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氮肥(英文:nitrogen fertilizer)是一种以氮元素作为主要营养元素,为作物提供营养的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氮肥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全球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氮肥的生产过程氮肥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两种:合成氨法和生物固氮法。
其中,合成氨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生物固氮法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特性来固定氮的方法。
(一)合成氨法1、原料准备合成氨法生产氮肥的原料主要是空气(含有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和天然气(含有甲烷等烷烃类物质)。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催化剂、蒸汽和水等。
2、氨的合成氨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加入热力学推动力来实现。
具体来说,利用高压、高温下的原理,将氧气和氮气经过压缩、揉合等处理后,将其与天然气混合送入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氨的反应。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催化剂的稳定和活性。
3、氨的纯化氨生成后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异物。
主要通过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
4、制成氮肥制成氮肥的过程主要是将氨与一定量的酸等附加物进行反应,得到硝酸和尿素等氮肥产品。
在此过程中,需要配合一定的工艺和设备来实现。
(二)生物固氮法1、选择合适的生物固氮菌株生物固氮法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菌株,在自然条件下,合适的固氮菌有多种,但是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
2、土壤改良为了提升生物固氮的效率,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这里主要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硝酸盐和营养物质等来改善土壤环境。
3、种植作物在准备好固氮菌株和优质土壤后,需要培育种植对于生物固氮有很好效果的作物。
这类作物通常包括豆类和某些牧草等,可以更好地利用固氮的优势。
4、固氮生产在种植固氮作物后,作物根系就可以与菌株产生接触并发酵,释放大量的氮气。
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可根据选定的菌源、土壤和气候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高端水溶肥氮肥的氮肥原料及工艺及使用指南
高端水溶肥氮肥的氮肥原料及工艺及使用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端水溶肥氮肥:原料、工艺与使用指南一、引言氮肥,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氮肥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
高中氮肥生产和使用学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氮肥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理解氮肥的使用方法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学会氮肥的储存和保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氮肥的化学性质。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氮肥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氮肥的使用方法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难点:氮肥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农业生产中氮肥的使用现状,引导学生关注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课堂讲解(1)氮肥的生产原理介绍氮肥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氮肥生产的基本原理,如合成氨法、硝酸法等。
分析不同生产方法的优缺点。
(2)氮肥的使用方法介绍氮肥的使用方法,如撒施、冲施、穴施等。
分析不同使用方法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氮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讲解氮肥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
分析过量使用氮肥的副作用,如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
3.实验观察设计实验,观察氮肥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分析实验结果,了解氮肥的化学性质。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2)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氮肥的生产现状及政策。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在实验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疑问。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对氮肥生产和使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结合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重难点补充:1.氮肥的生产原理对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餐桌上的粮食是如何长得又高又壮吗?其实,秘密就藏在土壤里,而氮肥就是其中的魔法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和使用方法。
2.掌握合理使用氮肥的技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二、教学内容1.氮肥的生产过程1.1合成氮肥的原料和工艺1.2氮肥的不同类型和成分1.3氮肥生产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2.氮肥的使用方法2.1氮肥的种类和施用量2.2氮肥的施用时间和方法2.3氮肥的施用技巧和注意事项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2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3.3减少氮肥使用的方法和建议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田施肥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农田施肥的重要性和问题。
2.知识介绍(30分钟)2.2氮肥的使用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氮肥,以及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的选择。
2.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
3.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氮肥和施肥方式。
4.小组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氮肥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5.教师点评(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
6.练习与评价(20分钟)6.1小组演练: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个实际氮肥使用的方案。
6.2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氮肥如何合理使用的短文,包括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方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2.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2.检查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
3.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理解程度。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学案课题: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习目标】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液氨和氨水的区别;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3.学习观察法、探究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4.知道氮肥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享受发现的快乐。
【探究新知】一、工业合成氨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氨气的性质1、氨的物理性质氨在通常状况下是、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氨气在加压下易,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
2、氨的化学性质课本98页【实验探究】现象、结论填写到课本上(1)氨气与水反应、思考: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并与液氨进行比较。
(2)氨气与酸反应:NH3+HCl = (产生白烟)2NH3+H2SO4 =三、铵盐的性质课本99页【实验探究】现象、结论填写到课本上1、受热分解氯化铵受热分解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由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NH4Cl 、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注意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NH3。
2、与碱反应加热产生氨气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上述是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发生装置与制取相同。
3、氮肥简介(1)铵态氮肥:硫铵、氯铵、碳铵硝铵都是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2)硝态氮肥和尿素【课堂练习】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2.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NH是4核10电子的分子,具有还原性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液氨可用作制冷剂B、 NH3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3.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氨气通入稀硫酸NH3+H+=NH4+B.稀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NH4++OH- =NH3·H2OC.碳酸氢铵和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H4++OH- =NH3↑+H2OD.Cl2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4.某种白色晶体A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若在A的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并稍微加热,则析出白色沉淀C和无色气体D,D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B 和D,而且B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掌握氮肥的生产原理和过程;3.理解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氮肥的生产原理和过程;2.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氮肥的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理解;2.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
教学准备:1.氮肥的制作视频资料;2.氮肥的实物样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养分。
2.提问:氮肥在植物的生长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二、讲解氮肥的生产原理和过程(20分钟)1.播放氮肥的制作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氮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控制等。
3.解释氮肥生产原理:氮肥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大量氮元素的物质,如尿素、铵盐等。
氮肥的生产过程主要包含氮元素的提取和氮元素的转化两个步骤。
三、讨论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0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浇灌的时机、浓度的选择、使用量的掌握等。
2.分组讨论,提出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展示给全班。
四、演示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1.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和合适的土壤,示范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氮肥。
2.指导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使用氮肥的效果,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氮肥的正确方法很重要?氮肥的使用有哪些潜在的问题?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多浏览相关资料,了解氮肥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对氮肥的认识。
2.鼓励学生在家里或学校的花园中进行小规模的氮肥制作和使用实验,加深对氮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1.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
2.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展示结果,评估他们对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的理解情况。
3.效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植物的生长是否良好,评估氮肥使用效果。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苏教版《化学 1〔必修〕》江苏省清河中学靖丹丹一、教材分析本节学问是苏教版《化学 1〔必修〕》专题 4 其次单元的内容,教材在本节内容之前,已在初三内容中安排了化学肥料学问、必修一专题二中安排了铵根离子检验内容,而后续学问则是在必修二及选修内容中则安排了一些相关学问的理性辨析,这种依据学生进展的需要,不同阶段课程内容既具有肯定的连续性,又呈现学问与应用的渐渐深化,综合考虑了学科、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与环境中元素化合物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及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去生疏和理解必修化学课程模块的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进展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生疏到化学是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是对元素化合物学问的延长和进展。
这节课的试验可以为前面学生储藏的已有认知补充感性生疏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学习化学的一些根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生疏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本节内容教材已经有意识地去创设肯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展探究,但这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欲放又收”的探究。
对于这些教材中已经消灭的并且有明显探究倾向的内容,教师要擅长深层次地进展挖掘,要敢于放手,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而自己由“台前”转到“幕后”,对整个探究过程实行必要的调控,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乐观性,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力量。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所学学问,才能真正实现由认知向力量的转化和升华,获得的学问才能更长久、亦更能机敏运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已经有了一些学问储藏,再者关于氮肥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生疏,现在进一步学习学问学生简洁接受,依据教材内容编排,学生此前已经学过几种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初步具备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些阅历,并对元素化合物学问学习方法有了肯定的认知,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根底。
但对氨气、氨水及铵盐的性质规律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仍需加深生疏,另外试验设计的力量和运用学问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力量可能参差不齐。
盐城蔡青《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化学,
人类进步的关键
西博格(1912~1999)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课后思考
1、本节课中哪些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试设计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查阅资料,了解氮肥的生产历史和生产现状。
3、上网查阅资料,写一篇有关氮肥的利与弊的小论 文,谈谈你对氮肥的合理生产和使用的认识 和建议。
小贴士:为避免试剂污染袋口处,请用纸槽 实验结论:铵盐和碱反应产生氨气 将固体粉末直接送入拉链袋底部。
Na2SO4 + 2NH3 ↑+2H2O
[活动四]探究铵态氮肥的使用
思考:
NH4+
△
?
H+ NH 3 OH—
“跑氨”
CO3 3 NH NH 2HCO 3H4
△
NH3 ↑ + CO2 ↑+H2O
结论:铵盐受热能分解, 一般生成氨和对应的酸
实验3
NH3 + HCl
NH4Cl (NH4)2SO4
NH4Cl
2 NH3 + H2SO4 NH3 + CO2 + H2O
(NH4)2SO4 NH4HCO3
NH4HCO3
[活动四]探究铵态氮肥的使用
思考: NH4
+
?
H+
NH3 OH—
“跑氨”
实验4步骤:
(NH4)2SO4 + 2 NaOH
①取一药匙氯化铵与一药匙氢氧化钙放在拉链袋中 △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 ②取湿润的红色石蕊(pH)试纸置于袋口,封闭袋口 △ ③摩擦固体混合物数秒,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学设计引入【提问】作物生长需要补充的肥料有哪些?【介绍】常见的氮肥【引导】氮肥的生产需要氨气。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98页第一段。
【板书】一、氨气的生产与性质1、工业合成氨【提问】你知道在合成氨工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写出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介绍】他们在合成氨工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分别获得1918年和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被称为天才与魔鬼,二战时他研究化学毒气用语战争,是很多无辜的人死于非命。
哈伯在对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吨粮食。
回答:氮肥、磷肥、钾肥。
认识常见的氮肥阅读课本P98页第一段。
回答:哈伯与波施。
德国的科学家。
了解合成氨工艺的发展历史,认识化学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大影响,可以造福于人类;如果不正当使用化学知识,那么给人类带来的是具大的灾难。
环节二实验探究阅读课本P98页第二段,试描述氨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2、氨的物理性质【图片分析】液氨泄漏的现场,处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出现大量的白雾,感觉冷飕飕的?【设问】已经学习的二氧化硫,我们曾经设计实验证明其易溶于水的,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呢?【实验1】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阅读课本P98页第二段,学生1: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学生2: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感觉冷飕飕。
使环境中的水蒸气冷凝为小水滴,出现大量白雾。
了解实验装置、操作步骤、观察N2 + 3H2 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点评】太棒了!【演示】实验3、在硬质玻璃管两端各塞一团棉花,在棉花上分别滴浓盐酸和浓氨水。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板书】(2)氨气与酸反应【思考】:氨气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那么氨气能与硝酸,硫酸反应吗?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思考氨气与酸反应的实质。
实质:NH3 + H+==NH4+【问题】分析氨中氮、氢的化合价,推测它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板书】(3)氨气具有还原性种离子。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幻灯片
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3 HCl NH4Cl(俗称氯铵)
白烟
NH3 HNO3 NH4NO(3 俗称硝铵)
NH3 H2O CO2 NH4HCO(3 俗称碳铵) 2NH 3 H2SO4 (NH4 )2SO(4 俗称硫铵,
又称肥田粉)
实验结论 :
NH4Cl △ NH3 HCl 2NH4Cl Ca(OH)2 △NHC3aCHl 2Cl 2NNHH34Cl2H2O
2。铵盐
※ 归纳总结:铵盐的性质为“三解”。
(1)易溶解:均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2)受热易分解:晶体受热易分解,
但不一定产生NH3
。
检验铵根 的方法
练习
(1)氨水显弱碱性的原因是( C )
A 常温下氨水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 B 氨分子的极性太弱 C 一水合氨只有极少部分电离生成NH4+和OHD 氨分子易结合溶液中的H+
(2)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能
稳定共存的是(CD )
A NH3、O2、HCl C N2、H2、HCl
B CO2、NO、O2 D H2、O2、SO2
(3)易碱解:和碱在加热的条件下, 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H3 。
思考:使用铵态氮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解决问题
1.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你能用几种方法来 制备氨气?可以用几种方法来检验氨气?
① 铵盐与碱共热 ② 加热浓氨水 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冒白烟 ③滴有酚酞的棉花靠近变红
NH3 NH3、NH3·H2O、H2O、 NH4+、OH-、(H+)
存在条件
常温下 不存在
常温常压 下存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白烟
NH3 H 2O CO2 NH4HCO(俗称碳铵) 3
2NH3 H2SO 4 (NH4 )2 SO(俗称硫铵, 4 又称肥田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3 HCl NH4Cl(俗称氯铵) NH3 HNO3 NH4NO(俗称硝铵) 3
白烟
NH3 H 2O CO2 NH4HCO(俗称碳铵) 3
2、铵盐
※ 归纳总结:铵盐的性质为“三解”。
(1)易溶解:均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2)受热易分解:晶体受热易分解, 但不一定产生NH3 。 检验铵根 的方法 (3)易碱解:和碱在加热的条件下, 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H3 。
实验室制取氨气
2NH4Cl + Ca(OH)2 ==2NH3 + CaCl2 + 2H2O 反应原理: 制取装置: 固 + 固 气体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烧杯中出现白烟。 烧瓶,打开止水夹,烧 纸变成 蓝 色。 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 烧瓶,变成 红 色。
实验结论 : 浓氨水、浓盐酸具有挥 氨水易挥发,氨气的水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 溶液具有 发性,NH3与 碱HCl 性。 结合, 的水溶液显 碱 性。 有固体NH4Cl生成。
练习1、在图3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 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 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 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 A )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练习2、(1)图甲为中学化学教学中所用 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 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_____________。 (A)HCl和H2O (B) 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格式
名称
化学
授课
时间
2年月日
授课
班级
年班
课题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课时数
1
目
的
要
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氮的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2).通过实验认识氨气的性质和用途,并从离子角度或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
(3).通过讨论氮肥使用和保存方法掌握铵盐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获得稳定的适合植物吸收的氮肥展开讨论和实验,提高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形成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
化学学习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总结并能透过实验现象分析问题本质
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回忆离子反应所表示的实质和含义
氮
肥物
理
性
质
铵
态
氮
肥
化
学
性
质
环节4
PPT
总结
提升
板书:二、铵态氮肥的性质
根据图片总结铵态氮肥组成特点和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
PPT总结:铵盐(NH4+)都是晶体,都溶于水。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工业合成氨。
环
节
2
氨
气
的
物
理
性
质
氨
气
的
化
学
性
质
总
结
提
升
环
节
3
铵态
【过渡】工业合成NH3是人类发展史上一项重大贡献,它解决了人类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那合成氨是以怎样的途径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来学习一下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板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教学设计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课程标准】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讨论:合成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3、讨论:自然界中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教材分析】《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是苏教版必修教材化学1专题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了常见金属及典型非金属元素(如氯、硫)及其化合物,且具备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等理论知识之后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会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这不仅是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需要。
另外,氨的学习还为后面的硝酸学习起铺垫作用,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那么从教材的安排结构上来看,教材首先介绍了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接着教材又通过设计实验介绍了氨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
接下来,教材又具体介绍了铵盐的性质。
教材最后补充介绍了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教材的安排顺序体现了从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肥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样的安排顺序就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
【学生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氮肥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铵根离子的检验,具备了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
此外,在能力层面上,学生此时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推理、实验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认识氨、铵盐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使用氮肥没用氮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氮肥样品,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的性状这些氮肥根据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我们称之为铵态氮肥。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使用方法: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氮肥品种和用量,采用正确的施肥方法和频 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施用导致作物烧苗、土壤板结等问题,注意施肥均匀和深度,避免养分 流失和浪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氮肥生产和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 展
减少氮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提高氮肥产品的环保性能 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推广环保型氮肥产品 未来氮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未来氮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施用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选择最佳施用时间,如春季、夏季或秋季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施用方法:采用土壤施肥、叶面施肥或灌溉施肥等方法,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 的施用方法。 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提高作物产量: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因为氮肥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02
增加作物的生物量。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改善作物品质: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改善作物的品质,提高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
氮肥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根据作物的营养 需求,合理搭配其他肥料,提高施肥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49分)1.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均为白色晶体B.加热均易分解C.均可用作化肥D.可与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混合施用2.(2010·四中高一期末)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3.检验某晶体是否是铵盐时,将待检测物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接下来的操作是( ) A.加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检验B.直接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检验C.加烧碱溶液,加热,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D.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4.(2010·实验中学期末)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B.盐酸、氨气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D.石灰水、二氧化硫5.[双选题]下列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A.在浓氨水中加NaOH固体并加热B.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C.加热分解NH4Cl晶体D.加热消石灰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6.(2010·中学高一期末)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一个收集满NH3,另一个收集HCl气体未满,做喷泉实验,如图所示,喷泉实验停止后,两个烧瓶溶液的关系是(不考虑溶质的扩散及静止时液面高度的影响) (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7.(2010·屯溪高一检测)在研究合成氨方法及其催化作用的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获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是制取硝酸、炸药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B.氨水是电解质C.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D.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1分)8.(16分)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作干燥剂.(3)用图Ⅰ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只提供如图Ⅱ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9.(10分)(2011·质检)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为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5分)(2010·师大附中期末)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________.A.氨气难溶于水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气密度比空气大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E.氨气密度比水大F.氨气密度比水小(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A.闻到有氨气逸出B.棉花被气体冲出C.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11.(10分)在1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NH4NO3和(NH4)2SO4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下图表示加入的混合物质量和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试计算:(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40 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51.6 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80 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51.6 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解答案:1.选D K 2CO 3显碱性,与铵盐混合放出氨气,降低肥效.2.选A NH 3与HCl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 项错误;因NH 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 3用NH 4Cl 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 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 项错误.3.选A 铵盐的检验是间接检验,即根据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通过验证氨气的生成来证明是铵盐.4.选C ①的水沸腾,是因为试管气压降低,说明气体B 易溶于液体A ,C 项中NaOH 溶液与CO 不反应.5.选AD 由于氨水中的氨受热时易挥发,同时,加入NaOH 固体,溶液的碱性增强,也不利于氨气的溶解,A 选项的操作可产生氨气,并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D 选项则是实验室制氨气的常用方法.6.选A 同温同压,用NH 3和HCl 做喷泉实验后,液体占有气体的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比相同,烧瓶溶液关系是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7.选C N 2与H 2化合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A 错误;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 错误;NH 3中N 为-3价,HNO 3中N 为+5价,因此由氨制硝酸,氮元素被氧化,D 错误.8.解析:第(3)小题考查喷泉实验的基本操作,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压至烧瓶中即可引发喷泉;第(4)小题则应设法将烧瓶中的NH 3先溶解一部分,使其压强降低即可引发喷泉.在没有外加水的情况下只能使烧瓶中的NH 3体积膨胀与烧杯中的水接触,使NH 3体积膨胀的方法是升高其温度,因而可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答案:(1)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2)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3)先打开止水夹,再挤压胶头滴管 氨气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气体压强迅速减小(4)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NH 3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9.解析:考查氨和铵盐的性质.框图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由题目提示和A 、B 、C 、D 为气体,E 、F 为固体,由D +C→E 可知E 为铵盐,再由E +F→D 知D 为氨气,且F 为碱,又知“G 为氯化钙”推出F 为Ca(OH)2,C 为HCl 气体.答案:(1)NH 3 NH 4Cl(2)H 2+Cl 2=====点燃2HCl(3)2NH 4Cl +Ca(OH)2=====△2NH 3↑+2H 2O +CaCl 210.解析:(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用的药品都是NH 4Cl 和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2)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乙同学的装置制取的NH 3被浓H 2SO 4吸收.(4)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5)NH 4HCO 3加热分解生成NH 3、CO 2和H 2O ,据装置知甲同学制取的NH 3混有CO 2和水蒸气,乙同学不能收集到NH 3,只有丙同学用碱石灰除掉了NH 3中的CO 2和水蒸气,制得NH 3.答案:(1)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2)BD (3)乙 2NH 3+H 2SO 4===(NH 4)2SO 4(4)C (5)丙11.解析:(1)由图可见:34.4 g 混合物与100 m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n (NaOH)=n (NH 3)=11.2 L22.4 L·mol-1=0.5 mol c (NaOH)=n V =0.5 mol 0.100 L=5.00 mol·L -1 (2)V (NaOH)=140 mL 完全反应所需固体质量:34.4 g×140 mL 100 mL=48.16 g<51.6 g ,因固体过量,所以 V (NH 3)=22.4 L·mol -1×5 mol·L -1×0.14 L=15.68 L(3)V (NaOH)=180 mL 完全反应所需固体质量=34.4 g×180 mL 100 mL=61.92 g>51.6 g ,故NaOH 过量,51.6 g 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由34.4 g 11.2 L =51.6 g V,可得V (NH 3)=16.8 L 答案:(1)5.00 mol·L -1(2)15.68 L (3)16.8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