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 -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方案

学号:*********

姓名:***

班级:10应数

系别: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逐步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三、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引例,并提出问题:

存款问题:年利率2%,计算1000元存入银行一年之后的本利和,若是存入两年本利和是多少,依次计算三年、四年、五年,本利和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讨论,并初步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建立等比数列模型,进行探究、解答问题,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导入新课:

从上例中,我们得到一个数列,一到五年的本利和分别是

1

1000⨯45.1

1000⨯

1000⨯55.1

5.1

1000⨯25.1

1000⨯35.1

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学生自行观察并回答.最后由教师总结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比)。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比数列。

【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定义和公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1)等比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常用字母“q”表示)。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中的公比q,最后教师强调求公比的注意问题。

练习1、抢答: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公比分别是多少?

2,4,8,16,32,64,…;

1,3,9,27,81,…;

3,3,3,3,3,3,3,…;

2,4,6,12,16,…;

注意:求公比q一定要用后项除以前项,而不能用前项除以后项。等比数列的任意一项都不能为0,并且0

q。

2)常数列

特别地,数列

3,3,3,3,3,3,3,…

也是等比数列,它的公比为1。公比为1的数列叫做常数列。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师提问:已知一个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比是q ,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n a 呢?

学生分组探究,归纳总结通项公式

q a a ⋅=12;q a a ⋅=2321q a ⋅=;

312234q a q a q a a ⋅=⋅=⋅=;

……

11-⋅=n n q a a .

由此可以得出:

首项是1a ,公比是q 的等比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

11-⋅=n n q a a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4)通项公式的应用

根据这个通项公式,只要已知首项1a 和公比q 便可求得等比数列的任意项n a 。

事实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便可求出第四个。

教师出示例题并引导学生分析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学生经过思

考后说出已知、所求,代入通项公式.

强调:通项公式是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 n a .

例1、 求等比数列8,4,2,…的通项公式和第6项.

解:因为81=a ,4

284==q ,所以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1)5.0(8-⋅=n n a ,

所以 56)5.0(8⋅=a .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强化学生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请学生在黑板上做题,教师指导,师生共同订正。

练习1、求等比数列3,6,12,…的第4,7项.

练习2、在等比数列{a n }中:

(1)q =-1 ,a 7 = 8,求a 1;

(2)a 1 = 16,4a = 1,求 q .

【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师出示例题,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教师出示答案、订正.

例2 在3与7之间插入一个数A ,使3,A ,7成等比数列,求A .

解 因为3,A ,7成等比数列,所以

A A 73=.732⋅=A 解得A =21±.

教师:在a 与b 之间插入一个数A ,使a ,A ,b 成等比数列.你能用a ,b 来表示A 吗?

学生自主探究、回答。教师订正学生的回答,并给出等比中项的定义和公式.

5)等比中项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 ,A ,b 成等比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

6)等比中项公式

如果A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则

A = ±b a ⋅.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定义和公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教师提出问题:在等比数列1,3,9,21,63,…中,每相邻的三项,满足等比中项的关系吗?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得出结论.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比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比中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 练习3、 求下列各组数的等比中项:

(1)-4与-16;

(2)4与36.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直接套用公式的练习题,强化学生对中项公式的掌握。 教师出示例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将题中的已知和未知转化为用数列符号表示。

学生自行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并出示解题过程,强调解题步骤要规范、严谨,叙述要简明、完整。

例3 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是4,第6项是-32,求它的第9项. 解 因为,43=a 326-=a ,根据通项公式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