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课后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课后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课后辅导练习第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富营养化"说法错误的是( )A、是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B、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弯等流动缓慢的水休,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C、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赤潮"D、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且会使水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影响人畜的安全饮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森林形体高大、枝叶茂盛,可使大粒灰尘因风速减小而降落到地面;植物叶片表面多绒毛,粗糙不平,有油脂或黏性物质,能吸附、滞留和黏着一部分粉尘。

据计算,松树林每年每公顷可滤除粉尘36 t,橡树林56 t,山毛榉林63 t。

上述例子描述的是( )A、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B、绿色植物的阻滞、吸附粉尘作用C、微生物的净化作用D、绿色植物的吸收固定作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物种在当地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 )A、缺乏天敌B、食物丰富C、气候适宜D、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的开采【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不是体现绿色植物净化作用的( )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B、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C、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D、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绿色消费的概念中,包括绿色蔬菜、绿色水果。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 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 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植被大面积减少给生物圈带来了许多问题。

下列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植被减少引起的是( )A、水俣病B、酸雨C、沙尘暴D、赤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20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

20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

( )A、掠夺式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计划性合理砍伐与种植C、营造单纯林种D、过量砍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位居世界前列B、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C、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D、植物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不包括( )A、环境的破坏B、人口的快速增长C、环境的污染D、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渔业捕捞中,过度捕捞的危害不包括的是( )A、破坏生态环境B、严重危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C、污染环境D、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生态效益的大小是评价森林资源价值的重要指标。

林业部门将森林的保护和增值作为主要目标,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 )A、提供木材等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品B、控制木材消耗C、大搞荒山绿化,弥补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D、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国的植被中,什么植物占据了主体?( )A、森林B、草原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植物种类很少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发菜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相似( )A、大豆B、大肠杆菌C、线虫D、酵母菌【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过早出现的漫天黄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第1题【单选题】
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去除磷,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
C、过量的含磷污水会导致水体藻类增殖,水质恶化,必须除去
D、磷对人体无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室内空气指标测定结果中,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细菌、霉菌、相对湿度过低和甲醛。

其中的生物性污染属于( )
A、动物污染
B、植物污染
C、微生物污染
D、原核生物污染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98年,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灾,这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由此可以说明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消除污染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降低风速,稳定流按
D、增加空气湿度,容易形成降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是体现绿色植物净化作用的( )
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B、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
C、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
D、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复习巩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复习巩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复习巩固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澳大利亚草原上的野兔经常泛滥成灾,采取下列哪项措施会既减轻灾害,又符合生态学原理( )A、人工捕杀B、使用化学药品毒杀C、适量引进病毒等病原体D、大量引进狼、狐等肉食动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98年,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灾,这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由此可以说明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消除污染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降低风速,稳定流按D、增加空气湿度,容易形成降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森林形体高大、枝叶茂盛,可使大粒灰尘因风速减小而降落到地面;植物叶片表面多绒毛,粗糙不平,有油脂或黏性物质,能吸附、滞留和黏着一部分粉尘。

据计算,松树林每年每公顷可滤除粉尘36 t,橡树林56 t,山毛榉林63 t。

上述例子描述的是( )A、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B、绿色植物的阻滞、吸附粉尘作用C、微生物的净化作用D、绿色植物的吸收固定作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室内空气指标测定结果中,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细菌、霉菌、相对湿度过低和甲醛。

其中的生物性污染属于( )。

最新精选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 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课

最新精选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 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课

最新精选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七十篇第1题【单选题】渔业捕捞中,过度捕捞的危害不包括的是( )A、破坏生态环境B、严重危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C、污染环境D、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计划性合理砍伐与种植C、营造单纯林种D、过量砍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位居世界前列B、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C、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D、植物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的植被中,什么植物占据了主体?( )A、森林B、草原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20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

20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

( )A、掠夺式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生态效益的大小是评价森林资源价值的重要指标。

林业部门将森林的保护和增值作为主要目标,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 )A、提供木材等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品B、控制木材消耗C、大搞荒山绿化,弥补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D、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植被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森林减少②荒漠蔓延③水域污染④草原退化⑤湿地缩小⑥火山地震频繁.A、①②④⑤B、①②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发菜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相似( )A、大豆B、大肠杆菌C、线虫D、酵母菌【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措施中,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不相符的是(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D、农田施用的无机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答案】:【解析】:第12题【多选题】据调查,绿化区空气里的细菌比闹市区的少7倍以上,其原因之一是有些植物能( )A、释放O2B、吸收CO2C、吸收SO2D、分泌抗生素【答案】:【解析】:第13题【综合题】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在海拔2000~4000m的高山中生活在珍稀动物大熊猫。

2019-2020学年度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度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度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生物净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指消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B、指消除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过程C、指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D、既指清除生物体表的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微生物的生物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A、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B、分泌抗生素、杀灭病原菌C、阻滞和吸附大气粉尘D、吸收各种有毒气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净化的叙述,正确的( )A、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分解各种有机污染物B、净化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多种厌氧型生物C、利用活性污泥可以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D、纤维素比人粪尿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生物中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的是( )A、月季B、丁香C、山毛榉D、圆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去除磷,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C、过量的含磷污水会导致水体藻类增殖,水质恶化,必须除去D、磷对人体无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生态环境有哪些作用?(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C、过滤尘埃、杀灭细D、降低噪声、调节气候【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先通气后隔绝B、隔绝空气C、大量提供空气D、先隔绝空气后通气【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和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气体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图所示污水处理厂的某部分,空气随旋转洒水器进入污水处理厂的这个部分,目的是( )A、氧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B、分解有机物成为简单物质C、将液体消毒作灌溉之用D、给微生物供氧【答案】:【解析】:第12题【多选题】目前,一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如图)治理水体污染。

最新精选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课后辅

最新精选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课后辅

最新精选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课后辅导练习一第1题【单选题】下图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装置。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曝气池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厌氧性细菌B、污泥中的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主要通过厌氧呼吸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C、污泥中的细菌属于异养生物,主要通过需氧呼吸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D、利用沉淀池的污泥产生沼气和废渣,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位于某大城市风景区的一个湖泊,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生活废水的严重污染,出现了"水华"现象。

生物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域适量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而且可以收获大量的鱼。

那么,放养的这种鱼应该是( )A、捕食浮游植物的链鱼B、捕食浮游动物的鳙鱼C、捕食水草的草鱼D、捕食各种螺狮的青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先通气后隔绝B、隔绝空气C、大量提供空气D、先隔绝空气后通气【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净化的叙述,正确的( )A、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分解各种有机污染物B、净化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多种厌氧型生物C、利用活性污泥可以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D、纤维素比人粪尿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对生物净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指消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B、指消除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过程C、指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D、既指清除生物体表的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生物中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的是( )A、月季B、丁香C、山毛榉D、圆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使污水得到净化,下列与这一措施无关的是( )A、要利用厌氧型微生物B、要利用需氧型微生物C、要首先清除污水中个体大的固体污染物D、污水净化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微生物的生物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A、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B、分泌抗生素、杀灭病原菌C、阻滞和吸附大气粉尘D、吸收各种有毒气体【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在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的工业区植树,首选的绿化树种是( )A、法国梧桐B、山毛榉C、柳杉D、圆柏【答案】:【解析】:第11题【多选题】目前,一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如图)治理水体污染。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不是体现绿色植物净化作用的( )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B、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C、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D、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森林形体高大、枝叶茂盛,可使大粒灰尘因风速减小而降落到地面;植物叶片表面多绒毛,粗糙不平,有油脂或黏性物质,能吸附、滞留和黏着一部分粉尘。

据计算,松树林每年每公顷可滤除粉尘36 t,橡树林56 t,山毛榉林63 t。

上述例子描述的是( )A、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B、绿色植物的阻滞、吸附粉尘作用C、微生物的净化作用D、绿色植物的吸收固定作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称为( )A、物理处理法B、生物处理法C、化学处理法D、人工湿地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果在某一生态系统中,不适当地引入一个物种,如澳大利亚引入了欧洲的一种野兔,将会带来的后果最可能的是( )A、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C、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绝对没有什么影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许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污染起到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质和粘性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植物经雨水的冲洗后,又能迅速恢复以阻滞尘埃A、①②B、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富营养化"说法错误的是( )A、是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B、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弯等流动缓慢的水休,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C、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赤潮"D、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且会使水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影响人畜的安全饮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特点是( )A、预测性难B、范围广C、潜伏期长D、破坏性大【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98年,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灾,这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由此可以说明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消除污染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降低风速,稳定流按D、增加空气湿度,容易形成降雨【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在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知识点练习第二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去除磷,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C、过量的含磷污水会导致水体藻类增殖,水质恶化,必须除去D、磷对人体无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洪涝地区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欲将被污染的河水转变为可以饮用的水,下列处理过程中较合理的顺序是( )①用明矾化学沉降②用漂白粉消毒杀菌③自然沉降④烧开煮沸A、②①④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生物净化的原理是生物通过( ),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

A、自身的代谢B、生存斗争C、变异D、种间关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对生物净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指消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B、指消除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过程C、指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D、既指清除生物体表的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位于某大城市风景区的一个湖泊,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生活废水的严重污染,出现了"水华"现象。

生物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域适量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而且可以收获大量的鱼。

那么,放养的这种鱼应该是( )A、捕食浮游植物的链鱼B、捕食浮游动物的鳙鱼C、捕食水草的草鱼D、捕食各种螺狮的青鱼【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和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气体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使污水得到净化,下列与这一措施无关的是( )A、要利用厌氧型微生物B、要利用需氧型微生物C、要首先清除污水中个体大的固体污染物D、污水净化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装置。

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植物种类很少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答案】:【解析】:解昏:A. 艇计r癬辑子栢物的Ml紳数呂世界棵子植驰的已知种数的打3 ,是世界上探子桓物星丰盲的匣F玻隸対“葆子植物的救釦•因此我国植物种类腹氨氏我国的訥资瀝尽管植撫槪丰富「1旦我国4个少林的国家,人均诱林贡积只育0丄25公頃,伍亡世界平均水平旳£「我国需林慎盖率丸木;氐于低于全世界2了囁的平均水平.C,我国人均蘇杯逼盖率低,刃]口上底期以来对霖林塔溯不合理利用r伏优留隽、”憧森林生态票魏呈退化夥勢.D_我国苗章原栢掘由手过度放牧已:史:午券草砺逞代,沙化,沙优的面积在谨年扩木r土芯沙眞化已对壮国的衣业生产和心生活鸣弱了彊大的趣L给上驱” .U D豈法全正禅”刼诜九分折:本题者査生物咨源的台理N用r楚在著査过度誠韭的作用,把握知也周的例衽联第2题【单选题】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称为()A、物理处理法B、生物处理法C、化学处理法D、人工湿地法【答案】:B【解析】:【轄】曲哉生物为代潼作用r使废理中呈溶液,狡用炬做细县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论穗走无害的物质的废衣理迭r称为生郷塊法.故选B.【分折】本题考童生牧I性污酒羽关紙识「意在考童考主对生物址理法等方面的了解r 1^1 识间的内在联至「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題的能力*第3题【单选题】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使污水得到净化,下列与这一措施无关的是()A、要利用厌氧型微生物B、要利用需氧型微生物C、要首先清除污水中个体大的固体污染物D、污水净化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答案】:【解析】:[解昏】卓生物净化水有两种r厌事制生I®鬼理和需氧做生融b理.由于庆氧臓生敝理诠备鑒爭严格.时间去r馬以为需氧徹生撫处理.啟选E.【分昕】奉题夸亘生物净化的原理和万)去,主要是歸生物旳;争化,屋于常考题.第4题【单选题】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去除磷,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生物的营养兀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过量的含磷污水会导致水体藻类增殖,水质恶化,必须除去D、磷对人体无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答案】:【解析】:[解菩】赴理污水时■侄要去除廨「过璽的含備詠会导数水休坯胃殖,质惡化「可UZ用微生惭分翼含驕污水K用做肥料,里面荷氓參金屬离子,对生物有寻故选U【分析】本题考查生物性污染「意在考莹磷的危害.属亍當考亀第5题【单选题】发菜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相似()A、大豆B、大肠杆菌C、线虫D、酵母菌【答案】:【解析】:【海】笈舷于细菌.与大肠杆菌相似.故选B.【分折】本題考琶生悔资源的台理利用F履于基酣谨题f学哇熟记即可‘ se 第6题【单选题】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和过滤作用,其原因是()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气体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醉苔】囲木夜輕叶茂.可減小凤通r僮大5中擁韦的史尘沉摩到炮面-叶表面生食茸毛r并可分泌粘哇呦馬r可吸吋,卿空土询邹甘尘埃・故选E. [5W]本题考宜生韧净化的勰和方法「意在考直森林i爭1七作用F把握知识问幻内在麻乘时总力"第7题【单选题】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海】合連开发和保护海洋鱼貴窗潟,不应禁止朋F而应适骥捞,否则F会国种阿斗争滋烈而影响鱼类的鬃殖胃兰氐战选D.【分析】不题豹生慚资游的合理利用r意在考童开发和彳笏■鱼类資源擢施,属于常考题*第8题【单选题】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模式,是一种()模式?A、持续性发展模式B、非持续性发展模式C、环保发展模式D、非环保发展模式【答案】:B【解析】:【解哥勘笈晨的情肆、高亏纸哥肖费"锻r皇一^帶续性发啓畫・故选比【分忻】年题考查生聯性潼壘「意在考童屋齐琳摸弍等相关知匹紳第9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不是体现绿色植物净化作用的()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B、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C、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D、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答案】:D【解析】:£解昏】豁植物的净化彳忙用圭霁体现在氐下三个右面:第一「掾邑樹匯馨在~说綾度范閨内吸收大耳中的与害乓休“例如.lhm2(公顷)1膨拣粵个月可以吸收頭畑的二<化蠢篦二r绿包相辆可茄和吸IH大叫中的垢尘和放射性雋樂亂例如r lhm2山毛橙枫V中限隸和吸附的粉生达阴t :又如r在育放射性赵的厂矿同围r种植卞兗癢曲i林木,可如疑放射性污垄物对阁阖陶凶污塾-蚩三,许密畀栢物如昼壽札息圓料臬,能穆分述抗生義r杂灭空汽中的病原藹-国It.套林和公园病原菌的毅毘t価市区明显減少.忌之”尿色担物具有券方面浄优夫^作用”特別是歸f爭优作用更(D阴S ,豊杲护主枣环境肉涯屏直D 皇微生物抽淨化作用*攻迭6【分折】本题耆童生物性污垫慧E考童洗桓物净化作用,离于易若题*第10题【单选题】生物净化的原理是生物通过(),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巩固辅导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巩固辅导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特点是( )A、预测性难B、范围广C、潜伏期长D、破坏性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物种在当地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 )A、缺乏天敌B、食物丰富C、气候适宜D、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和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气体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微生物的生物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A、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B、分泌抗生素、杀灭病原菌C、阻滞和吸附大气粉尘D、吸收各种有毒气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

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

A、胚胎移植技术B、胚胎干细胞技术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不是体现绿色植物净化作用的( )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B、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C、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D、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

如好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有机磷农药、甲草胺、氯苯等;霉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敌百虫、扑草净等;藻类可以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

下列不属于微生物净化作用方式的是( )A、降解作用B、共代谢C、去毒作用D、挥发作用【答案】:第8题【单选题】如果在某一生态系统中,不适当地引入一个物种,如澳大利亚引入了欧洲的一种野兔,将会带来的后果最可能的是( )A、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C、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绝对没有什么影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关于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净化的叙述,正确的( )A、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分解各种有机污染物B、净化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多种厌氧型生物C、利用活性污泥可以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D、纤维素比人粪尿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生物净化的原理是生物通过( ),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

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第1题【单选题】
如果在某一生态系统中,不适当地引入一个物种,如澳大利亚引入了欧洲的一种野兔,将会带来的后果最可能的是( )
A、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
C、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绝对没有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
A、CO2
B、O2
C、硝酸盐
D、磷酸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生态环境有哪些作用?( )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C、过滤尘埃、杀灭细
D、降低噪声、调节气候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

如好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有机磷农药、甲草胺、氯苯等;霉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敌百虫、扑草净等;藻类可以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

下列不属于微生物净化作用方式的是( )
A、降解作用
B、共代谢
C、去毒作用
D、挥发作用
【答案】:。

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巩固辅导
第1题【单选题】
下列生物中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的是( )
A、月季
B、丁香
C、山毛榉
D、圆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措施中,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不相符的是(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
D、农田施用的无机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不同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抵抗能力不同,一般情况下( )
A、阔叶树比针叶树抗污染能力强
B、阔叶树比针叶树抗污染能力弱
C、阔叶树和针叶树抗污染能力相同
D、难以确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去除磷,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过量的含磷污水会导致水体藻类增殖,水质恶化,必须除去
D、磷对人体无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复习巩固

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复习巩固

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复习巩固
第1题【单选题】
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

如好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有机磷农药、甲草胺、氯苯等;霉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敌百虫、扑草净等;藻类可以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

下列不属于微生物净化作用方式的是( )
A、降解作用
B、共代谢
C、去毒作用
D、挥发作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生物中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的是( )
A、月季
B、丁香
C、山毛榉
D、圆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黄顶菊原产于南美洲,生长和繁殖能力极强。

2001年首次在我国天津、河北发现黄顶菊,由于没有动物取食,迅速蔓延。

试推测黄顶菊的迅速蔓延最可能会使这些地区( )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基因多样性增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洪涝地区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欲将被污染的河水转变为可以饮用的水,下列处理过程中较合理的顺序是( )
①用明矾化学沉降②用漂白粉消毒杀菌③自然沉降④烧开煮沸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2节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课后练习第四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生物净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指消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B、指消除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过程C、指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D、既指清除生物体表的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生物净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清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B、清除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过程C、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D、清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又指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过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是( )A、人畜粪尿,农药B、脂肪,纤维素C、人畜粪尿,蛋白质D、塑料,农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生物净化的原理是生物通过( ),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

A、自身的代谢B、生存斗争C、变异D、种间关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

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

A、胚胎移植技术B、胚胎干细胞技术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所示污水处理厂的某部分,空气随旋转洒水器进入污水处理厂的这个部分,目的是( )A、氧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B、分解有机物成为简单物质C、将液体消毒作灌溉之用D、给微生物供氧【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位于某大城市风景区的一个湖泊,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生活废水的严重污染,出现了"水华"现象。

生物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域适量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而且可以收获大量的鱼。

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第1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污水处理厂的某部分,空气随旋转洒水器进入污水处理厂的这个部分,目的是( )
A、氧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
B、分解有机物成为简单物质
C、将液体消毒作灌溉之用
D、给微生物供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洪涝地区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欲将被污染的河水转变为可以饮用的水,下列处理过程中较合理的顺序是( )
①用明矾化学沉降②用漂白粉消毒杀菌③自然沉降④烧开煮沸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过早出现的漫天黄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的标志
③要以至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使防沙的最好途径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我国哪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
A、1996
B、1998
C、1986
D、1985
【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最新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1.如果在某一生态系统中,不适当地引入一个物种,如澳大利亚引入了欧洲的一种穴兔。

将会带来的后果最可能的是()A.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C.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绝对没有什么影响解析:选C。

对澳大利亚而言,穴兔属于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入侵最后可能的后果是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危机。

2.下列各项属于生物性污染的是()①寄生虫②杂草③外来物种入侵④水藻⑤潮汐⑥龙卷风⑦真菌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⑦C.③④⑤⑥⑦D.②③④⑤⑦解析:选B。

引起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对人和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生物,分为动物污染、植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3.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则草原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A.生产者B.分解者C.初级消费者D.次级消费者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生态系统各生物间因食物关系构成的营养联系。

食物链中的各个环节,生存上存在因果关系,前一环节往往是后一环节的食物来源,因而当食物一方灭绝时,天敌必因食物短缺而受重大冲击。

题中所述鼠类为第二营养级,它的死亡必使第三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因食物短缺而最先受影响。

但对其他生物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4.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利用生物防治法,引入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

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与昆虫之间是竞争关系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解析:选C。

蜘蛛和昆虫之间是捕食关系,刚开始时,农作物上害虫较多,随着蜘蛛的引入,蜘蛛得到充足的食物而得以生存并大量繁殖,使其数量快速上升,而害虫数量则快速减少。

2019-2020年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 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知识

2019-2020年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 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知识

2019-2020年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教版知识点练习四十三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措施中,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不相符的是(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
D、农田施用的无机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植被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森林减少②荒漠蔓延③水域污染④草原退化⑤湿地缩小⑥火山地震频繁.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计划性合理砍伐与种植
C、营造单纯林种
D、过量砍伐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不包括( )
A、环境的破坏
B、人口的快速增长
C、环境的污染
D、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20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

20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

( )
A、掠夺式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先通D、先隔绝空气后通气
【答案】:
【解析】:
下列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特点是( )
A、预测性难
B、范围广
C、潜伏期长
D、破坏性大
【答案】:
【解析】:
位于某大城市风景区的一个湖泊,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生活废水的严重污染,出现了"水华"现象。生物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域适量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而且可以收获大量的鱼。那么,放养的这种鱼应该是( )
______。
【答案】:无
【解析】:
A、释放O2
B、吸收CO2
C、吸收SO2
D、分泌抗生素
【答案】:
【解析】:
下列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的是( )
A、动物污染
B、植物污染
C、微生物污染
D、有机磷污染
【答案】:
【解析】:
某河流附近有屠宰场、造纸厂、味精厂等企业,它们向河流中排放的工业污水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使原本清流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此,环保部门配合有关单位对污水进行了处理:
A、①②
B、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答案】:
【解析】:
我国西部绵延不断的天然草地,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同时它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沙尘暴频发的地区。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首先做好( )
A、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然后考虑生态环境建设
B、鼓励农民不断发展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经济收入
C、开发和利用草地,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
D、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答案】:
【解析】:
澳大利亚草原上的野兔经常泛滥成灾,采取下列哪项措施会既减轻灾害,又符合生态学原理( )
A、人工捕杀
B、使用化学药品毒杀
C、适量引进病毒等病原体
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河水黑臭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将污水与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混合后流入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生物主要包括"土生土长"的多种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处理污水的曝气地实质就是一个小型的工厂,其中的多种细菌充当着______,它们在______中起主要作用。
通气翼轮的不断搅拌,不仅使污水与已处理的污水充分混合并得到较好稀释,还能提高水体中______的含量,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将被污泥中的好氧性细菌通过______这一生理过程而降解。好氧性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______。
在2级反应池内,pH为8.0~8.4时,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它们能将NH氧化成NO-和NO-,并利用这一硝化过程所释放的______合成______,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实践发现,当2级反应池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时,硝化细菌难以大量繁殖起来,原因是______。
在3级反应池内加入适量的有机物(如甲醇),并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繁殖起来,通过无氧呼吸把-和NO-还原成N,无氧呼吸除释放能量外,还为还原反应提供了______。
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练习
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植物种类很少
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答案】:
【解析】: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称为( )
A、提供木材等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品
B、控制木材消耗
C、大搞荒山绿化,弥补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D、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答案】:
【解析】:
能进行生物净化作用的生物包括( )
①植物②动物③微生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模式,是一种( )模式?
A、持续性发展模式
B、非持续性发展模式
C、环保发展模式
D、非环保发展模式
【答案】:
【解析】:
下列叙述不是体现绿色植物净化作用的( )
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B、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
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______,对迁入地区的______和生态系统的______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为______。
生物性污染:______。例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含氮化合物,这些过量的含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的健康。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示意图。
在1级反应池内,有机物在细菌、原生动物等作用下会大量减少。从同化和异化方式看,这些生物的代谢类型______,这些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者。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
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
③能分泌强大抗生素
④能吸收各种气体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______,能逐步______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______,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为我国20世纪50~90年代某海域一种渔业资源的产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捕捞量迅速增加是由于______的改善,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捕捞量迅速下降,是由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就已出现了______超过了______。
【答案】:无
【解析】:
水葫芦的危害: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造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原因,除了过度捕捞外还有______,其中近海海水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为______,能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污染物是______,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有______和______等。
请运用相关生物学知识谈谈海洋生物资源低质化的原因。
______。
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哪些?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过量的含磷污水会导致水体藻类增殖,水质恶化,必须除去
D、磷对人体无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答案】:
【解析】:
发菜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相似( )
A、大豆
B、大肠杆菌
C、线虫
D、酵母菌
【答案】:
【解析】:
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和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A、物理处理法
B、生物处理法
C、化学处理法
D、人工湿地法
【答案】:
【解析】:
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使污水得到净化,下列与这一措施无关的是( )
A、要利用厌氧型微生物
B、要利用需氧型微生物
C、要首先清除污水中个体大的固体污染物
D、污水净化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答案】:
【解析】:
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去除磷,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C、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
D、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
【答案】:
【解析】:
生物净化的原理是生物通过( ),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
A、自身的代谢
B、生存斗争
C、变异
D、种间关系
【答案】:
【解析】:
生态效益的大小是评价森林资源价值的重要指标。林业部门将森林的保护和增值作为主要目标,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 )
D、大量引进狼、狐等肉食动物
【答案】:
【解析】:
洪涝地区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欲将被污染的河水转变为可以饮用的水,下列处理过程中较合理的顺序是( )
①用明矾化学沉降②用漂白粉消毒杀菌③自然沉降④烧开煮沸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
【解析】:
据调查,绿化区空气里的细菌比闹市区的少7倍以上,其原因之一是有些植物能( )
A、捕食浮游植物的链鱼
B、捕食浮游动物的鳙鱼
C、捕食水草的草鱼
D、捕食各种螺狮的青鱼
【答案】:
【解析】:
许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污染起到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
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质和粘性物质
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④分泌抗生素
⑤蒙尘的植物经雨水的冲洗后,又能迅速恢复以阻滞尘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