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期病人讲义的监测及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估及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估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ce831a55270722192ef7dc.png)
在 全 麻 手 术 后 患 者 麻 醉 恢 复 期 并 发
率较高可能与其手术做 的较为急促 、 医护 人员或者是 患者 准备不够充分 、 患者病情
症所选取 3 2 0例 , 在所选取 的全麻 术后患
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 中以消化 系统 、 呼 吸
系统及 神经 系 统 为 主 , 在 这 些 并 发症 当 中, 患有 消化系统 并发 症 1 4 9例 ( 4 6 . 5 6 %) ; 患有 呼 吸系 统并 发症 6 2例 ( 1 9 . 3 8 %) ; 患有 神 经 系 统 并 发症 7 4例 ( 2 3 .
实际情况为依据 , 有针 对性的选择合适 的
治疗护理 方 法 , 以 获 得 更 加 满 意 的 治 疗
效果。
关键 词
全麻手术
麻 醉恢 复
并发 症
1 3 %) ; 其 他并发 症 3 5例 ( 1 0 . 9 4 %) 。其
对于全麻 患者来说 , 他 们在 手术 的过 程 中因创 伤以及使用过多的麻醉药 , 患者 在手术后 身体 就会 显得较 为虚 弱 , 因此 , 患者 可能会 出现各 种并发症的情况 , 需 要
医护 人 员 对其 加 强 护 理 工 作 , 医 护人 员 应 该 对 患 者 可 能 发 生 的 并 发 症 的 所 有 情 况
中以消化系统所 占比例最高 , 消化系统所 产生的并发症 与其 他 系统所产 生 的并发 症相 比较 , 所发生的并发症的 比率较高 。 择期手术与 急诊 手术 患者并 发症 发
老年患者 、 小儿 患者 、 孕 产 妇 患 者 的 发 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麻醉复苏期的护理
![麻醉复苏期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28778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2.png)
PACU病人的拔管指征
意识 完全 恢复
肌力 完全 恢复
拔管 指征
呼吸 方式 正常
血气 SPO2 正常
复苏室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呼吸系统(低氧血 • 解除病因,保持呼吸
症、通气不足、上呼 道通畅,合理用药,
吸道梗阻)
备好再次插管
• 做好心电监测,保持
循环系统(心律失 呼吸通畅,遵医嘱用
常、高血压、低血压) 药,去除病因,必要 时准备除颤仪
手术室外的麻醉护理
评估病人情况,建立静脉通道
既往史、药物过敏史、血管情况、心肺功能、禁食饮等情况
在麻醉医生指导下用药
Hale Waihona Puke 观察麻醉效果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手术后转入复苏室
连接监护仪,吸氧
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坠床
室外麻醉的护理要点
麻醉的护 理配合
术后复苏 的护理
术前准备 术中配合 病情观察
麻醉的护理配合
一、麻醉前的准备 1、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2、检查所需物品、药品是否备齐; 3、查对病人,并检查病人是否按医生交代完善术前准备; 4、备好紧急情况下所需的物品及药品; 5、建立静脉通道
复苏室普通病人 的观察及护理
• 接受新病人后, 应立即进行监护 和观察,同时对 病人的意识、呼 吸循环、肌力等 进行评估。
监测的内容及 意外的处理
• 意识、呼吸、循 环。
• 如遇病人发生重 大变化时,应在 初步处理的同时 通知麻醉医生请 求支援。
危重病人的观 察及护理
• 出常规监测外, 还应增加呼吸功 能,手术部位渗 血和体温、尿量 等监测项目等, 并挂危重病人表 示牌来提醒复苏 人员加强关注。
30分钟以上,无异常情况方可转出复苏室。 九、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6以下,或距最后一次用药超过1小时。 十、因病情需要转送ICU
麻醉护理试题及答案
![麻醉护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792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7.png)
麻醉护理试题及答案麻醉是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为手术过程中提供安全和无痛的条件。
合格的麻醉护士需要熟悉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具备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涉及麻醉护理的试题及详细答案,供您参考:试题1:1.吸入麻醉剂的常用途径是什么?2.请列举三种全身麻醉药物。
3.在手术室中,麻醉患者体位调整有哪些常见方式?4.描述一下意识状态监测的常用方法。
5.麻醉过程中,如何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答案1:1.吸入麻醉剂的常用途径有口鼻罩吸入、气管插管以及面罩呼吸机吸入。
2.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吗啡类药物(如芬太尼)以及异氟醚等。
3.手术室中常见的麻醉患者体位调整方式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和颈椎调整等。
4.意识状态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观察瞳孔反应、皮肤颜色、呼吸情况以及使用监护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5.为预防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应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心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发现异常,可通过药物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试题2:1.解释什么是麻醉诱导?2.请列举并描述一下麻醉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
3.在麻醉评估过程中,护士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信息?4.何谓麻醉维持?5.描述一下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答案2:1.麻醉诱导指的是将患者从清醒状态进入麻醉状态的过程,常通过给药方式实现。
2.麻醉患者的术前准备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安排及时的禁食禁水,准备麻醉药物及设备等。
3.在麻醉评估过程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心律、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过敏史等信息。
4.麻醉维持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患者处于麻醉状态的措施,包括持续给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麻醉深度等。
5.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以及疼痛程度,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等,确保患者安全平稳地恢复。
试题3:1.什么是麻醉药物的拮抗剂,举例说明。
2.在使用全麻时,如何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呼吸系统并发症?3.描绘一下术中麻醉护理的常见工作内容。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测及护理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测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830c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9.png)
THANKS.
沟通交流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其心理状态,提供个性化的心理 护理。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病人的心理护理,提供情感支持和家庭关怀。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4
低氧血症
总结词
低氧血症是麻醉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器官损伤。
详细描述
低氧血症通常表现为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或氧 合障碍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及时纠 正缺氧状态。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测 及护理
目录
• 麻醉恢复期概述 • 监测 • 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出院指导和随访
麻醉恢复期概述
01
麻醉恢复期的定义和重要性
麻醉恢复期是指病人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并恢复正常的生理 功能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病人的安全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和护理。
麻醉药物对病人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呼吸、循环、神 经等方面的改变。在恢复期,病人需要逐渐适应正常的生理 状态,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碳酸血症
总结词
高碳酸血症是由于通气不足或CO₂潴留引起的,可能导致酸中毒和呼吸衰竭。
详细描述
高碳酸血症表现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升高,可能是由于机械通气不当、呼吸道梗阻或肺泡通气不足 等原因引起。治疗措施包括调整机械通气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促进CO₂排出。
恶心和呕吐
总结词
恶心和呕吐是麻醉恢复期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和营养不良。
护理
03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对病人进行定时疼痛评估,记录 疼痛程度和性质,以便采取相应
措施。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管理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0809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7.png)
紧急抢救车
备有移动的紧急气管插管推车,包括各种型 号的口、鼻、咽通气管、气管导管、喉镜、 通气面罩、简易呼吸囊、同步除颤器及起搏 器、肺动脉穿刺配件、换能器、连接管、胸 腔引流包、气管切开包等。
其他物品:消毒注射器;吸引管;手套等。
常用药物
各种拮抗药及呼吸兴奋药。 镇痛药,镇静药和肌松药。 血管收缩药和舒张药(升压降压药)。 强心药。 糖皮质激素。 抗心律失常药物。 利尿脱水药物。 抗组胺药和解痉药。 其它(包括50%GS、10%氯化钙或10%葡酸钙,5%
麻醉中低氧:术中低血压(血压 <50mmHg)、吸入低氧、呼吸抑制、呼 吸道部分梗阻(SpO2<75%)、贫血(急 性血红蛋白<50g/L时)均可出现意识障碍。
其它。 低血糖(<2.8mmol/L)。 糖尿病酮性昏迷。 高渗性昏迷 。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 。 脑疾患 。 低温。 损伤意识的手术 。
手术名称、术中出血量、输液的种类与用量、输血总 量、尿量及患者的生命体征。
术中异常情况、处理经过和处理结果。
交班同时与苏醒室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病人入PACU的 首次监测(BP、HR、PetCO2和SpO2等),如情况 异常,共同处理。
PACU并发症及处理: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道梗阻 低氧血症 肺水肿
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者(阻滞平面在T4以 上)或呼吸循环尚未稳定者。
PACU的位置、大小
在手术室内或紧靠手术室,并与其同一建筑 平面。
呈开放式,有利于观察病人,有条件者应该 设立一个单独的房间,便于处理伤口严重感 染或免疫缺陷的病人。
PACU的床位与手术室匹配,一般比例1 : 1.5~2。
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
![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f1445756f1aff00bed51eb1.png)
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1、麻醉的分类:①局部麻醉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神经丛阻滞麻醉(颈丛阻滞、臂丛阻滞)、椎管内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②全身麻醉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
2、全身麻醉: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全身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
*目的:是尽快缩短诱导期,使病人平稳进入麻醉状态。
*气管内插管的拔管条件:①意识和肌力恢复,病人可根据指令作睁眼、张口、伸舌、握手等动作,上肢抬高时间达到10秒以上;②自主呼吸良好,无呼吸困难,潮气量>5ml/kg,肺活量>15ml/kg,呼吸频率维持在15次/分钟左右;PaCO2<6kPa (45mmHg);吸空气状态下PaO2>8kPa(60mmHg);吸纯氧状态下PaO2>40kPa(300mmHg);③咽喉反射恢复;④鼻腔、口腔、气管内无分泌物。
*(必考)常见并发症:(1)反流与误吸:头低脚高,头偏向一侧;防窒息: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择期手术前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2)呼吸道梗阻:①上呼吸道梗阻: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表现为不完全梗阻时呼吸困难并有鼾声;完全梗阻时有鼻翼扇动和三凹征;②下呼吸道梗阻:轻度无明显症状,仅在肺部听到啰音。
(3)低氧血症:当病人吸入空气时,其SpO2<90%、PaO2<8kPa (60mmHg)或吸入纯氧时,PaO2<12kPa(90mmHg)即为低氧血症。
监测血气分析:SpO2和PaO2;(4)低血压: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或绝对值<80mmHg时,即为低血压。
(5)高血压:最常见,麻醉期间舒张压高于100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30%;(6)心跳骤停:最严重。
3、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从而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
浅谈口腔颌面部肿瘤麻醉恢复期病人的护理
![浅谈口腔颌面部肿瘤麻醉恢复期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082e006c85ec3a87c2c542.png)
关 键 字 : 口腔 颌 面部 肿 瘤 ; 麻 醉 恢 复期 ; 护 理 中图 分 类 号 :R4 7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2 . 3 4 9
1 护理评估
1 . 1 病 人送 达 麻 醉恢 复 室后 ,护士 与 麻醉 师 或麻 醉 护 士一 起对 病人进 行评估 ,I C U护 士应 了解病人 的 以下情况 : 1 . 1 . 1 病 人 的一 般情 况 : 年 龄 、呼 吸道 、血 压 、脉率 、 呼吸频率 及动 度 。 1 . 1 . 2 与手 术相 关 的 问题 : 施行 何种 手 术 、麻醉 方式 、 术 中使 用 的特 殊 药 物 、有无 发 生 任何 影 响 术后 恢 复 的 问题 及 合并症 。病 人 的引流 、输血输 液情况 、特殊 装置 等 。 I . 1 . 3 了解 需要 特 殊 观 察 的症 状 、体 征 及 需 要立 即执 行的 医嘱 。 1 . 2 病 人人 室 即行 即 刻评 估 ,作 为病 情 的基 准线 以评 估病人 病情 的变化 ,内容 包括 : 1 . 2 . 1 测量生命体征 : 血 压 、脉 搏 、呼 吸 、体 温 、心 电图 ( E C G ) 、动脉 血氧饱 和度 ( S a O ) 等。 1 . 2 . 2 评估 意识恢 复情形 : 清 醒 、嗜睡及 昏迷 。 1 . 2 . 3 评 估 呼吸 道是 否通 畅 ,是否 留置 口 ( 鼻) 咽通 气 道及 气管 内插管 。 1 . 2 . 4 了解 皮肤 的颞 色 、温度 、湿度 。 1 . 2 . 5 评估 引流 管 是 否通 畅 、引 流液 的颞 色 、伤 口敷 料渗 液情 况 。 1 . 2 . 6 评估 出入 量及 静脉通 道是否 畅通 。 1 . 3 依 据 麻 醉 后 恢 复 室 的 计 分 法 对 病 人 进 行 评 估 并 将 结 果 记 录 于 病 历 中 ,病 人 人 室 时 评 估 一 次 ,以 后 每 1 5 —3 0 mi n评估 一 次 ,总分 为 1 0分 。结 果 为 8 1 0分 者 可送 回病房 。
麻醉恢复期患者2856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麻醉恢复期患者2856例临床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a5f92b192e45361066f589.png)
鼻气管或支气管插管 。 12 方法 .
2 结 果
监测 中心静脉压 、 创动脉压 、 气分析 等。有 特殊情 况 向麻 有 血 醉师及医生汇报 , 真执行 医嘱。注意 保 暖 , 取保 温措 施 , 认 采 慎防烫伤 , 保证 患者安全 , 严防 坠床 、 抓脱敷料及管道等。 3 3 评估患者麻 醉恢 复情 况 . 若患者麻 醉恢 复达 到 以下标 准可送 回普通 病 房 : 意识 清 醒 , 定 向力 , 有 应答 正 确 ; 吸平 呼
齐鲁 护理 杂 志 2 0 0 9年第 1 第 6期 5卷
参 考 文献 :
究进展 [ ] 护理 学杂志,0 3 1 ( ) 3 9— 0 . J. 20 ,8 5 :9 4 0 [ ] 胡伯虎. 5 大肠肛 门病 治疗 学[ . M] 北京 : 学技 术文献 出 科
版 社 ,0 145— 6 . 20 :6 46
稳 , 深 呼 吸 和 有 效 咳 嗽 , p :≥ 9 % , 压 及 呼 吸 平 稳 能 SO 5 血 3 i 上 , 电 图无 严 重 心 律 失 常 及 S 0 m n以 心 T—T改 变 。 3 h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给 予麻 醉苏醒 室护理 常规 , 格 交接 患者 、 切 严 密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估 麻 醉恢 复 情 况 及 并 发 症 护 理 。 评 本 组 无 一 例 死 亡 。发 生 窒 息 2例 , 后 坠 l 舌 7例 , 、 气 喉 支
重 点 观 察 。检 查 输 液 通 畅 情 况 , 口敷 料 及 各 种 管 道 引 流 情 切
l 资 料 与 方 法
麻醉的分类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PPT课件
![麻醉的分类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22f72c10661ed9ad51f322.png)
2.
3.
4.
CVP监测可指示血容量和心肌功能,不过在PACU内监测 使用较少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 15
肾脏功能及体温监测
肾功能监测:尿量观察是最普通也是最简单而又 直接的临测指标,不仅可以了解肾的灌注情况, 也是判断循环状况是否平稳的一个指标 体温监测:术中体温可因输入冷液体、内脏及躯 体暴露在冷环境以及体温中枢受麻醉剂的抑制而 发生改变,对于小孩有时低温是一种保护作用能 减少机体氧的需要。但是如果发生反跳性战栗氧 消耗可增加400%能引起低氧状态必需重视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 8
恢复室的基本任务
手术室中当日全麻病人未苏醒,部位麻醉术 后未清醒者或出现意外可能影响生命者
监护和治疗在苏醒过程中出现的生理紊乱 患者苏醒后无异常,送入病房,如病程危重 者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疗则进入ICU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
9
麻醉医师向PACU护士交班内容
患者姓名、年龄、诊断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以和手术 中意外情况 所用麻醉药肌松药和镇痛药的种类和方法 术中生命体征情况,有无险情和严重在病情变化 术中的特殊处理
凡复苏室内用过镇静或镇痛药要观察30分钟以上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 11
麻醉的分类 麻醉恢复室的任务 复苏期的监测 麻醉复苏评分标准
恢复室内的风险防范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
12
意识水平
脑功能是通过术后病人苏醒情况平评估。常 用昏迷评分法- Glasgow评分
评分 睁眼 1. 不睁眼 2. 疼痛刺激时睁眼 3. 呼唤睁眼 4. 自由睁眼 5. 6. 言语反应 无反应 不理解、无意识发音 不确切、不能交谈 可交谈、言语紊乱 对答切题 运动反应 无反应 去脑强直 去皮质状态 有疼痛躲避反应, 但不定向 能推避疼痛刺激 听从言语命令运动
麻醉病人的护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e885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1.png)
神经系统问题及处理
总结词
麻醉后,病人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躁动、抽 搐等症状,需及时观察和处理。
详细描述
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麻醉药残留或脑缺氧所 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躁动可能与疼痛、焦 虑、药物残留等因素有关,应给予适当的镇 痛和镇静治疗。抽搐可能是由于脑缺氧、脑 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应立即采取
麻醉病人的护理
目录
• 麻醉后护理概述 • 麻醉后常见问题及处理与随访
01
麻醉后护理概述
麻醉后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01
麻醉后护理是指对接受麻醉手术 后的病人进行一系列监测和护理 措施,以确保病人安全度过麻醉 恢复期。
02
麻醉后护理的重要性在于预防并 发症、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提高 手术成功率。
喂养和饮食管理
根据婴幼儿的需要进行喂养, 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
特殊病情病人的麻醉后护理
心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加强心电监测,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预防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肝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调整药 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控制饮食和胰岛 素使用剂量。
麻醉后护理的目标和原则
麻醉后护理的目标是确保病人安全、 舒适地度过麻醉恢复期,预防和处理 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快速康复。
麻醉后护理的原则包括密切监测、及 时处理、预防为主、个性化护理等。
麻醉后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麻醉后护理的流程包括病人转运、监测、疼痛管理、体位护理、呼吸道 管理等。
注意事项包括保持病人体温、维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输液速度和量、观 察病人意识和生命体征等。
措施控制抽搐,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f0773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65.png)
第一部分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三)控制性降压
1.定义:为了降低血管张力以便施行手术,或减少手术野的渗血以方便手术操作,麻醉期间需要 利用药物和(或)麻醉技术使动脉血压降低并控制在一定水平,称为控制性降压 2.注意: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目标血压,并在降压期间加强监测,维持正常的循环容量,维持 各组织脏器的正常灌注和氧供 3.禁忌:有严重器官疾病以及酸碱平衡失调、低血容量、休克及严重贫血者,禁忌行控制性降压 4.降压幅度:术前血压正常者,应控制收缩压不低于80mmHg,或平均动脉压在50~65mmHg 之间;或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并根据手术野渗血等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五)恶心呕吐的防治
1.常见原因:全麻(尤其以吸入麻醉药为主、麻醉时间较长者),麻醉期间应用麻醉性镇痛药 2.对于已发生的恶心呕吐,应首先考虑和治疗可能的病因 3.止吐药应早期应用,如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和地塞米松等
• 根据局麻药注入的腔隙不同,分为蛛网膜下隙阻滞,硬膜外间隙阻滞及腰麻-硬膜外间隙 联合阻滞,统称椎管内麻醉
(1)术后疼痛,膀胱尿潴留,病人躁动不安或呕吐 (2)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 (3)颅内压升高,低体温或用药错误 (4)基础高血压,尤其是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人
第二部分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3.术后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缺氧、高碳酸血症、疼痛、电解质失衡、心肌缺血、药物、酸碱失衡等 4.术后心肌缺血的常见原因 低氧血症、贫血、心动过速、低血压和高血压
1.麻醉期间应常规监测心率、血压和心电图,每隔5~10分钟测定和记录一次血压、心率、脉 搏等参数,并记录手术重要步骤、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尿量及用药等 2.麻醉期间引起循环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外科疾病和并存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麻醉的影响, 手术对循环的影响等 管理: 1.麻醉期间维持充足的有效循环血容量 2.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及时调节麻醉深度,必要时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支持循环功能
小儿全麻术后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全麻术后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ba25ed9b89680203d82528.png)
齐 齐哈 尔 医 学 院 学报 2007年 第 28卷第 15期
 ̄I,JD全 麻 术 后恢 复 期 的观察 与 护理
· 1865 ·
黄荣 杏 温 冬梅 李 惠兰
【摘 要 】 通 过 统 计 2006年 8O例 小 儿 全 麻 术 后 恢 复 期 的 临床 资 料 ,总 结 了 小 儿 全 麻 术 后 恢 复 期 应 注意 的 问题 、防 治措 施 及 护 理 (缺 氧 、误 吸 、体 温 等 ),以便 降 低 和 减 少 术 后 并 发 症 以及 严 重 意 外 的发 生 。
自杀原 因 ,之 后 对 因施 护 ,进 行 心 理 认 知 和 行 为 干 预 。标 本兼 治是我 们运用 正 性激 励 、亲 情感 化 等 ,联 合患者 家属 、医生一 起给 患者 以情 感 和 心理 支 持 ,使 患者稳定 的情 绪 和 治 疗 同 步 。心 理 置 换 因人 而 异 , 我们根据 患 者 的理 解 程 度 ,提 供 一 种 客 观 、科 学 、合 理 的解释 模 式 ,指 导 他们 客 观 冷 静地 评 价 和 分 析 问 题 ,建 立起 新 的理性 的认 知 及 解决 生 活 中各 种难 题 的技巧 ,以提高 心理应 激力 ,建 立起 良好 的心态 和行 为 。我们应 用 积极 鼓 励 、支 持及 暗示 等 塑 造 患 者 健 康 的心态 ,矫正患 者 的不 良行为 ,使 患 者 的行 为朝 着 预期 的方 向发 展 。心理脱 敏 即为 患 者供 一 些健 康 书 籍 、报纸 等 ,鼓 励 其平时 多学 习 ,提高 其 文化 修 养 ,拓 展其胸 怀 ,以提 高患 者 的心理 承受能 力与应 激力 。
参 考 文 献 [1] 中 国 就业 培 训 技 术 指 导 中 t.7、中 国 t7理 卫 生 协 会 组 织 编 写 .国
老年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老年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70010ab52acfc789ebc9c7.png)
禁 用 热 水袋 , 防止 烫 伤 。 在 返 回 病 房 、 运 过 程 中要 动 作 轻 稳 , 搬 步 调 一 致 , 免 体 位 改 变 , 起 血 压 的 波 动 。部 分 病 人 仍 处 于 嗜 以 引
睡 状 态 , 被 语 言 或 轻 刺 激 唤 醒 , 反 应 迟 钝 , 激 消 除 又再 次 能 但 刺 入 睡 , 时 应 每 隔 5mi~ l n唤 醒 病 人 1次 直 至 意 识 清 醒 。 此 n Omi
1 1例 , 积 极 处 理 后 恢 复 正 常 。 3 经 2 护 理 2 1 烦 躁 、 妄 的 护 理 老 年 病 人 脑 组 织 发 生 退 行 性 改 变 , . 谵 导 致 老 年 人 脑 血 流 量 减 少 , 萄 糖 代 谢 功 能 降 低 , 龄 是 谵 妄 发 病 葡 高
杂 志 ( 理 版 )2 l 1 ( ) 5 . 护 , O o,4 4 :0 E ] 陈 学 梅 . 年 髋 部 骨 折 患 者 的 护 理 [ ]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 理 4 老 J. 护
版 )2 0 5 2 :0 , 0 9, ( ) 5 .
受 , 吸 氧 、 射 、 口沙袋 压 迫 等 , 作 时 动 作 轻 柔 。保 持 环 境 如 注 切 操 舒适 、 静 , 监 护 仪 的 音 量 调 低 , 少 噪 声 。 安 排 家 属 专 人 陪 安 将 减
在 术 后 回 病房 、 运 过 程 中 , 避 免 拖 、 、 , 止 针 头 移 位 、 搬 应 拉 拽 防 脱
落 ; 液 过 程 中应 加 强 巡 视 , 止 外 渗 、 胀 , 输 液 侧 肢 体 妥 善 输 防 肿 将
放置 , 在输液侧肢体测量血压 。 不 24 引流管的护理 . 术 后 各 种 引 流 管 应 正 确 衔 接 , 善 固定 , 妥 并 对 每 根 引流 管 做 好 标 记 , 防 脱 落 标 识 , 时 向病 人 及 家 属 介 挂 同 绍 各 引 流 管 的名 称 及 作 用 。指 导 病 人 及 家 属 翻 身 活 动 时 , 使 应 各 引 流 管 保 持 通 畅 , 使 引 流 管 扭 曲 、 叠 或 受 压 。 胃管 应 保 持 勿 折 有 效 负 压 , 录 胃管插 入 的 深 度 , 察 伤 口敷 料 有 无 渗 出 、 腔 记 观 腹
小儿全麻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全麻术后的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6bd143b9d528ea81c779e2.png)
小儿全麻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摘要】加强对全麻患儿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主要包括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道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饮食护理等,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的机率,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小儿全身麻醉观察护理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的原理是利用麻醉药物使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为手术操作创造良好条件。
但是全麻结束后,对患儿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如:呼吸、循环、体温、吞咽反射等,很有可能发生意外,甚至危急到患儿的生命。
因此,全麻手术后要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及护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570例,均在全麻下行手术。
男356例,女214例;年龄10天~12岁;体重2.4公斤~48公斤。
其中372例行静脉麻醉,手术结束,麻醉未醒即送ICU;198例行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后拔除插管,送回病房。
1.2 治疗结果:手术后发生相关护理问题的患儿,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和相关护理干预后,均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康复出院。
2 观察(1)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神志和循环的变化:和麻醉医生做好患儿的交接,了解全麻方式及麻醉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方式(胸式或腹式)、有无呼吸困难的征象如鼻翼煽动、三凹征等。
观察皮肤、粘膜的颜色。
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保证氧气的供给。
(2)注意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量;静脉通路是否通畅,特别要注意观察静脉点滴速度。
(3)注意观察患儿手术部位情况,通过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来判断手术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现象发生,若发现渗血渗液多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 护理3.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
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他们对手术缺乏认识。
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后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