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六西格玛项目讲义计划-62页
制定六西格玛项目计划
N Mean Median TrMean StDev SE Mean
合同付款
88 57.48 52.61 57.13 24.26 2.59
Variable Minimum Maximum Q1 Q3
合同付款 5.56 116.43 37.67 79.64
• 四分之一分位数: 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时,分位数为25%
• 四分之三分位数: 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时, 分位数为75%
• Trimmed Mean: 把数据的上下分位各去掉5%后求平均
• StDev (标准偏差): • SE Mean (标准误差):
S S2
Sx
Sx n
n
( Xi X )2 /(n 1)
i 1
图表分析
12
输出图表分析:
图表分析
要养成首先做出基本统计量的习惯.
9
事例
下面得到的数据康讯财务部对境内和境外关键供应商付款天数的统计 报表.
数据的收集来源 - 供应商分为两类(境内和境外) - 记录关键的88个供应商的付款天数,其中境外27个,境内61个
大家用Minitab分析一下这 88个关键供应商合同付款期 的基本统计值.
图表分析
两个数据的图表
好的图表才能说明问题
4
数据的图表分析法
选定要分析的X’s变量
搜集及整理数据
进行图表分析
图表分析
结果解释
重点:可靠数据的收集和正确的图表解释
5
图表分析的主要工具
掌握分布
分布的比较 和构成
变riptive Statistics Histogram Dot plot
Box plot Multiple Dot plot Pareto chart, Pie chart
六西格玛的讲解课件
分析结果表明评价人与基准表现出的一致性良好。
注:“1”为合格;“0”为不合格。 基于上述信息,判定该测量系统中,评价人 ABC均接受,该测量系统符合要求。
四、六西格玛方法体系
M阶段过程能力分析
单值控制图显 示控制限制范围 之外有 1 个点, 控制限制范围之 内有 7个点,表 示有非随机模式 ,从而说明存在 特殊原因 。 移动极差控 制图显示没有一 个点高于控制上 限。说明生产流 程还是有效的, 工程控制也是有 效的。
一、六西格玛导入
2、起源与发展
让6 sigma管理模式 声名大振的还是美国通用 电气公司(GE),自 1995年推行6 sigma管理 模式以来,由此所产生的 效益每年呈加速度递增: 每年节省的成本为右图; 利润率从1995年的13.6% 提升到1998年的16.7%。
一、六西格玛导入
2、起源与发展
有效性 ≥90%
96.0% 98.0% 96.0%
A B C
结论:
1 31 1 31.0 1 119 0 119.0 0 150 1 150.0 1 C1 0.92 1 0.94 0 --1
总 计 1 1 1 1.00 1 1 0.00 1 计算 C 1 30 误发警报的比例 1漏发警报的比例 1 1 期望的计算 24.0 30.0 0 0 1.00 120 ≤ 2% 0 计算 ≤5% 119 期望的计算 96.0 120.0 0 0 0 150 2.00% 2.00%120 1 1 1 计算 总计 期望的计算 120.0 150.0 1 1 1 Kappa Kappa≥0.75 ) 0.00% 2.00% 1 1分析结果(要求: 1 1 1 A C 1 1 1 1 1B 2.00% 2.00% 0.96 0.98 0.96 0 0 Kappa 0 0 0 1 1 1 1 1 结论:
六西格玛项目计划书
.深圳市瀚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六西格玛项目计划书》2010年 01月 08 日深圳市深南大道求是大厦东座809《六西格玛项目计划书》一、香港六式码学会:香港六式码学会是一所非牟利性机构,是香港唯一和中国质量协会互认证书的六式码学会。
学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六西格玛专业人员颁授认可专业资格。
六式码学会与各著名顾问及训练机构、大学及其他专业团体紧密合作,为推广六西格玛应用而努力。
六西格玛应用范围甚广,遍布私人及公共机构以及各政府部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学会为六西格玛专业人员提供培训、考试及注册等服务。
香港六式码学会联同多间著名的大学及专业团体,例如: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香港银行学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通过合办培训课程,帮助学员达到学会认可的专业资格。
香港六式码学会的考试委员会为所有提供的训练课程进行严格审查(包括自我审查及到合作机构审查),以确保此类训练课程达到国际要求及标准。
2009年,香港六式码学会与中国质量协会签订了黑带资格互认协议。
六式码学会的黑带认证,是唯一与中国质量协会达成互认的黑带认证。
拥有此项认证,除了可获得全面有系统之训练及认证外,其资格可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将个人的未来职场范围无限拓展。
二、关于六西格玛:六西格玛(6σ)概念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于1986年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真正流行并发展起来,是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实践,即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
6σ(六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等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6Sigma培训教程(PPT64页)
改善表现
衡量市场要求
探索设计其他方案进行Fra bibliotek细的设计控制表现
否
是
是
否
实施新设计
现有流程是否能满足客户要求?
这是否是新产品、流程服务或工厂?
创新流程(DMEDI)
确定是否要改进或重新设计
6 Sigma精益生产
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观念,它设法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运营资本减到最小。 换句话说,流程中的增值时间应大大超过非增值时间。什么是6 Sigma精益生产?6 Sigma精益生产是DMAIC方法的应用,并与从精益生产原理中提取出来的概念一起实施。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提供一个提高速度、管理库存/生产量并降低损耗的可持续的流程。
DMAIC: 改善流程
定义机会
衡量表现
分析机会
改善表现
控制表现
“实际问题”的焦点直接与底线相关 在4~6个月内取得结果 需要时使用包括精确的统计法在内的多种工具和方法 保持长期改善 在整个组织机构普及改善 担当改革的代表
1.0 定义机会
2.0 衡量表现
3.0 分析机会
4.0 改善表现
5.0控制表现
今天会怎么做?
在所有事实和数据都没有的情况下进行业务决策用非正式的团队承担具体的题目在不去控制保持收益的情况下进行改善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业务领域中的
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是否始终满足客户的要求…… 或者你的表现中是否存在这些差距?你的改善努力是否不断获得回报…… 或者这些努力的财务效益是否已经实现,并且创新和竞争收益已经停止?
目的
主要活动
潜在工具和方法
主要成果
1.0 定义 机会
2.0 衡量表现
3.0 分析机会
六西格玛培训讲义.ppt
WORD格式可编辑六西格玛基础知识培训讲义编者:刘泽墉国家技监局上海国际培训中心二○○三年二月八日六西格玛培训讲义第一节六西格玛的诞生和发展六西格玛是美国人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朱兰、费根堡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进行策划。
朱兰、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
日本企业实现了全面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方法。
统计技术,特别是“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单”、“散布图”、“排列图”、“控制图”等被称为“老七种”工具方法,被普遍用于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顾客要求不断变化,美国人又把TQC发展到TQM。
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
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打造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
但是,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
原来以百分比来评价质量的标准已经不能完全反映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需要一种新的理念和更有号召力的质量改进方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六西格玛应运而生。
六西格玛最初的含义建立在统计学中最常见的正态分布基础上。
他考虑了1.5倍的漂移,这样,落在六西格玛外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三点四,即3.4 ppm。
一百万次出差错的机会中,只有3.4次发生的可能,其实质就是不要做错,建立做任何事一开始就要成功的理念。
20世纪80年代摩托罗拉首先应用六西格玛。
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摩托罗拉运用六西格玛使其产品质量提高了10倍,从而荣膺极负盛名的Malcolm Baldrige国家质量奖。
90年代初,为数不多的几家美国公司开始尝试推行六西格玛,其中联合信号公司的成功引起了通用电气公司当时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ack Welch这位传奇人物的极大关注。
质量管理-六西格玛项目的实施流程与改进方法PPT课件
管理方式的变革
❖ 跨国集团大量涌现; ❖ 企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成为趋势; ❖ 组织结构扁平化,强调更快的反映速度; ❖ 精益生产;
(多品种、小批量,零库存,准时交货,零缺陷等。典型的如DELL电脑)
❖ 更加重视服务,关注顾客价值; ❖ 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为什么要做6sigma? 生存!
.
推进企业文化的转变
6sigma需要企业的工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6sigma将 改造公司的文化。 6Sigma理论是管理方法上的又一次革命,它可以帮助 企业保持或获得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为企业的长期 、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
6σ普及培训教材
二、6sigma组织构架及推行
.
6sigma--工具
❖ 6σ框架下,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统计和质量管理方法 ❖ 6σ本身并没有独创出什么新的工具或方法 ❖ 强调工具的应用是6sigma的特色,但是工具并不是包治百 病的灵丹妙药 ❖ 6σ管理法中强调的是基于事实,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改进, 工具只对这些工作提供辅助作用。
设计公差
3
3
2.六西格玛的统计学意义
.
6 含义:次品率为百万分之2
设计公差
6
6
.
工序的实际平均值不等于设计的平均值
设计公差
六西格玛含义
.
DFSS DMAIC 控制图表 缺陷测量 怕累托图表 过程映射 根本原因分析
3.六西格玛的相关概念
.
统计过程控制 树状图表 黑带 控制
Six Sigma Black Belts 黑带(全职)
Six Sigma Green Belts 绿带(兼职)
专职改进专家,选择项目成员制定和管理 项目计划,有效使用6σ工具进行改进,督 导数据收集合分析,向高层管理者汇报项
6西格玛学习计划
6西格玛学习计划第一部分:六西格玛的概念和原理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的方法,旨在减少问题和缺陷,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以数据驱动和分析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问题,实现持续的改进。
一、六西格玛的概念六西格玛是一种以高度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方法论,它致力于不断地通过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不一致性,从而获得成本节省。
六西格玛是通过考虑将产品的制造过程和交付过程直接与设计的指标联系在一起来实现目标。
通过六西格玛的实践可以减少过程或产品的缺陷,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达成质量目标。
二、六西格玛的原理六西格玛的原理是由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组成,主要包括DMAIC、DMADV两种基本方法和一系列的工具,如因果图、流程图、回归分析等。
DMAIC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5个步骤:Define(定义)、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进)和Control(控制)。
而DMADV则是一种设计产品或服务的方法,包括5个步骤:Define(定义)、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Design(设计)和Verify(验证)。
以上就是六西格玛的概念和原理,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学习六西格玛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部分:学习六西格玛的方法和步骤六西格玛的学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同时也需要实际的项目实践。
下面将介绍学习六西格玛的方法和步骤。
一、了解六西格玛的基本原理和工具首先,要了解六西格玛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包括DMAIC和DMADV,以及相关的工具和技术。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参加培训课程、在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来了解六西格玛的知识。
二、参与实际的项目实践其次,要参与实际的项目实践,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践来学习六西格玛的方法和技术。
可以选择一个实际的项目,将六西格玛的方法和工具应用到项目中,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六西格玛的技能。
如何实施六西格玛PPT课件
➢ 中高层管理者不认同 ➢ 全体员工没有达成共识 ➢ 习惯于原来的做法不愿改
变
管理阻力
➢ 与现行管理模式的冲突 ➢ 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 相关部门之间的不易协调 ➢ 培训的组织及效果不佳 ➢ 小组成员选择不当 ➢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 相关部门资源不能调动 ➢ 做项目的时间不能保证
3
第3页/共73页
28
第28页/共73页
一定要编制立特许任务书
• 通过特许任务书,明确项目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预期目标, 项目预期收益,项目的意义,项目团队以及项目完成时间等;
• 项目特许任务书是检查项目进展以及验收项目的依据 • 项目特许任务书一定要有相关人员签署意见并得到项目所在部
门主管领导的批准。
29
第29页/共73页
不清 结果不易测量 成果无推广价值 不易确定回报
☺ 目的清楚
所需时间超过6个月
32
第32页/共73页
三、选好首批种子队员
第33页/共73页
三、选好首批种子队员
• 关于六西格玛黑带和绿带 • 关于首批绿带/黑带的选择和培养
34
第34页/共73页
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关键角色
六西格玛绿带和黑带是关键的“场上队员 ”
24
第24页/共73页
首轮项目选择建议
• 保障费用较高的流程及问题; • 造成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 技术攻关项目及问题; • 过去曾立项解决但效果不明显或不好的问题; • 可能造成较大市场风险的问题 • 对财务收益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等。
25
第25页/共73页
选项时应注意
• 在项目实施的时间内应有适当的生产安排,以便收集数据,及进行验证; • 作为首轮项目,其所涉及的范围应尽量小,以便于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 尽量选择绿带候选人可以掌控或比较熟悉的问题; • 尽量选择便于测量与收集数据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