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之家---笔记

合集下载

外泌体概述

外泌体概述

外泌体干货一:外泌体概述
外泌体的定义
外泌体现今特指直径在30-150nm左右的盘状小囊泡,这些小囊泡被命名为“exsome”。

准确的说是“exsomes”,因为这些小囊泡是由MVE(多囊体)分泌而来。

生物体内类似的囊泡还有多种,如微囊泡、凋亡小体等,他们和外泌体的主要区别在于体积的大小。

外泌体的产生
细胞膜内陷形成细胞内囊泡,囊泡膜经过体内各种酶类的修饰,形成多囊体(MVE),一部分多囊体被送入溶酶体降解,一部分多囊体与细胞膜融合,将外泌体分泌到胞外。

不论是正常细胞还是肿瘤细胞,都能够产生外泌体。

外泌体的行为
外泌体分泌到胞外,经过生物体内体液的循环到达靶标细胞,外泌体与靶标细胞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特异性作用,即通过外泌体上的特异性抗原与靶标细胞上的特异抗体识
别。

一种非特异性作用,即靶标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将外泌体吞入胞内。

外泌体的应用
早期疾病筛查
药物定点治疗
公司将基于RNA的药物小分子负载在外泌体上,或者通过它将药物注入体内。

外泌体(Exosome)知识与检测方法

外泌体(Exosome)知识与检测方法

外泌体(Exosome)知识与检测方法一、 Exosome 简介最近几年,一种叫做Exosome的小囊泡正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

Exosome是直径约为30-150nm,密度在1.13-1.21g/m1的小囊泡。

Exosome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和母乳,外泌体(Exosome)是活细胞分泌的来源于晚期核内体(也称为多囊泡体)的膜性囊泡。

Exosome在30年前被人们所发现。

早期的研究认为,exosome 执行蛋白运输功能,特异靶定受体细胞,交换蛋白和脂类或引发下游信号事件。

直到2007年,研究人员发现exosome也运输核酸,参与细胞间通讯。

总之,其蛋白、RNA和脂肪成分特异,且携带了一些重要的信号分子,有望在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这使得exosome的市场也在快速扩展,并成为热门的研究对象。

不同组织细胞来源exosome由于携带的蛋白质不同,而能够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例如,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e能够介导血管再生肿瘤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而树突状细胞源性exosome则能够引起机体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目前研究发现,Exosome内含有与细胞来源相关的蛋白质rRNA和microRNA,并且exosome能够通过生物屏障,在细胞间传递功能性核酸分子,从而发挥各种生物学功能,故exosome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给药途径及基因治疗载体。

Exosome携带蛋白质包括源细胞非特异性和源细胞特异性两类蛋白分子。

前者可能与exosome的生物发生和生物学作用有关,主要包括:细胞溶质蛋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蛋白、各种代谢酶、热休克蛋白和四跨膜蛋白;另一类是特殊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只存在于某种特殊的细胞分泌的exosome,而这些特定细胞源的exosome与其生物学功能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分子来源的Exosome上含有MHCII类分子。

二, Exosome 提取Exosome是由活细胞分泌的,它是一种亚细胞成分,组要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和携带的膜性分子,其界定依据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及提取方式不同细胞源的exosome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理化性质有利于exosome的提取。

外泌体作用原理

外泌体作用原理

外泌体作用原理1.什么是外泌体外泌体是一种大小在30-100纳米的细胞外囊泡,在生物学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

它们含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RNA、DNA等,并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许多不同的生物系统中,细胞都能通过外泌体释放信息来调节自身的生物活动。

2.外泌体作用原理细胞通过外泌体释放的分子可以进入目标细胞并改变它们的行为。

外泌体的作用原理非常复杂,但一些可能的机制包括以下几种:2.1蛋白质传递外泌体可以通过膜融合或端粒体途径将蛋白质传递到目标细胞。

这些蛋白质可能影响目标细胞的生物功能,如凋亡、增殖和信号转导等。

2.2miRNA传递miRNA是一类通常由20-22个核苷酸组成的小RNA分子,在细胞中发挥着调控功能。

外泌体中含有大量miRNA,它们可以被传递到目标细胞,并通过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影响目标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2.3DNA传递在某些情况下,外泌体中还可能包含可溶性DNA。

这些DNA可以被传递到目标细胞中,并影响目标细胞的遗传特性。

2.4免疫调节最近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影响细胞的生物活动。

例如,它们可以抑制或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并调节细胞的炎症反应。

3.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在一些疾病治疗中,外泌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3.1用于癌症治疗外泌体中的miRNA和蛋白质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此外,它们还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消除肿瘤。

因此,外泌体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肿瘤的新策略。

3.2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外泌体中含有一些可以促进心细胞再生和修复的生物分子。

通过传递适当的分子,在心脏受损区域中使用外泌体可以促进心脏细胞再生和修复,并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3.3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外泌体中的生物分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并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症状。

例如,使用外泌体对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行治疗就具有明显的疗效。

总之,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细胞外信息传递途径,已经有望成为多个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外泌体是什么?外泌体检测方法

外泌体是什么?外泌体检测方法

外泌体是什么?外泌体检测方法外泌体是什么?外泌体(exosome)是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这种微小膜泡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

从细胞中提取外泌体后可以通过透射电镜来分析exosome的大小、形态等,再经过Western Blot可以分析特定蛋白在exosome中的表达情况。

外泌体中的蛋白、RNA和脂肪成分特异,并且携带了一些重要的信号分子,其在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取外泌体?外泌体的提取方法有很多,例如超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超滤离心、PEG-base沉淀法、磁珠免疫法和试剂盒提取。

实验室常用的提取方法是如下两种:1、超速离心法(差速离心)超离法是常用的外泌体纯化手段,采用低速离心、高速离心交替进行(如图所示),可分离到大小相近的囊泡颗粒。

超离法因操作简单,获得的囊泡数量较多而广受欢迎,但过程比较费时,且回收率不稳定(可能与转子类型有关),纯度也受到质疑;此外,重复离心操作还有可能对囊泡造成损害,从而降低其质量。

2、试剂盒提取近几年来,市场上已出现各种商业化的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有的是通过特殊设计的过滤器过滤掉杂质成分,有的则采用空间排阻色谱法(SEC)进行分离纯化,也有的则利用化合物沉淀将法外泌体沉淀出来。

这些试剂盒不需要特殊设备,随着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取效率和纯化效果逐渐提高,因而逐渐取代超速离心法并推广开来。

有些试剂盒操作简便,不用超速离心,同时可获得高纯度和高回收率的外泌体。

外泌体粒径分析、浓度检测外泌体粒径分析方法为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NT A),其原理是对每个颗粒的布朗运动进行追踪和分析,结合Stockes-Einstein 方程式计算出纳米颗粒的流体力学直径和浓度。

NT A技术已被外泌体研究领域认可为外泌体表征手段之一。

相较于其他表征方式,NT A技术的样本处理更简单、更能保证外泌体原始状态、检测速度更快。

外泌体小知识

外泌体小知识

外泌体小知识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主动释放的多样的纳米级膜囊泡。

类似大小的囊泡可根据其生物发生、大小和生物物理性质进一步分类(如外泌体、微囊泡)。

现在EVs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细胞间通信和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循环生物标志物的重要载体。

根据其生物起源,EVs主要分为三大类:外泌体、微囊泡和凋亡小体(见Table 1)。

(Shao H , et al. 2018)本期小编重点介绍一下外泌体。

外泌体的组成脂类:胆固醇/鞘磷脂蛋白/己糖神经酰胺/磷脂酰丝氨酸/饱和脂肪酸蛋白:Rab GTPases/Annexins/ESCRT complex/ALIX/TSG101/热休克蛋白/整合素/四次跨膜蛋白tetraspanins (CD9、CD63、D81、CD82)/MHC 蛋白/EpCAM/HERRNA:miRNA/mRNA/tRNAs/lncRNAs/viral RNADNA:DNA 片段(>10 kb)好物推荐适用样本类型:血浆、血清、细胞培养上清、尿液77144 exoRNeasy Midi Kit (50)提取外泌体以及外泌体中的总RNA77164 exoRNeasy Maxi Kit (50)提取外泌体以及外泌体中的总RNA74204 RNeasy MinElute Cleanup Kit (50)用于尿液样本中short RNA的提取的柱子外泌体的分离超速离心法:依据沉降系数差异分离外泌体,是目前的金标准。

此方法无需特殊试剂,操作简便,适合大批量样本,但回收率低,重复离心会损伤外泌体聚乙二醇沉降法:聚乙二醇在水溶液中会形成网状聚合物,改变外泌体溶解度,将其与外泌体共沉淀可达到分离的目的。

此方法简单快速,无需大型昂贵试剂,但纯度低,对下游分析可能产生一定影响超滤法:利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WCO)的超滤膜进行选择性分离,小分子物质会被过滤到膜的另一侧,而大于膜孔径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物质则截留在超滤膜上。

外泌体简述(2022)

外泌体简述(2022)

外泌体简述(2022)所有细胞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不论在生理条件还是在病理条件下均可以释放细胞外囊泡(EVs),细胞外囊泡根据"身材"大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微泡(ectosomes,microvesicles,microparticles):直径在50nm~1μm,通过细胞质膜向外出芽形成。

(2)外泌体(exosomes):直径在40nm~160nm,平均直径为100nm,来源于内体(endosome).细胞质膜内陷可以形成多泡体,多泡体与其他细胞内囊泡和细胞器融合,为外泌体的形成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原料。

外泌体具有和细胞类似的拓扑结构,包含DNA,RNA,蛋白质,脂质和小分子代谢物等物质。

关于外泌体产生的生物学意义和功能还存在很多未知的奥秘值得探索和研究。

目前,关于外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泌体的分离,功能的分类。

功能的研究主要通过体外的组织培养,还难以达到一定分辨率的活体追踪和检测。

关于外泌体功能的推测(1)清除细胞中多余的或不必要的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

(2)细胞间通讯的信使。

外泌体前世之生物合成外泌体的从头合成和内体成熟途径相关。

细胞质膜内陷可以形成早期内体,早前存在的早期内体或者ER,Golgi出芽形成的囊泡与早期内体融合可以为早期内体提供内容物。

早期内体(Rab5为标志物)通过酸化和物质交换成熟形成晚期内体(Rab7为标志物)。

晚期内体最终可以形成多泡体(MVBs),多泡体内含有管腔内泡(ILVs),这些管腔内泡是通过多泡体膜向内凹陷出芽形成的。

多泡体和溶酶体或自噬溶酶体融合发生物质降解,而和细胞质膜融合会导致管腔内泡分泌到细胞外,这些管腔内泡就是外泌体。

由此可知,Rab,ESCRT(内吞体分选转运复合体)以及SNAREcomplex 等内体运输和分泌相关的蛋白会对外泌体的生成产生影响。

外泌体主要研究成果时间进程1983年Eberhard G.Trams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发现外泌体;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1996年G.Raposo发现类似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原提呈外泌体,该外泌体能直接刺激效应CD4+细胞的抗肿瘤反应;1999年Théry等发现树突细胞也可以产生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外泌体;2007年H.Valadi等发现,细胞之间可以通过外泌体中的RNA来交换遗传物质,进而影响细胞间的通讯;2013年James E.Rothman等因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5年David Lyden等发现肿瘤细胞在转移前会先行释放出外泌体到达预期转移的器官,进而创造适宜肿瘤生长的微环境;2016年牛津大学开发出一种名为EvOx的外泌体治疗产品,能利用人体细胞自身精准通信系统将药物递送到身体的特定部分,以治疗一些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2016年至今外泌体研究广泛分布在非编码RNA、干细胞、免疫、靶向给药、癌症的诊断及治疗等,都是热门研究领域。

外泌体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外泌体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外泌体的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服务器未连接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以下是一个参考的编写方案: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论述外泌体的名词解释:1. 引言:对外泌体进行概述,介绍外泌体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

2. 正文:详细探讨外泌体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外泌体的功能和作用。

2.1 外泌体的定义和特征:解释什么是外泌体,包括其形成、组成和结构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2.2 外泌体的功能和作用:阐明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信号传递、废物排泄、免疫调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 结论:总结外泌体的重要性和研究前景,并探讨外泌体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希望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关于外泌体的名词解释的内容,让读者对外泌体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外泌体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对外泌体的定义、特征、功能和作用深入剖析,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外泌体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作用。

此外,我们将探讨外泌体研究的前景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外泌体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

我们将分析外泌体研究的前沿进展,了解其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潜在应用,以及在药物递送和纳米医学领域的可能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对外泌体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泌体的生物学机制和应用提供基础和启示。

通过深入探索外泌体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外泌体的名词解释和探讨,深入了解外泌体的定义、特征、功能和作用,以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将分析外泌体研究的前景和挑战,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希望为外泌体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并促进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外泌体circRNAs-生物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外泌体circRNAs-生物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外泌体circRNAs-生物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外泌体已成为细胞间通讯的关键介质,通过转移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等调节细胞之间的各种生物过程,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各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环状RNA (circ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新成员,分布广泛,功能多样,最近更是在外泌体中鉴定出circRNAs的富集和稳定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篇介绍外泌体circRNAs的综述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这颗生物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吧。

文章脉络:1.外泌体、circRNAs在生理和病理中的作用2. 外泌体circRNAs的产生及功能几乎所有细胞类型都释放外泌体,血浆以及其他体液,包括唾液,尿液,精液,痰和母乳都富含外泌体,外泌体释放被认为具有预后相关性。

虽然通过测序分析鉴定出外泌体中circRNAs的富集和稳定性,但外泌体circRNAs的功能和特征仍然很不清楚。

外来体circRNAs的组成可以通过调节供体中相关miRNAs水平来调节,这个分子信息可转移到受体细胞。

在血清外泌体中,circRNAs通过RNA-RNA相互竞争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circRNAs可以通过外泌体在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之间作为信使来介导多重细胞信号通路。

外泌体circRNAs 可能参与神经元的生长和修复、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调节重要的信号通路,特别是谷氨酸能突触和cGMP-PKG信号通路。

外泌体是转移前灶和肿瘤微环境形成的关键因素。

在一来自血清、尿液和肿瘤的外泌体中检测到circRNAs,表明外泌体circRNAs可参与细胞生长、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和靶向治疗的过程。

3.外泌体circRNAs和增殖最近研究表明,Arsenite转化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circRNAs的水平增加。

在正常细胞中过表达miR-217降低EZH29(增殖生物标志物)和clclin-D1(调节细胞周期中G1到S的相变),表明外泌体circRNAs加速细胞周期并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

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三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三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三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分泌至细胞外的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中的明星分子,可携带、转移多种生物学信息,并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方式作用于远距离的细胞,从而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目的。

目前,已有学者将外泌体引入中医及针灸的研究领域,从而为该领域研究带来新的进展与突破。

本期我们就外泌体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及针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本期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三 | 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是内膜衍生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并由大多数细胞分泌而来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DNA、小RNA、蛋白质等物质,具有沟通细胞间通讯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动物外泌体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外泌体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医药学等研究的热点。

最近,植物外泌体也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尤其是药用植物外泌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

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曾发表过一篇综述,阐述了近些年药用植物外泌体研究的相关研究进展,对药用植物外泌体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中药外泌体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以动物细胞外泌体为载体,携带植物miRNA进行疾病治疗由于外泌体的膜结构以及特殊的胞质成分,使其在动物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研究者们在动物外泌体上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突破,如来自梗死心肌的外泌体miRNA 能够动员骨髓祖细胞的转运,实现心肌损伤修复;由胃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可以通过递送miR-135b 来抑制内皮细胞中的FOXO1表达并促进血管生成等。

此外,以动物细胞外泌体为载体,携带植物miRNA进行疾病治疗的研究也是一大热点,例如将浆果的花青素载入巨噬细胞外泌体,用以治疗卵巢癌。

植物药是中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所含的黄酮、皂苷、生物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已被系统性研究。

但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仍未得到有效阐释。

随着在人乳中检测到的植物miRNA,并且可能影响着婴儿体中几条重要的生物途径,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金海翎教授课题组发现了宿主拟南芥细胞外泌体可以传递sRNAs至真菌病原体灰霉病菌并富集,诱导关键致病性真菌基因沉默[等,以药用植物外泌体作为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的研究也在逐渐展开。

外泌体小知识(一)

外泌体小知识(一)

外泌体小知识(一)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的一种,大小在30-150nm,由细胞内的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dies,MVB)与细胞膜融合后以外分泌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广泛存在于细胞培养上清以及各种体液中,包括血液、淋巴液、唾液、尿液、精液、乳汁等。

外泌体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调控细胞生理活动。

同时,外泌体具有抗原提呈、免疫逃逸、诱导正常细胞转化、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等作用;此外,外泌体还可以作为“天然的纳米粒子”来进行药物递送。

外泌体研究通常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1.试剂盒或差速超速离心分离;2.透射电镜拍摄(TEM);3.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4.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标志物;5.外泌体高通量测序/芯片;6.外泌体标记或示踪;7.外泌体细胞功能检测;8.外泌体动物模型验证等。

其中,外泌体分离之后,需要经过一系列鉴定才能确定分离的是外泌体。

鉴定方法从物理特征到表面分子标志物,多角度进行鉴定。

(1)透射电镜鉴定法:简称TEM,适合外泌体双层囊膜超微结构观察,即通常为茶托型或一侧凹陷的半球形。

(2)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简称NTA,该方法能保证外泌体原始状态、检测速度快,检测后能提供外泌体粒径和浓度信息。

(3)Western blot分子标志物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包括四跨膜蛋白家族,如CD9、CD63和CD81;细胞质蛋白,如肌动蛋白(Actin)和钙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s);参与生物功能的分子,如凋亡转接基因2互作蛋白X(ALIX)、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以及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

(4)外泌体高通量检测:外泌体内含有与细胞来源相关的蛋白质和核酸,可以运输蛋白质、mRNA、miRNA、lncRNA、circRNA等进入受体细胞,参与细胞间通讯。

科普小讲堂:外泌体专题

科普小讲堂:外泌体专题

科普小讲堂:外泌体专题外泌体的基本信息: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即外泌体。

人体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能分泌外泌体,外泌体广泛存在并分布于各种体液中,携带多种蛋白质、mRNA、miRNA和脂质类物质等,作为重要的传递信号分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可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

外泌体与微泡:我们知道,细胞间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释放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分子到胞外与受体结合从而介导胞内细胞传导。

除此之外,细胞还可以释放膜囊泡,外泌体与微泡就是其中两种,二者相似但形成方式不同:外泌体是细胞内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的膜囊泡,而微泡则是细胞出芽与细胞膜融合后直接脱落形成的囊泡,且外泌体大小均一,直径在40~100 nm,其大小取决于其起源部位以及细胞中的脂质双层结构;而微泡大小不一,直径在50 ~1000 nm之间。

外泌体的组成:外泌体主要含有融合蛋白和转运蛋白、热休克蛋白(HSP 70)、CD类蛋白以及磷脂酶和其他脂质相关蛋白,但是不同来源的外泌体的组成有差异。

外泌体的提取方式:1、离心法: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

2、过滤离心:这种操作简单、省时,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但同样纯度不足。

3、密度梯度离心法: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较高,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4、免疫磁珠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外泌体形态的完整,特异性高、操作简单,但生理性盐浓度会影响外泌体生物活性。

5、色谱法:此种方法分离出的外泌体大小均一,但设备特殊,应用不广泛。

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1、首次报道的外泌体生物功能是红血球成熟过程中排出来的蛋白质。

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其功能包括排泄不必要的蛋白质和RNA等物质。

3、可促进生物体免疫应答反应。

4、对凝血和血管生成其促进作用。

干货大神总结的外泌体综述,请收藏

干货大神总结的外泌体综述,请收藏

干货大神总结的外泌体综述,请收藏导语这是一篇大神总结的外泌体综述专业知识,完完全全干货贴,有需要请记得一定收藏!内容导读如下:一、外泌体简介1.外泌体内容物2.外泌体释放途径3. 外泌体生物标志物二、外泌体研究分析1. 外泌体和肿瘤干细胞2.外泌体和自噬3.外泌体和miRNA4.外泌体和lncRNA5.外泌体和免疫系统文末福利:【外泌体相关综述分析资源包】一、外泌体简介(内容物、释放途径及标志物等)细胞外囊泡主要分为:凋亡小体、微囊泡和外泌体等。

不同类型的细胞外囊泡(EVs)来源于尿液的外泌体透射电镜图Ref:Theranostics. 2018 Jan 1;8(1):237-255. IF:8.537.1、外泌体内容物a. 四分子交联体家族成员9(CD49d, CD106)b. microRNA (miR200, miR105)c. 酶类(ATPase, pgk1)d. 转录因子e. 黏附分子(integrin: 整合素)f. 脂质筏(cholesterol: 胆固醇)g. 细胞骨架蛋白(Actin)h. mRNA and DNAi. 膜转运蛋白(Annexin, Rab GTPase)j. 受体k. 热休克蛋白(HSP90)l. 病毒Ref: J Control Release. 2015 Dec 10;219:278-294. IF: 7.877.2、外泌体释放途径Release of MVs and exosomes多囊泡体和外泌体释放过程MVB: Multi-vesicular bodiesER: Endoplasmic reticulumILV: intraluminal vesiclea. 细胞膜内吞作用-最初内涵体出现(包含膜上受体和跨膜蛋白);b. 成熟晚期内涵体-内生微囊泡-多囊泡体(外泌体内容物被装载入囊泡中);c. 外泌体通过多囊泡体与质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d. 外泌体能够通过生物体液(如血清和淋巴)在体内传播。

外泌体在细胞间信号传递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在细胞间信号传递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在细胞间信号传递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其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至关重要。

除了传统的细胞信号通路外,神经递质,荷尔蒙,细胞外基质,以及一种叫做外泌体的小囊泡也在细胞信号传递和细胞间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外泌体的定义、分类、形成机制,以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外泌体?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直径约为30-150纳米的细胞外囊泡,其由细胞内液泡后向嵌合和内化等过程中形成。

外泌体表面覆盖有多种膜联蛋白以及富含微小核糖核酸(miRNA)、mRNA、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其种类和含量由分泌细胞的来源、状态和生理状况等因素决定。

二、外泌体的分类外泌体可以根据来源和功能进行分类,一般包括三类:细胞源性外泌体(Cell-derived Exosome)、体液源性外泌体(Bodyfluid-derived Exosome)和病毒源性外泌体(Virus-derived Exosome)。

其中,细胞源性外泌体是指由多种分泌细胞,如淋巴细胞、红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肿瘤细胞等产生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体液源性外泌体则是指从血液、尿液、唾液、乳汁等体液中检测到的外泌体;而病毒源性外泌体则是一些病毒释放的细胞外囊泡,可以传递病毒感染信号或调节宿主免疫反应。

三、外泌体的形成机制外泌体的形成过程,以多囊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s)为中心。

细胞内液泡经过与内质网相鉴定和膜泡加工,最终多次嵌合形成MVBs,其中包含了大量不同的外泌体内涵体。

这些内涵体膜上的CD63或CD81等细胞膜蛋白质均外露于多囊泡膜表面。

当MVBs靠近胞膜时,膜蛋白CD63、CD81与协助裂解膜蛋白(ESCRT蛋白)相互作用,致使MVBs与胞膜融合,最终导致外泌体的分泌。

四、外泌体在疾病中的作用外泌体作为一种中介,参与了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

它不仅可以解释那些只能通过指数级释放的分子如miRNA、mRNA等,也可以为腺体分泌提供一种完整保护分子的方式。

外泌体之家---笔记

外泌体之家---笔记

外泌体之家笔记外泌体简介Exosome,中文名外泌体,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100 nm。

尽管外泌体最初在1983年就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

然而最近几年,人们发现这种微小膜泡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

这些发现点燃了人们对细胞分泌膜泡的兴趣。

最近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很多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不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能很好的保护其包被的物质,且能靶向特定细胞或组织,因此是一种很好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elivery system)。

2015年,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做到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外泌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热点,由于它在体内存在的广泛性和获取的便捷性,已经成为了疾病诊断治疗的潜在有效方式,在精准医学发展上有着光明的前景。

综述Cell:外泌体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CQ虽然,已有初步研究结果解释外泌体在体内的运输途径。

但关于,其介导的细胞间的信号传导的功能研究仍需要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来解释。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以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为背景,认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癌症的发生及恶化起着重要的媒介调控作用。

在这篇Cell文章中,作者首先总结了目前外泌体最引人注目的功能研究:1)外泌体携带的蛋白促进了肿瘤进展和转移;2)外泌体的分泌、运输途径等传递信号通路;3)外泌体中的小RNA具有什么作用;4)外泌体对肿瘤免疫的影响,以及对肿瘤抗放疗、抗化疗的影响。

然后还介绍了对外泌体的功能了解存在着哪些局限,比如说,外泌体存在着众多子类,怎么从物理、生化上区分开,比如说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存在哪些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已及从生理学功能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外泌体仍存在很多难题。

外泌体——癌症的“双刃剑”

外泌体——癌症的“双刃剑”

外泌体——癌症的“双刃剑”技术控 | 基因说 | 产品档 | 新闻台 |求知欲外泌体: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对外分泌的小囊泡,常为30-120nm大小的膜包裹结构。

可特异性地包裹一些蛋白,脂质或核酸等物质,具有生物活性,能够被受体细胞吸收,实现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图1)。

图1 外泌体是细胞向外界分泌的小囊泡外泌体——癌症的“双刃剑”文:王伟涛摘要:1.外泌体的历史2.外泌体形成与功能3.外泌体——癌症发生与恶化4.外泌体——癌症诊断的应用5.外泌体——癌症治疗的应用6.小结:外泌体像一把双刃剑附:检测标志物列表+参考文献一、外泌体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人员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或者肿瘤细胞发现细胞外泌现象,细胞向其培养基中分泌带有细胞膜特征的囊泡结构。

1983年Johnstone等发现体外培养的绵羊网格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会向外分泌含有铁转运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的小囊泡结构,他们将细胞释放的这种小囊泡结构命名为外泌体(图2)。

图2 绵羊网格红细胞成熟过程向外释放外泌体早期发现分泌外泌体的细胞主要是一些造血类细胞系,如B细胞,T细胞,树状突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

随着研究深入,许多非造血类细胞也大量产生外泌体,如肿瘤细胞,表皮细胞及神经细胞等。

图3 体内细胞间外泌体传输途径供体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直接被同组织内其周围的受体细胞吸收;同时外泌体也可进入到体液循环中,如血液,唾液,尿液,脑脊髓液等,通过体液运输被不同组织内受体细胞吸收,实现组织间物质交流(图3)。

二、外泌体形成及功能外泌体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细胞直接向外界环境分泌的囊泡结构,其形成过程有着复杂的调控。

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细胞膜内陷形成胞内体,胞内体多囊泡化和多囊泡体与质膜融合释放外泌体。

图4 细胞外泌体形成及分泌过程真核细胞内吞形成初级胞内体(early endosome),在高尔基体等膜细胞器和胞内体蛋白分选转运装置(ESCRT)等蛋白的调控下成熟,为次级胞内体(late endosome)。

热点追踪之外泌体

热点追踪之外泌体

热点追踪之外泌体前段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结果已经出来,其中外泌体领域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火热,据统计2018年外泌体相关中标金额达到1.76亿,比2017年中标金额增加40%。

因此荷叶今天和大家追追外泌体这个“明星”。

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30-150nm),目前认为外泌体存在于所有体液中,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一种新途径。

研究发现外泌体的功能多样,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迁移、细胞分化和肿瘤侵袭等生理病理过程。

荷叶与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2018年4月《Nature Communication》上文献,文章作者Ryosuke Kojima等选择帕金森疾病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外泌体将治疗成分过氧化氢酶Catalase的mRNA运载到神经病变处,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公众号回复“180910”,可下载此文献)现在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研究,仔细瞧瞧他们应用外泌体治疗疾病的研究套路。

文章套路解析一、如何促进外泌体生成?要以外泌体作为载体运送治疗用药物,工具细胞的外泌体生成不能太少,而一般的细胞外泌体生成的数量有限,所以需要对工具细胞进行适当的改造。

Ryosuke Kojima等选择HEK-293T细胞、hMSC细胞作为外泌体的生成细胞,对其进行转染,发现同时1:1:1转染STEAP3、SDC4、NadB时(这些基因促进外泌体的生物合成和出芽等),能显著增加外泌体的生成。

二、如何促进治疗用药包装进入外泌体?尽管外泌体生成分泌多了,但是如果治疗的成分没有包装进入外泌体也是没有用处的。

Ryosuke Kojima等是如何将Catalase的mRNA包装进外泌体的呢?作者利用L7Ae与RNA特异序列C/Dbox结合的能力,将L7Ae 融入CD63,而将C/Dbox插入Catalase或荧光素酶nLuc的mRNA 的3’UTR,这样在外泌体形成过程中Catalase mRNA随着CD63进入外泌体中。

外泌体的生理及免疫功能——关于外泌体你不得不知的事(二)

外泌体的生理及免疫功能——关于外泌体你不得不知的事(二)

外泌体的生理及免疫功能——关于外泌体你不得不知的事(二)导语: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物资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基本生命过程,这些复杂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体内爱岗敬业的“邮递员”们,外泌体就是其中之一。

上次小编介绍了外泌体的发现和基本结构,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外泌体在机体内的功能。

外泌体的生理功能外泌体的脂质膜可保护其内容物免受体液中酶的损害,从而将其作为生理和病理信息传递给受体细胞,其最具特色的生理作用是其具有多种促凝、抗凝和纤溶特性。

尿液中的外泌体富含抗微生物蛋白和多肽以及细菌和病毒受体,另外还含有组织因子(TF),表明尿液外泌体具有先天的免疫效应,可以促进凝血和止血,从而减少失血并降低微生物通过尿道和尿道上皮细胞进入人体的风险。

唾液中的外泌体主要来自上皮细胞和粒细胞,含有TF和CD26,可能是人类和动物舔出血伤口以促进凝血和随后的伤口愈合过程的重要原因。

脑脊液中的外泌体可通过隔离Aβ寡聚物来中和体内淀粉样β蛋白(Aβ)的突触可塑性破坏活性。

血浆产生的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和RNA含量以及外泌体数量会因病理状态而改变。

粪便中含有细菌性外泌体具有局部和全身促炎作用,另外发现外泌体还参与关节炎症、肝稳态、胚胎发育、组织修复、骨钙化等生理过程。

外泌体有着独特的糖模式,富含高度甘露糖基化的抗原决定簇,包括复杂的N-聚糖、N-乙酰乳糖胺、唾液酸化和岩藻糖基化的抗原决定簇,研究发现外泌体和凋亡小体之间的糖基化不同。

有研究报道了在包括卵巢癌、经典半乳糖血症和多囊肾等病理状况下外泌体糖基化模式的变化,证明了糖基化在外泌体病理生理中有着重要作用。

外泌体存在许多不同的多糖结合蛋白。

例如活化血小板释放的外泌体表面上的CD62可使外泌体通过经典的PSGL-1配体途径与靶细胞结合。

B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富含α2,3唾液酸,可结合巨噬细胞上的唾液酸粘附素(CD169,Siglec1)。

膀胱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带有半乳凝素-1和半乳凝素-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泌体之家笔记外泌体简介Exosome,中文名外泌体,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100 nm。

尽管外泌体最初在1983年就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

然而最近几年,人们发现这种微小膜泡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

这些发现点燃了人们对细胞分泌膜泡的兴趣。

最近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很多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不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能很好的保护其包被的物质,且能靶向特定细胞或组织,因此是一种很好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elivery system)。

2015年,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做到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外泌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热点,由于它在体内存在的广泛性和获取的便捷性,已经成为了疾病诊断治疗的潜在有效方式,在精准医学发展上有着光明的前景。

综述Cell:外泌体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CQ虽然,已有初步研究结果解释外泌体在体内的运输途径。

但关于,其介导的细胞间的信号传导的功能研究仍需要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来解释。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以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为背景,认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癌症的发生及恶化起着重要的媒介调控作用。

在这篇Cell文章中,作者首先总结了目前外泌体最引人注目的功能研究:1)外泌体携带的蛋白促进了肿瘤进展和转移;2)外泌体的分泌、运输途径等传递信号通路;3)外泌体中的小RNA具有什么作用;4)外泌体对肿瘤免疫的影响,以及对肿瘤抗放疗、抗化疗的影响。

然后还介绍了对外泌体的功能了解存在着哪些局限,比如说,外泌体存在着众多子类,怎么从物理、生化上区分开,比如说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存在哪些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已及从生理学功能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外泌体仍存在很多难题。

肿瘤免疫干细胞心血管诊断靶向给药方法组学分泌机制方法及组学Nanoscal e:一种能高纯度捕获和释放外泌体的微流体装置目前,最好的分离外泌体的金标准方法仍然是超速离心法,通常得率较低(5%至25%)。

其它方法,如基于聚合物的分离试剂盒,会非特异性地沉淀下所有外泌体大小的物质,需要额外步骤去除杂质,且价格昂贵。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微流体装置,用于捕获血液中的外泌体。

该装置含有两个不同的免疫模块层,通过抗体与外泌体结合实现高通量特异性分离,并且能够通过机械旋转来增强抗体和外泌体之间结合的机会。

此外,还会对分离下来的外泌进行去抗体处理,使外泌体恢复原状,有利于下游的分析。

研究人员使用MCF-7分泌的外泌体验证了本装置的性能,发现分离出来的浓度和比例均高于常规试剂盒。

这种简单快速的外泌体捕获技术对阐明癌症患者外泌体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基于外泌体的癌症研究。

参考文献: Kang YT, Kim YJ, Bu J, Cho YH, Han SW, Moon BI. High-purity capture and release ofcirculating exosomes using an exosome-specific dual-patterned immunofiltration (ExoDIF) device. Nanoscale. 2017 Sep 1.肿瘤促进增殖促进转移免疫逃逸或免疫杀伤【综述】外泌体及miRNA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在化疗过程中,癌细胞能产生耐药性,主要是通过降低细胞膜的药物通透性和增强细胞对药物的外排作用实现的。

癌细胞能通过外泌体的形式向外排出化疗药物而使化疗药物失效。

外泌体miRNA如何在肿瘤微环境中“帮助”肿瘤产生耐药性,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阐述。

在这篇综述里,研究人员着重介绍关于外泌体介导的miRNA递送在调控耐药性方面的研究。

研究人员还认为外泌体可作为对抗耐药性的新方法。

Bach DH, Hong JY, Park HJ, Lee SK. The role of exosomes and miRNAs in drug-resistance of cancer cells. Int J Cancer. 2017 Jul 15;141(2):220-230.NK细胞外泌体的抗肿瘤作用来自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医学院的Byeong-Cheol Ahn研究组发现NK细胞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值得进一步将其发展为癌症的潜在免疫治疗策略。

该研究发现,NK细胞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但是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通过FasL 抑制剂可减轻其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性。

NK细胞外泌体在体外诱导了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

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在体内检测了NK细胞外泌体的肿瘤抑制作用,发现NK细胞外泌体处理组的肿瘤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

是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活化的人NK细胞的胞外囊泡的大规模分离及其细胞毒性作用。

使用聚合物沉淀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EV。

1. Zhu, L., et al. (2017). "Exosomes Derived From Natural Killer Cells Exert Therapeutic Effect in Melanoma." Theranostics 7(10): 2732-2745.2. Jong, A. Y., et al. (2017). "Large-scale isol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activated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 J Extracell Vesicles 6(1): 1294368.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发文:胶质瘤相关MSC分泌的外泌体增强胶质瘤干细胞的致癌性研究表明,癌细胞分泌外泌体中的原癌miRNA的转移可以改变非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肿瘤抑制性miRNA的转移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在此前一项研究中,胶质瘤细胞分泌含有mRNA和miRNA的外泌体,促进血管形成。

胶质瘤的细胞外囊泡将miR-1递送至受体细胞,改变了胶质瘤细胞侵袭和增殖特性并且影响基质细胞促进内皮细管的形成。

另有研究认为,GBM衍生的外泌体可将miRNA转移至小神经胶质细胞中。

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Frederick Lang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认为神经胶质瘤相关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GA-hMSC)————胶质母细胞瘤的基质成分,能够释放外泌体,增加肿瘤起始胶质瘤干细胞(GSCs)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研究人员分析了外泌体内容物,鉴定出miR-1587是GSCs外泌体的作用介质,其中部分机理是可下调肿瘤抑制性核受体共抑制因子NCOR1。

【Cell】肿瘤细胞迫使基质细胞通过外泌体释放无蛋白结合的RNA RN7SL1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乳腺癌细胞触发基质细胞NOTCH-MYC信号通路导致POL3驱动的RN7SL1增加。

在外泌体转移到免疫细胞后,非屏蔽的RN7SL1触发炎症反应;转移到乳腺癌细胞后,非屏蔽RN7SL1激活PRR RIG-1以增强肿瘤生长、转移和治疗抗性。

Highlights胞质RNA被RNA结合蛋白屏蔽从而抑制RIG-I的识别肿瘤成纤维细胞中NOTCH-MYC信号通路促进非屏蔽的RN7SL1 RNA通过外泌体释放外泌体中的非屏蔽RN7SL1作为DAMP 激活乳腺癌的RIG-IRNA的非屏蔽与基质激活协同促进炎症和肿瘤进展Nabet B Y, Qiu Y, Shabason J E, et al. Exosome RNA Unshielding Couples Stromal Activation to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Signaling in Cancer[J]. Cell, 2017, 170(2): 352-366. e13.Matei I, Kim H S, Lyden D. Unshielding Exosomal RNA Unleashes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J]. Cell, 2017, 170(2): 223-225.Nature:脑微环境通过外泌体microRNAs促进肿瘤转移---CQ相同来源的肿瘤细胞转移到不同的器官后会显示出不同的基因表达谱。

显然,转移的肿瘤细胞和外在信号之间在转移器官的动态相互作用影响其转移后的生长。

这篇研究文章揭示了正常表达PTEN(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的人和小鼠的肿瘤细胞在传播到脑部后丢失PTEN的表达,但是传播到其他器官后不会。

在转移到脑后丢失PTEN的肿瘤细胞在离开脑部微环境后PTEN的表达水平会得到恢复。

这种脑微环境依赖的、可逆的PTEN mRNA和蛋白下调是有脑部星型胶质细胞来源的microRNAs调控的。

星型胶质细胞来源的exosome介导了与转移肿瘤细胞之间的靶向PTEN的microRNAs的传递。

体内实验证明,星型胶质细胞特异性敲除靶向PTEN的microRNAs或者阻断星型胶质细胞分泌exosome可恢复PTEN并抑制脑部的转移。

此外,这种适应性脑转移肿瘤细胞的PTEN丢失导致趋化因子CCL2分泌的增加,招募表达IBA1表达的骨髓来源的细胞,从而通过增加繁殖和抑制凋亡来相互促进脑转移肿瘤细胞的生长。

Nature:外泌体整合素分子决定了肿瘤转移的器官倾向性--CQ研究表明被特定器官的细胞获取的肿瘤外泌体可为肿瘤的转移准备转移前微环境。

用肺转倾向的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处理小鼠后可是骨转倾向的肿瘤细胞重新定向。

外泌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不同器官倾向性的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不同的整合素(integrin)表达谱,整合素α6β4和α6β1与肺转有关,而整合素αvβ5与肝转有关。

Knock down整合素α6β4和αvβ5可减少外泌体被靶器官细胞获取,进而分别降低了肺和肝的转移。

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泌体整合素被细胞获取后激活了Src的磷酸化和促炎的S100基因的表达。

最后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显示外泌体整合素和作为预测肿瘤转移的器官倾向性的诊断指标。

外泌体让癌中之王露出蛛丝马迹--CQ来自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的胰腺癌病人血清样本分析发现,相较正常人而言,胰腺癌病人血清中GPC1(glypican-1)阳性的exosome占比显著增高。

进一步研究发现,GPC1阳性exosome在早期胰腺癌病人的血清中丰度就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这一发现为胰腺癌的前期诊断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为胰腺癌病人带来了福音,也可能会对胰腺癌的诊断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