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131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131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131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朱蕊;曾爱群;杜晶春【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核型分布。

方法:取早期自然流产孕妇绒毛组织,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于CO2培养箱中培养7 d,贴壁细胞加秋水仙素处理后用G-显带方法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情况、性别比例及与孕妇的年龄关系。

结果:131例绒毛细胞标本中,129例标本培养成功,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标本61例,异常核型中三体占52.4%,其次是单体(18%)和三倍体(16.4%);流产胚胎中女性〉男性(P〈0.05),但是男性或女性胚胎中正常核型和异常核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35岁以上孕妇获取的标本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显著高于35岁及以下孕妇(P〈0.05)。

结论: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初步判断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病因,对该孕妇此后的成功妊娠有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贵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42)010【总页数】4页(P1179-1182)【关键词】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 Giemsa染色胚胎妊娠【作者】朱蕊;曾爱群;杜晶春【作者单位】[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120 [2]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广东广州510182;;[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120 [2]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广东广州510182;;[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120 [2]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广东广州5101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1自然流产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10%~15%,其中早期流产(妊娠于12周前终止)又约占自然流产总量的80%以上。

自然流产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和单基因突变、母体因素如子宫解剖异常、内分泌因素如孕激素分泌不足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感染因素如TORCH感染(TORCH是指一组病原体:T即刚地弓形虫,O即others,比如乙型肝炎病毒、HIV病毒、梅毒螺旋体等;R即风疹病毒,C即巨细胞病毒,H即单纯疱疹病毒),免疫因素如封闭抗体缺乏等,在众多因素之中,遗传因素之一的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1]。

79例自然流产绒毛的染色体分析

79例自然流产绒毛的染色体分析

79例自然流产绒毛的染色体分析李 凡,温庆荣,郑胤强,马 莉,郭 芸(赣州巿妇女儿童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79例自然流产绒毛采用直接法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常规制片,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42例;异常率为53.16%。

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行染色体检查,对自然流产的病因、诊断及再次妊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中图分类号:R 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79(2009)03-0376-02自然流产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

合子内在的缺陷是引起胚胎早死及自发流产的重要原因。

我室对79例自然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79例绒毛来自因有自然流产先兆,前来我院妇科门诊、遗传门诊就诊以及在妇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均B 超检查提示:/胚胎停育0或难免流产,而行清宫术(流产胚胎为孕37~84天,孕妇年龄20~36岁)1.2 方法 在无菌负压吸宫术中获得绒毛组织,置无菌生理盐水中进行挑选,选出优质绒毛组织5~7m g 剪碎置10mL 的离心管,加入1%枸橼酸钠3~4mL 及秋水仙素(最终浓度为0.5~0.6L g /mL)混匀,置37e 水浴箱中15m in ,取出加固定剂(甲醇B 冰醋酸=3B 1)0.5mL 混匀,以1500r /m i n 离心3m i n ,弃上清液。

加固定液3mL 混匀,置室温固定15m i n ,离心弃上清液。

再重复固定一次。

加60%冰醋酸数滴后再加固定剂数滴,离心弃上清液。

加新配固定剂数滴混匀,滴于预热玻片上,56e 烤箱烤片14h 。

G 显带,核型分析3个,计数20个以上。

结构异常或嵌合体增加计数及分析。

同时,对79例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

按照I SC N (1995)描述核型。

初次自然流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

初次自然流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
新医学 2 1 年 1 01 1月第 4 2卷第 1 期 1
73 2


初 次 自然流 产 与 复发 性 自然 流产 绒 毛 组 织细胞 遗传 学分 钧
崔金晖
侯红瑛
要] 目的 : 探讨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异 常与初次 自然流产及 复发性流产的关 系。方法 :
根 据 14例 早期 自然 流 产 孕 妇 的 临 床 资 料 分 为 复 发 性 自然 流产 组 (7例 ) 和 初 次 自然 流产 组 0 5 (7例 ) 清宫 时取 绒 毛组 织 ,按 常规 技 术 方 法 制 备 绒毛 细胞 染 色体 ,G显 带后 进 行 核 型 分析 。 4 。
t s e r ol ce tr e c r t g o a y t p n y t e c n e t n lG— a d n h o s me a ay i Re i u swe e c l t d i u e i u et e frk r oy i g b h o v n i a b n i g c r mo o n l ss s e n n a o . ・
adf s so t eu b ao ,rcr n so t eu bao . Meh d :T e sbet w r i dd it to n r p n n o sa o in eur t p na o sa o i it a e n n to s h u jc eedv e no w s i
a d G ncl y T e hr f l t H si l f U Y t e U i rt, G a gh u 16 0, C ia n y eo g , h T i A i e o d f a d o t o S N a— n nv sy i pa s ei u nz o 5 0 3 hn ;

染色体畸变检测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染色体畸变检测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染色体畸变检测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畸变检测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对80例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检测,观察组接受染色体畸变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和检测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检测阳性率90%、检测成功率92.50%高于对照组70%、65%(X2=5.0000、9.0383,P<0.05)。

结论:临床在分析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时可采用染色体畸变检测技术,相比于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检测,可提升检测阳性率和成功率,为研究自然流产原因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字】自然流产;绒毛㢟;染色体核型;染色体畸变;细胞培养女性妊娠后,多种因素均会造成其出现自然流产症状。

大部分学者认为,产妇出现自然流产,其主要因胚胎染色体异常而造成[1]。

但临床用于检测染色体核型的常规方式-细胞培养方式,其检出率非常低,无法为临床研讨产妇自然流产原因提供更有效、直接的研讨依据。

因此,继续探寻检出染色体核型阳性率更高的方式。

有学者提出[2],染色体畸变检测的阳性率高于细胞培养检测,但目前医学界有干此方面的报告非常少。

现本文共纳入80例自然流产患者分组重点论述此点。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对80例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各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显示胚胎发育停止,并排除孕期感染者。

对照组:孕周时间9-13周,平均(11.15±0.65)周,产次1-4次,平均(2.02±0.21)次;孕次1-5次,平均(2.65±0.24)次,年龄20-38岁,平均(26.35±1.25)岁;观察组:孕周时间9-14周,平均(11.25±0.58)周,产次1-5次,平均(2.98±0.25)次;孕次1-5次,平均(2.69±0.22)次,年龄20-39岁,平均(26.30±1.36)岁。

86例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分析

86例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分析

86例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分析作者:董枫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0期【摘要】目的对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86例,取无菌绒毛组织,经培养法展开染色体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绒毛组织培养成功者79例,成功率91.86%,染色体异常27例,异常率为34.18%。

结论导致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为染色体异常,孕早期绒毛染色体检查会为临床流产筛查、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关键词】孕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产前诊断;临床价值已有调查结果显示,胚胎染色体异常为诱发自然流产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为出生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

有研究指出,对胚胎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了解将会在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预防出生缺陷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86例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展开了染色体分析,现汇报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抽取其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28.7±14.8)岁,孕周5~12周,平均(7.9±1.4)周,所有患者均经保胎治疗后失败,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1. 2. 1 研究方法采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培养后展开染色体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2. 2 检测方法标本采集:对患者实施常规人流清宫术中,采取无菌夹夹取绒毛组织,放置在10 ml无菌离心管中,而后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在封口处理后立即送检。

绒毛组织的培养:在无菌的超净台上,将绒毛组织放置在无菌培养皿中,经生理盐水进行漂洗,将血细胞和蜕膜除去,仔细挑取绒毛组织,放置在另一个无菌培养皿中,粉碎至粥样,吸入到离心管内,加入浓度为0.25%的胰酶1 ml和浓度为25%的胶原酶1 ml,经无菌吸管吹打均匀后在37℃条件下消化2 min,加2 ml小牛血清结束消化,离心处理后弃去上清液,加适量羊水培养基与细胞悬液混匀,放置在培养瓶中37℃条件下CO2培养箱中连续培养,等待细胞贴壁后换液、传代,细胞收获、染色体制备均与羊水细胞方式相同。

复发性自然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微阵列芯片327例分析

复发性自然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微阵列芯片327例分析

复发性自然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微阵列芯片327例分析目的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流产的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探讨流产胎儿染色体核型与母体状况和RSA的关系。

方法收集因RSA行绒毛染色体分析的患者及其绒毛组织,应用CytoScanHD基因芯片进行筛查,记录流产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母亲年龄、BMI与流产胎儿染色体核型的关系。

结果CMA分析327例绒毛组织,胎儿染色体异常158例,其中数目异常134例(84.8%)、结构异常24例(15.2%)。

数目异常类型包括多倍体17例(10.8%),三体综合征89例(56.3%),Turner综合征26例(16.5%),21号染色体单体2例(1.3%),染色体结构异常中微缺失7例(4.4%),染色体重复15例(9.5%),染色体结构微变异2例(1.3%)。

年龄≥35岁者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高于24.9 kg/m2者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SA 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其中以染色体数目异常更多见,胎儿染色体异常与母亲年龄有关,而与BMI无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tus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and maternal status an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by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of the villus tissues. Methods The villus tissues of RSA patients undergoing CMA were collected and screened by CytoScan HD chips. The incidence and type of abnormal chromosomes of the aborted fetus were record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age,body mass index (BMI)and the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rate was analyzed. Results CMA was performed in the villus tissues of 327 cases and 158 cases were diagnosed with chromosomal abnormality;including 134 cases (84.8%)of chromosomal numerical abnormalities and 24(15.2%)of chromosomal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The chromosomal numerical abnormalities included polyploid (17 cases,10.8%),trisomy syndrome (89 cases,56.3%),Turner syndrome (26 cases,16.5%)and 21chromatid (2 cases, 1.3%). The chromosomal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consisted of chromosomal micro?deletion (7 cases, 4.4%),chromosomal duplication (15 cases,9.5%)and chromosomal structural micro?variation (2 cases,1.3%). The fetal chromosome abnormity rate in patients aged ≥ 35 yea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ir counterparts aged 24.9 kg/m2 (P>0.05). Conclusions RSA is intimat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et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y,especially the chromosomal numerical abnormality. The fet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yi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age rather than maternal BMI.【Key words】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Villus;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Karyotype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是指女性与同一性伴侶发生的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生率约为1%~5%[1]。

自然妊娠与 ART 术后妊娠早期流产胎儿的绒毛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

自然妊娠与 ART 术后妊娠早期流产胎儿的绒毛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

自然妊娠与 ART 术后妊娠早期流产胎儿的绒毛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牟春艳;李苗【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自然妊娠与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术后妊娠早期流产胎儿的绒毛染色体核型,为优生优育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收集56例ART妊娠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观察组)和51例自然妊娠(对照组)的绒毛组织标本,无菌条件下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两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细胞培养成功52例(92.86%),其中异常核型26例(50.00%),而三体核型16例(约占61.54%)最多。

对照组细胞培养成功47例(92.17%),其中异常核型22例(46.81%),三体核型15例(68.18%),两组产妇正常核型中流产次数<2次的均高于≥2次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孕早期自然流产次数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hromosome karyotype villi of fetus of miscarriage at early pregnancy both natural and by ART.Method Sample villi from 56 cases of miscarriage at the early stage of pregnancyby ART were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ample villi from 51 cases of miscarriage at the early stage of natural pregnancy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of study .Then villi cell culture and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for both groups were conducted under aseptic condition.Findings Among 56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2 (92.86%) cases were successful in cell culture;26 (50.00%) cases of unusual karyotypes were found;and 16 (about 46.81%) cases of trisomic karyotype were found.Among the 5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 47 (92.1%) caseswere successful in cell culture;22 (46.81%) cases of unusual karyotypes were found , and 15 ( about 68.18%) cases of trisomic karyotype were identified .The usual karyotype found in women in both groups with less than 2 times of miscarriage was found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in both groups with 2 or more times of miscarriage.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Conclusion Miscarriage at the early stage of pregnancy is closely related to fet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自然妊娠;辅助生殖技术;自然流产;染色体;核型分析【作者】牟春艳;李苗【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浙江杭州 311000;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浙江杭州 3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1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妊娠率,但抱婴回家率却一直徘徊在30%以下[1],究其原因主要与ART术后妊娠中较高的流产率有关。

628对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628对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628对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方法抽取628对自然流产夫妇的1ml肝素抗凝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计算机软件进行核型分析,计数30个核型,异常核型者计数加倍,分析5个核型。

结果 628对自然流产夫妇中,检出染色体异常86例,异常检出率6.8%(86/1256),其中平衡易位28例(罗伯逊易位4例),9号臂间倒位15例,Y倒位 2例,1号和16号次缢痕增加20例,XXX综合征2例,特纳综合征嵌合体1例,小Y 6例,随体增加7例,13号和15号短臂增加5例。

在86例染色体异常中,男性异常者40例,女性异常者46例,无一对夫妇同时存在染色体异常。

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对于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都应进行双方染色体检查,有组于病因的分析和诊断,并为生育指导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自然状态(非人为目的造成)发生的流产称为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20%左右。

其病因复杂,除生殖道异常、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异常、感染、环境等因素外,遗传学因素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医学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遗传学因素的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628例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玉溪市妇幼保健院遗传诊断分中心门诊就诊的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628对(1256人),年龄19-43岁,流产次数1-6次,均详细咨询了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环境接触史等。

咨询者均表型、智力正常,非近亲婚配。

1.2方法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抽取628对自然流产夫妇的1ml肝素抗凝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计算机软件进行核型分析,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异常核型者计数加倍,分析5个核型。

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现状

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现状

文章编号:1003-6946(2012)06-431-04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现状李阳洋1综述,章勤2审校(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摘要】自然流产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其主要原因为染色体异常,分析胚胎染色体的核型对寻找自然流产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绒毛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培养法成功率高于直接法,但培养法的操作难度及成本亦高于直接法;自然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中以非整倍体的发生最多见,其中16三体约占三体的1/3;自然流产、辅助妊娠后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分别都高于人工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对于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相关性及自然流产次数、年龄、孕周及胚胎性别与绒毛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均尚无明确结论。

目前类似以上通过绒毛染色体分析寻找自然流产原因的研究很多,但可以治疗的原因并不多见,故还需结合临床的实验指标,寻找与绒毛染色体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染色体分析的意义。

【关键词】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中图分类号:R715.5文献标识码:B自然流产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的调查估计其发生率约占临床妊娠的15% 20%,其中多数为早期流产(妊娠在12周前终止者)。

诱发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多,涉及遗传、解剖、免疫、内分泌、感染甚至环境及其他未知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本文综述分析了近几年关于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现状。

1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析技术在流产中的应用自然流产其病因可能有以下几种: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遗传印记异常、单亲二倍体、偏斜X-染色体失活、单基因突变等)、子宫解剖异常(双角子宫或中隔子宫等)、免疫因素(如封闭抗体缺乏)、内分泌因素(孕激素分泌不足、前列腺素增多、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感染因素(如TORCH感染)、血栓形成倾向、环境因素(情绪受强烈刺激)等,在这些因素当中,染色体异常占50% 60%[1],为主要因素。

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

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

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目的分析评价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布的关系。

方法整群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的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416例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染色区异常病例进行C显带确认,发现随体及随体柄异常进行N显带确认。

结果在对该院就诊的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核型分析检查的416例样品中,共检出的5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和2例性发育异常病例,总异常率为12.26%。

5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有34例;异染色区多态性9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

染色体数目异常4 例,其中1例为嵌合型数目异常。

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孕症和自然流产密切相关,也是出生异常胎儿的重要原因,为达到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优生优育的目标应进行必要的遗传学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 karyotype distribution.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416 cases of natural infertility and abortion cases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peripheral blood chromosome G-banding karyotype,abnormal cases heterochromatin zones C banding confirmed the body was found with the body and handle exceptions with the N-banding confirmation. Results In 416 cases of in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 samples karyotyping examination of our hospital,a total of 51 cases of detected abnormal karyotypes and two cases of dysplasia cases,the total abnormal rate was 12.26%. 51 cases of abnormal karyotypes often chromosome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in 34 cases;heterochromatin polymorphism 9 cases;sex chromosome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in 4 cases. The number of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in 4 cases,1 case of abnormal number of chimeric. Conclusion Karyotype abnormality associated with in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birt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abnormal fetus,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the rate of 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 of Birth Defects should undertake the necessary genetic counseling,prenatal screening,prenatal diagnosis.[Key words] Infertility;Spontaneous abortion;Chromosome karyotype染色体异常是染色体病中患者表现正常的一类,是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重要的遗传原因,据人类遗传学家夏家辉等人统计每106~107对夫妇中就有1位染色体异常携带者,也有报道中国一般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率为0.5%~1.0%[1],在不孕与流产夫妇中,染色体异常携带者占3%~6%[2]。

156例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156例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单位:528415 广东中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检验科通信作者:郑文婷,Email :****************DOI :10.3969/j.issn.1674-7151.2021.01.017156例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郑文婷 尹志军 黄雪珍【摘要】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自然流产查因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就诊的156例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绒毛细胞培养与G 显带核型分析,计算培养成功率,分析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主要异常类型。

结果 156例自然流产孕妇中绒毛培养成功144例,培养成功率为92.3%,其中28~34岁和35~40岁年龄段患者的标本培养成功率分别为96.1%(98/102)和85.2%(46/54);9例因染菌导致培养失败,3例因胚胎停育时间过长、标本活性差、细胞不贴壁导致培养失败。

检出染色体异常70例,异常检出率为48.6%,其中常染色体非整倍体44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16例、三倍体7例、四倍体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异常核型以X 单体〔22.9%(16/70)〕、16三体〔20.0%(14/70)〕、22三体〔15.7%(11/70)〕、21三体〔10.0%(7/70)〕和三倍体〔10.0%(7/70)〕为主。

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对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查明自然流产的原因,以便指导患者以后的生育并进行必要的产前诊断。

【关键词】 自然流产; 绒毛; 核型分析;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and karyotype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villi in 156 casesZheng Wenting, Yin Zhijun, Huang Xuezhen. Clinical Laboratory, Xiao L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Zhongshan 528415, Guangdong,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ZhengWenting,Email:****************【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karyotyping in detection of the causes for spontaneous abortion. Methods 156 patients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villi admitted in Xiao L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villus cell culture and G -banding karyotyp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the success rate of culture was calculat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and main types of abnormaliti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156 patients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144 cases of villus culture were successful, the success rate was 92.3%. Nine cases failed due to infection of bacteria, 3 cases failed due to prolonged embryo suspension, poor specimen activity and non adherent cell culture. The success rates of specimen culture of 28-34 year old and 35-40 year old patients were 96.1% (98/102) and 85.2% (46/54). Forty -four cases were detected as autosomal aneuploidy, 16 cases were 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 7 cases were triploidy, 1 case was tetraploid and 2 cases were structural abnormality. The abnormal karyotypes were mainly X monomer [22.9% (16/70)], 16 trisomy [20.0% (14/70)], 22 trisomy [15.7% (11/70)], 21 trisomy [10.0% (7/70)] and triploid [10.0% (7/70)]. Conclusions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is an important cause for spontaneous abortion. Karyotype analysis of abortion villi is helpful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guide the patients who will be pregnant again and to make necessary prenatal diagnosis.【Key words 】 Spontaneous abortion; Villi; Karyotyping; Cell culture自然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胚胎/胎儿体重不足1 000 g 的宫内妊娠自然终止,分为早期自然流产(<12周)和晚期自然流产(12~28周)。

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55例

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55例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8.
2 向阳,王凤云,郝娜,等. 早孕绒毛细胞直接 植被染色体方法的改进[J]. 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1998,14( 5) : 273.
3 冯丽云,杨晶,等. 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 的细胞遗传学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 志,2002,10( 6) : 53.
4 易翠兴,潘敏. 广州地区 97 例自然流产绒 毛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 传杂志,2007,15( 9) : 41 - 42.
5 Qumsiyeh MB,Kim KR,et al. Cytoge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creased apoptosis and decreased cell proliferation in chromosomally abnormal villi[J]. Cytogenet Cell Genet,2000,88 ( 3 - 4 ) : 230 - 235.
样过程 污 染 及 胚 胎 死 亡 时 间 长 等 有 关。 因此无菌方式选择适当孕周及非死亡时 间过长的胚胎进行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 分析有助于提高培养成功率。
采用酶消化绒毛法结合干贴壁法,可 以弥补后者染色体分裂相形态不佳、不利 于正确分析的缺点,提高了产 前 诊 断 质 量。根据流产绒毛的核型结合孕妇的自 然情况作出风险评估,以期为其下次妊娠 进行指导[7]。
巧克力囊肿的 MRI 诊断: 认为巧克 力囊肿 MR 表现具有如下特征: ①病灶可 单发或 多 发,呈 囊 状 生 长[3]。卵 巢 巧 克 力囊肿的多房及分隔常见,且呈大囊外多 个囊肿聚集即“卫星囊”为卵巢巧克力囊 肿的特 征 性 表 现 之 一[4,5]。② MRI 信 号 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由于脉冲序列和病灶 内成分的 不 同,如 急 性、亚 急 性、慢 性 血 肿、反复出血 可 至 血 肿 内 成 分 复 杂、铁 含 量不同 以 及 纤 维 组 织 增 生 等 因 素 造 成。 主要表现为均匀信号的短 T1 长 T2 类圆

112例自然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112例自然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112例自然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张爱萍;张学红【摘要】对112例自然流产者的绒毛组织培养后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自然流产的原因.将112例自然流产患者清宫时获得的绒毛组织进行贴壁培养,收获后制片,G 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109例标本获得染色体核型,异常核型39例,异常率35.8%,其中三体26例,占异常核型中的66.7%.胚胎染色体异常是造成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7(033)019【总页数】2页(P139-140)【关键词】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作者】张爱萍;张学红【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自然流产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生率大约10%~15%。

引起自然流产的因素很多,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异常、解剖因素、感染等都可导致流产的发生。

其中遗传因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对112例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细胞进行贴壁培养,收获核型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从细胞遗传学水平来探讨引起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就诊的112例自然流产患者。

所有纳入样本的自然流产夫妇基本资料无特异性,夫妇双方无近亲结婚,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均为正常,女性年龄在20~42岁之间。

平均年龄31.99岁。

孕周在6~10周之间。

所有纳入研究的标本已向患者夫妇知情同意。

患者清宫手术时,采用负压吸引术吸取无菌绒毛组织 10~15mg。

获取的绒毛组织在解剖显微镜下进行挑选和剪切,在无菌生理盐水中漂洗3~5次,以防治母体污染。

将挑选的绒毛剪碎成糊状,用无菌巴氏吸管点样在组织培养瓶中,待组织半干后,加入Amniomax2Ⅱ培养基5mL,将瓶置于CO2培养箱中贴壁培养,5日后观察,定期换液,当瓶底有较多绒毛细胞生长(成纤维状)并表现良好的活力时,加秋水仙素作用4h,0.25%胰酶消化1~2min,常规细胞收获,进行染色体制片。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核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核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核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对复发性自然流染色体核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方法我院选取了时间段从2015年9月到2016年10月的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夫妇53对,对其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分析夫妇染色体核型。

观察记录易染色体核型的例数,统计记录易染色体核型与复发性流产的次数进行情况比较。

结果106位受试者中复发性自然流产中染色体异常占30.67%,其中染色体多态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的染色体异常。

差异显著(P<0.05)。

异常染色体中多态变异所占异常比例为53.68%,占总数的16.45%,其次为数目异常。

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核型的关系中男性所占比例为30.56%,女性为69.44%。

女性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染色体结构的变化是造成复发性流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此外,其与染色体多态性的变化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染色体核型;相关性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karyotype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karyotypes of recurrent natural stream. Methods:53 couples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The lymphocytes were cultured and the karyotype of the couples was analyzed. The number of cases of easy karyotype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and the frequency of karyotype an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accounted for 30.67% of the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 106 subjects,and the proportion of chromosome polymorphis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 The abnormal proportion of abnormal chromosomes was 53.68%,accounting for 16.45% of the total number,followed by an abnormal number. The proportion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 and chromosome karyotype was 30.56% in males and 69.44% in females.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was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the change of chromosome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recurrent miscarriage. In addition,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and chromosome polymorphism.Keywords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karyotype;correlation;复发性自然流产常指一对夫妇连续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在妊娠20周时间丢失婴儿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1]。

早期自然流产胎儿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早期自然流产胎儿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早期自然流产胎儿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梁彩红禤洁甜汤丽霞杨光(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佛山市528000)【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的原因及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查的意义。

方法应用长期培养法对60例早期自然流产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并对培养成功的绒毛细胞制备染色体及核型分析。

结果60例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中绒毛细胞培养成功56例(93.3%),56例中检出异常核型32例(57.1%),其中常染色体三体16例、多倍体6例、嵌合体6例、性染色体单体2例、结构异常2例;正常核型24例(42.9%),其中男性核型5例、女性核型19例。

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早期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流产的原因,合理指导下次妊娠。

【关键词】流产;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04(2011)06-0691-03Chorionic Villus Cell Culture and Analysis on Chromosomal Karyotype in 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LIANG Cai-hong,XUAN Jie-tian,TANG Li-xia,YANG Guang(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ine,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Guang dong,Foshan528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of 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the value of chromosomal karyotype analysis of the chorionic villus samples.Methods The chorionic villus specimens that were obtained through60cases of 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 were cultured for karyotype analysis.Results Of the60cases,chorionic villus was successfully cultured in56cases(93.3%),and abnormal embryo karyotypes were identified in32cases(57.1%).16cases were antosomal triploid,6case were multiplod,6cases were mosaic,2cases were sexual chromosome abnormalitie,and2 cases were structural aberrations;normal karyotypes were identified in24cases(42.9%),5cases were males and19 cases were females.Conclusion Embryo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is a major cause of 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and karyotype analysis of the villus helps identify the causes of abortion and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next pregnancy.【Key words】Abortion;Chorionic villus;Chromosome;Karyotype analysis自然流产是临床妊娠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流产绝大部分是发生在怀孕早期(孕15周以内)[1-2]。

反复流产与女性不孕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观察

反复流产与女性不孕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观察

反复流产与女性不孕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观察摘要】目的:针对女性不孕和反复流产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观察。

方法:350例女性不孕或多次流产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处理、显微镜下染色体核型比对分析。

结果:350例患者中,检测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8例,异常率5.14%。

其中常染色体异常13例,占72.22%;性染色体异常5例占27.78 %。

结论:常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形态结构和数目畸变的异样变化,是导致反复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女性性染色体异常中40%为(45,o;45x/46xx)Turner’s综合症患者,多因其卵巢发育不全引起不孕。

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是在细胞水平对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可信度高。

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助孕是避免流产,减少遗传缺陷儿出生,促进优生优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检查手段。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异常自然流产女性不育不孕优生优育【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079-02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女性患者不孕或早期流产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染色体缺失、异质、断裂、移位均可导致女性的性腺发育不良、不育不孕或流产等疾病的发生。

本文针对女性不孕及多次流产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进行分析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350例女性可疑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二组进行分析讨论。

A.不孕组:患者180例占51.43%,不孕时间2-14年,年龄22-39岁,平均33岁;B.流产组:患者170例占48.57%,年龄25-38岁,平均29岁,流产次数为2-5次。

两组患者均无重大疾病或智力障碍等。

1.2 检查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液进行淋巴细胞常规培养,制作标本,G显带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常规选择中期染色体、整体标准适中、清晰的分裂相进行比对,对异常的染色体进行加倍分析。

1.3 治疗方法依据染色体培养结果,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对症处理、人工周期与积极干预等治疗手段。

(整理).11.04fish技术检测自然流产中绒毛染色体异常与男女双方叶酸含量的临床应用研究技术报告 - 1109.

(整理).11.04fish技术检测自然流产中绒毛染色体异常与男女双方叶酸含量的临床应用研究技术报告 - 1109.

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与血液中叶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技术报告一、选项背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较多,如遗传基因缺陷、母体因素、胎盘内分泌功能不足、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资料研究显示男女方叶酸缺乏也会导致自然流产。

其中遗传基因缺陷导致自然流产时,多为三体、三倍体及X单体等染色体数目异常,其次为断裂、倒置、缺失和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异常。

遗传基因缺陷的胚胎多数结局为自然流产,极少数可能继续发育成胎儿,但出生后也会发生某些功能异常或合并畸形。

国外数据表明,孕妇前三个月、中三个月、后三个月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60%、10%-20%、5%-10%。

其中较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有X单体,发生率约为20%;16号染色体三体,发生率约为16%;18号染色体三体,发生率约为3%;21号染色体三体,发生率约为5%;22号染色体三体,发生率约为5%。

通过检测这些自然流产胎儿的常见染色体异常情况,可以为下一代妊娠进行遗传咨询提供资料。

如果孕妇自然流产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那么下一代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若孕妇下一代为自然怀孕则可选择绒毛或羊水做产前诊断,如果下一胎选择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则可做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

流产染色体分析目前主要是对流产绒毛进行培养,分析染色体异常的情况,但此项技术比一般羊水培养核型分析困难,在我国只有少数产前诊断中心掌握并能应用,因此大多数产前诊断中心及妇产科没有开展针对流产组织细胞的培养及核型分析检测。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方法,其灵敏度高,所需细胞量少,无需培养,技术容易被掌握。

从标本的制备到原位杂交结果分析完成可在48小时内完成,比常规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快得多。

我们这里FISH测定染色体探针主要针对13、16、18、21、22、X、Y染色体,对于整倍体来说FISH不够全面,所以在取材时同时做快速绒毛检测验证FISH结果。

112例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

112例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

112例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李远眺;邹燕;李勇【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7【摘要】目的:探讨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与妊娠早期自然流产间的临床关系。

方法对112例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细胞进行短期培养、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

结果成功检测绒毛标本105例,占93.75%(105/112)。

其中,检出正常核型50例,占47.62%(50/105);异常核型55例,占52.38%(55/105)。

异常核型中以数目异常为主,其中三体型最为常见(33例),三倍体6例,四倍体及复合三体各1例,嵌合体2例,性染色单体1例,结构异常6例,另有染色体正常变异5例;正常核型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

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开展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查有利于判断本次流产原因,合理指导下次妊娠。

【总页数】2页(P2319-2320)【作者】李远眺;邹燕;李勇【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遗传室,广西柳州 5450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遗传室,广西柳州 5450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遗传室,广西柳州 54500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31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J], 朱蕊;曾爱群;杜晶春;;;2.上海地区391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方法比较及核型分析 [J], 姚红霞;郭茗;骆敏;周佳3.131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J], 朱蕊;曾爱群;杜晶春4.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10例 [J], 熊丽;刘洁;邓康;刘思平;贾蓓;吴瑞枫;钟梅;曾嵘5.早期自然流产胎儿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J], 梁彩红;禤洁甜;汤丽霞;杨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妊娠流产患者与染色体异常关系的研究

浅析妊娠流产患者与染色体异常关系的研究

浅析妊娠流产患者与染色体异常关系的研究摘要目的探析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的早期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

方法400例孕早期流产患者,其中320例自然妊娠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因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的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的绒毛细胞进行分离、染色体分析,观察两组的对比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0.05),具有可比性。

在告知两组患者实验过程及目的后,均表示愿意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 2 方法先提取绒毛细胞,对流产的患者进行子宫清宫术,备好负压吸引管,清宫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采用负压吸引管利用负压原理,吸附绒毛组织5~20 mg。

将这5~20 mg绒毛组织作为标本,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并立即送入中心实验室备检。

标本送达后,立对绒毛组织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双抗清洗法清洗标本,去污物(血块、蜕膜组织),保留典型的绒毛组织约10 mg,将清洗后的标本放入离心管置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离心结束后观察管内分层,去除上层的液体,在下层滴入生物酶(胶原酶、胰酶),将标本放入保温箱,仔细观察并记录,待出现绒毛散开现象时,立即滴入母牛血清,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绒毛细胞形态。

当视野中出现成片状细胞,将标本放入新鲜的培养液中并滴入生物碱(秋水仙素),再次放置在保温箱内,放置时间为4 h,然后去掉上层清夜,将标本置入水浴箱,2 h后取出,将标本放入离心机再次离心,将离心后的标本去上清液制成悬液,通过莱卡显微镜进行观察,选择两名医生同时读标本玻片,每例计算20个分裂象,分析2个核型(嵌合体加倍计数)。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0.05),但是不同年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的检验分析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的检验分析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的检验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二者染色体核型情况,分析其关联性。

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在我院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20名女性患者,对20名女性患者与其配偶均给予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进而展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这20对夫妇的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判断与流产是否存在关联性。

结果:。

结论:造成复发性自然的重要原因包含了染色体异常,造成此结果不仅仅与染色体结构呈现变异问题相关,而且还与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存在一些联系。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检验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在临床中指的是孕妇连续出现不低于两次胎儿丢失情况(胎龄>20周),这也是一类在育龄女性中较常见的临床病症,造成此疾病的因素多且十分复杂,因素包含了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系统紊乱、解剖异常、免疫紊乱等。

就如今的临床医学研究来看,针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治疗方案并未研究出确切的方案,大部分会建议采用胚胎植入这一类方案加以预防诊断。

本文分析了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核型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性建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在我院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20名女性患者,联合其配偶共同进行研究分析。

40例研究受试者的年龄区间为25-40岁之间,平均年龄(32.59±2.37)岁。

1.2方法对入选复发性自然流产的20对夫妇全部给予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测措施,具体的检测方式如下:首先,对每一位检查受试者抽取静脉血(2-5ML),并对血液标本展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于无菌环境下使用小牛血清RPM11640培养基(20%),并于恒温状态下培养72小时,然后使用秋水仙素(0.14μg/mL)处理细胞3小时,之后再对淋巴细胞进行离心处理,完成这一动作后使用KCI(0.075mol/.L)对细胞进行处理(时间约半小时),于细胞中加入固定液来进行固定制片,经过胰酶分带与染色显带选取其中分裂良好的中期分裂相20个,然后从中选取五个进行对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6946(2012)06-431-04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现状李阳洋1综述,章勤2审校(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摘要】自然流产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其主要原因为染色体异常,分析胚胎染色体的核型对寻找自然流产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绒毛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培养法成功率高于直接法,但培养法的操作难度及成本亦高于直接法;自然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中以非整倍体的发生最多见,其中16三体约占三体的1/3;自然流产、辅助妊娠后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分别都高于人工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对于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相关性及自然流产次数、年龄、孕周及胚胎性别与绒毛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均尚无明确结论。

目前类似以上通过绒毛染色体分析寻找自然流产原因的研究很多,但可以治疗的原因并不多见,故还需结合临床的实验指标,寻找与绒毛染色体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染色体分析的意义。

【关键词】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中图分类号:R715.5文献标识码:B自然流产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的调查估计其发生率约占临床妊娠的15% 20%,其中多数为早期流产(妊娠在12周前终止者)。

诱发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多,涉及遗传、解剖、免疫、内分泌、感染甚至环境及其他未知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本文综述分析了近几年关于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现状。

1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析技术在流产中的应用自然流产其病因可能有以下几种: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遗传印记异常、单亲二倍体、偏斜X-染色体失活、单基因突变等)、子宫解剖异常(双角子宫或中隔子宫等)、免疫因素(如封闭抗体缺乏)、内分泌因素(孕激素分泌不足、前列腺素增多、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感染因素(如TORCH感染)、血栓形成倾向、环境因素(情绪受强烈刺激)等,在这些因素当中,染色体异常占50% 60%[1],为主要因素。

绒毛细胞是胚胎外胚层细胞,具有与胎儿组织相同的遗传性状,利用绒毛细胞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因此,对流产的原因寻找中,分析胚胎染色体的核型显得非常有必要。

2绒毛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多年来,随着绒毛染色体检测技术的不断进展,目前国内外较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直接法、短期培养法、长期培养法、原位培养法。

直接法操作简单,但获得的细胞分裂相少、染色体形态欠佳及胎盘局限性嵌合体概率较高。

因此,多数学者倾向于运用培养法,绒毛体外培养可获得较多分裂相,染色体形态佳,且出现嵌合体现象明显少于直接制备法,成功率亦较直接法高[2 4]。

培养法培养的是经胶原酶消化下来的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分化出大量的中期细胞,收获后染色体形态佳且分裂相较多,阅片较容易。

细胞培养,它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培养时间大约3 8天,如果操作不当或培养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细菌污染,而有无细菌对直接法其影响不大,也就不存在细胞污染的影响问题,培养法需要培养基和培养瓶,因此,所需成本较高。

原位培养法是在体外培养胎儿早期幼稚细胞,符合细胞生长所经历的细胞游离、贴壁、潜伏、指数增殖生长特征,不传代而直接收获指数增殖期细胞,经染色体制备,可靠地反映原始细胞的遗传性状,故准确性较高。

何国平等[5]采用组织块贴壁的原代培养法,体外培养3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流产胎儿绒毛,培养成功率100%,培养中细胞生长周期短、收获中期相多、染色体形态佳。

2003年Kucheria等[6]研究发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能辨认出自然流产组织中80%的染色体异常,证实其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克服了细胞培养费时、费力等问题,母细胞污染的影响小。

FISH允许分析大量的间期核,因此也是鉴别嵌合体的有效方法。

吴昊等对培养失败的绒毛组织进行FISH很好地解决了细胞培养所存在的失败率的问题。

给患者及临床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除了检查方法外,学者认为绒毛培养成功率与绒毛的标本形态、新鲜程度及终止妊娠的时间有关,因此适时取材是流产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查成功的关键。

3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及核型分类当前,自然流产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孕早期胚胎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自然流产中胚胎染色体异常占40% 60%,在<15孕周的自然流产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超过50%(50% 70%);而在15 24孕周间发生的自然流产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约占20%。

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而自然流产中的染色体异常绝大多数为数目异常,尤其以非整倍体的发生最多见[7],这种染色体数目畸变的主要发生源自双亲之一方的配子形成时或妊娠初期受精卵卵裂时出现了某号染色体不分离,则导致该染色体增多或减少1条,常见于多倍体、三倍体、单倍体及三体型等。

这可能是因为数目异常的胚胎遗传缺陷大,致死性高。

染色体结构异常见于易位、断裂、缺失、重复和倒位等,结构异常只占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的3% 5%[8]。

在数目异常的患者中,三体型最常见。

研究发现人类除1号染色体三体未被发现外,其余三体均有发现。

三体征中以16和22三体征较多见[3,4,9],其中16三体占所有三体约1/3,人们称这种染色体是高度致死的三体[9]。

其他较常见的三体有21、18、13三体[3,8,9],但具体原因不详。

除外非整倍体,三倍体在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查中也十分常见。

这种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可源自新的突变,或源自双亲之一方配子形成中的异常有丝分裂或源自精母细胞或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异常,也可源自双受精等。

这类染色体异常一般在孕8周以前流产,曾有极少数纯三倍体的活婴报告[9]。

其他可见少数的四倍体。

既往研究均说明了胚胎染色体异常作为引起自然流产的一个重要病因,不仅是以非整倍体为主要表现形式,而且其具体类型相对集中,具有明显的数目畸变高发染色体。

这一特点将可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新方法的研制提供可行性。

4自然流产与辅助妊娠后流产、人工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比较目前辅助生殖技术(ART)已经成为不孕症的基本治疗手段,包括IVF-ET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尽管大多数不孕症治疗中心临床妊娠率稳定在40%左右,但抱婴回家率(即活产率)始终徘徊于20% 30%[10],早期自然流产是重要原因之一[11]。

Bettio等[12]分析了144例接受ART治疗后流产的患者同133例正常自然妊娠后流产者,发现ART 中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发生率为63.2%,自然妊娠流产者的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是71.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RT并不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风险。

王磊等[13]的研究显示,ICSI组的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较自然妊娠组有增高倾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朱国战[14]分析了ART妊娠后自然流产患者和计划生育人工流产者的绒毛染色体,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了胚胎染色体畸变是原因不明性不孕不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孕夫妇接受不同方式ART治疗后,妊娠结局与子代染色体核型是否存在相关性尚存在高度争议。

2004年Lathir等[15]对ICSI流产妊娠物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胚胎非整倍体发生率(76%)显著高于IVF 流产胚胎非整倍体发生率(41%)。

Ma等[16]的研究结果认为,ICSI和IVF自然流产的绒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其总的非整倍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染色体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SI组性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IVF组;IVF组三体发生率为53%,而ICSI组三体仅11%。

因此,ART妊娠结局与子代染色体核型的相关性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规范性研究。

也有研究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与人工流产(行人工流产者要求有正常妊娠史、无自然流产史,本次妊娠B超检查提示胚胎发育正常)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结果均显示自然流产的染色体异常率明显高于人工流产者[17,18],也提示绒毛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

侯建香等[18]进一步分析两组流产者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孕妇长期被动吸烟,长期接触电脑、电视是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因素。

5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率在逐年上升,孕妇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易感人群。

但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流产是否存在相关性看法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殖道感染可使妊娠过程恶化,导致流产。

叶玲玲等[19]认为支原体可通过垂直传播影响胎儿,最终导致胚胎发育障碍而流产。

宗兴平等[20]通过对自然流产与人工流产宫颈和宫内支原体感染率进行比较,发现宫颈携带支原体与自然流产无关,认为只有当支原体感染胎儿时才导致流产,而在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情况下,支原体感染才能促进胚胎停育的发展,故支原体感染并不一定是直接通过改变胚胎染色体的核型而导致流产的。

6自然流产次数、年龄及孕周与绒毛染色体核型的关系相关报道[5,8],在对流产次数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实验分析结果均显示,自然流产次数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

徐两蒲等[3]在研究中还发现,高龄孕妇(年龄≥35岁)与非高龄孕妇(年龄<35岁)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母亲年龄越大,新生儿染色体异常也越高。

沈国松等[21]研究的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中,孕≤60天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53.1%,而孕>60天者染色体异常率只有37.2%,这说明有流产发生得越早,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率越高的趋向。

但对于这些结论目前还尚有争议,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7自然流产胚胎性别和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关系熊丽等[8]在研究中发现,无论是在流产胚胎或异常核型胚胎中,男女两种性别所占比例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4),女性胚胎发生流产和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男性胚胎。

何国平等[5]对IVF-ET流产绒毛30例标本分析,14例男胎异常核型10例,占71.42%,15例女胎异常核型9例,占6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胎异常率高于女胎异常率。

在自然流产中,除了染色体异常(尤其是非整倍体)的高发生率,还存在着另一个现象,就是性别特异性的胚胎淘汰(sex-specific embryo elimination)[22]。

当然,由于所有报道采用的都是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或分子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尚无法完全排除母源性污染的可能。

迄今为止,上述性别倾斜现象的发生机制未明。

然而熊丽、何国平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自然流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胚胎中,女性胚胎所占的比例低于男性胚胎,由此可以推测,在女性胚胎中还存在着染色体数目异常之外的其他诱发自然流产的重要机制,该机制直接导致了女性胚胎的自然流产高发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