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大学精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的由来
学者们认为知识应该包括“人与自己”、“人与 人”、“人与物”三个面向,于是大学三学院:人 文学院、社会学院、科学学院的规定因而形成。
尚有两大行业没有包含到“大学”之中,那就是 “教士”和“医生”,前者关怀人的灵魂,后者关 怀人的肉体。于是除了人文、社会、科学三学院之 外,再加上神学院和医学院,就成了综合大学的模 型。
《大学》首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解释:“大学”就是大学问,古时候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帮的学问;
“道”就是方法,途径,诀窍等; “明明德”,第一个“明”作动词,为明放、彰显、提倡、推广、发扬、 张扬之意;第二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 和德政,社会风尚。 “亲”就是亲近,体察,尊重; “民”就是民众,引申为民意、民情; “至善”就是善的最高境界,即至善至美。 “止”就是停住。“止于”就是“当某某目标达到的时候停住”,引申 为“以……为奋斗目标”,“止于至善”就是以至善为奋斗目标。
大学存在的理由
想象与事实不能分离。想象是探明事实的一种方式,它的作 用在于,引出适应于事实的一般原则(正如事实的存在一样), 并对符合这些原则的各种可能性进行理智考察。它能使人建 构一种新世界的理智的远见,并以提出令人满意的目标来永 葆生活的热情。
青年人是富于想象的,如果通过训练使想像力得到增强,这 种想象的活力大都能保持终生。世界的悲剧在于,那些富于 想像力的人经验不足,而那些富有经验的人又贫于想象。蠢 人们凭想象行事而缺乏知识,学究们又凭知识行事而缺乏想 象。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将想像力和经验融为一体。
大学造就我们文明的知识先驱:牧师、律师、政治家、医生、科学家和 文人、学者。大学一直是引导人们面对他们时代的混乱的思想之家。清 教徒的先辈离开英格兰,按其宗教信念建立了一个社会:他们较早的行 动之一就是在以其母国观念命名的坎布里奇建立了哈佛大学,很多清教 徒都在这所大学得到了培养。今天的商业活动正如以往其他职业的活动 所有过的那样,需要同样的富有理智的想像力。大学就是这种曾为欧洲 民族的进步提供这种智慧的机构。 怀特海:想像力——大学存在的理由
怀特海:想像力——大学存在的理由
大学存在的理由
在想象充满青春活力的时期,对想像力的最初训练无须考虑当前行为的 后果。不偏不倚的思维习惯,是不可能在细致而微、因循守旧的日常工 作中获得的,而正是靠这种习惯,我们பைடு நூலகம்以从一般原则的派生物中看到 各种范例性观念的变化。不管是对,还是错,你尽可能自由思考,自由 地去欣赏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而不必害怕冒险。
大学的由来
十三世纪初,当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撒拉 曼加大学创立之初,一、二年级的“初阶” 是以人文为主;因此人文学院的文、史、哲 三系就是大学的“通史”,全校同学都“必 修”。三、四年级的“进阶”则是学生可以 深入自己爱好的科目。
中国传统经典《大学》
中国传统经典《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 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 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 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 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 《中庸》合称为“四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则为全苏联式的教育。1978年改革开放 以后,逐步使欧美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主要的借鉴指针。
学者论大学
爱因斯坦:“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 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蒙罗:“学术自由之存在,不是为了大学教师的利益,而是 为了他服务的社会的福祉,最终则是为了人类的福祉。”
中国古代的大学
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 (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 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 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 年。如虞舜之时,即有上庠,“上庠”即“高等学 校”的意思。不过,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 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 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学科上自然科 学尤为缺乏,所以到近代整个的传统教育体系都面 临着转型、革新。
怀特海:“大学的存在就是为结合老成与少壮以从事创造性 之学习,而谋求知识与生命热情的融合。”
培克:大学是“纯粹学术之圣杯的堡垒”。
在今天网络和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大学存在 的价值是什么?大学有何存在的必要?
大学存在的理由
大学是教育机构,也是研究机构,但大学存在的主 要原因既不能从它向学生传授纯粹知识方面,也不 能从它为院系成员提供纯粹研究机会方面去寻找。
大学存在的理由
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 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 大学传授知识,但它是富有想像力地传授知识。至少,这就 是大学对社会应履行的职责。一所大学若做不到这一点,它 就没有理由存在下去。充满活力的气氛产生于富有想象的思 考和知识的改造。在此,一件事实将不再是纯粹的事实,因 为它被赋予了全部的可能性。记忆不再是一种负担,因为它 如同我们梦境中的诗人和我们的目标设计师一样富有生机。 怀特海:想像力——大学存在的理由
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
在近代和西方交流以来,西方的“University”早期被翻译成 “书院”等,后又称为“大学堂”、“大学校”,民国以后 “大学”成为正式的称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 始大量兴办近代学堂,日本的学校成为官办学堂最主要的借 鉴对象。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成立于1895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则转为效法美国的 大学制度,而延续至今。
因为,这两种职能也可以在花费巨额开支的学校之 外的地方,以较低的费用得以实行。书本的费用不 高,学徒制也为人熟知。就传授纯粹的知识而言, 由于15世纪印刷术的普及,大学已不再有存在的理 由了。然而,建立大学的主要推动力却正是自那以 后产生的,而近来这种推动力还更为增强了。 怀特海:想像力——大学存在的理由
大学和大学精神
郭云峰
什么是大学?
大学的由来: “大学”最早出现在8世纪末,它是社会找到全方位 知识的进路。“大学”的拉丁文名字Uni-versitas, 是由Versus“趋向”和Unum“一”合成,是“合众为 一”的涵义。当时的先知先觉之士,意识到到长久 以来的“养士”之风,固然可以集结“知识分子”, 但是,如何聚集“知识”?“知识”究竟有多少? 如何能有全方位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