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讲稿伤寒论2004.1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六气统治方这一节为什么叫《伤寒论》六气统治方呢?细审《伤寒》书中所载,首推桂枝汤为首而治风,次述麻黄汤治寒、白虎汤治暑、五苓散治湿、炙甘草汤治燥、大小承气治火,此为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火。
由此可见,《伤寒》实为六气统治之书。
今把六气统治之要方顺序与大家研讨,以及各家应用之条目与大家学习,提高大家运用经方的效率,以便在临床上应用。
1、桂枝汤桂枝三两·9芍药三两·9炙甘草二两·6生姜三两·9大枣十二枚(擘)·4枚【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并喝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
盖被取微汗,不可使汗如流水而更伤其阴,病必不除。
若一服微汗出,病愈,则其余之药停服。
【主治】自汗,恶风,头痛,体痛,脉浮缓等。
【发挥】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之疼痛。
自觉症状为腿有增长或缩短的感觉,本方用于腿有缩短感的患者,治疗时方内加附子以温阳驱寒,加重芍药甘草量以濡筋缓骨。
2、颈项痛颈项痛症见项部强直疼痛,脉沉迟、缓,是风邪入里之象征,桂枝汤解肌,再加葛根以鼓舞胃气上行而升津液,并散经输之邪。
3、舌涡斜舌涡斜,言语不清。
舌乃心之苗,但心为脏,藏邪难出,故从心之表太阳施治,引邪外出。
4、自汗是指不因内脏任何病变引起的自汗。
是阵发性自汗,甚者一日发作数十次,经用止汗、敛汗之药不愈,用本方治之。
5、目斜视目斜视是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症见目向内斜视,也可出现复视。
本方加葛根治之。
2、麻黄汤麻黄三两·9桂枝二两·6炙甘草一两·3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复取微似汗,不需喝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主治】风寒束表,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口中和,脉浮紧。
【发挥】1、体虚者风寒感冒本方去桂枝(即三拗汤)治虚人之风寒感冒,头痛身疼,喘咳胸满,痰白清稀。
王伟专栏《伤寒论》讲稿2.1.3
王伟专栏《伤寒论》讲稿2.1.3『灵素真要』第134期|||导读:中药的造假,已经无所不用其极。
(摄影:老严)所以这时候我们说任何六经病的治疗原则,就是我们说六经病的治疗大法,在这个《脉经》后边张仲景的内容,专门有,这也是指导我们治疗的一个大的原则。
当然我们说这时候比如说来个病人,我们是否非要选经方?这时候要根据病情来看。
所以我到现在我并不认为每个病人都需要选经方,我们只要知道法,可以在这个法类上选一些比较好用的时方,比如说有时候我们说选温通,你不愿意选当归四逆,你选个什么方法?你看这个病人脉比较缓,非常的缓,缓呢比那个当归四逆还要缓一些,但是是厥阴病,你可以选什么方?我们可以选真原饮。
大家知道真原饮吧?张景岳的,主要成分是熟地当归炙甘草,你看这也是用当归,那么辛通一下,有时候呢也可以选个四物汤,当然多用点当归,当归川芎熟地赤芍,少用点赤芍,各种各样变通之法都可以选,那么如何选?就需要大家在细节当中逐渐体会,咱们需要在伤寒论当中,每天都要读《伤寒论》读《伤寒论》描述那个状态,用心用身体,用这个心里,用这个天命没有被污染的身体那种感觉,来感觉每一个条文,比如说咱们上节课聊那个麻黄汤证,他就这样,当整个人外表被束起来,并且脉象很有力,他能够抗邪的时候,那状态,你只要感觉到这状态,你就可以给病人开麻黄汤,而且如果这时候病人对上了,他就往往会几付药就会好起来,所以这是第一个。
一定要知道六经病治疗大法!知道这个大法之后,我们一会再聊这个脉学,我们接着聊第二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如何运用药物,这是我们今天聊的重点,我一直认为我们干中医的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认药体系,形成自己的认药标准,我们现在认药,如果说我们一个中医不关心药材质量的话,这个中医将有很大的可能性做不起来。
一定要上一个地方去观察一下药物质量,因为我们几乎可以说在大城市里头最少有50%的药店的药是不合格的。
在小县城里头可以说70%甚至80%,如果到了农村可能90%的药品是不合格的,就是药不能够有效治疗,就我们开出的方再对,这个药往往是没效的,所以我们这也是为,我们学张仲景必须要补上这一课,就是如何认药,我们用我们的方法来认药,不要就是,现在如果说真正情况下你一个会认药中医!我告诉大家一定可以选择到既便宜又好用的中药,如果不是这种好中医的话,你也可以选些贵的药,但是一定说真的啊,药并不是越贵越好。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1、1《《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讲》》第第01讲讲《《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的的张仲景和曹操、刘备、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物,这正是东汉末年。
这个社会背景正是战争连年不断,而且天灾连背景正是战争连年不断,而且天灾连年不断年不断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
所以我们了解他的生卒年月,主要是了解他的生活的时代背景。
籍贯: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这个地方相当于如今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
邓县有一个东稂镇,东稂镇的西北1.5公里左右有一个张寨村,这个张寨村在清朝的末年,北门还保存着。
这个北门上2、面有一个石头刻的匾额,上面写着“古涅阳县“。
所以由此可以证明,这个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的张寨村就是古涅阳县的县址。
张仲景就是这个地方的人。
我们在这里考察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什么作用?因为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在他所写的著作里就有方言的特征,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精确含义能够认真的了解。
你比方说,在《伤寒论》中有许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中“和和“不中不中“直到今日,仍旧是河南地区的方言。
“中中“就就是是“可可“的意思3、,的意思,“不中不中“就是不行,就是不行,“不中与之不中与之“就是不行与就是不行与之,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
又比方说,在《伤寒论》中这个“熬“字,我们现代的《《词源词源》》说:说:“小火小火2渐渐煮就是熬渐渐煮就是熬“,象我们现代汉语中通常所说的熬粥,熬药都是这个意思。
在《伤寒论伤寒论》》中有中有“巴豆,熬,去油巴豆,熬,去油“,,“虻虫,熬,去虻虫,熬,去翅足翅足“,,“白粉熬香白粉熬香“,,“杏仁,熬黑杏仁,熬黑“。
假如我们用今日的这个“小火渐渐煮“来解释这个“熬“的话,杏仁,小火渐渐煮怎么能4、煮黑呢?巴豆,小火渐渐煮,怎么能煮去油呢?特殊是那个白粉,就是白米粉假如加上水小火渐渐煮的话,那就煮成稀糊了,怎么能煮香呢?那我们要考察这个字的话,怎么考察?这可能是仲景当时用的一个方言。
《伤寒论》讲稿7.3(上)
《伤寒论》讲稿7.3(上)(摄影:老严)可能今天的内容真的比较多。
我们还要说一下,比如说我们刚才聊这个酸甘化阴,我们看后世医家如何酸甘化阴?其实有很多很多方法来酸酐化阴。
比如说我们刚才聊六味地黄丸是个很好的方子吧?酸甘化阴的很好的方子,只要这比如脉象比较躁动一些或什么的话,我们还可以推荐很多好方子,酸甘化阴的,比如说朱丹溪的大补阴煎,大家知道大补阴煎吧?黄柏、知母、熟地、龟板,猪骨髓,我们一般不用猪骨髓,我们一般用这前四个药就够了。
熟地、龟板、黄柏、知母,大家想想这几个药熬到一起什么感觉?首先黄柏,他这个苦要比芍药的的苦轻很多,对吧?然后这个知母轻轻透透气,这个龟板和这个熟地要比这个甘草缓的厉害多了吧?所以那么我们这个方子就可以用来什么呢?不管是阳病或最好是阴病,尺脉虚得比较厉害一点,我们不敢用芍药了,大黄芍药宜减之,而这个脉又比较虚,我们可以开什么方子?而且比较稍微数一点,有点火气。
那怎么办?这很简单嘛,根据这个病机开一个这个大补阴煎,不就很好嘛?那还有什么方子?有的是啊,大家随便想,我们到了后世,你看到了清代的时候,出来什么?封髓丹。
三才封髓丹。
知道吧?黄柏砂仁炙甘草你看这种脉也是气把它敛下来,如果这个脉稍微躁动一点,我们再开点天冬、党参、熟地,天地人加三才,你看,也是个酸甘化阴,只要尺脉空需一点,寸关尺也都比较空虚一点,不能够,连芍药都吃不了了,这时候该怎么办?也可以酸甘化阴,所以很多很多方法,我们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只是给大家提一个醒,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什么?就是回去之后啊,把伤寒论好好读,读得非常顺,把这个原则掌握好,我们再把后世的医书,如果有精力有余力,就可以看看,但一定要控这个时间比例,我们一定要把大量时间都用在读经典上,甚至说超过一半时间来读经典,剩下一半时间来读后世各家医书,给我们一些可用的一些变通之法,因为这个张仲景的方子他是非常正的,劲是非常大的,他变通的并不是那么灵活,这个我们必须要理解,我们不是在批评张仲景,我们只是在说这么一个事情,我们很佩服张仲景,我们为什么说他会有这种变通的不灵活呢?我们是因为我们接下来看,我们不是说他变通不灵活,而是因为他的开方模式限定了。
《伤寒论》讲稿20.1(上)
《伤寒论》讲稿20.1(上)咱们今天还要学习《伤寒论》,今天要把《伤寒论》当中太阳病和阳明病剩下的一些内容讲完。
剩下就是什么?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上半年已经把太阳病大部分条都讲完了,还剩了几个湿病的一些条文,风湿相搏呀,湿黄家的条文,我们把它今天都讲完。
养浩然正气:在讲之前还得再啰嗦最后一个事,就是要养浩然正气,什么是浩然正气呢?就是大家一定不要我每次讲这个时候,我总是觉得我反反复复要强调是,其实你的气一定要能担得起你的技术,如果你的气和你的技术是相离开的话,那么你的技术也不会突飞猛进的成功。
所以我觉得尤其是上次讲完课之后,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聊了个忠恕,我今天我鼓起勇气我也不大敢问大家回去行的怎么样?因为这个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有人说“唉呀,老师啊你讲的就是个心灵鸡汤,我回家之后我就把你的心灵鸡汤那个删去,我回去之后呢就把你的那个精华,你讲的每一个方怎么用,我用好就行”。
有人说“唉呀,你这个确实好,我也想这么做,但是一这么做完之后,你去跟别人相处之后发现不行,我替人着想人不替我着想”,或者在为人处事过程中,你一处事发现“唉呀,不行,你这个就是做不到,就行不出来”,所以这就是一个问题。
如果行不出来这就面临两个事,第一个事,你如果行不出来,你就可以静下来,通过这个行不出来之后呢你来发现自己为什么行不出来?不外乎有几个问题嘛,一般就是我自己就是拧不过这口气来,我们说通过这个学习国学一个最大特点是什么?让你的气形成一种浩然,就是浩浩荡荡要让你的气处于不拘谨,我们现在从小到到现在教育都是制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什么目标?大家都说这个语文一定要考90分,英语数学考90分,我英语考90分,然后大家都越这么拼命之后啊,这个气越紧,越紧之后越跟你比,你有这个100万,我银行里也得有100万,你有一个房子我得有一个房,你这么地我得怎么样?大家在这拼命攀比,这样越攀比的话,你这个人身体健康越来越差,人的想办成这事儿又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人气不浩然。
伤寒论讲稿PPT课件
四、“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一次误治,尚能延长病人的生命期限,一误再
误,必加快病人的生命期限。 逆:治疗错误 尚:尚且,还。 引曰:引,延长,引曰,即延长时间(寿命) 促命期:促,缩短,缩短病人生命的期限。 一次误治还能延长病人的寿命,一误再误必然
加快病人的死亡。
三、辨病发于阳阴
【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於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於阴也。发於阳,七日愈。发於阴,六日愈。以 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提要:辨病发于阳发于阴及愈期的判断。 释义:
二、太阳病分类 (一)太阳中风证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 为中风。(2)
提要:太阳中风的脉证提纲。 释义:
脉缓:非迟缓之缓,与紧相对而言。 中风:指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一种病 症,与后世的中风证完全不同。
一、病因病机: 1.病因:风寒(偏重于风) 2.病机: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原文】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 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阴,使经不传则 愈。(8) 提要:太阳病自愈之理及预防传经之法。 释义:
1.行其经尽——指病在一经由盛到衰的过程。 2.再经——太阳病未愈,有欲传阳阴之势。 3.针足阳明——针刺足阳明经穴位。
本条文举“头痛”一证的存在与否,说明太阳 病是否传变。七日以上头痛自愈者,太阳病已解, 此因“行其经尽故也”。若七日以上头痛不愈者, 邪气有向阳明传的趋势。故针足阳明经的穴位,使 其经气流畅,抗病力增强,使邪气不得内传,仍可 以从太阳之表外泄而愈。
若邪循经入于下焦既可影响膀胱气化出现 蓄水证;亦可因邪热与瘀血搏结而形成蓄血 证;若邪热与痰水搏结胸胁则形成结胸证; 无形邪热积聚心下胃脘则可形成痞证。
三、治法:发汗
表
伤寒杂病论讲稿
说明1.本书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整理录入。
2.本书仅供学习研究《伤寒论》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本次文字录入和排版尽量忠实于书籍原貌,对于原书印刷错误或不合适的地方,我本人录入时直接进行了更正。
如“段玉才”改为“段玉裁”;《方言》的作者“杨雄”,通作“扬雄”,径改。
4.对于讲稿里面部分有争议的地方,为忠实于原书,尊重郝先生的学术思想,录入时一仍其旧。
如“项背强几几”不作“项背强 ”。
5.删除了篇首的《出版者的话》和篇末的《附录》部分。
6.本书整理时我尽量做到减少错讹,但由于工作较为繁琐,难免会有错误或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望读者阅读时仔细核对原书。
螽斯振羽2011年春节于福建作者简介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
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讲授《伤寒论》。
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
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茅。
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
临床重医术,讲医德。
既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患者的拥戴。
曾主编《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增订本)、《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伤寒论选读》等10部著作。
副主编或合著《实用经方集成》、《四季饮食养生丛书》、《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义》、《伤寒论讲解》、《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等14部著作。
发表论文60余篇。
王伟专栏《伤寒论》讲稿4.1(上)
王伟专栏《伤寒论》讲稿4.1(上)|||导读:我们今天闲话不聊,现在聊苓桂剂的临症应⽤!(摄影:⽼严)咱们继续学习《伤寒论》,很多⼈很着急,说学习《伤寒论》怎么进度这么慢?其实咱们进度很快了。
我今天看到这本书,这是⼀个师弟的书。
⼤家看这个感觉,我觉得不⼀定⾮要模仿这样,因为我们觉得做⼀个⽂化⼈,现在的中国的⽂化⼈啊⽐较喜欢盘个珠⼦,⼤家知道盘珠⼦吗?盘菩提⼦啊,盘⾦刚菩提啊什么,还有盘葫芦的,⼤家见过盘葫芦没有?盘的葫芦啊锃光⽡亮,跟这个瓷的感觉⼀样,⾮常漂亮。
还有盘核桃。
我们先不讨论作为⽂⼈盘这些东西对不对,但我觉得作为咱们应该盘伤寒论啊,没事的时候就翻着玩,盘《伤寒论》每天都看,最起码要盘成这个样⼦,盘的油光⽡亮⾮常具有⽂化⽓息,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讲课也这样,很多⼈说咱们怎么讲这么慢?其实不是,咱们讲的已经很快,他需要慢慢的来啊,⽽且我们现在讲完之后,回去之后⼤家能不能学好,⼀定要回去多看伤寒论,多读经典,多跟经典在⼀起,化⽓,就是我们说通过讲完这个事,觉得噢,这个事是这么回事,回去之后化⽓的过程是没有任何⼈能够代替的,就像我们说⽼师在这讲功法招式⼀样,我给⼤家讲什么叫揽雀尾,什么叫⾦鸡独⽴,讲完了这个动作标准给做完之后,这个只是课上做完了,这个只是开始,如果你不回去做,我知道我知道噢,唉呦这个⼈使了⼀个双峰贯⽿,啊这个⼈使了⼀个⾦鸡独⽴,那你不⽤,你光会点货你知道吧?这个⼤夫开的苓桂术⽢汤,这个⼈开的桂枝汤,你光会点评,你不会⽤不⾏,所以⼀定要回去多看,⽽且慢慢地多看经典之后,你慢慢⽓就⾃然⽽然就会放松下来,你就觉得很多事啊不着急了,⽽且你只要读经典读多了之后,你慢慢的你会发现这个有点像⼼灵鸡汤⼀样的发现,就是你发现很多事结果其实不重要,过程很重要,这虽然是⼼灵鸡汤,但确实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啊,就你会发现读经典的过程中就很快乐,⾄于未来能不能成为名医呢?这当然需要很多的因缘,⽐如说你是否能够机缘很好,⼀毕业之后就找了⼀个你⾮常如意的⼯作?或者乱七⼋糟的,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果你肯定会成为名医,⽽这个成为名医的过程中你⼀定是快乐的,不能像很多成功学教了⼀样,你必须要为了成为名医之后,唉先在这个过程中吃得苦中苦⽅⽅为⼈上⼈,这个不是学经典的⽅法,学经典或者学中国⽂化的⽅法是内外皆甜!学习的过程中就甜的!得到了结果也甜,这才是中国⽂化,⽽不是先苦后甜,苦尽⽢来啊,或者是享乐主义的只管今天有酒喝,不管明天死和睡的那种,明⽇愁来明⽇忧这种,都不是,中国的⽂化就是长久越久越甜,越长的经典越甜,越玩越读的经典越甜,越读之后发现中国的经典不管是《论语》,不管是《孟⼦》《⼤学》《中庸》《道德经》,还有这些包括《伤寒论》都值得反复读,包括《内经》!我们今天不多聊那些⼼灵鸡汤的问题,或者学习的问题,但是真的是希望⼤家回去之后呢,养成好习惯,每天都要读⼀读《伤寒论》啊,最好找⼀本盘⼀盘啊,然后放到枕头边上。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版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直呼“仲景”。王焘《外台秘要》直言“张仲景”方,也没有出现过直接和“圣”有关联的说法。
三、《伤寒杂病论》的沿革和《伤寒论》的版本
(一)王叔和整理《伤寒论》和《脉经》本
《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由于战乱频繁,在仲景逝世不久,原书便散失不全。曾任魏、晋两朝太医令的壬叔和,搜集该书遗卷,并整理、重新编次。因已非原书全貌,且内容多为伤寒病的辨证论治,故更名为《伤寒论》,凡10卷22篇。据有人考证,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时间,距仲景去世也就是二三十年。王叔和还将《伤寒论》的内容收入其所著的《脉经》之中,近人则有称《脉经》所收入的《伤寒论》为脉经本《伤寒论》。
不过我们评价仲景其人,并不在于他是否真的做过长沙太守,而在于他对医学的贡献。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他是第一个创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医学家,是辨证论治诊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的奠基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开拓者。自宋代以后,医家常以“长沙”指代仲景或仲景著作。如黄元御著《长沙药解》,陈修园等著《长沙方歌括》,吕履著《长沙用药十释》,日本人著《长沙证汇》等等,其中的“长沙”,皆代仲景或仲景著作。而在其他中医学的著作中,以“长沙”作为仲景代称,则是很常见的事情。
据《太平御览》卷722引《何颙别传》曰:“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颙,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卒如其言。”意思是说,仲景在年少时向他的同乡“心理学家”或“预测学家”何颙咨询,看看他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何颙说,您的性格内向,善于深思熟虑而不张扬,以后(如果为医)将是一个高明的医生。后来的事实证明,果然就像何颙所预测的那样。
康平讲稿:《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第4条
发康平讲稿版块《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第4条学《伤寒论》的条文是第二天了。
今天的内容相对地说要多一些,不是说条文多,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带有方向性的东西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影响的,就必须跟大家交代的,就集中在前边跟大家都交待清楚。
前三条在《康平本伤寒论》上都是顶格排版的内容,从我们现在知道的史料看,我们就简单地认为是《汤液经》的内容。
从第4条开始,出现了退两格排版的内容,在我整理的横排版的本子,就用楷书大字标记的这些内容,我们把它简单地认为是王叔和加上去的内容。
但是不管这个内容是谁写的,都是古人留下来的一些财富,我们都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去看,凡是好的东西,应该继承的都尽可能的继承下来,凡是不好的东西,应该客观地把它分析清楚、引以为戒。
因为我对经方关注的时间比较长了,关注度也高一些。
我最近几年基本上是停止了所有的社会活动,全部的精力都投在这上面,所以有一点点体悟。
我现在体悟的是什么啊?经方理论现在有两个东西是已经定死了的:第一个,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当初张仲景写完了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不得而知了,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把那些残卷之类的特殊的情况排除,总的来说是添加的内容多,对我们来说,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去还原经方理论的本来面目。
因为后来的实践证明,添加的这些内容有好多确确实实对经方的理解起到了误导的作用。
第二个,我们现在学经方,更大的任务是要用减法而不是用加法。
大家去看《桂林古本伤寒论》,那是典型的加法。
它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感觉《伤寒论》这么多年了,很多地方已经不太全了,哪个地方缺少什么东西,咱补上;它可能还应该有什么东西,咱再补上。
补来补去,补得越多误导越大。
从前人研究经方的实践来看,并不是说古人传下来的东西不够用的,而是误导太多。
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伤寒一日、大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从字面上我们先作个直译:得伤寒病第一天,为太阳经络发病,如果脉静者,即是疾病不再传其他经络;如果很想吐,又燥烦,而且脉数急者,为病欲传其他经络。
《伤寒论》讲稿21.1(上)
《伤寒论》讲稿21.1(上)放松下来做事:咱们开始学习,咱们今天开始就是学习少阳病,还是闲聊一点,这几天我在反思一个事就是:为什么我这段时间每次讲完课之后我都觉得很累的慌?因为上半年我讲完课之后,我不觉得累的慌,上半年讲完课之后觉得可轻松了,后来发现唉讲得不对,为什么呢?太紧张,我越紧张我的说话语速就会变快,我说话语速越来越快呢我就越容易忘掉我想要表达的信息,然后最后呢就导致自己越说话嗓子越来越干,头脑越来越紧。
最后几堂课讲完之后发现唉呀怎么还把重要信息给落了?或者怎么还总是丢东西?所以咱们从现在开始恢复到原先那种状态啊,放松下来,大家也放松下来听,咱们都放松下来讲,一点点把这个伤寒的东西慢慢讲出来,而且我也希望咱们以后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放松下来。
比如说我专门去研究,我这次回去之后我就紧张,我又看了一下很多资料,其实大家一定记得这么一件事,当你有一天你会感觉到某一个点特别累的时候,一定说明你在紧张,如果你是放松的话,你会有一天精疲力竭的时候,你是全身的精疲力竭,你是气耗尽了,而不会出现某一个点特别紧张,如果某一点特别硬,就说明你一定特别紧张,就说明你办这件事情是没有高效率的。
咱就以唱歌为例,这个人唱歌啊其实很耗力对吧?如果你没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唱歌啊,唱一段时间之后嗓子哑了,再唱唱唱唱声带就撕裂了,最后就呃呃就死了就光从嗓子这发音,所以唱歌人一定要训练自己的这个发音方式,一定要拉拉唱,唱完之后它有不同的啊啊,最后训练出一种发声模式之后呢,他的嗓子不发音,它全身在发音,也就说一个演唱会下来,这个歌手啊最终的结果是累趴下了,累趴下什么就全身气都耗干了累趴下,但是嗓子还能说话,你听他说话还是能说出话来,就说明这个人是正儿八经的一个行家,一个唱歌的行家。
同样道理,我们说比如说以长跑或者短跑以跑步运动为例,如果我们跑步我们不是专业的人士,我们跑步啪啪啪跑完之后,如果我们经过这种跑步锻炼锻炼一个两个月,我们腿就变粗!而且我们每次锻炼完之后,我们都感觉腿特别累,就说明你跑的姿势不对,你没有放松下来,你没有能够做到这种很匀称的跑,所以如果你以此方式,不管是竞走啊还是跑步都这样,如果你以此方式跑多了之后伤身体,而且你还跑不快!真正跑快的人他最后跑累趴下,他也不是腿累趴下它是全身都累趴下的,最后这躺着爱啊喘,你看,他第二天早上起来腿酸有点酸呐他全身都会酸,它不是就只有腿酸,这就说明它锻炼对了,所以大家可以看你看刘翔,刘翔腿不是很粗是吧?大家看那个刘翔的照片,刘翔腿很细嘛,他这个身子也很细,你再看姚明天天跳,你看她腿也不是很粗,就说明你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真正的一个行家,你就得学会正常运动,比如你要想成为一个歌唱家,你要学会正常的发声,否则的话你光唱光吼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跑步运动员,你就要学会正确的跑步,每一个动作怎么跑都做得很标准,一步一步来啊,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书法家也这样,如果书法家写一段时间是手腕累那不对!书法家写完之后累,累是全身都累都累趴下来,那才对。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文字版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文字版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文字版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文字版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
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
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
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
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
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
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
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
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
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
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
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
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
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
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
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
我们讲了,色莫知真。
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
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
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
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
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
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
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啊,什么叫提纲,提纲两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
我们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啊,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象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个致病的因素,一个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
这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症候反映,那么它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它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
象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开始发作都有着种情形,这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这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这个。
我们再深研究,那么根据这些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病。
那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脉浮。
血液多了就上它理由水份多了,他不是说一得病血到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份多了。
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更加的厉害,所以在上边特别疼,而且强,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在书的注里呀给该作僵,这也通。
这个强啊,现在河南人说身上哪个地方板(音)啊,他就说强。
张仲景是河南人吗,可见这个强是河南的一个语言,还是对的。
那么这个充血,是上半身厉害,越往上越厉害,这个我们在一般的感冒啊都知道啊,一得感冒这个脑袋的血管都蹦起来了,越往上越厉害。
那么这说明什么呢?…靠着外面浅在动脉都充血,而上体部尤其厉害。
而恶寒,这个恶寒就是体表热,我们平时的温度啊,他与外面的空气接触有一定的差距他习惯了,忽然高起来了,与外面差距骤然间加大了,就感觉外面的空气很紧“音,疑是冷”,这是肯定的,它加大了内外的差距了吗,它就恶寒。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三十一节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伤寒论》芍药四两·12炙甘草四两·12【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误汗伤血,则厥逆脚孪急。
【方解】芍药味苦,甘草味甘,苦甘合用,有人参之气味,以大补阴血,血得补则筋有所养而舒。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
(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筋痿皆因邪热久羁,耗伤阴液,致使肝阴亏损,肝血不足,筋脉失其所养而弛缓无力,日久可致四肢痿弱不任使用,现代医学称重症肌无力。
用本方加味治疗可愈。
(芍药加大40-50克炙甘草30克)2、抽筋属伤津者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津液损耗,营血不足,筋脉失去其濡养而导致僵硬、强直、挛急、疼痛,病位多见于四肢,也可见于其它部位,用本方加姜桂等助阳气、温筋脉可愈。
3、腹痛腹痛绕脐,肠中无实积者,则是由于气血虚衰,阴阳失调,导致肠胃挛急作痛。
证见痛作时腹部拘急不舒,强烈绞痛。
用本方或可酌加助阳之品可愈。
(需加别的药时,炙甘草、芍药量均需加大突出,量少效果不佳。
)4、习惯性便秘适应于燥热、气滞及血虚型便秘。
症见粪干成块,堆积肛口,虽经持久努挣,终仍不能排出者。
用本方加大份量,兼血压偏高者去甘草,净用赤白芍。
兼阴虚者,去甘草,加阿胶。
5、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最常见在下肢,隆起高出皮肤表面如一窝蚯蚓,患肢还会有疼痛或抽筋,用本方加大芍药量佐以姜桂等助阳之品,又或加化瘀之品疗效显著。
***案例***郭XX,女、1974年5月生。
2009年5月9日主诉;大便秘结20年,严重时7天一行,羊粪状。
舌色淡白,苔白薄腻。
右脉寸紧,关尺弦滑,左脉寸紧,关虚弦,尺虚,至数缓。
白芍30 赤芍10 阿胶(烊服)9 八剂***药后大便正常,随访3个月大便基本正常。
回复支持反对使用道具举报黎小裕12#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3:05:39 | 只看该作者第三十二节三物黄芩汤三物黄芩汤《金匮要略》黄芩一两·3苦参二两·6干地黄四两·12【用法】水煎二次兑匀温服。
《伤寒论》用经方如何抓主症。
《伤寒论》用经方如何抓主症。
谈用经方如何“抓主症” (同上文,此为录音稿,由主办方整理)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谈用经方如何“抓主症”》。
按照关键词,一个是“经方”,一个是“抓主症”,中间还有个“如何”。
最近看了一本书,《扶阳论坛》第二集,冯世纶老师和刘观涛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很有意思。
我摘一下,大家听一听:“无数中医学习者、临床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伤寒论》所阅之书既多,则反滋困惑而茫然不解,乃至临床水平难以提高,‘效如桴鼓’的境界堪称遥不可及。
” 我也有此感,我们大家学了《伤寒论》以后,这伤寒方子究竟在什么时候用,是一个大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用,是个大问题。
举个例说吧,“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人们都说这个病应当用乌梅丸,在这儿大家想一想,你们能在临床上见到几个这种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有几个?这乌梅丸就不能用了吗?可是再看看叶天士,最善于用乌梅丸。
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乌梅丸到底应该在什么情况下用?只有明白了这个问题,你才会用、敢用、广泛地用,否则的话你只能用于“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了。
所以我在这个论文的开始就讲,经方之不易学,就在于该方证的主症不明。
可以这样讲,大部分的经方主症不明。
所以要想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使经方容易学、容易用,就必须把经方的主症挖掘出来(我用这词——“挖掘”出来)。
我们大家都有这个责任,把它挖掘出来,挖掘出来以后告诉别人,这才是中医学家应尽的责任。
看现在有些文章,说我用某方把某病治好了,他就不说为什么用这个方把这个病治好了,抓住哪个主症用的,不说。
现在我开始讲第一个问题,关于“病”“证”“症”的定义。
为什么要讲它呢?因为涉及第三个——“症”(就是病字旁的症)。
现在我说一说“病”:“当阴阳失去平衡时,人体出现不正常反应的过程,就是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析疑〗
①脉浮缓之本义 ②芍药敛汗吗? (《伤寒思辩》226 页)
论证:1、《本草经》:味苦,破阴结、通血痹、利小 便 2、仲景方:大柴胡汤、四逆散、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
3、《内经》:酸苦涌泄(酸则收)——常变思维
生 活血 消食
4、酸泄之药:山楂
醋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临床应用] ①刘惠民治毛主席感冒案 ②脑瘤术后水肿案 辨治思维:突破麻黄发汗平喘框框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③前列腺肥大癃闭案 辨治思维: A、麻黄是如何利水的? B、病在下取之上治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通调水道 整体观念
提壶揭盖
气行则水行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蓄水证------五苓散证 〖原文〗 第71~74条 〖重点〗 小便不利、渴 桂枝 〖疑点〗 ①消渴 ②蓄水部位 〖释义〗
伤津(胃干) 大汗 损伤正气 渴 少少饮之 水饮内停 伤阳 三焦阳虚 气化失职 口渴
表邪不罢
津难上承
水难下输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小便不利
调和营卫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析疑〗 ①伤寒重证为何称太阳中风? (《李克绍学术经验辑要》30 页)
② “青龙”取义治水?还是发汗?
〖临床应用〗 ①空调病案 辨治思维:煎服环节的重要性 ②哮喘、无汗证、鼻衄、肾盂肾炎、风湿病、水肿等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蓄水证 第二讲 蓄血证
素体瘀滞
表热内陷 瘀热互结 下焦蓄血证
轻证
重证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少腹急结、如狂
少腹硬满、发狂
瘀热上扰心神
山東中醫藥大學
〖方解〗
桃仁 大黄 芒硝
桂枝 水蛭 虻虫 甘草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泄热化瘀
泄热软坚
宣通血脉,佐制苦寒(防过寒凝血)
直入血络,破血逐瘀
调 药
山東中醫藥大學
〖析疑〗
①蓄血重证为何脉微?(124条) ②血蓄何处?
(《伤寒思辩》29 页)
A.血蓄膀胱说 成天已
B.血蓄回肠说
不同观点 C.血蓄胞宫说 D.血蓄下焦说
钱天来
临床 近代
E.血阻脉络说
山東中醫藥大學
〖方解〗 发汗解表 桂枝 温阳化气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日本五苓散药理研究例
利水散水
〖析疑〗 ①对消渴当如何理解?
②水蓄何处? (《李克绍学术经验辑要》48 页)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论 证: A、73条与茯苓甘草汤之比较
B、74条“水逆”
太阳伤寒重证---------大青龙汤证
〖原文〗 第38、39条
〖重点〗 烦 躁、 石 膏 〖疑点〗 ① 太阳中风 ② 青龙之义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释义〗 伤寒三大主症
身痛
无汗 脉浮紧 寒闭肌表
兼症
烦躁
寒郁卫阳,阳郁化热
〖方 解〗
麻 黄 汤
倍麻黄 加石膏 生姜、大枣 大力开表,祛寒泄阳 清泄郁热,烦躁自止
〖临床应用〗
老人红斑狼疮感冒案
(酸楚、颈昏、鼻塞、咽不适、脉弱)
(42条脉浮弱当以汗解) 辨治思维:
桂枝汤证一定会有自汗吗?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原文] 第2、35条 [重点] 身痛、无汗、脉浮紧、麻黄、杏仁 [疑点] ①脉浮数(52条) ②去上沫 [释义] 身痛 三大特征 [方解] 两个药对配伍 无汗 脉浮紧数
山東中醫藥大學
③解肌与解表是否相同? (《伤寒思辩》65页)
④大汗为何病不除?
(肝炎清热解毒例)
⑤桂枝汤属汗剂?和剂?
论证:
A.因果关系—通过发汗以调和营卫
B.主治证候—太阳中风表证
C.和法涵义 D.读书之法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和法有广义狭义之别 仲景386条称“和”意为小治。
山東中醫藥大學
桂(相符相成)
杏(相反相成)
(杏仁之用《伤寒思辩》216 页)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析疑] ①太阳伤寒证脉能否现浮数? (假病案举例)( 《内科学》感冒例)
(《伤寒思辩》145 页)
② 去上沫的机理何在?
陶弘景:令人烦 张锡纯:含有发表之猛力 柯韵伯:止取清阳发腠理之意 (《伤寒思辩》238 页)
熟
消痈肿、散结气
山東中醫藥大學
5、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苦甘化阴? 滋阴纯补?攻补兼施?标本兼治?
------ 苦泄通络止痛(不通则痛)
治
结论: 营卫不和自汗 调和营卫 酸敛收涩 非阳虚不固自汗 治
应用:①中年妇女颈后抽痛案(桂枝加葛根汤)
②山青舞蹈班学员左腿酸痛案(桂枝加芍药汤)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C、156条“心下痞”
意义:开拓五苓散的运用思路(非利尿剂)
〖临床应用〗 ①山东大学一教师尿道炎症案 辨治思维:桂枝、附子也“消炎”。 ②癃闭、湿疹、水肿、黄疸、脑积水、癫痫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蓄血证------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 〖原文〗 第106、124、125、126、237条 〖重点〗 少腹急结(硬满)、如狂(发狂)、喜忘 〖释义〗
伤寒论
主讲: 姜建国 教授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 青龙汤证 蓄水证 蓄血证 泻心汤证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阳明病 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厥阴病
山東中醫藥大學
发热 汗出
〖方解〗
桂枝辛温 祛风解肌以调卫 调补阴血以和营 佐助桂枝 佐助芍药
第一层
芍药苦平 生 姜 大 枣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第二层 第三层
炙甘草
调药和中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辨 证 论 治 特 点
病 机 证 候 治 法 方 药
阴 弱 汗 出 和 营 芍药、大枣 啜 粥
服 法
理 法 方 药 一 线 相 贯
桂枝汤证 第一讲 麻黄汤证 青龙汤证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第一讲 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
〖原文〗第1、2、12条
〖重点〗阴弱者汗自出 〖疑点〗①脉浮缓 ②芍药、大枣 ③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④解肌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释义〗 阳浮(卫强) 阴弱(营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