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09级游莉莉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分析

摘要:通过对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与我国人教版高中

《生物》相同内容“分子与细胞”在编排上的比较,为我国教材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在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人教版的高中《生物》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从内容编排、栏目设置、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通过对两种教材的分析,得出可以得出结论:两种教材都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在内容编排行上大体相同,美国教材更强调学科综合。美国教材栏目形式多种多样,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我国的比较单一,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由于两种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对于教学效果而言也存在差异,美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愉教于学。我国的教材过于刻板,除了知识点的学习外并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关键词:中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比较分析

目录

摘要 (1)

第1章······························································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缘由

本论题是在查阅了大量有关中美教材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关于中美教材比较的文献资料很多,有很多是单个方面的比较,如实验部分的比较,课后习题的比较,图片的比较等,也有整体的比较,比较有代表的的是于远远的《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研究》,他是对中美教材整体的一个比较,篇幅较长。于是决定比较中美教材中相同的一个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的就是“分子与细胞”内容。在指导老师悉心引导下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其中,吴举宏的《美国高中主流教材中“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教材分析》,余远远的硕士论文《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研究》等文献资料对本论题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后经与指导教师讨论并确认了该论题的价值,最终形成了本文的论题。

美国中小学教材的种类极为多样化,教材的使用也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已经有对Biology-Principles&Exploration、BSCS、The Living Environment Biology、HRW、Life science和Biology:the web of life教材等六个版本教材进行研究。本文选取分析的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1]《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是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为依据出版的一套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在美国本土使用较为广泛。《生物:生命的动力》是美国麦格劳一希尔教育出版公司(The McGraw—Hill)于2004年出版,供9—12年级学生使用,该教材一经面世推广,便为许多国家选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后经多次修订,发展为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2]。2008年,该教材中译本《生物:生命的力》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美国教材”)该教材共3册,包括什么是生物学、

生态学、微生物等10个单元,39章。本文选取的是其中第5单元“分子与细胞”进行比较分析。

我国的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已于04年九月份起在全国四个省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实施,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也相继进入各实验区供学校使用,目前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新教材有五个版本:人教版(朱正威、赵占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山东版(张时新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江苏版(汪忠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河北版(刘植义主编,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以及北师大版(刘相钰、刘恩山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其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分为必修1、2、3和选修1、2、3.本文分析的则是必修1的内容。(以下简称“我国教材”)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是关于对美国教材分析的文献,例如:高俊英的“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特点分析”[3]是对美国教材编写体例和栏目设置及内容的分析;李高峰的“美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的概念教学”[4]是对重要概念的教学分析;吴举宏的“美国高中主流教材中‘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教材分析”[5]对”分子与细胞”内容对主要内容、学习目标、重要概念、关键术语及栏目的分析。还有一些对单个栏目的分析,如对实验板块的分析、对语言特色的分析、对课后习题的分析、对职业渗透的分析、对图片的分析等都只是单方向的。在中美的教材比较分析中有陈洁的“中美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关于科学探究内容的比较分析”[6],董玲玲和赵坤兰等人合著的“中美教材中‘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的比较分析”[7]。中美教材的比较研究有余远远的硕士论文《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研究》[8],比较得很细致,主要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入手。宏观结构方面有教材封面设计、教材设计思路、教材内容选择、教材内在逻辑、知识点的差异。微观结构方面有体例与栏目的研究、语言文字的研究、插图的研究、习题的研究。还有微观更深层的研究,有“科学探究”的研究、“学科综合”的研究、“STS教育”的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余远远的“中美高中生物主流教材的比较研究”涉及的面比较广,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剖析的比较透彻[8]。但是都没有对同一内容在教材编排上进行过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生物学教材的不足之处,为我国生物教材的改革起到提示作用。

第2章中美教材“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

作为共同的知识点,“分子与细胞”在教材中的内容是相同的,但两本教材在编排上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主要比较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容;(2)栏目设置;(3)教材可读性。

2.1“分子与细胞”部分内容上的差异

表2.1—1:美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是第五单元的内容

细胞的物质运输、细胞的能量供应、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也存在一些差别,如

2.1.1内容衔接上的差异

两种教材在知识点的承接上是有一些差异的,也就是说顺序的安排上是不同的。中国教材先是认识细胞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章),然后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第2章),再然后使细胞结构(第3章),在此基础上物质如何进出细胞(第4章),细胞系统的维持必须要有自给的能量供应系统(第5章),在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介绍了细胞的生命历程(第6章)。我国的教材在知识点的安排下有很强的线性逻辑关系。而美国教材则有些天马行空的意味,虽然也是按照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物质运输→能量供应和利用)大致线路编写的,但没有绝对界限,如在物质的跨膜运输(第3章)后,由物质供应是为了细胞的生长发育为过度,之后是细胞的生命历程[5]。“水与扩散作用”则是安排在原子及相互作用之后,并不同于中国教材是安排在物质运输那里讲解的。讲完原子及相互作用再讲水与扩散作用,给人感觉似乎很乱,但是衔接上却很流畅。这样的编排比起刻意追求体系完整连贯来的流畅自然。

2.1.2内容知识点上的差异

2.1.2.1知识点涉及范围的差异

虽然中美教材的内容上大体相同,但是细到知识点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美国教材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通常都会附带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中国教材的知识点所涉及的不多,通常也就简单说明,并不细致。对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是件复杂的事情,要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多种方法。如在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节中中国教材有关化学知识有限,只是介绍了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