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详解
对焦技巧和模式选择
![对焦技巧和模式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c13b07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6.png)
对焦技巧和模式选择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我们可以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其永远定格在镜头中。
而要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对焦技巧和模式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实用的对焦技巧,并介绍不同场景下的模式选择。
一、对焦技巧1. 单点对焦:单点对焦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对焦方式之一。
在拍摄时,将对焦点放在主体上,按下快门进行对焦。
这种方式适用于对焦点较为明确的场景,例如拍摄人物或物体。
2. 连续对焦:连续对焦适用于需要追踪运动主体的场景。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根据主体的运动进行实时对焦,确保主体的清晰。
3. 区域对焦:区域对焦是一种综合了单点对焦和连续对焦的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对焦点的区域,相机会根据所选区域对焦。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对焦于特定区域的场景,例如拍摄肖像或重要物体。
4. 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是一种完全依靠摄影师自己来调节对焦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拍摄对焦点不明确或光线较暗的场景。
摄影师可以通过观察镜头中的对焦标志或使用放大功能来确保清晰对焦。
二、模式选择1. 全自动模式:全自动模式是最简单和方便的拍摄模式。
相机会根据光线和场景自动调节曝光和对焦。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学者或没有时间调节参数的情况下。
2. 光圈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允许摄影师手动选择光圈,而相机会自动调节其他参数。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情况,例如拍摄风景或肖像。
3. 快门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允许摄影师手动选择快门速度,而相机会自动调节其他参数。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冻结快速运动或拍摄运动主体的情况。
4. 手动模式:手动模式是最灵活和全面的拍摄模式。
摄影师需要手动设置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等参数。
这种模式适用于对摄影有一定了解,并希望完全掌控拍摄过程的情况。
综上所述,对焦技巧和模式选择对于摄影的影响非常重要。
摄影师可以根据具体拍摄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对焦方式和模式。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拍摄出更加优质和生动的照片,将精彩瞬间永远保存下来。
对焦模式的基础知识
![对焦模式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7f2c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a.png)
对焦模式的基础知识对焦模式(Focus Mode)是指相机在拍摄时,根据被摄主体的距离和运动速度,以及拍摄者的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以确保被摄主体清晰锐利地呈现在画面中的一种设置。
不同的对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了解和掌握对焦模式的基础知识对于提升摄影技术和拍摄效果非常重要。
常见的对焦模式包括单点对焦模式(Single-point AF)、区域对焦模式(Area AF/Zone AF)、人脸识别对焦模式(Face Detection AF)和追焦模式(Continuous AF)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几种对焦模式的基础知识。
1.单点对焦模式:单点对焦模式是最基本的对焦模式,通过选择一个焦点点进行对焦。
拍摄者可以自由选定对焦点的位置,使被摄主体准确地对焦在画面中的其中一部分。
这种模式适用于静止或运动缓慢的被摄主体,如静物摄影或定格拍摄。
2.区域对焦模式:区域对焦模式允许拍摄者选择一个区域,相机将在该区域内对焦。
区域大小和数量视相机型号和设置而定,一般可选择9、11或更多个对焦点。
这种模式适用于被摄主体位置不确定或运动较快的情况,如运动摄影或追踪拍摄。
3.人脸识别对焦模式:人脸识别对焦模式是相机根据人脸特征进行对焦的一种模式。
相机会自动识别画面中的人脸,并对最近的人脸进行对焦。
这种模式适合于人像摄影或人物拍摄,能够确保人物的焦点清晰锐利。
4.追焦模式:追焦模式是一种连续对焦的模式,适用于被摄主体运动较快的情况下。
相机会根据被摄主体的运动轨迹进行连续对焦,以确保被摄主体持续保持清晰锐利。
这种模式常用于体育运动摄影或野生动物摄影等需要捕捉瞬间的场景。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对焦模式,如动态区域对焦模式(Dynamic AF Area)、自动选择对焦模式(Automatic AF)、手动对焦模式(Manual Focus)等。
不同相机品牌和型号的菜单设置和命名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具备类似的对焦模式。
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
![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17c31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c.png)
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
1.AF自动对焦模式
AF自动对焦模式的原理是:摄像机的自动对焦系统会在画面中以一定的步长来寻找最佳焦点,然后通过检测到的焦点深度信息,摄像机会根据设定的深度范围来决定最佳的焦点。
这样,当拍摄主题运动时,摄像机会根据设定的深度范围保持稳定的焦点,使拍摄的照片清晰美观。
它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准确快速地找到主题的最佳焦点,从而提高拍摄效果;它可以在拍摄过程中非常稳定地保持焦点不受外界影响,从而保证拍出高质量的照片。
AF区域模式是摄影师在拍摄时结合个人的作风和色彩取景方式所使用的模式。
它可以根据摄影师选择的区域,对拍摄主题的中间部分或边缘部分进行自动对焦,而不是整个画面。
AF区域模式的主要原理是: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可以通过将相机上的视野范围设定为特定的区域来精确定位拍摄主题的焦点,从而以较高的精度拍摄出想要的照片。
AF区域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根据摄影师的色彩取景方式。
尼康单反对焦模式模式详解
![尼康单反对焦模式模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cffaef0a58da0116c1749ff.png)
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
这俩东西通常得结合起来说,尤其是咱们讨论区域模式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区域模式,得先看你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因为和不同的对焦模式搭配,不同的区域模式会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所以咱们就不好笼统的说某个区域模式是个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因为与不同的对焦模式组合,它的作用和表现是不一样的),而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通常要看你是打算拍静物还是移动的活物,因此抛开对焦模式讲区域模式很容易把人搞迷糊。
所以咱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着自动对焦模式开讲,顺带着把区域模式也跟大家交代清楚。
……………………………………………………………先普及一下基本概念:1、首先明确一点,咱们今天要学习的“AF自动对焦模式”(以下简称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以下简称区域模式)都是基于相机的“自动对焦”状态设立的,如果你把相机设置成了“手动对焦”(比如您把镜头上的对焦选择开关由M/A档拨到了M档),那就没有讨论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的必要了,因为调整对焦以及在哪一个对焦点上进行对焦完全由您手动操作、人为控制,相机压根做不了主,所以相机也将不再显示或支持关于以上两模式的选择操作。
2、自动对焦模式,该模式有3种类型:1、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2、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3、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简单来说,自动对焦这三种模式的基本作用就是让您在选定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上有一些自主权,您可以选择是让相机对被摄物体仅对焦一次、对完就结束呢,还是让相机自动监视着被摄对象的动态、不断调整并实时保持着对被摄物体的聚焦呢。
有了这三种模式,您就可以选择了。
希望简单干脆点,就对一次焦、对上就完事,那就选AF-S单次自动对焦;希望相机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直至你按下快门为止,那就选AF-C连续对焦;如果您想让相机自己决定是采用单次还是连续对焦,那就选AF-A自动伺服对焦。
3、区域模式类型,有4种:1、单点AF;2、动态区域AF;3、3D跟踪AF;4、自动区域AF。
摄影必备知识:对焦及对焦模式详解
![摄影必备知识:对焦及对焦模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ddce82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7.png)
摄影必备知识:对焦及对焦模式详解一、对焦是什么?相机的对焦机构调整物距和相距的位置,让拍摄对象清晰成像的过程就是对焦。
在我们正常半按快门时,变焦环快速转动、调整,然后“嘀”一声代表对焦完成。
正确的对焦,就是我们对焦点的主体拍摄清晰,相机镜头内的镜片组将光线聚焦到主体上,也称为合焦。
二、对焦模式1、自动对焦AF主要分为三类:单次对焦AF-S、连续对焦AF-C、智能对焦AF-A。
(1)单次对焦(One-Shot / AF-S)是指我们半按快门释放按钮时对焦锁定,仅对焦一次,如果想要重新对焦就需要重新半按快门。
单次对焦的特性更适用于拍摄静物。
(2)连续对焦(AI Servo Continuous / AF-C)是指我们保持半按快门状态时,相机将会对被摄物进行持续对焦,这个对焦模式可以让我们不用重新半按快门对焦,在拍摄移动物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就可以持续对拍摄对象进行对焦。
连续对焦更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如体育项目、动物、车等。
(3)智能对焦(AI Focus / AF-A)就是指全自动对焦,由相机进行选择,没有人工干预设置,是相机自动切换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模式,选用哪种对焦方式是由相机是否检测到我们拍摄对象是否移动。
智能对焦使用简单,操作性较好,适用于新手、或者进行抓拍等场合使用。
2、手动对焦MF手动对焦是通过我们人工转动对焦环,调节相机镜头成像最清晰平面到镜头的距离,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
手动对焦需要多次调试,用时较长。
适用于拍摄特殊题材、微距、弱光等复杂环境、高精度物品等等。
手动对焦也是我们解决无法对焦时常用的方法,下文会具体展开。
三、对焦区域当我们选择好对焦模式后,就要去选择对焦点了。
对焦点肯定要对准我们的拍摄对象,保证拍摄对象的清晰,所以对焦点没选好可以毁掉整张照片。
自动对焦模式决定了相机如何对焦,而自动对焦区域决定了相机要往哪里对焦。
我这边一般将单反相机提供的对焦区域分为三类:单个对焦点、对焦点群组、全部对焦点。
AF区域模式的作用以及与AF对焦模式的关系
![AF区域模式的作用以及与AF对焦模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73ce5fbf705cc17552709f4.png)
AF•区域模式的作用,以及与AF•对焦模式的关系?AF 区域模式:单区域;动态区域;AF 自动区域AF 对焦模式:AF-A;AF-S;AF-C两个设置分开来看都挺好理解的,也都明白是干什么用的,可是在实际使用中该如何搭配呢?比如:使用AF-S 搭配动态区域,从字面来看这两个应该是“矛盾”的呀,那对焦时以哪个为准?这两个设置并不存在矛盾之处,主要看你拍摄的主题是什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选择。
AF-A很好理解,就是主要用于拍摄静态的物体。
如果你拍摄的主题和环境适合小光圈,那么你选择单区域或者是动态区域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这个时候整个主题都在景深以内。
但是,对于近距离拍摄或者需要使用较大光圈的时候,单区域就是针对某个点精确对焦,如果这个点不是画面的中心,比如说人像的眼睛不再你选择的对焦点上,或者静物中某个需要表现的字符(产品品牌等)不是正好在对焦点上,那么这个中心就可能不在清晰的范围之内。
选择动态区域,相机就会选择更大的范围作为对焦的平衡考虑的因素,焦点就不是在中心的那一个点上。
不过这在静物的运用中毕竟属于比较少见的情况。
而使用AF-S还是AF-C,主要看你拍摄的主题。
拍摄的主题在运动中而你使用单张拍摄的时候,选择AF-S。
如果拍摄运动中的物体追踪连拍的时候,选择AF-C。
选择单区域还是动态区域,要根据你拍摄的主题需要对焦的中心内容的大小。
比如拍摄鸟类,要锁定鸟类的眼睛进行对焦的,就用单区域,因此你拍单张的选择AF-S配合单区域对焦,连续拍就选择AF-C配合单区域对焦。
当你拍摄的运动主题较大,需要把整体纳入对焦的考虑范围,比如说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员,球赛中的球员等等,这个时候被摄主体比较大,有些时候单区域可能造成画面的某一点清晰而不是整个主题清晰,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组动态,同样的,拍摄单张的时候选择AF-S配合组动态对焦,连续拍摄的时候选择AF-C配合组动态。
这两个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也不一定就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因为这与拍摄的环境,拍摄者选用的设备(机身和镜头),拍摄者的习惯和拍摄者的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关系。
详解:3大对焦模式,5大对焦区域,榨干相机的自动对焦性能
![详解:3大对焦模式,5大对焦区域,榨干相机的自动对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6e6718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9.png)
详解:3大对焦模式,5大对焦区域,榨干相机的自动对焦性能大多数现代数码相机无论是入门级还是专业级,都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对焦系统。
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自动对焦系统是获得清晰图像的关键。
往往失去焦点的模糊图像会毁掉一整张照片,而你无法在后期处理中修复它。
一些专业摄影师通常会把他们的照片转换成黑白,以掩盖产生的对焦问题。
不可否认,转换成黑白的确是一个下下策,但是准确的焦点可以转化为更清晰的图像,所以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在拍摄前控制好手中的相机。
在本文我们将系统的了解现代数码相机中的对焦系统,并在实际的拍摄中获得更好的拍摄和效果。
单反相机是如何自动对焦的?如今数码相机的好处是,你不必像早期的胶片相机那样只能使用手动对焦。
并且你可以立即看到拍摄结果,可以随时轻松地更改相机设置多次拍摄,并且不用担心胶片的成本。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自动对焦变得越来越先进,甚至最便宜的入门级单反现在也配备了相当复杂的自动对焦系统。
那么,现代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这是一个我们非常值得了解的基础知识。
主动对焦与被动对焦:有两种类型的自动对焦系统分别是主动和被动。
“主动对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你的拍摄对象上发射一束红色光束,然后将光线反射回你的相机,计算出相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一旦相机知道这个距离是多少,它就会根据这个信息指示镜头调整焦距。
主动对焦的好处是,它可以在光线非常差的环境中使用,而正常(被动)对焦不起作用。
缺点是,你只能用它来拍摄不动的主体,并且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无法使用。
“被动对焦”不是依靠红色光束感应相机之间的距离和主题,它使用特殊的相机内部传感器来检测光经过镜头的对比度(称为“相位检测”),或使用相机传感器本身从图像中检测对比度(称为“对比度检测”)。
通常你的数码单反相机前面有一个“AF辅助”灯,它不是一个“主动自动对焦”光束发射器,它所做的只是像手电筒一样照亮你的主体,所以它仍然依赖于你的相机的“被动对焦”系统。
摄像机的自动对焦方式选择指南
![摄像机的自动对焦方式选择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8c9c42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7.png)
摄像机的自动对焦方式选择指南摄影是一门艺术,而摄像机则是我们记录生活中美好瞬间的工具。
在摄影过程中,焦距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然而,对焦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任务,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
幸运的是,现代摄像机通常都配备了自动对焦功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对焦。
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自动对焦方式,以便在不同场景下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指导。
1. 单点对焦模式单点对焦模式是最基本的自动对焦模式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摄像机只会关注画面中的一个特定点进行对焦。
这个点可以由摄像机的对焦传感器自动选择,也可以由摄影师手动选择。
单点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静态或缓慢移动的主体,如人物肖像或静物摄影。
通过将焦点集中在主体上,可以获得清晰锐利的图像。
2. 连续对焦模式连续对焦模式是在拍摄快速移动的主体时非常有用的自动对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摄像机会不断调整焦距,以保持主体的清晰度。
连续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运动、体育比赛或野生动物等快速移动的场景。
使用连续对焦模式时,建议将焦点锁定在主体上,以避免摄像机在背景中出现误对焦。
3. 区域对焦模式区域对焦模式是一种介于单点对焦和连续对焦之间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摄像机会选择一组对焦点,并在这些点之间进行自动切换。
区域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具有多个主体的场景,如群体照片或街头摄影。
通过选择合适的对焦区域,可以确保所有主体都保持清晰。
4. 手动对焦模式虽然摄像机的自动对焦功能非常便捷,但在某些情况下,手动对焦可能更加准确。
手动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特殊效果、低光条件或需要精确对焦的场景。
在手动对焦模式下,摄影师需要通过调整镜头焦距来实现清晰对焦。
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但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对焦效果。
在选择自动对焦模式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光线条件。
在较暗的环境中,摄像机可能会有困难进行自动对焦,此时手动对焦可能更合适。
其次是主体的运动性质。
快速移动的主体需要使用连续对焦模式,而静态或缓慢移动的主体适合使用单点对焦模式。
对焦模式、对焦区域模式最佳组合及对焦点的选择
![对焦模式、对焦区域模式最佳组合及对焦点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833b04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3.png)
对焦模式、对焦区域模式最佳组合及对焦点的选择要使尼康D90达到最佳的自动对焦效果,就得必须掌握对焦模式和对焦区域模式的最佳组合方式。
自动对焦模式和自动对焦区域模式是自动对焦项下的两个并列选项,前者主要解决的是单次或是连续对焦以及快门释放条件即对焦优先还是拍摄优先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的是对焦点的设置问题。
一.自动对焦模式:1.AF-S模式是用于拍摄对焦在静态物体上的,例如:静物、风景等。
在此模式下,相机跟据对焦点一次性对焦。
物体移动后,相机不再连续对焦,除非你重按快门对焦。
2.AF-A模式就是自动选择AF-C和AF-S模式,对焦静态物体时自动默认为AF-S模式,对焦动态物体时自动默认为AF-C模式,所以这个模式比较常用,方便。
A是纵深模式,即一直半按快门,当已对焦的物体沿和机位距离发生变化时,会连续自动对焦,直到重新对好焦。
(针对沿镜头轴运动的对象)3.AF-C模式是用于拍摄对焦在动态物体上的,当物体移动时,在此模式下,相机自动实时变焦,若物体离开对焦点,则无法对焦。
比如说你跟拍路上跑的汽车,你对焦后,对焦点可以跟着汽车移动,相机会连续自动对焦,按快门可以得到汽车清晰而背景动态模糊的相片。
C是全方向模式,即一直半按快门,对焦物体运动或者相机移动,都会重新对焦。
(针对横向运动或不规则运动的对象)二.自动对焦区域模式提示:在单点区域、动态区域情况下,可以由自己通过方向键来选择对焦点的位置,而自动区域时、3D追踪的对焦点位置完全由相机自动选择!!**什么是对焦点:是你在拍照的时候通过取景器里你可以看到取景器里有几个点(51,39,11),这就是对焦点。
让对焦点其中的一个点对准你要拍摄的对象的某一处,相机便会根据你的对焦点来自动对焦。
对焦点所对的地方是最清晰的。
就像我们在拍人像时把对焦点对在所拍对象的眼睛上一样。
>1.单点模式:就是按照确定的对焦点进行自动对焦,半按快门时锁定对焦,这时可以移动相机重新构图(半按快门状态要保持),构图完成后,按下快门,这时焦点依然落在先前的对焦点上。
「原创」区域对焦模式全解析
![「原创」区域对焦模式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3b0d7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4f.png)
「原创」区域对焦模式全解析对于绝⼤部分摄影师来说,他们只⽤⼀个定点对焦,⼀般把对焦点放在中央或者别的位置,就这样拍了⼏⼗年,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必要学。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你还没有遇到难题,在极端情况下,我总觉得相机对焦还不够强⼤,很多情况下都不能得⼼应⼿。
类似于这种情况下,蜂鸟悬停的时间很短,及时完成对焦显得特别重要。
当你使⽤单点对焦的时候,还没有够上蜂鸟却溜掉了。
为此,⾸先我们要知道怎么选择照相机⾃动对焦的区域模式。
在学习⾃动对焦区域模式之前,其实也是需要了解照相机有两⼤系统。
即曝光系统和对焦系统。
相机两⼤系统之⼀曝光系统:曝光系统中包含曝光模式和测光模式曝光模式:1、⼿动曝光模式;2、速度优先曝光模式3、光圈优先曝光模式;4、程序⾃动模式曝光模式。
主要有这四种,当然相机更加⼤家的使⽤⽅便还会加上许多模式,⽐如运动、微距、风光等等。
B、测光模式:1、点测光模式;2、平均测光模式;3、矩阵测光(评价测光)模式;4、中央重点测光等。
这时佳能相机测光模式的菜单,从左到右分别测光模式分别为: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部分尼康相机的测光模式⼀般只有三种,评价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在⽇常拍摄时操纵摄影曝光系统时,除了需要设定曝光模式,还要设定测光模式,谈曝光离不开测光。
可以简单的以为:曝光=曝光模式+测光模式相机两⼤系统之⼆对焦系统:对焦系统包含对焦模式和对焦区域模式(⼆者名称差别就只有两个字“区域”,因此许多⼈搞错了)A、⾃动对焦模式:AF-S(单次服⾃动对焦);AF-C(连续伺服⾃动对焦);AF-A(⾃动伺服⾃动对焦)(本⽂谈⾃动对焦,倘若说对焦系统还得加上⼀个⼿动对焦模式)佳能相机对焦模式的标识:佳能相机对焦标识在菜单中,从做到右依次为:AF-S(ONE SHOT)⾃动伺服单次对焦;AF-A(AI FOCUS)⾃动伺服⾃动对焦;AF-C(AI SERVO)连续伺服⾃动对焦。
5D3的对焦点区域模式
![5D3的对焦点区域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f9a03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c.png)
5D3的对焦点区域模式佳能5D3对焦系统共有61个自动对焦点,相机提供了6种自动对焦区域模式:1、定点自动对焦。
2、单点自动对焦。
3、单点十字扩展自动对焦。
4、单点周围扩展自动对焦。
5、9点区域自动对焦。
6、61点全区域自动对焦。
区域模式的意思就是选定的对焦点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对被摄物体进行自动对焦,是相对固定的一点还是一个区域(比如“十字”自动对焦点扩展有5个对焦点,这些对焦点覆盖的就是一小片区域)。
单点对焦:就是以一个点对焦;其余都属于动态区域对焦。
每种对焦模式对焦区域的范围都不同,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最小为单点对焦,最多为61点对焦。
在上述六种对焦模式中,没有哪一种是十全十美的最佳模式,上述的6种对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单点对焦(包括定点);第二组为单点扩展;第三组为区域对焦。
第一组为单点及定点对焦模式,二者都是单点对焦模式,只不过定点对焦模式对焦点的范围更加细小,被摄主体前还有其他干扰物情况下,例如隔着栅栏拍摄物体,可以减少误对焦到栅栏上,同时由于是小面积对焦,精度更好些,定点对焦有人误认为是中心点对焦这是不对的。
在拍摄人像时,就可以使用定点自动对焦模式对模特眼部准确对焦,微距摄影也常用定点对焦。
但是由于对焦范围过小,手持时稍微有点晃动或拍摄移动的主体都可能难以合焦。
第二组为单点对焦的扩展版,二者都合适于拍摄运动激烈的被摄体,捕捉移动速度快、易偏离自动对焦点的被摄体。
扩展自动对焦区域(周围)有8个辅助对焦点;自动对焦点扩展(上下左右即十字扩展)4个辅助对焦点。
在移动主体的移动速度和范围小时,用“十字扩展”;在移动主体的移动速度和范围大时,用“周围扩展”,可能在对焦的精确度上会更好些。
这两种扩展对焦模式并不是最近对焦点优先合焦,它是以中央对焦点合焦,周围扩展的点是用来辅助中央对焦点对焦的。
自动对焦点扩展比使用区域自动对焦更容易对目标主体对焦。
二者还具备以下特点:1、(拍摄静止被摄体)使用单次自动对焦驱动模式时,当扩展自动对焦点合焦时,还会与手动选择的自动对焦点(中心点)一起显示扩展自动对焦点。
终于比较明白了--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
![终于比较明白了--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01bbfc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b.png)
终于比较明白了--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一、基本概念:1、“AF自动对焦模式”(简称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简称区域模式)都是基于相机的“自动对焦”状态设立的,如果你把相机设置成了“手动对焦”,那就没有讨论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的必要了。
2、自动对焦模式,该模式有3种类型:1、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2、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3、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这三种模式的基本作用就是让您在选定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上有一些自主权,希望简单干脆点,就对一次焦、对上就完事,那就选AF-S单次自动对焦;希望相机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直至你按下快门为止,那就选AF-C连续对焦;如果您想让相机自己决定是采用单次还是连续对焦,那就选AF-A自动伺服对焦。
3、区域模式类型,有4种:1、单点AF;2、动态区域AF;3、3D跟踪AF;4、自动区域AF。
区域模式的意思就是选定的对焦点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对被摄物体进行自动对焦,是相对固定的一点还是一个区域(比如D90有11个对焦点,这些对焦点覆盖的就是一小片区域)。
单点对焦:就是以一个点对焦;动态区域对焦:就是以正在移动的点对焦;AF自动区域:就是一般的自动对焦;3D跟踪:是以一种立体的,也就是前后景物方式跟踪对焦。
一般的对焦方式相当于都是以一个平面对焦,而3D就是以多个平面、也就是前后一起对焦,相当于大景深的取景方式,但在这里以此为对焦方式进行的。
二、自动对焦模式与区域模式组合:1、AF-S单次对焦,多是为了拍静止物体,AF-S单次对焦时每半按一次快门就锁定且只锁定一次对焦。
在AF-S单次对焦模式下如果没合焦,快门不会释放,提示音提示对焦完成后按下快门才可拍摄。
锁定对焦后平移相机,进行重新构图,被摄物体虽不在选定对焦点上,但仍和选定对焦点处在一个焦平面上,也就是和镜头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那就对清晰成像没有太大影响。
设置了“AF-S单次对焦”后,除“3D追踪”选项之外(AF-S单次对焦无法与3D追踪组合),您在“区域模式”中无论选什么选项与之搭配都无所谓,出片效果应该一样。
尼康单反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
![尼康单反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1d2f42b4b73f242336c5fb6.png)
尼康单反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作者:风雨踏歌行)鉴于许多朋友常被AF自动对焦模式和AF区域模式搞的一头雾水,十分抓狂,笔者本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经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和反复实践,现将个人的理解与体会稍加整理并参考各类资料编撰成文,以供各位同好参考。
限于水平,或有谬误之处,恳请专家高人不吝批评指正。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参考、引用了大量网友们发布在网络上的同类资料,由于博采众长、荟萃一炉,有些还经过笔者的增删修订,所以好多引用的章节字句实在分不清来源出处,在此一并向原作者们致谢。
言归正传,下面咱就来说说这个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
在我看来,这俩东西通常得结合起来说,尤其是咱们讨论区域模式的时候。
选什么样的区域模式,得先看你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而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得看你是拍静物还是移动的活物,抛开对焦模式讲区域模式很容易把人搞迷糊。
所以咱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着自动对焦模式开讲,顺带着把区域模式也跟大家交代清楚。
先普及一下基本概念哈,首先是AF自动对焦模式,它有3种类型:1、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2、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3、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而AF区域模式有4种类型:1、单点AF;2、动态区域AF;3、3D跟踪A F;4、自动区域AF下面咱从AF自动对焦模式说起,先说第一种,就是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
选择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简称单次对焦,也有人叫单次固定模式),多是为了拍摄静止物体,单次对焦简单说就是每半按一次快门就锁定且只锁定一次对焦,(锁定后会有“哔”的一声提示音,表示对好焦了,这时无论被摄物体是否移动位置,相机都不会重新开始对焦,它只对这一次焦,提示音响过就算齐活,想再次对焦您就松开手指,再次半按快门重新对焦,要么怎么叫单次对焦呢)。
如果没对好焦你继续按下快门也没用,快门不会释放,对焦后只要您半按着快门不放,焦点的位置就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按下快门即可拍摄。
尼康单反对焦模式详解
![尼康单反对焦模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358d9cf941ea76e58fa04dd.png)
1.优化校准:人像2.测光模式:矩阵测光(逆光可改为中央重点测光)3.对焦模式:AF-S单次自动对焦AF区域模式:单点人像:1.转盘模式:A档,2.风景:1.转盘模式:A档2.优化校准:风景3.测光模式:矩阵测光4.对焦模式:AF-S单次自动对焦5.AF区域模式:单点动物、儿童:1.转盘模式:P档2.优化校准:人像3.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4.对焦模式:AF-A自动对焦5.AF区域模式:3D追踪对焦微距:1.转盘模式:A档2.优化校准:鲜艳3.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4.对焦模式:AF-A自动对焦5.AF区域模式:3D追踪对焦夜景:1.转盘模式:M档2.优化校准:鲜艳或风景3.测光模式:矩阵测光4.对焦模式:AF-S单次自动对焦5.AF区域模式:单点运动:1.转盘模式:S档2.优化校准:标准3.测光模式:矩阵测光4.对焦模式:AF-C连续自动对焦5.AF区域模式:3D追踪对焦(当然快门速度越快越好,感光度可以设置最大不超过1600,可以根据光线程度去适当调节)尼康单反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作者:风雨踏歌行)鉴于许多朋友常被AF自动对焦模式和AF区域模式搞的一头雾水,十分抓狂,笔者本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经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和反复实践,现将个人的理解与体会稍加整理并参考各类资料编撰成文,以供各位同好参考。
限于水平,或有谬误之处,恳请专家高人不吝批评指正。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参考、引用了一些网友们发布在网络上的同类资料,由于博采众长、荟萃一炉,有些还经过笔者的增删修订,所以好多引用的章节字句实在分不清来源出处,在此一并向原作者们致谢。
………………………………………………………………..言归正传,下面咱就来说说这个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
在我看来,这俩东西通常得结合起来说,尤其是咱们讨论区域模式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区域模式,得先看你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因为和不同的对焦模式搭配,不同的区域模式会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所以咱们就不好笼统的说某个区域模式是个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因为与不同的对焦模式组合,它的作用和表现是不一样的),而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通常要看你是打算拍静物还是移动的活物,因此抛开对焦模式讲区域模式很容易把人搞迷糊。
尼康单反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
![尼康单反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44ac8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d.png)
尼康单反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尼康单反相机的AF自动对焦模式以及AF区域模式是相机拍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功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拍摄和创作。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解释尼康单反相机的AF自动对焦模式以及AF区域模式,并介绍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方法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尼康单反相机的AF自动对焦模式。
在尼康相机中,有多种不同的自动对焦模式可供选择,包括单次对焦模式(AF-S)、连续对焦模式(AF-C)、自动区域对焦模式(AF-A)等。
这些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进行选择。
单次对焦模式(AF-S)是最常用的自动对焦模式之一,适用于需要对静态的被摄物进行对焦的情况。
当按下快门按钮的半途时,相机会自动进行对焦,对焦锁定后不会再调整焦点,可以确保被摄物在拍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焦点。
而连续对焦模式(AF-C)则适用于需要追踪移动物体的情况。
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不断地对焦和调整焦点,以保持被摄物与相机的距离不变,从而确保被摄物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焦点。
这个模式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需要在拍摄过程中保持焦点的情况。
此外,尼康相机还有一种特殊的自动对焦模式,即自动区域对焦模式(AF-A)。
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根据被摄物体的运动情况自动选择单次对焦模式(AF-S)或连续对焦模式(AF-C)。
这个模式适用于拍摄静态物体和运动物体的场景,相机会自动根据被摄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对焦模式的选择,大大方便了拍摄过程中对焦的操作。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尼康单反相机的AF区域模式。
在尼康相机中,有几种不同的AF区域模式可供选择,包括单点AF、动态区域AF、3D追踪和自动选择区域。
这些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进行选择。
单点AF模式是最常用的AF区域模式之一,也是最简单直观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只关注画面中的一个聚焦点,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聚焦点的位置,从而精确控制对焦的位置和焦点的锁定。
D7000的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
![D7000的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29f26c289eb172ded63b7be.png)
D7000的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D7000的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比较难理解。
现将我的理解与大家共享,欢迎指正。
一、自动对焦模式有3种:AF-S:单次伺服AF-C:连续伺服AF-A:自动伺服二、AF区域模式有4大种1.单点AF2.动态区域AF3.3D跟踪AF4.自动区域AF三、在D7000上的组合有10种AF-S与单点AF、自动区域AFAF-C与单点AF、动态区域AF、3D跟踪AF、自动区域AFAF-A与单点AF、动态区域AF、3D跟踪AF、自动区域AF四、自动对焦模式的选择AF-S单次伺服适用于静止对象,每一次半按快门键,锁定一次对焦,只要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不发生改变,此对焦方式比较精准。
AF-C 连续伺服适用于移动对象,半按快门键期间连续对焦,只要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发生改变,就随时调整对焦,此对焦方式可以弥补因对象移动造成的失焦。
AF-A 自动伺服是将使用AF-S还是使用AF-C的决策权交给电脑处理,不做讨论。
五、AF区域模式的选择在选定了AF-S或者AF-C模式后,就要考虑自动区域AF方式——即如何完成每一次的单点对焦或者连续对焦。
AF-S模式的组合比较简单,只有单点AF、自动区域AF两种方式。
1.单点AF,每一次半按快门键,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对焦成功,不再改变。
2.自动区域AF,每一次半按快门键,由电脑在动态区域内(有9点、21点、39点之分)分析焦点信息,选定一个或者数个对焦点进行对焦,一旦对焦成功,不再改变。
AF-C模式的组合比较复杂,有单点AF、动态区域AF、3D跟踪AF、自动区域AF四种方式。
1.单点AF,半按快门键期间,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对焦点上的对象与相机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对焦精度范围(或者说景深,不会准确表达),自动对同一对焦点上的对象(也有可能不是原来的对象,但一定是原来的对焦点)重新对焦。
2.自动区域AF,每一次半按快门键,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半按快门键期间,一旦对焦点上的对象暂时偏离焦点,由电脑在动态区域内(有9点、21点、3 9点之分)分析焦点信息,保持原有对焦或者重新对焦。
尼康D800的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3D模式、自动区域模式的关系
![尼康D800的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3D模式、自动区域模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19e9b2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1.png)
尼康D800的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3D模式、自动区域模式的关系尼康D800的AF自动对焦模式只有两种:AF-S(单次伺服对焦)和AF-C(连续伺服对焦),没有AF-A(自动伺服对焦)。
AF-S(单次伺服对焦):按住对焦按钮就进行一次(单次)自动对焦,一旦合焦了就完事了,焦点就被锁定,机器的对焦系统相当于停止工作。
AF-C(连续伺服对焦):按住对焦按钮就开始进行持续不断的对焦,哪怕对一个目标已经合焦,对焦系统仍然处在监控工作状态,一但目标发生变化,机器自动检测到变化又再自动进行对焦操作。
AF区域模式通俗理解就是“对焦点的选择”,即这个对焦点可以是一个点S,一个范围(9点动态区域、21点动态区域、51点动态区域),或者是3D跟踪,或者是auto完全由机器自动选择(自动区域AF)。
AF-S(单次伺服对焦)的“对焦点选择”就两种:单点S和AUTO(自动区域AF)。
AF-C(连续伺服对焦)的“对焦点选择”有6种:单点S、d9(9点动态区域)、d21(21点动态区域)、d51(51点动态区域)、3D (3D跟踪)、AUTO(自动区域AF)。
下面分别阐述各组合特点性能。
(这里说一下,D800机器总共有51个对焦点)①AF-S组合S:单次单点对焦,特点是指哪打哪,就一个对焦点,不受其它因素干扰,对静态目标非常适合,取景器可以看到这个点,可以通过多重选择器(多方向选择按钮)任意改变对焦点指向对焦目标的位置(在机器的51个对焦点范围内任意选择一个点),这个对焦最简单直接,不说都晓得。
②AF-S组合AUTO:这个auto是用机器的51个对焦点自动寻找对焦的目标,所以在对焦前取景器中看不到任何对焦点显示,按了对焦按钮后,机器自动优先识别人的面孔,并进行对焦,合焦后有亮的焦点显示,除了优先识别人面孔外,另外的优先就是离镜头最近的目标是优先的,一旦合焦,就算对焦完成。
特点是对焦的目标由机器按规则选定并完成对焦,不由人决定对焦目标。
一次性学全佳能尼康的对焦模式、对焦区域模式等对焦知识!(下)
![一次性学全佳能尼康的对焦模式、对焦区域模式等对焦知识!(下)](https://img.taocdn.com/s3/m/e2f80a5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3.png)
一次性学全佳能尼康的对焦模式、对焦区域模式等对焦知识!(下)五.自动对焦区域模式一说到自动对焦区域模式和自动对焦模式,很多摄友都会傻傻分不清。
事实上,自动对焦模式设置的是对焦系统的工作模式,比如单次对焦、还是连续对焦。
而自动对焦区域模式设置的则是对焦点的工作模式,比如是用一个对焦点的单点AF区域模式,还是用9个对焦点的9点AF区域模式,还是让相机自动选择对焦点的自动AF区域模式。
对焦模式与对焦(AF)区域模式的关系在拍摄时,我们通常要先根据拍摄题材确定对焦模式,比如如果拍摄的是人像、风光、静物这类相对静止的题材,或者是要使用先对焦再构图的拍摄方法就需要使用单次自动对焦;而如果拍摄的是运动物体,比如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就需要使用连续自动对焦。
确定了对焦模式后,再来选择对焦区域模式。
比如在拍摄人像时,为了精确对焦到眼睛,就适合使用单点对焦。
但如果对焦时间较短,不允许我们进行精细对焦,就可以使用群组AF区域模式,确保对主体对焦清晰,而不会对焦到背景上。
在拍摄运动摄影时也是同理,如果拍摄的景物运动速度较慢,就可以使用9点AF区域模式,如果较快,比如打鸟,就适合使用51点AF区域模式;如果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多变,无规律,那么使用3D AF区域模式则最为合适。
下面,好机友摄影就向您介绍一下对焦区域模式的快速设置方法,以及各种对焦区域模式的适用题材。
Nikon D810自动对焦区域模式1自动对焦区域模式概述Nikon D810提供了51个对焦点,为精确对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自动对焦模式下,这些对焦点如何工作,或者说工作模式是怎样的,取决于摄影师定义的自动对焦区域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的自动对焦区域模式,可以改变对焦点的数量及对焦方式,以满足不同拍摄题材的需求。
单点 AF 区域:选择此选项,摄影师可以使用多重选择器选择对焦点,拍摄时相机仅对焦于所选对焦点上的拍摄对象,适合于拍摄静止的对象。
动态区域AF:在AF-C 对焦模式下,选择此区域模式后,当拍摄对象暂时偏离摄影师所选对焦点时,则相机会自动使用周围的对焦点进行对焦。
数码摄影中对焦模式的全面解释
![数码摄影中对焦模式的全面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03530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76.png)
数码摄影中对焦模式的全面解释『基础知识』 我们常见的影像记录设备有2种AF检测方式: 对比度检测:在整个对焦区域上进行搜索,寻找整个画面反差最强点作为合焦位置,广泛应用于各类影像记录设备。
它的优点是合焦精度高,能在更暗的环境下工作,并且不会有跑焦问题。
- 松下GH4等产品搭载了DFD空间识别对焦技术,可以通过内置的镜头数据和对被摄画面的预捕捉来模拟相位检测的对焦效果。
这种技术在本质上还是对比度检测,仍旧需要通过一些“尝试”来寻找合焦位置。
相位检测:通过测量光线获知被摄对象的方向和距离。
理想的相位检测AF系统只需要1条驱动命令(如对焦距离向前移动5m)即可完成对焦。
- 单反相机在光学取景时使用独立AF模块进行相位检测。
优点是不妨碍成像,缺点是对焦区域无法达到整个画面范围(受反光镜、副反光镜尺寸限制),并且可能因为零部件公差而导致跑焦——独立AF模块位于反光板下方,所测量的光线并不是实际到达感光元件的光线。
▲单反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 非单反相机通过感光元件上的专用像素进行相位检测,能够获知方向和大致距离。
与单反相机的独立AF模块相比,基于感光元件的相位检测能够覆盖更大的区域,但在接近合焦位置或者环境亮度较低时,可能还需要转换到对比度检测方式才能最终合焦——这就是相位/对比度混合检测AF。
它的意义是缩短对比度检测“尝试”阶段所花费的时间。
▲上图为开启混合检测,下图为只有对比度检测。
简单来说,使用对比度检测时,画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前后抖动(俗称拉风箱)。
而在启动相位检测后,通常只会在接近合焦位置时有轻微的前后抖动(有时候抖动幅度会小到忽略不计)。
关于数码相机的AF系统一、基本概念:1、自动对焦模式类型: AF-S(单次AF):半按快门时,相机执行1次对焦。
对焦完成后默认有提示音,屏幕左下角显示绿色●。
此时移动相机或改变焦距,相机不会重新对焦。
适合拍摄静止对象,如风景、建筑、静物等题材。
▲拍摄静止对象时,通常使用AF-S单次对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此文章发表的同时,感原作者们的辛勤劳动,希望能帮助到之前和我有一样困惑的朋友们!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
在我看来,这俩东西通常得结合起来说,尤其是咱们讨论区域模式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区域模式,得先看你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因为和不同的对焦模式搭配,不同的区域模式会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所以咱们就不好笼统的说某个区域模式是个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因为与不同的对焦模式组合,它的作用和表现是不一样的),而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通常要看你是打算拍静物还是移动的活物,因此抛开对焦模式讲区域模式很容易把人搞迷糊。
所以咱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着自动对焦模式开讲,顺带着把区域模式也跟大家交代清楚。
概念是什么,我们要先说明一下:1、首先明确一点,咱们今天要学习的“AF自动对焦模式”(以下简称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以下简称区域模式)都是基于相机的“自动对焦”状态设立的,如果你把相机设置成了“手动对焦”(比如您把镜头上的对焦选择开关由M/A档拨到了M档),那就没有讨论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的必要了,因为调整对焦以及在哪一个对焦点上进行对焦完全由您手动操作、人为控制,相机压根做不了主,所以相机也将不再显示或支持关于以上两模式的选择操作。
2、自动对焦模式,该模式有3种类型:1、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2、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3、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简单来说,自动对焦这三种模式的基本作用就是让您在选定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上有一些自主权,您可以选择是让相机对被摄物体仅对焦一次、对完就结束呢,还是让相机自动监视着被摄对象的动态、不断调整并实时保持着对被摄物体的聚焦呢。
有了这三种模式,您就可以选择了。
希望简单干脆点,就对一次焦、对上就完事,那就选AF-S单次自动对焦;希望相机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直至你按下快门为止,那就选AF-C连续对焦;如果您想让相机自己决定是采用单次还是连续对焦,那就选AF-A自动伺服对焦。
3、区域模式类型,有4种:1、单点AF;2、动态区域AF;3、3D 跟踪AF;4、自动区域AF。
简单说,区域模式的意思就是选定的对焦点(无论是您自己选定的还是相机自动选定的)可以在多大的围对被摄物体进行自动对焦,是相对固定的一点还是一个区域(比如D7000有39个对焦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21点和9点),这些对焦点覆盖的就是一片区域)。
………………………………………………………下面咱从“自动对焦模式”说起,先说第一种,就是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以下简称“AF-S 单次对焦”)。
选择AF-S单次对焦,多是为了拍静止物体,AF-S单次对焦时每半按一次快门就锁定且只锁定一次对焦(如果你在相机的对焦设置里没有关闭“蜂鸣音”,那么锁定后相机会有“哔”的一声提示音,表示对好焦了,这时无论被摄物体是否移动位置,相机都不会重新开始对焦,它只对这一次焦,提示音响过就算齐活,想再次对焦您就松开手指,再次半按快门重新对焦,要么怎么叫“单次”呢)。
在AF-S单次对焦模式下如果没对好焦您按下快门也没用,快门不会释放。
提示音提示对焦完成(此时只要您半按着快门不放,焦点的空间位置就不再发生变化)后按下快门才可拍摄。
如果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后被摄对象位置移动了(尤其是纵向移动)就可能跑焦,片子就算拍糊了。
所以大家要记得:“AF-S 单次对焦”无论与“区域模式”里的哪一种模式搭配,一旦半按快门完成对焦,那在完全按下快门进行拍摄之前,相机和被摄对象最好就都别动了,否则动不好改变了被摄对象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就可能跑焦(原因你懂得)。
当然轻微的移动,比如有点晃动、摆动啥的(如果不是拍微距的话),应该没太大影响,因为一般拍摄时由于景深有一定的空间,就是在焦点前后总还是有一定的围(姑且叫做“对焦精度围”或者简称“景深”吧)也是可以清晰成像的,轻微晃动如果跑不到相机清晰成像的围以外,只要快门达到安全速度,应该不影响成像!另外锁定对焦后也不影响平移相机,进行重新构图,只是平移误差要小一些,只要保证重新构图后,被摄物体虽不在选定对焦点上了,但仍和选定对焦点处在一个焦平面上,也就是和镜头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那就对清晰成像没有太大影响。
…………………………………………………………从这点看,设置了“AF-S单次对焦”后,除“3D追踪”选项之外(AF-S单次对焦无法与3D追踪组合),您在“区域模式”中无论选什么选项与之搭配都无所谓,出片效果应该一样。
当然对焦点选择的方式会有不同,AF-S单次对焦在搭配“区域模式”的“单点”和“动态区域”选项时,可由您自己通过方向键来选择对焦点的位置,而搭配“自动区域”选项时的对焦点位置是相机自动确定的。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在什么区域模式下,如果你选了“AF-S单次对焦”,那么你每次半按快门对焦之后,对焦点就算是被定死了(在您保持半按快门这一动作期间,相机不会对这个焦点做任何调整),此时甭管是相机还是被摄对象,任何一方只要发生移动,那个焦点可能就不能精准的落到被摄对象身上了(传说中的跑焦?),后果就是这照片可能有点肉、有点糊。
所以在相机与拍摄对象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说白了就是拍静止的东西),使用这个对焦方式还是比较精准的,当然如果谁不小心移动了一下导致失焦也没关系,麻烦您松开手指,接茬再次对准您的拍摄对象,重新半按快门对焦拍摄也就行了。
…………………………………………………………….接下来咱再说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以下简称“AF-C连续对焦”)“AF-C连续对焦”多用于拍摄移动物体,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期间,如果被摄物体或者相机位置移动了,相机会重新的、继续的对被摄物体进行对焦,此时你能听见镜头里发出轻微的“吱吱”的响声,那就是在锲而不舍的重新对焦呐(这就跟“AF-S单次对焦”有很大不同了,“AF-S 单次对焦”是个死心眼,只要对上焦,这对焦系统就算下班了,至于对焦之后你被摄对象有没有挪动地方、情况变化了没有、需不需要重新调整聚焦等等,它可就不操心了)。
在“AF-C连续对焦”状态下,摄影师可根据取景器中的对焦情况随时按下快门进行拍摄(跟“AF-S单次对焦”不一样,“AF-C连续对焦”没有提示音,而且甭管对没对上焦只要你按下快门就能完成拍摄)。
换句话说,只要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发生改变,相机就随时调整对焦,连续调整对焦紧跟拍摄对象,要不怎么叫连续对焦呢,所以此对焦方式可以弥补因对象移动造成的失焦。
“AF-C连续对焦”模式下,即使你不拍移动的物体,而是拍静物,对焦完成时相机也不会有提示音出现(而AF-S单次对焦后是会发出““哔”的一声提示音的),所以对没对上焦、啥时候按快门您得自己观察取景器中的对焦标示是否合焦。
……………………………………………下面咱分别研究一下“AF-C连续对焦”与“区域模式”中不同选项的搭配组合情况。
“AF-C连续对焦”模式可与“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动态区域、3D跟踪和自动区域这4个选项分别搭配出4种组合。
各组合的作用有所不同:1、与单点模式的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
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那么相机就不能保证这个对象能够清晰成像了(管不着了),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的对焦点上,相机会自动对新的目标进行重新对焦。
………………………………………………….2、与动态区域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
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围之,比如D7000有39个对焦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21点和9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些个点覆盖的围,尽管已经偏离了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但是相机仍可以暂时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其原因就是说明书里说的那句经常能把一些新人搞死的话:如果被摄主体移动了,相机会根据周围对焦点的信息进行对焦)。
但是、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对焦点上,而且、而且这个时候,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并在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顾不上了。
我们重新演示一下那个实拍场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浴场,你在“AF-C连续对焦”加“动态区域”模式这种组合下,选定一个对焦点对着你老婆拍摄,此时你老婆冲着你的镜头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走动都没关系,因为你选了AF-C连续对焦模式,所以相机会始终对她连续对焦,你随时按下快门,都会得到一你老婆的清晰靓照。
然而就在你半按快门还未拍摄的时候,你透过镜头看到你老婆旁边出现了一个靓妹,你下意识的轻轻调转相机,把镜头中自己选定的这个焦点从你老婆身上悄悄移到那个靓妹的身上,这时候如果你老婆和靓妹都是静止的,那么由于你同时选了动态区域模式,相机就会暂时忠实于你的老婆,你老婆仍然清晰,而靓妹仍然很模糊,这时如果你老婆或是靓妹双方或任何一方相对相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你的相机就会立即重新开始对正处于选定对焦点上的这个靓妹进行连续对焦,使之清晰无比,可怜镜头之中未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你老婆,她将渐渐变成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这就是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和“动态区域”这两个选项的区别,就这么一点点区别!怎样用好这点区别,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说了,留给大家当家庭作业,回家自己好好想。
(顺便说下今天我自己的一个实拍体会,俺今天在行驶的车里,用“AF-C连续对焦”加“动态区域”的组合透过车窗拍路边行人,手持相机追着行人在快速行进中拍了一,居然把那个行人拍的十分清晰,背景就是那种虚化的、飞快掠过的样子,很有动感)…………………………………………………………………….3、与3D跟踪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围,由于是AF-C连续伺服,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
但是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围之,比如D7000有39个对焦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21点和9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39个点覆盖的围,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就会自动消失,而拍摄对象在这39个对焦点的围跑到哪个对焦点的位置上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形成新的选定对焦点(选定的对焦点边框会加黑加粗),由于您选了AF-C连续对焦,相机就会在新的对焦点上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以保证这个跑来跑去的对象能够在您按下快门的一刻在您的相机中清晰成像。