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呼吸一节的比较与启示

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呼吸一节的比较与启示

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呼吸一节的比较与启示。

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呼吸” 一节的比较与启示2004年美国麦格劳希尔有限公司出版了高中主流生物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Biology:The Dynamicsof life),2018年该教材的第二版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美国教材)。

第二版美国教材全书的行文风格和编写内容明显不同于第一版,全书的每节开篇都有联系实际的点睛之笔,除了图文并茂地阐述生物学内容外,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栏目,介绍了相关内容领域的职业生涯,从公民科学素养角度来教授生物学,努力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了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以原实验教材为基础修订而来。

教材修订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根本依据,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吸收原实验教材的优点,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

为便于一线教师全面认识并实施新教材,下面以“细胞呼吸”一节内容为例,尝试分析两套教材在知识内容、栏目类型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编写特点,挖掘其中适合的素材为教学服务,旨在为我国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的教学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1 中美教材中“细胞呼吸”的比较1.1 知识内容分析从“细胞呼吸”一节内容编排上看,人教版的教材内容覆盖范围更广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更紧密。

该教材不仅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还探究了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并着重分析了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口贴等;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等酿酒时需要控制通气;花盆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等促进有氧呼吸等。

在呈现这些内容时,人教版教材注重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细胞呼吸原理的重要方面,然后再举例并加以说明,彰显了“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美国教材则精选“细胞呼吸、发酵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关系”3个知识点,着重分析了细胞呼吸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的具体过程,并引入了在我国高校生物化学教材中才会出现的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性名词,如“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CoA(辅酶A)、乙酰辅酶A、FADH2(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难度比较——以“光合作用”为例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难度比较——以“光合作用”为例

第37卷第1期2021 年中学生物学Middle School BiologyVol.37 No.l2021文件编号:1003 - 7586(2021 )01 _ 0063 - 03中美高中生物教材难度比较—以“光合作用”为例严丹1吴萌希2任山章p(1.抗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00)(2•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浙江杭州311100)摘要以“光合作用”为样本,基于Flow Map与难度模型对中美主流高中生物教材难度进行对比分 析。

定量统计表明,人教版教材的难度较美国教材低;质性评价表明,两者各有优势且有可相互借鉴提 升的地方。

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可巧用插图,注重科学史的教学等。

关键词教材难度比较研究光合作用教材比较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 度”。

2019年中国发行了各版本高中生物新教材,2018年美国发行第二版高中生物教材。

“光合作用”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其概念与应用也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下 面使用史宁中与_春更等建立的课程难度模型评价 教材质量,对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 教材“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以下简称人教版)与美 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光合作用”(第二版,以下简称美国教材),进行定量 对比分析,基于此提出一些新教材的使用建议。

1研究方法1.1评价模型简介本研宄结合史宁中等构建的教材课程难度定量 模型与_春更等建立的“二维度四指标”的教材难度 评价模型,采用知识结构表征方法—Flow Map作为评价工具。

(1)史宁中等构建的教材课程难度定量模型,依 据影响课程难度的3个因素的关系建构了课程难度定 量模型:A^aS/TK1—a)G/T(0<a<l)。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比较

促进文本与图像的平衡
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应注重文本与图像的平衡,充分利 用图像表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入更多真实案例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教科书可引入更 多真实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知识的 实用性。
拓展国际化视野
在知识内容和案例选择上,可适当拓展国际化视野,引入 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和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
研究意义
教育交流
增进中美两国在生物学教育领域 的交流,促进教育方学教科书在呈 现科学方法方面的优点,提高我 国生物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 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
学人才。
学术价值
丰富科学方法教育和生物学教学 领域的理论研究,为相关学术领 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研究目的
对比分析方法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中美高中生 物学教科书中科学方法的呈现方 式,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 假设检验等方面。
提供改进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国教科书 在呈现科学方法方面的优缺点, 为我国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和教 学提供改进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实验法被视为验证理论和假设的关键环节。教科书会提供一系 列经典实验,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操控变量、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
在美国教科书中的呈现
美国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实验法更注重创新和探究。除了经典实验外,教科书还会鼓励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索感兴趣的问题,并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空间。
美国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概况

中美两国两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科学图示”比较

中美两国两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科学图示”比较

技 术 在 生 活 中 的应 用 。人 教 版 版教 材 中 同样 设 置 了 “ 生 物 与社 会 的联 系 ” “ 生物 与生 活 的联 系 ” 和“ 科学 ・
理领 域有 哪些 贡献 呢 ? ” 通 过 这样 的简介 , 学 生能够 意 识 到生 物学 应 用 的广 泛 并且 关 注 生 物学 与 生 物 的关
人 教版教材中通常 以问题探讨开始新一节 的学 习, 如必修一中“ 细胞膜一 系统的边界” 这一节开头插 入 了一张光 镜下未经染色 的动物细胞 , 并 提出了如何 区 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 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 胞膜 吗?通过 问题 的设置导人新 内容 的学 习。
1 . 2 概念 解释
致 的描 写有 利 于 唤起 学 生 对 自然 美 的 向往 及 对 学 习 内容 的兴趣 。
霍尔版教材 中有 “ I s s u e s I n B i o l o g y ” 栏 目, 介绍 了一些生物学 中和生活 、 社会紧密管理的话题 。另外
还设 置 了 “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e t y ” 栏 目介 绍 了生 物 学
3 ) 出版 , 2 0 0 7 年出版了修订版教材。这两本教材中都 插入了大量的科学图示 , 本文将对该两种教材( 以下简 称“ 霍尔版教材” 和“ 人教版教材” ) 中的科学图示进行 比较 , 并结合比较结果对中学生物教学提 出意见 。 1 科 学 图示 的 内容 主题
霍 尔版 教 材 和人 教 版 教 材 中科 学 图示 的 内容 主 题 都包 括 以下 5个方 面 。
于知识 点 的掌握 。
1 . 4 S T S栏 目
逐级展开的结构模式 : 霍尔版教材结构是“ 章” 、 “ 单元 ” 和“ 节” ; 人教版 教材以主题为单位分类 , 每册教材中展现 出围绕主题 的“ 章” 和“ 节” 结 构模 式 。 两本教材 中每单元 、 每章 、 每节 的开篇都 以大篇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减数分裂”课程难度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减数分裂”课程难度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减数分裂”课程难度比较【摘要】本文主要比较了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减数分裂”课程的难度。

在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的说明了比较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通过比较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对“减数分裂”的重视程度、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学生反馈和理解程度、考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两国教材在这一课程中的差异。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比了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减数分裂”课程难度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学生更好地理解中美两国在生物教育领域的差异,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减数分裂、中美高中生物教材、难度比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考试评价、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减数分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必学内容之一。

在遗传学中,减数分裂是性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确保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从而保证了后代个体的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的学习对于理解遗传规律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中美两国在高中生物教育领域的比较也日益受到关注。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对于减数分裂的内容涵盖和教学方法可能存在一些差异,这也是本研究的研究背景。

通过比较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减数分裂课程的难度和教学效果,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生物教育体系的异同,为教学改进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减数分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以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减数分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差异,探讨两国教材对于这一课程的设计和呈现方式是否有显著差异。

通过分析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和资源的支持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旨在寻找出哪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为教育改革和课程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我们也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理解程度,探讨不同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的比较

05
CHAPTER
结论与建议
知识呈现方式差异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在科学本质的表征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教科书更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呈现,而中国教科书更偏向于知识的传授。
科学思维培养不足
中国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在科学思维培养方面相对欠缺,较少涉及科学方法的应用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而美国教科书则更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究。
教科书应准确反映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展现科学理论、假设、实验等关键要素。
教科书应传播科学精神,如求真、创新、批判性思维等。
通过对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的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两国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差异和特色,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和提高教科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科书应强调科学方法的应用,包括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方面。
03
CHAPTER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比较
中国教科书
选取中国主流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如人教版、苏教版等,作为代表性样本进行分析。这些教科书在国内广泛使用,内容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美国教科书
选取美国主流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如《生物学:概念与应用》等,作为比较对象。这些教科书在美国及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被众多学校采用。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的比较
汇报人:
2023-11-20
目录
引言科学本质表征概述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比较具体分析结论与建议
01
CHAPTER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教育国际化成为趋势,各国教科书内容的比较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国际化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教科书的作用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学科交叉渗透的比较初探的开题报告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学科交叉渗透的比较初探的开题报告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学科交叉渗透的比较初探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教育交流日益密切。

与此同时,不同国家
的学科体系、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尤其在生物
教育领域,我国与美国在内容、方法和课程设计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学科交叉渗透的情况,了解中
美教育的异同点,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对教育的启示,以期为中美高中生
物教育的交流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2、比较中美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调查中美高中生物课程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进行数据收
集和分析,以便为研究问题提供详尽和全面的信息。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中美高中生物教育的现状和
发展趋势,可以提供有关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的建议和参考,以及促进
中美教育交流和合作的作用。

在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推
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学科”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学科”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学科”的比较美国高中主流教材biology:the dynamics oflife,2008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生物:生命得动力》(以下简称为“美国教材”),其一大特点确实是体现了学科之间得综合性,并以“链接”得形式单独列出来,我国目前广泛使用得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以下简称为“中国教材”)中也含有了学科之间得综合性,要紧以“学科交叉”得形式体现出来.现将中美教材中“与生物相关得学科”进行对比,寻出我国教材与外国教材之间得不同,盼望能对我国得中学生物学教材建设有所关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呈现方式和学科类不美国教材得呈现方式是在一般得“单元章节”名目后,以“链接”得形式设置了“与生物相关得学科”专题名目,共总结了8种相关学科,分不是:与数学得综合、与物理学得综合、与健康科学得综合、与化学得综合、与地球科学得综合、与文学得综合、与社会学得综合、与艺术得综合.同时在每一学科下面分不设置了1~3个具体实例来讲明,此设计给人一种一目了然得感受.这种多元化、归类索引式名目,特别方便学生和教师选择性得阅读和查寻相关内容,充分发挥了名目得索引功能.另外从其学科类不来看不仅有自然学科类,也有人文社科类,能够讲面面俱到,真正体现出学科知识无界限得设计理念,使学生在一个更宽阔得背景、更多元得情境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中国教材对此内容并没有具体分类,只是以“学科交叉”得形式出现得,也只是在教材得偏旁中隐隐出现,同时在学科方面也只是涉及到自然学科方面得联系,学科种类少、单一.现将两国教材相关得内容归纳如下(表1).2实例特点美国教材中实例所涉及到得生物学知识及分属得生物学子学科见表2.美国教材得特点:(1)有用性强.有味、有用得案例能够引起学生们得共鸣,使学生看到题目就能产生一种好奇心、从而吸引着接着看下去.在美国教材所列举得实例中能够看出,事实上例基本上人们热切关注得、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得热点话题,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之后得延伸.如与健康科学得综合中得实例——皮肤癌,众所周知癌症是目前科学家还不能攻克得疾病之一,而皮肤癌又是高发病率之一,那么对学生来讲就迫切想要明白皮肤癌是什么?是怎么样产生得?怎么样预防?又如:与化学得联系——与人类有关得聚合物.一次性杯子、包装袋、塑料器具等随处可见,通过实例得了解,学生对这些东西会有一个质得认识,从而少用或者不用这些物品,既有利于自身得健康又能够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2)涉及面广.生物学知识一直以面广、点多为一大特色,美国教材恰巧体现了这一点,其所举得实例牵扯到生物学得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生物学知识得博大精深.如植物色素,对非生物专业学生来讲,乍一看就会想到色素是一种化学分子,但其知然却不知其索然,熟不知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和作用必不可少得物质,同是色素却把化学与植物学联系起来.又如“计算比例”,又与遗传学中得概率计算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国教材列举出来得四种学科中,只牵扯到得生物学知识,有光和色素汲取得光是可见光、光合作用得发觉过程、呼吸过程中能量得转化并非100%、计算某区域得种群密度、基因突变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酶与无机催化剂得催化范围、渗透压与ph得关系,能够看出,这些生物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过小,基本上些原理性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分不属于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四种,科目类不比较少.3实例描述美国教材在对每一个相关学科得实例描述时,都用了一整页得篇幅来讲明,表现出非常强得情境性,具体表现为:(1)语言上得亲和力.亲和性得语言往往更具有感染力,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得疑咨询句来设置情境,例如“咋听到‘植物’一词,你得脑海中出现了什么?一大捧鲜花?蔬果园?大片绿森林?”“你蹭穿过由,玉米树脂制作得衬衣吗?”“如何幸免由这些聚合物产生得环境污染咨询题呢”?“制造杂货袋、cd盒、玩具或牙刷等生活用品就只有这一条途径吗?”由此看出,这些语句在具感染力得同时,还具有一定得教育性,建议学生自己考虑,充分发挥学生得想象力,体现了学生得主体性.论文联盟(2)故事得引导性.故事性得内容往往更能吸引人,作者在对实例进行描述时,仿佛将读者置身于整个故情况节中,如与文学得综合中首先介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得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因约翰·缭尔出版著作《我们得国家公园》而一举成名,其讲述了黄石公园得特点,进而在文中重点对作者约翰·缭尔写本书得意图——为爱护生态环境那个理想进行了重点描述,从而唤起学生爱护环境、爱护环境得生态意识.(3)照片.在每篇栏目得右上角都有一幅图片,其基本上与实例相呼应得图片,图片色彩鲜美、背景与主题相协调,如为了表现真菌对植物得危害,以“受到镰刀菌侵害得大麦”为例,图片以深蓝色为背景,两株受到真菌侵害得大麦与一株正常大麦作对比,突出真菌对植物得妨碍.中国教材在对实例描述时,与美国教材相比较,并没有用大量得篇幅来讲明.如化学得综合中如此描述:“无机化学催化剂得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得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水解.你还能举出化学课上学过得其他例子吗?”由此看出,中国教材语言上简洁、干练,不繁琐,尽管有疑咨询得句式,将主体交给学生,然而显示不出语言上得亲和力,没有情境性.4实例栏目体制两国教材在栏目体制方面也大有不同,美国教材按照“背景介绍——详细讲明——研究现状——知识拓展”这一顺序来讲明,使人感受到内容上安排接凑,环环相扣.以“与人类有关得聚合物”为例:(1)背景知识简要介绍.首先对聚合物做了相关得知识介绍:“聚合物是一种由较小分子相互连接而成得大分子.当大量得单体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时,便形成了聚合物&hellip;&hellip;”同时文章中得第一个字用紫色黑体加以标识,能够引起学生们得注意.(2)具体知识详细补充.相关得背景知识只是一个铺垫得作用,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个基础,更重要得是使读者有所想、有所惑,才能有兴趣接着看下去,再趁热打铁做详细介绍.如介绍完了什么是聚合物,接着文中举例讲明与人类相关得聚合物有一次性茶杯、塑料器具、包装袋、绝缘材料、药盒等.这些塑料制品虽有优点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那么能不能通过一定得技术手段落解掉这些塑料制品呢?文中另列一板块“生物落解制品”,通过简单得原理来加以讲明.(3)本领域得研究状况,既提出了咨询题,就要了解目前得研究现状.文中不仅对生物落解得现有成果进行了陈述,更明确表述“科学家关于微生物能快速分解这些物质得研究还将接着进行”,使学生明白科学得神秘是无穷尽得,是在不断探究得过程中不断前进得.(4)知识拓展.文中对知识拓展是以生物小论文得形式展现得,其中有调查型得、有研究型、有综述型得等等,其包括研究得目得、研究得方法、研究得内容.若要查询更多得相关知识,文中还提供了相应得网站帮读者查询.中国教材这一栏目顺序安排上比较简单,要紧包括:理论知识——举例——知识延伸三方面.但还存在以下几点:(1)有得栏目就只有理论知识一项或其中得两项,如:介绍与光和作用相关得可见光,只介绍可见光得概念及特点,并无举例或延伸.(2)知识得延伸以提咨询得形式存在,目得在于使学生回忆旧知识.由此可见,如“想一想,空气得组成是怎么样发觉得,这对研究光和作用有什么意义?”由此看出中国教材中得学科综合知识体现在知识点上,并无真正拓展学生得思维,无形中仍暴露出中国教材知识本位得理念.中美两国教材“与生物学相关得学科”得差异,对我国中学生物教材中“学科综合”栏目得编写颇有启发,我国得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专门是教材编写人员应从美国教材中汲取一些有益得经验.能够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增加学科种类.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需了解各个方面得知识,不能局限于某一学科得知识.因此,在教材中,多增加一些与生物学相关得其他学科知识,能够拓展学生得知识面,使学生在各个学科间建立联系,不仅只有人文和自然方面得知识,还要有社会上得热点相关得知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得一些知识等.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得知识复习,还增长了学生得见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得兴趣.(2)注重语言得艺术性.语言在非常大程度上决定着读书者脑力劳动得效率,①多使用疑咨询句,设咨询句等句式,能够启发学生多加考虑,一成不变得句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落低学习效率.②依照各个学科得特点,在教材中多使用趣味性、口语化得语言,可不能显得教材枯燥,例如在文学方面,能够选用一些优美得句子,而在健康方面,多用一些带有关爱色彩得文字来描述.(3)增强知识得补充性.对同一学科相同得知识点,美国教材用了较多得篇幅来讲,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①增加实例来讲明,单个得解释并不能充分体现所要表达得内容,增加实例来讲明,使事实更具有讲服力.②增加图片.图片更有利于学生对事物地认识,比如讲花得结构时,纯粹得语言描述并不能使学生理解花得各个组成部分,通过插图,能够使学生简单明了得观看到花得结构,理解植物得受精作用.③增加拓展性知识.单靠教科书上得知识是不够得,通过教科书知识得学习,引入与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得社会热点咨询题,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给学生提供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去考虑,探究,提高猎取知识得能力.。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高中生物教材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高中生物教材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高中生物教材论文 09级游莉莉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分析摘要:通过对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与我国人教版高中《生物》相同内容“分子与细胞”在编排上的比较,为我国教材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在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人教版的高中《生物》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从内容编排、栏目设置、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通过对两种教材的分析,得出可以得出结论:两种教材都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在内容编排行上大体相同,美国教材更强调学科综合。

美国教材栏目形式多种多样,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国的比较单一,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

由于两种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对于教学效果而言也存在差异,美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愉教于学。

我国的教材过于刻板,除了知识点的学习外并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关键词:中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比较分析目录摘要·······························································1第1章······························································第一章绪论论文选题的缘由本论题是在查阅了大量有关中美教材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

中美生物教材

中美生物教材

中美生物教材
中美两国的高中生物教材都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具体分析如下:
1.共同点:
基本理念:两者都以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科学探究:都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方法和中心环节。

STS思想:都注重在教材中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思想。

语言风格:语言都具有文学性和人性化的特点。

2.不同点:
内容深度:中国教材内容较为浅显,与美国教材相比,知识点深入程度不同。

中国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易于被学生接受,而美国教材则对科学素养的要求更高。

编写特点:中美教材在编写特点、组织结构、知识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美国教材可能更侧重于科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而中国教材可能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

教材结构:在教材体系结构、栏目设置、插图设计等方面,中美教材也有所不同。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美生物教材在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共同目标下,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

美国的教材可能在深度和科学探究方面要求更高,而中国的教材则可能更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生活实践的结合。

这些差异为两
国的教育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对比视角,也为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提供了相互借鉴的机会。

重新回答
|
|。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激素调节”部分的比较与思考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激素调节”部分的比较与思考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激素调节”部分的比较与思考发布时间:2022-08-12T01:00:31.893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第6期作者:方莹[导读] 比较分析“激素调节”内容在中国高中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与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结构体系、方莹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 046000摘要比较分析“激素调节”内容在中国高中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与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结构体系、栏目设计、插图特色方面的异同点,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字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激素调节比较分析1 研究背景教材是学生获得新知、探寻发展的重要载体。

2004年,美国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教育出版公司出版了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 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了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

本文通过两种教材中“激素调节”部分的比较与思考,分析了中美教材知识点及呈现方式的不同,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为中外教材相互借鉴提供依据。

2 中美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2.1 中美教材结构体系的比较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激素调节”内容位于《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美国高中教材中“激素调节”内容位于第10单元“人体生理”第35章“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第3节“内分泌系统”。

在具体的小节内容中,两种关于激素调节知识点的呈现顺序不同,其内容呈现方式对比如表1:人教版教材特点:①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清晰,顺序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人教版内容由除神经调节之外的其他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发现史引出激素调节的概念,激素是什么物质呢?接着介绍常见激素的来源、功能及本质。

那么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通过“血糖平衡的调节”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两个实例讲述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两种方式:反馈调节及分级调节。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4.2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特点
(1)在教材结构上层次清晰,教学目的突出
a.结构模式固定。"BDL”教材每单元列出生物学在历史上的大事 记,在单元和每章有内容提要、学习意义,每节开始前先标明学 习目标、知识回顾和关键术语,结束有复习题。 b.课题引导巧妙。"BDL”教材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每一单元、 章节开始前都安排一段有特色的引导内容,要么是提出问题式, 要么是课前准备式。
3.教材的结构比较
3.1中国教材的结构
教材必修模块由必修 1、必修 2、必修 3 共三册教组成,各 册的章节板块和栏目的设计和编排:每章由章首页、若干节、本 章小结和自我检测四部分组成。 每一节一般有问题探讨、正文主栏、正文旁栏、练习四个板块组 成,每节开头以“问题探讨”作导入栏目,正文主栏有“资料分 析”、“实验”“探究”等主要栏目,也常镶嵌“生物科学史” 素材,正文旁栏有“旁栏思考题”等栏目,有的节后有“技能训 练”等栏目。 (1)章首页:由引导+图片+名言(或诗句)组成。 (2)问题探讨专栏:每节都以“问题探讨”专栏开始,“问题探 讨”是由图片+情境描述+讨论题组成。 (3)“本节聚焦”专栏:节的核心内容,以问题形式组成“本节 聚焦”专栏。
3.教材的结构比较
(4)“与自然科学的综合(或词源)”专栏:延伸到与生物相关的学 科化学学科,当讲到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时,引入了化学的化学键 和元素周期表样就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也更好地理解生物 学上的这部分内容,降低了难点。 (5)“迷你实验”和“技能实验”:迷你实验,一般分为实验、步 骤、分析三部分,实验题目贴近生活,难度小,学生能在家中和 老师帮助下,顺利完成。 (6)习题设置:教科书每节后都有本节复习题,模式固定,分为理 解概念、理性思维、技能训练三部分。 (7)其他:教科书还有许多栏目,如以动手白纸的方式“折叠式学 习卡”,图片的“旁栏注解”,节后面的“网络生物实验”,节 后面的“与各科科学的综合”,拓展职业的“与生物学有关的职 业”等。形式新颖,可以进一步开括学生的视野。

美国高中生物教材与我国高中教材的几点比较

美国高中生物教材与我国高中教材的几点比较

2004年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出版了高中主流理科生物教材Biology Dynamics of Life ,该教材的中译本《生物·生命的动力》于2008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国现行高中生物教材有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等版本,通过对比阅读,发现美国教材与我国教材(以人教版为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笔者试图总结两者的主要差异,呈现美国教材编写比较好的地方,以供相关研究者和普通生物教师借鉴。

1.编写教材的教育理念不完全一样我国生物学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是STS ,即科学、技术、社会。

STS 研究和STS 教育始于60~70年代西方国家。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人们生活幸福,但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人口、能源、资源等)也随之不断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TS 应运而生。

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

美国教材中渗透的教育理念主要是STEM ,也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STEM 教育计划起源于美国,最初主要适用范围是全美高校,是一项鼓励大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计划,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科技素养为目标。

自2007年起,美国开始探究基础教育阶段的STEM 教育,经过约8年的推广和实践,这一教育理念在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日趋成熟。

这一教育理念的最主要内涵在于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整合,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当前国际上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由此可见,美国的教育理念更强调生物学科与工程学实践相结合,而我国没有明确提出这一要求。

加之我国高中教育更多是围着高考的指挥棒在进行,重知识而轻实践,最终的效应可能是美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强,综合能力更强。

因此,如何借鉴国外一些STEM 优秀的课程资源,结合我国实情,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学STEM 教育资源,值得进一步探究。

我国人教版生物教材与美国生物教材比较分析 文档

我国人教版生物教材与美国生物教材比较分析 文档

我国人教版生物教材与美国生物教材比较分析(一)美国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全国没有统一使用的生物学教材。

初中和高中教材内容在选材范围方面相差不大,只是在知识的深度上有所差别。

1.初中生物教材《生命科学的研究》(Focus on Life Sci-ence)共分6编25章。

即:(1)生命:①科学,②物质,③生命科学,④进化学说。

(2)动物和植物:①动物器官和系统,②动物的组织和细胞,③行为④植物的形态和结构,⑤光合作用。

(3)微生物与疾病:①细菌和病毒,②原生动物,③藻类和菌类,④疾病。

(4)人类生物学:①人体的结构,②循环、呼吸、排泄,③控制和调节,④营养,⑤烟草、酒精和麻醉药。

(5)生殖和遗传:①动物的生殖,②植物的生殖,③遗传的原理,④人类和其它生物的遗传。

(6)生态学和人类的影响:①生态学,②环境保护,③人类生态学。

美国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有些学校开设综合生物学,有些学校开设综合理科。

综合理科打破生物、化学、物理和地理等传统学科的划分,将各学科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综合理科更有利于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更有利于体现STS教育理念。

其教材与我国教材相比较特点是以生物的生命活动为基本特征进行编写的。

这样获得的知识是纵横联系的而不是割裂的,比较容易使学生形成生物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观点。

教材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式的学习,教学内容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形成新的概念和观点,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比较开放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有以下特点:(1)编写体系都是以生物的新陈代谢特征为系统依据,而不是按植物、动物、人体等分别阐述。

而且属于动、植物各论的内容不太多。

(2)知识面较广,介绍了生物学领域各个方面的新知识新成就。

例如初中教材中多处插入了“专业和最尖端的研究”标题。

高中生物学教材则反映了以分子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生物学的新成就。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膜”内容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膜”内容的比较

百花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内容编排比较中美两种教材有关“细胞膜”的内容编排有很大区别(见表1)。

教材章序标题美国教材第5单元分子与细胞第14章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细胞膜人教版教材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3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4章)表1中美两种高中生物学教材有关“细胞膜”内容的编排比较美国教材将“细胞膜”的内容集中编排在一节中,能够使学生对“细胞膜”的相关知识做到一目了然,集中学习,容易形成有关“细胞膜”的概念图。

但是,把“细胞膜”集中于一节讲述,不免有些简略,有些重要内容的介绍不够详细。

人教版教材关于“细胞膜”的内容编排则比较分散,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集中于第3章第1节和第4章第2节中,而第4章第1节主要涉及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通过讲述这些实例,在本节的最后指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不难看出,本节虽然重点讲述跨膜运输的实例,但也有涉及“细胞膜”的相关知识的讲解。

由此可见,人教版教材介绍“细胞膜”内容更为详细。

但这些知识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不利于“细胞膜”概念图的建立。

二、知识呈现顺序比较如图1所示,美国教材“细胞膜”相关知识呈现顺序的特点是:教材先详细介绍细胞膜的功能,学生便会产生疑惑:细胞膜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接着,教材介绍了细胞膜的结构。

这样安排不仅诠释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结论,同时也顺应学生的思维变化,使学生能够更系统地学习“细胞膜”相关知识。

体现了对知识结构条理性的重视。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条理的知识结构,比零散的知识更容易识记和提取。

图1美国教材“细胞膜”内容的知识呈现顺序如图2所示,人教版教材“细胞膜”相关知识呈现顺序的特点是,先提出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指出细胞膜的成分及各成分所占比例。

教材中分条列出细胞膜的功能时,并没有提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是在介绍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之后,得出结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的比较
通过科学本质表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 过程、应用范围和局限性,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本质表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 、实验、推理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科学本质表征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 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科学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 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学本质表征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科学本质表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其中理论 研究主要探讨科学本质表征的概念、内涵和特点,而实证研究则主要针对不同学科、不同 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
研究问题和争议
目前对于科学本质表征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如科学本质表征的界定和评估标准 不够明确、不同学科的科学本质表征是否存在差异等。
03
比较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在科学本质表征方面的差异,有助于了解两国生物 学教育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为改进生物学教科书质量和提高科学素养提供参考 。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的科学本质表征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两国教科书在科学本质表征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
研究方法
选取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各一套,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进行研究。其中,内容分析 法主要针对教科书中的文本、图片、实验等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法主要是对两国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进行比 较;文献综述法主要是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赵占良.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 科学方法体系[J]. 生物学教学, 2007, 32(3): 4-6.
王重力, 杨克俊. 美国高中生物学主流教科书 中的科学本质[J]. 生物学教学, 2009, 34(10): 46-48.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生物论文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摘要:本文从栏目形式与数量、栏目内容及功能角度对我国高中生物苏教版教材《遗传与进化》和美国高中生物主流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的“遗传学”、“生命的演化”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美国教材在栏目设置上的特点,展示国外富有个性特色的中学生物教材设计及编写的同时,以期对当前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美高中生物栏目设置比较一、用于比较的两套教材的介绍本文以美国《生物:生命的动力》和中国《生物(苏版)》中的“遗传与进化”部分为研究对象。

《生物:生命的动力》是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之一,《生物(苏版)》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汪忠主编的高中实验教科书之一。

二、中美教材中栏目设置的比较(一)栏目形式及数量比较中美教材都设置了各具特色的栏目配合正文说明和教学,见表1。

教育理论的要求,各个栏目的设计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比,美国教材栏目设置有如下特点:1.实验多元,突出科学探究每节都涉及实验且根据目标不同,实验形式有“迷你实验”、“技能实验”。

实验内容设计中非常重视科学探究基本方法,从数量上看,仅“遗传学”与“生命的进化”两个单元实验达30个之多,可见该教材对科学探究的重视。

2.加强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渗透每章课文中都涉及“与自然科学的综合”,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及时将正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涉及物理中的热的传递、化学中的化学键和元素周期表及地理中的板块运动等,知识面很广。

3.强调生物与技术的关系“生物与技术”栏目讲到了DNA结构的发现、新疫苗、分子钟等,多方面展示了生物学与现代技术的相互联系与促进。

内容的挑选既有发生于学生身边的,又有关于高科技的,虽然内容跨度非常大,但深度及难度适合高中学生的阅读。

虽然我国在高中生物教材编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与现代教育理念不完全适应的地方。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探究难度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探究难度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探究难度的比较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领域。

在中美教材中的
科学探究难度和深度不同,下面将进行比较:
一、实验设计
中美教材中,在实验设计的难度上,美国教材往往比中国教材更加注
重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而中国教材则更多地
是基于老师讲解来进行实验设计,较为受限。

二、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方面,美国教材更为重视学生数据处理的技能,要求学生
能够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中国教材则注重数据的
使用,通过简单的数据展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结果。

三、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方面,美国教材更注重实践的细节和安全性,对实验操作
有更严格的要求和安全协议。

而中国教材注重实践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标准化程度。

四、科学思辨
在科学思辨方面,美国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性的探究和发现,而中国教材则更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更强调学生的记忆。

总的来说,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探究难度和深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美国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数据分析能力、统计学
分析能力和科学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中国教材注重学生对实验操作的
熟练度和知识点的掌握。

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体系下,选择适应
国情的教材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摘要】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在引导生命观念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不同教材对学生的生命观念产生不同影响。

生命观念在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通过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帮助他们在未来发展中做出正确选择。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在启发和塑造学生生命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命观念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的不同之处,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在生命观念教育方面的优劣势,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中美高中生物教材、生命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引导、异同、启发、塑造、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是指中美两国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教材,分别由中美两国教育部门编写和颁布。

在中国,高中生物教材通常包括基础生物学知识、生物实验和生物技术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而在美国,高中生物教材则更加注重科学探究和实践,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设置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基础知识,并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性教学。

在教材风格和内容深度上则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高中生物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注重考试和竞赛题型的应试能力训练;而美国高中生物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也会对学生的生命观念产生一定影响。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对生命观念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应用生命观念。

1.2 生命观念的重要性生命观念是指人们对生命、生存、生态等方面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宝贵财富,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是无法替代的。

正确的生命观念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正确的生命观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珍惜生命,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09级游莉莉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分析摘要:通过对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与我国人教版高中《生物》相同内容“分子与细胞”在编排上的比较,为我国教材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在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人教版的高中《生物》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从内容编排、栏目设置、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通过对两种教材的分析,得出可以得出结论:两种教材都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在内容编排行上大体相同,美国教材更强调学科综合。

美国教材栏目形式多种多样,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国的比较单一,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

由于两种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对于教学效果而言也存在差异,美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愉教于学。

我国的教材过于刻板,除了知识点的学习外并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关键词:中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比较分析目录摘要 (1)第1章······························································第一章绪论1.1论文选题的缘由本论题是在查阅了大量有关中美教材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

关于中美教材比较的文献资料很多,有很多是单个方面的比较,如实验部分的比较,课后习题的比较,图片的比较等,也有整体的比较,比较有代表的的是于远远的《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研究》,他是对中美教材整体的一个比较,篇幅较长。

于是决定比较中美教材中相同的一个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的就是“分子与细胞”内容。

在指导老师悉心引导下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其中,吴举宏的《美国高中主流教材中“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教材分析》,余远远的硕士论文《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研究》等文献资料对本论题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后经与指导教师讨论并确认了该论题的价值,最终形成了本文的论题。

美国中小学教材的种类极为多样化,教材的使用也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已经有对Biology-Principles&Exploration、BSCS、The Living Environment Biology、HRW、Life science和Biology:the web of life教材等六个版本教材进行研究。

本文选取分析的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1]《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是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为依据出版的一套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在美国本土使用较为广泛。

《生物:生命的动力》是美国麦格劳一希尔教育出版公司(The McGraw—Hill)于2004年出版,供9—12年级学生使用,该教材一经面世推广,便为许多国家选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后经多次修订,发展为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2]。

2008年,该教材中译本《生物:生命的力》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以下简称“美国教材”)该教材共3册,包括什么是生物学、生态学、微生物等10个单元,39章。

本文选取的是其中第5单元“分子与细胞”进行比较分析。

我国的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已于04年九月份起在全国四个省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实施,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也相继进入各实验区供学校使用,目前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新教材有五个版本:人教版(朱正威、赵占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山东版(张时新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江苏版(汪忠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河北版(刘植义主编,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以及北师大版(刘相钰、刘恩山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其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分为必修1、2、3和选修1、2、3.本文分析的则是必修1的内容。

(以下简称“我国教材”)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是关于对美国教材分析的文献,例如:高俊英的“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特点分析”[3]是对美国教材编写体例和栏目设置及内容的分析;李高峰的“美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的概念教学”[4]是对重要概念的教学分析;吴举宏的“美国高中主流教材中‘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教材分析”[5]对”分子与细胞”内容对主要内容、学习目标、重要概念、关键术语及栏目的分析。

还有一些对单个栏目的分析,如对实验板块的分析、对语言特色的分析、对课后习题的分析、对职业渗透的分析、对图片的分析等都只是单方向的。

在中美的教材比较分析中有陈洁的“中美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关于科学探究内容的比较分析”[6],董玲玲和赵坤兰等人合著的“中美教材中‘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的比较分析”[7]。

中美教材的比较研究有余远远的硕士论文《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研究》[8],比较得很细致,主要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入手。

宏观结构方面有教材封面设计、教材设计思路、教材内容选择、教材内在逻辑、知识点的差异。

微观结构方面有体例与栏目的研究、语言文字的研究、插图的研究、习题的研究。

还有微观更深层的研究,有“科学探究”的研究、“学科综合”的研究、“STS教育”的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

余远远的“中美高中生物主流教材的比较研究”涉及的面比较广,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剖析的比较透彻[8]。

但是都没有对同一内容在教材编排上进行过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生物学教材的不足之处,为我国生物教材的改革起到提示作用。

第2章中美教材“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作为共同的知识点,“分子与细胞”在教材中的内容是相同的,但两本教材在编排上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主要比较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容;(2)栏目设置;(3)教材可读性。

2.1“分子与细胞”部分内容上的差异表2.1—1:美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是第五单元的内容细胞的物质运输、细胞的能量供应、细胞的生命历程。

其中也存在一些差别,如2.1.1内容衔接上的差异两种教材在知识点的承接上是有一些差异的,也就是说顺序的安排上是不同的。

中国教材先是认识细胞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章),然后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第2章),再然后使细胞结构(第3章),在此基础上物质如何进出细胞(第4章),细胞系统的维持必须要有自给的能量供应系统(第5章),在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介绍了细胞的生命历程(第6章)。

我国的教材在知识点的安排下有很强的线性逻辑关系。

而美国教材则有些天马行空的意味,虽然也是按照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物质运输→能量供应和利用)大致线路编写的,但没有绝对界限,如在物质的跨膜运输(第3章)后,由物质供应是为了细胞的生长发育为过度,之后是细胞的生命历程[5]。

“水与扩散作用”则是安排在原子及相互作用之后,并不同于中国教材是安排在物质运输那里讲解的。

讲完原子及相互作用再讲水与扩散作用,给人感觉似乎很乱,但是衔接上却很流畅。

这样的编排比起刻意追求体系完整连贯来的流畅自然。

2.1.2内容知识点上的差异2.1.2.1知识点涉及范围的差异虽然中美教材的内容上大体相同,但是细到知识点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美国教材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通常都会附带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中国教材的知识点所涉及的不多,通常也就简单说明,并不细致。

对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是件复杂的事情,要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多种方法。

如在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节中中国教材有关化学知识有限,只是介绍了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物,而美国教材则涉及更多如原子结构、电子能级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等知识,已超出生物学范畴。

不仅是化学物理知识的参插,美国教材更夸张的是参插历史、文学,技术等这些看似无关联的学科。

目录部分,美国教材会附上一条时间轴,名为生物学与历史,将生物学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与同一时间发生的重大历史时间相对应,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历史事件,这是很好的学科综合,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在讲到细胞膜时,介绍了其他成分。

细胞膜还含有胆固醇,胆固醇在人类健康问题中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因为高水平的胆固醇会导致血管中的血液速度减慢。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胆固醇仍然是食物中必须摄取的一部分,因为它在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通过细胞膜的成分普及健康知识,在我国教材中并无此涉及。

2.1.2.2知识点中概念划分上的差异中美教材在知识点上的一些概念还是存在一些差别,在美版教材中,细胞膜和细胞壁也属于细胞器。

如在美版教材中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器的比较:但在我国教材中,第三章第1节内容是细胞膜,第2节则是讲细胞器。

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和细胞器有着绝对不可混淆的界限。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教材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知识点或概念必须处于某一知识的特定位置,并没有溢出知识系统之外的知识和概念。

美国教材并不是如此一般的绝对严谨,只是思维的差异导致划分的角度不同,但也合理。

2.2栏目比较栏目的比较上有数量上的不同,也有位置上的不同,以及类别上也是有差异的。

美国生物教材在栏目设置上形式多样,整个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遵循学生的学习时序和规律,单元和章节的篇首都以“内容提要”或“本节预览”明确将要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以“学习本单元(章)的学习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重视知识的回顾和融通,节篇首通过“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准备,每节末设计了几道“本节复习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概念的理解以及理性思维和技能训练,每章和每单元末分别以“复习指南”、“生物学要点”提炼和归结本部分重要的概念和关键术语,以少量的、典型性复习思考题作为学生自我训练题,以“标准化测试”完成学习评价。

就实验而言种类多样,功能丰富,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愉教于学。

相当一部分小节的开始设计了“折叠式学习卡”,使学习富有情趣,让学生在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了解重要内容、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相对而言我国教材的栏目设计零散,每节都以为标题探讨和本节聚焦提问式的开始,再系统的知识讲解,其中穿插一些其他栏目如探究和提问,并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些方面涉而不深,如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过于专注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发散思维,学习知识显得沉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