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作者:杨慧敏, 李文刚, 吴高锋, 魏娟, 王鑫作者单位:杨慧敏,吴高锋,魏娟,王鑫(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 李文刚(郑州牧专,郑州,450011)刊名:中国畜牧兽医英文刊名: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2008,35(8)引用次数:1次1.方六荣.陈焕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及转移特性[期刊论文]-中国兽医学报 20012.李夏.陈素文.喻达辉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南方水产 20053.范伟兴.宋建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伪狂犬病病毒Bartha-K61株TK突变株的构建[期刊论文]-畜牧兽医学报2003(05)4.林爱星.刘小军.陈永福绿色萤光蛋白及其在转基因表达检测中的应用 1997(03)5.岳莉莉.齐义鹏.社会胜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B Ve抗原[期刊论文]-病毒学报 1998(03)6.Chafee I.Too Y.Euskirchen 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gene expiree 19947.Fleckenstein J M.Holland J T.Hasty D L Interaction of an outer membrane p rotein of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with cell surface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 2002(03)8.Galipeau J.Li H.Paquin A Vesicular stamatitis delivery in experimental brain cancer 1999(12)9.Grignani F.Kinsella T.Mencarelli A High-efficiency gene transfer and selection of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with a hybrid EBV/retroviral vector expressing the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1998(01)10.Heim R.Cubitt A B.Tsien R Y Improved green fluorescence 1995(6516)11.Heim S.Freeman R B J.Eulitz C Auditory temporal processing deficit in dyslexia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in the visual modality 2001(03)12.Ikawa M.Kominami K.Yoshimura Y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ker in transgenic mice 1995bas Y A.Gurskaya N G.Yanushevich Y G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family 200214.Loimas S.Toppinen M R.Visakorpi T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cells as targets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mediated suicide gene therapy 2001(02)15.Ogawa H.Inouye S.Tsuji F Localization,trafficking,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Aequorea GFP in culture dvertebratet 199516.Rasher D C.Eckerd S W W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Aquaria Victori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1992(02)17.Valdivia R H.Alexander E H Applications for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in the study of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199618.Wang S.Hazelrigg T Implications for bed mRNA localization from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uprotein in Drosophila genesis 1994(6479)1.期刊论文罗文新.陈敏.程通.管宝全.李少伟.李少菁.张军.夏宁邵橙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GFPxm的改造-生物工程学报2003,19(1)最近报道了从大型多管水母中分离出新的gfp基因.经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xm)具有476nm的激发峰和496nm的发射峰,但是只能在低温下成熟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这里进一步报道GFPxm的12种突变型.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有7种突变型在37℃条件下产生高的荧光强度.在25、32和37℃条件下表达6 h,GFPxm16、GFPxm18和GFPxm19的相对荧光强度均高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而GFPxm16和GFPxm163在42℃高温表达时仍能保持高的荧光强度.这7种突变型中的4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获得良好表达.此外,有6种突变型的荧光光谱红移,目前所达到的最长激发峰为514nm、最长发射峰为525nm.另外有3种突变型具有包括紫外在内的两个激发峰,1种突变型只有单一的紫外激发峰.首次报道具有橙色荧光的突变型OFPxm,它的激发峰为509nm、发射峰为523nm.523nm属于黄绿色,但肉眼看到的蛋白为橙色.OFPxm在高温下可得到高水平表达且很好地成熟,但是因为低的量子产率而荧光强度相对较低.2.学位论文左妍四环素-绿色荧光蛋白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活性测定2004将来源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来源于E.coli转座子Tn10的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tetR)共同构建到E.coli表达载体pET-30a+上,使融合蛋白两部分蛋白间插入不同长度肽联,获得TetR C-端与GFP N-端融合蛋白:TR∷GFP和TR∷GFPs.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了两种形式的融合蛋白.TR∷GFP(蛋白间间隔19aa)保留了GFP的荧光特性,即在395nm激发,可以510nm附近有最大发射峰.在四环素存在时,TR∷GFP在400nm-700nm范围内的荧光强度普遍增强,在510nm处增幅最大,由原来1.132增至2.214,增幅为95.6﹪,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不大,表明TR∷GFP,能感受外界四环素.TR∷GFPs(蛋白间间隔5aa)具备GFP荧光性质,但不具备感受四环素能力.对其中GFP部分定点突变(T203Y),获得发射荧光红移的突变融合蛋白(TR∷GFPsm).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了TR∷GFPs和TR∷GFPsm,TR∷GFPsm经395nm激发,在526nm处出现最大发射峰;在四环素存在时,TR∷GFPsm在400nm-700nm范围内荧光强度普遍增强,以526nm处增幅最大,由原来20.33增至41.6,增幅为104.6﹪;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幅度较小,表明TR∷GFPsm,能感受外界四环素.用不同浓度的tc滴定TR∷GFPsm,显示4.1218μM的TR∷GFPsm随着tc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相应呈指数增长,最终达到饱和.初步说明TR∷GFPsm具有tc生物传感器性质.为了使TetR与四环素结合所产生的构象变化能更好地传递给GFP,将TetR插入到GFP171aa-172aa,构建了GFP与TetR中间融和蛋白GFP()TR,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失去荧光性质.为了获得对四环素更为敏感的传感器,用易错PCR构建了TR∷GFP和TR∷GFPsm突变体库,初步摸索了平板筛选荧光突变体的方法.3.期刊论文左妍.杨克迁四环素-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活性测定-生物工程学报2005,21(1)将来源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来源于E.coli转座子Tn10的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tetR)共同构建到E.coli表达载体pET-30a+上,获得TetR C-端与GFP N-端融合蛋白.对经诱导表达并纯化后的融合蛋白(TR::GFP)进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保留了GFP的荧光特性,即在395 nm激发下,可在510 nn附近有特征发射峰.在加入四环素后,融合蛋白在395 nm激发下,在400 nm~700nm范围内的发射光谱发生明显变化,荧光强度普遍增加,且以510 nm处最大发射峰增幅最大,由原来1.132增至2.214,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不大,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能感受外界四环素,并产生一定的荧光变化.4.学位论文邹奇大鼠肝卵圆细胞移植对暴发性肝衰的治疗作用及示踪研究2007目的:建立成年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进一步进行卵圆细胞的分离、纯化、鉴定和培养;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和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染色两种方法进行标记,比较两种方法标记细胞的可行性;随后选择较优标记方法标记的卵圆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探索卵圆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几十年来,绿色荧光蛋白(GFP)被广泛用于生物学的研究,特别是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它在基因表达分析、膜蛋白研究,以及定位和追踪细胞外状态变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绿色荧光蛋白最初是从拟南芥中分离出来的,它是一种可以在生物细胞中发出可见的绿光的蛋白质。

GFP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可以用来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的特性,我们可以实现转基因技术的可视化,同时实现基因的定位,这使得细胞的动态变化以及基因调控可以被直观定量地观察出来。

在GFP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GFP本身也有可以改进的特性,不仅可以让它发出绿色的光,也可以被用来实现转基因技术的可视化。

它的发光强度与温度变化和环境改变有关,当温度提升或温度较高时,GFP的发光强度会增强。

GFP还可以用来检测特定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能够实现精确的蛋白质定位。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GFP的表达能力可以被亚细胞定位,发现细胞内部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GFP也被用于膜蛋白研究,可以很好地实现膜蛋白在细胞表面的定位,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膜结构和功能,为细胞生物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

此外,GFP还可以被用于探索和分析细胞外状态变化,它能够通过显示细胞的迁移、聚类、分离等状态变化来揭示细胞的行为和表型特征,成功地帮助了许多细胞生物学研究。

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它的出现使得细胞的研究变得更加容易,提高了生物学研究的效率。

它不仅可以被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和定位,也可以用于膜蛋白研究,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胞的行为和表型特征,实现细胞外状态变化的追踪,进而发现基因调控的模式,目前,GFP的技术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未来更多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带来更多的帮助。

综上所述,GFP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基因表达分析、膜蛋白研究和细胞外状态变化的定量观察。

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高权新;王进波;尹飞;马向明;施兆鸿【摘要】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is discovered in 1962. GFP has been used widely as a marker in life sciences because of its steady fluorescence, no-specificity for species and easy expression in cells.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ed account of its discovery,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Finally,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s of GFP in animal nutrition are reviewed.%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于1962年被发现,由于它可以发出稳定的荧光,不具有物种专一性,且易于在细胞内表达,已作为标记物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本文对荧光蛋白的发现、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阐述了GFP在动物营养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3(025)002【总页数】7页(P268-274)【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作用机理;研究应用【作者】高权新;王进波;尹飞;马向明;施兆鸿【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1荧光蛋白已在生命科学领域被广泛利用,成为了当今生物学研究者强有力的帮手。

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先进的工具,在整个生物学界掀起了生物技术革命,比如利用三磷酸鸟苷(GTP)标记脑组织,可以监控脑神经细胞的生长等,这无疑是生物学史上的奇迹。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采用PCR技术,对实验室提供的质粒pEGFP-N1中的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所得PCR产物和质粒pET-28b经过BamH I和Nde I双酶切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酶切产物的酶切情况并回收凝胶,再利用T4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得到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导入克隆菌E. coli DH5a中培养扩增,提取阳性菌落质粒进行重组子鉴定,进而导入表达菌E. coLi 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绿色荧光蛋白。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 PCR 基因克隆表达1.前言1.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GFP 发射绿色荧光[1]。

1.2 GFP 的结构GFP中央是一个圆柱形水桶样结构,如图二。

长420 nm,宽240 nm,由11 个围绕中心α螺旋的反平行β折叠组成,荧光基团的形成就是从这个螺旋开始的,桶的顶部由3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底部由一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对荧光活性很重要的生色团则位于大空腔内。

发色团是由其蛋白质内部第65-67位的Ser-Tyr-GLy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

1.3 GFP的研究应用GFP可标记细胞和蛋白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FP及其突变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空间定位、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转基因动物]2[等方面。

基于新型功能荧光蛋白的光学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在活细胞乃至活体动物内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GFP还用于观察微生物、发育机理研究、细胞筛选、免疫学等方面。

本实验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质粒pEGFP-N1,其结构如图三所示。

其上有所用酶的酶切位点。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亚细胞定位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亚细胞定位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亚细胞定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是一种自然存在于海洋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的荧光蛋白,其拥有强烈的绿色荧光。

由于其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GFP已经成为研究生物过程和信号传递的强有力工具。

GFP的结构由238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一个单独的蛋白质区域,称为圆柱螺旋(Beta-can)。

GFP基因含有GFP编码序列,该序列通过表达可以产生GFP蛋白质。

GFP的荧光性质是由三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染色体枢纽部分决定的,即丝氨酸(Tyr66)、谷氨酸(Pro68)和脯氨酸(Ala80)。

在GFP的自然状态下,并不发出荧光。

但当该基因被转录和翻译成蛋白质之后,在有氧条件下,GFP的氨基酸序列会发生类似于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使得GFP的荧光激活。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GFP被广泛用作标记工具,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细胞内部的某些组分或结构。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将GFP基因与目标蛋白的基因融合,使目标蛋白在表达时也表达GFP。

由于GFP的荧光性质,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目标蛋白的位置和分布。

通过GFP技术,科学家们得以研究细胞核或细胞器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探索细胞活动的机制。

此外,通过将GFP基因与多个目标蛋白的基因融合,科学家们可以标记多种细胞结构,并观察它们在细胞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变化。

除了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外,GFP还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筛选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由于GFP的高度稳定性和荧光强度,它可以作为生物化学实验中定量和定位特定蛋白质的工具。

此外,GFP作为标记基因在基因治疗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追踪和监测基因表达和转导的进程。

尽管GFP已经成为生物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工具,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GFP的结构和功能对温度和酸碱度非常敏感,因此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

GFP的发展历程

GFP的发展历程

GFP的发展历程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天然的发光蛋白。

它最早被发现于1962年,起初植物学家利用GFP标记和研究植物细胞。

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GFP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这些应用革命性地改变了我们对细胞和生物系统的研究。

然而,GFP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

1992年,Chalfie Martin首次成功地将GFP基因转移到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并实现了GFP的表达。

这项工作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来观察和跟踪线虫的细胞和发育过程。

几年后的1994年,Tsien Roger进一步改进了GFP的性质。

他通过遗传改造GFP基因,成功地将其进行了突变,创造出了多种发出不同颜色荧光的变种GFP。

这些变种GFP可以由研究者选择使用,以适应不同的研究需求。

随着GFP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其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研究人员开始利用GFP作为荧光探针,将其标记在特定蛋白质或细胞结构上,以追踪其在细胞和生物系统中的位置和运动。

这种标记技术被称为“荧光蛋白标记”,成为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除了作为标记工具,GFP还被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的开发。

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利用GFP的荧光特性,可以实时观察生物体内特定靶标的分布和动态变化。

而生物传感器则通过利用GFP的荧光信号对环境因子或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和监测。

凭借着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GFP已成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不仅帮助我们揭示了细胞和生物过程的奥秘,还促进了许多领域的科学进展,如癌症研究、遗传工程、药物开发等。

在未来,随着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我们相信GFP仍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我们揭示更多生物学的秘密。

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一、关键词:绿色萤光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流式细胞仪、下修村、马丁·查尔菲、钱永健二、背景2008年10月8日,三位美国科学家——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Woods Hole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MBL)的Osamu Shimomura、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Martin Chalfie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钱永健(Roger Y onchien Tsien),因在研究和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最早由日裔科学家下村修于1962年在水母(Aequorea victoria )中发现。

而后马丁·查尔菲则证明了GFP在作为多种生物学现象发光遗传标记方面的应用价值。

钱永健阐明了GFP发光的机制,并且发现了除绿色之外可用于标记的其它颜色。

他对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领域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的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让科学家能够用不同颜色对多个蛋白和细胞进行标记,从而实现了同时对多个生物学过程进行追踪。

现在,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已经作为标记工具在生物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GFP的主要性能GFP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照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其发光过程需要冷光蛋白质Aequorin 的帮助,而且,这个冷光蛋白质可与钙离子(Ca2+)相互作用。

GFP的激发光谱在400nm 附近有一个主激发峰,在470nm附近有一个次激发峰。

发射光谱在505nm附近有一尖锐的主发射峰,在540nm附近有一肩峰。

在Aequorea victoria 中发现的野生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分子量较小,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仅为27~30kDa,而编码GFP的基因序列也很短,为2.6kb。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姜丽摘要:源于多管水母属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标记物,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当代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极为实用的基本研究手段,并且在此基础上改造发展和发现了一些列荧光蛋白,扩展了应用范围。

现就 GFP的理化性质、荧光特性、改进和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荧光蛋白(GFP) ;荧光特性;进展;应用一、什么是绿色荧光蛋白(GFP)?发光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腔肠动物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受到机械性干扰时都可发射绿色荧光,而栉水母类发射蓝色荧光。

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这些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1962年Shimomura等首先从多管水母 (Aequoriavictoria) 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0kD的称为 Aequorin的蛋白。

由于水母整体荧光及提取的蛋白质颗粒荧光都呈绿色,因此,人们将这种蛋白命名为绿色荧光蛋白。

随后,人们从不同动物体内提取出了各种不同的GFP,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是来自多管水母科(Aequorleidae)和海紫罗兰科 (Renillidae)的GFP,即AequoriaGFP和RenillaGFP。

二、GFP的理化性质、荧光性质及其进展2.1GFP的理化性质从水母体内分离到的GFP基因,长达2.6kD,由3个外显子组成,分别编码 69、98和 71个氨基酸。

GFP本身是一种酸性,球状,可溶性天然荧光蛋白。

AequoriaGFP分子量约 27×l03,一级结构为一个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而 RenillaGFP是分子量为54kD的同型二聚体。

两种 GFP有不同的激发光谱,AequoriaGFP在395nm具有最高光吸收峰,肩峰为473rim;RenillaGFP在498Bin具有强烈的光吸收,肩峰为470nin。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科研中的应用与发展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科研中的应用与发展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科研中的应用与发展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种广泛用于生物科研的工具蛋白,它源自于一种发光生物——海葵。

GFP具有自发的荧光特性,能够发出绿色的荧光信号,并且能够与其他蛋白质一起被观察、追踪。

GFP的发现与利用,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被广泛应用于光遗传学、分子标记、细胞成像等多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GFP的应用及其在生物科研中的发展情况。

一、GFP的发现与基本原理1992年,日本科学家下村脩祐在对海葵的研究中,发现有一种名为GFP的蛋白质,它能够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自发发出绿色荧光。

1994年,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查尔芬(Martin Chalfie)和罗杰·钱(Roger Tsien)证实了GFP的自发荧光特性,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将GFP导入到非常规高等生物体系中,开创了GFP的应用前景。

GFP的发光原理与其他荧光染料不同,它并不需要诱导剂的作用或化学反应的参与。

GFP的分子结构由238个氨基酸组成,可以自行折叠成一个波浪形的结构,其中蛋白“心脏”的中心是一个色团,称为色素环(chromophore),这个环的结构与化学状态有机会决定了GFP发射绿光荧光的特性。

GFP的发光特性具有“自发、可重复、非侵入性、可监测、可定量化、标记靶点准确”的优点,成为生物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荧光标记分子。

二、GFP在光遗传学的应用光遗传学是指应用光敏感蛋白和分子工程技术对生物活动进行精准控制和实时监测的技术。

GFP在光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驱动离子通道、激酶和离子泵的表达。

通过对这些因子的定向表达,可以研究光敏感信号的传递、光学信息的处理和细胞感知。

GFP的分子可以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导入到目标细胞或组织中,与其他光敏感蛋白一起被利用为光敏受体。

结合光学影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光刺激来操作蛋白质的表达、离子流动、膜的通透性等,从而研究细胞和生物体系中各种生理或病理情况的变化。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9、药物研发:在药物研发领域,GFP可以用于标记和追踪目标药物分子。通过 观察GFP的荧光信号,可以研究药物分子的体内分布、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等指 标。同时,利用GFP还可以筛选和优化药物作用靶点及候选药物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
谢谢观看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01 引言
03 GFP的发现
目录
02 研究进展 04 GFP的分类和功能
目录
05 研究现状与不足
07 应用领域
06 未来研究方向
引言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是一种重要的生物 标志物,它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用于标记和追踪目标细胞、蛋白质及其相互 作用。GFP的发现和应用为生物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次演示将介绍 GFP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7、发育生物学:在发育生物学领域,GFP可以用于标记和追踪胚胎期和成体期 不同组织的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通过观察GFP的荧光信号,可以研究器官 形成、组织修复和再生等过程。
8、微生物学:在微生物学领域,GFP可以用于标记和追踪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等微生物。通过观察GFP的荧光信号,可以研究微生物的感染、传播和抗感染 免疫等过程。
GFP的分类和功能
根据来源和结构差异,GFP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海洋水母型GFP、珊瑚型 GFP、发光细菌型GFP等。这些不同类型的GFP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和应用范围。 其中,海洋水母型GFP具有较高的荧光亮度和良好的溶解性,是生物科学研究 中最常用的类型。
GFP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作为报告基因和作为标签蛋白。作为报告基因, GFP可以用于监测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定位。作为标签蛋白,GFP可以用于 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生物学中细胞标记、追踪和分选等方面。

3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进展

3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2004年6月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进展71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活体中表达且易于检测的报告基因,现有的报告基因主要有:分泌型胎盘磷酸酯酶(s秘P)、B一半乳糖苷酶(互丑cz)、8一葡糖苷酸酶(GUS)、萤火虫荧光素酶(LUc)等,但这些基因的检测方法并不理想,它们都需要底物和辅助因子,因而在活体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最近,一种全新的非酶性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蛋白能够自身催化形成发色结构并在蓝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

作为报告基因,GFP是目前唯一能在活细胞中表达的发光蛋白;作为荧光标记分子,GFP既具有敏感的标记检测率,又没有放射性的危害。

最近又发现G即还是一个良好的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动态标记分子,可以跟踪观测第二信使。

近来关于GFP方面的研究和综述越来越多,但多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应用,作者将cFP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lGFP基础理论研究进展1.1发展历史1962年蹦n舢u飓等…首先从多管水母属(枷ria、ricto.ria)中分离出了cFP;1992年Prasller等u3克隆了GFP基因的cDNA,并分析了GFP的一级结构;1994年ch址e等b3首次在大肠杆菌细胞和线虫中表达了GFP,开创了GFP应用研究的先河,之后很快发现GFP能在多种异源细胞中表达,GFP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病毒学等领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热潮;199r7年10月18—22日在美国New—J嘲y专门召开了一次关于GFP的国际会议。

1.2GFP结构、生化特性、发光机制、光谱特性1.2.1结构由正常野生型cFP(wtG即)的cDNA序列推出的蛋白质一级结构,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sD卜PAGE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27—30l【D。

晶体学证据H’表明,GFP中央是一个B罐(p一锄)结构。

GFP的生色团位于“一69的六肽内。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蛋白质。

它最早于1962年由日本科学家Shimomura等人发现于发光蛇鳝体内。

GFP具有天然荧光特性,可以在无需额外处理的情况下发出绿色荧光。

这种荧光特性使得绿色荧光蛋白成为生物显微镜技术中重要的工具,尤其是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GFP的发现对生物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科学家通过对GFP的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基于GFP的标记和追踪技术。

通过将GFP与其他感光蛋白质或标记融合,科学家可以实现对细胞、分子和生物过程的实时观察。

绿色荧光蛋白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使其成为生物成像和研究的理想工具。

首先,GFP可以通过外部激发光信号而发出绿色荧光,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显微染色剂。

这使得GFP成像更加简单和可靠,并且减少了对样本的干扰。

其次,GFP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物质中发出强烈的荧光。

这意味着它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的研究。

第三,GFP蛋白的C末端可以与其他蛋白质发生共价结合,从而实现与其他蛋白质的特异性标记或连接。

这使得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和追踪GFP标记的蛋白质来了解其在细胞和生物过程中的功能和动态。

GFP的在显微镜技术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应用。

通过将GFP标记的蛋白质导入细胞中,科学家可以实时观察这些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和动态变化。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运动等领域的研究。

此外,GFP也被用于追踪细胞迁移、信号传导和细胞互作等生物过程。

这些应用在研究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生物发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除了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GFP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中。

绿色荧光蛋白的高度荧光性能使其成为生物传感器的理想选择。

通过将GFP与特定的检测分子或基因组合,科学家可以设计出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生物传感器来检测特定的目标物质。

这种荧光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等。

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特性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特性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的应用
.
2 GFP 的光谱特性
❖ GFP吸收的光谱, 最大峰值为395nm(紫外),并有一个峰值为470nm的副峰(蓝 光);发射光谱最大峰值为509nm(绿光),并带有峰值为540nm的侧峰 (Shouder).GFP的光谱特性与荧光素异硫氰酸盐(FITC)很相似,因此为荧光素 FITC设计的荧光显微镜滤光片组合同样适用于GFP观察。尽管450~490 nm(蓝 光)是GFP的副吸收峰,但由于长波能量低,细胞忍受能力强,因此更适合于活体检 测。Chroma技术公司(Chroma Technology Corp.Brattlebore,VT 05301,USA)已 研制出一系列适合于GFP观察的滤光片组合。利用重组突变[10,11,12]和数字联 想分光显微镜( Digital ImagingSpectroscopy)技术[13,14,15]可以诱发GFP色基 突变,改变GFP光谱特性。Heim R等[16,17]获得了野生型GFP的一系列随机突变, 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都发生了变化(表1)。如获得的蓝色荧光突变,就是原GFP 分子中第66个氨基酸由酪氨酸突变成的组氨酸,但荧光信号减弱了近50%。 Delagrave S获得的红色漂移(Red-shifed)突变,与野生型GFP相比,其激发波长向 红色方向漂移了近100 nm[18]。具有不同光谱特性的GFP突变体的获得,使在同 一细胞中同时分析两种不同蛋白或启动子成为可能,可以用于发育细胞学、药物 筛选、分析诊断等研究。
❖ 体观察到GFP荧光,集中在细胞质或核周围部。紫外光下液 泡显蓝色荧光,蓝光下叶绿体显红色荧光,出现黄色荧光是叶 绿体红色荧光与GFP绿色荧光的重叠效果。HuW也报道,用 电击法和PEG法同时转化玉米和拟南芥菜(Arabidopsis)原生 质体,GFP在玉米原生质体中表达,但PEG介导比电击法转化 效率高,而拟南芥菜原生质体中未观察到GFP表达[33]。不过 Sheen J等利用基因枪(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轰击 拟南芥菜完整叶片和根组织,观察到活体GFP荧光。Niedz RP等用电击法转化甜橙(Citrus sinensis)原生质体,450~490 nm蓝光下观察到20%~60%原生质体发生较强绿色荧光[34]。 此外,也有GFP在菸草、水稻中表达的报道。GFP在多种原 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表达,表明GFP色基形成的翻译后修饰 过程并非需要原有水母(A.victoria)细胞中任何其它成份或共 因子。亦表明GFP作为报告基因,其表达不受生物类型、基 因型或细胞组织类型的限制,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

绿色荧光蛋白_GFP_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_GFP_研究进展

酶活性及产量成为可能。

迄今为止,国外对纳豆激酶基因的研究仅限于Nadamura 等人利用鸟枪法得到了NK 基因,并将NK 基因重组到pUC19质粒上,转化到E.coli H B101受体菌中,该基因工程菌发酵产物具有胞外蛋白酶活性,但没有检测其溶栓活性。

至于对纳豆激酶基因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但与纳豆激酶同源性很高的枯草杆菌蛋白酶E 和枯草杆菌蛋白酶amylosacchariticus 都已有基因克隆的报道。

Y oshim otoT 等人利用穿梭质粒载体pHY 300P LK 克隆amylosac 2chariticus 基因,转化到四种不同的枯草杆菌中(ISW1214,M1111,I A510,I A274),发现转化菌株(ISW1214/PTH1)的蛋白水解酶的产率比宿主菌和基因供给菌分别提高20倍和4倍(Y oshim oto T ,1988年)[5]。

Mark L 等人将枯草杆菌蛋白酶E 基因克隆到穿梭载体pBS42上,转化枯草杆菌,表达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是野生型的5倍(Mark L ,1984年)[6]。

W ong 等人通过质粒整合和噬菌体pBS1转导绘制了枯草杆菌蛋白酶E 基因图谱。

研究表明,克隆化的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只在静止生长期表达,并且受δ37启动子的控制(Maria Y,1984年)[7]。

H T akagi 等人[8]将枯草杆菌蛋白酶E 基因克隆到嗜热表达载体上,实现了在嗜热杆菌中的表达。

近年来,我国掀起对纳豆激酶的研究和开发热潮,纳豆激酶的药用价值日益突出,我国学者渴望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纳豆激酶,致使对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表达产物的产量和活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已经从不同菌株(枯草杆菌,纳豆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中克隆了纳豆激酶成熟肽基因,包括前导肽和成熟肽的纳豆激酶原基因,以及包括启动子、前导肽、信号肽和成熟肽的纳豆激酶全基因。

分别重组到温控型和诱导型质粒载体上,实现了在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酵母菌中的表达。

GFP蛋白实验报告

GFP蛋白实验报告

GFP蛋白实验报告
《GFP蛋白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转染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细胞内的表达
情况,以及其在细胞内的定位。

结果显示,GFP蛋白成功表达并定位在细胞质内,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内生物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引言: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源自水母的蛋白质,具有自身发光的特性。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GFP已成为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转染细胞,观察GFP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在细胞
内的定位。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使用了含有GFP基因的质粒进行细胞转染,通过荧光显微
镜观察GFP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并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在细胞内的定位。

结果:转染后,观察到细胞内出现了明亮的绿色荧光,证实GFP蛋白成功表达。

进一步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GFP蛋白定位在细胞质内,与预期结果一致。

讨论:本实验证实了GFP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情况,为后续研究细胞内
生物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此外,GFP蛋白还可以用于追踪蛋白质在细胞内
的运输和定位,以及观察细胞的活动状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观察到GFP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情况,为生物
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工具。

GFP蛋白的广泛应用将为细胞生物学和
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绿色荧光蛋白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技术是一种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GFP技术利用从海洋放线菌(Aequorea victoria)获得的GFP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其导入到目标细胞中,从而实现对目标细胞的可视化和追踪。

GFP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将从细胞标记、蛋白质定位和基因表达调控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首先,GFP技术可以用于细胞标记。

通过将GFP基因导入到目标细胞中,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可视化标记。

这对于细胞追踪、细胞分化以及研究细胞生命周期等都非常有意义。

例如,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将GFP基因导入到神经元中,通过观察GFP的荧光表达来跟踪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过程。

另外,GFP技术也可以辅助研究细胞分化。

将GFP基因与特定的分化标记基因组合,可以通过荧光观察该细胞的分化状态。

其次,GFP技术可以用于蛋白质定位研究。

将GFP与目标蛋白质序列相连,可以通过荧光观察该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位位置。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运输、定位以及功能都非常重要。

例如,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可以将GFP与细胞质蛋白、核蛋白或细胞器蛋白等相连,通过观察GFP的荧光表达来确定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位置。

这种定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此外,GFP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通过将GFP与目标基因的调控序列相连,可以通过观察GFP的荧光表达来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例如,在遗传学研究中,可以将GFP与特定的启动子相连,通过观察GFP的荧光表达来研究该启动子对于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此外,GFP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如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荧光染料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来进一步提高荧光标记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这些组合应用可以实现对细胞和细胞器更加精确的观察和定位。

总而言之,绿色荧光蛋白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蛋白质标记物。

它最初来源于海葵(Aequorea victoria)中的一个蛋白质,因其绿色荧光而被人们发现,并被广泛用于标记生物分子的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I. GFP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药物筛选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手段,它通过筛选大量的化合物,找到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GFP技术则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筛选过程中更加方便地观察细胞中的药物靶点。

以前的药物筛选往往需要使用化学荧光染料,这些染料的发光可能会被药物所抑制,影响筛选结果。

而使用GFP标记靶点,则可以直接观察靶点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无需使用化学荧光染料。

此外,GFP标记靶点也使得科学家可以在单个细胞的水平上观察相应的实验结果,增加了研究的可靠性和精度。

因此,GFP技术在药物筛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II. GFP技术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GFP技术在细胞成像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研究中,科学家将GFP标记在细胞组织或器官中的某一种蛋白质上,以追踪其在细胞中的运动情况。

由于GFP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因此可以准确的观察标记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这种技术使得科学家可以观察特定细胞或组织的病理生理进程,并为疾病的提早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III. GFP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简单而直接的方式将治疗的基因导入到细胞中,来治疗一些疾病。

GFP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的观察基因治疗的效果。

在基因治疗过程中,科学家可以使用GFP将目标基因标记出来,然后通过观察GFP标记的表达情况,来判断基因治疗的效果。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直接,而且可以提供非常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基因治疗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V. GFP技术的优缺点GFP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其易于使用和轻松操作。

荧光蛋白研究进展

荧光蛋白研究进展

荧光蛋白研究进展赵嫚学院:理学院班级:应化0803班学号:2008310203907摘要:凭借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3 位科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分别是马丁·查尔菲、钱永健和下村修。

绿色荧光蛋白质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细胞机制如何工作。

利用转基因技术,所有细胞和动物都可以产生荧光蛋白质。

康涅狄格学院化学家、《发光基因》作者马克·齐默将绿色荧光蛋白质称之为“21 世纪的显微镜”。

通过让基因携带绿色荧光蛋白质——与瘤转移或大脑功能有关的基因——科学家只需通过寻找荧光便可知道基因何时以及为什么“开启”。

本文就GFP的发现历程、生化特性、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荧光蛋白质 GFP 诺贝尔化学奖研究前景1、荧光蛋白质简介荧光蛋白质为从发光生物中分离出的发光性蛋白质。

它不是虫荧光素、虫荧光酶那种酶蛋白质催化所引起的发光,而是通过低分子物质催化而发光的蛋白质。

水母的发光蛋白质(aequorin)是通过Ca2+而发光的。

海仙人掌类的Renilla也含有同样的发光蛋白质。

这种物质包含在细胞内颗粒中,这种颗粒称发光小体(lumisome),发光蛋白质所包含的发光物体是与海荧虫荧光素极为相近的物质,因而推测,发光蛋白质的发光与虫荧光素、虫荧光素酶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1992 年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从水母体内克隆以来,现在已经从很多的海洋生物物种中克隆到了新的荧光蛋白,它们能特异地“点亮”生物分子或细胞,并显示出生物分子的活动情况,从而能更有助于我们揭示这些分子或细胞的活动规律及本质。

已报道的荧光蛋白光谱分布于整个可见光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的表达调控、蛋白质空间定位与转运、蛋白折叠、信号传导、蛋白酶活性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荧光蛋白的发现与应用为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

日籍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首次从水母(Aequorea victoria) 中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美籍教授查尔菲(Martin Chalfie)首次将GFP 的cDNA 转到新的物种中表达。

GFP在生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调研报告

GFP在生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调研报告

调研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生物材料研究中的使用情况关于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生物材料研究中的使用情况,经过调研发现,中外文献对此的报导很多,例如:《应用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监测》《动态监测组织工程软骨的体外构建及三维静态培养》《应用荧光蛋白示踪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的实验研究》《生物标记用发光材料研究现状》《用于分子识别的荧光标记探针的研究进展》《骨性材料复合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技术》《GFP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PLGA的形态学观察》《Formation of TiO2 nano-network on titanium surface increases the human cell growth》《Microhardness of resin composite materials light-cured through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Plasma-induced graft-polymeriz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crylate on polypropylene films: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tein adsorption》《Immobilization of oriented protein molecules on poly(ethylene glycol)-coated Si(111)》等,本文选择两篇外文文献进行详尽阅读以了解GFP在生物材料研究,尤其是生物材料表面改性后的生物学评价中的运用。

1、《Formation of TiO2 nano-network on titanium surface increases the human cell growth》即《在钛表面形成TiO 2纳米网格以促进人体细胞生长的研究》这篇文献介绍了在钛表面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的方法构建钛氧纳米网格以促进牙科植入材料表面人体细胞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2004年6月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进展71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活体中表达且易于检测的报告基因,现有的报告基因主要有:分泌型胎盘磷酸酯酶(s秘P)、B一半乳糖苷酶(互丑cz)、8一葡糖苷酸酶(GUS)、萤火虫荧光素酶(LUc)等,但这些基因的检测方法并不理想,它们都需要底物和辅助因子,因而在活体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最近,一种全新的非酶性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蛋白能够自身催化形成发色结构并在蓝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

作为报告基因,GFP是目前唯一能在活细胞中表达的发光蛋白;作为荧光标记分子,GFP既具有敏感的标记检测率,又没有放射性的危害。

最近又发现G即还是一个良好的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动态标记分子,可以跟踪观测第二信使。

近来关于GFP方面的研究和综述越来越多,但多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应用,作者将cFP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lGFP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1.1发展历史
1962年蹦n舢u飓等…首先从多管水母属(枷ria、ricto.
ria)中分离出了cFP;1992年Prasller等u3克隆了GFP基因的cDNA,并分析了GFP的一级结构;1994年ch址e等b3首次在大肠杆菌细胞和线虫中表达了GFP,开创了GFP应用研究的先河,之后很快发现GFP能在多种异源细胞中表达,GFP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病毒学等领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热潮;199r7年10月18—22日在美国New—J嘲y专门召开了一次关于GFP的国际会议。

1.2GFP结构、生化特性、发光机制、光谱特性
1.2.1结构
由正常野生型cFP(wtG即)的cDNA序列推出的蛋白质一级结构,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sD卜PAGE凝胶电泳测定
其分子量为27—30l【D。

晶体学证据H’表明,GFP中央是一个B罐(p一锄)结构。

GFP的生色团位于“一69的六肽内。

生色团在翻译后2—4h内自动催化形成,并且GFP在合成后需经过一定的折叠过程形成正确的构象后才有功能。

GFP生色团的形成需要Q,使66位氨基酸残基的a、8键间脱氢,这就意味着GfP在严格厌氧条件下不能形成荧光。

1.2.2生化特性
GFP在450—490姗蓝光下最稳定,在340—390衄或395一‰的范围内,会发生光漂白现象;强还原剂如5n蝴N啦s04或2n蹦f韬q能使GFP转变为非荧光形式,但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GFP荧光便会立即恢复;弱还原剂和中度氧化剂(如生物材料的固定脱水剂戊二酸或甲醛等)对cFP荧光影响不大,但GFP对某些封片指甲油特别敏感;在离体状态下,G即对高温(70℃)、碱性、除垢剂、盐、有机溶剂和大多数普通酶(链霉蛋白酶hDI塘∞除外)有较强抗性,GFP荧光在pm.O一12.O时稳定,在pIl5.5—7.0时开始受到影响,在高温(>70℃)、极端pH或胍基氯化物条件下,GFP会变性,荧光消失,一旦外界条件恢复正常,荧光将部分恢复【5】。

1.2.3发光机制
目前对GFP的荧光发光机制还不清楚,M(Hi∞等人曾提出一个能量传递模式图来解释水母的发光机制,但并未获得认同。

cII砒嘶等怕。

对GFP进行了光谱分析,结合前人工作提出,GFP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带,对应于GFP的两种不同构象的基态A和B。

基态A对应于395姗的吸收峰,基态B对应于475姗的吸收峰,基态A占优势,基态B的分子数量约是基态A的1,6,两种基态间能缓慢地转换,但激发态(*)之间的转换很快且发生了质子转移,A。

快速高效地衰变至另一激发态,应该存在一个中间过度态I,质子转移使A。

转变成I。

,I’回迁到基态I时产生发射峰504姗的荧光,构象改变使I’转变成B。

,由B。

到B发射荧光而不发生质子转移。

目前,对于GFP的作用机理较为认同的仅仅是:GFP是生物发光过程中的能量受体,并且是最终的发光体,不同的生物发光机制各不相同,不同的突变体发光机制也有很大差异。

收稿日期:2003—09—25:修回日期:2003一12二15
基金项目:生活垃圾及农业废气物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项目(2002从601012—02)
作者简介:汪恒英(1979一),女,硕士生,专业方向为环境工程,ErIl8il:wh∞舀rIg@yah∞.Ⅻ;。

通讯联系人(AutIl∞h∞Te叩‘xIdeIlce)。

1.2.4光谱特性
w蚓FP的光谱是所有GFP中最复杂的,其荧光激发主峰在395nm,在475砌处有一个峰高仅为主峰1,3的小峰。

溶液
中,395咖激发的荧光发射峰在508锄。

475砌激发的在503姗,这类GFP的生色团至少由两种不同的化学组分组成,即中性酚和阴离子酚。

475姗峰随GFP分子生色团的去质子化或阴离子生色团的增加而增加,395砌则随着GFP分子生色团的质子化或中性生色团的增加而增加。

野生型GFP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表达时,G即几乎都能正确而快速地折叠,但高于室温时,折叠速度却剧烈下降,这种温度的敏感性无碍于水母。

因为在它们的生活环境中是不可能遇到温水的,但GFP折叠受温度影响却限制了GFP的应用;另外,栅具有两个激
发峰的光谱,在应用中也是弊大于利。

因此,为拓宽GFP的应用,有必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对wtGFP进行适当的改造。

1.3G卯的改进
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得到突变体GFP【引:更换GFP生色团氨基酸;改变碱基组成;除去GFP基因中隐蔽剪接位点;插入植物内含子;更换强启动子等。

突变体GFP增加了荧光强度和热稳定性,促进了生色团的折叠,其荧光特性也得到了改善,甚至出现红色、黄绿色、蓝色等多种颜色的荧光蛋白,大大拓宽了GFP研究的领域。

以下是GFP突变体的部分典型代表。

(1)增强型c即:Gl】ohon等将Ser65用m替代,PI蒯用IJeu替代,使cFP的荧光强度提高了35倍,而且激发后16—24h后仍可稳定地测定荧光;(2)人工GFP:刻咖kllin等哺1改变了栅基因编码区中88个密码子中的92个碱基而用人类
基因组中常用的密码子代替,将GFP的荧光强度提高22倍,适合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3)红移荧光蛋白(RSFP):HeiIIl等旧1将wtGFP中的ser65用7nlr替代,得到突变体.S65T—GFP,激发谱中只有一个峰,且红移至490姗,用蓝光即可激发RSFP,使之更适于普通荧光显微镜(订rc)观察;(4)蓝色荧光蛋白(BFP):双突变体Y66H,Y145一划能在381呦光的激发下产生445砌的蓝光,这种蓝光还能进一步激发GFP产生绿光,即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耶回)现象,为不同蛋白质之间及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除以上类型的GFP突变体以外,人们还通过定点突变得到了一些可用作指示剂的GFP突变型如:pH敏感GFP,可被用来测量细胞器或更小颗粒的pH值,并记录其变化,最近又有报道利用靶人了水母GFP基因的丝蛋白昆虫病毒,感染蚕的幼虫,用改造的基因取代了蚕的正常基因,当蚕吐丝时,这种
丝是一种能在黑暗中发绿色荧光的纤维。

2卿应用研究进展
2.1应用特点
GFP这一新型报告基因,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其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以下优点:
(1)检测方便:因为GFP荧光反应不需要外加底物和辅助因子,也就不存在这些物质可能难于进入细胞的问题,只需紫外光或蓝光激发,即可发出绿色荧光,用荧光显微镜甚至肉眼就可以观察到,且灵敏度高,对于单细胞水平的表达也可识别。

(2)荧光稳定:GFP对光漂白有较强的耐受性,能耐受长时间的光照;GFP在pm一12范围内也能正常发光;对高温(70℃)、碱性、除垢剂、盐、有机溶剂和大多数普通酶(链霉蛋白酶Pb驯雠除外)都有较强抗性。

(3)无毒害: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GfP对生活的细胞基本无毒害,对目的基因的功能也没有影响,转化后细胞仍可连续传代。

(4)共用性和通用性:首先表现在GFP的表达几乎不受种属范围的限制,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都获得了成功的表达;其次是cFP没有细胞种类和位置上的限制,在各个部位都可以表达发出荧光。

(5)易于构建载体:由于GFP分子量较小,仅为27—30如,编码GFP的基因序列也很短,为2.6l【b,所以很方便地同其它序列一起构建多种质粒,而不至于使质粒过大影响转化频率。

(6)可进行活细胞定时定位观察:对活细胞中蛋白的功能研究,更能接近自然真实的状态。

通过GFP可实时观察到外界信号刺激下,目的蛋白的变化过程,借助于近来广泛使用的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