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第一节 环境化学》ppt
![环境化学《第一节 环境化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4c43bcf121dd36a32d8269.png)
(3) 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A)大气污染严重 全球性的大气污染有:酸雨、温室效应、臭 氧层的破坏。 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有:光化学烟雾、大气气 溶胶等。
(a)酸雨:pH<5.6的雨 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主要的致酸物质有 H2SO4,HNO3,有机酸。
前体物是SO2,NOX。
世界上最严重的酸雨为 pH<1.5。我国有1/3 国土被酸雨所覆盖。年降 雨一般pH<4.5。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2004年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2005年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和沙漠化
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 果堪忧”。 年“六· 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污染 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转变传统观 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六· 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科学已形成许多分支:环境地学、 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 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 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评价学、 环境规划学等。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5、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环境化学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 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化学物质在环 境中出现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 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 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 方法的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 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和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 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 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 和乡村等。
环境化学PPT课件
![环境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9c05dc7375a417876f8f99.png)
南宁市区 28.8 8.48 15.7 45.8 19.9 0.9 11.8 9.6 1985-1986
日本神户
19.5
31 18 31 6.5 3.5 15 3 52 4.30
50 12 22 5 16 6 2 114 3.94
31 28 21 3.5 3.5 24 2 39 4.41
19 10 21 11.5 5 24 39 19 7.5 3
- - 11 4.96 - - 40 4.4
注:本2表021摘/8/6自唐孝炎,1990。
环境化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化学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化学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
一、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二、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三、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
介
2021/8/6
1
2021/8/6
2
表1-1环境化学分支学科划分
研究领域 环境分析化学
分支学科 环境有机分析化学 环境无机分析化学
大气环境化学
季节 气温 湿度 日光 臭氧浓度 出现时间 毒性
发 生 较 早 (1873) , 至 今 已 多 次 出 现 颗粒物、SO2、硫酸雾等 煤
冬季 低(4℃以下) 高 弱 低 白天夜间连续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导 致死亡
发生较晚(1946),发生光化学反应 碳氢化合物、NOx、O3、PAN、醛 类等 汽油、煤气、石油
各圈层的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
土壤环境化学
环境生态化学①
大气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工程化学
水污染控制化学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化学
注: ①“环境生态学也可列为平行的另一个分支学科
2021/8/6
环境化学课件
![环境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7080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1.png)
探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2
增强监管
解释如何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执法。
3
发展清洁能源
讨论发展清洁能源对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性。
4
采用环境友好技术
介绍采用环境友好技术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处理。
环境化学的前景
展望环境化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环境化学的发展现状
讨论环境化学的当前研究领域和进展。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向
阐述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和对空气质量和健康 的影响。
5 揮发性有机物
介绍揮发性有机物的性质、来源和处理方法。
污染物的来源
了解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排放
解释工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和 应对措施。
交通排放
探讨交通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 响,以及减少交通污染的方法。
化石燃料燃烧
阐述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环境 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污染物的危害
讲解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1
食品安全
探讨污染物对食品安全和食物链的影响。
水资源供应
2
讨论污染物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供应的影
响。
3
空气质量
解释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相关
健康影响
4
的健康问题。
讲解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 响。
污染物的治理
介绍污染物治理的策略和方法。
1
减少排放
为什么环境化学重要
解释环境化学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污染物的种类
了解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1 氮氧化物
讨论氮氧化物的来源、危 害和治理。
2 化学需氧量
介绍化学需氧量的概念以 及与有机废弃物和污染物 的关系。
化学与环境ppt课件
![化学与环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e5d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8.png)
农药残留
对农产品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食品安全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
化肥过量使用
导致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破坏 生态平衡。
农业废弃物
如秸秆、畜禽粪便等,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 次污染。
工业废弃物对生态影响
固体废弃物
如废渣、尾矿等,占用 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
液体废弃物
如废水、废液等,含有 大量有害物质,对水体 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修复技术联合使 用,以提高修复效果。
05
化学物质对生态影响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态影响
重金属污染
如铅、汞、镉等,对土壤、水体和生物体造成长期危害。
有机污染物
如多氯联苯、二噁英等,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放射性物质
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辐射损伤,影响遗传和生态系统稳定。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对生态影响
气体废弃物
放射性废弃物
如废气、烟尘等,对大 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严重影响。
处理难度大,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构成长期威胁。
06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原则和实践
绿色化学原则
包括减少废弃物、设计更安全的化学品、节能和降耗、利用可再生资源等,旨在从 源头上防止污染。
绿色化学实践
例如开发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催化剂,优化化学反应条件以减少废物生成,利用生物 技术转化废弃物等。
无机污染物
主要包括重金属离子(如 铅、汞、镉等)和氰化物 等,多来源于金属冶炼、 电镀等工业废水。
放射性污染物
主要来源于核工业废水, 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强 的放射性。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物理法
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主要 用于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对农产品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食品安全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
化肥过量使用
导致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破坏 生态平衡。
农业废弃物
如秸秆、畜禽粪便等,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 次污染。
工业废弃物对生态影响
固体废弃物
如废渣、尾矿等,占用 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
液体废弃物
如废水、废液等,含有 大量有害物质,对水体 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修复技术联合使 用,以提高修复效果。
05
化学物质对生态影响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态影响
重金属污染
如铅、汞、镉等,对土壤、水体和生物体造成长期危害。
有机污染物
如多氯联苯、二噁英等,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放射性物质
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辐射损伤,影响遗传和生态系统稳定。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对生态影响
气体废弃物
放射性废弃物
如废气、烟尘等,对大 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严重影响。
处理难度大,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构成长期威胁。
06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原则和实践
绿色化学原则
包括减少废弃物、设计更安全的化学品、节能和降耗、利用可再生资源等,旨在从 源头上防止污染。
绿色化学实践
例如开发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催化剂,优化化学反应条件以减少废物生成,利用生物 技术转化废弃物等。
无机污染物
主要包括重金属离子(如 铅、汞、镉等)和氰化物 等,多来源于金属冶炼、 电镀等工业废水。
放射性污染物
主要来源于核工业废水, 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强 的放射性。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物理法
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主要 用于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环境化学全部PPT课件
![环境化学全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147cc9700abb68a982fb49.png)
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战略
——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巩固和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
二、环境化学
1. 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的发展:
孕育阶段:二次大战-1970年;
形成阶段:70-80年代;
发展阶段:80年代。
24
二次大战-20世纪60年代:研究环境中农药
环 境 化 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1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环 境 化 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 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 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第七章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2
参考书籍
3
参考期刊
环境科学 环境化学 化工环保 环境保护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9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 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 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并将次 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 学生丹尼斯· 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 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全美国 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1万所中 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 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 成了第一个地球日。
27
3.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 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 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
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 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 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 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化学-绪论 PPT课件
![环境化学-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b6780567ec102de3bd891f.png)
环境问题
•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环境条件,甚至引起环 境污染。
• 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的环境退化现象 臭氧层破坏 气候变化 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 有毒化学品和团体废弃物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的损伤
2. 造成环境污染的三因素 物理的
噪声、震动等 化学的
九大类 生物的
大米草、水葫芦、赤藻等
温室效应
酸雨
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
臭氧空洞
海洋污染
赤潮
农药污染
3. 认识环境问题的三个阶段
环境问题并非只限于环境污染,人们对现代环境 问题的认识有个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一 个污染问题,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指的是城市和工农业 发展带来的对大气、水质、土壤、固体废弃物和噪声 的污染。对土地沙化、热带森林破坏和野生动物某些 品种的濒危灭绝等并未从战略上予以重视。我国当时 以污染控制为中心进行环境管理,曾对改善城市和人 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存在问题:没有把环境问题与自然生态联系起来,低 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复杂性,没有把环境污染与 社会因素相联系,未能追根寻源。
每年有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沙漠
有1100多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
在非洲,干旱将3500万人置于危难之中
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化学品泄漏造成两千人死亡
在墨西哥城,液化气罐爆炸使千人遇难
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使核尘埃遍布欧洲
在瑞士,农用化学品、溶剂和录污染了莱茵河,使数百万 尾鱼被毒死
样是热门课题。
(2)各圈层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全套课件
![环境化学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ba1ec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9.png)
环境污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源头预防到末端治理,对环境污染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降低 环境负荷。
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环境化学与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解决环 境问题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措施
加强环境化学基础研究
深入开展环境化学过程和机理研究,为污染治理和预防提供科学 依据。
物种灭绝、基因资源丧失、生态平衡破坏等。
03
环境化学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在水、土壤和生物体内积累,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含氯有机污染物
如多氯联苯、二噁英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含磷有机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性,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 系统造成破坏。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过程包括溶解、沉淀、挥发、氧化还原等,这些过程在环境中的元素 迁移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溶解作用进入 地下水,进而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生物化学过程
总结词
生物化学过程是环境化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生物体与环境中的化学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详细描述
生物化学过程包括生物降解、生物转化和生物积累等。例如,土壤中的有机污染 物可以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被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的程度。
环境化学全套课件
汇报人:
202X-12-23
• 环境化学基础 •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 环境化学污染物 • 环境化学反应与过程 • 环境化学监测与评价 • 环境化学治理与修复 • 环境化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化学基础
环境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从源头预防到末端治理,对环境污染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降低 环境负荷。
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环境化学与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解决环 境问题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措施
加强环境化学基础研究
深入开展环境化学过程和机理研究,为污染治理和预防提供科学 依据。
物种灭绝、基因资源丧失、生态平衡破坏等。
03
环境化学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在水、土壤和生物体内积累,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含氯有机污染物
如多氯联苯、二噁英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含磷有机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性,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 系统造成破坏。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过程包括溶解、沉淀、挥发、氧化还原等,这些过程在环境中的元素 迁移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溶解作用进入 地下水,进而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生物化学过程
总结词
生物化学过程是环境化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生物体与环境中的化学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详细描述
生物化学过程包括生物降解、生物转化和生物积累等。例如,土壤中的有机污染 物可以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被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的程度。
环境化学全套课件
汇报人:
202X-12-23
• 环境化学基础 •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 环境化学污染物 • 环境化学反应与过程 • 环境化学监测与评价 • 环境化学治理与修复 • 环境化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化学基础
环境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环境化学完整ppt课件
![环境化学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80e2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1.png)
土壤空气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体,对 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土壤污染及危害
重金属污染
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 的过度使用。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通过食物链富 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有机物污染
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石油泄漏、农药使用等。有 机物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面临挑战和机遇探讨
复杂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复合型、区域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对环境化学提出更高要求。
新兴污染物研究
新型污染物如纳米材料、微塑料等的环境行为、生态效应和风险 控制成为研究热点。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01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化学逐渐 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随着环境 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化学的研究和应 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境化学研究内容
01
02
03
04
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来源、分布 和归宿
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 化和降解过程
化学物质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 毒性效应和风险评估
环境污染的监测、治理和修复 技术
生物转化
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根系等生物因素会对污染 物进行降解、转化或吸收。生物转化是土壤中污 染物去除的重要途径之一。
05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输与转化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来源及危害
工业排放
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中的 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通
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
农业活动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 土壤、水源污染,进而影响生 物体。
《环境化学绪论》PPT课件
![《环境化学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95038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58.png)
环境意识
❖ 人对待自然和环境的态度
➢ 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和前提) ➢ 对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核心内
容) ➢ 在与环保有关的问题的行为趋向(外在表现) ➢ 对环保活动的参与程度(外在表现)
环境意识的表现形式
❖ 自我保护型 ❖ 反对公害型 ❖ 自然崇拜型 ❖ 绿色文明型
绿色政治,绿色经济,绿色文化
❖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 “人类与环境会议”有113个国家参加会议通过了 《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 开幕日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响亮地提出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赖以生存,这个地球不是我们 从上一代人手里断承下来的,而是我们从下一代人 手里借来的”联合国组织第一次把环境问题与社会 因素联系起来,会后组建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 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 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 合国 应该为推进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 “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美国的一些环境保护 工作者和社会名流首次在国内发起了“地球日”活 动,全美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 各大团体共2000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人们举行集 会、游行、演讲等等各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要求政府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这是人类有史以来 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从这以后 “地球日”就向日益扩大并超越了国界,每项逢这 一天,许多国家都开展纪念和宣传教育活动,有力 地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对于可持续发展三项基本原则的共识
❖ ⑴可持续发展追求公平性 应该承认,在满足人类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因素, 种族、地域、经济、文化、贫富……,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各 类人都应有满足其争取美好生活愿望的公平权利,不仅在同 代人中应坚持公平性,还要实现代际公平,要给世世代代以 公平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不能“吃祖宗饭 造子孙孽”。
《环境化学课件》PPT课件
![《环境化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8a7e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a.png)
物体。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 ,通过饮水和食物链进
入生物体。
土壤污染
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 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
物链进入生物体。
其他途径
包括食物摄入、皮肤接 触等途径,使污染物进
入生物体。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转化与排泄机制
01
生物转化
生物体内的酶系统可将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产物,如肝脏中
化学法
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电解和混凝等。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包括活性污泥 法、生物膜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等。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包括土壤淋洗、土壤固化/稳定化、热脱附和电动 修复等。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转化或固定,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REPORT
《环境化学课件》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环境化学概述 • 大气环境化学 • 水环境化学 • 土壤环境化学 •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动过程及毒性效
应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危害
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等。
水环境化学原理
1 2
水中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沉淀溶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水质指标与标准
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等。
3
水处理原理与技术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REPORT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 ,通过饮水和食物链进
入生物体。
土壤污染
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 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
物链进入生物体。
其他途径
包括食物摄入、皮肤接 触等途径,使污染物进
入生物体。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转化与排泄机制
01
生物转化
生物体内的酶系统可将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产物,如肝脏中
化学法
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电解和混凝等。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包括活性污泥 法、生物膜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等。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包括土壤淋洗、土壤固化/稳定化、热脱附和电动 修复等。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转化或固定,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REPORT
《环境化学课件》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环境化学概述 • 大气环境化学 • 水环境化学 • 土壤环境化学 •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动过程及毒性效
应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危害
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等。
水环境化学原理
1 2
水中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沉淀溶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水质指标与标准
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等。
3
水处理原理与技术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REPORT
环境化学PPT课件
![环境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cd8a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f.png)
大气圈垂直结构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 层、外大气层
大气组成
恒定成分(N2、O2、Ar等)、 可变成分(CO2、H2O等)、不 定成分(自然源、人为源污染物 )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分类
污染源
自然源(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人为源(工业、交通、 农业等)
污染物分类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烟、雾等)、气体状态污染物( SO2、NOx、CO等)
为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提供氧气,参 与土壤中的气体交换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与分类
天然源
地质背景值高、火山活动、自然风化和 淋溶作用
按性质分类
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
人为源
工业“三废”、农药和化肥使用、生活 污水和垃圾
按形态分类
气体、液体、固体
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
物理过程
吸附与解吸、挥发与凝结 、溶解与沉淀
阐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以及其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水污染治理技术分类
介绍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水污染治理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 题。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原理及应用
土壤污染来源及危害
阐述工业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使用等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以 及其对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任务
环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宿规律,评价 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化学ppt课件
![环境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5e41a6bceb19e8b8f6baac.png)
(三)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卫生标准中臭氧的浓度限值为 0.1mg/m³,当其浓度为0.3mg/m³以上时,一日超过4 次,每次15min以上,均是不允许的。 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³。
二、常用测定方法
㈠化学发光法
( 1 )原理臭氧分析器是根据臭氧和乙烯气相发光反 应的原理制成的。样气被连续抽进仪器的反应室 与乙烯反应产生激发态的甲醛(HCHO')。当 HCHO'回到基态时,放出光子(hγ)。反应式如下 :2O3+2C2H4→4HCHO'+O2HCHO'→HCHO +hγ式中h——普朗克常数;γ——光子的振动频 率。光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后,转变为电 流,并被放大,电流大小与臭氧浓度成正比。用 臭氧标准气体标定仪器的刻度值,即能测得臭氧 浓度。仪器可接记录仪或与电子计算机相联接。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分四个量程档): 0 ~0.25;0~0.5;0~1.0; 0~):<45s;线性误差:<±2%满刻度; 重现性:<±2%满刻度;零点飘移:<±2%满刻度 (24h内);标度飘移:<±2%满刻度(24h内);噪音< ±1%满刻度;抗干扰能力:总干扰相当量< 0.005mg/m3;反应室的工作压力:大气压;工作环境 温度:0~35℃,相对湿度<85%;信号输出:接记录 器0~10mV,接电子计算机0~2V。(2)臭氧标准气体 发生装置 臭氧浓度用紫外光度法标定,见第五章第 二节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浓度的标定。
(6)计算:1、从记录器上读取任一时间臭氧浓度,mg/m3。2、 将记录纸上的浓度与时间曲线进行积分计算(或与电子计算机联 接),可以得到臭氧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mg/m3 (7)说明:1、方法的灵敏度 2mg/m3臭氧与乙烯反应产生的光子 ,得到约10-8A的电流。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 2、精密度和准确度 精密度<2%满刻度;准确度:指示浓度和 计算浓度相对误差<2。 3、臭氧与乙烯气相发光反应,发射300~600nm的连续光谱,峰 值波长为435nm。 4、固定样气流量为600ml/min和800ml/min时,响应值与乙烯流 量成正比。当乙烯流量为20ml/min,样气流量为600ml/min时, 有最大的响应值。考虑到仪器灵敏度与减少乙烯用量,并使排 出的混合气在去烃装置中达到最佳除烃效果,故选择样气流量 400ml/min,乙烯流量为20ml/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
4.1
4.0
4.7
6.8
H+
73
概况 污染物 燃料 气象条件
季节 气温 湿度 日光 臭氧浓度 出现时间 毒性
发 生 较 早 (1873) , 至 今 已 多 次 出 现 颗粒物、SO2、硫酸雾等 煤
冬季 低(4℃以下) 高 弱 低 白天夜间连续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导 致死亡
发生较晚(1946),发生光化学反应 碳氢化合物、NOx、O3、PAN、醛 类等 汽油、煤气、石油
夏秋 高(24℃以上) 低 强 高 白天 对眼和呼吸道有强刺激作用。等氧 化剂有强氧化破坏作用,严重可导 致死亡
.
七、酸性降水
1 降水的PH 2 降水PH的背景值 3 降水的化学组成 4 酸雨的化学组成 5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
表2-7 世界某些降水背景点的pH值
地点
样本数
PH值平均值
中国丽江 Amsterdan(印度洋) Porkflot(阿拉斯加) Katherine(澳大利亚) Sancarlos(委内瑞拉) St.Georges( 大 西 洋 百 慕大群岛)
1.37 12.3 32.4 117
.
五、光化学烟雾
1 光化学烟雾 2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简化机制 3 光化学烟雾的控制对策
.
.
.
.
六、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烟 雾型污染
1 二氧化硫的气相氧化 2 二氧化硫的液相氧化 3 硫酸烟雾型污染
.
.
表2-6 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烟雾的比较
项目
伦敦型
洛杉矶型
重庆市区 164 29.9 25.2 152.2 135.2 11.4 14.7 7.87 51.4 4.29 1985-1986
广州市区 137 23.9 39.4 85.4 98.4 8.7 25.7 22.6 16.7 4.78 1985-1986
南宁市区 28.8 8.48 15.7 45.8 19.9 0.9 11.8 9.6 1985-1986
.
.
.
.
.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一、光化学反应基础 1 光化学反应过程 2 量子产率 3 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光离解
.
.
.
.
二、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1.大气中HO和HO2自由基的浓度 2.大气中HO和HO2的来源 3.R、RO和RO2等自由基的来源
.
.
.
三、氮氧化物的转化
280 26 16 40 14 67
5.00 4.92 4.94 4.78 4.81 4.79
.
表2-8 国外部分地区降水化学成分(μmol/L)
SO42 NO3- Cl- NH4+ Ca2+ Mg2+ Na+ K+ H+ PH
瑞典
34.5
Sjoangen
1973-1975
美国Hubbard 55 Brook 19731974
水环境化学
土壤环境化学
环境生态化学①
大气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工程化学
水污染控制化学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化学
注: ①“环境生态学也可列为平行的另一个分支学科 .
.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一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一、大气温度层结和密度层结 二、辐射逆温层 三、气块的绝热过程和干绝热递减率 四、大气稳定度 五、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广州市区 137 23.9 39.4 85.4 98.4 8.7 25.7 22.6 16.7 4.78 1985-1986
南宁市区 28.8 8.48 15.7 45.8 19.9 0.9 11.8 9.6 1985-1986
18.33 4.74
北京市区 136.6 50.32 157.4 141.1 92 1981
1 大气中含氮化合物 2 氮氧化物的气相转化
.
四、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1 大气中主要的碳氢化合物 2 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反应
.
表2-3 HO、O与烷烃反应的速度常数
烃类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环己烷
速度常数(2.98×108min-1)
HO
16.5 443 1800 5700 1.2×104
O 0.0176
- 140.9 42.31 0.16 6.80
天津市区 158.9 29.2 183.1 125.6 143.5 - 1981
注:本表摘自唐孝炎,1990。.
175.2 59.2 0.55 6.26
表2-15 我国部分地区降水酸度和主要离子含量(μmol/L)
项目
重庆 贵阳市区 贵阳郊区 北京市区
SO42 NO3- Cl- NH4+ Ca2+ Mg2+ Na+
K+
H+ PH
贵阳市区 205.5 21 1982-1984
8.2 78.9 115.6 28.3 10.1 26.4 84.5 4.07
重庆市区 164 29.9 25.2 152.2 135.2 11.4 14.7 7.87 51.4 4.29 1985-1986
- - 11 4.96 - - 40 4.4
注:本表摘自唐孝炎,1990。
.
表2-9 国内部分城市降水化学成分(μmol/L)
SO42 NO3- Cl- NH4+ Ca2+ Mg2+ Na+
K+
H+ PH
贵阳市区 205.5 21 1982-1984
8.2 78.9 115.6 28.3 10.1 26.4 84.5 4.07
环境化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化学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化学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 一、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二、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三、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 介
.
.
表1-1环境化学分支学科划分
研究领域 环境分析化学
分支学科 环境有机分析化学 环境无机分析化学
大气环境化学
各圈层的环境化学
美国
19.5
Pasadena
1978-1979
加拿大
45
Ontario
日本神户
19.5
31 18 31 6.5 3.5 15 3 52 4.30
50 12 22 5 16 6 2 114 3.94
31 28 21 3.5 3.5 24 2 39 4.41
19 10 21 11.5 5 24 39 19 7.5 3
18.33 4.74
北京市区 136.6 50.32 157.4 141.1 92 1981
- 140.9 42.31 0.16 6.80
天津市区 158.9 29.2 1981
183.1 125.6 143.5 -
.
175.2 59.2 0.55 6.26
表2-9 国内部分城市降水化学成分(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