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题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91a64d1ed9ad51f01df2d6.png)
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逋.慢(bǔ) 拔擢.(zhuó) 期.功(qī) 轻飏.(yáng)茕.茕孑立(qióng)B、洗.马(xiǎn) 出岫.(xiù)抟.(tuán)弄睇眄.(miǎn)舸.(gě)舰迷津C、北冥.(míng)优渥.(wò) 簪.(zān)笏遄.(chuán)飞决.(júe)起而飞D、潦.(liáo)水台隍.(huáng)霰.弹(sǎn)栖.隐(qī)门衰祚.薄(zhuò)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帝乡不可期.期待B、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C、腹犹果然..饱的样子 D、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
3、加点的词中与其他三项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臣无祖母,无以终.余年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C、屈.贾谊于长沙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何老师今年四十多岁挂零,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也决定趁年轻再多带几届高中毕业生。
B.武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于2月底正式打响,城管部门积极响应,提出了“拆除违法建设,构筑和谐家园”的口号。
C.最后一位火炬手抵达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希姆广场,并点燃圣火盆,这标志着伊斯坦布尔的火炬传递圆满结束。
D.这名贪污受贿的局长经常在公开场合大谈廉政建设,努力塑造自己廉洁奉公,真是欲盖弥彰。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B、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蘑菇呀,满满地装了一篮。
C、什么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科学的。
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人教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89345d6f1aff00bfd51e24.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过关(共5小题,10分)1.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B.行比.一乡(合)海运..(海动)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tiáo,蝉)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D.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ɡ,轻快之状)旬有.五日(表存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而后乃今图南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二、翻译句子。
(共10小题,共40分)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最新人教版高中第五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第五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974ed5fab069dc5122012d.png)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第五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翰(hàn)藻稗(bài)官妍(yán)媸毕露苏三起解(jiě)B.尘滓(zǐ)孤迥(jiǒng)位置相戾(lì)扛(káng)鼎之笔C.邂逅(xièhòu)怅(chàng)惘茹(rǘ)苦含辛权倾(qíng)一时D.悲怆(chuāng)缱绻(qián quǎn)直截(jié)了当扼(è)杀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和霭沧桑相形见拙拾人牙慧B.蓝本参予针砭时弊惮精竭虑C.裨益浑身一筹莫展事必躬亲D. 诡计籍贯涸泽而鱼安乐详和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甲醛可使水产产品膨胀后定型,并保持一定的水分,有防腐作用,但不宜食用。
B.老师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你的确是件没面子的事,可你也明白,他必竟还是为你好。
C.拉关系、走后门之类歪风斜气必须坚决抵制,否则,我们就会失信于民。
D.如果管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处理好朋友心中的一些不平,许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领导干部______党纪国法,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巧取豪夺,中饱私囊。
②我们要让青年人懂得:对于本民族文化的_____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
③我仿佛窥见先生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他的道德力量,越发觉得自己____。
④国际社会要求联合国_____巴以回到谈判桌上来,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
A. 忽视珍惜浅薄督促B.无视珍视肤浅督促C.忽视珍惜肤浅敦促D. 无视珍视浅薄敦促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马城地势险要,______阿富汗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交通要道,既是首都喀布尔的重要屏障,又是塔利班______反塔联盟的最大前沿要塞。
②那些看起来好玩想起来没用的书,虽然也能在“开卷有益”的意义上使人受益,但对于注重效率、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便______是浪费时间了。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质量检测二A卷版含解析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质量检测二A卷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85f70ad15abe23482f4dd2.png)
单元质量检测(二) (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稔.(niǎn) 拔擢.(zhuó)陨.首(yǔn) 茕茕孑.立(jié)B.诩.(xǔ) 矜.育(jīn)洗.马(xǐ) 决.起而飞(xuè)C.棹.(zhào) 干涸.(hé)逋.慢(bū) 恶.乎待哉(wū)D.赊.(shē) 笏.板(hù)胜饯.(zhàn) 猥.以微贱(wěi)解析:选C A项,“稔”应读rěn;B项,“洗”应读xiǎn;D项,“饯”应读jiàn。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小知不及大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愿陛下矜悯愚诚D.汤之问棘也是已解析:选C A项,知—智;B项,闵—悯;D项,已—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园日涉以成趣B.或棹孤舟C.臣具以表闻D.奏流水以何惭解析:选D A项,“日”,名词作状语;B项,“棹”,名词作动词;C项,“闻”,动词的使动用法。
4.下面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③而御六气之.辩④空余报国之.情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选D①连词,表转折;②副词,姑且,暂且;③④都是结构助词。
5.下列各句中,与“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A.农人告余以春及B.纤歌凝而白云遏C.而莫之夭阏者D.今臣亡国贱俘解析:选B例句与B项相同,都为被动句;A项,状语后置;C项,宾语前置;D项,判断句。
6.名句默写。
(5分)(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并序》)(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二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含答案)
![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二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0b4114a7302768e9939c6.png)
第二单元检测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志。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
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
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
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
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诵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
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
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
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
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在《诗经》中,“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书其事”。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b8f5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2.png)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选项中划线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大臣犯法无所宽()(宽容)②()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如果、假如)③从郦山下道芷阳()行(中间)④谗人()之可谓穷矣(离间)⑤军无()粮(出现)⑥冀君实或()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我”)⑦其为惑也终不()矣(理解懂得)A. ①②③⑥B. ②③⑥⑦C. ①⑤⑥⑦D. ①②⑥⑦【答案】D【解析】③“道芷阳间行”中的“间” 应译为“抄小路”⑤“军无见粮”中的“见” 应译为“现成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①_______________ 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②_______________ 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③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文学是延绵不断的画卷, ②绘画用线条色彩写作, ③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语段主要讲文学和绘画的关系第①处前文叙述文学与绘画的相似之处结合后面内容“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可知横线处应是叙述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参考“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这一表达形式横线处可填“文学是延绵不断的画卷”第②处结合前文“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以及横线后“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 根据语意的对应可以推知横线处可填“绘画用线条色彩写作”第③处前文用文学来解释绘画比如“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 横线处是对以上描述的总结主要说的是画心与文心是相通的同时需要注意横线后面的问号据此横线处可填“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会泾师乱德宗幸奉天瑊率家人子弟自京城至乃署为行在都虞候②希全等进至漠谷果为贼军邀击夺据水口杀伤颇甚3.(5)浑瑊为什么建议军队不要走漠谷而从乾陵北取道?请简要说明A. 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B. 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C. 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D. 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答案】C【解析】(1)“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句意为“不久肃宗在灵武即位” 语意完整其中“于灵武”作状语而“瑊”是后句主语故应在“武”后断句排除A项“两京”作“收”的宾语其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行在”的意思是“皇上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 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故选C【答案】A【解析】(2)A项“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解说错误应该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答案】D【解析】(3)D项“终因地位不如宰相意见被皇上否决”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上从杞议” 并没有具体叙述否决浑瑊意见的原因【答案】(4)①正值泾原兵乱德宗驾临奉天浑瑊带领家人子弟从京城来到奉天(皇上)便任命(浑瑊)为行在都虞候②杜希全等进军到漠谷果然被贼军半路阻击贼军夺取占据了水口杀伤很多【解析】(4)①会正值乱兵乱幸驾临率率领带领署任命②进进军“果为贼军邀击”是被动句邀击半路阻击邀半路拦截夺夺取颇甚很多【答案】(5)漠谷道路险峻狭窄会被敌军堵截从乾陵北取道能在鸡子堆扎营与柏城呈掎角之势并分散敌人势力【解析】(5)阅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找到原文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根据“漠谷险隘必为贼所邀”可知浑瑊认为漠谷道路险峻狭窄会被敌军堵截根据“不若取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便取城东北鸡子堆下营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朱泚必不更于陵寝往来”可知浑瑊认为从乾陵北取道能在鸡子堆扎营与柏城呈掎角之势并分散敌人势力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2)这首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做简要分析A. 本诗是一首画图题咏之作“戴嵩牛”是指戴嵩画的画图诗句正文第一句从韩生画的马写起别有新意“肥”有肥硕之意代指生活优越、地位尊崇B. 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描绘肥马立于声势显赫的仪仗之中特别有光芒暗示了肥马的荣耀第三句写戴嵩画的瘦牛并将戴嵩称为“戴老” 足见作者情感C. 诗文第四句描绘的是瘦牛的生活环境也可以说是瘦牛面对的困境抬头四望到处都是贫瘠的土地“千顷”极言面积广大“荒”即荒芜之意D. 韩生所画的“肥马”及其生存环境与戴嵩所画“瘦牛”有天壤之别前者可以看成是外表光鲜、不得重用的能臣贤士后者是屈居下僚的失意之人E. 诗文最后两句作者发出了深情的呐喊期望有一个“牧童”把他带到清爽的林间欣赏牧童吹奏的横笛意在表现作者对瘦牛深深的怜悯和祝福之情【答案】D, E【解析】(1)D项“肥马”代指尸位素餐、饱食终日的平庸之辈E项作者写牛即是写人物我不分表现的是作者急流勇退、归隐田园的愿望【答案】(2)前四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作者先用韩干画的做仪仗的肥马反衬并引出戴嵩画的荒田间的瘦牛(或对比将肥马不劳而获与瘦牛劳而不获的现实进行对比揭露世道不公暗示自己的人生际遇)后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瘦牛哀告主人已经精疲力尽了愿在林间听听牧童悠扬的笛声好好地休息将牛人格化写来饶有风趣【解析】(2)前四句作者分别列举了韩干画的做仪仗的肥马和戴嵩画的荒田间的瘦牛这种艺术手法称作“对比”或者“衬托” 后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瘦牛哀告主人已经筋疲力尽了愿在林间听听牧童悠扬的笛声好好地休息回答技巧手法类题目首先要明确点出诗歌所用的艺术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说明手法使用的特点和好处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礼” 是先贤们提倡的观念在两千多年前被选择、被认同后形成的民族性格B. “克己复礼”就是要消除私欲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回到礼义的规范中去C. 良好的家庭教育长辈的“身体力行”尤其重要孟母“断织”的故事就是一个典范D.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衍生的丝毫不变的精神支柱是酝酿“家风”的珍贵思想资源【答案】C【解析】(1)A项“在两千多年前”表述有误第①段表述为“是先贤们提倡的观念经两千多年的被选择、被认同后铸成的民族性格” 应是两千多年后B项“就是要消除私欲”说法绝对D项“丝毫不变的精神支柱”说法错误应为“时刻变动”故选C【答案】B【解析】(2)B项“认为‘礼’可以让人不愿越矩”说法错误第③段表述为“只有‘文化’ 可以让人不愿越矩”【答案】D【解析】(3)D项“都”字太绝对化原文第⑤段表述为“往往大多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心理”6.(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2)初入东风鱼头馆柳月芳为什么“百感交集”?请简要分析6.(3)请探究小说以“人民的鱼”为标题的深刻用意A. 小说开篇道出“鱼的末日” 与之对应恰是人的“春节临近” 在悲喜始末之间隐含着作者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与追求B. 小说善用对比刻画人物例如居林生“最反感别人送年货” 但收到的鱼“腥一条街了” 柳月芳“不瞒了”终究还是瞒了C. 小说最后描写居强的女朋友“喝汤”评诗的场景既突出鱼头汤的美味也留下较为丰富的阅读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D. 小说叙述视角灵活多变既有旁观者的客观中立又有当事人的敏感与亲切叙述语言寓庄于谐机智幽默含义隽永【答案】A【解析】A【解析】“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与追求”赏析错误【答案】(2)①被张慧琴的真情所打动②为自己一直拒绝的歉疚③对两个家庭今昔的感慨【解析】略【答案】(3)①“人民”是群体概念“人民的鱼”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②“人民”由“送鱼”到用鱼创造财富与幸福反映了时代变迁与观念革新③不同的“人民”最终因为“鱼”实现了平等寄托了作者美好的人文理想【解析】略7.(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7.(3)请概括并分析文本一中“我”对己对人的心态7.(4)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的卡夫卡善于在叙事上下功夫请结合文本二分析空间叙事在文本一中的体现A. 开头“我造好了一个地洞似乎还满不错”一句表明地洞已经做好是“我”完美的栖居场所无需加工B. 小说多次提到“我”想象对敌人攻击的场面虽然“我”的动作残忍但足以体现“我”捍卫地洞的决心C. 小说运用了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将小动物拟化为具象的人并以第一人称“我”的自叙自白增强了可读性D. 小说没有清楚地交代故事的发展脉络而是淡化了故事情节这样的处理可能会带来情节发展的不确定性【答案】A【解析】(1)A项按文章的故事走向后文的“我”一直在完善地洞“完美”和“无需加工”都不符合故事后文的内容【答案】C【解析】(2)C项地洞确实象征着“困境” 但是这种困境是人们异化之后的“恐惧”困境它与《围城》中的困境不同《围城》的困境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它体现的是人们面对很多人和事的矛盾困境【答案】(3)①对己是过度自我保护的心态“我”建造地洞又不断地完善地洞还在洞口守护地洞都体现了“我”的自我保护心态非常强烈②对他人是过度敌对敌视的心态“我”想象了很多“敌人” 对待敌人也是很残忍洞口也不敢设“观察哨”都体现“我”对外界的“敌视”心态【解析】(3)对己是过度自我保护的心态“我”建造了地洞入口处覆盖苔藓以防被人发现这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又不断地完善地洞建“安全的小道”“使我得到保护” “设一个预备储粮站”准备充足的食物“在洞口寻找一个合适的藏身之所来守望着我的家门” 在洞口守护地洞这些都体现了“我”的自我保护心态非常强烈对他人是过度敌对敌视的心态“敌人可能从某个地方慢慢地、悄悄地往里钻穿洞壁向我逼近……威胁我的不仅有外面的敌人地底下也有这样的敌人” “我”想象了很多“敌人” 对待敌人也是很残忍“不一会儿这小动物也就在我的牙齿间安静下来了……玩赏着它们悦目于其量之多醉心于其味之杂” 洞口也不敢设“观察哨” “从地洞的内部完全信赖一个外面的什么人我以为这是不可能的我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人” “我”对外界充满了疑惧与排斥都体现“我”对外界的“敌视”心态【答案】(4)①物质空间文本一中建构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空间即地洞地洞里的暗道、广场、食物都体现了空间叙事中的物质空间“我”这个动物也是物质空间的范畴②心理空间文本一通过“我”心理空间来组织小说小说一直在写“我”内心的恐惧时时刻刻担忧地洞会被外界攻击③社会空间文本一体现了“敌对”的“异化”人际空间除了敌人是对立关系外连洞口放哨的人也不敢安排以致“我”最后孑然一身【解析】(4)文本二提到空间叙事分为物质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大类依次分析材料一即可物质空间文本的地洞有入口内部空间大地洞里有暗道、广场、食物……这是作者建构的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空间即体现了空间叙事中的物质空间“我”这个动物也是物质空间的范畴是这个物质空间的主宰心理空间文本一以“我”的角度叙事用了大量语言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建洞守洞护洞既是自我保护也是“我”内心恐惧的体现小说一直在写时时刻刻担忧地洞会被外界攻击这是通过“我”的心理空间来组织小说社会空间文本一中的人际空间是简单而不正常的“我”与“敌人”是对立关系就不会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我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人” 和其他人也是隔膜的这些体现了“敌对”的“异化”人际空间以致“我”最后孑然一身8.(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8.(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8.(4)请概括材料二的论证思路8.(5)阅读科幻作品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帮助?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分析A. 中国孩子不缺计算能力而匮缺想象力先后有多个组织开展了对中国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调查结果很不理想B. 要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幻作品创作必备能力基础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相关写作课程C. 因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所以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不可能做到让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D. 叶永烈在科普创作中逐步认识到科幻小说是一种特殊文体科普功能是次要的基于此认识而创作的作品曾引起争议【答案】C【解析】(1)C项材料二原文为“科学学科无法即时、全面地反映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发展” 并非“中小学阶段不可能做到让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D【解析】(2)D项材料二有“在很大程度上”的表述即其他原因也可能影响青少年的科普科幻作品创作因此“只要……就……”的表述绝对化【答案】C【解析】(3)材料三的观点是科幻小说本不应该简单地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难免或必须有一些当下或未来科技未必能够容纳的内容只有C项与这一观点相合 A项认为科幻小说的特质是科学 B项认为科幻作品能推动科学发展 D项认为科幻小说的核心是激发人的好奇心故选C【答案】(4)①首先指出青少年“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的原因即没有掌握足够的科技知识和基本写作技能②然后从中小学基础教育难以做好的和应该做好的两大方面针对上述原因展开阐述③最后进一步指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解析】(4)材料二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表意简洁逻辑严密第一段“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中所暴露的青少年‘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的问题……一是青少年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的科学与技术知识二是完成一篇科幻作品必备的基本写作技能”指出青少年“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的原因即没有掌握足够的科技知识和基本写作技能文章第二、三两段属分述从中小学基础教育难以做好的和应该做好的两大方面有针对性对地展开阐述文章第四段进一步指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并在第五段阐明具体的做法最后一段“实践证明语文学科以阅读与写作为抓手科普与科幻教育‘两条腿走路’ 是解决青少年科幻创作中暴露出的‘想象力跟不上科技’问题的有效路径”对文章进行了总结【答案】(5)①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经验激发创作灵感②培养包括想象力在内的思维能力③得到对科学的基本认知、对科学意识的培养和对科学世界观的树立与完善【解析】(5)根据材料二“要向学生推荐更多优秀的科普与科幻作品指导他们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经验激发创作灵感”可以概括出“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经验激发创作灵感” 根据材料三“当我们在谈到科幻小说的科普意义时其实指的是对科学的基本认知、对科学意识的培养和对科学世界观的树立与完善而不是某些具体的科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得到对科学的基本认知、对科学意识的培养和对科学世界观的树立与完善” 材料二重在培养“思维能力” 材料三重在培养“想象力” 材料二中有“更深层的原因是教学中还没有在学生包括想象力在内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 可以把“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联系起来据此可以得出“培养包括想象力在内的思维能力”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下面是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统计图表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将大学生创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案】大学生创业要获得成功客观上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观上须拥有良好的自身能力能建立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广泛的人脉【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确定表述的主体内容即大学生创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两个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图1是柱状图关于“创业应具备的条件”,其中“资金支持”“广泛的人脉”“创业团队”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良好的经济形势” 图2是饼状图关于“影响创业成败的因素” 其中“自身能力”“资金条件”“市场环境”所占比例较大总结因素时一般可考虑主观、客观两方面通过比对两个图表不难发现客观上资金支持是重要因素其次是市场环境(即“良好的经济形势”)主观上自身能力很重要并且有“广泛的人脉”“创业团队” 抓住了以上信息即可完整归纳10.(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0.(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10.(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A. 方寸之间B. 雕虫小技C. 炉火纯青D. 履行【答案】D【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答案】B【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人教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b02c5525ef7ba0d4b733b4b.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过关 ( 共 5 小题, 10 分)1. 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A. 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 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B. 行比一乡(合).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气息)不知晦朔.(s 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D. 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旬有五日(表存在).海运(海动)..蜩与学鸠(tiáo,蝉).泠然(línɡ,轻快之状).5.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 而后乃今图南C.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二、翻译句子。
(共10 小题,共 40 分)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 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 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A. “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卷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f42ecbfdd88d0d233d46ad1.png)
第二单元单元练测(人教版必修5)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一稔.(rèn)泠.然(líng)云销雨霁.(jì)凫渚.(zhǔ)B.窈.窕(yǎo)寻壑.(hè)遄.飞(chuán)北冥.(mín)C.潦.水(liǎo)闵.凶(mǐn)险衅.(xìn)茕.茕孑立(qióng)D.孤鹜.(wù)陨.首(yǔn)鲲.鹏(kūn)拔擢.(zhuó)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三径就荒不胫而走刎颈之交不经之谈B.高朋满座坐镇指挥渔舟唱晚涸泽而渔C.不知晦朔诲人不倦悔不当初备受欺侮D.凭水相逢过蒙拔擢命途多舛日薄西山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正确B.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生活困难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往D.绝.云气,负青天绝:直上穿过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吾欲之.南海,何如B.既自以为.形役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而后乃.今培风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天之苍苍,其.正色邪5.下列各句句式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知其然也A.彼且奚适也B.之二虫又何知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既自以心为形役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享受奢侈富贵生活的欲望没有起始年代。
当大观园里的贵族们吃着用十几只鸡煨成的茄子时,庄稼人刘姥姥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这就是自己经常吃的那种蔬菜。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富,对高质量和高品位名牌商品“顶礼膜拜”,对眼花缭乱的名牌如数家珍。
他们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游艇和私人飞机;一次小型聚会要用掉几十箱香槟;他们为了各种各样的个人喜好不惜动用大笔财力,甚至可以把一群名贵的赛马空运到自己那鲜为人知的庄园里,然后在想起来的时候组织一场马球赛,水平固然参差不齐,但教练可是一定要从苏格兰请来的。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87b408b307e87101f696f6.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过关(共5小题,10分)1.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B.行比.一乡(合)海运..(海动)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tiáo,蝉)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D.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ɡ,轻快之状)旬有.五日(表存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而后乃今图南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二、翻译句子。
(共10小题,共40分)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357de2af1ffc4ffe47ac93.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似乎又要反对执着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
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
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
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
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
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
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
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
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
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
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宋荣子朝菌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象“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
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
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
可见若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二单元 过关检测 (含解析)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二单元 过关检测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dead52caaedd3383c4d38c.png)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D.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此小大之辩也解析:A项,“销”通“消”,“蓐”通“褥”;B项,“闵”通“悯”,“冥”通“溟”;C项,“已”通“矣”;D项,“衡”通“横”,“辩”通“辨”。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悟已往之不谏夫晋何厌之有B.问征夫以前路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泉涓涓而始流弃甲曳兵而走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解析:A项,前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B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拿”;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
C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D项,前一个“于”是介词“比”;后一个“于”是介词“跟,和”。
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郡县逼迫..,催臣上道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解析:A项,“海运”,古义为“海动”,今义为“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B项,“告诉”,古义为“申诉(苦衷)”,今义为“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D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或命巾车,或棹.孤舟A.园日.涉以成趣B.襟.三江而带五湖C.目.吴会于云间D.谨拜表以闻.解析:例句为名词作动词,用桨划;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C项,名词作动词,看;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答案:C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1),。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8b816f5d84868762cbaed5cb.png)
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为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
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
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的嘲笑。
(精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精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0ff892f121dd36a32d825d.png)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 (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熟稔.(niǎn) 拔擢.(zhuó)陨.首(yǔn) 茕茕孑.立(jié)B.自诩.(xǔ) 矜.育(jīn)洗.马(xǐ) 决.起而飞(xuè)C.桨棹..(zhào) 干涸.(hé)逋.慢(bū) 恶.乎待哉(wū)D.赊.(shē) 笏.板(hù)胜饯.(zhàn) 猥.以微贱(w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遐观孤鹜暇日天高地迥B.宵逝南溟北冥云消雨霁C.盘桓耸萃荟翠德合一君D.绣闼侥幸扶摇鱼舟唱晚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流憩。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奚惆怅..而独悲?5.下列骈偶句的读法,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龙光/射/牛斗之墟。
B.落霞与/孤鹜/齐飞。
C.接/孟氏/之芳邻。
D.天柱高/而/北辰远。
6.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臣具以表闻。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阅读欣赏 (28分)(一) 阅读选段,完成7~14题。
(16分,每题2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详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723600af18583d04964592a.png)
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题2017.12.28(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一.基础部分(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ǔ)棨.戟(qǐ)襜帷.(wéi)星分翼轸.(zhēn)B.鲲.鹏(kūn)夭阏.(yān)蓬蒿.(hāo)学鸠.(jiū)C.泠.(líng)然沮.(jǔ)丧狙.(jū)击蓬蒿.(hāo)D.猥.(wēi)以微贱非臣陨.(yǔn)首气息奄.奄(ān)日薄.(bó)西山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鲲鹏展翅莽莽沧沧食不果腹晦朔B.乘奔驭风不翼而飞胶柱鼓瑟遨翔C.饮鸩止渴鸠占雀巢载舟覆舟芥蒂D.逍遥自在颓废沮丧荣辱毁誉匹敌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此小大之辩也 B旬有五日而后反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D愿陛下矜悯愚诚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水.击三千里 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蟪蛄不知春秋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奚以知其然也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二、情景默写(8分)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诗通过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雨之大和雨之疾。
2、屈原《离骚》中,“,”两句诗批判了那些把违背规矩、准则作为人生追求的人。
3、《庄子·逍遥游》中,斥鴳嘲笑鹏时,用“,”两句介绍了自己“腾跃而上”而“飞之至”的高度有限,只能在地面飞翔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共69分)1.下列画线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轻飏(yáng)壶觞(shāng)出岫(yòu)景翳翳(yì)B.曷不(hé)耘耔(zǐ)登东皋(gāo)棹孤舟(zhào)C.熹微(xī)流憩(qì)遐观(xiá)眄庭柯(gài)D.西畴(chóu)盘桓(huán)遑遑(huáng)载欣载奔(zǎi)2.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ūn)齐谐(xié)蜩(zhōu)迁徙(xǐ)逋(bū)慢B.冷然(línɡ)舂米(chōnɡ)抟(tuán)晦朔(shuò)祚(zuò)薄C.翱(áo)翔坳(áo)堂仞(rèn)蓬蒿(hāo)期(qī)功D.羊角(jué)夭阏(è)恶(è)乎决起(jué)陨(yǔn)首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涸辙之鲋天高地迥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穷且益艰青云之志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钟鸣顶食高朋满座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今是昨非稚子侯门小大之辨茕茕孑立4.下列各组中“以”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5.下列选项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之二虫又何知?童子何知?B.农人告余以春及俨骖騑于上路乐夫天命复奚疑C.怀帝阍而不见彼且奚适也而刘夙婴疾病D.复驾言兮焉求?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都督阎公之雅望6.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俨骖騑于上路北冥有鱼而征一国夙遭闵凶B.云销雨霁旬有五日而后反辩乎荣辱常在床蓐C.君子见机听臣微志穷发之北千里逢迎D.俊采星驰小知不及大知零丁孤苦四十有四7.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闵凶(不幸的事)废离(停止侍奉)沐浴清化(蒙受)B.除臣洗马(解除)表闻(听到)晚有儿息(儿子)C.矜育(怜惜养育)伏惟(俯伏思量)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D.希翼(非分的愿望)夙婴疾病(缠绕)不胜犬马(不能忍受)8.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朋友)置杯则胶(粘,着地)行年四岁(经历的年岁)B.矫厉所得(勉强造作)家君作宰(县令)野马尘埃(游动的雾气)舅夺母志(强行改变)C.饥冻虽切(急切)彩彻区明(日光、天空)以久特问(特别)形影相吊(慰问)D.吾生行休(将要结束)北海虽赊(远)莫之夭阏(阻塞)寻蒙国恩(不久)9.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保卒余年(死)听臣微志(准许)逮奉圣朝(至,及)日薄西山(迫近)责臣逋慢(逃脱)终鲜兄弟(少)B.人命危浅(危险)茕茕孑立(孤单)门衰祚薄(福分)举世誉之(称赞)敢竭鄙怀(粗鄙)时则不至(却)C.适百里者(往,到)抢榆枋止(触,碰)行比一乡(合)志怪者也(记载)知效一官(胜任)恭疏短引(序)D.舸舰弥津(渡口)一介书生(个)时运不齐(有坎坷)命途多舛(乖违)引瓯越(连接)息交绝游(断绝)10.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臣以.供养无主木欣欣以.向荣B.⎩⎨⎧ 控蛮荆而.引瓯越天柱高而.北辰远 C.⎩⎨⎧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1. 下列各项中对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彼且奚适也④夫晋,何厌之有 ⑤宇文新州之懿范 ⑥问征夫以前路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而莫之夭阏者A .①/②⑦/③④⑥/⑤⑧B .①⑥/②③⑦/④/⑤⑧C .①⑥/②⑦/③④⑧/⑤D .①⑥/②⑦⑧/③④/⑤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南冥者,天池也.②风之积也.不厚B.⎩⎨⎧ ①水浅而.舟大也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 ①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②鹏之徙于南冥也13.下列四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与例句画线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 例:俊采星驰A .目吴会于云间B .宾主尽东南之美C .雄州雾列D .襟三江而带五湖14. 选出加点词不属于古今意义词的一项( )A .不坠青云..之志B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D .光照..临川之笔 15. 下列句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九岁不行 至于成立 举臣秀才 众人匹之B .奉诏奔驰 告诉不许 腹犹果然 神人无功C .童子何知 临别赠言 幼稚盈室 尝从人事D .抚孤松盘桓 风波未静 亲戚情话 窈窕寻壑16.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与句子“刘病日笃”中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谨拜表以闻B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17..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窜梁鸿于海曲B.眄庭柯以怡颜而征一国者臣具以表闻C.徐孺下陈蕃之榻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D.园日涉以成趣川泽纡其骇瞩时矫首而遐观18.下面四组画线词语的解释各有一个错误,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a.①胜.友如云(高贵的)②躬逢胜.饯(盛大的)③胜.地不常(优美的)b.①穷.岛屿之萦回(极尽)②穷.且益坚(贫困)③穷.睇眄于中天(尽眼力)c.①时维.九月(在)②彩彻.区明(彻底)③披绣闼(打开)A.a①b②c② B.a②b③c③ C.a③b①c① D.a① b③c②1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的王勃,字子安,与同时代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序》与我们学过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样,都是用骈文写成的赠序。
C.《滕王阁序》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辽阔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积极进取的复杂感情。
D.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
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20.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六个月))B.朝菌不知晦朔(晦:阴历每月第一天;朔:阴历每月最后一天)C.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18岁,古代以男子18岁为成年,行冠礼)D.十旬休假(十旬: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2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
B.豆蔻,指十二三岁的少女。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
C.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陈情表》。
D.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
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
2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位居中,左三穆,右三昭。
后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
B.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也指仁、义、礼、智、信。
C.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以伯、仲、叔、季为序。
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
D.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2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犹蒙矜育愿陛下矜悯愚诚B.去以六月息者也请息交以绝游C.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策扶老以流憩策之不以其道二、翻译下列句子(19分)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问,辞不就职。
(5分)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5分)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4分)三、情景默写(12分)1.《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3.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4.《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大鹏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才南飞的原因——对风的依赖。
5.《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6.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