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平均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社会各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及由此产生的 不同利润率水平。如果社会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 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水平就相对较低;如果资本 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 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不同各个部门的分配 比例。如果社会总资本资本在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投入较 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果在利润率较 低 的部门投入资本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低。
生 产 部 门 资本 总额 资本 构成 剩余 不 价值 变 率% 资 本 可变 剩 资本 余 价 值 利 润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价 生 值 产 价 格 生产价 格与价 值之差

300
9: 1
150
27 0 16 0
30
45
4 5 6 0
15
25
75
3 4 5 2 6 0 1 4 5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反映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现实经济中直接看到的不 是剩余价值而是利润。
所以,本章着重阐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利润又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相应的价值怎样 转化为生产价格。通过分析这些转化过程,揭示它 们是怎样进一步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
-10
0
+10
合计
300
60
60
2、平均利润率与平均利润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就是社会总剩余价值量 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因此,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每个部门资本得到的利润不再 与自己所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而是按照平均 利润率获得相当于自己预付资本量的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三、利润率
1、概念:利润(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公式: c+v 2、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联系 联系: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区别:质——前者反映剥削程度,揭示剩余价值真 正来源;后者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剩余价值 的真正来源。量——利润率总小于剩余价值率 p′= m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 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 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 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 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 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 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 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托.约.登宁(英国经济学家)
生 产 部 门 资 本 总 额 资 本 构 成 剩 余 价 值 率 %
150
不 变 资 本
可 变 资 本
剩 利 利 平 平 价 生 生产 余 润 润 均 均 值 产 价格 价 率 利 利 价 与价 % 润 润 值 格 值之 差 率

300
9: 1

200
8: 2
150

100
7: 3
150
练习:把各项计算结果填入空格中的结果
4、由平均利润率所产生的假象: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特定资本获得的利润并 不与自己雇佣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成比例,而是与 预付资本量成比例。 因而,使利润与剩余劳动在量上出现不一致, 因而进一步割断了利润与剩余劳动的联系,加强 了资本创造利润的假象,掩盖了雇佣工人的剩余 劳动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5、平均利润率与超额利润
生产价格=k+p
生产 部门 预付 资本 C V m W p′ p′ p P与 m差 额 生产 价格
食品 部门 纺织 部门
100 70 30 30 130 100 80 20 20 120
30% 20% 20 -10 20% 20% 20 0
120 120
机械 部门
合计
100 90 10 10 110
4、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价值仍是生 产价格的客观基础,表现在: 第一、从个别部门看,· · · 全社会 p总额=m总额 第二、从各个部门来看,· · · 全社会商品生产价格总 额=商品价值总额; 第三、价值变动决定着生产价格的变动。 这一关系告诉我们,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价值 转化为生产价格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 在平均利润形成后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 由原来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变为围绕生产价格上 下波动。
四、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第一、进一步说明了价值规律与社会生 活中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第二、揭示了工人不仅受本企业资本家 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指出 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整体的对立
Flash: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
练习:根据下列表格中所给数字,把各项计算结果填入空格中
举例说明:
假定剩余价值率 m’=100%。 如果 c:v为1:1,则 p’=m/预付资本=1/1=50%; 如果 c:v为2:1,则 p’=m/预付资本=1/3=33%; 如果 c:v为4:1,则 p ’=m/预付资本=1/5=20%;
2、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利润量的减少
P=资本总量×p′
二、利润
1、概念:
就是表现为总资本的“观念上的产物”的剩余价 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符号:P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成本价格的概念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成本以上的余 额。这个余额是资本家付出了资本才生产出来的,而 在他的观念中全部预付资本都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首先被看做是所费资本的产物,进而又在 观念上被作为全部所用资本,即全部预 付资本的产物 时,m p
案例:成本节约──企业赢利的关键
对于企业而言,为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降低成本。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成本的节约是企业生存的关键,邯郸钢铁:“细”处多 努力做成“大文章”就是一个例子。 有人说,靠着“节约”,邯 郸钢铁成功地进入了《上市公司》50强。邯钢的“节约”,就是国 有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典范。邯钢的“节约”首先是一种思想,一 种认识,是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有一次,邯钢三轧 钢厂的职工发现,为使产品的包装质量符合公司要求,修卷减去的 线材头尾一个月达上百吨,由此造成的损失超过6万元,为了降低 成本,职工自发对卷线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充分保证包装质量的 前提下,轧用量降低了40%。象这样的例子,在邯钢数不胜数,而 正是从这些小处着手,邯钢“节约”下来一笔笔巨款,最终构筑起 一个《上市公司》50强公司。几年来,邯钢实现的利润中,靠消化 减利因素、挖潜增效的约占总额的三分之一。
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的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它比影响剩余价值率的 因素要多得多。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 (2)资本的有机构成; (3)资本的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5)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的形成
二、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在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总趋势下,经济中 还存在着若干起反作用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2、生产资料价值下降——生产率提高引起的 3、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延缓了资本有机构 成提高; 4、国际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举例说明:假定各部门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有 机构成不同。这时,不同部门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生产部 预付 门 资本 C V m W p′ p′ p P与m 差额
食品部 100 门 纺织部 100 门 机械部 100 门
70 30 30 130 30% 20% 20 80 20 20 120 20% 20% 20 90 10 10 110 10% 20% 20
【教学主要内容】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三、平均利润下降趋势规律
第一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成本价格
1、概念: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本之和。 (1)用K表示,公式:K=C+V (2)商品价值转化为: W=C+V+m W=K+m
2、成本价格的意义:
(1)是经营盈亏的界标; (2)竞争成败的关键; (3)它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4)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C与V的区别
1、概念: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成本加平均 利润构成的。 W=c+v+m W=k+p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的形成:生产价格与平均利润率是同 一过程的两个结果,当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商品的价 值就转化为了生产价格。 此时,商品的价格就不再以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为基础,而是以它的生产成本+平均利润为基础。 资本按照这样的价格出售商品就可得到平均利润。这 种能够为资本提供平均利润的价格,就是商品的生产 价格。
市场价格
商品价值
生产价格 市场价格
三、生产价格规律
1、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商品交换中能够为资本提 供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就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这 样,价值规律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2、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着资本在各个部门的分配; 第二、调节着社会总剩余价值在资本间的分配; 第三、自发地刺激资本主义企业改进技术与管理, 以获取超额利润。
(1)形成的动因:由于有机构成的不同,使得 不同生产部门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
(2)形成的过程:各个生产部门运用资本转移的 手段,围绕有利的投资场所展开竞争。 (3)结果: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 向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因此,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不同部门资本 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从而使得等量资 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过程
3 7 5 2 5 0 1 2 5
+30 -10
-20

200
8: 2
150
40
60
30
25
50

100
7: 3
150
70
30
45
4 5
45
25
25
第三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 趋势的规律
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1、下降的原因: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结果:(1)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重相对减少 可变资本比重下降反映着生产中使用的活劳动 相对减少。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社会总利润 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值会下降,即平均利润率下降 (2)固定资本在总资本中比重增大; 固定资本比重增加,减慢了总资本的周转速度, 使得平均利润率下降
第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意味着 社会生产各部门利润率不存在差别。平均 利润率只是利润率水平变动的一种趋势。 第二、在同一部门内部,个别资本通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 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以社会价值 出卖,则可以在平均利润率以上得到超额 利润,从而提高自身的利润率。
二、生产价格的形成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的不 同,决定了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利润率。 资本有机构成是使得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高低不 同的主要因素。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资本有机构成 高的部门利润率低。 于是引发了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最终形成平均 利润率。
1、平均利润率p′(平均利润 p)的形成过程
联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两者本就是一个 东西,在量上一致。
3、剩余价值 与利润的区别 和联系:
区别:
参照物不同:剩余价值被看做可 变资本的产物,利润被看做是全 部预付资本产物
意义不同:m被看做是v的产物, 反映了剥削关系;p被看做是全 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剥削 关系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出 现的,资本积累增大了预付资本,因而在平均 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量有可能增加。
3、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代表工人受剥削程度减轻 例如:m′=100%,资本有机构成为60c:40v,则 m=40 于是 P′=40/100=40%
例如:m′=150%,资本有机构成为80c:20v,则 m=30 于是 P′=30/100=30%
360
10% 20% 20 +10
120
360
商 品 价 值
= =
成本 价格


剩余 价值 利润
生 产 价 格
成本 价格
平均 利润
3、生产价格与平均利润率形成的条件: 生产价格与平均利润率都是由于资本在部门间的 转移与竞争中形成的,所以,它们的形成要有以下 三个条件: 第一、部门间不存在垄断势力,因而资本可以自 由转移; 第二、劳动力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转移; 第三,为使资本转移不受其物质形态限制,还必 须有信用制度的一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