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电信业务统计指标解释
电信统计指标说明
![电信统计指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0310102f12d2af90242e6d9.png)
附件四:增值电信业务相关指标解释1、增值电信业务企业(1)定义:增值电信业务企业是指在中国大陆境内经营全国或区域性增值电信业务的服务商。
计量单位:个。
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增值电信业务企业包括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企业、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企业、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企业、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企业等第一类电信增值业务企业;存储转发类业务企业、呼叫中心业务企业、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企业、信息服务业务企业等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企业;以及无线寻呼业务企业、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企业等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企业。
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企业是指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因特网或其他网络的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它应用服务的服务商。
计量单位:个。
存储转发类业务企业是指利用存储转发机制为用户提供信息发送业务的服务商。
存储转发类业务包括语音信箱、 X.400电子邮件、传真存储转发等业务。
计量单位:个。
呼叫中心业务企业是指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利用与公用电话网或因特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经过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建立信息库,通过固定网、移动网或因特网等公众通信网络向用户提供有关该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和数据查询等服务的服务商。
呼叫中心业务还包括呼叫中心系统和话务员座席的出租服务。
计量单位:个。
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企业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的服务商。
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包括为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ICP)经营者等利用因特网从事信息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以及为普通上网用户等需要上网获得相关服务的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
3G业务统计指标解释
![3G业务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b82a81ba8114431b90dd88a.png)
3G业务统计指标解释收入统计指标解释一、本指标统计EVDO流量用户带来的全部出账收入。
EVDO流量用户收入分为无线网卡(时长计费用户)收入,统计时长计费用户带来的全部出账收入(默认无线网卡用户)和终端用户(非时长计费用户)收入,统计非时长计费用户带来的全部出账收入(默认手机终端用户)。
如EVDO流量用户为一卡双芯用户,不论EVDO用户是主卡或副卡,统计收入为一卡双芯全部合帐收入。
二、本指标设置的明细指标及统计内容:(一)语音收入:包括月租费、非漫游状态主叫通话费、非漫游状态被叫通话费、国内漫游状态主叫通话费、国内漫游状态被叫通话费、国际及港澳台漫游主叫通话费、国际及港澳台漫游被叫通话费、移动语音其他收入。
(二)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包括无线宽带(3G/1x/WLAN)业务收入和手机上网业务收入。
此处均为省际漫游结算之前的收入。
(三)增值及综合信息服务:1、彩信收入:包括点对点彩信通信费、企业彩信通信费、SP彩信信息费,此处为扣除CP/SP结算支出之前的大收。
不包含手机报、定位通过彩信方式实现的收入。
2、爱音乐收入:数字音乐业务是中国电信面向天翼手机、固定电话、小灵通及互联网等用户提供的音乐娱乐服务,融合了音乐下载、七彩铃音、音乐盒、网络试听、音乐资讯、在线搜索、会员服务等多种音乐产品和功能。
数字音乐业务的中文品牌名称为“爱音乐”,英文品牌名称为“ i music”。
数字音乐业务向用户提供多种产品和功能,包括:1.七彩铃音、2.音乐下载、3.音乐盒、4.音乐赠送、5. 音乐搜索、6.音乐试听、7.MV 在线视听、8.音乐资讯/电子音乐杂志、9.音乐/七彩铃音 DIY、10.博客/播客、11.会员等。
包括七彩铃音功能费、爱音乐会员服务费、七彩铃音信息费、音乐下载收入和其他音乐收入。
此处均为扣除CP/SP结算支出之前的大收。
3、天翼视讯收入:基于中国电信CDMA 1X/3G精品网络,采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音频服务的手机增值业务,这里是天翼视讯的信息费收入。
电信增值业务的收入分析与财务管理
![电信增值业务的收入分析与财务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7fef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3.png)
电信增值业务的收入分析与财务管理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电信运营商逐渐将目光转向电信增值业务。
电信增值业务是指在传统通信服务之外,为用户提供的具有附加价值的服务,例如短信、彩信、流量套餐等。
本文将对电信增值业务的收入进行分析,并探讨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电信增值业务收入分析1.1 收入来源电信增值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服务计费和广告推广两个方面。
服务计费包括用户按照服务套餐购买的费用以及用户超出套餐范围的额外费用。
广告推广则是电信运营商与各类企业合作,在用户使用通信服务时推送广告获得的费用。
1.2 收入构成电信增值业务的收入构成包括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
直接收入即用户购买增值服务所支付的费用,例如用户购买短信套餐所产生的收入。
间接收入则是电信运营商通过增值服务带动其他业务的收入,例如用户购买彩铃增值服务后,可能会增加流量使用量,从而带来流量业务的收入增加。
1.3 收入分析通过对电信增值业务的收入分析,可以了解不同业务对收入的贡献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3.1 业务类型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增值业务进行分析,例如短信、彩铃、流量套餐等,了解其收入所占比例,判断各业务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1.3.2 用户使用习惯分析了解用户对不同增值服务的偏好,例如某类用户更喜欢购买短信套餐,而另一类用户则更倾向于购买流量套餐,从而针对不同用户推出相应的增值服务,提高收入。
1.3.3 时段分析分析不同时间段用户对增值服务的使用情况,例如用户在夜间更多地使用彩铃功能,白天则更多地使用短信功能。
根据不同时段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进一步提高收入。
二、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管理2.1 成本控制电信增值业务的成功运营需要合理控制成本。
首先,要对各项增值服务的成本进行分析,并在制定价格策略时合理考虑成本因素,保证收入能够覆盖成本。
其次,要优化运营模式,降低人力、物力等成本。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与投资回报率评估
![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与投资回报率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fc0c3a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a.png)
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与投资回报率评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信增值业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财务分析和投资回报率评估的角度探讨电信增值业务的经济效益。
一、财务分析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是评估其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的关键。
以下是针对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指标:1.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衡量电信增值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这包括来自各类增值业务的收入,如短信、彩铃、游戏和数据流量等。
通过分析销售收入的增长趋势和构成,可以评估业务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份额。
2. 利润率:利润率是衡量电信增值业务盈利水平的指标。
可以计算总体利润率和单个增值业务的利润率。
通过比较不同增值业务的利润率,可以确定哪些业务对公司利润的贡献较大,以及哪些业务可能需要进行改进。
3.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保持电信增值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销售和营销成本、技术支持成本以及运营和管理成本等。
通过分析不同成本项目的比例和趋势,可以确定业务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效益。
4.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管理对于电信增值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估业务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现金流管理策略。
二、投资回报率评估投资回报率是评估电信增值业务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衡量投资回报率的方法:1. 净现值:净现值是通过将投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贴现值进行比较,来评估投资项目是否具有盈利性。
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则说明投资回报率高,项目具有投资价值。
2. 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是使得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是衡量项目可行性的指标。
如果内部收益率高于企业的资本成本,说明投资项目可以提供超过资本成本的回报。
3.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投资项目从开始到全额收回投资的时间。
较短的投资回收期意味着投资回报率更高,项目更具吸引力。
三、综合分析通过综合财务分析和投资回报率评估,可以得出电信增值业务的综合评价。
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ff480e7cd184254b3535ed.png)
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2006年年报和2007年定期报表)信息产业部2006年12月目录说明一,本套《通信行业统计指标解释》(简称《指标解释》)与今年统计报表制度同时下发,2006年年报,2007年定报中的指标依照本《指标解释》规定填报. 二,本《指标解释》是在2001年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编印的《通信专业统计知识——行业统计指标解释》一书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报表制度的修改补充,做了相应修改.三,邮政综合性指标参照本《指标解释》执行.专业性指标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指标解释执行,相关指标解释未收录.公网综合统计电信业务量电信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是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电信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各类电信服务的总数量.按专业可分为本地网通信业务总量,长途通信业务总量,移动通信业务总量,数据通信业务总量,卫星通信业务总量;按通信范围可分为国内电信业务总量和国际及港澳台电信业务总量.计量单位:万元.(1)计算方法:电信业务总量是以各类业务的实物量分别乘以相应的不变单价,求出各类业务的货币量加总求得(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按业务收入直接相加).其计算公式:电信业务总量=∑(各类电信业务量×不变单价)+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收入(2)注意事项:计算业务总量时,以时期数表示的业务量,如电话通话量,电话信息服务量,互联网使用量等,按报告期内累计数计算.以时点数表示的业务量,如电话用户,无线寻呼用户,数据用户等,采用报告期内序时平均数计算.序时平均数即报告期内日平均数,用报告期内各日业务量之和除以报告期内总天数求得.为简化计算,月平均数可采用期初和期末时点数相加除以2求得.月,季,年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数=(上月末到达数+本月末到达数)/2季平均数=报告期内三个月的平均数之和/3年平均数=年内十二个月的平均数之和/12或四个季度的平均数之和/4固定电话用户固定电话用户:即企业指标中的本地电话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实际已接入固定电话网上的全部电话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报告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已接入固定电话网上的全部电话用户,包括普通电话用户,无线接入电话用户,公用电话用户,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电话用户,模拟中继线用户等.临时装设的电话,租用电话在报告期末还在使用的应统计电话用户数.①固定电话用户按接入分为普通电话用户,无线接入电话用户,公用电话用户,窄带N-ISDN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用户等.无线接入电话用户:利用无线接入话机,通过无线接入设备接入公众电话网上的电话用户.含无线市话用户,450M无线接入用户(450M车载台),LMDS接入用户等.按实装电话号码数统计.其中,无线市话用户:报告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利用无线接入话机,采用PHS/PAS制式,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入公众电话网,占用固定电话号码资源的电话用户,即通常所说的小灵通用户.公用电话用户:装设在街道,宾馆,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以及电信营业厅等地,供公众共同使用,接入固定电话网并按照公用电话登记注册和收费的电话用户.包括有人值守公用电话,投币式公用电话,磁卡公用电话,IC卡公用电话用户,智能网公用电话(包括智能网专用接入终端公用电话用户,如201电话)等.电信营业网点的内部话机和隔音间的话机兼作零售电话的,住宅电话用户经批准办理公用电话业务的应按公用电话用户统计.计量单位:部.窄带N-ISDN用户:接入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的电话用户.包括使用标准ISDN 终端的用户,使用非标准ISDN终端的用户,具有ISDN功能的小交换机用户以及将现用小交换机升级为ISDN小交换机的用户数.N-ISDN用户分为基本速率(2B+D)用户和基群速率(30B+D)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用户:根据用户的要求,将本地电话交换机上部分电话用户划为一个用户群,使CENTREX电话用户拥有普通电话用户的所有功能,用户交换机的所有功能及其他一些特殊功能.个性化回铃用户:在报告期末,固定电话用户(含无线市话用户)付费并由电信运营商开通的,可由用户自己选择回铃音的用户,包括使用套餐由运营商提供多种回铃音的用户.②固定电话用户按行政区划分类可分为城市电话用户和农村电话用户.城市电话用户:话机安装地的行政区划属于中央直辖市,省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的市区,市郊区及县城区范围内的固定电话用户,还包括分布在农村地区县团级以上建制的独立工矿区,林区,驻军的电话用户.农村电话用户:话机安装地的行政区划属于城市范围以外的乡(镇),村的固定电话用户.城市电话用户,农村电话用户统计时注意:a,城乡电话原则上按用户所在的行政区划统计,区分城乡用户困难时,可按用户接入的局用交换机安装所在地,或按局号进行统计,也可按资费划分统计;b,N-ISDN用户,无线接入电话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用户无论分布在何处,暂按城市电话用户统计.③固定电话用户按用户性质分为住宅电话用户和非住宅电话用户.住宅电话用户:私人付费或安装在居民住宅并按照住宅电话用户登记注册和收费的各类电话用户,包括普通电话用户,无线接入电话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用户,N-ISDN用户中的私人或住宅用户.不包括安装在居民住宅,属于经营性的电话用户(如经批准开办公用电话业务的用户,设在居民住宅中的的私营企业或单位安装的电话用户).住宅电话用户按区域划分为城市住宅电话用户和农村住宅电话用户.非住宅电话用户:住宅电话用户以外的电话用户.④按纳费情况不同,分为计费电话用户和免费电话用户.⑤按计费方式不同,分为包月制电话用户和计次制电话用户.(2)统计方法:无线接入电话用户按实装用户电话号码统计(只统计与已装固定电话不同号的用户);公用电话,智能网专用电话以一部话机作为一户统计.N-ISDN(2B+D)1个用户端口按1个电话用户,(30B+D)1个用户端口按15个电话用户统计;集中用户交换机用户按实装电话号码数统计.模拟用户中继线按对数统计,一对统计为一户(含双向中继,单出单入中继).(3)注意事项:a,包括接入局用电话交换机(含程控模块)和接入网设备的电话用户;b,无线接入电话用户与已装固定电话同号的不能重复统计;c,占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的电信企业内部电话,如电信营业厅内部电话,接入公众用户传真机上的电话,隔音间的电话等,均按固定电话用户统计;d,不包括普通电话的副机,合用电话的副户,用户交换机上的话机(分机),各种电话专线,本地电话局间中继线及台间中继线,出租的占层号码及其中继线,数字用户中继线,预放号电话等;e,报告期内占用电话号码的零通话用户也应统计在内.移动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报告期末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的全部电话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报告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办理开户登记手续,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并占用移动电话号码的各类电话用户.包括各类签约用户,智能网预付费用户等.移动电话用户按技术实现方式分为GSM数据移动电话用户和CDMA数据移动电话用户.GSM移动电话用户:接入GSM数字移动电话网(采用基于时分多址编码方式的GSM 技术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范围在900兆或1800兆附近)的电话用户.CDMA移动电话用户:接入CDMA数字移动电话网(采用基于码分多址方式和扩频通信技术的CDMA技术,IS-95或CDMA 1X标准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上的电话用户.个性化回铃用户:在报告期末,移动电话用户付费并由电信运营商开通的,可由用户自己选择回铃音的用户,包括使用套餐由运营商提供多种回铃音的用户.G网和C网的个性化回铃用户分别进行统计.(2)统计方法:a,签约用户按报告期末实有用户数统计.手持机,便携机,车载台,固定台,一部或一台按一户统计;b,智能网预付费用户,不论面值大小,使用期限长短,均按报告期末售出已激活并充值的SIM卡总张数扣减本期到达使用期限的SIM卡张数进行统计,一张卡统计一户.(3)注意事项:a,包括欠费停机但未销号的用户,无主用户和报告期末仍在使用的不能充值或可充值但不能异地漫游的SIM卡用户;b,不包括异地来访用户,测试机用户,以及报告期末尚未激活的和到达使用期的各种可充值并能异地漫游的SIM卡用户;c,报告期当月占用号码零通话用户,也应统计在内.数据业务用户1.数字数据网(DDN)用户数字数据网(DDN)是利用数字通道提供半永久性连接电路,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的数字传输网络.数字数据网(DDN)用户:利用数字数据网进行通信的用户端口.计量单位:个. (1)统计范围:a,包括报告期末用户在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或代理商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已接入数字数据通信网上的速率在9.6K至2M间的全部用户端口.b,包括本地网业务用户端口,国内长途业务用户端口和国际及港澳台业务用户端口.(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的用户数统计.(3)注意事项:不包括在DDN网上开通的帧中继PVC业务用户.2.帧中继及ATM用户帧中继业务是在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原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ATM是异步转送方式的简称,是以信元为信息传输,复用和交换的基本单位的转送方式.ATM宽带网上可开放永久虚电路业务(PVC),交换虚电路业务(SVC),帧中继承载业务,电路仿真业务.帧中继及ATM用户:利用帧中继或ATM的PVC进行通信的用户.计量单位:户. (1)统计范围:a,包括报告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或代理商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通过帧中继或ATM技术已接入分组交换网,DDN网,帧中继网,ATM网上的所有PVC业务用户.b,帧中继及ATM PVC业务用户包括本地网PVC业务用户,国内长途PVC业务用户和国际及港澳台PVC业务用户.(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的用户数统计.3.移动分组数据用户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已登记开办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通过移动分组数据终端可直接操作接入移动分组数据网,获取在线信息,电子邮件等服务,并在当月实际使用过移动分组数据业务的用户.计量单位:户.其中:上网用户:在报告期末,通过GPRS或CDMA 1x方式接入互联网(包括WAP网站和WWW网站)的用户.(1)统计范围: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包括GSM分组数据用户,CDMA分组数据用户. GSM分组数据用户:接入GPRS或EDGE网络,使用移动分组数据业务,并在报告期内至少激活PDP上下文一次的用户的用户.CDMA分组数据用户:接入CDMA网络,并在报告期内使用过移动分组数据业务的用户.(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有用户数统计.(3)注意事项:a,不包括通过移动电话终端拨号上网的用户(CSD用户);b,仅使用移动短信业务的用户不在移动分组数据用户统计之列.4.互联网拨号用户互联网拨号用户:通过PSTN,N-ISDN,手机或上网卡等,采用拨号上网方式接入互联网(包括WAP网站和WWW网站)的用户.计量单位:户.其中,移动互联网拨号用户:通过移动电话网,使用手机,或通过手机数据线连接计算机,或将手机SIM卡嵌入设备(包括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采取拨号上网方式接入互联网(包括WAP网站和WWW网站)的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a,报告期末已在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或代理商及与电信运营企业合作经营的ISP,ICP)办理开户登记手续的,使用个人账号接入中国互联网的全部注册拨号用户;b,报告期末电信运营企业PSTN,N-ISDN,移动电话网等电话用户在报告期内使用公用帐号拨通上网特服号接入互联网的全部主叫电话号码用户,此类用户不需办理开户手续;c,报告期末使用电信运营企业发行的各种上网储值卡,(银行与本电信运营企业签有协议的)银行卡等接入中国互联网的全部卡式用户.(2)统计方法:a,注册拨号用户按实际开通的用户数统计.一个注册用户统计一个注册拨号用户;b,主叫电话号码用户按报告期内拨通过特服号上网的所有主叫电话号码数统计.同一电话号码在报告期内不论使用次数多少,只能统计一户主叫电话号码用户;c,卡式用户中储值卡按报告期末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累计销售(包括代理商销售,本电信运营企业与其他单位,ISP/ICP服务捆绑销售的,网上开户销售的)并认证登记的各种有效的可充值卡,非充值卡张数统计,不包括已销售但未使用及已超过使用期限的储值卡张数;银行上网卡按报告期末各银行用户数据库中已发生上网费用的储值卡(或信用卡)等帐号数统计,一个储值卡(或信用卡)等帐号统计为一个银行上网卡用户.(3)注意事项:a,不包括通过PPPoE虚拟拨号方式上网的xDSL或LAN宽带用户;b,移动互联网拨号用户不包括通过GPRS,CDMA 1X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的移动通信用户.包括通过电路交换(CSD)方式接入WAP网站的移动通信用户,但与其它方式上网的用户不能重复统计.5,互联网专线用户互联网专线用户:通过分组数据交换网,DDN网,帧中继/ATM网以及模拟专线,数字专线等方式,不经过宽带IP城域网,直接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不含xDSL专线和LAN专线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专线用户包括报告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或代理商及与本电信运营企业合作经营的ISP,ICP)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已接入互联网的全部用户.(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的专线用户数统计,一个专线接入统计为一户.(3)注意事项:a,xDSL专线和LAN专线用户不在统计之列;b,不包括采取专线方式但不是接入互联网的用户.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报告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以及其它宽带接入方式接入电信运营企业宽带IP城域网的用户.计量单位:户. (1)统计范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主要包括xDSL虚拟拨号用户,xDSL专线用户,LAN专线用户,LAN终端用户,WLAN及其它宽带接入用户(指采用本电信运营企业提供的HFC,PNA等方式接入宽带互联网的用户).xDSL用户:报告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方式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包括xDSL虚拟拨号用户和xDSL专线用户.计量单位:户.LAN用户:报告期未在电信运营企业登记注册,通过FTTx+LAN方式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包括FTTx+LAN业务终端方式用户和FTTx+LAN业务专线方式用户.计量单位:户.WLAN用户:WLAN代替了常规LAN中使用的双绞线或同轴线路或光纤,通过电磁波传送和接收数据.统计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登记注册,通过无线对等方式,如PC对PC,或PC对集线器等,及点到点方式,如LAN到LAN等,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计量单位:户.其它宽带接入用户:采用电信运营企业提供的HFC,PNA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其中FHC业务是指利用铜轴电缆+Cable Modem方式提供的宽带业务;PNA业务是指利用用户电话线,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提供1M-10Mbsp数据速率的宽带业务;以及采用其他宽带业务方式接入的互联网用户,计量单位:户.(2)统计方法:a,按报告期末实有用户数统计;b,xDSL用户=xDSL虚拟拨号用户+xDSL专线用户;c,LAN用户=LAN终端用户+LAN专线用户(折算用户);d,WLAN用户按运营商用户记录统计,一个帐号计为一户.(3)注意事项:a,端口安装到户,但没有登记注册并使用的不含在统计之内;b,使用xDSL或LAN端口接入,但不是接入互联网的不在统计之列;c,使用企业或家庭自建的WLAN网络接入互联网,且没有在运营商登记注册的用户,不在统计之列;d,LAN专线用户为折算用户,具体按照电信企业总部统一要求,根据当月LAN 专线收入折算.卫星通信用户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统计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已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卫星移动电话网,占用卫星移动电话号码的电话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及其代理商发展的全部用户.(2)统计方法:按统计期末已办理入网手续的实有用户数统计.(3)注意事项:包括停机保号用户和欠费停机但尚末拆机用户.2,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统计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已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及其代理商发展的全部用户.(2)统计方法:按统计期末已办理入网手续的实有用户数统计.(3)注意事项:包括停机保号用户和欠费停机但尚末拆机用户.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1,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是指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本地网内的所有去话通话次数.包括拨打本地网内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固定或移动)电话用户,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固定或移动)本地电路接续的全部去话通话次数.包括本地网内区间电话通话量,本地网内区内电话通话量和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量.本地网内区间电话通话量:主,被叫双方在本地电话网内两个不同营业区之间的接通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区间电话通话量:无线市话用户作主叫,主,被叫双方在本地电话网内两个不同营业区之间的接通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本地网内区内电话通话量:主,被叫双方均在本地电话网内同一营业区内的接通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区内电话通话量:无线市话用户作主叫,主,被叫双方均在本地电话网内同一营业区内的接通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量:本地电话用户采取窄带拨号方式接入互联网时,接入本地电话通话次数.包括上本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和其它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挂发的本地电话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1)统计范围:a,本地电话用户及DID入网小交换机用户人工挂发的,自动直拨的,使用密码记帐式电话卡及银行卡挂发的,拨打IP电话所挂发的本地电话;b,本企业营业窗口,公用电话,电信代办点,电信服务点受理用户挂发的或用户使用电话磁卡,IC电话卡挂发的本地电话;c,本地网内会议电话;各类智能网业务使用的本地电话;d,800被叫集中付费的本地电话;e电信机构,防空机关按规定挂发的公务,业务,防空情报等免费本地电话.以上全部计费和免费的自动,人工的本地电话通话量.(2)统计方法:自动电话按计费通话次数统计.其中区间电话,上网电话按一分钟计算一次,区内电话按前三分钟计算两次,三分钟后一分钟计算一次.人工电话按去话记录单统计(包括销号张数,不包括退号和注销张数),一张统计为一次.会议电话按受话地点处数统计,一处统计为一次.(3)注意事项:a,公用电话,智能网等业务的资费标准或计费方式不论是否与固定本地电话相同,凡资费标准能划分区内,区间的,分别按区内,区间电话通话量统计,不能划分为区内,区间的,均按区间电话通话量统计;b,特种服务电话,收费(如114等)统计通话次数,不收费的不统计通话次数;c,集中用户交换机内部用户之间拨打的免费电话和DID入网用户交换机内部用户之间拨打的电话不统计;d,不包括交换机和测量台的测试次数.2,无线市话短信业务量无线市话短信业务量:无线市话用户通过无线市话短信平台使用短信业务的通信量.计量单位:条.(1)统计范围:报告期内本电信运营企业无线市话用户通过本电信运营企业无线市话短信平台使用各类短信业务的总条数;(2)统计方法:a,由受理无线市话短消息业务的企业负责统计;b,按用户使用的信息条数统计;(3)注意事项:a,不统计电信运营企业免费发送的短信业务量;b,点对点短消息或双向收费的短信只统计一条.固定传统长途电话通话量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国内长途电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本地网以外的所有去话通话量(去话通话时长).包括拨打本地网以外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用户,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长途电路接续的全部去话通话次数(去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国际电话通话量(国际电话去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国外(除港澳台)地区的所有去话通话量.包括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国内长途电路和国际电路接续通话的国际去话通话次数(去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港澳台电话通话量(港澳台电话去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港澳台地区的所有去话通话量.包括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国内长途电路和港澳台电路接续通话的港澳台去话通话次数(去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国际电话来话通话时长:国外(除港澳台)地区的电话用户做主叫,拨打本固定电信运营企业的电话用户,经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和本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电路和国内长途电路接续的全部国际来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分钟.港澳台电话来话通话时长:港澳台地区的电话用户做主叫,拨打本固定电信运营企业的电话用户,经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和本电信运营企业的港澳台电路和国内长途电路接续的全部港澳台来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分钟.(1)统计范围:a,本地电话用户及DID入网小交换机用户人工挂发的,长途和国际有权直拨的,使用密码记帐式电话卡及银行卡挂发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b,本企业营业窗口,公用电话,电信代办点,电信服务点受理用户挂发的或用户使用电话磁卡,IC电话卡挂发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c,本企业营业窗口受理用户或国际有权用户进行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传真的电话,长途会议电话(含可视会议电话,交互式会议电话);d,各类智能网业务使用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电话;e,800被叫集中付费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电话;f,电信机构,防空机关。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报月报指标解释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报月报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7d319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9.png)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报月报指标解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增值电信业务在我国逐渐成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为了规范和监管这一行业,我国对从事增值电信业务的企业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并要求其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提交年报和月报。
为帮助广大企业理解和掌握这些报告的指标,本文将对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报月报指标进行解释和说明。
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报月报的概述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是国家对于提供增值电信服务的企业进行的一种管理措施。
年报和月报则是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相关要求之一,旨在监管企业的运营情况和经营数据。
通过年报和月报,监管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年报和月报指标的种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报和月报指标通常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营情况、财务情况等方面的指标。
其中,基本情况指标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本、联系方式等;经营情况指标包括运营范围、用户数量、市场份额等;财务情况指标包括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负债情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展示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情况,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
3. 年报和月报指标的解释3.1 企业基本情况指标企业基本情况指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组织形式、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企业基本情况是年报和月报的基础数据,对于监管部门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非常重要。
3.2 经营情况指标经营情况指标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营状况。
其中,运营范围指标主要涵盖了企业提供的增值电信服务种类,如互联网接入服务、语音通信服务等;用户数量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用户规模和用户增长趋势;市场份额指标描述了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情况。
通过这些指标,监管部门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3.3 财务情况指标财务情况指标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
其中,营业收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业务收入情况;净利润指标则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情况指标描述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
![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https://img.taocdn.com/s3/m/0f65a2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e.png)
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近年来,电信行业发展迅速,增值业务成为了运营商提高收入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如何通过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来精准预测用户需求、优化增值业务已成为电信运营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展开讨论,探索其在业务发展中的潜力与应用。
一、电信增值业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前提是有可靠的数据来源。
电信运营商作为数据的拥有者,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采集渠道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数据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一方面,可以通过用户注册信息、账单数据、业务使用记录等多渠道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通信行为数据;另一方面,可以与合作伙伴共享数据,如位置信息、社交媒体数据等,以实现更全面、多样化的数据分析与挖掘。
二、基于数据的用户画像与需求分析用户画像是电信运营商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用户的基本信息、行为偏好、社交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形成用户的全貌。
运营商可以通过用户画像,更准确地判断用户对电信增值业务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用户数据的挖掘,识别用户的特征和行为规律,从而洞察用户的潜在需求,实现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
三、增值业务市场的竞争情况分析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竞争激烈,分析市场情况对电信运营商来说至关重要。
数据分析与挖掘可以对市场竞争对手和用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把握市场趋势,为运营商提供决策参考。
例如,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挖掘,发现用户对某一特定增值业务的需求较高,运营商可以及时推出相应服务,占据市场先机。
四、电信增值业务的用户满意度分析用户满意度是衡量增值业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指标。
通过对用户的反馈数据、评价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电信运营商可以了解用户对不同增值业务的满意度,并发现用户不满意的原因和问题。
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寻找用户满意度与其他因素的关联性,为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电信增值业务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
![电信增值业务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ca5584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a.png)
电信增值业务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网络的普及,电信增值业务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激励电信运营商的员工积极地推广和销售增值业务,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信增值业务的业绩考核方式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电信增值业务的业绩考核在电信增值业务中,业绩考核是对员工完成特定任务以及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评估员工的绩效表现,并为公司提供决策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信增值业务的业绩考核指标:1. 销售额:将员工的销售业绩进行量化,直接依据销售额进行考核。
销售额是衡量一个员工推广和销售能力的重要指标,既可以衡量个人绩效,也可以用于团队及公司绩效评估。
2. 客户满意度:通过对用户进行调查和反馈,衡量员工在电信增值业务中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可以反映员工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素质,对员工进行业绩评估时应重视这一指标。
3. 业务拓展:评估员工在推广和扩大电信增值业务方面的能力和成果。
包括员工具备的市场拓展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业务合作伙伴的发展情况等。
4. 团队合作:考核员工在团队中的合作和协作能力,例如能否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是否能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等。
团队合作能力对于电信增值业务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多数增值业务需要团队的整体协作。
二、电信增值业务的激励机制在电信增值业务中,正确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并促进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信增值业务的激励机制:1. 绩效奖金:多数电信运营商通过设立绩效奖金制度来激励员工。
根据员工的业绩表现给予相应的奖金,以资金激励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 职业晋升:制定明确的晋升渠道和标准,通过晋升来激励员工。
高绩效员工可以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和职位,从而获得更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3. 公司股权激励:为员工提供公司股权或股票期权,使员工能够直接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这种激励机制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参与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自我驱动力。
电信增值业务的营收分析与财务管理
![电信增值业务的营收分析与财务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5ae24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c.png)
电信增值业务的营收分析与财务管理为了解电信增值业务的营收情况以及有效进行财务管理,本文将从营收分析和财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信增值业务的营收分析营收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指标,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电信增值业务的营收是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之一。
电信增值业务包括短信、彩铃、增值信息服务等多个方面,对应着不同的收入渠道。
1. 短信业务的营收分析短信业务是电信运营商的传统增值业务之一,其主要通过手机短信的发送与接收获取收入。
电信运营商通常将短信业务分为点对点短信和点对多短信,点对点短信主要是指用户之间的相互发送与接收,而点对多短信主要是指企业向用户发送的营销信息或通知。
在短信业务的营收分析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短信条数:统计客户发送和接收的短信数量,根据每条短信的资费标准,计算出短信业务的总营收。
(2)短信类型分析:分析点对点短信和点对多短信的收入占比,进一步优化短信业务的运营策略。
(3)用户活跃度:通过监测用户的发送和接收行为,了解用户参与短信业务的频率和程度,为提升用户粘性和提高营收提供依据。
2. 彩铃业务的营收分析彩铃业务是指用户在电话来电时,听到的音乐或提示音。
彩铃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用户设置彩铃时的一次性费用以及后续的使用费用。
在彩铃业务的营收分析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彩铃设置次数:统计用户每次设置彩铃所带来的收入,了解用户对于彩铃的需求特点。
(2)彩铃使用时长:监测用户使用彩铃的时长,优化彩铃的音频选择和推荐算法,提高使用率。
(3)彩铃种类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彩铃的收入占比,进一步细分市场,开发潜在用户群体。
3. 增值信息服务的营收分析增值信息服务是指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如天气预报、股票行情等。
增值信息服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用户的订阅费用和信息的推送费用。
在增值信息服务的营收分析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用户订阅数量:统计用户的订阅行为,分析用户对于不同类型信息的需求偏好。
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与投资回报率评估方法
![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与投资回报率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1126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e.png)
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与投资回报率评估方法一、引言电信增值业务是指在传统电信业务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为用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业务。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电信增值业务成为电信运营商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
然而,对于投资电信增值业务的决策者来说,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估投资回报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电信增值业务的财务分析方法和投资回报率评估方法。
二、财务分析方法1.成本分析投资电信增值业务需要考虑到各项成本,包括市场调研费用、技术研发费用、固定资产投入费用、运营费用等。
通过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投资电信增值业务是否具备可行性。
2.收入分析收入分析是评估电信增值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方法。
需要考虑到用户数量、用户平均消费金额以及用户增长率等指标,通过收入分析可以估算出电信增值业务的潜在收入。
3.风险分析电信增值业务的投资风险不可忽视。
风险分析需要考虑市场竞争风险、技术更新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等。
通过对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预估电信增值业务的风险水平。
4.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评估电信增值业务投资回报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的现金流量,包括投资流入和回报流出,可以计算出净现金流量,并结合时间价值进行现金流量贴现,得出电信增值业务的净现值。
三、投资回报率评估方法1.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额回收所需要的时间。
电信增值业务的投资回收期可以通过计算投资额与每年净现金流量之间的比率得出。
一般来说,投资回收期越短,风险越低。
2.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是指将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到当前时点后,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差额。
净现值越大,说明投资电信增值业务的回报率越高。
3.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是指使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投资电信增值业务的回报率越高。
4.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与回报之间的比率。
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分析与运营决策
![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分析与运营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09f85c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1.png)
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分析与运营决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增值业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信运营商通过分析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可以获取深入洞察用户需求,做出更加准确的运营决策。
本文将探讨电信增值业务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以此为基础做出有效的运营决策。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
电信运营商通常会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到用户的通话记录、短信记录、上网记录等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电信增值业务的基础。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为了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填充缺失数据等。
二、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整体描述和概括的一种方法。
通过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趋势以及异常值情况。
比如,可以通过统计用户的通话时长和短信数量,来了解用户的通信行为习惯和需求。
2. 关联分析关联分析是一种寻找数据中隐含关联关系的方法。
通过关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增值业务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把握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例如,可以分析某个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使用流量业务的情况,进而判断该用户对其他流量类增值业务的需求。
3. 预测分析预测分析是利用历史数据及相关模型,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电信增值业务的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可以发现用户的消费趋势和需求变化,为制定有效的运营策略提供依据。
例如,可以通过预测用户对某项增值服务的需求变化来制定相应的促销活动。
三、运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电信运营商可以制定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运营策略,提高增值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用户满意度。
具体的运营决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优化与推广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用户对不同增值业务的需求程度和使用情况,从而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
同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提高用户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增值电信业务统计指标解释
![增值电信业务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f5eaa38866fb84ae45c8d5f.png)
附件2:增值电信业务统计指标解释增值电信企业:是指在中国大陆境内经营全国或区域性增值电信业务的服务商。
计量单位:个。
其中,合资企业个数:指以外商投资企业性质注册的增值电信企业个数。
计量单位:个。
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企业:是指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因特网或其他网络的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它应用服务的服务商。
计量单位:个。
存储转发类业务企业:是指利用存储转发机制为用户提供信息发送业务的服务商。
存储转发类业务包括语音信箱、X.400电子邮件、传真存储转发等业务。
计量单位:个。
呼叫中心业务企业:是指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利用与公用电话网或因特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经过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建立信息库,通过固定网、移动网或因特网等公众通信网络向用户提供有关该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和数据查询等服务的服务商。
呼叫中心业务还包括呼叫中心系统和话务员座席的出租服务。
计量单位:个。
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企业: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的服务商。
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包括为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ICP)经营者等利用因特网从事信息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以及为普通上网用户等需要上网获得相关服务的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
计量单位:个。
信息服务业务企业:是指通过信息采集、开发、处理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固定网、移动网或因特网等公众通信网络直接向终端用户提供语音信息服务(声讯服务)或在线信息和数据检索等信息服务的业务的服务商。
信息服务的类型主要包括内容服务、娱乐/游戏、商业信息和定位信息等服务。
面向的用户可以是固定通信网络用户、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因特网用户或其他数据传送网络的用户。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7b844ba9e31433238689310.png)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中国电信指标讲明(试行)(业务部分)目录1、本地电话业务61.1 电话用户61.1.1 固定电话用户 61.1.2 固定电话拆机用户91.1.3 一般电话移机用户101.2 本地话音业务101.2.1 本地电话通话量101.3 社会指标131.3.1 主线普及率131.4 分析指标131.4.1 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市场份额131.4.2 中国电信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市场份额13 1.4.3 拨号上网占本地通话总时长比例141.4.4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通话MOU 141.4.5 本地通话平均单价151.4.6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电话ARPU 151.4.7 固定电话用户月租费平均单价161.4.8 固定电话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ARPU 162、增值及新业务172.1 来电显示用户172.2 短信业务182.2.1 家加e用户 182.2.2 家加e用户短信量 182.3 800业务192.3.1 800业务用户202.4 智能网业务202.4.1 智能网VPN(600)业务用户202.4.2 智能网号码可携带(NP)业务用户212.4.3 智能网大众呼叫(MAS)业务用户212.4.4 智能网电话投票(VOT)业务用户 222.4.5 智能网广告电话业务用户222.5 电话信息服务业务232.5.1 电话信息服务拨打量 232.5.2 全国联网节目信息服务拨打量232.5.3 语音信箱用户 242.6 分析指标242.6.1 来电显示业务渗透率 242.6.2 来电显示用户ARPU 242.6.3 家加e用户ARPU 242.6.4 家加e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ARPU 253、国内长途业务253.1 国内长途通话总量263.1.1 固定电话用户传统国内长途通话量 263.1.2 IP电话国内长途通话量273.1.3 中国电信用户经本网传统国内长途通话量 283.2 IP电话主叫直拨用户293.3 分析指标293.3.1 中国电信国内长途通话总时长市场份额293.3.2 国内长途通话平均单价293.3.3 传统长途占国内长途通话总时长比例303.3.4 传统国内长途通话平均单价 303.3.5 IP电话占国内长途通话总时长比例303.3.6 IP电话国内长途通话平均单价303.3.7 国内长途MOU 313.3.8 中国电信传输的国内长途总时长313.3.9 中国电信传输的国内长途通话总时长市场份额313.3.10 传统长途占中国电信传输的国内长途通话总时长比例323.3.11 IP电话占中国电信传输的国内长途通话总时长比例323.3.12 中国电信传输的传统国内长途平均单价324、国际及港澳台长途业务334.1 国际及港澳台长途通话量334.1.1 固定电话用户传统国际/港澳台长途通话量334.1.2 IP电话国际/港澳台长途通话量344.2 分析指标344.2.1 中国电信国际及港澳台长途通话总时长市场份额 34 4.2.2 IP电话占国际及港澳台长途通话总时长比例354.2.3 传统长途占国际及港澳台长途通话总时长比例35 4.2.4 国际及港澳台长途通话平均单价354.2.5 固定电话用户国际长途MOU 364.2.6 固定电话用户港澳台长途MOU 365、互联网业务 365.1 互联网接入业务375.1.2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385.1.3 其他接入425.2 互联网增值应用业务425.2.1 IDC业务425.2.2 CTCA数字证书435.2.3 ChinaVnet互联星空业务445.3 电子商务业务445.3.1 电子商务业务通话量 445.4 分析指标455.4.1 互联网窄带拨号接入用户MOU 455.4.2 互联网窄带拨号接入用户ARPU 455.4.3 拨号上网信息费平均单价465.4.4 xDSL用户ARPU 465.4.5 LAN用户ARPU 475.4.6 xDSL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ARPU 475.4.7 LAN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ARPU 476、基础数据业务486.1 DDN业务486.1.1 DDN业务用户带宽按64K折算总数496.2 帧中继业务496.2.1 帧中继业务PVC用户带宽按128K折算50 6.3 ATM业务506.3.1 ATM业务PVC用户带宽按2M折算总数 51 6.4 分组交换业务516.4.1 分组交换业务用户端口按9.6K折算总数52 6.4.2 分组交换数据通信时长526.5 分析指标526.5.1 DDN业务用户端口按64K折算ARPU 52 6.5.2 帧中继业务用户端口按128K折算ARPU 53 6.5.3 ATM业务用户端口按2M折算ARPU 536.5.4 分组交换业务用户端口按9.6K折算ARPU 547、网元出租557.1 电路出租557.1.1 本地数字2M用户中继线557.1.2 出租电路557.1.3 网元出租按2M折算总带宽567.2 其他网络元素出租567.3 分析指标577.3.1 出租数字电路按2M折算ARPU 578、互联互通578.1 本地话音578.1.1 互联互通本地网电话去话量 578.1.2 互联互通本地网电话来话量 578.1.3 互联互通电话转接量 588.2 国内长途588.2.1 互联互通经其它公司国内长途网去话量588.2.2 互联互通经中国电信国内长途网去话量588.2.3 互联互通经中国电信国内长途网/IP网呼叫本地其它运营商用户来话量588.2.4 互联互通经其它运营商国内长途网/IP网呼叫本地中国电信用户来话量598.3 国际长途598.3.1 互联互通经中国电信国际电路去话量598.3.2 互联互通经中国电信国际电路来话量598.3.3 互联互通经其他运营商国际电路来话量598.4 港澳台长途598.4.1 互联互通经中国电信港澳台电路去话量608.4.2 互联互通经中国电信港澳台电路来话量608.4.3 互联互通经其他运营商港澳台电路来话量 608.5 分析指标608.5.1 本地网来去话时长比例608.5.2 互联互通其他公司经中国电信长途网的通话时长与我方经其他公司长途网的话务量比例618.5.3 互联互通经其他运营商国内长途/IP网呼叫本地中国电信用户来话时长与经中国电信国内长途网/IP网呼叫本地其他运营商的来话总时长比例618.5.4 互联互通经中国电信国际电路的来去话时长比例 619、电报 619.1 公众电报629.2 用户电报629.3 传真6310、其他6310.1 电信业务总量6310.1.1 电信业务量6410.1.2 不变单价 6410.1.3 出租代维及其他 6510.1.4 现有电信业务总量运算公式6510.1.5 不同时期业务总量的对比方法 6510.2 增加值6710.2.1 分配法6710.3 已通固定电话行政村6910.4 国际网间结算69本地电话业务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是指通过本地电话网在同一个长途电话编号区范畴内提供的电话业务。
增值电信企业统计月报表
![增值电信企业统计月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5e96c93ee06eff9aef807d6.png)
增值电信企业统计月报表表 号:通增1-2表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统计月报表企业类别:(跨地区/省内)增值企业统计指标解释(一)企业基本情况(月报)企业总数:是指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中国大陆境内经营全国或区域性增值电信业务的服务商总数。
计量单位:个。
国有控股企业:是指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内资企业、并且企业全部资产中国家资产或投资比例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增值电信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国有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内资企业。
计量单位:个。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类型为外商投资的增值电信企业。
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
计量单位:个。
民营控股企业:是指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内资增值电信企业,以及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私营的增值电信企业。
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计量单位:个。
港、澳、台投资企业:是指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港、澳、台商投资的增值电信企业。
包括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以及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
计量单位:个。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企业:是指《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获得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
计量单位:个。
呼叫中心业务企业:是指《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获得呼叫中心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
计量单位:个。
互联网接入服务(ISP)业务企业:是指《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获得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
计量单位:个。
信息服务企业:是指《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获得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业务或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或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
计量单位:个。
移动网信息服务企业(SP):是指《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获得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
2016年增值电信业统计月报指标解释
![2016年增值电信业统计月报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4026213eff9aef8941e064f.png)
2016年增值电信业统计月报指标解释(一)企业基本信息1企业名称: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公司名称填写。
2组织机构代码:按照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中的组织机构代码填写。
3法定代表人:按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的法定代表人姓名填写。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按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的注册号填写。
5许可证编号: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经营许可证编号填写。
6注册属地:按照企业工商注册属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填写。
7注册住所: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注册住所填写。
8联系电话:按照企业电话号码总机或企业统计部门所在办公室的电话填写。
9注册资本: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注册资本填写。
计量单位:万元。
10许可证业务种类:指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业务类型。
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获准经营的增值电信业务种类填写。
11企业性质: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增值电信企业,根据企业资产组成划分的企业类型。
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控股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填写。
国有控股企业:指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内资企业、并且企业全部资产中国家资产或投资比例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国有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内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指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类型为外商投资的企业。
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
民营控股企业:指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内资增值电信企业,以及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私营的企业。
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港、澳、台投资企业:指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港、澳、台商投资的企业。
包括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以及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
12从事增值电信业务人数:指报告期末企业中直接从事增值电信业务的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增值电信业务统计指标解释(一)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名称: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公司名称填写。
组织机构代码:按照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中的组织机构代码填写。
法定代表人:按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的法定代表人姓名填写。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按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的注册号填写。
许可证编号: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经营许可证编号填写。
注册属地:按照企业工商注册属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填写。
注册住所: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注册住所填写。
联系电话:按照企业电话号码总机或企业统计部门所在办公室的电话填写。
注册资本: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注册资本填写。
计量单位:万元。
许可证业务种类:指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业务类型。
按照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获准经营的增值电信业务种类填写。
企业性质: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增值电信企业,根据企业资产组成划分的企业类型。
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控股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填写。
国有控股企业:指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内资企业、并且企业全部资产中国家资产或投资比例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国有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内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指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类型为外商投资的企业。
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民营控股企业:指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内资增值电信企业,以及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私营的企业。
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港、澳、台投资企业:指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港、澳、台商投资的企业。
包括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和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从业人员总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企业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
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或以前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
计量单位:人。
注意事项:从业人员总数不包括:1、离开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企业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3、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研发人员:指企业内部直接参加科技项目以及项目的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的人员。
不包括全年累计从事研发活动时间不足制度工作时间10%的人员。
计量单位:人。
从事增值电信业务人数:指报告期末企业中直接从事增值电信业务的人员。
计量单位:人。
企业总数:是指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中国大陆境内经营全国或区域性增值电信业务的企业个数。
在企业总数统计时,对于一个企业拥有多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情况,只计算为一个企业,不重复计算。
计量单位:个。
(二)企业经济效益营业收入:指报告期内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营业成本:指报告期内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包括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
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指报告期内企业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应从经营收入中抵扣的税金和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等。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应交增值税:指报告期内企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活动本期应交纳的增值税。
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计算时应包括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对应项目。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应交增值税”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销售费用:指报告期内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销售费用”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管理费用:指报告期内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各项管理费用。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税金:指报告期内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
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的“管理费用-税金”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差旅费:指报告期内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
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的“管理费用-税金”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财务费用:指报告期内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利息支出:指报告期内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
根据企业“财务费用明细账”中“财务费用-利息支出”项目填报。
若企业没有单独设立“利息收入”科目,应填报利息支出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计量单位: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指报告期内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填报。
余额为贷方,则为净收益,余额为借方,则为净损失,以“-”号记。
计量单位:万元。
投资收益:指报告期内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填报。
若为投资损失以“-”记号。
计量单位:万元。
营业利润:指报告期内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
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为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后,再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企业所得税:指报告期内企业实现利润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上缴的所得税。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所得税”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指报告期内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或放弃的所有对价。
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本期应付职工薪酬”按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固定资产原价: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支出总额。
根据会计“固定资产”项目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固定资产本期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
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报。
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期增加数填报。
计量单位:万元。
研发费用:指在报告期内企业内部用于全部研发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用于研发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以及外协加工费等支出。
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也不包括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和当年形成用于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以及购买专利等无形资产支出。
计量单位:万元。
注意事项:对于在财务上单独核算研究开发费或技术开发费的企业,直接根据相应会计科目当年实际发生额填报,包括人员人工费、直接投入(包括原材料费等)、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如设计费、装备调试费)等。
未对研究开发费或技术开发费进行单独核算的企业,应分项目归集整理,即按项目分列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其他费用等支出项,再加上未列入项目经费的相关人员工资、管理和服务费用等支出取得。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有关的费用总称。
年度投资是指从本年1月1日起至本年最后一天止完成的全部投资额,月度投资是指从本年1月1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累计完成的投资。
实际完成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工作量指标,包括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
没用到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付款和没有进行安装的需要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单位:万元。
(三)企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增值电信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注册的各类增值电信业务所获得业务收入的总和。
包括《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界定的第一、二类电信增值业务的企业,以及模拟集群通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含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无线数据传送业务)、用户驻地网业务、网络托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计量单位:万元。
互联网数据中心收入:简称IDC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的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它应用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IDC主要业务包括整机租用、服务器托管、机柜租用、机房租用、专线接入和网络管理服务等。
计量单位:万元。
呼叫中心收入:是指企业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利用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经过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建立信息库,通过公众通信网络向用户提供有关该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和数据查询服务等所取得的收入。
包括呼叫中心系统和话务员座席的出租服务所取得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