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doc
教师电子备课表(习字教案)

教师电子备课表(习字教案)第一章: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概念1.1 电子备课表的定义1.2 电子备课表的作用1.3 电子备课表与传统备课表的区别第二章:电子备课表的模板与结构2.1 电子备课表的常见模板2.2 电子备课表的基本结构2.3 个性化设计电子备课表第三章:电子备课表的编写技巧3.1 教学目标的设定3.2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3.3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3.4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第四章:电子备课表的共享与协作4.1 电子备课表的共享方式4.2 利用云端平台进行协作备课4.3 团队协作中的电子备课表管理第五章:电子备课表的实用案例分析5.1 语文学科电子备课表案例5.2 数学学科电子备课表案例5.3 英语学科电子备课表案例5.4 跨学科电子备课表案例分享第六章:电子备课表的辅助工具与资源6.1 常用电子备课表辅助工具介绍6.2 如何在电子备课表中插入多媒体资源6.3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电子备课表内容第七章:电子备课表的进阶应用7.1 利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反思7.2 电子备课表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7.3 利用电子备课表进行家校沟通第八章:电子备课表在特殊场景的应用8.1 电子备课表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8.2 电子备课表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8.3 电子备课表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第九章:电子备课表的维护与更新9.1 定期维护电子备课表的重要性9.2 电子备课表的更新策略9.3 如何在维护与更新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第十章:电子备课表的可持续发展10.1 电子备课表的环保意义10.2 如何在电子备课表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10.3 电子备课表与绿色教学的结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电子备课表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二、电子备课表的模板与结构难点解析:如何根据教学需求设计个性化电子备课表。
三、电子备课表的编写技巧难点解析:如何在电子备课表中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电子备课表(研究性学习教案)

2、朗读所画的内容,领悟向相对描写景物的作用。比如《上中访友》一文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语句,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使树和“我”融为一体;作者还把悬崖想象成一位智者,是景物栩栩如生。
3、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之后仿写。
4、点评。
学习收获: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了想象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并进行了使劲运用。
1
6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
1
7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四)
1
8
心理描写的作用(一)
1
9
心理描写的作用(二)
1
10
心理描写的作用(三)
1
11
心理描写的作用(四)
1
12
“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一)
1
13
“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二)
1
14
“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三)
1、从文章中找到这样的语句。
2、朗读,感悟用独特手法对文章的作用。
3、小练笔。描写景物时运用独特手法。
4、点评。
学习收获:
感悟到文章运用适当的手法,可以使文章中的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教师备课本
姓名:刘元娟
学科:研究性学习
年级:六年级下册
日期:2013年2月24日
研究内容及课时安排
周次
研究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联想和想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
2
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文章生动活泼
1
3
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发进一步的共鸣
1
4
教师电子备课表(习字教案)

教师电子备课表(习字教案)第一章:电子备课表简介1.1 电子备课表的概念解释电子备课表的定义和作用强调电子备课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1.2 电子备课表的特点介绍电子备课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讨论电子备课表的互动性和共享性1.3 电子备课表的优势分析电子备课表相对于传统备课方式的优点探讨电子备课表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第二章:电子备课表的制作与使用2.1 制作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步骤介绍制作电子备课表的步骤和技巧强调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2 电子备课表的内容与结构详细解释电子备课表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探讨如何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2.3 电子备课表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何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强调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备课表第三章:电子备课表的资源共享与协作3.1 资源共享的意义与方式讨论资源共享对教师备课的重要性介绍几种常见的资源共享方式3.2 协作备课的流程与方法解释协作备课的概念和流程探讨如何利用电子备课表进行协作备课3.3 电子备课表的团队管理与维护讨论团队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介绍有效的团队管理与维护方法第四章:习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4.1 习字教学的内容分析习字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强调习字教学对学生书写能力的重要性4.2 习字教学的方法介绍习字教学的常用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4.3 习字教学的评价与反馈解释习字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探讨如何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和建议第五章: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案例分析5.1 习字教学案例介绍提供一个习字教学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电子备课表的应用情况5.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3 教学反思与总结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总结习字教学经验和教训第六章:电子备课表在习字教学中的应用案例6.1 习字教学案例介绍提供另一个习字教学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电子备课表的应用情况6.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6.3 教学反思与总结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总结习字教学经验和教训第七章:电子备课表在不同年级习字教学中的应用7.1 低年级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应用分析低年级习字教学的特点和需求介绍如何制作适合低年级的电子备课表7.2 高年级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应用分析高年级习字教学的特点和需求介绍如何制作适合高年级的电子备课表7.3 不同年级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比较与总结比较不同年级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应用总结适合各年级的电子备课表制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评价与反馈8.1 学生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介绍学生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强调评价的重要性和有效性8.2 教师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介绍教师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强调评价的重要性和有效性8.3 习字教学评价的总结与反思强调评价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总结习字教学评价的经验和教训第九章: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与家长沟通9.1 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强调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作用介绍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9.2 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在家长沟通中的应用介绍如何利用电子备课表与家长沟通习字教学相关事宜强调电子备课表在家长沟通中的便捷性和实用性9.3 家长反馈与建议的总结与反思强调家长反馈和建议的重要性总结家长反馈和建议的经验和教训第十章: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的持续改进与发展10.1 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的持续改进讨论如何持续改进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0.2 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的发展趋势探讨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的发展趋势强调教师应适应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教学水平10.3 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的总结与展望总结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的重要性和作用展望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的未来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电子备课表在习字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七、电子备课表在不同年级习字教学中的应用八、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评价与反馈九、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与家长沟通十、习字教学的电子备课表的持续改进与发展对于每个重点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六、在习字教学中的应用案例:通过分析具体的习字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备课表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4.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5.进行安全操作教育。
学生回答
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研究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4.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1.实验一:认识“莫比乌斯圈”
2.实验二:体验“莫比乌斯圈”
,
教学反思
通过“莫比乌斯圈”的趣味活动,使学生对新现象,新知识能独立思考,能进行猜想验证,逐渐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3.“探索延伸“中的“莫比乌斯圈”的另一种神奇
沿着其中带颜色的任意ຫໍສະໝຸດ 条边线剪开,猜一猜要剪几次?剪后是个什么样子?先猜想,后实验。
①只需剪一次(很多同学都想剪两次)
②剪后是:一个大圈跨着一个小圈。
4.让学生逐步认识“莫比乌斯圈”的每个过程中,都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感受的空间,在探索中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宝坻区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牛家牌中学电子备课教案六年级上册学科:发现与探索
课题
4.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有关“莫比乌斯圈”的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猜想、验证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必要手段,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的信心。
2.以“莫比乌斯圈”为载体,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学习与研究的水平。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点,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点,体味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
教学手段
课型
新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言
教师电子备课表(习字教案)

教师电子备课表(习字教案)章节一:电子备课表的概述与使用方法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备课表的概念、特点和优势,掌握电子备课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教学内容:a. 电子备课表的概念与定义b. 电子备课表的特点和优势c. 电子备课表的基本使用方法3.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介绍电子备课表的背景和意义b. 讲解电子备课表的概念与定义c. 演示电子备课表的使用方法d. 学生实操:创建一份简单的电子备课表e. 总结与反馈章节二:电子备课表的模板设计与个性化设置1.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电子备课表的模板,并进行个性化设置,提高备课效率。
2. 教学内容:a. 电子备课表模板的设计原则b. 电子备课表模板的设计方法c. 电子备课表的个性化设置3.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讨论电子备课表模板设计的重要性b. 讲解模板设计原则与方法c. 演示模板设计过程d. 学生实操:设计并设置一份个性化电子备课表e. 总结与反馈章节三:电子备课表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学会将电子备课表应用于日常教学,提高教学组织与规划能力。
2. 教学内容:a. 电子备课表在教学计划中的应用b. 电子备课表在教学内容中的应用c. 电子备课表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3.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探讨电子备课表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b. 讲解电子备课表在教学计划、内容和评价中的应用方法c. 演示实际应用案例d. 学生实操:运用电子备课表制定教学计划、内容和评价e. 总结与反馈章节四:电子备课表的资源共享与协作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备课表的资源共享与协作方法,提高团队备课效率。
2. 教学内容:a. 电子备课表资源共享的方法与途径b. 电子备课表协作的技巧与策略c. 团队协作中电子备课表的运用实例3.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讨论电子备课表资源共享与协作的意义b. 讲解资源共享的方法与途径c. 演示协作技巧与策略d. 学生实操:进行电子备课表的资源共享与协作e. 总结与反馈章节五:电子备课表的维护与更新1. 教学目标:学会对电子备课表进行维护与更新,确保备课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18.1电子的发现(教案新部编本).doc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电子的发现(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阴极射线及电子发现的过程2.知道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的实验及理论推导(二)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对问题的剖析和解决能力,初步认识原子不是最小不行切割的粒子。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辩证发展的过程。
依据事实成立学说,发展学说,或是决定学说的弃取,发现新的事实,再成立新的学说。
人类就是这样经过光的行为,经过剖析和研究,渐渐认识原子的。
★教课要点阴极射线的研究★教课难点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理论推导★教课方法实验演示和启迪式综合教课法★教课器具:投电影,多媒体协助教课设施★课时安排1 课时★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很早以来,人们向来以为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一种不行再切割的粒子。
这类认识向来统治了人类思想近两千年。
直到19 世纪末,科学家对实验中的阴极射线深入研究时,发现了电子,令人类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电子的发现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物理学三大发现之一。
(二)进行新课1.阴极射线叙述:气体分子在高压电场下能够发生电离,使原来不带电的空气分子变为拥有等量正、负电荷的带电粒子,使不导电的空气变为导体。
设疑:是什么原由让空气分子变为带电粒子的?带电粒子从何而来的?科学家在研究气体导电时发现了辉光放电现象。
史料: 1858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较早发现了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辉光放电现象时以为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惹起的。
因此他把这类未知射线称之为阴极射线。
关于阴极射线的实质,有大批的科学家作出大批的科学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看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电子教案(人教版发探三年级下册)2013—2014(二)备课人:钟月秋陈菁原塘沽实验学校远洋城校区集体备课分工学期备课一、学段目标1.通过有关实验、观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第一课影子第二课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第三课纸的再认识第四课用眼卫生第五课热空气会向上升吗第六课弹弦听音第七课泥石流第八课怎样从室内撤离第九课辨认方向第十课火灾中的烟雾第十一课校园尘降的研究第十二课寻找夏天的足迹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及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
培养研究技能。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的掌握。
四、课时分配(注明总课时数)本学期共计18课时准备课(1课时)第一课影子(2课时)第二课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1课时)第三课纸的再认识(2课时)第四课用眼卫生(1课时)第五课热空气会向上升吗(2课时)第六课弹弦听音(1课时)第七课泥石流(1课时)第八课怎样从室内撤离(1课时)第九课辨认方向(2课时)第十课火灾中的烟雾(1课时)第十一课校园尘降的研究(1课时)第十二课寻找夏天的足迹(2课时)五、学生情况分析发探作为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课程,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鼓励性语言的施加。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电子备课教案表

电子备课教案表教案标题:电子备课教案表教案概述:电子备课教案表是一种利用电子工具来编写、存储和分享教案的方式。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使用电子备课教案表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教案的撰写。
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备课教案表的概念和优势。
2. 学会使用电子备课教案表来编写、存储和分享教案。
3. 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撰写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电子备课教案表。
教学准备:1. 电子备课教案表软件或应用程序。
2. 教学大纲和教材。
3.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教学步骤:1. 介绍电子备课教案表的概念和优势(10分钟):a. 解释电子备课教案表是一种利用电子工具来编写、存储和分享教案的方式。
b. 强调电子备课教案表的优势,如便捷性、可编辑性和可分享性。
2. 演示使用电子备课教案表软件或应用程序(15分钟):a. 展示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教案表。
b. 演示如何添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等栏目。
c. 演示如何编辑和保存教案表。
3. 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教案撰写(20分钟):a. 小学阶段:-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 设计适合小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如游戏、歌曲和手工制作等。
- 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评估方法,如口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等。
b. 初中阶段:-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 设计适合初中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验等。
- 选择适合初中生的评估方法,如书面测试、项目展示和口头报告等。
c. 高中阶段:-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 设计适合高中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如实验研究、辩论和项目设计等。
- 选择适合高中生的评估方法,如考试、研究报告和课堂展示等。
4. 分享和讨论教案表(10分钟):a. 鼓励教师们分享自己编写的教案表。
b. 提供互相评价和建议的机会,以改进教案质量和效果。
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电子备课

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电子备课第一课对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积极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感悟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了解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对称现象的意义。
教学媒体有关对称的图片、文字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创情导入:教师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建筑吗?观察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对,它们都体现了对称性,对称的研究已经成为天文、数学和生物等领域科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它也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
二、探索活动1、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
①出示半个蝴蝶、风筝、举重图形。
叫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图形?②学生在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图形,用一张白纸描绘下来。
③把另外半个图形补齐,形成一个完整的图。
④观察:仔细观察描好的图形,(对称图形)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思考:这是不是说明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2、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
①仔细观察课本图形,(飞机、房屋、白菜、蝴蝶、脸谱、铁塔)。
②在图中确认图形的对称线。
③观察对称线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思考:哪几幅图形符合对称的特点?3、实验3:研究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①观看图画(祈年殿),这座壮丽的建筑采用了对称形式。
当你欣赏这座建筑时有什么感觉?②思考:(祈年殿显得很庄严;祈年殿特别荐股、平稳;祈年殿和谐、大方、美观)。
④观看图画---人民英雄纪念碑,说说对称在人的视觉中所起到的作用。
4、实验四,进一步研究的对称的作用。
①人们把很多物品造成对称性状,不仅为了美观,还有一定科学道理,是这样吗?研究下面物体,说说你的看法。
②观看图画(手推独轮车、小木船、拱桥、人的眼睛、兔子的两耳、水桶和提梁)5、小实验,制作一个四叶风车,运转正常后,剪掉一风叶,形成不对称状,再让它转动,会出现什么现象?前后对比,说明什么?三、探索发现1、对建筑艺术对称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发现与探索教学计划

发现与探索教学计划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现与探索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它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发现与探索的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发现与探索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实验,学生将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规律,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内容1. 实践探索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考察、实验设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2. 观察与分析训练: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制定实践方案和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 问题导向学习: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发现与探索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察结果,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教师以鼓励学生提问的方式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对问题和主题的兴趣。
2. 实践探索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总结讨论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实践经验,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理解。
4. 归纳应用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相关实际问题中,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五、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 实践报告:学生通过书面形式,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描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6.3实践与探索

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应用的前提下,把方程进一步联系到具体问题中,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借助直观的图形来分析和发现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教学设计详案
二次备课内容
一、问题探知:
问题: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如果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那么宽是多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讨论:在这三个问题中,能不能直接设长方形的面积为未知数?
三、问题拓展:
将题(3)中的宽比长少4厘米改为3厘米、2厘米、1厘米、0厘米(即
长与宽相等),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通过列方程计算,把所得的结论进行互相交流。)
结合上面的三个问题,我们有什么发现?
(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归纳:通过探索我们发现,在长方形的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它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即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六、课后作业:
i.课本第18页,习题6.3.1的第1、2、3题。
ii.完成《同步检测》中本课的练习题。
教
学
反
思
接上面问题:
(2)如果长方形的宽是长的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如果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4)比较(2),(3)所得的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较简便?如何设未知数?选择(2)作为范例来解答,解答中注意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解答过程的规范化。)
有趣的是:若把这根铁丝围成任何封闭的平面图形(包括随意七凹八凸的不规则图形),面积最大的是圆.这里面的道理需要较为高深的学问.将来你有兴趣去认识它吗?)
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

4、观察相应的课件资料。
5、布置课下活动。
教学效果:
孩子们知道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其中的原理,从而引发学生探讨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6、坦克的履带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科技在军事应用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军事知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坦克履带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和实验法
教学准备
铅笔、图钉、螺丝、小木板、白纸、橡皮、直尺、砝码、沙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师生共同完成纸上扎孔实验。
三、师生共同完成手按图钉和螺丝钉实验。
四、师生共同完成沙盘上支持的作用实验。
五、探索发现: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2、实验二:是通过“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有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的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将油与醋对比进行实验,解决“思考问题”栏目的问题。
3、总结了全课的两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引伸到由于许多的物质能溶解到水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4、教师要做一些启发,或引导学生学习小资料内容,来思考为什么寒冷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的道理。
教学效果:
孩子们了解溶解的快慢的知识,并能应用在生活实际中。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3、“静电”小实验
教学目标
通过“静电”小实验的活动,引起学生对静电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答案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干燥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摩擦起电的现象。
教学方法
教师电子备课表(天津与世界教案)

教师电子备课表(天津与世界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教师电子备课表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
1.2 教学内容教师电子备课表的定义和作用电子备课表的优势和特点电子备课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师电子备课表的概念和作用实践法:演示如何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准备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有关教师电子备课表的练习题第二章:教师电子备课表的定义和作用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教师电子备课表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工作。
2.2 教学内容教师电子备课表的定义和特点教师电子备课表的作用和优势教师电子备课表与其他备课方式的区别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师电子备课表的定义和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教师电子备课表的优势和特点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第三章:电子备课表的优势和特点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子备课表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它如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3.2 教学内容电子备课表的优势:灵活性、可访问性、可共享性等电子备课表的特点:易于编辑、存储和打印等电子备课表的应用场景:课堂教学、远程教育、混合式学习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备课表的优势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电子备课表的具体案例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列举电子备课表的优势和特点第四章:如何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准备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如何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以及如何利用电子备课表提高教学效果。
4.2 教学内容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操作:新建、编辑、保存、分享等电子备课表的高级功能:任务管理、时间规划、教学评估等电子备课表的资源整合:教材、课件、习题、教学视频等4.3 教学方法实践法:演示如何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准备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电子备课表的高级功能和资源整合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实际操作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准备第五章:教师电子备课表的案例分析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教师电子备课表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它如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探索与发现小学数学教案

探索与发现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探索数字之间的关系
课时:1课时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关系;
2. 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3. 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
2. 比较符号“>”“<”“=”的卡片;
3. 小组讨论的桌面。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个数字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 探究:教师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相互比较数字的大小,并用比较符号“>”“<”“=”进行组合。
3. 发现:学生通过讨论和比较,发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2<5,6>4,7=7等。
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反思,加深学生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利用数字卡片进行比较游戏,巩固数字大小关系;
2. 设计更复杂的比较题目,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探索和发现数字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
2. 自己设计一道数字比较题目,并和同学们分享。
以上为探索与发现小学数学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发现》公开课导学案

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学
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
指导问题提出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问 题,明确问题的背景和范围,为
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授基本方法
介绍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拓展学习
根据课程内容,进行 拓展学习,如阅读相 关文献、观看相关视
频等。
成果展示
将个人或小组的学习 成果以适当的方式进 行展示,如报告、演
示文稿等。
反思与总结
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 和总结,思考如何将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生活中。
04
教师角色与责任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好奇心
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或 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未 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
教师评价和建议
01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
面。 02
教师建议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
教师对公开课进行全面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存 在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肯定学生成果
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成果 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 感。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和互评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自己在公开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合作的能 力等方面。
教师电子备课表(习字教案)

教师电子备课表(习字教案)第一章:电子备课表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备课表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备课表的定义和功能。
2. 电子备课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介绍电子备课表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电子备课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示范如何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电子备课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电子备课表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第二章: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操作。
2. 能够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操作。
2. 教学设计和备课的流程。
1. 讲解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操作。
2. 示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电子备课表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第三章:电子备课表的高级应用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电子备课表的高级应用。
2. 能够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和备课。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备课表的高级应用功能。
2. 个性化教学设计和备课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备课表的高级应用功能。
2. 示范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和备课。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电子备课表的高级应用功能。
2. 学生能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和备课。
第四章:电子备课表的资源共享1. 学会使用电子备课表进行资源共享。
2. 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备课表的资源共享功能。
2. 合作教学设计和备课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备课表的资源共享功能。
2. 示范如何与他人合作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电子备课表的资源共享功能。
2. 学生能与他人合作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备课本
姓名: 学科发现与探索
年级:三年级—匸册日期:2011年2月24日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设计
① 在进行实验一的活动中
1、一定要让同学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课桌椅一定要移开,远离实验的同学。
2、在上课时如果我们受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这四项实验时,如可让同学蒙上眼睛进行穿脱外衣、收拾文具盒、捡掉在地上的橡皮等等。
或者还可以玩孩子们喜欢的“贴鼻子,,的游戏。
在观察图画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图中通行的做法是否妥当,对眼有什么影响还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此题的回答中还可以联系自己日常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还有哪些不足
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实验烟雾的窒息性
在这个实验中,包含两层实验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认识到烟雾可以使人或动物直接窒息死亡。
第二层含义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手绢放在烟雾中的实验,发现潮湿的手绢能够过滤烟雾中的较大颗粒。
烟雾的窒息性是火场中直接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木实验首先通过一些昆虫被
烟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浓烟对于生命的直接影响。
潮湿手绢的实验可
以帮助学生了解一种过滤浓烟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逃生知识。
将昆虫置
于烟雾罐中的时间根据昆虫的特点来决定。
教师应该提前进行试骑,掌握实验昆虫在烟罐中能够待多长时间。
这样在课上实骑时才能够有效地把握实验时间,防止出现课上实验中将昆虫从烟罐取岀后还生机勃勃的情况,影响学生的认识的建立。
只要掌握好实验时间,看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学生很容易就认识到烟雾对生命的危害性。
注: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残忍性,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防止学生在实验后过多感受到残忍的情绪。
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是从气温变化中寻找夏天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回忆人们一年中着装的变化联系到天气气温的变化,并从资料收集(如一月份某天报纸)对比中认识到夏天气温高是夏天的主要标志。
采用一月份某天的最高气温均可与当天对比,认识的夏天的特征。
如果能收集到一月份平均气温与六月份平均气温进行对比则更能说明问题。
可以不采用三个月的平均气温与一天气温对比的方法。
可用温度计模型辅助教学活动。
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