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同时新课标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因此,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

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汹涌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所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情感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关心,

学会爱,学会尊重别人,产生亲情、友情,学会用自己正确、健康的心理去体验社会,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学生能够调控情绪情感,对自己对别人的喜怒哀乐能作出正确的情绪反应。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视他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对自己,胜不骄,败不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同时又不乏感情,实现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以文育情法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特别是一大批名家名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还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如当代作家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通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字里行间,我们不仅可以听到运河边那淙淙的流水声,呼吸到瓜棚豆地的泥土气息,而且可以饱览河两岸恬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可以体察到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质朴农民的欢乐和忧伤。选自《诗经》中的《蒹葭》一诗,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深秋的清晨,

一位恋者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河畔,徘徊往复,魂不守神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学者陶涛把它归纳为四美――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音乐美,因此,可以想象它带给人的美感可以说非常丰富的。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伤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语文课必须进行情感教育,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以“文章情”为基调,用“教师情”来诱发、唤起“学生情”。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要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文章情”表露出来感染学生,教师就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细心地体味感情,必须吃透教材。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把知识和感情传授给学生,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应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思想感情,应运用已有的语言文字知识,去熟悉、研究课文,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并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品内容,通过自己的感情来领悟作家情感的脉搏,引起感情的共鸣,并把这种感情保留下来,作为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

另外,利用好优秀的教材文本,更能够解决困扰在学生

心中的情感纠葛。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处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对异性充满好奇,对爱情充满向往,有的萌发爱的冲动,渴望和尝试爱的滋味。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采取堵、禁止接触的方法,但效果往往欠佳。面对初中生“早恋”这个一直困挠着无数老师和家长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一味地采取堵、禁止接触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去阅读、品味教材内外的描写爱情的经典作品。如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课文《致女儿的信》,课外名著中的罗密欧与朱莉叶、刘兰芝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等。通过这些作品和人物形象,明白“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堆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细节”。这样,学生们就会对爱情产生热爱、尊重和敬畏之情,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以情育情法

情感的特点是具有感染性。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为这情感所感染,也体会到这些感情。”以情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充分而又恰当地运用言语表情――语言、语调、语速、停顿等,以及非言语表情――面容、目光、手势、姿态等,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

容,反映其中的思想感情,形象地解释某些现象、概念。如一位教师在讲授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的最后一节时,用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感情的语言,以一系列排比句的优美形式,来讲解表达全诗感情高潮的诗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句情感激烈、气势磅礴的解释语,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高尔基这一诗句的深邃内涵,而且其洋溢情感的优美的解释语本身也给学生以语言美的享受,美好意境的陶冶,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影响,也没有考虑过应使自己在教学中保持怎样的情绪状态为最佳的问题,这一切似乎都处于自然起伏状态。这在客观上,也就使一些老师放弃了一条通过情绪感染功能来调节学生情绪并使之积极化的有效途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

(三)以境育情法

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教师为配合教学内容,也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具有情感色彩的生动情境,很好地扣击学生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