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工具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

■田志朋朱国彦青岛大学摘要:With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derivatives market development,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needs to develop financial derivatives business, create more profits. But at this stage, derivatives risk managementlevel of bank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system, system and risk management tools are in urgent need of derivative, and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management.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

一、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银行业的运用发展

在国外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以衍生品交易为主的中间业务收入占了一半以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有些商业银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所获得的利润己占到银行全部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

(一)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必要性

第一、可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产品越走越窄,同业竞争加剧,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其中的金融衍生品业务相对于银行传统业务来说,利润较高,因此应该重视这项新业务的开展,以此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应进行战略调整,从主营存贷业务转向中间业务,而衍生工具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第二、这是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需求。随着利率逐步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利率和汇率不确定性,银行风险增加。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银行可以减少不确定性,规避风险。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向前推进,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与管理将显得更加重要。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现状

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缓慢,1997年以来,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在中国银行试点,通过这项业务,企业可以方便地在境内运用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掉期、期权产品,锁定远期结售汇汇率、防范汇率风险。只不过成交量规模不大。2004年银监会发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内外资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资格的批准就此开闸。2004年8月正式批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中国开展衍生品业务的资格。

基于我国入世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银行在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优势不断凸现,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除了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被相继批准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之外,民生银行于2004年5月1日获得银监会正式批准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成为首家开办该项业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在为商业银行提供机遇的同时,但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对衍生工具交易的相关风险都有一定的认识,并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国内各商业银不惜花巨资购买风险管理系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2002年2月4日,中国银监会颁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3月1日正式施行。它为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规范发展铺平了道路。在风险管理方面,《暂行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应根据本机构自身的情况确定能否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及所从事的衍生产品交易品种和规模,建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处理系统,决定与本机构业务相适应的测算衍生产品交易风险敞口的指标和方法,运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或模型。2005年8月2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了《外资银行衍生产品业务风险监管指引》,给银行业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日常监管提供一个规范性框架,既鼓励业务创新,又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使之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虽然有上述法规,我国衍生交易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和完善,对一些市场行为的处理缺乏法律依据。如何规制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的违规行为,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在缺乏法律规范的情况下,金融衍生产品容易滋生投机和混乱,法律风险依然很高。

(二)衍生工具风险管理体系与制度尚有欠缺

第一,国内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银行尚未建立起良好的风险内控文化,业务部门在开展衍生产品交易时还不能自觉的规避风险,往往认为风险管理是中台、后台的职责,在观念上往往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第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度量技术仍在发展中。我国的利率还未实现市场化,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对VAR技术还未产生强烈的市场需求。第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披露存在缺陷。中国的商业银行目前从事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品种很少,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情况的信息披露基本不涉及,与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使投资者不能对市场价格形成理性预期,不利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在我国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金融衍生品尚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

造成目前衍生品监管格局的主要原因还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下的分业监管制度。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由此对金融市场采取分业监管的模式。这种分业监管制度虽然适应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但也割裂了金融衍生交易市场的统一性,并导致了监管方面的困难。

三、银行业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从内部管理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工具

第一、建立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形成银行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第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结构。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依法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并设立独立董事,构建以股东大会一董事会一监事会一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体系。由风险管理委员会来总揽银行的风险控制,并下设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全部分支机构进行风险监控和管理,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第三、设立风险控制制度。在办理衍生工具交易前,首先应评估它的风险和收益,并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管理层应定期评估本业务的经营状况,检查其是否符合既定的经营方针,其所承担的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第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五、要加强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设,提高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二)从外部管理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

首先要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只有衍生工具市场发展了,规模扩大,一流动性增强,才有利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和流通,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规避风险。第二、加强对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监管。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充分吸收国外多年来开展和管理衍生工具交易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和市场实际,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三、构建外部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所有衍生品市场管理者和参与者共同构建的。建立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体系应包括:机构内部监管、行业和交易所监管、政府监管和国际合作监管。

参考文献

[1]上海期货交易所,《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百家出版社,2003 [2]孙宁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及防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齐玉霞,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与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会计研究,2004(4) [4]孟岩,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经济纵横,20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