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性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性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根据who和unaids对国际上50个相关国家研究证实,开展性健康教育可以达到推迟性行为年龄、减少青少年性病和意外妊娠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展了青春期性教育或预防性病、艾滋病的项目,对于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保障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策略。青春期性教育是一项世界性课题,了解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作重要意义。
一、国外性教育现状
(一)美国青春期性教育
美国青春期性教育起始于60年代,时值西方国家兴起“性自由”、“性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对于美国当时青少年来说,是一场灾难,直接后果就是少女怀孕逐年增多,每年有100多万少女怀孕,65%婴儿是私生的。每年有约300万少年染上性病。美国在关于学校开展青春性教育上持有两派意见,他们都赞成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但在具体目标、任务上存在差别。一派以美国性信息与性教育委员会(siecus)为代表,提出“安全性行为”综合性教育目标,他们强调个人的权利,认为“性关系永远也不应该被强制或被剥夺”,因此,宁愿告诫学生使用避孕套或其他避孕方法,即“安全性行为”的方式,以促进性健康和个人生活的幸福。因此,他们主张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应主要教会学生使用避孕套,使他们在进行性行为时,健康受到最低程度的伤害。另一派以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mish)为代表,他们提出性和品德教育目标,提倡以品德为基础的“禁欲方式”的性教育,即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应主要进行人格教育,促进学生保持童贞,直到他们找到准备与之生活一辈子的人,结婚时再发生性关系。他们认为,性行为是由价值观而不仅仅是由科学知识决定的,必须教育年轻人运用核心伦理道德观,如尊重、责任、道义等来控制自我。
目前,由于艾滋病流行日渐昌獗,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曾经占支配地位的:安全性行为课程试图降低青少年性病发生率,未婚妊娠和青少年性活动发生率的实践已告失败,更多的人主张以人格为基础,采取以禁欲方式进行性教育。
(二)瑞典青春期性教育
瑞典性教育之所以能不断推进,关键一点是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条文,此外与瑞典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传统习俗也有关。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早在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1957年国家教委就制订了性教育指导要领,1970年性教育范围扩大到所有学校。1975年之前,他们偏重于生理教育,此后逐步增加了性道德、性评价等内容。瑞典学校的性教育已开展半个多世纪,瑞典性教育很有特点性教育的目标是准确地获得人类生物、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知识;使青少年在性行为与计划生育家庭方面有能力作出人格与社会责任的选择;通过伦理标准的发展而获得人际关系的满足与责任。性教育的内容包括生物学方面、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经济方面、人际关系、责任选择;以及性行为的感情、行为准则;准备作父母的知识等。性教育的原则包括支持与承担责任的原则;多门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启发讨论的原则;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原则;要使学生受益的原则。性教育的方法采取启发式、参与式并且是非常人性化的方法。主要有讲解、自学、
小组讨论、活动式对话等。
(三)日本青春期性教育
日本青春期性教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叫“纯洁教育”,强调对青少年授以正确的性知识,使其保持身心纯洁。第二阶段60年代~7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冲击,从而开始了以传授性科学知识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日本进入“性指导”阶段,不仅让学生懂得部分性科学,还要懂得友爱重要和生命可贵。80年代以来,他们在性教育中特别强调性约束、性道德,认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尊重人的精神,反对以强凌弱,讲究男女平等,而性的卫生教育是第二位的。他们制订性教育目标为:把性作为人格的基本部分给以综合看待,树立男女平等的正确异性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高尚的人格。
(四)荷兰性教育
荷兰儿童从6岁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尽管荷兰规定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发生性行为,但在欧洲国家中,荷兰青少年未婚怀孕的比率是最低的,青少年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也晚于英国。专家们认为,对青少年甚至儿童开展早期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性乱,相反可以帮助青少年对性有正确的认识。
(五)芬兰性教育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芬兰全社会的“性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性教育的重要性,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性教育大大方方地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各种各样的性教育出版物图文并茂,连娃娃都有性教育小人书。
二、国内性教育现状
(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青春期性教育
香港地区性教育始于70年代,该地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青少年中性观念日渐开放,性知识水平下降,政府教育署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的性教育。教育署赞成的是“隐蔽式”或“综合式”的性教育,既不以性教育为独立科目,不单独设立课程,而是将性的有关知识分布到有关学科之内,由各科教师指导。他们在实施性教育过程中,除了提供性生理知识外,价值观念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课,最终目标是协助学生对性建立开明而负责任的态度,使其懂得自主及理智地处理性问题,了解对人对己的责任和对别的人尊重,进而认识个人的价值。香港中学性教育的目标是:1使学生了解人类生长过程的知识;2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使他们认识个人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影响;3协助学生认识恋爱婚姻,为人父母及家庭生活所负担的责任及重要性;4教授学生有关两性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词汇,以便使他们能与家长、辅导员及其他成年人坦诚沟通思想。
(二)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性教育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青春期性教育这一有关我国精神文明的问题,已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工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性教育经历了一个由禁到放的曲折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倡导阶段(1949-1977年)这一时期提倡进行性教育。已故周恩来总理在1954、1963年及1976年底,三次强调要把“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用科学知识保持他们健康发育成长”。兴趣阶段(1978-1984年)这一时期对性的旧观念开始破除,逐渐打开性教育的禁区。国外性教育信息逐渐传入,中国开始有较多性教育和性学书籍出版,报刊上亦有有关文章发表,从性医学、性社会学、性教育学等不同角度阐述了。1979年底,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中小学生卫生工作的暂行规定》中,第一次以政府形式提出,“要加强青春期卫生教育”。发展阶(1984-1987年)这一时期,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性教育试验。对青春期性教育的时间、内容、途径、方法和原则进行了试点。在此期间,国内各地相继召开了青春期教育的研讨会,对青春期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以及课程设置和师资培训等进行了探讨。1988年上海市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青少年保护条例》,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了家庭、学校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任务。推广阶段(1987年起至今)这一时期,国家教委已把青春期性教育正式列入学校的教育计划。1988年6月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召开现场会,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步骤与方案。1987年起“青春期教育研究”课题被列为教育科研的国家教委级重点研究项目。1989年7月,1990年10月,1992年8月国家教委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青少年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我国的青春期性教育推向了新的阶段。
根据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我国青春期性教育发展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各国和地区存在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观念习俗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但是,在确定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目标、任务和功能上,还是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
(1)具有以人为本的共同特征:都是依据本国本地区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和规律,结合本国本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制定相适宜的整体化教育目标。往往开始制定目标是单一化的,逐步发展到整体化,因为发展中的人,其感情、态度和认知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单一去完成认知目标,而无视感情、态度目标的存在。
(2)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特征:所有经历青春期的孩子,都要接受性教育,一个也不能少。开始往往是单为女孩开设的,或专门为出现越轨行为的学生安排的,逐步扩展到男孩和全体学生。
(3)具有全程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的共同特征:性教育是人的全程教育,而青春期性教育,又是人的全程教育中特殊阶段的教育,因此这个年龄段的教育任务是阶段性的,有局限的,其任务和内容,也应当是层次化的。孩子处在什么阶段,就完成什么阶段的性教育任务。
(4)具有以德为核心的共同特征:性教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得到了共识,应当把性道德、价值观放在性教育的核心位置。仅仅传授性知识是不够的,性道德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归宿。
(5)具有功能全面化的共同特征: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性教育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