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和操作指标 一、建立中间指标和操作指标的意义 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间指标——最终目标 有利于在政策实施以后密切观察这些目标的实 现情况,以便随时修正政策的力度和方向,保证政策 的作用机制不偏离政策轨道,获得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的最佳效果。 二、选择中间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 (一)相关性 (二)可测性 (三)可控性 (四)抗干扰性
②数据较易获得,具有可测性; ③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规定贷款规模,具有较好的 可控性。 缺点: ①金融市场发达,贷款规模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较弱; ②可控性主要采取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不利 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③难以确定正确的贷款规模和结构。 2、汇率 尤其是实行联系汇率制的国家可以采用。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间指标
(四)国际收支平衡 1、国际收支平衡的涵义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全部 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即略有顺 差或略有逆差。 2、国际收支平衡的衡量标准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 是否平衡。
3、国际收支平衡的意义 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1)巨额逆差:外汇储备下降,清偿能力不足,沉 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不利于吸引外资。 (2)巨额顺差:形成外汇闲置,本国资源浪费,同 时占用大量货币,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和货币升值压 力。
(四)经济增长目标与充分就业目标 1、正相关 “奥肯定律”。即失业率提高1%,经济的潜在 产出与现实产出的缺口增大3.2%。因此,要实现充分 就业,必然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政策,由此带动经济增 长。 2、负相关 如果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知 识密集型转变,那么,经济增长不仅不能带动就业率 的上升,甚至还可能引起就业率的下降,所以二者是 负相关。
(1)可测性: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规 模在任何时候都能较准确地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 其数据资料容易获得; (2)可控性:中央银行以指令性计划下达给商业银 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指标,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 融机构必须遵守; (3)抗干扰性: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明朗性较强; (4)相关性:相关程度较高。在当时其他信用形式 不发达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贷款是货币供应的“总闸门”,其贷款规模的大小, 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衡量充分就业的指标 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全部劳动力人数 一般认为,维持在5%——6%的自然失业率,就认 为达到了充分就业。 3、充分就业的意义 失业对经济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1)高失业率会带给人们许多灾难; (2)高失业率意味着大量闲置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的涵义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 增长。 如何理解“经济增长”? 不仅要考察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还要考察经济增 长的质量指标,即人们常说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经 济增长应该是指包括生活质量和福利提高的经济增长。
(二)1995年以后的“单一目标” “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原因: (1)我国多次的通货膨胀的经验教训; (2)其他国家的示范作用。 这一目标不仅强调了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即 稳定币值、稳定物价,另一方面也没有将这一目标 绝对化,体现了货币政策依靠稳定物价,为经济增 长提供良好环境,并促进经济增长的宗旨。
(三)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增长”目标 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经济得到了迅 速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前苏联、东欧、西欧和日本 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英美等国经济发展缓慢, 经济增长率不高。为了保持经济实力,他们关注经 济发展问题,并把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四)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与 国之间的依赖程度加深。更主要的是各国实行的是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而且美元多次发生危 机,各国备受打击,纷纷关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并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
与西方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相比,一方面,我国 的金融市场的发育还不成熟,许多有效的中间指标还 无法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的中央银行还不具备 足够的独立性,有时不得不进行一些违反市场规律的 货币政策操作。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在选择上有 其特殊的地方。 (一)“信贷规模”指标 1、1998年以前的“指令性信贷规模”指标 “信贷规模”作为中间指标,基本上满足四个标准。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物价稳定 1、物价稳定的涵义 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 剧的波动,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如何理解“物价稳定”? ①指一般物价水平,而不是个别商品的价格水平; ②不是价格固定不变,是指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 范围内变化; ③物价稳定并不排斥政府对扭曲的价格水平的调整。
(二)货币供应量 1、优点: (1)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 (3)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 (4)不易混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2、缺点: (1)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不是绝对 的,货币供应量既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也取决于 货币乘数的变化; (2)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存在时滞; (3)货币供应量还有货币层次选择的问题。
2、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1)GNP、GDP或NI的增长率; (2)人均GNP、人均GDP或人均NI的增长率。 二者都是指实际的增长率,不是名义的增长率。 3、经济增长的意义 (1)经济增长可以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经济增长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里生产更多的产 品, 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 (3)经济增长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根本。
结论:作为中间指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孰优孰劣难 以作出结论。较多情况下,当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时, 往往选择货币供应量;当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时,往往 选择利率。 (四)其他可作中间指标的指标 1、贷款量 优点: ①与最终目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在金融市 场发展落后、商业银行贷款是主要的信用供给渠道的 情况下,控制住了贷款量也就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
(二)物价稳定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 1、统一性 (1)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促进物价稳定。 2、矛盾性 (1)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 (2)抑制总需求,降低经济增长率。 (三)物价稳定目标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1、固定汇率制
(1)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即本国货币相对于 外国货币贬值更多。但是,汇率并没有调整,本国 货币没有相应对外贬值,将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导致国际收支朝逆差方向发展; (2)外国通货膨胀率高于本国,但本国货币没 有相应对外升值,则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 朝顺差方向发展; (3)若国内外的通货膨胀率相同,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中性的。 2、浮动汇率制 假定汇率可以调整,二者关系就很不确定。如 果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而通过调整汇率使本 国货币对外贬值幅度更大,将促进出口,从而有利 于改善国际收支。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1995年以前的“双重目标” “发展经济,稳定货币”。 此目标提出后,在理论界引起较大争论。 支持者认为:二者没有矛盾,可以协调好并有机结合; 反对者认为:将“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同时作为货币 政策目标,一定会牺牲物价稳定。 原因:(1)政府追求数量型的经济发展; (2)投资欲望强烈,预算约束软化; (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小。
三、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 (一)准备金 准备金作为基础货币,它的多少直接影响市 场银根的松紧。因此,中央银行选择它作为影响中 间指标的主要传递指标。 (二)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在货币乘数一定或变化可测的情况下,通过调 节基础货币就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三)短期利率 主要是指货币市场的利率,最典型的是银行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四、可供选择的中间指标 (一)利率 1、优点: (1)能够反映资金供求的相对变化; (2)中央银行可以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 (3)数据易于及时收集和获得; (4)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的相关性强。 2、缺点: (1)对经济产生实际影响的预期实际利率很难准 确计量; (2)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依赖货币需求的利率 弹性。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既存在统一性也存在矛 盾性,为实现某个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往往可能会 干扰其他目标的实现。 (一)物价稳定目标与充分就业目标 二者存在此消彼长关系 。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年至1957 年近100年英国的失业率和物价变化之间的关系,发 现物价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提出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见下页图)。
物 价 变 化 率
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萨谬尔森的进一步验证:萨谬尔森与索洛利用 美国大萧条后25年的数据进行测算,验证了失业率 与通货膨胀率的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 意义: 一方面反映了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央银行确定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的控制目标。 因此,政府只能根据社会经济的具体条件,在 稳定物价和就业之间选择较合理的搭配。
2、衡量“物价稳定”的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2)消费物价指数; (3)批发物价指数。 3、物价稳定的意义 物价不稳定的两种形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由于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使商品与货币 流通中出现了较多的商品追逐较少的货币,导致市场 上大部分商品都供过于求,商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 降,即谓通货紧缩。这种现象往往与经济萧条或经济 衰退相联系,因而通货紧缩也被理解为经济衰退之前 与贯串于整个经济衰退过程中的一个经济现象。
(三)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指标的比较 1、可测性 预期实际利率比较难获得;货币供应量受货币 乘数的影响,也较难把握,孰优孰劣难以确定。 2、可控性 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基础货币的增减间接控制货 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虽然可以调节再贴现率来控制利 率,但只是名义利率,不能控制实际利率。 3、相关性 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都对最终目标有很强的相关 性,但哪一个的相关性更大难础不稳定; ③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④导致收入的重新分配,一般有利于债务人, 而不利于债权人。 (2)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①影响货币正常功能的发挥; ②影响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状况的预期; ③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
(二)充分就业
1、充分就业的涵义 凡是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可以在 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如何理解“充分就业”? ①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可做; ②充分就业并不追求零失业率,而是要把失业率降 到整个社会能够承受的限度;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对“充分就业”有不同 的理解。
第九章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间指标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和操作指标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间指 标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形成的历史过程 (一)20世纪30年代前的“物价稳定”目标 1、金本位货币制度时,货币数量受到黄金生 产能力的制约,币值稳定; 2、商品经济的发展,银行券的流通,币值不稳 定。 (二)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充分就业”目标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生产 急剧下降,失业迅速增加。
(五)经济增长目标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1、正相关 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会使该国经济实力增强, 由此会带来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 2、负相关 由于经济发展,GDP的增加,必然增加了对进 口商品的需求,使进口的增长快于出口的增长,有可 能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四、各国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和冲突性,各个国家所 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不一样的。 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一览表 国别 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加拿大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容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制止通胀、平衡国际收支。 充分就业、收入合理增长、低通胀、平衡国际收支。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充分就业。 保卫马克。 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反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