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说课稿)
一.设计思路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本实验的设计思路为:
1.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
2.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活动,提供有利于学生自我展示的教
学平台。
二.使用教材
本实验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课人的性别遗传中的一个活动。
三.实验目的
1.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2.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样本大小与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关系。
四.实验材料
黑(1粒)白(3粒)棋子,纸袋(红包)等。
五.实验改进要点
1.把纸盒换成了纸袋,避免摇动时声音太大。
2.把每盒20粒棋子换成了每袋2粒,材料更容易准备,也能保证更多小
组参与。
六.实验原理
受精过程中,比例相等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机会均等。
七.实验过程与方法
1.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
卵细胞。
2.学生三人一组,先将一粒黑棋子和一粒白棋子放入一个红包中,标记
上男,表示里面是男性的精子;再将两粒白棋子放入另一个红包中,
标记上女,表示女性的卵细胞。
3.甲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的红包中随机取一粒棋子,乙同学负责从装
有精子的红包中随机取出一粒棋子,丙同学负责记录两粒棋子代表的
性染色体组成。
每次取完记录后,再把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
共记录10次。
4.观察现象并记录,将统计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内
小组记录表格
后代各种性别个体数量男= 女=
统计汇总全班结果
八.讨论交流
1.各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怎样?
2.全班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怎样?
3.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九.实验结论
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十.实验效果评价
八年级学生心理上的主要特点是好学、好奇、好动,而且学生本身对生男生女的问题很感兴趣。
在模拟实验中,运用一系列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增加学生对生男生女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学会对数据的处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