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习选题(1)新人教版0001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系列(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系列(1)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论语》记载,子贡问孔子:“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孔子回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材料说明( )A.管仲遵从周天子,维护周礼得到孔子肯定B.孔子极其注重习俗中的发式和衣冠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D.孔子因为管仲成功阻止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略而对他持肯定态度答案 B解析根据“不能死”可知管仲并没有按照周礼自杀,故A项错误;根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知孔子肯定了管仲在维护以发式和衣冠为代表的习俗中的作用,故B项正确;管仲和孔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并非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管仲成功阻止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略,故D项错误。
2、(2017·昆明一中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训练,25)“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
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秦始皇时期的“三公”B.汉武帝时期的“中朝”C.唐太宗时期的“三省”D.宋太祖时期的“二府”答案 B解析西汉时期的“中朝”指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担任中朝决策机构,体现了“位卑权重”,三公九卿转变成了“外朝”执行机构,属于“位高权轻”,故B项正确。
3、(2017·淄博一模,27)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这说明黄宗羲( ) A.反对个人利益 B.主张人人平等C.反对专制皇权D.主张法治社会答案 C解析根据题目中“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得出题意强调的是“主权在民”,与反对个人利益、主张人人平等无关,故A、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与明末清初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形成对比,故C项正确;D 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AB卷(凝练考点+精选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A卷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 .分封的诸侯大多为同姓子弟 B .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义务 C .实行宗法制以维护国家统治 D .通过封侯建国抵御异族侵扰2.下图为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
周初,定都于镐;平息东方叛乱后,又在洛邑营建新邑东都,并迁九鼎于此,是谓“宅兹中国”。
当时,营建东都和迁鼎意在A .开发黄河流域B .宣扬天命转移C .消弭分封弊端D .管辖辽阔疆域3.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周人、殷人、土著三者结合)的政治权力”。
这一做法 A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 .扩散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 .形成了“君权至上”模式 D .打破了社会的血缘政治4.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国有史,州有志、其义一也”,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这说明编修家谱的主要目的是 A .传承家族文化 B .不忘血脉孝道 C .促进家国认同 D .补充史料不足5.《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
人教历史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单项选择(1)附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 单项选择(1)附答案1、(2019·武汉五月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 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 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 但私家“与公竞争, 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答案 B解析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 以获取利润, 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 故B项正确。
2.中国古代读书人以官场为重, 很少涉足商界。
洋务运动时期, 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僚和士大夫, 重视工商业, 有些人还到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B. 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C. 近代工业生产方式开始产生D. 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解析: 选B。
材料信息“很少涉足商界。
洋务运动时期, ……重视工商业, 有些人还到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
”可见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故选B 项。
3.1915年, 陈独秀认识到: “要救中国, 先要从思想革命开始, 否则政治革命就只能是走形式, 辛亥革命推翻皇帝却换上另一个独裁者就是例证。
”这反映出()A. 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B. 陈独秀全盘否定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D. 新文化运动从反对尊孔复古逆流开始解析: 选C。
陈独秀说的“要救中国, 先要从思想革命开始”, 说明中国还没有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认识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 故选C项。
4.某一历史文件中写到: “必须共同努力, 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 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 长期合作, 坚决避免内战, 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习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1)李仕才一、选择题1、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
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B.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C.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D.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答案】D【解析】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发生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资本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故B项错误;《航海条例》主要为打击荷兰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未经同意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美洲殖民地贸易往来,说明英国政府采取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故D项正确。
2、“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
”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答案】D【解析】A项是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主张,与17世纪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3、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
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
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A.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B.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答案】B4、孙中山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常德一模,25)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答案 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和政治统一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各地工艺和文字大同小异,说明文化有统一趋势,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也有统一趋势,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而不是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答案 C解析“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实行人治,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可,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
”这表明陈独秀主张( )A.政党政治B.国民政治C.立宪政治D.社会主义答案 B解析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但材料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政党政治,故A项错误;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不可称为立宪政治,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立宪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
6、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必修一选修一)[人民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必修一选修一)[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324829581b6bd97f19eafc.png)
南康二中 上学期高三历史训练(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
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程朱理学B.宗法制度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2、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
”能证明马克恩此话正确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A.①②B.②③ C .③④ D.②③④3、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B.中外朝制度C.刺史制度D.郡县制4、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即位之初,丞相田蚡骄横,汉武帝责问他:“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这里“除吏”的含义是( )A.拜官授职,任用官吏B.罢免官吏,精简机构C.整顿吏治,打击贪官 D .改革政治,调整署衙5、甘肃舟曲泥石流洪灾牵动了了全国人民的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调动一切力量抗震救灾。
若回到唐朝,为搞好灾后重建,唐朝政府从工程决策到实施的过程应该是( )A.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户部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6、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 .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B .汉、宋、明C .秦、元、清D .秦、唐、明8、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
2019届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

2019届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导学案【考点解读】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即以血缘关系为核心来分享政治权力。
它是由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的,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后世影响深远。
知识梳理】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政治制度(1)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⑵特点①商朝是色彩浓厚的王朝。
②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对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⑵概念:在保证 __________ 强大的条件下,将________ 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
⑶内容①核心: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
②对象:分封以为主,还包括、姻亲、原来的附属国。
③义务:受封诸侯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交纳贡赋。
(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周王确立了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的等级序列。
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
②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和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⑶特点①核心(即最大特点) : 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体系,大小宗关系是的。
③既是关系,也是关系。
(4)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强化以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礼乐制度(1)含义:周礼是表示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必不可少的工具。
【重点突破】1.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和关系突破提示:图示法突破归纳:⑴分封制的特点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或功臣;等级森严;受封者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权利),但要对上一级尽一系列义务;诸侯国为西周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人教版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题系列精练C卷5份及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题系列精练C卷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题精练卷11一、选择题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西班牙不久就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下表表明西班牙逐步走向衰落的经济原因是()16世纪60~70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简表项目行政开支宫廷开支经济建设军费还战争债所占比例16%4%~13%1%~2%22%~28%51%~62%A.重税政策导致工商业衰落B.王室挥霍拖垮社会经济C.战争造成巨额财政亏空D.经济建设投入严重不足2、按照卢梭的理论,“社会契约”由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加以确定,而不是在上者和下者之间的一种规定。
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
这个“大我”是指()A.民主自由B.法律至上C.主权在民D.公共意志3、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富士见楼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充满民族主义的演说。
这次演说,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
这说明()A.东京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B.推翻清政府的时机成熟C.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入D.孙中山的革命威望崇高4、1942年,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的构成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公司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战时经济体制企业C.垄断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5、下图是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图标。
下列对西藏自治区成立的解读正确的是()①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②自治区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③藏民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权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团结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③6、1921年列宁曾说:“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
”列宁论述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勃列日涅夫的改革D.新经济政策7、1969年,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
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1)(含解析)新人教版0001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1)李仕才一、选择题1、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
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秦皇、汉武。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 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B. 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C. 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D. 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解析:选D不同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对同一事物的评价结果是不同的。
董仲舒说的是秦的暴政,而唐太宗则是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说的。
2、(2018 •武汉模拟)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
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 B.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C.全力破除传统文化D.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解析:选B材料仅体现了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进行删改,不能体现出其试图构建新文化,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删书衙按照拜上帝教的原则删改儒家经典,反映出其试图把儒学改造为适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文化,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是对儒学的删改不是全力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主张人人平等,故删改儒学不是为严格尊卑等级,故D项错误。
3、(2018 •兰州模拟)“最后,这一新政府并不是被人推翻了,而是像沙皇专制政权在3月时那样孤立无助地崩溃了。
”得出这一结论主要缘于()A. 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B. 新政府没有让人民得到和平与土地C. 军队忙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 俄国全部政权已归属苏维埃解析:选B根据材料内容可判断“这一新政府”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像沙皇专制政权孤立无助地崩溃了”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没有满足国内人民“要和平” “要土地”的要求。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单项选择(3)附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单项选择(3)附答案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单项选择(3)附答案1、下图是龙门二十品(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
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
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B.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D.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答案 C解析从图片信息看,魏碑书法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故选C项。
题干和图片材料仅涉及造像题记等信息,无法体现A、B两项;D 项属于草书的特点,与图片信息不符。
2.19世纪中期,法国几乎所有的阶层都经历了怀旧与恐惧的相互交织心态,贵族对恐怖时期的恐惧,激进派对滥用自由的恐惧,农民对回到封建统治的恐惧,以前的官员向往国家过去的伟大,资产阶级年轻一代怀念年轻人掌权的时期,下层阶级怀念曾给他们带来某种家长制保护的旧制度。
这说明法国当时()A.仍是典型的欧洲封建农业国B.还没有结束“恐怖”统治秩序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巩固D.已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解析:选D。
材料与封建农业国无关,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各个阶层的恐惧和怀旧,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巩固无关,反映了法国进入了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故C项错误,故选D 项。
3.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
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解析:选C。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明朝读卷官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阅卷官员,史料记载:“国初用祭酒、修撰等官”,其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
这一现象说明()A. 科举考试程序严格B. 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C. 考试舞弊风气盛行D. 人才选拔公正且合理【答案】B【解析】材料只是描述了读卷官的人选的变化,没有涉及考试程序的变化,故A项错误;从祭酒、修撰等官到执政大臣的变化,能够看出国家对科举的重视程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对考试过程的描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考试程序的描述,无法判断选拔时是否公正,故D项错误。
2、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下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A. 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 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 冗官问题由来已久【答案】A【解析】表格显示从西汉到清朝官员和民众比例是逐渐减小,说明官员的机枸逐渐増大」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A正确;表格体现不出阶级矛盾信息,万错误;行政效率和官民比宦搭息不符合,C错误;冗官问题罡北宋时期比较明显,不是由耒已久,D错误。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①两头看:看头 ---- 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 ---- 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到清道光年间A. 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 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C.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D. 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的形成,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A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故日错误;仅仅凭材料数据也无法说明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故C错误]材料数据反映了明潘时期各地集市数量都大増」集市一般存在于农村地区」这说明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故D正确。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2)附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2)附答案是削弱而非加强了相权,故D项错误。
2、(2019·湖北武汉调研)如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
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解析:C 图中文物字体属于篆体,但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是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对中央集权威胁不复存在,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因此题干中这些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故 C 项正确;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当时还没有相关记载,故D项错误。
3、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
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 )A.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C.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D.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解析:C 材料中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可排除A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的,故B错误;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因而中国发展国家垄断企业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故C正确;践行节制资本的思想是发展国家垄断企业的主观目的,非客观效果,故D错误。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
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2018最新模拟题):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

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佛山二模,34)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
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
”这反映了()A.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B.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C.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D.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2.(2017·青岛二模,34)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
这体现出()A.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B.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D.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3.(2017·河南六市二模,34)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A.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4.(2017·安徽江南十校二模,34)《强国之鉴》把美国的崛起归纳为五个台阶,即奠基与立国(1607~1789)、扩张与起飞(1789~1865)、重建与发达(1865~1930)、危机与调整(1930~1945)、称霸与冷战(1945~1990)其中,第四台阶美国崛起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调整B.科技革命的推动C.政治制度的创新D.侵略战争的刺激5.(2018·江西高三调研,34)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考点23 新航路的开辟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通史坐标][备考指南]最新考纲考向归纳五年真题关联考点新航路的开辟1.14—17世纪东西方对比2017·全国卷Ⅰ·42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影响2.世界近代史目录比较2014·全国卷Ⅱ·41 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2017·全国卷Ⅲ·40 荷兰的殖民扩张2.世界近代史目录比较2014·全国卷Ⅱ·41 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1.社会贫富差距加大2017·全国卷Ⅰ·33 第一次工业革命2.钟表的演变2017·全国卷Ⅱ·42工业革命;近、现代科学技术3.19世纪城市人口死亡率上升2016·全国甲卷·33 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4.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2016·全国丙卷·33 第一次工业革命5.工业生产比例表2015·全国卷Ⅱ·33 第二次工业革命6.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2014·全国卷Ⅱ·33 第一次工业革命命题特点从近5年全国卷试题来看,本单元的命题呈现如下特征:(1)考查方式:近5年全国卷对本单元的考查力度主要集中在两次工业革命上,多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如2017年全国卷Ⅰ、Ⅱ第42题,2014年全国卷Ⅱ第41题等。
(2)史料形式:以文字史料为主,也包括图表史料,尤其是全国卷的第42题史料形式多样化,既有中外对比,还有古今贯通,还有科技发展公式,其形式之灵活,让人防不胜防,难以把握。
(3)考查知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直是命题的重点。
复习时注意把工业革命放在欧洲多元化的宏观角度下进行思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文明交流与碰撞的影响及评价也是重点复习的内容考点23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选择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择习题(1)李仕才1.(2018 •江西高三调研,26)唐朝武周(武则天统治)以后,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
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
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 封建经济继续繁荣B.政府税收大幅下降C.军阀割据更加突出D.新的经济形态萌芽答案B解析拥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数量减少,导致政府税收下降,故B项正确。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 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 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 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解析:选B。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有“立子立嫡之制”,即宗法制度,材料中“由是而有”表明前“制”即宗法制度与后“制”即分封制的因果关系,故选B项。
3. 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
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穡而食,桑麻以衣。
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 这主要体现了()A. 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 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 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 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
据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穡而食,桑麻以衣。
”信息,可知体现出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D项。
4.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 分圭寸制受到冲击解析:选D。
题干材料反映诸侯不尽义务,"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材料反映周天子权威削弱说明分封制受到冲击,故选D项。
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习选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7·豫晋冀三省调研)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
这反映出( )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解析:D 材料中“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说明政府对市场管理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
A、B两项材料体现不出,C项《市井》画像能反映一定的史实。
2、《龙门二十品》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如下图所示。
其字体的基本特征是( )A.因形立意,体正势圆B.扁方严整,朴拙雄浑C.状似连珠,绝而不离D.轻转重按,笔断意连答案 B解析A项是篆书的特征,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魏碑书法的特点: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形成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朴拙雄浑的特点,故B项正确;C项是草书的特征,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
3、“随着日本的投降,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
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
”这表明当时( )A.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B.中国尚存在和平统一的机会C.美苏关系尚未出现裂痕D.苏联希望中国共产党放弃武装夺权解析:B 材料体现出“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并不是支持蒋介石打内战,A项错误;材料“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
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表明当时中国尚存在和平统一的机会,B项正确;材料重在分析中国局势,不是关注苏美关系,C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并不是希望中国共产党放弃武装夺权,D项错误。
4、(2018·江西高三调研,28)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习选题(1)
一、选择题
1、(2018 •河南名校联考)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
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得出有利于文化的整合,故A项正
确;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法令制度,而不是指分封制吸收当地的法令制度,故B
项错误;扩大统治的疆域是分封制的作用,但题干没体现,故C项错误;题干未体现传播西
周的思想文化,故D项错误。
2、(2018 •南京学情)《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
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A. 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 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 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 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解析:选A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说明给事中具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
给事中应隶属于门下省,门下省具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
“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皇帝诏令没有被否决,故C项错误。
相权对皇权有一
定的制约作用,但皇权至上,故D项错误。
3、(2018 •丽水、衢州、湖州联考)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
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认为税率不咼可以接受
B. 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C. 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D. 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解析:选D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是材料中清政府接受英国核定关税的理由,但不是材料本质的体现,故A项错误;“天朝上国”意指本国本朝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周边其他“蛮夷”的“中心大国”,与材料英国核定关税的不平等条约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
及的是中国爽快接受英国的核定关税要求,与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无关,故C项错误;材
料反映出中国仅仅因为英国提出的税率比清政府原有的关税高,就爽快接受,可以看出清政
府没有意识到由外国核定中国关税是侵犯主权的行为,反映的实质是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
糊,故D项正确。
4、“这部著作明确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进而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
想社会的愿望。
”这说明()
A. 无产阶级革命历史条件已成熟
B.工人运动有了成熟的理论做指导
C.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否定
D.这一思想成为巴黎公社指导思想
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尚不是很成熟,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结合
所学,该著作为《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理论指导,故B项正确;它是
在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有所发展突破,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运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偶
发性事件,故D项错误。
5、
(2018 •合肥模拟)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B.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解析:选D从劳动力比重变化看,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是因为德国的工业化,不是德国
农业经济渐趋衰退,故A项错误;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是在1871年,故B项错误;德国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在1871年,故C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
6、(2018 •蚌埠联考,30)陈独秀在谈到党内合作的方式时说:“只不过是因为第三国际(共
产国际)的压力,中国共产党才勉强承认在国民党内开展活动的必要性。
”这表明()
A. 中共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
B•中共在政治上尚不成熟
C.共产国际错误指导中国革命
D•陈独秀排斥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B
解析中共迫于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压力,没有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故A项错误;中共
没有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表明中共在政治上尚不成熟,故B项正确;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
的指导正确与错误都存在,故C项错误;陈独秀排斥的是党内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国共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D项错误。
7、(2018 •重庆模拟)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
该股票凭证的历史价值在
于()
A. 见证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
B. 反映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
C. 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说明了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解析:选B该股票时间是1956年,而国民经济恢复是1952年底,故A项错误;据该股票上的公私合营和时间可知,是三大改造中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故B项正确;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应该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项错误;该图片说明
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故D项错误。
8、(2018 •石嘴山模拟)欧盟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体,在其未来发展模式上,各成
员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德国主张按德国联邦模式建立“欧洲联邦”;法国则主张建立“民族国家联邦”;英国对建立“联邦”三心二意,倾向于保留更多的主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盟()
A. 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的发展
B. 政治一体化过程中的困惑与矛盾
C. 一体化过程中的大国竞争十分激烈
D. 政治一体化因内部矛盾不可能实现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在其未来发展模式上,各成员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的
主张”,说明对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模式,各国存在不同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欧盟在政治一体化进程中的困惑与矛盾。
故答案为B项。
欧盟的成立已经表明从经济一体化
向政治一体化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表明只是对未来发展模式存在不同看法,没有反映“大
国竞争十分激烈”,排除C项;欧盟的成立已经表明开始政治一体化进程,排除D项。
9、(2018 •日照模拟)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诸神在形象上“神兽合一”“不食人间烟火,
没有平凡人的情欲”;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形象则是神人同形,有人类的七情六欲。
这样的
差异源于()
A.主流价值观念不同
B.经济发展模式差异
C.文化艺术传统不一
D.政治运作模式相悖
解析:选A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多神崇拜,神是凌驾于人之上的绝对权威,而古希腊的宗教则是人神“同形共性”,这是中西方主流价值观念不同在宗教领域中的重要表现,故A项正确;古代的中国和希腊,都是农耕经济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故B项错误;诸神崇拜形式的
不同与文化艺术传统的差异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项错误;同样,政治模式的差异也并不
能影响诸神的形象,故D项错误。
10、、(2018 •德阳模拟)北宋政府允许儒家经典大量刻印,而对于天文图谶、明教经像、
边机时务、法令、历书、会要、实录等图书则明令禁止出版。
北宋政府此举旨在()
A. 引导儒学复兴运动的开展
B. 垄断印刷行业的新技术
C. 完善科举考试的内容体系
D. 使出版业贯彻国家意志
解析:选D儒学复兴运动于唐代开始出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禁止民间印
刷书籍,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科举考试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政府
只允许刻印儒家经典,而儒家思想是政府维护统治的思想保障,说明其目的是使出版业贯彻
国家意志,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018 •衡水金卷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论题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该论述题难度较低,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
对经济基础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整个社会的物质水平出现了质的提升,在社会整体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也在
随之潜滋暗长;为了整个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不良现象必须得到及时的纠正。
而公益广告针对这些社会问题,与时俱进,在规范道德、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回归、弘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示例:
论题:公益广告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
(2分)
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的道德水平
滑坡,出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同时,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社
会矛盾和问题,如下岗职工、弱势群体等,并且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倾
向,针对这些社会问题,党和政府在大力治理之余,公益广告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
积极引导,使人们在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公德、国家命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
总之,公益广告针对社会问题,与时俱进,在规范道德、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回归、弘
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