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化学电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原理
电极反应过程中由于极化,使阴极的电使变负,阳极的电位变 正,造成电他的电压在放电时降低,充电时升高。一般来说,在固 体电解质中,电子转移步骤的速度很快,很少出现电化学极化,而 反应前后的传质过程或表面的化学反应过程往往成为电极过程的速 度控制步骤。
反应前后在电解质溶液和固体活性物质中都有物质的迁移。在 活性物质中反应物粒子或产物粒子的迁移速度比在电解液中的要慢 得多,这往往是引起极化的主要原因。在电池反应中伴有化学反应 过程时,添加催化剂可有效地降低过电位。当液体或气体作为活性 物质时,电子转移步骤也可能很慢而成为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如 H2,O2,C0等。这时在电极上添加催化剂,可提高电池的工作温度 而制成高温电池,可有效地降低极化。为了使电池在充放电时保持 电压稳定,就必须减小电池的内阻,同时减小电极的极化。
V E c a IRI
若正、负极上的极化由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混合控制,则:
V E c电 a电 c浓 a浓 IRI
电化学原理
已知电化学极化过电位和浓差极化过电位分别表示为:

RT
F
ln
j0
RT
F
ln
I A

RT nF
ln
1
I A. jd
代入 V E c电 a电 c浓 a浓 IRI
并求导,可得出电池的极化电阻为
Cl2
HCl 0.5, H2SO4 0.5
CO2
H2SO4 0.5
Cl2
HCl 1.0
纯HNO3 95%
e /V
1.595 1.46 0.59 0.48 0.42 0.33 0.17 1.59 1.23 1.36 1.16
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极电位
电极反应 Li→Li+
e /V
-3.03
Na→Na+
-2.71
为了提高电池的电动势,要使用电子亲和力大的、容易还原的 物质(在高度被氧化状态下氧化力强的物质)为正极活性物质;而使 用电子亲和力小、容易氧化的物质(在高度被还原状态下还原能力 强的物质)为负极活性物质。从表11.2中可以看出,以PbO2作正极 活性物质时,电极的电位最高,以Li作负极活性物质时,电极的电 位最低,若以这两种物质构成电池的正负极则可得到电动势最高的 电池。
表10.2正极与负极活性特质的电极电位(25℃)
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极电位
活性物质 溶液浓度/(mol/L)
PbO2
H2SO4 0.5,PbSO4饱和
MnO2
H2SO4 0.25,MnSO4 0.25
AgO
NaOH 1.0
Ni2O3
KOH 2.8
MnO2
KOH 0.1
CuO
NaOH 1.0
HgO
NaOH 0.1
I电池/A 1.0
图11.1电池端电压与电流关系受极化类型的影响
电化学原理
电池欧姆内阻RⅠ由电极、活性物质和电解质溶液中的欧姆电 阻组成。当活性物质为电子导体(金属、碳、半导体)时,其本身就 可以作为电极使用。当气体、液体和导电性差的固体作为活性物质 时,则需要使活性物质附着在导电性良好的惰性电极上才能使用。 例如:把气体活性物质吸附在金属电极或碳电极使用;把液体活性 物质溶解在电解液中,使电流通过插在电解质中的金属电极输出; 把固体活性物质填充在惰性金属基板上使用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这些惰性电极材料必须是电子导电性良好的物质,同时在电解液中 耐蚀性好,抗氧化性能高。惰性电极与活性物质接触形成接触欧姆 电阻,如干电池中的碳棒与二氧化锰之间的电阻,二氧化铅与金属 铅之间的电阻。为了减少接触电阻,必须尽可能增大活性物质与电 极之间的接触面积。
电化学原理
实际使用的电池要求电动势高,放电时电动势的下降及随时间 的变化小,质量比容量或体积比容量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大,维 护方便、贮存性及耐久性优异,价格低廉。但实际上没有一种电池 能同时满足以上的各个条件,一般都是根据电池的用途来选择,或 者牺牲电池的性能降低价格,或者是保证性能提高费用。如果是生 产再生型二次电池,还要求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充放电的 能量效率必须足够高,电流效率高,充电时的电压上升小。
电化学原理
11.1.2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极化及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无论电池的电动势有多高,在放电时,电池的端电压总是要下 降,而在充电时又总是要升高。这是电池反应的必然规律,也是影 响电池性能的主要问题。这种电压降低或升高主要是由电池内的欧 姆电阻及电极极化引起的。
在电池的放电过程中,电池的端电压可由下式表示:
化学电池存放电时,正极活性物质P1获得电干变成P2,负极活 性物质N1失去电子后变成N2。电池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
在正极上 P1 + ne →P2 在负极上 N1 →N2 + ne 总反应, P1 + N1→ N2 + P2 总反应中自由能减少的部分(-ΔG)转变为电能。反应如果能够 自发进行,ΔG一定是负值。只要满足这个条件,无论是固体、液 体、还是气体都可用来做电池的活性物质。
电化学原理
11.1.1电池电动势
根据电化学热力学可知,电池反应的正、负极电极电位分别为
ln 0 RT
P1
nF
P2
ln 0 RT
N2
nF
N1
E ln
0
0 RT
P1 N1
nF
P2 N2
E E ln G
0 RT
P1 N1
nF
nFHale Waihona Puke Baidu
P2 N2
电化学原理
R dV
RT
RT
RT
RT
dI
cFI aFI nF A. jd ,c I
nF A. jd ,a I

电化学原理
1.5
理想电池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化学极化引起的电压降
1.0
最大热效率
1.0
V电池 / V
0.5
溶液电阻引起的线性电压降
0.5
能量转化效率
浓差极化使电池端电压降至零
0
0.5
电化学原理
11.1化学电池的基本性能
化学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部分构成。常用的电解质有 酸性水溶液、碱性水溶液或各种盐类的中性水溶液,也有部分非水 溶液、熔融盐或者固体电解质。当电池的正、负极用电子导体连接 并加上负载时,正极上的活性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的活性物 质发生氧化反应,电流就在负载上通过。
Mg→Mg2+ Al→Al3+
-2.37 -1.66
Zn→Zn2+
-0.736
Fe→Fe2+ Cd→Cd2+ Pb→PbSO4 Zn→ZnO22Fe→Fe(OH)3 Cd→Cd(OH)2
-0.440 -0.403 -0.356 -1.216 -0.887 -0.809
电化学原理
每种电池都有电动势,同一种电池中每个电池的电动势往往不 是固定不变的。同此,取其有代表性的数值规定为某种电池的电动 势(开路电压),这个值就叫做额定电压。如锌锰电池的额定电压为 1.5 V,实际上电池的电压在1.5~1.6V之间,铅酸蓄电池的额定电 压为2.0V,实际电池的电压为2.0~2.3 V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