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4《诗经》两首(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这两个说法各有道理,可以从诗歌的叙述视角和诗歌的主 题两个角度分别作答。
参考答案:(1)诗歌以女子的口吻自述,主人公应是女子。诗中的 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 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 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 压迫的现象。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五、区别古今Baidu Nhomakorabea
至于 聘 孔
例句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古义 到,达到 问 很
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 另提一事 请人承担工作或担任职 务,定亲,女子出嫁 洞,窟窿,眼儿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六、明察句式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主谓倒装,应为“其德二三”) 七、积累名句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4)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故事 性格 形象
恋爱时 ① ④
结婚后 ②
被弃后 ③
参考答案:①情深意切 ②委曲求全 ③伤情无奈、清醒刚烈 ④单纯、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坚强的女主人公形象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5.本诗多处提到“淇水”,找出原句,并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淇水 第一章
原句
用意
第四章
第六章
参考答案:第一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 裳。第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用意:三处写淇水,给读者提示了 女主人公的情感发展的轨迹,也有借景抒情说理的意思。淇水是女 子这段不幸婚姻的见证。
第二单元
4 《诗 经》两首
【国学撷粹】 子曰:“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 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于修养道德这件 事,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 爱它的人不如以追求它为乐的
人。”
【知义明理】 兴趣对于学习十
分重要。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就 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知识 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 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一、理理文章思路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二、说说文章主旨 《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 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 弃的痛苦,表达了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 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遭受的欺骗与摧残,承受的煎熬与痛苦。 《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表现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 情怀。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 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将士御 敌胜利的喜悦、征战之苦、对和平的期望;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 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相关常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 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 兴,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风”共160篇,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 谣。“雅”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颂”是祭祀的舞曲歌辞, 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作品背景 《诗经》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 近500年间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其中《氓》是春秋时卫国的一 首民歌。郑、卫一带风俗淳朴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 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是生活中常见的现 象。《氓》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一出爱情悲剧。《采 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戍边之歌。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 年代说法不一。《毛诗传》(西汉毛亨著)认为它是周文王时代的 作品。周代北方的犭严狁(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已十分强悍, 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 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打败犭严狁的记载。这可能是 《采薇》一诗的背景。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第六章可以概括为“飞雪归乡”。透过这一章的描写,我们可以 看到一个怎样的“戍卒”形象?
参考答案: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 泞的小路艰难地走向大雪弥漫的远方,留下的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一声幽怨的叹息。
5.《采薇》一诗表达了普通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从 “采薇”写起?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乐景写离家出征时 的哀伤,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却不是“以哀 景写乐”,而是以哀景写悲情。诗歌写主人公归 来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 哀”,可见主人公内心之悲。在“一倍增其哀乐” 中,“哀乐”应为偏义复词,偏指“哀”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技法指导 比兴手法的运用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 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比者,以彼物比此物 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 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 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氓》中,就大量使用了比的手法。第三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比“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比氓的变 心无边无际、不可捉摸。这些比喻,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都起 了积极作用。《采薇》中前三章的“采薇采薇”都是采用了托物起 兴的手法,以引起下文所要抒发的厌战思归之情。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第四、五两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描写的内容 起到的作用
参考答案:第四、五章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 生动而形象的刻画,具体描写了战争场面。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 “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士兵们才归家无 望,思乡心切。
(2)诗的主人公是男子。诗歌是女子对背信弃义的男子的揭露与 控诉,诗歌通过女子之口,塑造了一个表面忠厚老实,其实好逸恶劳、 不念旧情、二三其德的伪君子形象。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2.“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是清人王夫之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评价。你对这种说法 是如何理解的?
加点字

淇水汤.汤 金城汤.池

帷裳. 衣裳.
读音 shāng tāng cháng shɑng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分清通假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4)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6)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艹尔”,花盛开的样子) (7)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对点小练 比兴手法在陕北民歌信天游中广泛传承,这些民歌或托物兴起,或 比喻抒情,自由奔放,热情浪漫,曲调优美,朗朗上口。请仿照下面画 线的文字,揣摩其特点,另写一段话,注意采用比兴手法。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 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 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贺敬之《回延安》) 写作示例: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 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哎哟招一招手。(节选 自《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
女 主 人 公
婚 前
婚 后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纯真、热情,渴望得 到美好的爱情
辛勤劳苦,蒙受耻 辱;清醒、刚烈


前 婚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 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忠厚、和善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四、辨明活用 (1)士贰.其行(“贰”,数词活用为动词,不专一) (2)二.三.其德(“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反复无常) (3)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4)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5)雨.雪霏霏(“雨”,名词活用为动词,降下,落下)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介词,把) (3)以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连词,用来)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介词,把)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同“暮”) (4)莫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人)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代词,没有人)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动词,愿,请) (5)将 誓将去女,适彼乐土(副词,将要)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名词,将领)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一】 把握《氓》的内容与手法 1.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女主人公先言“子无良媒”,后又言“秋以为期”,表现了 女主人公对爱情生活的勇敢追求,也表现了与“氓”私订终身的草率。 这样写为下文的悲剧做铺垫。 2.第三章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三章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抒情和议论,采用了比兴 的手法;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 的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女主人公婚后遭遇了哪些痛苦?请用简明的语言从三个方面加 以概括。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丈夫“二三其德”的背叛 ②“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的家务劳苦 ③“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无人倾诉的孤独无助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结合全诗看,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诗歌塑造 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理解多义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动词,说话)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名词,言辞)
(1)言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无实义)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助词,无实义)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动词,思考)
(2)思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动词,料想)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气词,无实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6.《氓》中大量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 体诗句分析诗中采用了哪些对比,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人物 女 主 人 公
时期 婚前
婚后
对比的诗句
性格特点
婚前 氓
婚后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参考答案:
人 物
时 期
对比的诗句
性格特点
多变、对爱情不 专、粗暴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二】 体会《采薇》的手法与情感 1.《采薇》的前三章都用同样的话开头,这是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这是重章叠句的手法,也是比兴手法。引出所要描写 的事物或所要抒发的情感。 2.在托物起兴中,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与下文的正题有一定的联 系。前三章的“薇”菜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参考答案:由“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到“薇亦刚止”,“薇”菜由发 芽到变老,暗含了一种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反复 吟咏,一唱三叹,抒情酣畅。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观点 1
观点 2 我的 观点
是“以乐景 写哀,以哀 景写乐”
是“以乐景 写哀”,不存 在“以哀景 写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存 在对应关系:“杨柳依依”是“乐景”,对应“昔我 往矣”,用以写征人离乡之哀;“雨雪霏霏”是 “哀景”,对应“今我来思”,用以写久戍返乡之 乐。起到了“倍增其哀乐”的艺术表达效果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加点字
蚩.蚩 垝.垣. 桑葚.
读音 chī guǐ yuán shèn
咥.其笑矣 xì
靡盬.

加点字 愆.期 尔卜尔筮. 隰.则有泮
犭严狁.
·
骙.骙
读音 qiān shì xí
xiǎn yǔn
kuí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加点字

氓.之蚩蚩 流氓.

靡.室靡家 靡.费
读音 méng máng mǐ mí
参考答案: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 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这是“比兴”的手法。 以“薇”从“作”到“柔”到“刚”的生长过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 漫长,同时从侧面展示了戍边战士的艰苦生活。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1. 6关于《氓》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背信弃义的“氓”,有人认为 是命运多舛的女子。你是怎样认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