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答案
拿来主义练习题
![拿来主义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c12b5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2.png)
拿来主义练习题一、选择题1. “拿来主义”一词最早由哪位思想家提出?A. 鲁迅B. 胡适C. 陈独秀D. 梁启超2. “拿来主义”主张在文化发展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A. 完全拒绝外来文化B. 完全接受外来文化C. 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D. 只发展本土文化3. 拿来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是什么?A. 促进文化闭关自守B. 促进文化多元化C. 促进文化同质化D. 阻碍文化交流二、填空题4. “拿来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鲁迅的________一文中。
5. 拿来主义认为,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该________,而不是盲目排斥或全盘接受。
三、简答题6. 简述拿来主义在现代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四、论述题7. 论述拿来主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五、案例分析题8. 阅读以下案例:某国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引进外国技术,但同时也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请分析该国家的做法是否符合拿来主义的原则,并给出你的理由。
六、作文题9. 以“拿来主义与文化自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1. A2. C3. B4. 《拿来主义》5. 批判性地吸收简答题参考答案:6. 在现代教育中,拿来主义的实际应用体现在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上。
教育者和学生应该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保持对本土教育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以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创新。
论述题参考答案:7. 拿来主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鼓励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既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文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又要保持对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的自信和坚守。
这有助于我们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和谐发展。
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8. 该国家的做法符合拿来主义的原则。
拿来主义强调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文化,而不是盲目排斥或全盘接受。
该国家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体现了拿来主义的精神,既促进了技术进步,又保持了文化多样性。
拿来主义 课后习题及答案
![拿来主义 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d2badd3c1ec5da51e27061.png)
《拿来主义》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倘.使(chǎnɡ)针砭.(biǎn)冠.冕(ɡuàn)自诩.(xǔ)B. 犀.利(xī)脑髓.(suǐ)残羹.(ɡēnɡ)蹩.进(bié)C. 存膏.(ɡāo)玄.虚(xián)国粹.(cuì)孱.头(chàn)D. 掘.起(jué)糟粕.(pó)吝啬.(sè)冷炙.(zhì)2. 下列对词语及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自诩.:自夸。
诩,夸耀。
B.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炙,生肉。
C. 冠冕.:“冠冕堂皇”的略语,意思是很体面、很气派。
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D. 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尚,崇尚、重视。
3. 下列句子中对课文的分析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旨在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对于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都做了明确而又深刻的阐述。
B. 文章先破后立,有力地阐明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的观点。
C. 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举例、类比等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效果。
D. 本文开宗明义,直接从“拿来主义”入手进行论述,很有说服力。
4. 文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 “抛来”动机良好,“抛给”动机较坏。
B. “抛来”和“抛给”都是不怀好意的。
C. “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其实一样,都是“赠与”的意思。
5. 《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对这样写的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起到了对比烘托的作用。
B.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说起,增强文章说服力。
《拿来主义》同步练习(含答案)
![《拿来主义》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d458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4.png)
《拿来主义》同步练习(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B.“放出眼光”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
C.“自己来拿”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主动去拿,不能坐等人家送来。
D.这句话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2.对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和“‘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孱头”对文化遗产采取犹豫主义的态度,想继承又不敢继承。
B.“昏蛋”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及答案(2)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0fd57e0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8.png)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及答案(2)《拿来主义》课后练习答案1.解析;这里列举的都是多音字或形近字,不注意,容易误读。
答案:(1)zhì;jiǔ.(2)ɡuān、ɡuàn。
(3)sè、qiánɡ。
(4)si、cè。
(5)càn、chán。
(6)bié、bì。
2.解析:学习一篇课文,特别是重要的课文,对文章的基本观点,一定要有清晰的了解,并能熟记在心。
本题概括了《拿来主义》一文的基本内容。
答案: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使用,存放,毁灭;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3.解析:这是一道关联词语填空题,做这种练习题,主要是有助于训练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使文章思路畅通。
本题出自课文,切忌照搬照抄,简单从事,务必学会分析,探求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题目,(1)要求对常见的关联词语及其所表示的关系非常熟悉,(2)要求对所提供的语段或语句前后意义上的关系进行认真分析。
①前说是太阳,后说不是太阳,前后语意转折。
②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倒装句,唯有这样才可以使上下文自然衔接。
“中国也不是”紧承了上句的“尼采究竟不是太阳”,“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与下句形成转折。
③④是对“化为魂灵”的补充说明。
⑤前说“化为魂灵”,后说“子孙还在”,前后转折。
⑥是从“子孙还在”推出结论。
⑦前文是从正面讲道理,下面则是进一步从反面讲道理,意思是“如果不这样,那么……”,句中有文言虚字“则”呼应,所以不宜用“如果”。
答案:然而,虽然,或、或,但,所以,要不然。
4.(1)解析:比喻说理是本文的特点,有的用明喻,比喻义一见就明,但多数是借喻,要读者根据文意自行琢磨,本题列出的便属此类情况。
答案:“鱼翅”喻外国文化中的精华。
“萝卜白菜”喻中国文化。
高考文学类作品鲁迅《拿来主义》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文学类作品鲁迅《拿来主义》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7cc6b866fb84ae45c8dbb.png)
高考文学类作品鲁迅《拿来主义》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②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④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⑤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⑥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⑦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拿来主义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4fd00e4b73f242336c5f5c.png)
拿来主义阅读答案【篇一:《拿来主义》阅读答案】8.“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其中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说说你的理由。
(4分)答:。
9.选文第三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写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答:。
10.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4分)答:。
参考答案:7.反语。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8.不能。
“拿着”“展览”属于中性词,而“捧”“挂”则带有一定的奚落意味,从而能够刻画出“送去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9.类比论证。
旨在告诫“送去主义”的危害。
10.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篇二:拿来主义活动单答案】的: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1.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
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
3.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对于多数同学来讲。
这些概念并不陌生,但还是比较抽象,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
4.《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教学过程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拿来主义学案答案
![拿来主义学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329879b84ae45c3b358c3e.png)
《拿来主义》导学案答案二、1、一: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否定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以立为主,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
二:“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2、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1-6段)是什么(7段)〕破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10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怎么样〕立(对于全文结构,以上只是参考,各位老师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3、闭关主义:闭关锁国送去主义:卖国求荣4、来源:鸦片战争的失败表现:送古董、送画、送人实质:媚外求荣危害:亡国灭种5、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施舍,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或目的。
抛给:有目的的、带恶意地输出。
三、1、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2、孱头——愚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鉴赏的逃避主义者昏蛋——头脑发热,不分好坏、盲目排斥、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者废物——失去自立能力,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3、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吸收鸦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批判地吸收烟具——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留一点,绝大多数毁掉姨太太——纯粹的糟粕毁掉1。
拿来主义。课后习题及答案
![拿来主义。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e8bf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b.png)
拿来主义。
课后习题及答案1.正确注音的词语:倘使、犀利、掘起、针砭、脑髓、玄虚、糟粕、冠冕、残羹、国粹、吝啬、自诩、蹩进、孱头、冷炙。
2.解释有误的词语:残羹冷炙的解释错误,应该是指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炙不是生肉。
3.不准确的分析说法:选项A不准确,文章并不是只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而是探讨拿来主义的理念和应用。
4.抛来与抛给的主要区别:选项C正确,抛来一般没有坏的动机和目的,而抛给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5.关于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选项D正确,这两种主义都是当时的错误思潮,必须先驳倒,从而为“拿来主义”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论证。
6.“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一句的正确理解:选项A正确,这句话指的是中国不去研究别国的先进经验,也不允许别人来传播。
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改写:一)在这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杂文中,作者通过比喻来区分文化遗产中的不同部分。
他认为,对于拥有鱼翅、鸦片等贵重物品的人来说,并不需要将其抛弃或者毁灭,而是可以像吃萝卜白菜一样食用,或者将其送到药房以供治病之用,而不是出售存膏售完即止。
至于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不同于印度、波斯和XXX的烟具,但也可以算是一种国粹,但作者认为大可毁掉。
此外,他还提到了一群姨太太,认为最好让她们各自走散,以避免“拿来主义”带来的危机。
总之,拿来是必要的。
只有拥有了文化遗产,才能成为新人,才能创造新的文艺。
但是,实行“拿来主义”需要具备沉着、勇猛、有辨别力、不自私等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主人,拥有新的宅子。
1.《拿来主义》是XXX的一篇杂文,他原名XXX,是中国的文学家和革命家。
B项的阐释有误,正确的是“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是实行“拿来主义”的前提条件。
2.在选文第①段中,作者通过比喻来区分文化遗产中的不同部分。
其中,“鱼翅”指的是贵重的物品,“鸦片”指的是有争议的物品,“烟枪和烟灯”指的是国粹,而“姨太太”则指的是可能带来危机的物品。
《拿来主义》练习题 含答案
![《拿来主义》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b71dc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8.png)
拿来主义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残羹.(gěng 肉汤)冷炙.(zhì烤肉)自诩.(xǔ谦虚)B.礼尚.(shàng 崇尚、重视)往来)脑髓.(suǐ脑筋C.冠冕.(mian 古代帝王的礼帽)勃然..(bó rán 脸色大变,怒气冲天的样子)大怒D.玄.(xuán 指用来遮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虚蹩进..(bié jìn 躲躲闪闪地走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冠冕堂皇窒闷寥廓迫不急待B.残羹冷炙豁免激励贻笑大方C.像征主义献媚自栩礼尚往来D.滥芋充数磕头雅片勃然大怒3.下列句子中,括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A.这次作文特别强调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一律用方格纸誊清)。
B.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其实,指的是晨曦和朝霞。
)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
C.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D.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C.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D.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5.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拿来主义》的作者是,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
他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散文诗集有《》,杂文集有《》《》《》等。
二、阅读题阅读下面课文中的文字,完成6-7题。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拿来主义练习及答案
![拿来主义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df145dd3383c4ba4cd2de.png)
拿来主义练习及答案拿来主义练习及答案1.根据语境,确定“或”字的意义:A.或者B.有的①几百年以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 )②(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 )③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消灭。
( )2.阅读选文,完成文后问题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得“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我们要或存放,或使用,或消灭。
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区分,不自私。
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第一段中的“鱼翅”“烟枪和烟灯”“姨太太”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借代B.暗喻C.明喻D.借喻(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的词语各指什么?“鱼翅”指。
“烟枪和烟灯”指。
“姨太太”指。
(3)第二段层次划分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下面各句分别说明“拿来主义”的问题是什么?①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②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区分、不自私。
( )③我们要或存放,或使用,或消灭。
( )④他占有,挑选。
( )⑤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 )参考答案1.所考知识点:词语的理解。
(3.19)拿来主义习题答案
![(3.19)拿来主义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b0e23ddccda38376baf4e.png)
《拿来主义》参考答案
1、miǎn suǐ sě piē chì xǔ gēng zhì yā尚粹磕孱摩灸譬
2、 2、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周树人豫才鲁迅《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
3、 3、A .(B“新人”后应为逗号;C“拿来!”的感叹号应在引号外;D“我敢说”后面应为逗号。
)
4、4、D (见课文)
5、 5、B. (“大量”与“残羹冷炙”相矛盾。
而且也不符合句意。
)
6、6.类比论证。
7、7.鲁迅先生是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
8、8.作者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从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而最后却“发了疯”一例来说明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亡国灭种.
9、 9.“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10、10.承接作用。
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11、11.排比:所选文的第一段。
比拟:我们也听见法治,但一到实际又被金钱卖掉,我们还听见自由平等与公理的名词,但是都做了金钱的妾媵!比喻:它已是水银落地般无孔不入了。
反问:青年们不顾利害在践踏那自己所信仰的道德不是不少么?
12、12.(或凭空的爱),纯洁的友谊。
13、13.前文所列举的种种人因金钱而异化的现象,一方面表明金钱力量的强大,另一方面也直接指出了人性的消沉。
《拿来主义》练习参考答案
![《拿来主义》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0e5e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7a.png)
《拿来主义》练习参考答案
1.找出中心论点,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和结构。
(10分)
答: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
●从近代中国落后的“闭关主义”入手,
●进而着重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后果。
●在进一步揭露“送来”的实质及危害的过程中,
●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然后先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再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重申实行“拿来主义”的重
要意义。
从结构上来说,
●本文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使议论更见深度。
2.借助形象进行说理是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
请以
本文为例作分析。
(5分)
答:
●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来形象地说理。
●例如,文中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
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来比喻各种文化遗产,
●形象鲜明地指出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
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
的道理浅显化,
●使说理清楚透彻,令读者印象深刻。
(完整版)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答案
![(完整版)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224b02f60ddccdb38a063.png)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答案1、.根据拼音写汉字:自xǚ 吝sè 国cuì残gēng冷zhì bié进脑suǐcàn 头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长歌当哭得当当天B.无缘无故变故事故C.博而不精精华酒精D.一一列举举例举止3.《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A人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
B.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C文章主要立足于破,因为是驳论文。
D.文笔拓开,使文章产生波澜。
4.对以下句义理解正确的有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③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二、语段精读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
抢来的。
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子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
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白勺烟具都不同。
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倘使背着周游世界。
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论述类文本阅读《拿去主义》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拿去主义》阅读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b1f3e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b.png)
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
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
“来而不住,非礼也。
”中国人是礼义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
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
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
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
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
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
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
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
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36dce28ea81c758f578d6.png)
第8课拿来主义文化遗产1.月下的圆明园是那样安静,古今中外的文明荟萃使得它成为蓄谋已久的强势者的囊中之物。
动乱年代,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已属不易,更何况西方人用红衣大炮明火执仗地强取豪夺。
八国的火种燃烧着列强贪婪的欲望,文明又一次在武力下呻吟:精致的琉璃墙被推倒了,名贵的字画被抢走了,无法搬动的建筑最终成为欲望的祭品。
而园中的牡丹开得如此富丽堂皇,又被那沾着血迹的皮靴践踏得如此狼狈。
2.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
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姜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
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熨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
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3.几千年来,长城用沉重的身体构设着中原百姓沉睡的摇篮,这里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里有多尔衮呼啸而来的铁骑,这里有中华儿女太多太多无法忘记也无法割舍的记忆。
可是现在,银白色的月光拂过长城,那沉重的城体却写满了欲望者短视的贪婪。
城砖,一块一块被愚昧者从山巅挖走,或成为墙角路旁的基石,或成为倒卖文物的资本,或成为流浪异乡的“孤客”。
更有甚者,机械的轰鸣碾过,大规模的城砖被集体无意识地挖走,与漫漫黄沙一道,成为现代柏油路的陪衬。
如果有一天我们远离地球,有谁还能标识我们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有谁还能告诉子孙,我们东方的文明曾是如此绚烂?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民族魂”——鲁迅鲁迅(1881-1936),字豫才。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他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希望用此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普测题库---《拿来主义》(题目+答案)
![普测题库---《拿来主义》(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8854e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1.png)
9、拿来主义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冠冕.miǎn 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女婿展览传道残羹冷灸B勇猛奖赏养料礼上往来C污染鼓吹烟具故弄玄虚D争辨仪节毛厕磕头贺喜3.下面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A.运拿挂 B.运揣走C.送捧挂 D.送拿走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⑤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A.①③②⑤④B.①②④⑤③C.①②⑤③④D.①③⑤②④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D )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C.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D.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6.《拿来主义》在论述“拿来主义”前,用了大量篇幅论述了“送去主义”,这种论证方式是( B )A正反对比 B先破后立C先摆事实后讲道理 D前因后果7.对“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概括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自己拿来自己用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师夷长技以制夷判断题(对的选“是”错的选“否”,加粗的为正确答案)1.《拿来主义》批判了种种错误的对待外来文化态度,指出正确的继承和借鉴是建设新文化、塑造新人的必要条件。
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拿来主义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9275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e.png)
拿来主义阅读答案【篇一:《拿来主义》阅读答案】8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其中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说说你的理由。
(4分)答:。
9.选文第三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写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答:。
10 .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4分)答:。
参考答案:7 .反语。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8.不能。
“拿着”“展览”属于中性词,而“捧”“挂”则带有一定的奚落意味,从而能够刻画出“送去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9.类比论证。
旨在告诫“送去主义”的危害。
10 .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二是“闭关主义” 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篇二:拿来主义活动单答案】的:1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 .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一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1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
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
3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对于多数同学来讲。
这些概念并不陌生,但还是比较抽象,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
4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教学过程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拿来主义》阅读理解答案-word文档资料
![《拿来主义》阅读理解答案-word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70d6e38fad6195f302ba61a.png)
《拿来主义》阅读理解答案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发布的《拿来主义》阅读理解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 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7.“叫作‘发扬国光’”“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里运用了何种修辞?这种修辞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见到,请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举出一例。
(2分)答:8.“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其中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说说你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一课时答案
字音:xǔgēng zhìsuǐcàn biãsâpìpîcuìjǐkēhuái kētiǎn líng guānmiǎn
字形:诩炙阱嬉辩砭返戾阴尚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怎样批判送去主义:指出它的来源——闭关主义;表现——送古董,送画,送梅兰芳博士;实质——媚外;危害——讨残羹冷炙(经济衰败)、任凭“抛给”(丧失主权)。
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抱残守缺。
而“送去主义”则是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媚外求荣、欺世惑众。
都是对外政策,虽形式不同,实质却相同,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其结果必然使中国人民陷入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地。
课堂探究答案略课后习题见教学参考书。
《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一课时答案
一文本探究:
1、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2、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捧”“挂”两个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极尽奚落意味。
而“发扬国光”则是反语,实为“送去”,即媚外求荣。
②“……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反语,实为“倒退”。
③“……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丰富”本指物品多,“大度”本指气度宽宏,毫不计较。
反动政府实际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运用反语。
3、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或送人,一般怀有不良的动机。
表面上好像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样子。
抛给——是磕头求赏之后的赏赐,是有目的的给予,非接受不可。
送来——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
4、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占用,挑选。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过渡和转接的作用,既是对前面部分的小结,指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自己来拿”;又是下面部分的引子,告诉读者,文章将转入论述“拿来主义”。
此句在文中独立成段,将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成一体,可以看出作者思路的严密以及结构文章的高超艺术。
“运用脑髓”是思考,“放出眼光”是识别,“自己来拿”是要有选择地“拿来”,是“拿来主义”的正确做法。
二文本探究:
1、“孱头”——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
“昏蛋”——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
“废物”——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
从整段文章看,显然作者是用调侃的笔法,幽默风趣,又很有批驳力地借以讥讽“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可笑。
2、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
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
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3、①使用——(鱼翅)吃掉,(鸦片)供治病;存放——(鸦片)送到药房去,(烟具)送一点进博物馆;毁灭——(烟具)大可以毁掉;(姨太太)请她们各自走散。
②“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③创新;④“拿来主义”对于创新民族新文化的重大意义。
《拿来主义》第一自习答案
CCD CDB CBBCC
1、参考答案:为什么在别人眼里是障碍,是困难,在李维斯眼中却是致富的商机呢?就是因为。
他并没有像其他淘金者那样怨天尤人或知难而退,而是懂得换一种角度思考。
他明白到只要能赚钱不一定要到西部去淘金。
大河挡住了他的去路,但是换一种角度思考的智慧却使他开辟了多条财路。
所以说,换一种角度思考,将有另一种收获。
2、示例一: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古人的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示例二:河水来到浩瀚的大海,就会望洋兴叹,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无垠的天宇,就会自惭孤陋寡闻;我们通过学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3、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去学习。
不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领域不断开拓的过程,每开拓出一片知识的荒地,就可以种下一片智慧的种子,以努力作阳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种子就会生出智慧之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
所考知识点:语境语义。
《拿来主义》第二自习答案
1解题答案及点拨:B项最符合“蜜蜂酿蜜”的特点,再结合下文语境,突出的是涉猎的广博。
2所考知识点:语序、词序。
解题答案及点拨:不能颠倒,因为要与后文的“愈高”“愈牢”对应。
3 所考知识点:句式变换。
解题答案:基础所能支撑的限度最终决定了你的学习成就所能达到的高度。
4.辨析词义。
解题答案及点拨:A侧重于“闻名”强调其影响,B侧重于“瞩目”,世人对其态度,C侧重于“无双”,强调举世无有相比,都不合语境要求。
只有D,合乎语境要求。
5所考知识点:句子衔接。
解题答案及点拨:C与上文脱节;A项不合文段意思,旁生枝节;B项虽合乎语境,但不如D项表达得更形象,贴切。
6所考知识点:
解题答案:d C,e E,f B或D,g D或B,h A,i F。
7所考知识点:提炼要点。
解题答案:读书要广取博收。
8所考知识点:论证方法。
解题答案及点拨:这段文字用了喻证法,例证法和引证法。
“金字塔”之说,“蜜蜂酿蜜”之说都是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