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师范大学618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教育学一级学科考试科目编码:618

考试科目: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日期:2015年12月27日上午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90分,45小题,每小题2分)

1、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

A教师、学生和教材

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

C教师、学生和教育方法

D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2、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三种类型。

A制度教育、自由教育和教育网络

B农业教育、工业教育和信息教育

C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D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3、以下哪种功能是属于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影响与作用?()

A依据功能

B定向功能

C判断功能

D增值功能

4、德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育者()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

A思想品德

B心理素质

C政治觉悟

D时代精神

5、()是内涵是: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A德育

B现代德育

C思想品德

D政治教育

6、所谓德育课程,是具有()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是整个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A哲学

B文化

C政治

D德育

7、宗教课程属于德育课程中()。

A文化主义B精神文化

C德目主义D全面主义

8、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谓之“()”。

A隐性课程

B泛化课程

C认识性德育课程

D活动性德育课程

9、西方几种主要德育模式是:();认知发展模式;体谅关心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完善人格模式。

A价值辨析模式

B人类学模式

C哲学模式

D社会学模式

10、宗教性、古典性、注重礼仪和仪表教育,是()学校德育的特点。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1、我国中小学的一些德育课程,如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公民课、时事政策等,在德育课程上属于()。

A知识性德育课程

B隐性德育课程

C活动性德育课程

D认识性德育课程

12、我们常说的“课外活动”,在德育课程中,属于()。

A知识性德育课程

B隐性德育课程

C认识性德育课程

D活动性德育课程

1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1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15、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这种课程类型是()。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16、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这是课程实施的()。A拒绝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忠实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17、“我想不到任何'无数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数学'。”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的教育性

B教学的直观性

C教学的因材施教

D教学的循序渐进

18、“指向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种目标称为()。

A普通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9、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20、维果斯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A实际发展区

B潜在发展区

C最近发展区

D远景发展区

2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22、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以确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以此来改进教学的评价类型是()。

A诊断性评价B相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D绝对评价

23、奥苏泊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4、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等三个方面。

A元认知体验

B元认知情感

C元认知态度

D元认知技能

25、耶克斯和多德逊定律认为()。

A对大多数活动都有一个对应的合适是唤醒水平。

B对一个简单任务,需要一个较低的唤醒水平

C对一个复杂任务,需要一个较高的唤醒水平

D对于难易适中的任务,动机水平越高,效率越高

26、学生在具备基础知识的条件下仍然采用机械的方法死记硬背有逻辑意义的教材,可能原因是()。

A学生形成了靠机械背诵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

B教材太难

C学生智力水平太低

D考试方法太死

2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成人使用筷子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8、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重点是()。

A学习四书五经

B“明其理”

C应科举

D“学其事”

29、梁漱溟认为农村教育的重点是()。

A发展农村经济

B帮助农民扫盲

C恢复农村伦理

D改造乡村政权

30、中国近代最早的官派留学始于()。

A幼童留美

B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

C清末“留日”

D”庚款“留学

31、人类原始社会的教育经历了()、母系社会氏族、父系社会氏族、军事民主时期四个发展阶段。

A早期社会

B动物社会

C前氏族社会

D后氏族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