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气环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024版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湘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c001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6.png)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雁栖湖与建筑物之间近地面风向的是(
A
B
C
D
)
5.形成建筑物近地面风向昼夜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太阳辐射不同
B.人为原因差异
C.地势起伏不同
D.地表物质不同
【答案】4.CD 5.ABC
(
)
[解析]第4题,湖水比热容大,陆地比热容小,故雁栖湖与建筑物之
起大气运动。
(2)类型。
①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
②水平运动:风。
2.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
(1)概念:由于地面 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不受热
①当地面 ____________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
(如图甲)
②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
知,形成建筑物近地面风向昼夜变化的原因是地表物质不同,即比热容
不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同一区域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差异较小,地势
起伏不会发生昼夜变化,与人为原因关系不大,A、B、C项符合题意。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情境探究】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
【答案】引燃谷内干柴后,近地面气温升高,气流上升,空气上升
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浇灭山谷中的大火。
【整合提升】
1.热力环流的形成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高空水平面气压
差异→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近地面水平气压差异→近地面大气的水平
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中图版)第2章第3节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中图版)第2章第3节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3c9cb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8.png)
【思维流程】 第1题,在等压线图中确认风向的方法:
第2题,
第3题,
对点训练•突破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 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至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 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完成第1~2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可能为( A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 则O点风向为( C ) A.③或④ B.②或③ C.③或⑦ D.⑥或⑦
力,其特征是 垂直 于等压线,并由
高 压指向 低 压。
(2)图中B是 摩擦 力,摩擦力与风向 相反 ,可 降低 风速。
(3)图中C是 地转偏向 力,其特征是始终与 风向 垂直,使风向在
北半球向 右 偏,在南半球向 左 偏。
4.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距离地面约
1 500米以上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 平行 和地转偏向力
②城市风与城市规划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工厂选址、卫星城选址等都要考虑其不利影响,尽可 能位于城郊环流的外围。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 在城市规划时,要研究城 市风的下沉距离。一方面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 离之外,以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工业卫星城建 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1)近地面热气流上升(热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冷下沉)。 (2)同一水平面,风从 高压 吹向 低压 。 (3)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 高压 处等压面都向上凸, 低压 都向下凹。
处等压面
【大概念提取】 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因而高压的数 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的气压值大于低压区; 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思考感悟】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吗? 提示 不一定。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 越低,气压也越低。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复习过程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复习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e2d481bed5b9f3f80f1c7c.png)
(
大
热气
运
力动
环
的 最
流
简 单
形
式
)
H C
右图中,弧线为等
压线,虚线表示水平面。 读图回答:
(1)A、B两点,气压
D
较低的是__B_ 点,气
温较高的是_B__ 点。
请在图中画出大气 的垂直运动。
(2)C、D两点中,气
A
B
压较高的是__D_ 点。
请在图中画出大气
的水平运动。
(3)图上A、B、C、D四点当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列,
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定夹角
比较
①、近地面的风:风速小,风向与等压线 有个交角
②、高空的风:风速大,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百帕) 1000
水平气压 梯度力
②
1002
摩擦力
①1004Fra bibliotek1006
地转偏 向力
1008
合力
1010
巩固练习2
依次为 _A_>_B>D>C__ 。
城郊某中学的一个地理兴趣小组, 在对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状况做调 查时,意外发现该地区的风总是从乡 村吹向城市。这一现象跟什么有关?
活动参与:教材P48活动.
气
气
气
温
温
温
低
周埔
高
低
上海地区某日14时等温线分布图
B 郊A区
市区
郊A区 B
甲 P
活动:探究温度对 气压的影响,并如 何影响风向的改变? 动手:补绘等温线
A 受热
C 冷却
⑷、这样,A、以B小、组C三为地单气位压讨还论是。一并样总吗结?出等热压力
《大气热力环流》精品课件1
![《大气热力环流》精品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26018c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3.png)
我国海南岛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运用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分 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①夜间,海岛降温快,空气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压。 海洋降温慢, 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近地面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陆风。 陆风由海岛向四周辐散,陆风干燥且该地盛行下沉气流 。 因此 ,海南岛夜间多晴朗 。
C
A
B
C
谷风
山风
谷风的风速与山风相等么?
答:不相等。白天山坡受热所造成的温差,比夜 间辐射冷却所造成的温差要大,因此谷风的风速 大于山风。
谜团探究:上方谷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入谷中哨探。 回报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 懿曰:“此必是积粮之所也。”遂大 驱士马,尽入谷中。……(蜀军)山 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魏 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 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 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 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 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 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 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
①等压面为一个个水平面。
向上弯曲:
②等压线:气压值相等的点的连线。
凸高为高(凸向高处,为高压)
③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向下弯曲: 凹低为低(凹向低处,为低压)
规律4: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区向低压 区运动。
上E 空 低压
C 高压
B 低压
1500m
地 面
F 高压
D 低压
A 高压
1.等压线: 同一高度上, 气压相等的点 的连线。
探究P83
热气球是指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 。相传热气球的原型由三国时期诸葛亮所发 明。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 城求救;诸葛亮算准风向,制成能在空中飘浮的 纸灯笼,附上求救信息,后来终于脱险,于是后 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eb651c69eae009591bec46.png)
高气压
高空
低气压
近地面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C 冷却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低
高空
高
低
同近一地水面平高高度 B
冷却
990hPa
低
A
受热
1010hPa1000hPa
高
C
冷却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低气压
高气压
高空
低气压
近地面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C 冷却
夜雨寄北 思考:
李商隐
诗句中的“巴山夜雨”
巩固练习:
A
B
C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C 地 ,
为什么?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
1
...
2
3
4
等压面
.
5
等高面
.
巩固练习: A
. 地面
B
⑴ 1、2、3、4、5四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1、2、4 ;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2、3、4、5 。
⑵ 3、5两点, 5 点气压高, 3 点气压低。 ⑶ A、B两点, B 点气流上升, A 点气流下沉。 ⑷ 用“ → ”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 ⑸ A、B两点, B 点受热, A 点冷却。
君问归期未有期,是如何形成的?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活动探究: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热力环流现象? 试举出几例,并画出示意图。
பைடு நூலகம்
巩固练习:
1.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 C A.垂直运动 B.城市风 C.热力环流 D.全球大气环流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讲义)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ef0c048a76e58fafab0035b.png)
1.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过程。
2.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城市热岛、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分析热力环流与污染的关系,如工业、绿化带、卫星城布局与城市热岛的关系,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2. 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
难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一、热力环流1. 概念: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 形成原理: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3. 形成过程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空气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一)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上高,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a)。
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上低,近地面气压比海洋高,使近地面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如图b)。
(二)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
夜间因近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d)。
(三)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如下图)。
【随堂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地受热,高空形成低压B. 某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C. 某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D. 某地冷却,近地面形成低压答案:B思路分析:某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某地冷却,近地面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例题1(荆州中学质检一)读下列四幅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为()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思路分析: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近地面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等压面和近地面相反。
第三节 大气环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第三节 大气环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7a68757e21af45b307a85f.png)
想
一
想
1. 自然界的大气为什么会运动?
2 . 大气运动主要有几种方式?
3 . 大气首先以哪种方式做运动?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等 压 面
B A C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等 压 线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998HP
998HP
1000HP
1000HP
1002HP
1002HP
1004HP
B B=1004
1004HP
A A=1004
C
C=1004
998HP
998HP
1000HP
1000HP
1002HP
1002HP
1004HP
B 1004<B<1006
A 1002<A<1004
1004HP
C
1004<B<1006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冷 热
A
C
热
热
冷
D
热
B
A 郊区
市区
A 郊区
B
城市风
山 谷 风
暖
冷
暖
冷
暖
冷
冷
暖
海 陆 风
暖
海
陆
冷
海
陆
例3.下列几种大气环流形式中,正
确的是(
C )
课堂小结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模式
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模式
空气垂直运动(对流) 空气水平运动(风)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9939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3.png)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1. 前言热力环流是指大气中温度不断变化所引起的气体运动。
它在大气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本文将介绍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热力环流的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大气中的温度差异引起的。
当某一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日射能量,会导致该地区温度升高。
由于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相关,温度升高会使空气密度减小,从而形成低压区。
与此同时,附近的其他地区仍保持较低的温度,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压区。
根据压强差异,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大气运动。
这种运动就是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应用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天气预报热力环流在天气预报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气象学家可以预测不同地区的气象变化趋势。
比如,当某地区遭遇低压系统的影响,就意味着可能会有降雨和气温下降。
天气预报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热力环流情况,提供预测信息,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3.2 大气污染控制热力环流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气污染的传播途径。
当大气中存在污染物时,热力环流会将其从源地带到其他地区。
利用热力环流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3 能源利用热力环流的形成与太阳能的收集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供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4 航空航天工程热力环流对航空航天工程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热力环流的存在,飞行器在空中的运动路径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规律对航空航天工程的设计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总结热力环流是大气中温度差异引起的气体运动,其形成原理与应用涵盖了天气预报、大气污染控制、能源利用以及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73bb7dd4998fcc22bcd10dd2.png)
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如图6-1)2.规律:1)、同一垂直方向上,越接近地面压强越大2)、同一水平方向上,温度越高压强越低例题8、读图6-2 , 判断正确的叙述。
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由气压的分布状况转化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引起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
受热地区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上升, 冷却地区在垂直方向上下沉, 由此产生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高低气压差异, 受热区上空形成高压区, 而冷却地区上空形成低压区, 在近地面正好相反。
【答案】C3、常见的热力环流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海陆风:白天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晚上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山谷风:白天风从谷底吹向山顶,晚上风从山顶吹向谷底。
例题9读图6-7,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 B.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D.减湿、减温【解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观察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②升.④降)可反推近地面的冷热状况。
根据水平气流(①和③运动方向可反推气压差异。
若该图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为城区,a为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a)流向城区(b),绿地的作用是对大气起到净化、增湿、减温的作用。
【答案】(1)C (2)B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2)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5)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课堂PPT)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17bad96529647d2728526a.png)
就近地面而言:
23
热的地方形成低压(热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冷高压)。
C低
高D
B高
低A
地面
冷却
受热
1、绘出热力环流。
2、标出A、B、C、D的高低压状态。
3、判断A、B、C、D的气压大小关系。
B>A>D>C
24
高空
3
2
等压面
2000米
1
4
近地面
A 受热
B 冷却
1、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 1>3=4>2
12
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2.若A地受热、B、C两地冷却后空气分子的运动 情况(以分子 为例)。
13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2页小组合作探究内容, 问题3-5。
要求:
认真阅读题目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形成小组结论(时间3分钟)
14
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3.假设一个分子代表5 hPa 的大气压,写出空气 分子 运动后,A、B、C三点对应的近地面和高 空气压数值,并画出气流运动的方向。
低
高
低
高
结论:冷B却
A 受热
C 冷却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降)
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同;
高空的气压与地面的气压名称相反; 22
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低
高
低
高
结论: B 冷却
低
A 受热
高
C 冷却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同一高度上的气压大小比较:高压的气压值大于低压的气压值。 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大小比较:海拔越低气压值越大
2.3.3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分布和移动
![2.3.3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分布和移动](https://img.taocdn.com/s3/m/ae6ef17880eb6294dc886c2d.png)
(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
形成单圈环流
极地空气 90° 冷却下沉
赤道空气 受热上升
赤道
0°
单圈环流
极地空气 冷却下沉
北极
赤道空气 受热上升
赤道
单圈环流能维持下去吗?
南极
赤道
(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极锋
极地高气压带ຫໍສະໝຸດ 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气压 带
赤赤道道低低气气压压带带和和副极极地地高低气气压压带带是的由形于成冷原热因不有均何引不起同的?, 为热力原因 副副热热带带高高气气压压带带和和极副地极高地气低压气带压的带形是成由原地因球有自何转不带同动?大 气运动引起的,为动力原因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三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
回顾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
思考
低气压
A
热
高气压
C
冷
如果说,A地是赤道,B、C地是极地。假设地表均一,太 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 动?
一 、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成因:高低纬之间热量差异 3.意义:驱使全球的大气不断运动、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完整版)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完整版)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460ef169dc5022aaea00f8.png)
二、走近生活:典型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学生自绘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即海陆风)
海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海风
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学生自绘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即海陆风)
陆风
夜晚陆地降温 快(冷源)
陆风
海洋降温慢 (热源)
巩固练习2
A
B
巩固练习2
A
B
想一想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D
A
a
C
B
b
(1)画出大气在A、B、C、D四点的流向;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垂直
再形成
水平 运动;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区间冷热不均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是B > C > D > A 。
二、走近生活:典型的热力环流
沿海一美女说:一般白天 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比较干燥, 所以一般晚上不出去吹风。你知道什 么原因吗?
B
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 城市上升气流把污染物带到郊区,然后通过地面
热
城郊某中学的一个地理兴趣小组, 在对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状况做调 查时,意外发现该地区的风总是从乡 村吹向城市。这一现象跟什么有关?
活动参与:教材P48活动.
探究活动
画一画 P48 1~3
1、画出35℃、35.5℃等温线
探究活动
想一想 P48 1~3
2、简述上海地区此时气温的分布规
律,并分析其原因。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风
师生一同绘制城市风的形成示意图
郊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 例5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
热力环流的方向。 (2)简答: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 城市热岛的原因。 (3)若在郊区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有大 量排出大气污染物工厂,是否合理?为什 么?
问题探究3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 擦力在大气水平运动分别起什么作 用?对风速风向有什么影响?
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 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百帕) 1000 1005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1010
2.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天气 气旋 特控 点制 如下 何的 ?
地面
北 半 球
低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晴朗
的反 天气 气旋 特控 点制 如下 何 ?
地面
高
北 半 球
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台风
台风眼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台风登陆时,多伴有暴雨、狂风、雷电等。
课堂小结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模式
影响 影响
垂直于运动方向 北半球右偏,南 不影响 半球左偏
影响
与运动方向 影响 影响 相反 (降低)
例6.右图中表示 风向的箭头是( ② ) ① ②③ ④
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风向 ③地转偏向力 ④摩擦力
例7:我国高空一架飞机从东向西飞 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 压,则此时的境况是:( B )
低
气压单位: (百帕)
三.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北 半 球
低 低
南 半 球
北半球低压中心 ——逆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
南半球低压中心 ——顺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
反气旋
北 半 球
高
高
南 半 球
北半球高压中心
—— 顺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南半球高压中心 —— 逆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阴雨
(湘教版必修一 )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高 考 要 求
1.了解近地面气温与近地面气压和高空 气压的关系; 2.弄清风力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气 压梯度、等压线疏密之间的关系; 3.掌握风向与等压线的三种关系:风向 与等压线垂直;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 空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近地面风)
(百帕) 1000
水平气压
梯度力
1005
1010
c.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百帕)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气 压 梯 度 力 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北半球高空)
3.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模式
空气垂直运动(对流) 空气水平运动(风)
课堂小结
2.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空气产生 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摩擦力 3. 大气水平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形成原因 气流特征 天气特征
气旋与反气旋
课堂练习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D A 海陆间热力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因纬度不同造成的地面热量差异 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地面摩擦力 D 前三个力的合力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1002HP
1002HP
1004HP
B B=1004
1004HP
A A=1004
C
C=1004
998HP
998HP
1000HP
1000HP
1002HP
1002HP
1004HP
B 1004<B<1006
A 1002<A<1004
1004HP
C
1004<B<1006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B
A 郊区
市区
A 郊区
B
城市风
山 谷 风
暖
冷
暖
冷
暖
冷
冷
暖
海 陆 风
暖
海
陆
冷
海
陆
例3.下列几种大气环流形式中,正
确的是(
C )
B 等压面
例4.读北半球某 地近地面气压分 陆地 布图,回答
A
海洋
1.此时为 夏 季(冬、夏)
2.在黑线处用箭头表示此季节的风向 3.此时我国西南地区盛行 西南季 风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气压 梯度力 (百帕) 1000
风向
1005
1010
(北半球)
地面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作用力
特 大 小
点 方 向
垂直于等压 线,由高压 指向低压
对风的影响 风 速 风向
水平气 与气压 压梯度 梯度成 正比 力 地转偏 与运动 向力 速度成 正比
与摩擦 摩擦力 系数成 正比
例8.上图表示的是( A ) A.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B.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C.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D.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例9.下列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图 (单位:hPa)中,风力最大的是 ( B )
A
B
C
D
分析:水平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 度力就越大,风力也就越大
空气产生水平
大 气 作 水 平 运 动 所 受 作 用 力
A
A 气旋和反气旋
C 热力环流
B风
D 大气环流
C
课堂练习
比 较 气 旋
低
四周向中心流动
反 气 旋
高
中心向四周流动
中心气压
气流水平运动
旋 转 方 向
中心气流垂直
北逆南顺 上升运动
南逆北顺 下沉运动
运动方向
天气特点
典型天气例子
多阴雨天气
东南沿海的台风
多晴朗天气
长江流域的伏旱 冬季的寒潮
想 一 想
1. 自然界的大气为什么会运动?
2 . 大气运动主要有几种方式? 3 . 大气首先以哪种方式做运动?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等 压 面
B A C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等 压 线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998HP
998HP
1000HP
1000HP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运动的原动力
二力平 衡,风向 平行于 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三种力 共同作 用下,风 向斜穿 等压线
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
•近地面高、低压中心处大气
的运动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990
1000
1010
1000
1010
高
990
高气压 地面
低气压
高气压
冷却
受热
冷却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总结: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 单的形式。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 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同 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北极
赤道
赤道
南极
思考: 比较ABCD四点气压高低比较甲乙 两地气温高低
A
D
B
C
1000
1002 1004 1006
甲
乙
D>C>B>A
乙>甲
问题探究1
•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的关系怎能样?
•如何根据等压面的凸凹判断下垫面的 冷热状况?
等压面上凸,表明该处气压值比同一 高度上的其他地方气压值高 等压面下凹,表明该处气压值比同一 高度上的其他地方气压值低
地 面 增 温 地 面 降 温
①
②
④
⑤
③ 乙
甲
A.气压:①<②<③ B.气温:甲地<乙地 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 D.天气:甲地比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
例2:以下等压面分A
冷
冷 热
B
冷
热
冷
热
C
热
冷
热
D
问题探究2
你能列举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局 部热力环流吗?
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有城市风、海 陆风、山谷风等
A 、飞机在顺风飞行 B、飞机在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飞行方向
低压 风向
高压
低压 左 后 前(风向)
北半球
右
近地面的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左前,高压右后: 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右前,高压左后 高空的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右,高压在左.
空 近地 空气密度 气压 气 面 下降 降低 上 空气密度 气压 升 高空 上升 升高 空 近地 空气密度 气压 升高 升高 气 面 下 空气密度 气压 沉 高空 下降 降低
等压面
下凹
等压面
上凸
等压面
上凸
等压面
下凹
例1、下图为某地 热力原因形成的高 空等压面分布状况 示意图,叙述正确 的是:(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