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地理学习中的妙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在地理学习中的妙用
分享
地理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
激发学生小学校地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乐之者”才能“奋而忘食,乐而忘忧”到“欲罢不能”的境地。

所以,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发展智能的直接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将诗歌引进地理课堂教学,用以描述地理现象,阐明地理规律,不失为一种启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
在我国浩翰的文学海洋里,有许多描述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名诗佳句。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学了不少的古诗词。

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若能将古诗词进一步深化理解,便会惊奇地发现古诗词中也包含大量的诸如气候、地形、水文等有关地理知识。

下-
面略举数例,以供同学们参考。

-
一、古诗词与气候-
古诗词中描写气候的句子很多,例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
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
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
7。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
8。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
10.“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出塞曲》是说玉门关位-
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
12.“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后人)本诗说的是晚-
清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时,沿路栽植杨柳树,至今已百年过后,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似春风度玉关。

这两句诗也说明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环境。

-1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 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
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
14.“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 王冕《梅雨》反映了我国南-
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
15.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
16.“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元代马致远描述了行进在干燥荒凉的古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骑着疲惫不堪的马儿在艰难跋涉,这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
1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元春.雪》: 描绘了我国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到处一片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覆盖大地,河流封冻,失去往日奔腾不息、汹涌澎湃的气势。

-
1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
20.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白居易《忆江南》;等。

-
二、古诗词与地形-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成因各有不同。

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也有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

这在我国古诗词中也有描述。

如:-
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即在地壳抬升的情况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两岸青山相对出”;-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既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揭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
三、古诗词与水文-
描写水文方面的诗句也不少。

如:-
1.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既展示了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而且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八月十八)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月球的引力)。

-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
5。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
6。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
7。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
四.古诗词与人类活动-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

-
2.“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

-
3.“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
4.“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通过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今昔对比,反映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创造的奇迹。

-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说明蜀道的崎岖与蜀地的闭塞,但现代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四川的交通变得非常便利。

-
6.“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是毛泽东在游览长江时提出的伟大构想,随着葛洲坝水库和三峡工程的相继建成,将要变成现实,特别是三峡水电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怎能不让世界惊叹呢。

-
7.“天上无鸟飞,地上无水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我国西部昔日荒芜的戈壁滩,而今随着大油田、大气田的陆续开发,一条条公路通向沙漠戈壁深处,使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
8.“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王之涣《出塞作》这是一组塞外狩猎的镜头,将士狩猎烧起漫天野火,惊起草中的动物,而后骑马射猎,说明对野生动物的大肆捕杀和为狩猎焚烧动物生息的草场资源,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

-五.古诗词与月相-
1.<<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娥眉月。

-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

-
像上述能表现出如气候、地形、水文、月相、人文等有关地理知识的诗句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能将古诗词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我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既复习了古诗词知识,又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这好象是指春季多雨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