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的病因病理及辩证施治
低血糖及护理措施
![低血糖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5364e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8.png)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3. 生活预防
生活规律化,定时定量进餐,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 健康。老年人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多食用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增加胃肠道蠕动,延缓 食物的吸收
4. 用药预 防
糖尿病患者要遵循医 生的用药建议,不要 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使用胰岛素或降糖 药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 事项。用药后要及时 进餐,避免空腹使用 药物
睡眠充足:保持 良好的作息习惯
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3.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变 化情况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采 取措施 对于长期低血糖患者:建议 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 ,以便及时补充糖分
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4.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
学习控制情绪:避 免情绪波动过大
与家人和朋友沟 通:分享感受和 困惑,获得情感 支持
低血糖及护 理措施
-
1
低血糖的定义
2
低血糖的症状
3
低血糖的病因
4 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5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1
低血糖的定义
低血糖的定义
1
低血糖是指血中葡萄 糖浓度过低,导致一 系列症内,当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糖 尿病患者低于3.9mmol/L时,即可诊
5. 就医指导
出现低血糖症状 时:及时就医检 查和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 :按时服药,不 自行更改剂量或 停药
定期复查:了解 病情变化情况
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5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1. 提高认识:了解低血糖的 症状和危害,提高警惕性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2. 饮食预防
低血糖症-第九版内科学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低血糖症-第九版内科学内分泌和代谢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9c2b49d14693daef5ef73da6.png)
内科学(第9版)
低血糖症的病因
胰岛素介导的低血糖两大类
β细胞肿瘤
β细胞功能性疾病(胰岛细胞增生症) 胰岛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误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
内科学(第9版)
引起低血糖症的病因
药物 危重疾病 激素缺乏 非胰岛细胞肿瘤 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 酒精 肝衰竭、肾衰竭及心力衰竭 脓毒血症/败血症、疟疾 重度营养不良 皮质醇缺乏或不足 高血糖素缺乏或不足 肾上腺素缺乏或不足 间叶细胞型或上皮细胞型的巨大肿瘤 胰岛素瘤 ß 细胞功能紊乱(ß 细胞增生) 非胰岛素瘤胰源性低血糖 胃转流术后 胰岛素自身免疫低血糖(产生胰岛素抗体、产生胰岛素受体的 抗体)
诊断与鉴别诊断
低血糖症的确立(定性诊断) 根据低血糖典型表现(Whipple三联征)可确定 少数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或处于非发作期的病人 应多次检测有无空腹或吸收后低血糖,必要时采用48~72小时禁食试验 测定相关激素(病因诊断) 胰岛素、C肽、β-羟丁酸 胰岛素原,以判断低血糖可能的病因 功能试验
内科学(第9版)
预防与治疗
低血糖的治疗 对轻度到中等度的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 糖果,碳水化合物 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及时测定血糖,并及时给予50%葡萄糖液60~100ml静脉注
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必要时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和(或)胰高血糖
素0.5~1mg肌内或静脉注射 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病人,应使用纯葡萄糖
• 如果钙刺激某一动脉情况下测得肝静脉胰岛素水平升高,这个动脉则为β细胞瘤直接供血
的动脉,即肿瘤位于该动脉供血的胰腺区域内,有助于手术定位 • 此试验仅用于存在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但放射学定位检查阴性的复杂病例
低血糖症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低血糖症的护理诊断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84dd9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3.png)
合理安排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 时间和强度,避免运动过度导致的低 血糖。
休息与睡眠
活动与休息交替
在活动和休息之间交替进行,避免长 时间连续活动或静止不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有助于 调节血糖水平。
04
低血糖症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 摄入,减少糖分和淀粉类食物
05
低血糖症的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脑功能障碍
低血糖时,脑部能量供应不足, 导致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行为
异常等症状。
心血管疾病
长期低血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
低血糖可能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问 题,如肢体麻木、偏瘫等。
处理原则与方法
及时补充糖分
一旦发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补 充糖分,如口服葡萄糖片或果汁
低血糖症的护理诊断 及措施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低血糖症的概述 • 低血糖症的护理诊断 • 低血糖症的护理措施 • 低血糖症的预防与控制 • 低血糖症的并发症及处理
01
低血糖症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低血糖症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 低于正常水平,导致身体无法正 常提供能量,出现一系列症状的 疾病。
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 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
。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调适
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压 力和焦虑情绪对血糖的
影响。
监测与评估
血糖监测
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了解血糖 波动情况。
症状观察
留意低血糖症状的出现,如心 慌、出汗、头晕等。
低血糖分析与判断
![低血糖分析与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1530e12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b.png)
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 建议患者注意经常进行血糖监 测,以避免低血糖再次发生
低血糖恢复
胶质的口服葡萄糖通常对缓解低血糖无效 如果短期重复使用胰高糖素有可能使之失效 磺脲类降糖药物引起低血糖时,小心使用胰高血糖素 磺脲类降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
注意
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
1(1)餐前及餐后低血糖常见于餐前药量较大需要调整治疗用药。
01
夜间低血糖常见于降糖药用量大或白天运动量过大。
02
持续低血糖状态常见于胰岛细胞瘤。
03
发生时间
低血糖的表现
心慌 出冷汗 四肢乏力 头昏 呕吐 视物模糊 饥饿
夜间低血糖
成人及儿童糖尿病患者夜间皆可发生生化性低血糖,且非常频繁而且通常可维持数小时而不惊醒患者
β细胞
肝
胰升糖素 胰岛素
(+)
(-)
03
05
02
04
胰岛素过量
反应性低血糖
摄入不足
消耗过多
肝病变
病因
发生机制:健康人对低血糖反应的保护性反向调节阈值
0
5.0
抑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4.6mmo/L
拮抗激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3.8mmo/L
出现低血糖症状 自主神经症状
老年人血糖控制不宜太严。
合并感染、厌食、呕吐、腹泻等,应积极治疗。
如果血糖<5.6mmol/L,应摄入额外的碳水化合物后方可运动,运动时携带糖果及糖尿病卡,以便自救。
病因治疗
1
2
3
4
5
(三)健康教育
谢 谢!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1
低血糖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低血糖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cc465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4.png)
对于长期低血糖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关注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采取 措施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急性并发症及其处理
急性并发症
急性低血糖可能导致心慌、出汗、手抖、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或癫痫发作。
处理方式
一旦发现患者有急性低血糖症状,应立即给予糖分补充,如口服含糖饮料或糖果,严重 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同时,应尽快找出低血糖的原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 降糖药物,不得随意更改 剂量或停药。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如出现低血糖症状, 应立即采取措施。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血糖稳定。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减少高糖、高淀粉食物的摄入,适量 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
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
饮食指导
向患者传授正确的饮食知识,指导患者合理搭配 食物,避免因饮食不当引起的低血糖。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避 免运动过度导致的低血糖。
药物管理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避免药物使用不当 引起的低血糖。
康复锻炼与运动指导
康复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 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总结词
由于低血糖引发的身体不适和认知障 碍,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详细描述
患者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 基本活动,如穿衣、进食、洗澡等。
焦虑和恐惧
总结词
低血糖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引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详细描述
低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
![低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91ae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f.png)
xx年xx月xx日
低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
CATALOGUE
目录
引言低血糖症的急救措施低血糖症的护理方法低血糖症的预防措施低血糖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引言
01
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3.9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
低血糖症定义
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出汗、饥饿等)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神志不清、认知障碍等)。
低血糖症的预防措施
04
定期检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症。
定期检测血糖
使用血糖仪等设备,每天多次检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
自我血糖监测
定期检测血糖
饮食控制
合理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少或过多,以避免血糖波动。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2
3
患者意识不清时,不要强行催吐,以免导致误吸或窒息。
避免暴力催吐
患者意识不清时,不要强行喂食,以免误入气管导致窒息。
不要给患者喂食
患者意识不清时,容易散热,应注意给患者保暖。
注意保暖
不同症状的急救措施
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应给予糖水或果汁等含糖饮料,并观察病情变化。
意识清楚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急救措施。
注意饮食与运动
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
不随意更改降糖药物的剂量,以免引起低血糖。
避免使用不适宜的药物
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如利尿剂、激素等,应避免使用或慎用。
避免使用不合理的药物
低血糖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5
手脚发抖,乏力,饥饿感强烈,心慌
低血糖症的急诊处理
![低血糖症的急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3d1a38915f804d2a16c115.png)
每2小时检测血糖1次
静滴葡萄糖同时,如血糖 不升,可给地塞米松10mg, 注射肾上腺素0.25~0.5mg、 胰高血糖素0.5~1mg
(一)及时监测血糖
• 临床医生必须熟悉掌握低血糖的诊断线索,包括 酗酒史,用药史,相关疾病史等,应加强合理用 药指导,并提倡少饮酒。
• 对于不明原因的脑功能障碍症状应及时监测血糖。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鉴别低血糖的原 因,对诊断胰岛 细胞瘤很有临床 价值
血糖
•轻度低血糖症 <2.8mmol/L •中度低血糖症 <2.2mmol/L •重度低血糖症 <1.11mmol/L
C 肽
C肽超过正常,可 认为是胰岛素分泌 过多所致 C肽低于正常,则 为其他原因所致
五、诊 断
低血糖症状
三、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反应症状 饥饿感 乏力 出汗 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 心动过速等
中枢神经症状
低血糖症特殊表现 1.未察觉低血糖综 合征 2 .低血糖反应 3.低血糖后昏迷
大汗
头痛 头晕
视力模糊
瞳孔散大 精细动作障碍等
(一)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和一些肽类物质↑ • 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感觉异常、流涎、颤 抖、心悸、紧张、焦虑、软弱无力、面色苍白、 心率加快、四肢冰凉、收缩压轻度升高等。
(二)补充葡萄糖解除神经缺糖症状
• 对于轻度到中度的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 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 • 对于重度低血糖昏迷患者,及时给予50%葡萄糖 液60-100mL静脉注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 滴注。 • 每2小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葡萄糖的用量。 • 静脉注射葡萄糖的同时,如血糖不升,可给予氢 化可的松100mg或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0.250.5mg,胰高血糖素0.5-1mg肌肉或静脉注射。
低血糖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低血糖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b3da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8.png)
低血糖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低血糖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低血糖,也称为血糖过低或低血糖症,是指人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况。
血糖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能量来源,过低的血糖水平会导致多种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就低血糖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一、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健康饮食不均衡:长期低糖饮食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低血糖。
2. 胰岛素过量注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时,过量注射会使血糖下降至不正常水平。
3. 胃肠手术:某些胃肠手术可能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低血糖。
4. 肝病:肝脏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器官,肝病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引发低血糖。
5. 过度运动:剧烈运动、过度训练或长时间体力劳动会消耗过多的血糖,导致低血糖。
6.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如奎宁、水杨酸盐和抗生素等,可能干扰人体血糖的正常调节。
二、低血糖的症状低血糖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 饥饿感和食欲增加:低血糖会刺激大脑产生饥饿感,促使人们想吃东西。
2. 头晕和乏力:脑部缺血导致头晕和乏力感,可能出现头昏、站不稳等症状。
3. 心慌和出汗:低血糖时,体内的应激反应会导致心悸、心慌以及大量出汗。
4. 惊厥和意识障碍:重度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
三、低血糖的治疗方法对于低血糖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1. 食物摄入:当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可迅速摄入含糖食物如果汁、葡萄糖片、巧克力等,以迅速提升血糖水平。
2. 调整药物剂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剂量,以防止低血糖的再次发生。
3.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的均衡,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4. 避免过度运动:对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人群,应避免过度运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5. 密切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以及时发现低血糖的情况。
低血糖_ppt课件
![低血糖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618f3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a.png)
内容
定义 诊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简 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 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未察觉的低血糖症:患者虽然低血糖,但 无明显症状,往往不被觉察,极易进展成 严重低血糖症,陷于昏迷或惊厥成为未察 觉的低血糖症。
低血糖发作时多伴有神经、精神症状 及体征
❖这是由于老年患者某些区域脑组织在平时 就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低血糖发生时, 脑组织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表现为烦躁 不安或淡漠甚至昏迷,也可出现偏瘫,病 理反射阳性,甚至TIA,临床上常会干扰诊 断及治疗。
❖低血糖症:
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简称 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 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处理
纠正低血糖:消除症状;减轻低血糖后高血糖 补充吸收快的含糖食品如含糖饮料、糖果、饼干、 点心馒头等,量不宜多,饮料50-100ml,糖果23个,饼干2-3块,点心1个,馒头半两-1两。低 血糖时不宜喝牛奶,无糖巧克力、瘦肉等以蛋白 质、脂肪为主的食品。 有意识障碍者或口服食品受限者:静脉输入葡萄 糖液体。
3.2-2.8mmol/L
开始出现症状 •自主神经症状
<1.5mmol/L
严重的神经低血糖 患者发生意识障碍 、惊厥及昏迷
3.0-2.4mmol/L
神经生理功能异常 •唤起反应
2.8mmol/L
进行性认知 功能障碍: 不 能完成复杂 任务
2.0mmol/L
脑电图开 始发生变 化
0
低血糖症的临床分类
病情严重,无法预料患者餐前胰岛素用量时, 可以先吃饭,然后再注射胰岛素(超短效), 以免患者用胰岛素后尚未进食而发生低血糖。
➢初用各种降糖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然后 根据血糖水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
老年人低血糖症疾病详解
![老年人低血糖症疾病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f180ab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b.png)
疾病名:老年人低血糖症英文名:senile hypoglycaemia缩写:别名:老年低血糖症;老年人低血糖;老年人血糖过少;老年人低血糖病;senile hypoglycemosis疾病代码:ICD:El6.1概述:老年低血糖症(senile hypoglycaemia)指各种原因引起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使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及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
一般认为血糖低于 2.8mmol/L(50mg/dl)时出现症状。
老年人易发生低血糖性脑功能障碍。
低血糖分为空腹低血糖和餐后低血糖(即反应性低血糖),前者多为病理性,后者多为功能性。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资料甚少。
尿功能性低血糖较常见,约占70%,多见于神经质的中年女性。
病因:1.引起老年人空腹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胰岛B 细胞瘤(胰岛素瘤);②胰岛外肿瘤;③外源性胰岛素、口服降糖药;④严重肝病;⑤乙醇性;⑥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2.引起老年人餐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胃大部切除后(滋养性低血糖);②乙醇性;③2型糖尿病早期;④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发病机制:大脑及神经细胞内无糖原贮存,且不能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所以其能量供应完全依赖血循环中的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波动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清晨空腹血糖3.3~5.0mmol/L(60~90mg/dl),混合饮食餐后血糖6.7~ 7.2mmol/L(120~130mg/dl),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不超过8.9mmol/L(160mg/dl)。
空腹血糖主要来自肝糖输出(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餐后血糖主要来自肠道吸收。
胰岛素分泌增加或葡萄糖吸收减少,血糖低于正常下限时,低血糖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增加,以代偿性提高血糖水平。
如低血糖持续存在,涉及脑细胞功能受损,严重而持续时间长者,可发展成不可逆性损害,昏迷,直至死亡。
低血糖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空腹状态下胰岛素不适当分泌增多、高胰岛素血症如胰岛B 细胞瘤自主分泌胰岛素且不被低血糖所抑制;磺脲类药物服量过度,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以及外源性胰岛素过量应用。
新生仔猪低血糖病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仔猪低血糖病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63b6a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8.png)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 效果。
案例三:饲养管理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1 2
母猪营养
保证母猪获得充足营养,以提高母乳质量和仔猪 抗病能力。
温度控制
新生仔猪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做好保温措施, 避免出现低温,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3
定时哺乳
指导母猪进行定时哺乳,保证仔猪获得足够的乳 汁,从而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群体
新生仔猪是该病的主要易感群体 ,特别是出生后1-3天的仔猪。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是通过母猪的乳汁传播给 仔猪,也可能通过接触患病仔猪而 传播。
流行环境
该病常常发生在卫生条件不佳、营 养不足或母猪乳汁不足的猪场。
危害与影响
01
02
03
生长发育受阻
患病仔猪由于血糖浓度降 低,不能满足身体对能量 的需求,会导致生长发育 受阻,甚至死亡。
新生仔猪出生后未能及时摄取母乳,导致血糖水平无法得到及时补 充,从而引发低血糖。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如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等,也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的出现。
病理机制
血糖水平下降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仔猪体内血糖 水平下降,低于正常范围。
器官功能障碍
低血糖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尤其是对脑部的影响最为显著, 可能导致脑细胞缺氧、水肿、坏
死等。
身体虚弱与抽搐
低血糖会导致仔猪身体虚弱、站 立不稳、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
能导致死亡。
疾病发展过程
初期表现
仔猪出生后精神萎靡、食 欲不振,可能伴有轻微的 抽搐。
中期表现
病情加重,仔猪出现明显 的低血糖症状,如站立不 稳、眼球震颤、抽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糖症是指因某种病因引起血糖浓度过低,并由此导致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为主的证候群。
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临床最常见的为原因不明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多见于中年女性、长期反复发作,但无恶化征象。
其次为胰岛β细胞瘤及各种内分泌病所致者。
低血糖症属中医的“晕厥”、“虚风”等范畴。
病因病理低血糖症的病因多为禀赋素弱,或病后体虚,脾胃不健,气血乏源,致心肝失养,元神失主,故而发病。
病理变化为脾胃两虚,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胃虚谷气不充,则饥饿时作;脾虚无以化生气血,升运精微侧五脏失充。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主神志。
心血不足,则面色苍白,心悸脉速,甚则无神失主而精神错乱。
肝血不足,虚风内动测四肢麻木或震颤,甚则抽搐。
气血大亏,形神失养测全身瘫软,精神恍惚。
阳气暴脱,汗失固摄,清宫失充,则冷汗频出,神昏晕厥。
此外,酒癖暴饮后,伤及脾胃,清气不升,痰热浊气不降,上蒙清窍,亦致血糖骤降,嗜睡神昏。
诊断要点1)饥饿感、焦虑恐惧、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出冷汗、四肢震颤、晕厥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思想不集中、幻觉、狂躁、癫痫样发作等脑功能障碍症状,多于餐后3小时左右发作。
2)空腹血糖偏低或正常,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空腹血浆胰岛素测定偏高。
辩证分型1)心脾两虚症状:起病多缓,头晕,汗出,面色苍白,心慌心悸,恐惧健忘,甚则精神异常。
舌淡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心脾两虚汽血两亏,无以上荣,则头晕、面色苍白;气虚失摄则汗出,心血不足,血不藏神,则心悸心慌,恐惧健忘,甚至精神失常;舌淡苔薄,脉细,均为心脾两虚之征。
2)肝虚风动症状:头晕、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或震颤,甚则晕厥,或抽搐、两目上翻、口吐白沫。
舌淡红,苔薄,脉细弦。
证候分析:肝血不足,不荣上窍,则头晕、视物不清;虚风内动,则肢体麻木或震颤,甚至晕厥,或抽搐、两目上翻及口吐白沫等;舌淡红,苔薄,脉细弦,均为肝血不足,虚风内动之征。
3)痰热闹窍症状:酒癖暴饮后,多汗,嗜睡,神昏谵语。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酒酿痰热,暴饮之后,痰热内盛,伤及脾胃;脾气不健,清阳不升,胃气不降,痰热浊邪上蒙清窍,故嗜睡、神昏谵语;湿热内迫,则多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盛之象。
4)气虚阳脱症状:心慌饥饿感、精神恍惚,面色苍白,冷汗频出,甚则神昏晕厥。
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数或微弱。
证候分析:气血大亏,形神不养,则心慌饥饿感、精神恍惚,面色苍白;阳气暴脱,汗失固摄,清宫失充测冷汗频出,神昏晕厥;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或微弱,均为气虚阳脱之征。
施治原则1)心脾两虚治则:补益心脾。
2)肝虚风动治则:养肝熄风。
3)痰热蒙窍治则:清热化痰,开窍醒神。
4)气虚阳脱治则:益气回阳固脱。
注意事项1)功能性低血糖症有反复发作史,有一定规律性,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常备糖制品以应急。
2)因肿瘤或其他内分泌病引起的低血糖症,应对因治疗。
3)发病垂危时,应及时应用现代医学的抢救治疗措施。
4)避免过度劳作、恶性情绪刺激、酗酒等不良因素影响,同时,应加强体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