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与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
环境、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污染、环境标准、水体自净作用、水质、水质指标、土壤背景值、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规划。
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影响。
3.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4.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5.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当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使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6.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7.水体自净作用: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8.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9.水质指标:表示生活饮用水、工农业用水以及各种受污染水中污染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或限量阈值的具体限制和要求。
10.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称之为土壤背景值。
11.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储存、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12.固体废物处置:是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
13.噪声:通常把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也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噪声。
14.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及反映环境质量的环境因子的测定,并与环境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并确定其变化趋势。
15.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广义上来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
16.环境规划:是指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或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二、认真研究和分析以下二个案例,思考并回答案例后面提出的问题。
案例1:面临危机的土地资源
案例2:我国是全球三大酸雨区
案例1:面临危机的土地资源
土地是一项重要的可耗竭资源。如果人口压力不大,同时在承载力范围内合理利用,土地应当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反过来,如果过度利用不当,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土壤退化,使一些土地永久地失去农牧业的生产力。因此,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土地也可能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全世界都在拼命榨取土壤的肥力,土壤的退化在不断加剧。土壤退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沙漠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沙漠化以沙漠前缘推进的形式吞噬和分割成片的草原和农田,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的专家们说:近5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平均每年以200~300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使绿洲面积减少1400多平方千米。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农耕地在过去45年里的逐步退化十分严重,约占全球植被面积11%的土地发生了中等或严重的土壤退化。这部分土地大约有12亿公顷,大约相当于耕地和草原总面积的43%,许多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难以为继,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在自然和人工作用下,每一块土地上都不断有土壤流失,也有新土壤形成。如果流失的数量大于新形成的数量,就造成土壤侵蚀。通常温带地区土壤侵蚀的问题不很突出,而热带地区这一问题就较为严重了,由于过度利用和利用不当造成的土壤侵蚀不仅范围很广,而且数量十分巨大。世界观察研究所估计,每年全球因耕地侵蚀而流失的表土超过新土壤形成的数量高达230亿吨,其中印度47亿吨,前苏联23亿吨,美国15亿吨,我国高达33亿吨。如果世界耕地表土的平均厚度为18厘米,按照上述速度流失,150年就会丧失殆尽,人类将面临无地种粮的困境。当然,不是所有的农田在正常的耕作条件下都受到过度侵蚀。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没有充分注意到土壤侵蚀的严重性,从而为自己准备了一场静悄悄的、不知不觉的危机。
土壤盐碱化具有同样的性质。在过去40多年里,由于耕地灌溉面积急剧扩大,土壤盐碱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全球有9.5亿公顷土地(约占耕总面积的1/3)的生产力受到土壤盐分日益增长的不利影响。有些地区的盐碱化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但有近6亿公顷的耕地,即约占灌溉总面积24%的土地,是因灌溉不当而产生盐碱化的。
根据《中国环境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我国土地资源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50年代到70年代平均每年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增加1560平方千米,8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00平方千米。1992年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53.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5.9%,已超过全国现在耕地面积。退化的草原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以上,平均产草量下降30%~50%。水土流失和污染的情况也很严重,1992年统计全国水蚀面积在179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千米,两者合起来接近国土总面积的40%。1993年统计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污水灌溉污染的有330万公顷,大气污染的有530万公顷,垃圾污染和固体废物堆存侵占的有90万公顷。
查资料,思考、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