的光照强度七、影响动物对光反应的影响因素①光照强度(影响趋光性,影响运动速度)②光谱域③动物的年龄:幼龄较老龄更具趋光性④动物性别:♀较♂更具趋光性⑤生理状况:代谢作用↑↓,↓↑⑥温度:低温交高温更具趋光性⑦理化因子八、生态因子分类:(1)按其与种群密度关系分:1种群密度制约因子:有些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种群自身的数量密切相关,称之为种群密度制约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