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棒工厂设计探讨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a384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0.png)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具有良好的口感,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而香菇的生长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支持,因此采用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已经成为了现代香菇种植的主要方法。
工厂化制棒工厂化制棒是指在专门的香菇生产工厂中,进行香菇菌种培养和制棒的过程。
制棒是将培养好的香菇菌种与各种原料混合压制成型,成为香菇种植的基础材料。
下面介绍工厂化制棒的详细步骤:材料准备香菇制棒的材料通常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秆、木屑等,这些材料需要先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其卫生性。
同时还需要配制混合物,通常包括菌种培养基、麦麸、玉米面、黄豆面等。
压制成型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入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后放入压模机中进行压制成型。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分(通常控制在50%左右),以便将材料压制成固体状态。
成型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确保制棒内部没有多余的水分,同时也有助于杀死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
烘干通常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通常会持续几个小时。
包装储存烘干后的香菇制棒需要经过包装,并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便长时间保存,等待香菇的后续种植。
制种工艺流程在制棒完成后,需要进行制种,即将香菇菌种接种到制棒中,让其在培养箱中生长。
下面介绍制种的详细步骤:清洗消毒制种前需要对制棒进行清洗消毒,使用浓度为0.5%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
消毒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涂层处理将香菇菌种培养液涂在制棒表面,以便菌种能够顺利接种到制棒中。
一般来说,涂层的厚度不宜过厚,一般控制在1-2毫米左右即可。
培养生长接种完成后,将制棒放入培养箱中进行生长,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创造出适合香菇生长的环境条件。
香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5-30天,生长完毕后,进行采收即可。
采收后,需要及时进行包装并储存,以便后续的销售和使用。
总结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是现代香菇种植的主要方法,其操作流程较为复杂,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严格的卫生管理。
食用菌工厂设计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方面问题
![食用菌工厂设计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方面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e01b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8.png)
食用菌工厂设计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方面问题目录1 .序言 (1)2 .生产工艺和环境参数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3 .现代化的食用菌工厂需要配备现代化的设备设施 (3)4 .需要具备富水平的管理团队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5)5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 (11)6 .结束语 (11)1.序百食用菌被定义为“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常包括食药兼用和药用大型真菌。
多数为担子菌,如双胞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
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是在按照食用菌生长环境设计的封闭式厂房中,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环境,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化操作高效率生产,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员工有序生产,在单位空间内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化、标准化、周年化培育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法。
在进行食用菌工厂设计时,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2.生产工艺和环境参数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对技术和环境要求较高,为了提高技术稳定性和生物转化率,同时降低杂菌污染率,需要精确控制工艺流程和环境参数。
例如,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通等都需要严格控制。
(1)技术壁垒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对于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在菌种选育、保持菌菇生长稳定性等方面均需要一定的生物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积累。
①菌种选育要求高菌种选育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菌种的优劣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选育具有良好基因的菌种是食用菌行业的关键技术,其过程一般包括筛选菌株、自交杂交、制作培养基、小试、中试、大试等环节。
菌种培育过程环节繁杂、技术要求高,是集人才、知识、技术于一体,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②生产工艺复杂、技术精细化程度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在按照食用菌自然生长环境的需求设计的封闭式厂房中,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生态环境。
每一种食用菌对生长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利用设施、设备创造出适合不同菌类、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环境。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和培养的关键技术浅介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和培养的关键技术浅介](https://img.taocdn.com/s3/m/6f20098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a.png)
摘要:香菇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近年来,香菇生产工厂化发展迅猛,生产规模及年产量逐年递增。
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主要为工厂化生产制棒养菌、大棚或农户出菇,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制棒、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菇。
该文主要介绍了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培养;关键技术香菇[Lentinula edodes (Berk.)Pegler]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历经原条木天然接种栽培、段木人工栽培和代料人工接种栽培3个重要发展阶段[1]。
2019年全国香菇总产量超过食用菌总产量的1/4。
随着扶贫政策的推动以及香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的进步,香菇在全国食用菌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主要为工厂化生产制棒养菌[2]、大棚或农户出菇,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制棒、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菇。
近几年的香菇生产工厂化发展中,人们开始注重将后期出菇数据与库房设计参数,环境控制系统选型、培养床架模式、接种后封口方法,培养过程最适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刺孔增氧的方式、时机、次数、孔数相结合[3],以期建立香菇发菌作业指导标准(SOP ),指导香菇生产从经验化向数据可控化转型。
虽然香菇产业发展迅猛,但应该看到家庭小作坊仍是我国目前香菇生产的主要模式,经验化种植依旧处于指导生产的主要地位,建立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体系助推香菇产业发展是企业生产管理者及科研工作者的目标任务。
现将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培养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制棒香菇代料栽培基质配方为硬质阔叶树[4]木屑79%、麸皮20%、石膏1%,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pH 值调至5.7左右。
制棒前约10d ,木屑进行预湿发酵,发酵期间用铲车不断翻堆,使木屑的理化性质保持一致。
预湿发酵的目的在于软化木屑,不仅可避免装袋过程中木屑刺破菌袋致后期养菌时产生污染,还可提高木屑的持水能力。
菌棒厂实施方案
![菌棒厂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30b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4.png)
菌棒厂实施方案一、前言菌棒厂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设施,它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菌棒厂,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选址和规划1. 选址:菌棒厂应选址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避免高温、高湿和强风等不利因素。
2. 规划: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求和菌棒厂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每个菌棒的养分和水分供给均匀。
三、设备和材料1. 菌棒:选择质量可靠、养分均衡的菌棒,确保菌棒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种植作物的需求。
2. 安装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安装设备,确保菌棒的安装和维护工作高效进行。
四、种植管理1. 种植作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种植作物,确保菌棒厂的种植效果。
2. 种植密度: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菌棒的布局,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确保作物能够充分利用菌棒的养分和水分。
3. 生长管理:定期对作物进行生长管理,包括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五、养护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对菌棒和安装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菌棒的养分和水分供给正常。
2. 维护保养:定期对菌棒和安装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菌棒厂的长期稳定运行。
六、效益评估1. 产量评估:定期对作物的产量进行评估,分析菌棒厂的种植效果。
2. 质量评估:对作物的质量进行评估,分析菌棒厂对作物质量的影响。
3. 经济效益评估:对菌棒厂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菌棒厂的经济效益。
七、总结菌棒厂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确保菌棒厂的稳定运行,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食用菌菌棒智能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一)
![(2023)食用菌菌棒智能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一)](https://img.taocdn.com/s3/m/94d860e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0.png)
(2023)食用菌菌棒智能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一)食用菌菌棒智能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项目背景食用菌菌棒智能工厂项目是一项新兴的产业项目,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项目主要是以生产食用菌丝棒为主要经营业务,致力于解决传统食用菌生产中的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菌作为一种健康、营养、高档的食材,其市场需求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技术水平随着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逐步成熟,为食用菌生产厂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条件,食用菌生产的技术水平也有了不断提高。
资源优势项目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气候适宜,适合食用菌生长。
当地土地资源充足,水源丰富,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资源。
项目建议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智能化的食用菌菌棒生产工厂,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为核心,实现菌棒生产的高效率、高品质和低成本生产,提高食用菌产品的竞争实力和市场占有率。
技术路线在生产线的设置上,本项目建议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小菌袋、种菌、搅拌、装袋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方面,本项目建议采用多种宣传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以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为基础,打造一家优秀的食用菌产品生产企业。
总结本项目立足于解决现有食用菌生产面临的问题,以智能化生产线为核心,旨在打造一家生产、销售食用菌的优秀企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追求,本项目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风险分析技术风险由于本项目使用的是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因此在设备和生产线运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此外,由于该项目的前期投入大,一旦产生技术问题,可能会对项目的后期运营和盈利造成较大影响。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中的易发问题与预防措施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中的易发问题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fb6301c1711cc7930b71600.png)
2018 年第 40 卷第 3 期
指导生产
dible fungi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中的易发问题与预防措施
耿 立 1,2 王德芝 2,4 李尽哲 2,4 李直鸿 1,3 李春红 1,3
(1 潢川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信阳 465150;2 河南省香菇工厂化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 465150;3 信阳 市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及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 465150;4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 464006)
目前分布于西峡、泌阳等传统香菇主产区的中 小型制棒厂多选择前两种灭菌方式。传统土灶灭 菌方式,因堆垛密度高、蒸汽流通不畅、存在低温死
图 1 采用工业蒸汽锅炉供蒸汽的大型灭菌柜
45
指导生产
dible fungi
2018 年第 40 卷第 3 期
图 2 受到热害的菌棒菌丝柔弱稀疏
角、排冷不充分等问题,整灶或大量因灭菌不彻底 造 成 的 污 染 仍 时 有 发 生[4];而 中 温 灭 菌 方 式 因 添 加 了中温灭菌成分,存在农药残留风险,不符合清洁 生产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并未广泛推广使用。年产 量 100~500 万棒的大型专业化制棒厂都选择了第三 种 灭 菌 方 式 :工 业 锅 炉 保 证 了 高 温 蒸 汽 的 稳 定 供 应,灭菌时胀袋数量明显减少;钢板保温外壳使灭 菌柜内能够保持微高压,既提高了灭菌效果,同时又 降低了能源消耗;层架式灭菌车保证了每两层相隔 5 cm 以上,足够的空隙使高温蒸汽能够均匀地在柜 内各个区域流动,从而消除了灭菌死角。可见,“微 高压灭菌方式”在符合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要求的 同时,基本避免了灭菌不彻底而造成大比例污染或 整批污染的严重生产事故;同时该方式具有标准化 程度高、人为影响因素少等优点。传统的灭菌方式 随着工厂化制棒行业竞争的加剧,因其菌棒污染率 高、能耗成本高、灭菌效率低等原因,将很快被规范 的灭菌柜结合灭菌车的高效灭菌方式所取代。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及污染控制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及污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29938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d.png)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及污染控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用菌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加之香菇价格多年来的持续稳定,香菇生产规模迅速增加。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逐渐成熟,并形成由公司统一制作菌棒、统一发菌完成后由各基地、农户直接生产,三方受益的发展新模式。
工厂化菌棒生产以高效率、低成本、高效益优势明显,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生产环节及后续管理中存在问题,导致菌棒大面积污染,直接造成企业、基地和农户的经济损失。
为此,就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及污染控制方面,做出如下总结。
一、菌棒生产(一)备料及配方主料采用多种阔叶杂树木屑。
木屑粉碎颗粒粗粒8—11mm,细粒3~6mm,粗细比为7:3。
袋料配方:①木屑76%、麸皮20%、石膏粉2%、尿素0.5%、糖1%,配料含水量55%~60%;②木屑78%、麸皮16%、玉米面2%、石膏粉2%、糖l%、尿素0.5%、过磷酸钙0.5%,配料含水量55%~60%;③木屑65%、棉籽皮16%、麸皮16%、石膏粉1%、糖1%、尿素0.5%、过磷酸钙0.5%,配料含水量60%左右。
所选用木屑不能有霉变,麸皮应新鲜、不能有生虫发霉现象。
(二)拌料及装袋采用机器拌料的方式,按配方将所需各种原料的于重换算为体积操作。
按每分钟加水量定时自动操作,并按拌料质量要求,自动控制拌料时间,使原料均匀、干湿均匀、原料吸水充分。
采用流水线化机器装袋,选用17cm×58cm规格菌袋,并用扎口机进行扎口。
装袋后应检查有无机械或认为损伤口,如有应及时用胶带粘封。
装袋成功后,将菌棒按层码放于灭菌车层架上,并推入灭菌柜中准备灭菌工作。
每袋菌棒净重2.9kg。
(三)灭菌选用XQM—60型食用菌专用灭菌柜进行灭菌,特点为高温高压灭菌,灭菌速度为常温灭菌的4—5倍,且蒸汽能迅速穿透菌棒,达到最佳灭菌效果。
将装满菌棒的灭菌车推入灭菌柜中,待装满后关闭关严柜门,设置灭菌压力0.18MPA,灭菌温度130℃后工作6—8h,并采用分阶段式控温完成灭菌。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其问题研究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其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59943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d.png)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其问题研究张跃非; 钟钼芝; 黎倩; 陈小敏【期刊名称】《《新农民》》【年(卷),期】2019(000)012【总页数】2页(P30-31)【关键词】香菇; 菌棒生产技术; 问题研究【作者】张跃非; 钟钼芝; 黎倩; 陈小敏【作者单位】[1]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绵阳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131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流程目前我国的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流程,大多借鉴了已经较为成熟的食用菌生产栽培技术。
在进行香菇菌棒生产中,大量运用大型搅拌机,自动化流水线以及蒸汽灭菌锅等设备,并且使用符合标准车间进行菌棒的栽培,香菇菌棒生产技术在不断的发展[1]。
1.1 搅拌流程香菇栽培的主要原材料是木屑,以及少量的糖和石膏。
在此传统的配方基础上,再加以进行技术上的创新改进。
关于木屑的使用,一般要提前进行浸湿,防止木屑的吸收速度较慢,而导致菌棒的底部产生积水。
此外,香菇菌棒的配料搅拌的时间需要极短,整个过程需要干拌15min左右,再加水进行搅拌,20min左右即可完成。
1.2 料袋包装流程目前我国香菇培养料的包装机主要为旋出式和冲压式两种。
据研究调查,旋转式的包装机有利于香菇菌棒的生产,因为香菇菌棒主要生产的材料为木屑颗粒,而冲压式的包装机容易划破包装袋,形成表面上的污染。
旋出式的包装机的设计与菌袋是较为吻合的,能够减少菌袋的破损率。
而香菇菌棒的包装流程与工人的操作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此外,可以根据香菇菌棒是否需要保水的要求进行单层的或者双层的包装流程。
1.3 灭菌流程在对香菇菌棒进行灭菌前,需要在包裹的塑料袋上扎出一个小孔,并且贴上能够透气的塑料胶带,以免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时袋子膨胀。
在进行杀菌时,香菇菌棒的包装袋可以在杀菌车上摆放出很多种的样式,其中包装袋可以在灭菌车上叠放至最多十层。
此外,杀菌的时间长短与包装袋叠放的层数有关,包装袋叠放的层数越高,那么需要进行灭菌的时间就越长。
香菇工厂化制棒及制种工艺流程-2019年精选文档
![香菇工厂化制棒及制种工艺流程-2019年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01e992a02020740be1e9b6d.png)
香菇工厂化制棒及制种工艺流程香菇被誉为中国的国菇,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1],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香菇总产量达898.3万t,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4.97%[2]。
香菇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浙江省的龙泉、庆元、景宁地区,为“剁花法”,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3]。
1956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梅朋先生研制成功香菇木屑纯菌种,随后利用木屑成功代替段木栽培香菇,为现代香菇栽培奠定了科学基础。
1982年福建省古田市农民彭兆旺创立了“木屑菌棒袋栽”技术[4],基本确定了我国香菇菌棒栽培的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食用菌行业进入转型升级过程。
由于小型燃煤锅炉达不到环保要求,香菇的栽培由各家各户小作坊式生产向工厂化栽培快速转变。
投资香菇工厂化栽培企业,面临的首个问题就是菌种的生产,直接购买菌种厂的菌种质量难以保证,固体菌种扩繁周期长,影响企业投产。
本文提供了由液体菌种生产栽培种的菌种生产方式,液体菌种具有制备周期较短,菌种原材料的制备成本低廉,接种效率高,接种后发菌迅速,封面快等优点[6],菌种周期比普通固体菌种生产方式时间缩短50d左右,提高投产速度,减少厂房闲置时间。
1 香菇工厂化生产流程1.1 制棒工序配方为木屑79%、麦麸20%、石膏1%,木屑为硬质阔叶树[5],含水量55%左右。
木屑提前进行预湿,先将麦麸和石膏按比例加入一级搅拌锅内,干拌均匀后加入预湿后的木屑,第1次加水至53%左右,加水后使用含水量快速测定仪测定含水量,根据测定结果,二次加水至要求含水量,加水完毕,将培养料传入二级搅拌锅。
使用全自动装袋机装袋,速度为500~600包/h,装袋后的菌棒刺孔,贴透气胶布,防止高压灭菌涨袋。
1.2 灭菌工序装袋结束后马上进行灭菌,尽量缩短培养料加水至灭菌之间的时间,避免培养料酸化。
使用双开门高压蒸汽灭菌锅,116~118℃高压灭菌,如使用保水膜,灭菌温度降为112~113℃,防止保水膜高温变性。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b7a65d0a5e9856a57126039.png)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本文关键词:工艺流程,香菇,工厂化,制种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本文简介:该文介绍了香菇工厂化生产流程及菌种生产模式,以期为香菇工厂化栽培企业供应参考。
关键词:香菇;工厂化栽培;菌种香菇被誉为中国的国菇,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1],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XX年我国香菇总产量达898.3万t,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4.97%[2]。
香菇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本文内容:香菇被誉为中国的国菇,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1],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XX年我国香菇总产量达898.3万t,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4.97%[2]。
香菇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X省的龙泉、庆元、景宁地区,为“剁花法”,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3]。
1956年Y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梅朋先生研制成功香菇木屑纯菌种,随后利用木屑成功代替段木栽培香菇,为现代香菇栽培奠定了科学基础。
1982年X省古田市农夫彭兆旺创立了“木屑菌棒袋栽”技术[4],基本确定了我国香菇菌棒栽培的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食用菌行业进入转型升级过程。
由于小型燃煤锅炉达不到环保要求,香菇的栽培由各家各户小作坊式生产向工厂化栽培快速转变。
投资香菇工厂化栽培企业,面临的首个问题就是菌种的生产,直接购买菌种厂的菌种质量难以保证,固体菌种扩繁周期长,影响企业投产。
本文供应了由液体菌种生产栽培种的菌种生产方式,液体菌种具有制备周期较短,菌种原材料的制备成本低廉,接种效率高,接种后发菌快速,封面快等优点[6],菌种周期比平凡固体菌种生产方式时间缩短50d左右,提高投产速度,削减厂房闲置时间。
1香菇工厂化生产流程1.1制棒工序配方为木屑79%、麦麸20%、石膏1%,木屑为硬质阔叶树[5],含水量55%左右。
木屑提前进行预湿,先将麦麸和石膏按比例加入一级搅拌锅内,干拌匀称后加入预湿后的木屑,第1次加水至53%左右,加水后使用含水量快速测定仪测定含水量,依据测定结果,二次加水至要求含水量,加水完毕,将培育料传入二级搅拌锅。
菌棒厂建设 标准
![菌棒厂建设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61393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8.png)
菌棒厂建设标准
菌棒厂的建设标准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筑设计、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环境保护等。
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企业自身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建设标准的方面:
1. 建筑设计标准:
* 厂房结构、布局和通风要求。
* 卫生间、休息室、办公室等辅助设施的设计标准。
2. 生产工艺标准:
* 菌棒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SOP)。
* 菌种培养和制备的相关要求。
* 菌棒的包装、贮存和运输标准。
3. 设备选型标准:
* 菌棒生产所需设备的选型标准和技术规范。
* 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要求。
4. 环境保护标准:
* 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排放标准。
* 垃圾分类和处理要求。
* 节能和减排的相关标准。
5. 安全与卫生标准:
* 厂区内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
* 员工劳动保护和工作环境卫生标准。
6. 质量控制标准:
* 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
* 产品合格率和质量管理体系。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建设标准,具体的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法规和行业标准而异。
在实际建设中,建议咨询专业的建筑设计、环保、安全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并参考当地政府颁布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香菇工厂化制棒生产方式的技术优势
![香菇工厂化制棒生产方式的技术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491dfd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9.png)
香菇工厂化制棒生产方式的技术优势香菇产量的高低是由多种综合因素形成的,其中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灭菌方法,对香菇产量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香菇生产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常压灭菌升温慢、温度低、时间长、培养基养分损失大、菌丝生长慢、养分积累少、香菇产量低;二是工厂化制棒方式;速度快、效率高、省工、省力、质量好,灭菌采用增压、增温先进的自动控制设备。
与传统的常压灭菌方法相比,灭菌时间短、养分损失少、灭菌效果好。
生产实践证明,工厂化生产灭菌与传统制棒生产灭菌主要有以下优势:①效率高、省工、省力。
一般传统方式生产菌棒,每生产1万袋菌棒需12名工人,一天时间完成,而工厂化制棒,同样劳力,一天至少生产2万袋以上。
②生产成本降低。
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菌棒,由于用工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一般每棒成本在3元以上,而工厂化生产的菌棒每袋成本在2.8元左右。
③灭菌时间缩短3倍以上。
传统常压灭菌,一般每1万袋需要40个小时以上的灭菌时间,而工厂化增压、增温灭菌设备,温度可提高到105℃至110℃,一般只需要10-12个小时就能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
④灭菌时间短,养分损失少。
传统的常压灭菌,因温度低、灭菌时间长,一般需几十个小时以上,会造成培养基内的养分(特别是维生素B1)损失较大。
而工厂化制棒采用高温、高压、快速灭菌的方法,是根据在高温条件下,微生物死亡比有机物破坏来得快的特性。
所以提高了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
既达到了灭菌效果,又保护了营养的目的。
所以高温快速灭菌,比传统灭菌养分损失小、菌丝生长快。
⑤生产间隔时间短,杂菌繁殖少。
工厂化制棒,生产速度快,当天生产当天灭菌,与传统制棒生产相比,灭菌及时、间隔时间短、袋内杂菌繁殖少、养分损失小、灭菌效果好。
所以说工厂化制棒优势明显是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提高菌袋质量、增加香菇产量的有效途径。
广西菌棒生产净化车间设计
![广西菌棒生产净化车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43380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a.png)
广西菌棒生产净化车间设计
广西菌棒生产净化车间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车间尺寸与布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规模确定车间的尺寸与布局。
确保设备摆放合理,生产流程顺畅,人员活动空间充足。
2. 净化要求:菌棒生产对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车间内应设置合适的空气净化设备,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
同时,需要考虑污水处理设备,保证废水排放达标。
车间内加入隔音设备,降低噪声对生产和员工的影响。
3. 设备选择: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设备,如发酵罐、灭菌设备、菌棒包装机等。
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4. 通风系统:考虑到菌棒生产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需要有合适的通风系统,保持车间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5.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如墙面材质、地板材料、天花板材料等,便于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6. 安全设施:车间内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标识等,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最后,根据具体情况,还需要遵守相关的食品生产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废弃物处理,确保菌棒生产过程遵守环保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菇菌棒工厂设计探讨
作者:李玉尚晓冬宋春艳李正鹏谭琦周峰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1期
摘要通过分析香菇菌棒工厂的选址和设计基本原则,并以日产4万棒香菇工厂为例计算生产功能区面积,提供简要的生产区布局图纸,对香菇菌棒工厂的相关设计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准备投资建设香菇菌棒工厂的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香菇;菌棒工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70-02
香菇(Lentinus edodes)俗称中国蘑菇,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1]。
2015年,我国香菇总产量达766.66万t,占我国食用菌总产量(3 476.15万t)的近1/4。
我国香菇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丽水、福建尤溪、河南驻马店、湖北随州以及河北平泉等地[2],但随着工业化技术逐步引入食用菌产业,在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各地不少企业投资建设香菇菌棒工厂。
香菇菌棒工厂与传统小作坊模式菌棒生产最大的区别是采用工业管理模式,在专门设计的保温库内,利用环境控制系统创造香菇菌丝最适合的生长环境,进行周年规模化生产[1]。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具有高投资和高运行成本的特征,针对短周期、高产量的食用菌品种来说,工厂化生产具备高效率、高投资回报率的特点;针对长周期、低密度的食用菌品种来说,工厂化生产会产生更高的运行成本,由于香菇出菇周期比较长,涉及到出多潮菇以及休养和注水等环节,所以香菇出菇阶段暂时还不适合工厂化生产。
本文所叙述的香菇菌棒工厂指的是利用工业化的手段,集中生产香菇菌棒,不在保温库房内出菇,而是将成熟的香菇菌棒在大棚内出菇、销售给农户或出口。
本文就建设香菇菌棒工厂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生产企业提供科学参考。
1 香菇菌棒工厂选址基本原则
1.1 地理位置
香菇菌棒工厂的厂区应地势平坦,排灌方便,3 km以内没有无工矿企业污染源,1 km以内无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等,自然条件应该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NY5358-2007)的要求。
除了上述选址要求外,还需要同时考虑招聘员工及菌棒销售等问题,选址在香菇传统产区有助于菌棒的销售,选址在治安条件良好、民风淳朴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有利于招聘员工。
1.2 原料供给
生产香菇的主要原料为硬质木屑[3],目前尚未找到有效代替硬质木屑的农产品下脚料,虽然配方中可以添加部分果树枝条、农作物秸秆,但是不能彻底解决香菇对硬质木屑的依赖,随着我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越来越严格,香菇原料的来源也会越来越紧张,如果能够找到稳定的木屑采购渠道,例如直接采购国外木屑等,则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减少了后顾之忧。
2 香菇菌棒工厂设计基本原则
2.1 便于流水线作业
依据香菇菌棒生产的工艺流程,结合厂区地形、风向、水源等综合因素进行布局,充分考虑物流的进、出,设计安排好工艺之间的衔接,尽量减少物流交叉、混流及操作人员工作行走路程;如装袋区应靠近接种后灭菌车出车缓冲间,减少灭菌车的移动距离;如使用移动式床架培养香菇菌棒的生产模式,成熟香菇菌棒出货区与接种后菌棒上架区要紧邻,减少移动式床架的运输距离;如果是多排培养厂房,应多设置通道,便于人员走动及菌棒运输。
总的来说,生产规模越大,则厂区面积越大,越需要减少人员、床架、原辅材料的运输距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总之单个菌棒工厂的规模不能过大。
2.2 将不同功能区进行隔离
依据当地风向,净化车间和培养区应处于上风向,原料堆场要处于下风向[4];原料仓库靠近装袋车间,远离菌种室;将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离,生活区内不允许饲养家畜禽类,以防杂菌污染;净化车间员工与装袋车间员工尽量分开,减少净化车间员工携带的粉尘和杂菌数量;生产规模较大时单独设置菌种岗位员工更衣通道,确保菌种质量;若建设多层厂房,层间要做好保温及防水措施,以防产生冷凝水。
2.3 适度规模
一般来说,生产规模越大,单位生产成本越低,但是单厂生产规模过于庞大时,厂区的物流行程、操作人员行走路程过远,单位生产成本反而会升高。
香菇菌棒工厂与瓶栽食用菌工厂相比,香菇菌棒在灭菌时不能直接摆放于灭菌垫板上,培养时需要专用培养架,而栽培瓶可以直接叠放于培养垫板上,由于香菇菌棒灭菌车、培养架的运输不如垫板运送方便,所以香菇菌棒的单个生产厂区最适规模要小于瓶栽食用菌栽培厂区[5-6]。
3 生产功能区设计分析
3.1 功能区面积计算
以日产4万棒香菇菌棒工厂为例,不同功能区面积计算如下。
3.1.1 灭菌锅容积及数量设计。
原辅材料在搅拌锅中加水后,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所以要严格控制菌棒的待灭菌时间,以每天装袋10 h计算,灭菌4锅
可以保证每个菌棒最长等待2.5 h就可以灭菌,每个灭菌锅容积为10 000个香菇菌棒(灭菌锅实际容积与灭菌层架、灭菌锅型号有关,目前最大容积灭菌锅可以容纳折径15 cm 香菇菌棒10 000多个),设计更多的灭菌锅虽然菌棒待灭菌时间更短,但购置灭菌锅的费用会提高,建议设计3~6台灭菌锅即可(香菇菌棒灭菌时间较长,仅能保证每天早晨最先使用的灭菌锅可以使用2次)[7-8]。
3.1.2 冷却室面积设计。
高压灭菌锅内部净高度一般不超过2.4 m,在此基础上冷却室每1 m2可存放150棒左右(过于拥挤会导致冷却效率降低),每个菌棒需要冷却3 d。
为降低能耗,先使用外界高效过滤后的新风自然冷却,再使用制冷机强制冷却,则日产4万棒企业需要容纳12万棒的冷却室,面积为800 m2左右。
3.1.3 接种室面积设计。
目前使用固体菌种的香菇菌棒接种机效率为800棒/h左右(包含消毒、清理接种机时间),以每天接种8 h计算,需要6.25台接种机,实际购买7~8台接种机,实际占用接种室面积约100 m2 [9-10]。
3.1.4 菌种室面积设计。
折径17 cm、高20 cm的香菇栽培种,使用接种机可以接种香菇菌棒15个左右,培养周期按30 d计算,菌种培养室需要容纳80 000个香菇栽培种,需要培养室面积约320 m2,加上母种和原种的培养面积,按照 400 m2计算[11-12]。
3.1.5 培养室面积设计。
以目前的双层移动床架叠放培养模式(图1),每1 m2培养室可以容纳190~210个香菇菌棒,生产90 d菌龄的香菇品种(沪F2品种等),培养室的面积为18 000 m2左右,生产长菌龄的品种则需要更大面积的培养室。
3.2 生产流程规划
根据功能区所需面积,对日产4万棒香菇菌棒工厂的生产区进行流程规划,将灭菌车的移动路线(装袋区、灭菌锅、冷却室、操作区、出车缓冲间)构成环形,物流线路短,效率较高,再加上辅助设施所占面积,合理布局后即为生产区图纸。
图2为简要布局的生产区图纸,以期能够为香菇菌棒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4 结语
香菇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全国各地不少企业投资建设香菇菌棒工厂,采取集中生产香菇菌棒、分散出菇的模式。
由于香菇出菇周期较长,出菇期间还涉及到休养、注水等环节,在目前香菇销售行情比较低的情况下,工厂化出菇成本较高,还需依赖自然季节出菇,可能造成香菇菌棒工厂生产不连续等问题,投资前需要谨慎调研,适度规模,结合国情,减少固定投资[13-14]。
5 参考文献
[1] 黄毅.食用菌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2] 张树庭,陈明杰.香菇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食用菌,2003(1):2-4.
[3] 黄年来.中国香菇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4.
[4] 黄毅.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1.
[5] 蔡爱萍.香菇栽培中的多发性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16):95.
[6] 杨彬.钢架水帘设施大棚栽培香菇技术[J].食用菌,2015(1):40-41.
[7] 王会森.平泉县立袋香菇高效栽培新技术[J].食用菌,2014(6):44-45.
[8] 侯俊.香菇栽培技术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3(11):1-4.
[9] 孙晓钰.香菇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58.
[10 ] 张锋.香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程,2008(2):28-30.
[11] 边银丙.我国香菇栽培种质资源与种质资源信息库建设[J].浙江食用菌,2008(1):12-15.
[12] 刘振国.北方香菇栽培技术[J].河北供销与科技,1997(11):63-64.
[13] 李玉,尚晓冬,宋春艳,等.香菇菌棒传统生产模式与工厂化生产模式的比较[J].食药用菌,2017(2):138-140.
[14] 卢淑芳.磐安县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探索与思考[J].食药用菌,2016(5):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