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史
中国画的分科
人物、山水、界画、花卉、蔬果、翎毛、走兽、 虫鱼、竹石等
山水画
魏晋南北朝
独立的山水画创生于魏晋南北朝之际 东晋画家顾恺之(约345一406年)画有《雪霁望五老 峰图》并著有《论画》一篇,其中“凡画,人最难, 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 迁想妙得也。” ;顾恺之另著有《画云台山记》一篇, 讲他创作《云台山图》时的构图设想:“山高而人 远” 。 宗炳所写的《画山水序》,王微所写《叙画》是现存 早期的两篇山水画论 “水不容泛”、“人大于山”
朱耷《山水图轴 》
朱耷署款“八 大”,也常连缀成 “哭之”、“笑之” 字样,以寄托其愤懑 之情。朱耷兼善诗、 书、画。绘画最负盛 名,擅长花鸟、山水, 其阔笔写意花鸟画, 以象征寓意的手法、 夸张奇特的形象、简 朴豪放的笔墨、孤傲 雄奇的格调,创造出 前所未有的风貌,给 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虽然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描绘对象,但画 家的认识、理想、感情与愿望都完全投射其中,这是中 国山水画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山水画家通过有限的画 面,表达他对整个宇宙自然由表及里的认识,在树石山 水中寄托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丰富的情感
唐寅《函关雪霁轴 》
唐寅因功名受挫, 又遭家难,后半生在苏 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 “桃花庵”,以卖文鬻 画闻名天下。个人的挫 折促使他无奈地取狂放 与玩世的生活方式, “任逸不羁,颇嗜声 色”,实则常借诗画宣 泄心中郁愤。 唐寅自 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印章,实也名不虚传。 他不仅诗才出众,画也 独见功力,除高雅的山 水画外,人物、仕女以 至神仙故实,都极精到, 写意花鸟洒脱真切。
李唐《万壑松风图 》
李唐原是北宋画院 待诏。离乱后,到临 安街头卖画,被一个 内官发现,后又重入 画院。其画法远追李 思训,变小斧劈而创 大斧劈,笔意不凡, 使人产生一种“神惊 目眩”的威压之感, 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 新画风。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
其艺术水平被誉为“院人中绝品”,其山水画中 青绿者工细而有秀色,似赵伯驹。水墨者承袭李唐, 但较为精细工致。山石用小斧劈皴,树多用夹叶,楼 台建筑工细严整而不刻板,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
吴镇《墨梅图卷》
王蒙《葛稚川居图》
王蒙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能自出新意, 并且师法造化,独具面 貌,是元代末年富有创 造性的山水画家。其鲜 明的艺术特色是:喜用 枯笔干皴,创牛毛皴, 有时兼用解索皴或小斧 劈皴,皴法简练成熟, 如行书草隶,到晚年, 功力愈见深厚。其山水 布局,满而不臃,密而 不塞,用笔繁复而又富 于层次感和空间感
作为明后期画坛巨学的董其昌,他的山水画与吴门画派 渊源很深 ,他的"南北宗论"更对明末、清初的山水 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ຫໍສະໝຸດ Baidu 代
清代的山水画,在笔墨技巧、思想情趣等方面各有不 同的追求,并形成了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其主要有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清代初年的四王画派,就是紧随明末董其昌之后,以 摹古为宗旨的一大山水画派。 “四王”是指以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人为 代表的山水画派,又有习惯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 “清初六家”。
马远《踏歌图》 马远是南宋画院 待诏。初师李唐, 能独辟蹊径,自成 一家。他善作平视 或仰视的构图,用 焦墨作树石,石皆 方硬,危崖峭壁, 水色交融。他画山, 常画山之一角,或 “马半边”。画树 干瘦硬为屈铁,但 刚健中有柔和。笔 法豪放而谨严,变 化多而融和。历代 评画者评他是“水 墨苍劲”的风格。
米芾《春山瑞松图卷》 他独创山水画中的 “米家云山”之法, 善以“模糊”的笔墨 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 色,用大小错落的浓 墨、焦墨、横点、点 簇来再现层层山头, 世称“米点”。为后 世许多画家所倾慕, 争相仿效。
到南宋,山水画继李(成)、范(宽)而后,又有 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的变 革。山水画在取材、结构、笔墨方面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和变化。 山水画“画面诗意的追求开始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自 觉的要求”(李泽厚《美的历程》)。
仇英《桃源仙境图轴 》 仇英精研“六法”, 人物、山水、走兽等俱能。 他临古功深,并在继承唐宋 优秀传统基础上,吸取民间 艺术和文人画之长,形成自 己的特色。对青绿山水和工 笔人物尤有建树。青绿山水 主要师承南宋赵伯驹,山水 境界宏大繁复,严谨精丽中 透出文人画的妍雅温润,具 有雅俗共赏的格调。
明代
山水画到了明代,画风迭变,画派丛起 在明代早期,宫廷院画和浙派盛行于画坛
戴进《关山行旅图轴 》 戴进是浙派开创者。 他擅长山水、人物、花 鸟各科,风格多样。山 水画主要取法南宋马远、 夏圭,但也吸取北宋李 成、范宽、郭熙之长, 并及元代黄公望、吴镇、 盛懋诸家。既有仿效逼 真之作,也有融会贯通 的自家风貌。画法上用 笔劲健硬峭,墨色淋漓, 法度严谨。戴进的人物 画造诣也很深,兼长工 笔、写意等多种画法。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李思训 《明皇幸蜀图》
王维《霁雪图》
五代
五代的山水画继承唐代传统而又有新创,出现了荆浩、 董源这样重要的山水画家。他们一南一北,备显风范。
荆浩《匡庐图》
董源《潇湘图卷》
董源《龙宿郊民图》
宋朝
两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种人生牧歌式 的审美认识上达到了一个高峰。山水画向着各个方面纵 深地发展了。 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范宽的雄强,分别代表了宋 初山水画的三种风格; 南方,以“米点山水”为代表
吴伟为人有骨气,傲视权贵,狂放不羁,嗜酒贪欢,又乐与山 人野夫厚交。这种放浪形骸之外的性格和行径反映到他的艺术 创作中,使他的画风倾向于豪放一路。吴伟的山水画主要继承 南宋院体传统,但他的笔墨更加迅疾酣畅,自成一派,山石亦 作斧劈皴,遒劲健壮,然又有所变化。
吴伟《长江万里图卷之二 》
明代中期,苏州地区崛起了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 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他们主要继承了宋、元文人画的 传统,影响逐渐扩大,后来居上,一跃而为画坛主流。
沈周《庐山高图》 沈周是明代吴门派创始 人,学识渊博,诗文书画均 负盛名。其以山水画著称, 花鸟画亦有较深造诣,并能 画人物。沈周擅水墨山水, 尤以水墨浅绛画法为主,其 作品有粗、细两种面貌,以 粗笔见胜。
文徵明《五瑞图》
文徵明,明代画 家、书法家。吴门四家 之一。与祝允明、唐寅、 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 子。绘画造诣尤深,其 声名远布四方。其绘画 技艺全面,山水、人物、 花卉兼能,尤以山水著 称,与沈周一同奠定了 吴门派的基调。对当时 和后世均产生了深远影 响。
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图 》
王时敏擅长山水 画,以黄公望为宗, 自认为渴笔皴擦得黄 公望神韵,其用笔含 蓄,格调苍润松秀, 但景物章法上却大同 小异。早、中期风格 比较工细清秀,晚年 多苍劲浑厚之趣。
王原祁自幼得到 祖父传授指点,遍 临五代宋元名迹, 后又得王鉴教导, 多方汲取营养,笔 墨功力深厚。其画 风主要受元代黄公 望影响。作画时先 笔后墨,由淡而浓 反复晕染,最后以 焦墨破醒,干湿并 用,疏密相生,浑 然一体,自称笔端 如金刚杵。其设色 画多用浅绛法,但 构图变化较少,面 目比较雷同。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之一》
黄公望 50岁左右才 开始山水画 创作。绘画 受赵孟頫及 荆浩、关仝、 李成影响, 晚年大变其 法,自成一 家。笔墨喜 用书法中的 草籀之法, 笔意简远逸 迈,有水墨 和浅绛两种 面貌。风格 苍劲高旷, 气势雄秀, 有“峰峦浑 厚、草木华 滋”之评。
吴镇以善画 山水和墨竹著 称。山水画师 法董源、巨然, 而有新的变化。 画法上,多用 披麻长皴,兼 用厚重的点苔 法,以表现山 川洲渚的不同 景色。构图、 意境亦富于变 化。兼长水墨 竹石,取法文 同,又受高克 恭影响。喜用 秃笔重墨,笔 锋劲利沉着, 气势浑厚豪迈, 自成一格。
关仝《溪山幽居图》
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 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 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他所画 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 点和雄伟气势。他的画风朴素,形 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 “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 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成《晴峦萧寺图》
李成画山水,北宋初推为第 一。初师关同,后自成一家。 惜墨如金,常用直擦的皴波, 写平远寒林。画树木节处, 不用墨圈,只点下大点。通 过用淡墨涂抹,所作雪景, 峰峦林层,凡烟支变灭,水 石幽涧,树木萧森,山川险 易,莫不曲尽其妙。
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初学荆浩、李成, 后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 察、体验,长期于陕西华山、 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风月 的微妙变化,对景造意,将 崇山峻岭、老树密林生动地 现于笔下。他画山石落笔雄 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 (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 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大 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 有压顶逼人的气势。
王原祁《仿古山水轴》
清代山水画中,更具有开拓性的画家是活动于清初 的石涛、朱耷、石溪、渐江四人,四人均出家为僧, 故画史上并称"清初四僧"。
石涛《山水册页》
石涛是明代皇族, 刚满10岁时即遭国 破家亡之痛,削发为 僧,改名石涛,自称 苦瓜和尚。他因逃避 兵祸,四处流浪,得 以遍游名山大川,饱 览“五老”、“三叠” 之胜。从事作画写生, 领悟到大自然一切生 动之态。至康熙朝, 画名已传扬四海。但 他又不甘寂寞,从远 离尘器的安徽敬亭山 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南 京,康熙南巡时,他 曾两次在扬州接驾, 并奉献《海晏河清 图》,晚年与上层人 物交往比较密切。
元代
对于笔墨意趣的特别强调,是元代山水画特有的成就。 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客体而有其自身独特的美, 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还能将人的种种主观精神注 入其中,这样,中国绘画的笔墨传统达到了它的最高 阶段。 元代山水画的另一个特有现象,是在画上题字作诗, 以诗文来直接补充画面,诗文与景象互为映衬,相得 益彰,元人题诗写字,或能发画之深意,或能补画之 未尽,很快即成为广为采纳的一种形式。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这样彪炳画史的名家,这 就是代表一代风范的“元四家”。
夏圭《临流抚琴图》 夏圭的山水喜 用秃笔,下笔较重, 因而更加老苍雄放。 用墨善于调节水分, 因取得更为淋漓滋润 的效果。在山石的皴 法上,常先用水笔淡 墨扫染,然后趁湿用 浓墨皴,造成水墨浑 融的特殊效果,被称 作拖泥带水皴。夏圭 喜用一角半边的构图, 故有“夏半边”之说
在两宋,接续隋唐传统山水画“金碧青绿”的一路山 水画风,也与墨笔设色山水交相辉映,互相借鉴,成 为极为时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北宋的王希孟,南宋的 赵伯驹兄弟都有杰作传世。
隋代
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构图完整、 形象独立的山水画 "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
唐代
唐代山水画步入成熟阶段。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山水画相 继出现,使得山水画面貌大大改观。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专辟“论画山水树石”一节,对唐代 的山水画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倪瓒书法天然古 淡、得自分隶,有 魏晋人风致。尤擅 长画山水、枯木、 竹石,多以水墨为 之,偶亦着色。崇 尚疏简画法,以天 真幽淡为趣,能脱 出古法,别开蹊径。 好作疏林坡岸,浅 水遥岭之景,章法 极简,于简中寓繁; 多用枯笔干擦,淡 雅松秀,似嫩而实 苍,风格萧散超逸, 独树一帜,
倪瓒《容琪斋图》
中国画的分科
人物、山水、界画、花卉、蔬果、翎毛、走兽、 虫鱼、竹石等
山水画
魏晋南北朝
独立的山水画创生于魏晋南北朝之际 东晋画家顾恺之(约345一406年)画有《雪霁望五老 峰图》并著有《论画》一篇,其中“凡画,人最难, 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 迁想妙得也。” ;顾恺之另著有《画云台山记》一篇, 讲他创作《云台山图》时的构图设想:“山高而人 远” 。 宗炳所写的《画山水序》,王微所写《叙画》是现存 早期的两篇山水画论 “水不容泛”、“人大于山”
朱耷《山水图轴 》
朱耷署款“八 大”,也常连缀成 “哭之”、“笑之” 字样,以寄托其愤懑 之情。朱耷兼善诗、 书、画。绘画最负盛 名,擅长花鸟、山水, 其阔笔写意花鸟画, 以象征寓意的手法、 夸张奇特的形象、简 朴豪放的笔墨、孤傲 雄奇的格调,创造出 前所未有的风貌,给 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虽然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描绘对象,但画 家的认识、理想、感情与愿望都完全投射其中,这是中 国山水画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山水画家通过有限的画 面,表达他对整个宇宙自然由表及里的认识,在树石山 水中寄托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丰富的情感
唐寅《函关雪霁轴 》
唐寅因功名受挫, 又遭家难,后半生在苏 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 “桃花庵”,以卖文鬻 画闻名天下。个人的挫 折促使他无奈地取狂放 与玩世的生活方式, “任逸不羁,颇嗜声 色”,实则常借诗画宣 泄心中郁愤。 唐寅自 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印章,实也名不虚传。 他不仅诗才出众,画也 独见功力,除高雅的山 水画外,人物、仕女以 至神仙故实,都极精到, 写意花鸟洒脱真切。
李唐《万壑松风图 》
李唐原是北宋画院 待诏。离乱后,到临 安街头卖画,被一个 内官发现,后又重入 画院。其画法远追李 思训,变小斧劈而创 大斧劈,笔意不凡, 使人产生一种“神惊 目眩”的威压之感, 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 新画风。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
其艺术水平被誉为“院人中绝品”,其山水画中 青绿者工细而有秀色,似赵伯驹。水墨者承袭李唐, 但较为精细工致。山石用小斧劈皴,树多用夹叶,楼 台建筑工细严整而不刻板,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
吴镇《墨梅图卷》
王蒙《葛稚川居图》
王蒙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能自出新意, 并且师法造化,独具面 貌,是元代末年富有创 造性的山水画家。其鲜 明的艺术特色是:喜用 枯笔干皴,创牛毛皴, 有时兼用解索皴或小斧 劈皴,皴法简练成熟, 如行书草隶,到晚年, 功力愈见深厚。其山水 布局,满而不臃,密而 不塞,用笔繁复而又富 于层次感和空间感
作为明后期画坛巨学的董其昌,他的山水画与吴门画派 渊源很深 ,他的"南北宗论"更对明末、清初的山水 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ຫໍສະໝຸດ Baidu 代
清代的山水画,在笔墨技巧、思想情趣等方面各有不 同的追求,并形成了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其主要有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清代初年的四王画派,就是紧随明末董其昌之后,以 摹古为宗旨的一大山水画派。 “四王”是指以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人为 代表的山水画派,又有习惯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 “清初六家”。
马远《踏歌图》 马远是南宋画院 待诏。初师李唐, 能独辟蹊径,自成 一家。他善作平视 或仰视的构图,用 焦墨作树石,石皆 方硬,危崖峭壁, 水色交融。他画山, 常画山之一角,或 “马半边”。画树 干瘦硬为屈铁,但 刚健中有柔和。笔 法豪放而谨严,变 化多而融和。历代 评画者评他是“水 墨苍劲”的风格。
米芾《春山瑞松图卷》 他独创山水画中的 “米家云山”之法, 善以“模糊”的笔墨 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 色,用大小错落的浓 墨、焦墨、横点、点 簇来再现层层山头, 世称“米点”。为后 世许多画家所倾慕, 争相仿效。
到南宋,山水画继李(成)、范(宽)而后,又有 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的变 革。山水画在取材、结构、笔墨方面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和变化。 山水画“画面诗意的追求开始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自 觉的要求”(李泽厚《美的历程》)。
仇英《桃源仙境图轴 》 仇英精研“六法”, 人物、山水、走兽等俱能。 他临古功深,并在继承唐宋 优秀传统基础上,吸取民间 艺术和文人画之长,形成自 己的特色。对青绿山水和工 笔人物尤有建树。青绿山水 主要师承南宋赵伯驹,山水 境界宏大繁复,严谨精丽中 透出文人画的妍雅温润,具 有雅俗共赏的格调。
明代
山水画到了明代,画风迭变,画派丛起 在明代早期,宫廷院画和浙派盛行于画坛
戴进《关山行旅图轴 》 戴进是浙派开创者。 他擅长山水、人物、花 鸟各科,风格多样。山 水画主要取法南宋马远、 夏圭,但也吸取北宋李 成、范宽、郭熙之长, 并及元代黄公望、吴镇、 盛懋诸家。既有仿效逼 真之作,也有融会贯通 的自家风貌。画法上用 笔劲健硬峭,墨色淋漓, 法度严谨。戴进的人物 画造诣也很深,兼长工 笔、写意等多种画法。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李思训 《明皇幸蜀图》
王维《霁雪图》
五代
五代的山水画继承唐代传统而又有新创,出现了荆浩、 董源这样重要的山水画家。他们一南一北,备显风范。
荆浩《匡庐图》
董源《潇湘图卷》
董源《龙宿郊民图》
宋朝
两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种人生牧歌式 的审美认识上达到了一个高峰。山水画向着各个方面纵 深地发展了。 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范宽的雄强,分别代表了宋 初山水画的三种风格; 南方,以“米点山水”为代表
吴伟为人有骨气,傲视权贵,狂放不羁,嗜酒贪欢,又乐与山 人野夫厚交。这种放浪形骸之外的性格和行径反映到他的艺术 创作中,使他的画风倾向于豪放一路。吴伟的山水画主要继承 南宋院体传统,但他的笔墨更加迅疾酣畅,自成一派,山石亦 作斧劈皴,遒劲健壮,然又有所变化。
吴伟《长江万里图卷之二 》
明代中期,苏州地区崛起了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 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他们主要继承了宋、元文人画的 传统,影响逐渐扩大,后来居上,一跃而为画坛主流。
沈周《庐山高图》 沈周是明代吴门派创始 人,学识渊博,诗文书画均 负盛名。其以山水画著称, 花鸟画亦有较深造诣,并能 画人物。沈周擅水墨山水, 尤以水墨浅绛画法为主,其 作品有粗、细两种面貌,以 粗笔见胜。
文徵明《五瑞图》
文徵明,明代画 家、书法家。吴门四家 之一。与祝允明、唐寅、 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 子。绘画造诣尤深,其 声名远布四方。其绘画 技艺全面,山水、人物、 花卉兼能,尤以山水著 称,与沈周一同奠定了 吴门派的基调。对当时 和后世均产生了深远影 响。
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图 》
王时敏擅长山水 画,以黄公望为宗, 自认为渴笔皴擦得黄 公望神韵,其用笔含 蓄,格调苍润松秀, 但景物章法上却大同 小异。早、中期风格 比较工细清秀,晚年 多苍劲浑厚之趣。
王原祁自幼得到 祖父传授指点,遍 临五代宋元名迹, 后又得王鉴教导, 多方汲取营养,笔 墨功力深厚。其画 风主要受元代黄公 望影响。作画时先 笔后墨,由淡而浓 反复晕染,最后以 焦墨破醒,干湿并 用,疏密相生,浑 然一体,自称笔端 如金刚杵。其设色 画多用浅绛法,但 构图变化较少,面 目比较雷同。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之一》
黄公望 50岁左右才 开始山水画 创作。绘画 受赵孟頫及 荆浩、关仝、 李成影响, 晚年大变其 法,自成一 家。笔墨喜 用书法中的 草籀之法, 笔意简远逸 迈,有水墨 和浅绛两种 面貌。风格 苍劲高旷, 气势雄秀, 有“峰峦浑 厚、草木华 滋”之评。
吴镇以善画 山水和墨竹著 称。山水画师 法董源、巨然, 而有新的变化。 画法上,多用 披麻长皴,兼 用厚重的点苔 法,以表现山 川洲渚的不同 景色。构图、 意境亦富于变 化。兼长水墨 竹石,取法文 同,又受高克 恭影响。喜用 秃笔重墨,笔 锋劲利沉着, 气势浑厚豪迈, 自成一格。
关仝《溪山幽居图》
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 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 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他所画 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 点和雄伟气势。他的画风朴素,形 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 “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 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成《晴峦萧寺图》
李成画山水,北宋初推为第 一。初师关同,后自成一家。 惜墨如金,常用直擦的皴波, 写平远寒林。画树木节处, 不用墨圈,只点下大点。通 过用淡墨涂抹,所作雪景, 峰峦林层,凡烟支变灭,水 石幽涧,树木萧森,山川险 易,莫不曲尽其妙。
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初学荆浩、李成, 后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 察、体验,长期于陕西华山、 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风月 的微妙变化,对景造意,将 崇山峻岭、老树密林生动地 现于笔下。他画山石落笔雄 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 (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 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大 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 有压顶逼人的气势。
王原祁《仿古山水轴》
清代山水画中,更具有开拓性的画家是活动于清初 的石涛、朱耷、石溪、渐江四人,四人均出家为僧, 故画史上并称"清初四僧"。
石涛《山水册页》
石涛是明代皇族, 刚满10岁时即遭国 破家亡之痛,削发为 僧,改名石涛,自称 苦瓜和尚。他因逃避 兵祸,四处流浪,得 以遍游名山大川,饱 览“五老”、“三叠” 之胜。从事作画写生, 领悟到大自然一切生 动之态。至康熙朝, 画名已传扬四海。但 他又不甘寂寞,从远 离尘器的安徽敬亭山 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南 京,康熙南巡时,他 曾两次在扬州接驾, 并奉献《海晏河清 图》,晚年与上层人 物交往比较密切。
元代
对于笔墨意趣的特别强调,是元代山水画特有的成就。 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客体而有其自身独特的美, 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还能将人的种种主观精神注 入其中,这样,中国绘画的笔墨传统达到了它的最高 阶段。 元代山水画的另一个特有现象,是在画上题字作诗, 以诗文来直接补充画面,诗文与景象互为映衬,相得 益彰,元人题诗写字,或能发画之深意,或能补画之 未尽,很快即成为广为采纳的一种形式。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这样彪炳画史的名家,这 就是代表一代风范的“元四家”。
夏圭《临流抚琴图》 夏圭的山水喜 用秃笔,下笔较重, 因而更加老苍雄放。 用墨善于调节水分, 因取得更为淋漓滋润 的效果。在山石的皴 法上,常先用水笔淡 墨扫染,然后趁湿用 浓墨皴,造成水墨浑 融的特殊效果,被称 作拖泥带水皴。夏圭 喜用一角半边的构图, 故有“夏半边”之说
在两宋,接续隋唐传统山水画“金碧青绿”的一路山 水画风,也与墨笔设色山水交相辉映,互相借鉴,成 为极为时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北宋的王希孟,南宋的 赵伯驹兄弟都有杰作传世。
隋代
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构图完整、 形象独立的山水画 "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
唐代
唐代山水画步入成熟阶段。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山水画相 继出现,使得山水画面貌大大改观。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专辟“论画山水树石”一节,对唐代 的山水画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倪瓒书法天然古 淡、得自分隶,有 魏晋人风致。尤擅 长画山水、枯木、 竹石,多以水墨为 之,偶亦着色。崇 尚疏简画法,以天 真幽淡为趣,能脱 出古法,别开蹊径。 好作疏林坡岸,浅 水遥岭之景,章法 极简,于简中寓繁; 多用枯笔干擦,淡 雅松秀,似嫩而实 苍,风格萧散超逸, 独树一帜,
倪瓒《容琪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