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_知识管理案例(图文)
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
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在当前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除了需要创新和拼搏,还需要经验和知识的有效管理。
因此,企业知识管理慢慢地被各大企业所重视和采用。
1.知识管理的意义知识管理是指企业提炼、保存、分享和应用知识的一套系统。
通过利用这套系统,企业可以促进知识的创新和转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加企业竞争优势。
2.实践案例2.1 谷歌的知识管理谷歌是全球最具有影响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之一。
谷歌的知识管理以“20%时间”为核心,即允许员工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自主研究、学习和实践,以促进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除此以外,谷歌还采用了员工interflow、wiki等工具,使得企业知识的分享更加便捷高效。
谷歌公司在“20%时间”政策的实施和自由创新的鼓励下,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互联网的潮流。
2.2 丰田的知识管理日本企业丰田以其所创立的TPS(丰田生产方式)著名。
而丰田的TPS也是一种知识管理的体系。
丰田公司将经验和技术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整合,不断地推广和应用。
丰田公司的生产标准化、零库存、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结果离不开丰田公司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和实践。
通过丰田公司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知识管理的经验分享3.1 知识的跨学科整合在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知识转化的效果最大化。
比如,一款新产品的研发,涉及到工程师、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销售人员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之间通过整合,可以创造出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3.2 知识的持续更新在知识管理实践中,持续更新不同层次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领域的知识都在不断改变和更新,企业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应对市场环境中的不断变化。
比如,一款已经过时的产品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企业需要持续更新产品设计、技术等知识,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建筑设计人员知识管理案例研究
综 合 管理
MA N A G E ME N T
建 筑 设 计 人 员 知 识 管 理 案 例 研 究
� 丁志坤
摘 要: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对从事建筑方案设计的设
计人员的研究却并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 基于案例研究的方法, 通过分析深度采访的数据, 本文研究了建筑设计人员所需要 的知识体系, 学习知识的过程, 总结出了 "师徒-知识共享" 的知识管理模式,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知识管理 案例
计人员的研究却并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足
2 ] 够重视,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 , 该案
例是某市甲级设计院一位资深设计师, 通 过采访收集了该设计师如何从刚参加工作 时的新手,逐渐成长为一个具备独立从事 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人员的过程.本文的
3 ] 数据是基于深度采访方法的采访数据[ , 输
入数据库中, 由软件进行编码分析. 重点研 究了建筑设计所需要的知识,学习知识的 过程,下面将在采访数据的支持下一一加 以分析说明. 一, 建筑设计知识类型 许多人认为建筑方案设计所需的无非 是专业方面比如建筑学的知识,但该案例 的设计师却明确阐明,要想成为一名杰出 的设计师,所需要的知识面要远多于专业 领域的知识, 他主张: 建筑要想搞好,我觉得空间概念或空 间想象力是必备的, 还有一点就是对国情, 规范, 对当地建筑材料的了解, 然后建筑师 要有经济头脑.没有一个经济头脑来控制 他, 做出来的东西, 很难与甲方或服务对象 勾通, 缺乏基础. 人家本身要花这么多钱, 方 案本身超出了这么多钱, 可能要从头作起. 他尤 其强调对专 业规范的熟 识与掌 握,并指出了目前高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 失: 据我了解, 我的同行们在学校缺乏的, 对规范的熟识, 几乎不看, 不仅是学生, 连 老师加在一块, 不看. 实际上, 这很重要. 我 们作建筑创造的,需要一个无边无际的想 象力, 拿什么来框它呢, 就是规范来框它. 除此之外,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对 提升建筑设计水准也是必不可少的,该设 计师宣称: 任何一个成功的设计人员,仅仅学会 所谓的建筑学领域的东西, 不够, 最起码对
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关键实践案例有哪些
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关键实践案例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已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创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知识管理旨在有效地收集、整理、存储、共享和应用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决策过程和推动业务增长。
以下将通过几个关键实践案例,深入探讨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某跨国制造企业的知识共享平台某跨国制造企业在全球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面临着知识分散、难以共享和重复创新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企业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知识共享平台。
这个平台整合了企业内部的各种知识资源,包括产品设计文档、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市场调研报告等。
员工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轻松获取所需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平台还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设立了奖励机制,对积极贡献知识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为了确保知识的质量和准确性,平台建立了严格的审核机制。
只有经过专家审核的知识才能被发布和共享。
此外,平台还提供了在线交流和讨论的功能,方便员工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通过这个知识共享平台,该企业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共享,还降低了研发成本,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二、某金融服务公司的知识管理流程优化某金融服务公司由于业务复杂、法规严格,对知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极高。
为了提升知识管理水平,该公司对知识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
首先,明确了知识的分类和优先级,将知识分为核心业务知识、法规政策知识、市场动态知识等,并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优先级。
其次,建立了知识采集和更新机制。
通过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及时收集最新的业务数据和市场信息,并由专业团队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加强了知识的培训和推广。
针对不同岗位和层级的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所需的知识。
同时,通过内部刊物、培训讲座等方式,不断强化员工的知识管理意识。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指企业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捕获、存储、组织、共享和利用的一种管理活动。
下面将以某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该公司进行了知识资源的识别和分类。
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团队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解和分析,确定了企业内部的主要知识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
然后,对各部门的知识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建立了知识资源库。
该公司建立了知识捕获和共享的机制。
通过制定相关的流程和规范,确定了各部门在项目研发、技术改进等过程中需要捕获和共享的关键知识点。
并且,公司还建立了一个在线平台,供员工交流和分享工作经验和知识。
公司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以更好地推动知识共享和传播。
该公司注重知识的存储和组织。
通过建立统一的知识管理系统,将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结构化的存储和整理,以方便员工查找和利用。
公司还建立了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负责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和标准化,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公司注重对知识的利用和应用。
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公司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应用和共享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司还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和交流知识资源,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以上实施的知识管理措施,该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知识共享和合作得到了加强,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避免了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公司开发的产品和技术更加先进和具有竞争力。
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知识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知识管理措施和系统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建筑设计企业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的建议书
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的建议提纲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根本是知识竞争。
建筑设计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型企业,投入的是知识,生产的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还是知识。
知识管理旨在通过知识共享、获取和利用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1、实施“知识管理”的意义1.1 提高设计效率的需要。
“知识管理”系统可以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快速复制成功案例、降低成本。
1。
2 积累知识资产的需要。
知识管理可以对组织中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避免流失。
1。
3 提升组织能力的需要。
知识管理能够促进个人知识和能力的组织化,提高组织智商。
1.4 实现知识共享的需要。
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每个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全员贡献知识,共享知识的目的。
1.5 人才培养的需要。
知识管理系统不但解决了个人知识的组织化,还可以将组织的知识个人化,提高每个员工的能力。
2、建筑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知识应该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能重新运用的、能带来效益的东西.知识可以是显性,也可以是隐性的。
2.1 建筑设计中“知识”的分类(1)实例知识实例是进行类比式学习的前提,可极大地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实例知识包括: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等电子文件、项目照片、多媒体资料等。
(2)常用资料例如:部品库、设计资料集、标准图集、规范、标准等.(3) 设计经验员工在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好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等。
(4) 组织过程知识包括各类规章制度、设计流程、以及设计项目的组织过程资产,比如:策划书、设计计划、工作联系函等资料.2。
2 建筑设计企业“知识管理”软件系统应设置的模块(1)电子图纸归档系统(2)知识论坛(3)知识库(4)知识地图3、“知识管理”系统软件工具的需求3.1 知识获取工具(1)知识库应包括以下内容:设计图纸、培训、学习资料、标准图集、电子类图书、规范、标准、规章、制度、技术措施、部品库、其它技术资料等。
承自然之美绽智慧之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八设计所所长陈光谈园博会主展馆设计
承自然之美绽智慧之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八设计所所长陈光谈园博会主展馆设计
刘宗轩
【期刊名称】《中国勘察设计》
【年(卷),期】2013(000)006
【总页数】12页(P54-65)
【作者】刘宗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园林,我们理想的家园——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A4设计所所长徐聪艺 [J], 刘宗轩
2.谈第四届园博会"花洲古渡"的设计 [J], 文寅
3.集成规划打造雁栖湖发展示范区--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A4设计所所长徐聪艺 [J], 胡斌;高云飞
4.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八设计所中标航空工业信息中心设计 [J],
5.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知识管理案例图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_知识管理案例(图文)被誉为知识管理界“奥斯卡”的MAKE(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最受尊敬的知识型组织)大奖,自2011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以来,已有PICC、招商银行、青岛啤酒、华夏基金、上海通用、新东方、建发地产等优秀企业获此殊荣,为分享众标杆卓越成就,推动中国知识管理发展,特推出MAKE获奖企业案例巡礼,以飨各位。
获2017年China MAKE大奖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BIAD),历经近七十年发展,已成为建筑设计、工程咨询及相关科研领域业绩卓越的行业领军机构。
从天安门广场规划到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从第十一届亚运会到北京奥运会,BIAD 设计作品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许多都已成为国家和城市的地标,在建筑设计行业中享有极高声誉。
当中国的建筑市场进入飞速发展后的新常态时,面对白热化竞争,BIAD认为必须从品牌价值、人才优势、技术水平、客户资源等方面重构优势,而作为一家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管理的强大支撑尤其关键。
1、设计院是一个以知识为生命的组织BIAD认为:建筑设计产品不像制造业产品,不能大批量生产,每一个设计产品都需综合解决设计项目自身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属性、城市规划、使用功能、建筑性能和建造技术等问题,合理运用设计语言、方法、技术、工艺、材料和部品,才可能完成建筑产品的设计。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收集整理、分析加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过程。
纵观设计师的成长之路——从师傅带徒弟,从借一整套施工图来看看到专业初级实务班课程,从审核审定发现的问题中学习到专业中级实务班课程,再到专业培训讲座、工程主持人培训班课程,这是一系列的知识传承、应用的过程。
建筑设计企业是靠着知识不断积累、加工和再利用创造价值的,是以知识为生命的组织;作为从创建初期 40 余人发展至现在逾3000 人的BIAD,无数专家经验及项目成果(300+万张设计图纸和几百项科研成果),形成一座可供深度挖掘的知识金矿。
12个知识管理的公司案例
12个知识管理的公司案例案例1:罗彻姆有限公司罗德兹博士发火了“这应该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决策,因为只有两种选择,我实在不明白它怎么会变成这么大的一个问题。
我只是让你们去挑选一台机器而已”,管理委员会都面有愧色。
问题已经酝酿了好几个星期了,虽然约翰·罗德兹已经预感到了它会发生,他还是非常生气。
当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化学家时,他创建了这家公司,至今已有十三年了,公司一直避免了政策方面的激烈争论,目前就这个小问题发生争论,这令他感到困惑和不安,特别是这发生在公司已经完善以后。
罗彻姆有限公司是最大的独立公司之一,它主要向仪器加工业供货。
它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获得成功,这归功于一种食品防腐剂,它主要用于肉制品的保鲜,当时是用利兰太(LerentyI)的名字出售的。
此后它们又开发了食品染色与食品包装方面的产品,目前,利兰太在公司销售总额中只占25%。
决策争论的发起与替换用于生产利兰太的一台加工机器有关。
一共只有两台机器,它们都是由当地的切迈克斯(Chmex)公司出品的。
其中较旧的一台机器发生了故障,频繁的停机,再加上质量水平的不稳定,使产出水平只能勉强达到要求。
现在的问题是,应当用新的切迈克斯机器替换旧的,还是购买市场上仅有的符合加工要求的一家德国产AFU机器?首席化学家对两种机器进行了比较,如附录图1所示:切迈克斯AFU资本成本590000英镑880000英镑185英镑183英镑按生产能力加工的单位成本计划的生产能力2200千克/月2800千克/月质量98% 0.7%纯度,手工测试99.5% 0.2纯度,自动测试保养很充分,但需经常进行不清楚,可能不错售后服务很好不清楚,可能不太好送货三个月立即附录图1 罗彻姆公司:切迈克斯与AFU机器的比较问题由新成立的管理委员会主持解决,约翰?罗德兹最近宣布,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从前所采用的专制的(尽管比较友好)决策方式应该改变了。
委员会由四名高级经理组成,他们是:首席化学家和营销经理,他们从公司创立起就在公司工作;还有生产部经理和会计师,他俩加入公司只有6个月之久。
案例_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_市场版_final
市区域的整合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三维视 觉分析,核心区风环境模拟等多项工作”
软件和分析模拟软件,在Autodesk Revit平台上实 现整合。而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项目应用参 数化设计的方法,通过编程和计算,将非线性的 建筑形体按一定的逻辑实现。而北京市装配式公 租房实验楼建筑项目则探索了应用BIM实现建筑 信息化产业化的模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北京院的三个项目也充分证 明了,无论是“个性化定制”的高端建筑还是 “量产”的量大面广的常规建筑,在BIM里面, 都能找到应用的价值 。
具体而言,BIM技术深入到中国“尊”建筑项目 整个设计的阶段和流程之中。
规划研究阶段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M研究室总工 程师陈宜说,“中国‘尊’建筑项目是超高、大 型建筑项目,作为全球第一栋在八度抗震区建设 的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其严苛的技术难度 充分体现了国内设计团队的先进技术水平。项目 引入了全球顶级专业设计团队一同参与设计任 务,此外,还聘请了国际一流的幕墙、照明、交 通、景观等相关专业设计顾问公司,共同保证本 项目的高端品质。
不仅如此,在建立BIM模型过程中,采用全程参 数化方法,是该项目的一大突破。用这一设计方 法,将造型建立在全数学逻辑上,不仅可自动生 成造型,还可调整参数,对造型和各部件进行修 改,实现对造型的自如推敲。总结而言,数学领 域在建筑上应用的前景广阔,利用参数化平台, 未来设计中更可能引入更多其他科学领域的理论 模型,这将大大拓宽建筑设计的方法,并将推动 新的建筑评价和审美体系的建立。同时,建筑师 需要在传统图形思考的同时,学习适应数学和逻 辑的思考方法。
案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创新科研-技术版
项目概况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中国院”)创新科 研示范楼位于北京市西二至三环之间,属于在城 市有机更新区的建设项目。综合考虑周边城市环 境,营造高品质的办公场所是本项目的目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科研示范楼项目地上14 层,地下4层,地上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综 合考虑周边住宅等建筑的日照条件及面积最大化 要求,通过日照反推形体形成建筑的基本形态。
图7 平台舒适度模拟分析
陶板幕墙 建筑外墙选用陶板及陶百叶组成的开放式幕墙 系统,也是建筑的另外一个特点。 在方案及深化设计阶段,利用各软件之间信息 交换进行采光遮阳、建筑得热等分析,并结合 材料的不同构件尺寸使其效果,及用量造价实 时呈现。
1、陶板幕墙系统的多方案可视化 在Autodesk Revit软件中直接修改局部方案,并使 用Autodesk 360云渲染服务获得更真实的材料比 较效果,且实效性不逊于以往Sketchup等软件, 并且在Autodesk Ecotect中通过对立面得热的模拟 分析获得支持立面设计的有效依据。
1、平台结构降板与管线综合 为 保 证 室内 外 的无 障碍 联 通,对平台处 结 构 进 行 降板处理,于是这一部分成为本项目各专业需综合 解决的一个系统问题。 充分利用全专业BIM的协 作能力,通过三维方式及时准确的传达信息,成为 BIM高效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大优势。
2、平台处轴侧管线综合图 在以往的BIM应用中,以最终施工图二维出图 的标准来衡量Autodesk Revit软件的优缺点是个 现象。
图10 钢结构节点设计
3、图纸表现 本工程通过尝试定义特殊族,生成符合国内制图 规范的结构平面图。
探索与反思 一些想法虽然没能直接得出有效结论,但在BIM 应用中设计思路得到了理性拓展。
设计院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设计院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知识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对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设计院来说尤为如此。
目前,国内多家设计院都提出了建设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愿景,并依此制订了企业的发展战略。
在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体现了其对知识管理的重视,但是大部分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却未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未能将员工工作中形成的知识进行及时有效地存储。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职业观念的转变,员工的工作流动性也越来越大,这让以人力资本为核心资源的设计院面临更高的知识流失风险。
当企业成员离开企业时,企业往往会失去其所积累的知识,包括电子文档和如何有效开展工作的隐性知识等。
第二,未能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知识的利用率较低。
企业内部知识多以个人或小团体为存放单位,知识的创造、获取和共享缺乏有效手段,大部分知识仅存在于核心技术人员头脑中,这种现状导致员工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在旧知识的发现或重新创造过程中,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人力使用入不敷出,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业务拓展。
第三,由于受竞争环境影响,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
这一方面是由于员工担心其他人学会后会超过自己甚至取代自己,使得员工间不愿意与别人进行知识交流,尤其是自己在实践中辛苦总结的经验,更是不愿意轻易告诉别人。
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团队意识:团队成员内外有别是知识分享的另一个障碍。
经验可能在一个团队内部共享,但是为了保护团体利益,对于小团体外部的需要则可能拒之门外。
由于知识管理瓶颈的存在,设计院的战略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经笔者对多家设计院知识管理体系的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企业要想克服知识管理瓶颈,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益,就应该通过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制度,培养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适用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技术平台,来加速企业的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进程。
北京研究院知识管理介绍
平均每周有五次找不到有价值的内容
1-2 次 35%
3-5 次 31%
5-10 次 18%
None
11-20
次 >20
4
次 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 的结构化信息
信息是有时效、有价 值的数据
今天出门要戴口罩 今天空气质量很差 今天PM2.5是300
整合外网资讯、中国电信科技创新平台、院内项目管理、院内HR平台、图书管 理系统、翼聚平台、专家, IEEE等、实现一站式搜索;
抓取并展现翼聚平台内容,探索实现内部自渠道能力。
汇聚
通过场景化整合平 台知识、博文、公 文、项目信息等;
筛选外部资源:工 信部数据和OVUM。
整合
推送
定期推送优秀资源; 按关键字关联程度推
知识交易
为知识贡献者创造看得见的价值, 用户可设定所共享知识的交易价值, 其他用户需支付财富值进行下载
9、外部知识集约化采购+共享
依托知识共享平台进行精细化的知识运营、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解决外部知识资源分散 管理、重复购买问题,提升资源互通能力和外部知识转化吸收能力,提升企业研发竞争力
外部知识专区
海量的企业内外部知识、各 领域知识、各专业知识资源
成果、知识、信息深度整合, 发挥协同效用
研发创新和研发管理过程中 的必要工具
知识协同
研发核心资产
项目成果
结题成果
技术标准
企标
行标
评奖材料
国际标准化成果
内部共享资源
研究观点
研究报告
学术论文
培训材料
驱
专利信息
动
技术专利
交流活动材料
内部研讨
给设计项目以“情感”: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70人物 · 贰零壹肆年第伍期歌剧院、钓鱼台国际会议中心、北京远洋中心、北京航港国际中心、北京电信中心等项目中担任设计总负责人,在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中标方案中担任主创建筑师,他主张在BIM技术的应用上更关注其在建筑团队的空间设计、协同设计、精细设计、标准设计领域的革命性动力,而不要拘泥于BIM设计成本、使用人数、出图比例的一时得失……马泷是一位思维活跃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年轻总建筑师,为了节省时间,他进门就谈,甚至为了近距离交流,他没有选择他那宽大、舒适座椅的老板桌,而是坐到了我对面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谈建筑设计理念:要给项目以“情感”当我不能免俗地跟其他同行一样问着:在您看来,什么是建筑设计?第四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优势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马泷却慎重了起来。
他那活力四射的神采,终于让我觉察到,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位普通的年轻人,而是一位知名的总建筑师。
就在我以为他会抛给我一堆深奥得不知所云的专业术语时,他却面带微笑,好像又回到了他学生时代一样地说:建筑设计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话题,在具体的建筑设计项目中,最重要的是你要对设计的项目有情感,要带着“约会”的心情去做建筑设计。
一个好的设计项目是有灵魂和生命的。
在他说话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马泷沉浸在一段青春的初恋里。
他说:我在做设计的时候,希望可以寻找到那种感觉,我会尽可能把感情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这给设计项目以“情感”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四院院长 马泷文/见超有一次向他单独请教的机会。
当他中途从正在召开会议的屋子出来,从他的脸上我没发现任何的倦意。
他歉意的说,晚上我又要出差,所以采访只能从中午开始了。
我面前的这个干练、朝气十足的年轻人是否就是大名鼎鼎的四院院长马泷!我甚至开始有点怀疑,可名片却又提醒着我,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参与设计包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申奥)方案、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方案、北京CBD核心区Z6超高层建筑等在内项目的,并均荣获国际竞赛一等奖的马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英文名称: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以下简称BIAD)成立于1949年10月,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国有民用建筑设计机构。
BIAD自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开拓创新、励精图治,累计完成建筑设计面积已超过1.5亿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及科研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被北京市政府授予“首都建筑设计突出贡献设计研究单位”荣誉称号。
BIAD1979年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1992年开始享有对外经营权,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国际建筑市场的国内著名设计企业之一。
1998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BIAD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建设中国最卓越的建筑设计企业”为共同目标,以“建筑服务社会”为核心理念,以“开放、合作、创新、共赢”为经营宗旨,以“为顾客提供高完成度的建筑设计产品”为质量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BIAD设计”品牌战略,充分利用设计与科研、人才与技术的综合优势,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设计水平和原创能力的领先地位,为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建筑设计领域的繁荣贡献力量。
BIAD业务范围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城乡规划、工程概预算编制、投资策划、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等领域。
包括像国家大剧院、首都国际机场、国家体育馆、北京电视中心、五棵松体育馆等。
截止到2009年4月,BIAD拥有职工1663人,工程技术人员达1472人。
包括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设计大师9名,突出贡献专家12名,教授级高工85人,高级建筑师和高级工程师438人,建筑师和工程师553人,拥有一级注册建筑师258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60人,注册造价工程师6人。
近年代表案例(含合作设计项目):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尔本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泊岸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工司(国内合作)澳大利亚泊涛建筑设计公司(国外合作)。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方法,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整理、存储、共享和利用,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以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为例,进行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由于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管理层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企业的价值和重要性。
公司决定引入知识管理,帮助员工更好地整理和利用公司的知识资源。
公司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知识管理流程和体系。
他们通过与专业咨询公司合作,定制了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知识管理流程。
流程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存储和利用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标准。
这个流程不仅帮助员工了解知识管理的目标和方法,也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工具。
公司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知识管理工具和平台。
公司引入了一款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知识库、协作平台和搜索引擎等功能。
员工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整理并上传到系统中,也可以通过系统搜索和浏览其他员工分享的知识。
系统还支持协作,让员工能够远程协作和共享知识。
这样一来,公司的知识不再依赖于个别员工,而是在全体员工间进行共享和传承。
公司注重知识管理的培训和宣传。
公司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让员工了解知识管理的意义和方法,并掌握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技巧。
公司还不断宣传知识管理的好处和成果,鼓励员工将自己的知识分享出来,促进知识的流动和积累。
公司设立了知识管理团队,负责推动和监督知识管理的实施。
知识管理团队由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负责制定知识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收集、整理和更新公司的知识资源,还会定期评估知识管理的效果和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他们的存在保证了知识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的实践,该公司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员工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企业文件管理系统成功案例
某建筑设计研究院企业文件管理系统成功案例一、客户需求:某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是该省建设系统中专业配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精良的综合性科研开发机构。
该院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建设领域,致力于解决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相关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承担岩土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建筑环境与设备、建筑抗震、特种工程、路桥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的科研与开发、工程质量检测可靠性鉴定及工程设计。
同时也承担各类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加固与装修、建设科技情报信息等技术服务业务。
主办和发行《谋省建设科技》杂志等。
在该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随时会产生大量研发、设计、服务、管理、工程、项目等电子文件(E-FILE)资料,其中CAD工程设计资料或专业扫描仪产生的高清晰文件单个文件常常超过300M。
开始,该院将不常用资料的采用光盘进行备份,需要时由资料档案管理员人工挑拣供给,常用资料则存储在内部局域网专用文件服务器中,文件服务器管理员利用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权限管理,而内部用户则采用网上邻居形式进行应用。
文件的传播或发送则采用电子邮件、EMS邮寄光盘、移动硬盘或个人U盘进行。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上述方案的可管理性、安全性、应用或拥有成本、性能和手段、效率和方法均产生了质疑,多数人认为:上述方案已经是落后的方案,并具有大量的缺陷和问题,对于一个如此规模的科研机构来说,必须采用新方法彻底解决E-FILE存储备份、发送共享和管理服务问题,否则将影响该院的发展和创新。
二、需求分析:1、非常用资料光盘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占用一个单独的研究院房间,而且占用面积越来越大,一旦需要某份资料时,在几十排文件柜中间寻找,非常费事,一旦在文件入库时候编目错误。
则该文件光盘常常成为死档。
常用资料放在文件服务器上只能对目录进行权限控制和管理,对同目录内的文件则缺乏管理能力。
当员工离开研究院大楼在外出差过程中,则无法使用这些文件,需要提前将文件拷贝到自己的存储介质中,或刻光盘带在身上,容易损伤、不便,也可能有忘带或丢失存储介质的机会。
知识管理案例分享工研院量测中心
知識管理案例分享工研院量測中心(PartII)陳永隆■專案推動小組與虛擬顧問團隊一、知識管理專案小組Metronet成立是希望透過量測中心十餘年來所累積的豐富計量經驗,提高對計量客戶的服務品質與價值。
透過成熟的資訊與網路科技,將各項計量作業流程予以整合與電子化,並建構成一個完整的計量服務網站,擴大量測中心所服務之對象與內容。
Metronet的定位為一知識型(KnowCo)之計量品質服務網路軟體銷售及租賃機構(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及計量檢校服務業者之附加價值轉銷網站(VAR,Value-AddedReseller)。
其示意圖如圖1所示。
量測中心在進行知識管理的過程中,將知識管理專案組織分為兩個工作小組,一是負責專案核心策略規劃與執行的「知識管理專案小組」,另一是代表各單位的推動種子「知識管理工作推動小組」,這兩個組織都必須對知識長負責。
在兩個小組和知識長之間,另外聘請專業顧問來協助知識團隊和知識長推動組織的知識管理相關業務。
知識管理專案小組的成員是由Metronet的成員所組成的,而知識管理工作推動小組則是由量測中心其他部門的知識代表所組成。
知識管理專案小組的主要工作包括專案管理、技術平台的導入與整合、建立學習型組織。
專案管理是指掌控知識管理專案的所有工作包括相關會議的安排、知識管理專案的執行流程跟時程掌控、設計知識分享活動、預算的控制等專案相關事務。
技術平台的導入與整合的相關工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統、工作流程自動化、企業資訊入口網站(EIP)、知識論壇、智庫中心、知識專欄、線上學習系統(e-Learning)的設計與規劃,除了這些系統之外,資料庫整合也是屬於專案小組的工作之一。
知識管理系統規劃完成後,便積極尋找有經驗的資訊系統開發與整合的公司進行委外開發,等未來開發完成後的系統測試、修正與驗收,再由專案小組來分工進行。
專案小組還必須負責建立可供客製化運用的知識庫,以發揮知識文件與企業知識庫的智慧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_知识管理案例(图文)
被誉为知识管理界“奥斯卡”的MAKE(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最受尊敬的知识型组织)大奖,自2011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以来,已有PICC、招商银行、青岛啤酒、华夏基金、上海通用、新东方、建发地产等优秀企业获此殊荣,为分享众标杆卓越成就,推动中国知识管理发展,特推出MAKE获奖企业案例巡礼,以飨各位。
获2017年China MAKE大奖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BIAD),历经近七十年发展,已成为建筑设计、工程咨询及相关科研领域业绩卓越的行业领军机构。
从天安门广场规划到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从第十一届亚运会到北京奥运会,BIAD 设计作品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许多都已成为国家和城市的地标,在建筑设计行业中享有极高声誉。
当中国的建筑市场进入飞速发展后的新常态时,面对白热化竞争,BIAD认为必须从品牌价值、人才优势、技术水平、客户资源等方面重构优势,而作为一家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管理的强大支撑尤其关键。
1、设计院是一个以知识为生命的组织
BIAD认为:建筑设计产品不像制造业产品,不能大批量生产,每一个设计产品都需综合解决设计项目自身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属性、城市规划、使用功能、建筑性能和建造技术等问题,合理运用设计语言、方法、技术、工艺、材料和部品,才可能完成建筑产品的设计。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收集整理、分析加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过程。
纵观设计师的成长之路——从师傅带徒弟,从借一整套施工图来看看到专业初级实务班课程,从审核审定发现的问题中学习到专业中级实务班课程,再到专业培训讲座、工程主持人培训班课程,这是一系列的知识传承、应用的过程。
建筑设计企业是靠着知识不断积累、加工和再利用创造价值的,是以知识为生命的组织;作为从创建初期 40 余人发展至现在逾3000 人的BIAD,无数专家经验及项目成果(300+万张设计图纸和几百项科研成果),形成一座可供深度挖掘的知识金矿。
2、架构多角色、一体化知识管理体系
2013 年起,知识管理理念被正式引入BIAD,从知识管理体系框架的课题研
究,到聘请公司内外知识管理专家调研业务需求,到梳理繁杂的知识类别和属性,分析不同业务场景下员工所应建立的知识结构,最终明确了BIAD知识管理组织和系统架构。
2015 年公司知识中心成立,负责制定、更新和实施公司知识管理规划。
在课题研究成果指导下,知识中心集中精力探讨和开发信息化平台,利用 IT 技术手段,努力实现公司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目标。
通过与技术管理、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等管理部门,以及多个设计部门的沟通研讨,知识中心确定了知识管理平台的主要关注点和功能特性:
知识门户:以知识为主导的企业内网门户
知识枢纽:所有知识的集散地
鼓励分享:一键式分享,快速、方便
交流互动:部门间、个人间,实时互动
知识生长:使知识有生长、成熟、完善的机会
个人关注:个性化定制,上传、收藏、推送
用户成长:参与、获得、付出
3、五维知识库,支持多场景知识应用
BIAD携手蓝凌建设了知识管理平台,包括知识仓库、知识地图、知识问答、专家网络和知识社区几大功能模块,并集成了 OA、项目管理和科研管理等主要业务系统,将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及成果抽取出来,形成知识仓库,进行分类展现。
将项目管理系统的评优过程与档案信息集成,形成“优秀作品库”,全方位展现优秀设计方案和优秀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成果,作为工程设计最佳实践供员工学习借鉴;在知识仓库的“培训库”中,公司内部各类培训视频课件,可供员工随时点播观看学习;重要课程开启课程直播,供不同办公地点的员工同步观看学习。
从设计产品质量抽查收集和汇总出来的各专业常见和典型问题的归纳成“问题解析”,不仅有对问题的描述,还包含错误的原因,涉及的相关标准和技术措施,以及避免错误再发生的关键控制要点,可用于专业培训及工作解答。
通过与项目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数据连通,设计项目一旦完成归档,“项目百科”中即可自动创建项目词条,项目属性信息和关键技术信息,自动按照词条的段落格式进行整理,相关用户可以对词条进行后续的维护更新,所有用户可以按照多维度全方位的属性信息体系进行精确查询和准确定位。
“项目地图”利用项目管理过程中收集到的定位信息,展示公司在全球各地区承接项目
的情况,对公司及各部门营销人员提供知识资源支持。
4、活用分享机制,隐性知识不断涌现
为发掘设计人员丰富的隐性知识,公司知识管理平台采用了开放、互动、共享的方式。
利用快速分享功能,员工可以上传、分享个人的设计体会、设计经验、建筑评论等;在知识百科模块员工可以不断完善项目百科词条,创建和完善建筑技术词条;在知识问答和专家网络模块,员工可以提出或回答问题,也可以请教专家或与专家探讨;在知识社区模块,员工可以与相关同事组成圈子,就某些技术问题或设计细节进行讨论。
公司制定了知识共享与交易管理制度,通过我的成长、我的BIAD币、我的勋章等模块,展示员工在知识管理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通过鼓励知识分享,促进相互之间知识资源的交换和交易,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此外, BIAD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和智能手机功能,把涉及业务审批、通知公告、资讯服务信息推送给员工,以便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与推进协作。
未来,BIAD将不断深化知识管理实践,加大在移动化、集成化、共享化等方面的创新,打造更为强劲、高效能的知识管理引擎,驱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更好地实践“建筑服务社会,设计创造价值”的企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