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复习
本章视点
一、课标要求与内容分析
1.本章的课标要求是:(1)图形的轴对称: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③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互关系;
④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⑤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轴对称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3)等腰三角形:①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质;②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2.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等腰三角形展开的.等腰三角形是继角、线段后接触到的第三个轴对称图形,它为后面学习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特殊四边形做下铺垫,也是平面几何研究的主要对象,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本章内容分为:(1)轴对称;(2)轴对称变换;(3)等腰三角形.第一部分介绍轴对称的意义、轴对称的性质,会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第二部分介绍如何画一个轴对称图形,怎样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第三部分介绍怎样利用轴对称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章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再到应用的特点.
4.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轴对称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二、学法指导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逐步体会轴对称的思想,同时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及方程的思想都应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章末总结
知识网络图示
基本知识提炼整理
一、基本概念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轴对称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4.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5.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二、主要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或者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钱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1)点P (x ,y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 ′(x ,-y ).
(2)点P (x,y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 ″(-x ,y ).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4)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中线分别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也相等.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底边.
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三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每边上的中线、高和该边所对内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三、有关判定
1.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专题总结及应用
一、用轴对称的观点证明有关几何命题
例1 试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在△ABC 中,∠C=90°,∠A=30°,如图14-102所示.
求证:BC=2
1AB. 证明:如图14-103所示.
作出△ABC 关于AC 对称的△AB ′C.
∴AB ′=AB.
又∵∠CAB=30°,∴∠B ′=∠B=∠B ′AB=60°.
∴AB=BB ′=AB ′
又∵AC ⊥B ′B ,
∴B ′C=BC=
21BB ′=21AB. 即BC=2
1AB. 例2 如图14-104所示,已知∠ACB=90°,CD 是高,∠A=30°.求证BD=
41AB. 证明:在△ABC 中,∠ACB=90°,∠A=30°,
∴BC=21AB ,∠B=60°. 又∵CD ⊥BA , ∴∠BDC=90°,∠BCD=30°.∴BD=
21BC. ∴BD=
21·21AB=4
1AB. 即BD=41AB. 二、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计算
例3 如图14-105所示,AB=AC ,BC=BD=ED=EA ,求∠A 的度数.
(分析)图形中有多个等腰三角形,因而有许多对相等的角,设定其中的某个角,再用这个角把另外的角表示出来,即可解决.
解:∵AB=AC ,BC=BD=ED=EA ,
∴∠ABC=∠C=∠BDC ,
∠ABD=∠BED ,∠A=∠EDA.
设∠A=α,则∠EDA=α,∠ABD=∠BED=2α,
∠ABC=∠C=∠BDC=3α(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在△ABC 中,∠A=α,∠ABC=∠ACB=3α,
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α+3α+3α=180°,
∴α=
7180︒,∴∠A=7
180︒. ∴∠A 的度数为7180︒. 例4 如图14-106所示,在△ABC 中,D 在BC 上,若AD=BD ,AB=AC=CD ,求∠BAC 的度数.
解:∵AD=BD ,AB=AC=CD ,
∴∠B=∠C=∠BAD ,∠CAD=∠CDA.
设∠B=∠C=∠BAD=α,
则∠CAD=∠CDA=2α,∠BAC=3α.
在△ABC 中,∠BAC=3α,∠B=∠C=α,
∴3α+α+α=180°,
∴α=36”,∴3α=108°,即∠BAC=108°.
∴∠BAC 的度数是108°.
三、作辅助线解决问题
例5 如图14-107所示,∠B=90°,AD=AB=BC ,DE ⊥AC.求证BE=DC.
证明:连接AE.
∵ED ⊥AC ,∴∠ADE=90°.
又∵∠B=90°,∴在Rt △ABE 和Rt △ADE 中,
∴Rt △ABE ≌Rt △ADE (HL ),∴BE=ED.
∵AB=BC ,∴∠BAC=∠C.
又∵∠B=90°,∴∠BAC+∠C=90°.
∴∠C=45°.∴∠DEC=45°.
∴∠C=∠DEC=∠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