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凸透镜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fc9b4a4028915f814dc24b.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板块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①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3)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 B.f>10cmC.f<10cm D.f>20cm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物理专题《凸透镜》综合检测试卷含详细答案
![物理专题《凸透镜》综合检测试卷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43ec1fdd3383c4bb4cd2d6.png)
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
【答案】D
【解析】
A.如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A错误;
C.柱形凸透镜成像时左右颠倒,上下不变,不可能出现左右和上下都颠倒的像,故C不可能出现,C符合题意;
D.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左右颠倒变小,上下不变,故D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花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B.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C.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B
【解析】
A.老花镜是凸透镜,因此老花镜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A错误;B.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B正确;C.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
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破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象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c932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9.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
A. 透镜的直径B. 入射光线的方向C. 透镜的曲率D. 透镜的颜色答案:C解析: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曲率越大,焦点位置越近;曲率越小,焦点位置越远。
2. 关于凸透镜焦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B.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中心C.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正焦距D.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表面答案:A解析: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因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在透镜的透镜中心的同侧。
3. 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关注的光线是()。
A. 仅仅想光轴靠近的光线B. 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C. 只有经过透镜中心的光线D. 完全垂直于光轴的光线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是通过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实现的,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其余光线则在透镜后面的位置得到成像。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
A. 实物体B. 虚物体C. 光线D. 影子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虚物体,即物体的投影形成在透镜后的位置。
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实物体与虚物体的区别在于()。
A. 实物体有质量,虚物体没有B. 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C. 实物体是透明的,虚物体是不透明的D. 实物体发出光线,虚物体不发出光线答案:B解析: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虚物体是通过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形成的投影。
二、填空题1.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如果经过像方焦点,成像在()方的位置。
答案:虚物方2.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焦点位置在()透镜的位置。
答案:凸3.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体放在焦点处,成像在()。
答案:无穷远处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位置是()。
答案:物距焦距的倒数5. 凸透镜焦距越大,对物距的要求越(),反之亦然。
初二物理凸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凸透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208f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7.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A. 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B.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C. 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D.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实像答案:A2.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成像能力越:A. 强B. 弱C. 无影响D. 不确定答案:A3.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像的性质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不成像答案:A二、填空题1.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答案:会聚2.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答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不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物体距离凸透镜30厘米,求像的性质和位置。
答案: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 = 1/u + 1/v,其中f为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代入数据得1/20 = 1/30 + 1/v,解得v = 60厘米。
由于物距大于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60厘米。
五、实验题1. 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答案:首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白屏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白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个光点即为焦点。
然后,用刻度尺测量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性质以及焦距的测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际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水平。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e89d1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77.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当物距为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
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Ocm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放大、虚像B.倒立、放大、实像C.正立、放大、实像D.倒立、缩小、实像【答案】A【解析】由“当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可知, f﹤25cm﹤2f,则12.5 cm﹤f﹤25cm;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0cm时,u﹤f,由“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f”可知,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虚像。
故选A。
【考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 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 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答案】(1)同一高度倒立缩小(2)靠近凹透镜【解析】(1)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由题意知,f=10cm,当物距u=30cm时,u>2f.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0eff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6.png)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 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小题题号的前面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 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 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F和 F’的温度相比()A. F点的温度较高B. F’点的温度较高C. 两点的温度一样高D. 无法判断2. 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 正确的是()A. 虚像是人的幻觉, 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B. 虚像就是影子, 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 虚像则不能D. 光经过折射后总成实像, 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3.烛焰通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 则()A.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没有像, 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成像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则该像是()A. 放大的B. 缩小的C. 等大的D. 无法判断6.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 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 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A. 10 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D. 56厘米7.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 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 各能得到缩小的实象、放大的实象和放大的虚象,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A. 10cm>f>6cmB. 10cm>f>7cmC. 14cm>f>10cmD. 20cm>f>14cm8.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近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B. 甲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C. 甲是远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D. 甲是近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9.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 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 无法判断10.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 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D. 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二、填空1.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1192c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b.png)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比凹透镜的光线更亮B. 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比凹透镜的光线更暗C.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光线的亮度无关D.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光线的亮度有关答案:C2.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3.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4.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5.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6.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7.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C8.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15a5b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3.png)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会聚作用C.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D.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没有会聚作用答案:B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B.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发散作用C.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D.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没有发散作用答案:B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______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二倍焦距2. 凹透镜成像时,无论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如何变化,所成的像总是______的。
答案:虚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答案:当物体距离透镜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当物体距离透镜在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当物体距离透镜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 请说明凹透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凹透镜成像时,所成的像总是正立、缩小的虚像,且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
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为15cm,求成像的性质及像距。
答案:由于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但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可以通过透镜公式1/f = 1/u + 1/v计算得出,其中f为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代入数据得1/10 = 1/15 + 1/v,解得v = 30cm。
2. 已知凹透镜的焦距为-5cm,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为20cm,求成像的性质及像距。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fefc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0.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凸透镜是指()。
A. 中央厚、两头薄的透镜B. 中央薄、两头厚的透镜C. 厚薄均匀的透镜D. 不规则形状的透镜2. 凸透镜的主要特点是()。
A. 两个焦点B. 厚中薄两头C. 成像大小不变D. 非线性成像3. 凸透镜焦距为正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B. 虚焦C. 无焦D. 无法确定4. 凸透镜焦距为负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B. 虚焦C. 无焦D. 无法确定5. 凸透镜呈现实像的条件是()。
A. 物距大于焦距B. 物距等于焦距C. 物距小于焦距D. 物距无关二、解答题1. 物体距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聚焦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实像。
实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只是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完全平行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无限远的地方,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3.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发散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透镜的同侧,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4. 凸透镜放大器的原理是什么?解答:凸透镜放大器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来放大物体的影像。
凸透镜主要通过将光线聚焦,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从而增加观察者的观察能力。
凸透镜放大器的成像原理可以用凸透镜成像公式来解释,即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通过调整物体和透镜的距离,可以使得影像变大,以实现放大效果。
5. 请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练习题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ac8f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8.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练习题1. 小李将凸透镜放在灯光前,他发现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倒立的放大图像。
那么这个透镜是什么透镜?答:凸透镜2. 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规律中,焦距为f,物距为u,像距为v。
请用公式表达这一规律。
答:1/f = 1/v - 1/u 或者 f = uv / (u + v)3. 小明正在使用凸透镜进行实验,他知道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物距为30厘米。
请你帮他计算出像距。
答:根据公式 1/f = 1/v - 1/u,代入已知数据可得:1/20 = 1/v - 1/30。
整理后得到:1/v = 1/20 + 1/30。
再求倒数即可得到 v 的值。
4. 小红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方30厘米的地方,她想知道得到的像距是多少。
答:根据公式 1/f = 1/v - 1/u,代入已知数据可得:1/20 = 1/v - 1/30。
整理后得到:1/v = 1/20 + 1/30。
再求倒数即可得到 v 的值。
5. 小明使用凸透镜进行放大实验,他将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米的地方,并且观察到了一个倒立、纵向放大的像。
如果他将物体向透镜靠近10厘米,那么他观察到的像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距变小,根据公式 1/f = 1/v - 1/u,像距会相应变大,也就是说像会更远离屏幕变得更小。
6. 小李正在玩具店里观察凸透镜,他发现离他30厘米处的小汽车通过凸透镜后,形成了一个放大的正立像。
那么这个透镜是什么透镜?答:凸透镜7. 小红将一张纸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20厘米的地方,她观察到了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那么这张纸与透镜的相对位置是什么关系?答: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方时,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根据光线传播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8. 小明正在玩拼图游戏,他观察到一块断裂的拼图在放在凸透镜前后,形成了两个所需的部分。
那么这个透镜是什么透镜?答:凸透镜9. 小红想知道她可以用凸透镜来进行近视眼矫正。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b783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05.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1.下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2.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4.(2020·湖南常德中考)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被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6.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
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7.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法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卷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31210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6.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2.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3.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A. f < 2cm.B. 2cm < f < 4cm.C. 4cm < f < 5cm.D. 5cm < f < 8cm.4. 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 大于20cm。
B. 等于10cm。
C. 小于10cm。
D. 在10cm与20cm之间。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6.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 放大的实像。
B. 等大的实像。
C. 缩小的实像。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7.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82bfe0a8114431b80dd88d.png)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答案】B【解析】由于f="10" cm,当u="3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像距在10 cm到20 cm之间,当u="20"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且像距为20 cm,即像由缩小到等大,像距由10 cm到20 cm之间变为20 cm。
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玻璃砖【答案】C【解析】它是由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而成的。
从室内通过”猫眼”向室外观看,可以看到室外正立缩小的景象,能看到较大的范围情况;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才会看到较大的范围,凹透镜应在外边,两透镜之间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3.(2010天津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知道,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正确。
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B错。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CD错。
4.(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_移。
(word完整版)初二物理凸透镜测试题
![(word完整版)初二物理凸透镜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59a2b210661ed9ad51f3f9.png)
认识透镜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_____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_。
不同透镜的焦距可以不同,同一个透镜有_____个焦点。
2、如图所示,O点为凸透镜的___ ,F点为凸透镜的____ ,OF为 ____ 。
3、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镜子是:( )A.平面镜B。
凹透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4、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镜子是:( )A.平面镜B。
凸透镜C。
凸面镜D。
凹面镜5、将一个发光的电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 )A.变为发散光线B。
会聚在焦点上C.变为平行光线D。
方向不变6.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作图:1 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2.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透镜成像的规律(历年中考题集锦)1.(选作)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2.(选作)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3.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 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4.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5. (选作)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6.人的眼睛象一架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像眼睛看不到,但能显示于光屏上 B.放映幻灯时,银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于光屏上 D.远视眼的人配戴凸透镜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初二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d24d9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9.png)
初二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透镜的中心点被称为什么?A. 焦点B. 光心C. 焦距D. 折射率答案:B2.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散射B. 汇聚C. 反射D. 折射答案:B3.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散射B. 汇聚C. 反射D. 发散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 当物体在焦点之内时,成像为正立放大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像为倒立放大实像C. 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像为倒立缩小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之外时,成像为正立缩小实像答案:D5. 放大镜是利用了哪种透镜?A. 凸透镜B. 凹透镜C. 棱镜D. 平面镜答案:A二、填空题6.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
答案:倒立缩小实像7. 透镜的焦距越短,其对光线的________能力越强。
答案:汇聚8.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什么类型的透镜?答案: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9.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什么类型的透镜?答案: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10. 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中,只有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时,才能形成________像。
答案:正立放大虚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答案: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可以使光线汇聚于一点,形成实像或虚像;而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使光线看起来像是从一点发散出来,只能形成虚像。
12. 为什么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答案: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使用凸透镜是因为凸透镜具有放大作用。
显微镜的物镜用于放大近距离的物体,形成放大的实像;目镜则进一步放大这个实像,使观察者能够看到更清晰的细节。
望远镜的物镜用于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并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则将这个实像放大,使观察者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细节。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复习了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以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9cbd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0.png)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1.在两侧都正对着阳光的情况下,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和F'的温度是相同的。
答案选C。
2.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虚像是人的幻觉。
答案选B。
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答案选C。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选C。
5.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1/v+1/u,可得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u=20cm,焦距f=15cm,根据公式可得像距v=60cm,所以该像是放大的。
答案选A。
6.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1/v+1/u,可得物距u=28cm,像距v=∞,所以焦距f=28cm。
答案选C。
7.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1/v+1/u,可得焦距f=10cm。
答案选A。
8.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答案选D。
9.空气泡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会发生发散作用。
答案选B。
10.暂无明显错误的选项。
A。
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可以形成倒立的放大实像。
这是因为物体先通过物镜成为倒立的缩小实像,然后再通过目镜进行进一步放大。
B。
远处的物体通过透镜可以形成倒立的实像。
如果是凸透镜,实像会放大,如果是凹透镜,实像会缩小。
C。
目镜可以起到放大镜的作用,进一步放大通过物镜成像的物体。
D。
通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可以使视角变大,从而更清晰地观察物体。
二、填空1.凸透镜对光线有聚焦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聚焦作用。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⑴实像是光线会聚成的,而虚像不是会聚而是发散的;⑵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⑶实像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3.像的性质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应用举例倒或正 u>2f 实象放大或缩小显微镜倒。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44a6d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9.png)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物理上册:4一、单选题1.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2.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离镜头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应使()A.u>2fB.2f>u>fC.u=2fD.u<f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4.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将小电珠依次放在a、b、c、d四个位置,若要使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则小电珠应放在()A.a点B.b点C.c点D.d点5.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的时候,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若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5厘米时,则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缩小的D.虚像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定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确实是依照这一原理制成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步变小7.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显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8.用照相机拍照水池底部的景物,若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形,无水时()A.暗箱应该略短些,所得的像应该会小些 B.暗箱应该略短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C.暗箱应该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 D.暗箱应略长些,所得像会略小些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明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都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正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10.小红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显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B.屏上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能成像11.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12.关于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B.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来增大视野的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能够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13.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一定是()A.缩小的B.放大的C.等大的D.不能确定14.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虚像15.泡茶、喝茶中包含专门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茶水太烫,放一会茶水凉了﹣﹣现在茶水具有的热量较少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二、填空题16.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步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看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________是实像,__ ______是虚像.三个像显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17.小明从眼睛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所示).小明用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选填“凸”、凹“),所成的是____ ____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______ 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18.如图是新型自拍神器﹣﹣无人机,可用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来遥控它在空中悬停、飞行、拍照,其镜头部分相当于一个________.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自拍神器远离自己时,同步传播到手机上自己的像会变________.19.在用电饭锅蒸包子时,透过玻璃罩能够看到包子较大,而实际上我们看到是包子的一个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玻璃罩起到了__ 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作用.20.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的实像,将蜡烛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项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像(填像的性质).(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能够看到烛焰的________立、________的像(填像的性质).(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现在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如图所示,将远视眼镜放到凸透镜的前面,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初二物理凸透镜试题及解析
![初二物理凸透镜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3907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5.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B.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C.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它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D. 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分析】$(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对称的,分别位于透镜两侧,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2)$根据凸透镜焦距的定义可判断B是否符合题意;$(3)$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其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4)$当物体的光心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大于四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的光心和光屏之间的距离等于四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体的光心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小于四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A.所有凸透镜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故A错误;B.凸透镜的焦距为$0$~$10cm$,大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故B错误;C.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其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故C正确;D.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2.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在记录表如下: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入表格中:【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以及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即可;$(2)$在分析物距与像距关系时,需要确定焦距大小关系,从而确定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解答】(1)当$f < u < 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表格中数据知:$f_{1} < u_{1} < 2f_{1}$、$f_{2} < u_{2} < 2f_{2}$;所以当$f < u < 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当$u = 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表格中数据知:$u_{1} = 2f_{1}$、$u_{3} = 2f_{2}$;所以当$u = 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由$\frac{v}{u} = \frac{v_{1}}{u_{1}} = \frac{v_{2}}{u_{2}}$知:物距相同,像距相同,则像的大小相同;所以当物距一定时,像的大小与像距大小有关;(4)由$\frac{v}{u} = \frac{v_{1}}{u_{1}} \neq \frac{v_{3}}{u_{3}}$知:物距相同、像距相同,则像的大小也相同;所以当物距一定时,像的大小与焦距大小无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dd1ae5172ded630b1cb62c.png)
1、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5-1-1所示。
在这些透镜中, 属于凸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属于凹镜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图5-1-12、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 其截面如图 5-1-3 所示, 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 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图5-1-3A. aB. bC. cD. d3、图所示的光路图中, 正确的是()4、在图5-1-5中, 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图5-1-55、完成图5-1-6中的光路图。
图5-1-66、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 其中错误的是() 7、根据透镜的性质, 完成图5-1-7中的光路。
图5-1-78、图5-1-8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 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图5-1-8A. aB. b、dC. cD. a、b、c、d9、用照相机照相时, 物体在胶片上成的像是( )A. 正立的实像B. 倒立的实像C. 正立的虚像D. 倒立的虚像10、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
为此,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 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 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 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的像, 从而形成干扰亮点。
此装置的使用(填“不会”或“会”) 影响观众的观看。
11、使用幻灯机时, 在屏幕上得到的像是幻灯片上图案的( )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12、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在距离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 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A. 小于20 cmB. 大于20 cm小于40 cmC. 等于40 cmD. 大于40 cm13、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 照相机B. 凸面镜C. 平面镜D. 幻灯机14、图5-2-6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练习题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体移至凸透镝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2、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40厘米。
B 30厘米。
C 20厘米。
D 10厘米。
3、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厘米,则所成的像—定是( )A 缩小的。
B 放大的。
C 正立的。
D 倒立的。
4、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 像始终变大。
B. 像始终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
D. 像先变大后变小。
5、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厘米时,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5厘米B. 10厘米C. 15厘米D. 20厘米6、在图12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并将光屏向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7、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烛焰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10厘米。
B 15厘米。
C 20厘米。
D 30厘米。
8、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种邮票。
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厘米B、大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小于20厘米10、在“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蜡烛距凸透镜16厘米且位置不变。
在图中,光屏上成的像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A B C D11、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18 厘米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能找到倒立、放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9 厘米B、20 厘米C、18 厘米D、10 厘米。
12、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5厘米,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15厘米处,所成的像是()A缩小、倒立的实像。
B 放大、正立的实像。
C 放大、倒立的实像。
D 放大、正立的虚像。
13、凸透镜焦距为20厘米,主轴上距焦点10厘米处的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一定是( )A正立的B倒立的C放大的D缩小的14、我们可以看到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这是花脉的()A 倒立放大的像B 倒立缩小的像C 正立缩小的像D 正立放大的像1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吧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6、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1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19、请根据你所学习的光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所有光学元件都是利用光的折射来成像的B.在生活实际中镜面反射比漫反射更为常见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20、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1、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2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23、关于光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开凿大山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道理B.当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可以叉到鱼D.太阳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2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立竿见影的“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花瓣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反射了其它色光D.电影银幕上的像是虚像25、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光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你在岸边看到水里的鱼,其实就是鱼的实际位置2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27、关于“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到C.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放大镜成像属于折射成像28、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像29、对下列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B.用遥控器控制空调,是由于遥控器可发出不同的紫外线C.同学们能从不同位置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D.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人变矮了,是由于人反射的光线斜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3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湖水倒映出岸边的景物是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B.“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水面近C.“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D.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光的漫反射现象31、下列各图中,对现象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32、“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
彩虹是光的现象。
小冬在一次郊游中看见天空出现彩虹,忙取出相机对着彩虹拍照,按下快门瞬间却发现镜头上停着一只蚂蚁,则他拍出的照片上(填“有”或“没有”)蚂蚁的像。
33、月食现象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情况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近视眼镜的镜片应是________镜34、物理课中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选填“折射”或“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35、小青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当她远离镜面时,所成的像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戴的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36、“五·一{小长假,兰兰和妈妈来到了抚顺海洋极地世界,海洋馆外绿树成荫,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树叶是绿色的,这是因为绿色树叶能反射______光;进到海洋馆里她看到了水中的鱼,设施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37、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
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来解释。
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
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
38、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的特点;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填“反光”或“透光”)(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3)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到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