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治军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治军思想

《孙子兵法》号称“武经冠冕”,它蕴含着丰富的治军思想,它是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令文齐武”、“修道保法”和“将帅五德”等治军理论,是治军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

一、《孙子·行军篇》中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平素能认真贯彻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不认真贯彻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命令平素能得以认真贯彻执行,是由于将帅与士卒相互取得信任的缘故。其意思是领导者应以恩仁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使之心悦诚服;同时也须以刑威去整治下属的行为,而使之整齐划一。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众的爱戴和敬畏。这里还是说要“恩威并重”,即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孙子在《作战篇》中指出:“取敌之利者,货之。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就是说,对于勇于夺取敌人物资装备的士兵要予以物质奖励,在车战中,凡缴获敌车十辆以上的,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

W·曼彻斯特指出:“一个人不会把自己的生命出卖给你,但却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而把生命奉献给你。”由此可见,精神激励在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方面所能收到的巨大效果,这是因为他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实现。

在企业经营中,对有功者给予物质奖励固然重要,而注重精神激励更为重要,及时而科学地表彰先进和激励优秀关系到组织活力环境的营造。

二、“修道保法”是治军的依据,也是《孙子兵法》治军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一,制度要完备。《孙子?计篇》中说:“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所谓“曲制”,就是军队中的各项编制和军事制度;所谓“官道”,就是官员的任免和职责等官吏制度;所谓“主用”,就是军费、粮秣、车马、器械等管理和开支的财务制度。在这里,孙子主张在政府和军队中的各个部门都要建立起健全的制度,主张把编制、官吏和财物开支等都纳入到法的轨道,并用赏罚等手段保证这些制度得到贯彻落实,这些措施对于军队的治理、政治和军事的关系处理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赏罚要严明。孙子在《作战篇》指出:“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在《九地篇》中,他又说:“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由此可见,赏罚分明,是孙子“保法”主张的重要内容。孙子认为,赏罚必须严明有信。赏罚有信,军纪严格是军事统帅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宀计篇》)。因为“将弱不严,教道不明……曰乱。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孙子倘地形》)但是,赏罚也不能滥施,在制度颁布之后,必须先晓谕于众,再有违反者,才能施以赏罚,否则,不教先诛,则不能起到赏罚的作用。

第三,统帅要自主。孙子主张,将权要相对独立,必要时要不受君命的限制。他说:“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君命有所不受”(《孙子奸九变篇》)。孙子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军事行动是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料性和复杂性的,将帅必须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对军事部署和计划做出调整。战场上敌我力量的对比变化莫测,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将领没有主动权,不但可能贻误战机,而且必定处处被动。所以,“战道必胜,主曰勿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孙子亰地形篇》)。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况确有打胜的把握,就算国君下令不要打,也要坚持开战;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况不能取胜,就算国君下令要打,也坚持不能出战。军事行动以取胜为目的,所以统帅必须要有根据战局灵活决策的权力,不能事事唯命是从。

三、将帅五德,孙子曰:“者,智、信、仁、勇、严也”的将领所必备的五种品德:智谋才能、赏罚有信、仁爱士卒、果断勇敢、军纪严明。

首先说智,智可以理解成智谋、智慧,也可以理解为眼光、见地。一个人若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具备智的品德,即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通过对事物宏观、全面的把握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或战术。战术虽然千变万化、无穷无尽,但必须服从战略思想的核心,灵活运

用。

在军队建设方面,非常重视和强调将帅的地位和作用,把具有“智、信、仁、勇、严”五个条件的将,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个战略要素之一;主张文武兼施,刑赏并重,以法制原则治理军队等。

信就是诚信,信誉,说话一言九鼎,是做人的品德,也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之一。《老子》中提到:“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衰。”意思是一个人倘若没有信用,则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一个国家没有信誉,则国事必将衰落。

仁是指仁爱、博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一个人的亲和力。子曰:“...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对他人亦应以爱心来对待,如能持续地在这些方面努力,就能接近仁了。墨子提倡兼爱、非攻的思想,也是让人们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包容的。只不过这种思想过于天真罢了,关于这个问题,有机会再跟大家详细说明。

勇指一个人有勇气、有胆量、有气魄,是果敢的性格、拼搏的精神。儒家提倡的知耻近乎勇是指一个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的品德,这种行为是值得推崇的!

严是指一个人严以律己的威信,严格执行军纪、法纪的威严。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纪律是实现目标的基础。严是在约束机制中对他律、自律、律他的最佳执行力,律他先律己,自律必他律。

在治军战略战术方面,它重视人事,反对天命,不信鬼神;它含有弱生于强、

强生于弱的矛盾转化思想、“在利思害,在害思利”的辩证分析的思想、“兵无

常势”的发展变化思想等。

它重视战略谋划,反对轻易用兵,主张“慎战”、“全胜”,“不战而屈人

之兵”;它把战略的内容归纳为“道、天、地、将、法”五个要素,并指出将帅

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这五个战略要素,才能够打胜仗;它强调战术的灵活性,

提出“兵无常势”,“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因敌而制胜”,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作战对象等而采取不同的打法;要“致人而不致于人”等。

第一《计篇》,主要论述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通过战略运筹和主观指导能力的分析,以求得对战争胜负的预见,提出了“五事”“七计”、“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军事原则;第二《作战篇》,主要讨论物力、财力、人力与战争的关系,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和“因粮于敌”的原则;第三《谋攻篇》,主要论述“上兵伐谋”的“全胜”思想,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第四《形篇》,主要论述战争必须具备客观物质力量即军事实力,中心讲“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第五《势篇》,主要论述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实行作战指挥问题,通过灵活地变换战术和正确地使用兵力,造成锐不可挡的有利态势;第六《虚实篇》,主要论述作战指挥中要“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因敌而制胜”,中心讲用“示形”欺骗敌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第七《军争篇》,主要论述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问题,提出了“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军事原则;第八《九变篇》,主要论述根据各种战场情况灵活运用军事原则的问题,提出了“必杂于利害”、“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第九《行军篇》,主要论述行军、宿营和作战的组织指挥及利用地形地物、侦察判断敌情的问题;第十《地形篇》,主要论述地形的种类与作战的关系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动原则,还提出了“视卒如爱子”的观点;第十一《九地篇》,主要论述九种不同作战地区及其用兵原则,提出了“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的突然袭击的作战思想;第十二《火攻篇》,主要论述火攻的种类、条件和实施方法。第十三《用间篇》,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各种间谍的使用方法,提出先知敌情“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孙子兵法》词约意丰,内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在军事哲理方面,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十分强调政治、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贯穿于全书始终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至今仍是科学真理;

孙子兵法的启示

一、引言

《孙子兵法》历来被奉为兵家之圣典,而今天许多中外管理学界也对其推崇备至,本文从《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战略观的内在关系入手,对于孙子兵法之于今天的企业领导者们的一些启示做一个探讨。

商场如战场,因此,军事战争中许多理论原则同样适用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商场。正是基于这一前提,《孙子兵法》被许多企业管理者拿来作为他们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然而,对于《孙子兵法》的认识,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将《孙子兵法》的思想单纯的看作是勇于竞争两方之间,挫败对手,获取胜利的策略和计谋。

其次,对《孙子兵法》的理解缺乏系统的、整体的眼光,见木不见林,有时甚至是断章取义,不能从精神实旨上把握住《孙子兵法》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