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筝发展简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风筝发展简述

中国是风筝的发源地,虽然在史籍中有关风筝起源的文字记载现在所能见到的极少,其中包括了一些传说的成分,但对风筝起源于何时,还是留下了一些宝贵的文字史料。

在先秦的史籍中,据〈墨子•鲁问〉篇云:“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有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这是有关风筝最早的文字记载,为研究风筝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公输般,姓公输,名般,因是鲁国人,故亦名鲁般,是我国春秋时期工程技术方面的一位能工巧匠。

墨子名翟,鲁国人,曾为宋国大夫,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和公输般是同时代的人。

汉代王充在《论衡•儒增篇二十六〉中也为此作过分析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II [ft]+集,夫言其以木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 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在〈乱龙篇四十七)中亦云鲁般墨子刻木为鸢,蜚之三日而不集,为之巧也。”

对于〈墨子》一书中有关“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和{韩非子>—书中“墨子为木鸯,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的记载,在现今不能见到原物的图形和与其相关的文字记载缺乏的情况下,其在空中的飞行有无动力,对风筝的追本_源是极为重要的。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来看,还远远未能达到可造出以机械机关或其它形式为动力的、可自行在空中“飞一日”以上的飞行器来,就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无动力的飞行器也没有在空中飞行一天以上的纪录。

如果排除了以使用机械机关等为动力这-因素,那么它只能是借助风力,以放风筝的形式用线牵引,才使其在空中可“飞一曰”,以上所记之“木鸢”当为风筝之创始。

王充所处的年代,离墨子和韩非子的年代相对来说是较近的。在其文字中,虽然对木鸢能够在天上可飞行“三日”的记载有疑问,但同时他在疑问中,也肯定了木鸢可以飞行于空中的历史文字记载,至于木鸢可以在空中飞行三天还是一天,能够飞多高,飞的有多远,那是其性能方面的优劣,关键是它可以在空中“飞一日”。

对鲁般与墨子所创的“鹤”与“鸯”,其后世诸家亦见记载,但多记为“木鸯”、“飞鸯”或“风鸾”。〈列子•汤问篇>:“夫班输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汉刘安撰(淮南子•齐俗训>: “鲁般墨?作木为鸢而飞之,三日不集。”宋李时等撰〈太平广记>:“又六国时有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唐〈续博物志>:“墨子作木鸢,飞三日不集,公输子之云梯,墨子之飞鸢是也。”唐代段成式在{西阳杂俎>中引《朝野佥载>云:“公输般亦为木鸢,以窥宋城。”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也谈到风鸢之由来久矣,可征者实寡,非所详也,唯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飞之说,或无疑焉……揆其初衷,殆欲利人,非以助暴;夫子非攻,故其法卒尤所传。”曹雪芹对风筝是作过专门的研究,但他是反对战争的,且“对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白•家,鄙视工艺,以致对许多有用的技术失传(1)。”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而较推崇讲“兼爱”的墨子“为木鸢”为风筝之创始,所以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并未谈及〈墨子》一书中44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的记载。

墨子用了三年的时间所发明的木鸢,是为了实现一种人类上天的理想,为了以利于民,是一种科学上的发明,而不是为了战争,这也是墨子发明木鸢的初衷。从史籍中的记载来看,风筝的应用首先是在军事上,是战争利用了墨子的发明,并成为战争中的一种工具。风筝得以延续至今,是离不开当时军

事上的实际应用的,虽与创造者的初衷相违背,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使风筝得以发展并流传的作用。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手工业得以发展。东汉蔡伦造纸术的发明,至唐代已较为发达与普及。繁荣的经济与稳定的社会环境,为风筝普及于民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风筝在娱乐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其放飞的记述也开始出现在当时文人的诗赋之中,但所记述均以“鸢”字相称谓。如元稹<有鸟二十章•纸鸢)诗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借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愁尔-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在杨誉<纸鸢賦>中,还有骨架制作与彩绘的具体描述:“相彼鸢矣,亦飞戾天,向反能尔,风之力焉,余因稽于造物,知不得于自然,原其始也,谋及小童,征诸哲匠,蔡伦造纸,公输献状,理约蔑以体成,刷丹青而神王,鹰系纤缕,趾续长绳……。”唐荣在〈纸鸢陚)中亦对纸鸢的材料、所拟形象,尤其是放飞的技巧之描述更是颇为精彩:“代有游童,乐事未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鸢飞之戾空,翻兮度将振沙之鹭,杳兮空先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握之中•…〜”

而在唐代诗词中所出现的“风筝”二字,则是指古殿阁的檐铃,其被风吹动会发出像筝鸣一样的响声,而名曰“风筝”(筝是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如李白《登瓦宫阁〉西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唐•鲍溶〈风筝>诗中的意指亦比较明确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张弦难按指,操幔喜当风。”而高骈的〈风筝>诗: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历来被认为是唐代所写的一首可放飞的风筝诗。古殿阁檐铃的形制为片或铃状,或单或成排悬挂于槍下。由于其数量、大小、形制的不同而各自发音,会使其声音产生高低不同的变化;由风筝所负风琴是由多道琴绦所制,也会在风中“宫商

信任”而“又被风吹别调中”。但“风筝”一词在唐以前均是指檐铃而言,只以高骈的一首本身意指可作双重理解的《风筝>诗来说明可飞放的“风筝”一词出现于唐代似乎有些勉强,所以在这里暂

且存疑。

在唐代多是将风筝称为鸢、或风鸢、或纸鸢等。而指现今所放“风筝” 一词的出现,是据明•陈沂所著〈询刍录〉中的记载: “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鸯,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 使风人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可以说这是最为明确的“风筝” 得名缘由与时间之记载了。而曹雪芹在鉴别〈如意平安图》中,对“风筝”的称谓亦有说明:“风筝之名,由来久矣,并非新称,惟旧时系因缚响器于纸鸢之背,迎风而发清商之音,有类筝鸣,故名“风筝”。今之京师悉名未带响器之纸鸢为风筝矣。”

北宋徽宗时代,皇帝赵佶对治理国家大事既无兴趣,又无能力,后于公元1127年被金兵俘获死于五国城。而赵佶于书画却颇有造诣,书法中的“瘦金体”即为其所创,对风筝又喜爱有加,并在其在位期间编辑了中国第一部风筝谱:(宣和风筝谱》。据说此书分为上下两册,其中对风筝的材料、扎、糊、绘均有记述,并首次将风筝按事物进行了分类,其分类多为排子(拍子)类和拟形类的软翅类,可惜现在无从得见了。

1987年,在吉林省怀德县毛城子乡许菜园子屯出土了一面北宋时期的铜镜(图1-i),上面铸有当时放飞风筝场景的图案。其边款阴刻“西京官造”四字,这是一件至今发现最早、极有研究价值的文物,是700多年以前有关风筝的类别、造型、综合的放飞技艺与场景的实物资料。铜镜直径18.5厘米,镜面均分为四个区,上下、左右两区相对,相对的两区为同类内容图案,每区各有两位放风筝者。其所选风筝之纹锦为“用‘雁’、用‘日月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