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九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精装版
【2020】高考生物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突变植株为父本,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为和,后者不育.。
正常情况下,测交后代表现型应都为白色性状,而题中已知测交后代中部分为红色性状,推知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含B基因的可育花粉,而产生这种花粉最可能的原因是减Ⅰ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故D最符合题意.。
【答案】D4.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D5.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雄蜂是单倍体,雌蜂是二倍体,二者不属于同一个物种C.与二倍体水稻相比,单倍体水稻植株弱小、籽粒较小D.恶劣环境中多倍体植物较多,说明多倍体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解析】单倍体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在自然状态下,雄蜂和雌蜂交配后可以产生可育后代,因此属于同一个物种;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一般不会产生种子;恶劣环境中多倍体植物多,可说明多倍体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
C.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一定是因地理隔离而导致的生殖隔离D.当代的人类与自己祖先相比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没有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人类和黑猩猩进化的原材料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题干16.如图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请分析回答:(1)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
(2)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遗传病.。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附答案)一、变异与育种(共8题;共19分)1.图中,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a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 a、c 分别表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③ b、d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现出相对性状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B.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C.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D.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C.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D. 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B. 紫外线照射能增加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C. 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D.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5.现用矮秆不抗病(ddrr)品系和高秆抗病(DDRR)品系培育矮秆抗病(ddRR)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F2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B. 通常利用亲本的花粉逬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縮短育种年限C. 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D. 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中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6.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复习资料

第3讲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教材原话1.(1)经低温处理过的植物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形态,再用盐酸冲洗。
(×)(2)解离液:盐酸和酒精,其中盐酸的作用是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有利于植物细胞分离开来。
解离后的漂洗用的是清水。
改良苯酚品红也是碱性染料。
(√)(3)低温处理时,植物细胞还是活的,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以及细胞分裂,同时抑制着丝点的分裂,所以有些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4)最后,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因为低温处理时,不是每个细胞都恰好正要分裂且正要形成纺锤体)。
(P88实验)(√)2.X射线照射野生型链孢霉能使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加入某种维生素则立即能生长,说明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该维生素的合成。
(P96技能应用)(√) 3.选择育种是不断从变异个体中选择最好的进行繁殖和培育,其缺点是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广。
(P107本章小结)(×)4.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但研究进化不能只研究个体表现型,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
(P114中部正文)(√)5.捕食者往往优先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减少物种多样性。
(P123小字)(×)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它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P124中部正文)(√)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10 “千变万化”的生物变异及育种命题分析[考点突破固考基]一、变异类型的判别1.判断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方法(1)两类变异的本质区别是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遗传物质改变产生的变异可以遗传,但是否遗传给后代,关键要看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否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9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能力训练九 变异、育种和进化一、判断题1.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 )2.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 )3.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 )4.用射线照射大豆种子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
( )5.基因突变中,若是碱基对替换,则基因数目不变;若是碱基对增添,则基因数目增加;若是碱基对缺失,则基因数目减少。
( )6.自然状态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7.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8.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 )9.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能稳定遗传。
( )10.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 )11.由未受精的卵细胞、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
( )12.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属于杂交育种。
( )13.“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包含了基因工程技术。
( )14.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形成四倍体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所形成的四倍体不是新物种。
( )15.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16.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互为选择因素。
( )17.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二、选择题1.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变异、育种与进化 25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变异、育种与进化一、选择题1.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克隆了果蝇的period基因,并发现该基因编码的mRNA和蛋白质含量随昼夜节律而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period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period基因的表达不受环境的影响C.period基因突变一定导致果蝇生物钟改变D.period基因所在的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3.某株玉米白化苗的产生是由于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
该种变异类型属于( )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4.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 A X aD.若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5.研究发现,某二倍体动物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2N),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2N-1),二者均能正常产生配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B.雄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XX个体只产生雌配子,且雌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相同6.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32题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32题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2)1、下图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及X、丫染色体各区段示意图。
果蝇m号染色体上的裂翅(D)对正常翅(d)为显性,裂翅纯合致死。
假定每对亲本产生的子代总数相等且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但正确云HVKS(l)*M«KS(2)1. 一对裂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数目,是一对正常翅果蝇交配产生子代数目的;将多只裂翅和正常翅果蝇放入饲养瓶中,随机交配多代,子代裂翅比例将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为保存该致死基因,摩尔根的学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另一致死基因来“平衡”。
黏胶眼基因(G)和正常眼基因(g)是位于m号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黏胶眼纯合致死。
现有①裂翅正常眼②正常翅黏胶眼③正常翅正常眼三种果蝇品系,应选择品系(填序号)交配,在r中选出表现型为裂翅黏胶眼的果蝇并相互交配,F2中裂翅果蝇的比例为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3.果蝇的腿部有斑纹对无斑纹是显性,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雌雄果蝇若干,欲通过杂交实验确定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还是2区段,请写出最简便的杂交方案及预期结果。
杂交方案:。
预期结果:①若,则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②若,则该对基因位于2区段。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甲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1.由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是_____ ;正常情况下,花色为橙红色的牡丹基因型可能有种。
2.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突变体,基因型为aaBbDdd,请推测其花色为。
3.该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为了探究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的哪种类型,科学家让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9-2 变异、育种和进化(综合提升卷)(含解析)

专题9.2 变异、育种和进化综合提升卷1.(2019·广东中山期末)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与宽之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与宽之比用S表示。
在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
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b、c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c,理由是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B.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a,理由是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C.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c种群的曲线出现了两个峰值,说明由于环境变化,变异类型增多,S值较大和S 值较小的类型具有更大的优势而得到保留,进化的结果很可能是形成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新物种,A正确;a 种群中曲线的峰值所对应的S值与P曲线的峰值所对应的S值是一致的(都是平均数),且a种群的种内差异小,说明a种群生活的环境稳定,与其祖先生活的环境最相似,B正确;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D错误。
2.(2019四川青羊区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能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C.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无子西瓜是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的新物种【答案】D【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其直接作用于表现型,从根本上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控制被捕食者的数量,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无子西瓜不可育,不是新物种。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9讲变异与进化课件

三倍体无子 转基因“向日 西瓜、八倍 葵豆”、转基因 体小黑麦 抗虫棉
如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 A、D 过程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特点是把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集 中在一起,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B.B 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C、F 过程可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原理是抑制着丝粒分裂,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加倍 D.E 过程能打破物种的界限,需要的酶是限制酶、DNA 聚合酶 [解析] F 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培育新品种的 E 过程属于基因工程,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 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突变体Ⅲ中基因 A 和 a 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D.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解析] 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AX、AY、aX、aY,A 正确;与 正常细胞相比,突变体Ⅰ中的 A 基因变成 a 基因,其成因可能是基因突变,B 正确; 突变体Ⅲ中的一条 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 A 所在的片段移接到 Y 染色体上,说明发生了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基因 A 和 a 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 离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 错误;突变体Ⅱ中的一条 2 号染色体缺失了一部分,说 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 正确。 [答案] C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五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高考生物二轮冲刺训练(九)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2

高考生物二轮冲刺训练(九)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2 1.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异不一定改变性状,但一定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B.人工诱变育种可明显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C.同种生物表现出的相同性状,可能与遗传物质的关系不同D.基因重组就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2.下列有关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野猪人工养殖后形成了肉质细嫩的优良品种,支持了拉马克的观点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但不一定能导致新物种形成C.杂合子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前提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和基础3.[经典高考]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4.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B.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C.仅P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产生大量黑色素瘤D.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5.猴面包树根系发达、树干粗壮高大,木质松如海绵。
旱季时树叶完全脱落,雨季大量吸水,迅速长叶开花结果,花在夜间开放,吸引果蝠等动物传粉。
猴面包树的果实是猴子等动物喜爱的食物,树干中的水分也可以被动物取用,使其获得“热带草原生命之树”的美誉。
由此无法推断出() A.热带草原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猴面包树产生有利变异B.落叶使猴面包树的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其度过旱季C.猴面包树的夜间开花是与果蝠等传粉动物共同进化的结果D.猴子等动物的取食行为可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6.茉莉花的花色与花瓣细胞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控制色素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9)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高中生物(九)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全员必做题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B.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生殖隔离,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2.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成了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个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2021·山西省长治市高三练考]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
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它们以大型种子为食。
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973~2006年该岛上中地雀鸟喙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B.1977年旱灾诱发了中地雀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鸟喙变宽C.2005年后,中地雀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D.大地雀入侵后与中地雀竞争,可能改变其鸟喙进化方向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K-P-…能0突变型…-P-R-K-P-…不能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5.[2021·江西省高三质检]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都具有育种周期长的缺点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都能选育出具新性状的品种C.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都有人工诱导的过程D.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都能加速育种工作进程6.[2021·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九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九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1.(20xx·山东省××市期末统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后基因间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B.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C.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无法作为进化的原材料D.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解析: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位置,A正确;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遗传给后代,B错误;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C错误;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确定基因突变的位置,D错误.答案:A2.(20xx·福建省质检)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C.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A项错误;基因重组可以是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也可以是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项错误;染色体的重复或缺失会改变基因的数目,染色体的易位或倒位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C项正确;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但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项错误.答案:C3.(20xx·河南省××市质量预测)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①②④B.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①②都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解析:①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导致基因重组,②表示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③表示基因突变,④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它们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都能遗传;③表示基因突变,是由碱基对的增添引起的;④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某一片段缺失或重复.答案:C4.(20xx·河北省联考)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可培育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野生型青蒿,筛选可能获得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B.选择抗病低产青蒿与易感病高产青蒿杂交,再连续自交,筛选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C.提取抗病基因导入易感病高产青蒿体细胞中,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D.抗病低产青蒿与易感病高产青蒿杂交得F1,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高产青蒿素植株解析:通过人工诱变,可以使青蒿植株的基因发生不定向突变,其中可能会出现抗病和高产的突变,通过筛选就可以获得所需性状的个体;通过杂交可以将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起来,通过连续自交和选择可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所需性状的新品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只能获得单倍体植株,还需要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再通过人工选择,才能获得所需性状的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答案:D5.(20xx·江西省重点中学模拟考)如图是果蝇两条染色体间发生的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该变异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位置D.改变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解析:题图所示的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A、B正确;染色体易位导致原来的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基因的位置、基因的排列顺序等发生改变,C正确;改变后的染色体与其原来的同源染色体同源区段可发生联会,D错误.答案:D6.(20xx·云南省××市测试)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育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B.对二倍体采用单倍体育种时,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D.诱变育种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解析:二倍体的单倍体由于高度不育无法形成种子,单倍体育种需对单倍体幼苗进行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故B错误.答案:B7.(20xx·陕西省六校训练)下列关于变异及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均属于基因重组B.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都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解析:选项A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选项B正确,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选项C错误,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选项D错误.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都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答案:B8.(20xx·河北省联考)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种群基因频率,从而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物种间在相互作用中共同进化.答案:B9.(20xx·江西省模拟考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物种产生不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一定产生新物种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项A,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选项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阐明了遗传变异的本质和进化的实质.选项C,迁入和迁出、基因突变等因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选项D,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10.(20xx·河南省××市考试)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产生的机理均为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生物的变异类型中有些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致病基因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根本原因,患者体内均含有致病基因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在生物变异中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如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人类遗传病中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患者体内不含致病基因,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1.(20xx·天津卷)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_______.(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_______条带.(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1)纯合二倍体鲫鱼的基因型为a3a3或a4a4,体内GPI 类型为P3P3或P4P4.(2)杂合二倍体鲤鱼和鲫鱼的基因型分别为a1a2和a3a4,二者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1a3∶a1a4∶a2a3∶a2a4=1∶1∶1∶1,其中基因型为a2a4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由于杂交子一代均为杂合体,故任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都会出现3条带.(3)对三倍体子代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根据得到的条带可知多肽链有P1、P2、P3,说明三倍体同时含有a1、a2、a3,即三倍体的基因型为a1a2a3.三倍体子代中的a3基因来自四倍体鱼,四倍体鱼含有两个a3基因,还含有两个a2基因或a1基因,若四倍体鱼基因型为a1a1a3a3,二倍体鱼基因型应为a2a2,若四倍体鱼基因型为a2a2a3a3,二倍体鱼基因型应为a1a1,故亲本中的二倍体鱼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00%.答案:(1)P3P3或P4P4(2)25% 3(3)a1a2a3 100%12.如图为农业育种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育种流程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相关问题:(1)上图两种育种方法都涉及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生产实践中人们常根据不同的育种要求选择所需要的育种方法.若想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若想定向改造生物性状,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若想创造一个新物种,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以上答案从下列各项中选取)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E.基因工程育种(3)现有一个育种站,想利用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的两品种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若从上图中选择出最简捷的育种方法,应该选择________.(4)图中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时,在培育过程中,需要从________代开始进行选择,原因是________;在该次选择过程中需要淘汰的植株数约占总数的________.解析:(1)根据图解可知,常规育种就是杂交育种,常规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亲代杂交获得F1的过程)和染色体变异.(2)根据不同育种方法的特点可知,可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能创造新物种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就是我国科学家创造的新物种.(3)由于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需要经过连续自交、选择纯合子的过程,因此最简捷的育种方法应该是图中的常规育种.(4)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过程中,由于F2才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因此需要从F2开始进行选择;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其中符合条件保留下来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占总数的9/16,则淘汰的植株占总数的7/16.答案:(1)基因重组(2)B E D (3)常规育种(4)子二F2(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答案合理即可)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